一群愛好文學的夥伴,深覺現代文學的應用性高過於古典文學,據於時代的需要,應該更重視現代文學的創作和研究,於是共同發起成立「中國現代文學學會」,期望凝聚現代文學的愛好者。為凝聚現代文學的愛好者,開發新世紀現代文學的新境界,《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2004年3月正式創刊。 本刊為有審稿制度的學術性刊物,於每年六及十二月份出刊。歡迎投稿。
章節試閱
「近三十年亞洲華人劇場」專題導言 二十世紀初,華人世界的戲劇活動進入了全新的局面,在既有的傳統戲曲之外,與西方戲劇接軌,發展出新的戲劇型態,揭開了現代戲劇的序幕。這道幕的開啟,導因於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遭逢巨變所引發的西化風潮。其中尤為重要者,在於五四運動所開啟的現代文化革新,促進了中國現代戲劇的確立與興起,也影響了諸如香港、新加坡等時為英國殖民統治的華人地區現代戲劇的萌芽。而台灣的現代戲劇雖成立於日治時期,可謂移植自日本新劇,不過,同樣受到西方戲劇影響的中國「文明戲」,也對台灣早期新劇的發展有所滋養。亞洲各地的華人社會,雖然各自經歷不同的政治變遷,接受西方文化的進路也不盡相同,但在現代戲劇的發展趨向上,卻或先或後步上類似的軌道,並且都在八○年代進入突破與轉變的關鍵階段。 亞洲華人現代戲劇發展之初,主要都以西方寫實主義戲劇為學習仿效的對象。寫實戲劇在揭示社會面貌、直接呈現社會問題方面,確實有其長處,因此當時懷抱著改革熱情的知識份子,便藉由寫實劇強力表達自己的批判意識與政治立場。另一方面,主政者亦看中寫實戲劇巨大的感染力,將戲劇用作政治宣傳與思想控制的工具。直到八○年代,華人劇場在現代主義風潮的衝擊下,翻轉了寫實主義的發展趨向,走向實驗探索的新路。台灣則在這條新路上,扮演了先鋒的角色。
六○~七○年代,台灣劇場已可嗅出追新求變的氣息。一群受到當代西方文藝思潮影響,甚至親往西方攻讀戲劇的學者,將西方當代劇場美學帶進台灣,在劇本創作與演出形式上,捨棄寫實主義的傳統,出現了具有「荒謬劇場」、「史詩劇場」性質與特點的作品。此階段的新嘗試也預告了台灣八○年代小劇場浪潮的到來。八○年代的台灣小劇場以其實驗、前衛的精神,沛然勃發的活力,影響了此後台灣現代戲劇的生態與樣貌,從而形塑了眾采紛陳、異響爭喧的劇場景觀。其他亞洲華人地區,同樣在七○年代末至八○年代展開了寫實主義以外的戲劇探索。如大陸在1976年文革結束之後,西方文藝思潮逐漸解禁,與此開放的時代氛圍相應,劇場迎進了西方現當代各種戲劇型態;香港、新加坡也湧現非/反寫實的戲劇創作與表演,對戲劇的可能性進行多元的探索。 有見於八○年代亞洲華人劇場同受現代主義的洗禮,三十年來匯集了西方二十世紀各種戲劇新潮流,蔚為大觀。各地華人戲劇活動的交流亦日趨頻繁,劇場文化的交鋒爭勝與互滲影響,勢將對亞洲華人劇場面貌的建構帶來新的可能。因此本期《中國現代文學》以「近三十年亞洲華人劇場」為專題,徵集了台灣、大陸、香港、新加坡四地學者的論文,分別論述各地現代戲劇的發展或現況,藉以提供相互參照與對話的討論空間。本次專題所收錄的論文計有五篇,介紹如下: 台灣戲劇學者馬森教授〈二十世紀台灣現代戲劇的美學走向〉一文,以宏觀的視角勾勒百年來台灣現代戲劇如何在西方戲劇美學潮流的影響下,歷經由「寫實主義」到「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遞變。並將台灣現代戲劇的發展視為整體社會文化變遷中有機的一環,呈現劇場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本文可謂為台灣現代戲劇發展史建構了完整清晰的輪廓。