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歷史演義是由蔡東藩以舊白話創作,再經學有專精的現代歷史學者以現代白話改寫,並不是純歷史,也沒有虛構歷史;既是歷史實錄,也可當作小說或文學作品來觀賞。其規模宏偉,卷帙浩繁,內容豐富,在中國歷史演義中可謂絕無僅有,具有的效用,迥非官修的二十四史所能比擬。
本書特色
白話新譯‧經典重現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
浙江蕭山人,著名作家、學者,其《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有史以來最通俗、最風趣、最受歡迎的歷史讀物,蔡東藩因此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章節試閱
金溪女霸王
蜀地平定後,漢軍凱旋而歸,涼州牧守竇融上書道賀。光武帝讓竇融與五郡太守一同入朝。竇融於是與武威太守梁統、張掖太守史苞、酒泉太守辛彤、敦煌太守竺曾、金城太守庫鈞,奉詔入都。不久,光武帝封竇融為冀州牧守,竇融堅決推辭。恰逢大司空李通因病離職,就提升竇融為大司空,並封梁統為大中大夫,涼、冀二州另派官員鎮守。好在隴蜀已平,西北無事,只有盧芳謊稱自己是劉文伯,勾結匈奴、烏桓,屢屢犯邊。
驃騎大將軍杜茂奉命討伐。盧芳的部將隨昱留守九原,暗通漢軍,想逼迫盧芳投降漢朝。盧芳與十幾名騎兵逃入匈奴,隨昱上書乞降,被封為五原太守,賜鐫胡侯。建武十六年,盧芳病死,從此全國統一。
光武帝封賞功臣,外戚封侯的有四十五人,宗室裡面的諸王卻因為將軍朱祐的建議,反而被降為公侯。趙王劉良、齊王劉章、魯王劉興三人,都稱公。長沙王劉興、真定王劉德、河間王劉邵、中山王劉茂四人,都稱侯。重新封孔子的後裔孔安為宋公,周公的後裔姬常為衛公。此外宗室封侯的,共有一百三十七人。
光武帝知道天下飽經戰亂之苦,自隴、蜀平定後,不遇到緊急情況,就不再出兵。鄧禹、賈複知道皇帝有志息兵,就改修儒學。耿弇等也繳還大將軍官印。朱祐曾推薦賈複為宰相,光武帝不答覆,只是改封鄧禹為高密侯,食邑四縣;封賈複為膠東侯,食邑六縣。李通已經封為固始侯,又是皇戚,得以與鄧禹、賈複參議國家大事。其餘功臣幾百人,不過是發給俸祿,令他們安享太平,不再重用。
驃騎大將軍杜茂還在北方防守,抵禦匈奴。光武帝不想再起戰事,特派吳漢等人北去,把邊境的百姓全部遷入內地,只令杜茂修理城池,擋住胡人。不久,因杜茂部下濫殺無辜受到連累,減削食邑,由修侯降為參蘧鄉侯。光武帝另命蜀郡太守張堪為騎都尉,前往杜茂的營中。匈奴聽說杜茂被免職,乘機進攻,走到高柳,被張堪率兵打敗。光武帝又封杜茂為漁陽太守,杜茂懲惡揚善,公正無私,將士都樂意聽命於他。匈奴想報復高柳戰敗之仇,調發一萬騎兵攻打漁陽。才到境內,就被幾千士兵截住。張堪又領著後隊,把胡騎沖得七零八落。匈奴將帥連忙逃回,從此畏懼張堪,不敢靠近邊塞。
張堪勸百姓種植莊稼,在狐奴開闢稻田八千多頃。不到幾年,當地一片生機,穀倉充盈。百姓樂不可支,交口稱頌。光武帝想把張堪調到都城,詔令還沒有下,張堪便病逝了。光武帝下詔褒揚他的政績,賜給布帛一百匹。張堪,字君遊,南陽郡宛縣人,小時候就被人稱為聖童,進入蜀地,秋毫無犯,廉潔一生。
沛郡太守韓歆,為人正直。建武十三年,大司徒侯霸病逝,光武帝特提升韓歆為大司徒。韓歆上任後,喜歡直言,光武帝不免動怒,韓歆仍不肯改,在任兩年,被遣了回去。不久,光武帝又下詔斥責,韓歆激憤自殺,兒子韓嬰也一起自盡。都中人都替他喊冤,光武帝聽說後,賞賜很多錢物,厚禮安葬韓歆父子。後來歐陽歙、戴