在歷史的論述脈絡下,本文涵括了小劇場、商業劇場、前衛劇場、另類戲劇、寫實戲劇、兒童劇場等多元繁複的台灣劇場形貌,在肯定台灣劇場活力洋溢的同時,也對未來建立具有時代風格的台灣獨特劇場美學深致期許。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盧偉力教授〈當代香港戲劇藝術的文化政治與美學實踐──兼談幾個本土後現代主義範式〉一文,同樣從「文化」與「美學」的角度觀照香港戲劇的發展,而以八○年代迄今的劇場轉型與新變為論述範疇。本文強調香港當代戲劇是一種本土主義的文化運動,也是一種建構主體性的美學實踐。「一九九七」的議題,激起香港對自身本土文化與主體意識的自覺探尋,劇場的發展也回應並參與此一自覺探尋的過程。九○年代以降,小型專業劇團崛起所導致香港戲劇「邊緣向中心移位」、「主流溶解」的質變,所引發表現手法的實驗,正照映出戲劇工作者以其美學實踐掌握香港變貌的企圖。文中並以陳麗珠、陳炳釗、何應豐為例,討論香港「後現代主義劇場」的美學範式,及其在香港本土性與主體性建構上的文化意義。
中國南京大學戲劇影視研究所胡星亮教授〈融入世界戲劇大潮探索與創新──新時期(1977-1989)中國大陸與外國戲劇關係研究〉一文,則關注於大陸文革結束後大約十年間的劇場變革與論爭,這也正是大陸現代戲劇由封閉而開放的關鍵階段。十餘年間,大陸劇場的新生由「寫實主義」傳統的復甦開始,在此同時,西方二十世紀現代戲劇的各種流派也以謹慎的步伐逐漸走入劇場之中,並隨著政治氛圍的寬鬆,於1985年以後獲得全面開放。本文詳細分析這場變革為大陸劇場帶來的新思維與巨大衝擊,其主要影響在於「探索話劇的探索」、「現實主義話劇的深化」、「新的演劇體系的崛起」三方面。本文肯定西方戲劇對大陸新時期戲劇的正向影響,但也強調這樣的影響是以中國現實生活土壤為根柢,並同時借鑑自身民族戲曲的藝術傳統,故能開展出屬於中國獨特的劇場實踐。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柯思仁教授〈郭寶崑的劇場與1980年代新加坡認同的批判性建構〉與台灣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胡馨丹教授〈現代劇場跨歷史經典改編的實驗意義──談陸愛玲《吶喊竇娥》〉兩篇論文,則以個別劇作家與作品作為觀照兩地劇場的切入點。
柯教授以新加坡獨立以來最重要的戲劇家郭寶崑近四十年的藝術生命歷程,照映新加坡戲劇的發展變化,並著重探討其八○年代以後的劇作所展現對新加坡社會文化變遷的批判性反思,以及此一反思如何參與新加坡認同的搜尋與建構。郭寶崑的劇場生命,由早期以寫主義戲劇做為階級鬥爭與改造社會的工具,轉變為八○年代後以反寫實的表現手法探問在集體共構、令人無所逃遁的體製環境下,個人孤獨、無助與迷惘的困境。藉由郭寶崑劇作的轉變,本文探求新加坡當代劇場如何對應八○年代以後經濟繁榮的新情勢,如何在國家機器結合資本主義所打造的強固體制與意識型態下維持敏銳的批判性反思。
同時郭寶崑自1985年由華語劇場跨入英語劇場,也可從而觀照新加坡劇場如何參與八○年代以後新加坡跨族群認同的建構。本文所關注劇場與建構國家認同的互動關係,適可與盧偉力教授論述劇場參與建構香港本土文化與主體自覺的議題相互參照。 胡教授的論文以改編自元雜劇《竇娥冤》的陸愛玲《吶喊竇娥》一劇為討論對象,認為《吶喊竇娥》創造了以現代劇場元素為主,融合傳統表演技法,極具實驗前衛色彩而又饒富象徵隱喻的舞臺語彙,但在情節、人物、內涵上卻踵武原作,以二元對立的敘事架構突出單一封閉的思想意旨,因而形成與多元舞臺語言之間的矛盾。本文聚焦於單一劇作,而由此思考的,則是現代劇場與傳統古典戲劇之間的互涉與抵拒。前述胡星亮教授的論文亦曾指出八○年代以後大陸戲劇的新思維,在西方戲劇潮流的影響外,同時包括了對自身民族戲劇傳統的借鑑。該文所強調的是戲劇美學的汲取與創造,胡教授所關注的,則是當代劇場回視古典傳統時,如何面對古今不同的文化現象與意識型態,如何警覺自身所處的發語位置,建立與古典原作互為主體的關係,進行與原作之間論爭、質詢等種種交流與對話。兩者為當代華人劇場與戲曲傳統的連結,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觀察與思考。 以上五篇論文,或是對該區域華人劇場發展歷程的總體觀察,或是聚焦於單一戲劇家/作品的藝術實踐,都為亞洲地區華人劇場的相互瞭解開啟了一扇視窗。從不同區域學者的論述中,可以清楚看出亞洲各地華人劇場在八○年代後的三十年間,同樣快速經歷了西方整個二十世紀現代戲劇遞變的過程。論其根由,自然與各地八○年代後經濟活動的繁榮、政治社會的開放有著密切關係。在此共同背景之下,各地又自有其殊異的本土經驗。現代戲劇既是整體社會文化變遷的一環,各地華人劇場勢須面對己身的土地與文化,亦勢須參與主體認同的追尋與建構。因此亞洲華人劇場的參照比較,便不只具有戲劇藝術上的意義,亦為彼此社會文化的異同、主體建構的過程與展望提供劇場人的觀察與想像。本期專題的規畫,希望能夠為亞洲華人劇場的比較研究提出一些可能的思考角度。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許子漢、游宗蓉)
「近三十年亞洲華人劇場」專題導言 二十世紀初,華人世界的戲劇活動進入了全新的局面,在既有的傳統戲曲之外,與西方戲劇接軌,發展出新的戲劇型態,揭開了現代戲劇的序幕。這道幕的開啟,導因於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遭逢巨變所引發的西化風潮。其中尤為重要者,在於五四運動所開啟的現代文化革新,促進了中國現代戲劇的確立與興起,也影響了諸如香港、新加坡等時為英國殖民統治的華人地區現代戲劇的萌芽。而台灣的現代戲劇雖成立於日治時期,可謂移植自日本新劇,不過,同樣受到西方戲劇影響的中國「文明戲」,也對台灣早期新劇的發展有所滋養...
作者序
「近三十年亞洲華人劇場」專題導言
二十世紀初,華人世界的戲劇活動進入了全新的局面,在既有的傳統戲曲之外,與西方戲劇接軌,發展出新的戲劇型態,揭開了現代戲劇的序幕。這道幕的開啟,導因於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遭逢巨變所引發的西化風潮。其中尤為重要者,在於五四運動所開啟的現代文化革新,促進了中國現代戲劇的確立與興起,也影響了諸如香港、新加坡等時為英國殖民統治的華人地區現代戲劇的萌芽。而台灣的現代戲劇雖成立於日治時期,可謂移植自日本新劇,不過,同樣受到西方戲劇影響的中國「文明戲」,也對台灣早期新劇的發展有所滋養。亞洲各地的華人社會,雖然各自經歷不同的政治變遷,接受西方文化的進路也不盡相同,但在現代戲劇的發展趨向上,卻或先或後步上類似的軌道,並且都在八○年代進入突破與轉變的關鍵階段。
亞洲華人現代戲劇發展之初,主要都以西方寫實主義戲劇為學習仿效的對象。寫實戲劇在揭示社會面貌、直接呈現社會問題方面,確實有其長處,因此當時懷抱著改革熱情的知識份子,便藉由寫實劇強力表達自己的批判意識與政治立場。另一方面,主政者亦看中寫實戲劇巨大的感染力,將戲劇用作政治宣傳與思想控制的工具。直到八○年代,華人劇場在現代主義風潮的衝擊下,翻轉了寫實主義的發展趨向,走向實驗探索的新路。台灣則在這條新路上,扮演了先鋒的角色。
六○~七○年代,台灣劇場已可嗅出追新求變的氣息。一群受到當代西方文藝思潮影響,甚至親往西方攻讀戲劇的學者,將西方當代劇場美學帶進台灣,在劇本創作與演出形式上,捨棄寫實主義的傳統,出現了具有「荒謬劇場」、「史詩劇場」性質與特點的作品。此階段的新嘗試也預告了台灣八○年代小劇場浪潮的到來。八○年代的台灣小劇場以其實驗、前衛的精神,沛然勃發的活力,影響了此後台灣現代戲劇的生態與樣貌,從而形塑了眾采紛陳、異響爭喧的劇場景觀。其他亞洲華人地區,同樣在七○年代末至八○年代展開了寫實主義以外的戲劇探索。如大陸在1976年文革結束之後,西方文藝思潮逐漸解禁,與此開放的時代氛圍相應,劇場迎進了西方現當代各種戲劇型態;香港、新加坡也湧現非/反寫實的戲劇創作與表演,對戲劇的可能性進行多元的探索。
有見於八○年代亞洲華人劇場同受現代主義的洗禮,三十年來匯集了西方二十世紀各種戲劇新潮流,蔚為大觀。各地華人戲劇活動的交流亦日趨頻繁,劇場文化的交鋒爭勝與互滲影響,勢將對亞洲華人劇場面貌的建構帶來新的可能。因此本期《中國現代文學》以「近三十年亞洲華人劇場」為專題,徵集了台灣、大陸、香港、新加坡四地學者的論文,分別論述各地現代戲劇的發展或現況,藉以提供相互參照與對話的討論空間。本次專題所收錄的論文計有五篇,介紹如下:
台灣戲劇學者馬森教授〈二十世紀台灣現代戲劇的美學走向〉一文,以宏觀的視角勾勒百年來台灣現代戲劇如何在西方戲劇美學潮流的影響下,歷經由「寫實主義」到「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遞變。並將台灣現代戲劇的發展視為整體社會文化變遷中有機的一環,呈現劇場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本文可謂為台灣現代戲劇發展史建構了完整清晰的輪廓。在歷史的論述脈絡下,本文涵括了小劇場、商業劇場、前衛劇場、另類戲劇、寫實戲劇、兒童劇場等多元繁複的台灣劇場形貌,在肯定台灣劇場活力洋溢的同時,也對未來建立具有時代風格的台灣獨特劇場美學深致期許。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盧偉力教授〈當代香港戲劇藝術的文化政治與美學實踐──兼談幾個本土後現代主義範式〉一文,同樣從「文化」與「美學」的角度觀照香港戲劇的發展,而以八○年代迄今的劇場轉型與新變為論述範疇。本文強調香港當代戲劇是一種本土主義的文化運動,也是一種建構主體性的美學實踐。「一九九七」的議題,激起香港對自身本土文化與主體意識的自覺探尋,劇場的發展也回應並參與此一自覺探尋的過程。九○年代以降,小型專業劇團崛起所導致香港戲劇「邊緣向中心移位」、「主流溶解」的質變,所引發表現手法的實驗,正照映出戲劇工作者以其美學實踐掌握香港變貌的企圖。文中並以陳麗珠、陳炳釗、何應豐為例,討論香港「後現代主義劇場」的美學範式,及其在香港本土性與主體性建構上的文化意義。
中國南京大學戲劇影視研究所胡星亮教授〈融入世界戲劇大潮探索與創新──新時期(1977-1989)中國大陸與外國戲劇關係研究〉一文,則關注於大陸文革結束後大約十年間的劇場變革與論爭,這也正是大陸現代戲劇由封閉而開放的關鍵階段。十餘年間,大陸劇場的新生由「寫實主義」傳統的復甦開始,在此同時,西方二十世紀現代戲劇的各種流派也以謹慎的步伐逐漸走入劇場之中,並隨著政治氛圍的寬鬆,於1985年以後獲得全面開放。本文詳細分析這場變革為大陸劇場帶來的新思維與巨大衝擊,其主要影響在於「探索話劇的探索」、「現實主義話劇的深化」、「新的演劇體系的崛起」三方面。本文肯定西方戲劇對大陸新時期戲劇的正向影響,但也強調這樣的影響是以中國現實生活土壤為根柢,並同時借鑑自身民族戲曲的藝術傳統,故能開展出屬於中國獨特的劇場實踐。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柯思仁教授〈郭寶崑的劇場與1980年代新加坡認同的批判性建構〉與台灣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胡馨丹教授〈現代劇場跨歷史經典改編的實驗意義──談陸愛玲《吶喊竇娥》〉兩篇論文,則以個別劇作家與作品作為觀照兩地劇場的切入點。柯教授以新加坡獨立以來最重要的戲劇家郭寶崑近四十年的藝術生命歷程,照映新加坡戲劇的發展變化,並著重探討其八○年代以後的劇作所展現對新加坡社會文化變遷的批判性反思,以及此一反思如何參與新加坡認同的搜尋與建構。郭寶崑的劇場生命,由早期以寫主義戲劇做為階級鬥爭與改造社會的工具,轉變為八○年代後以反寫實的表現手法探問在集體共構、令人無所逃遁的體製環境下,個人孤獨、無助與迷惘的困境。藉由郭寶崑劇作的轉變,本文探求新加坡當代劇場如何對應八○年代以後經濟繁榮的新情勢,如何在國家機器結合資本主義所打造的強固體制與意識型態下維持敏銳的批判性反思。同時郭寶崑自1985年由華語劇場跨入英語劇場,也可從而觀照新加坡劇場如何參與八○年代以後新加坡跨族群認同的建構。本文所關注劇場與建構國家認同的互動關係,適可與盧偉力教授論述劇場參與建構香港本土文化與主體自覺的議題相互參照。
胡教授的論文以改編自元雜劇《竇娥冤》的陸愛玲《吶喊竇娥》一劇為討論對象,認為《吶喊竇娥》創造了以現代劇場元素為主,融合傳統表演技法,極具實驗前衛色彩而又饒富象徵隱喻的舞臺語彙,但在情節、人物、內涵上卻踵武原作,以二元對立的敘事架構突出單一封閉的思想意旨,因而形成與多元舞臺語言之間的矛盾。本文聚焦於單一劇作,而由此思考的,則是現代劇場與傳統古典戲劇之間的互涉與抵拒。前述胡星亮教授的論文亦曾指出八○年代以後大陸戲劇的新思維,在西方戲劇潮流的影響外,同時包括了對自身民族戲劇傳統的借鑑。該文所強調的是戲劇美學的汲取與創造,胡教授所關注的,則是當代劇場回視古典傳統時,如何面對古今不同的文化現象與意識型態,如何警覺自身所處的發語位置,建立與古典原作互為主體的關係,進行與原作之間論爭、質詢等種種交流與對話。兩者為當代華人劇場與戲曲傳統的連結,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觀察與思考。
以上五篇論文,或是對該區域華人劇場發展歷程的總體觀察,或是聚焦於單一戲劇家/作品的藝術實踐,都為亞洲地區華人劇場的相互瞭解開啟了一扇視窗。從不同區域學者的論述中,可以清楚看出亞洲各地華人劇場在八○年代後的三十年間,同樣快速經歷了西方整個二十世紀現代戲劇遞變的過程。論其根由,自然與各地八○年代後經濟活動的繁榮、政治社會的開放有著密切關係。在此共同背景之下,各地又自有其殊異的本土經驗。現代戲劇既是整體社會文化變遷的一環,各地華人劇場勢須面對己身的土地與文化,亦勢須參與主體認同的追尋與建構。因此亞洲華人劇場的參照比較,便不只具有戲劇藝術上的意義,亦為彼此社會文化的異同、主體建構的過程與展望提供劇場人的觀察與想像。本期專題的規畫,希望能夠為亞洲華人劇場的比較研究提出一些可能的思考角度。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許子漢、游宗蓉)
「近三十年亞洲華人劇場」專題導言
二十世紀初,華人世界的戲劇活動進入了全新的局面,在既有的傳統戲曲之外,與西方戲劇接軌,發展出新的戲劇型態,揭開了現代戲劇的序幕。這道幕的開啟,導因於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遭逢巨變所引發的西化風潮。其中尤為重要者,在於五四運動所開啟的現代文化革新,促進了中國現代戲劇的確立與興起,也影響了諸如香港、新加坡等時為英國殖民統治的華人地區現代戲劇的萌芽。而台灣的現代戲劇雖成立於日治時期,可謂移植自日本新劇,不過,同樣受到西方戲劇影響的中國「文明戲」,也對台灣早期新劇的發展有所...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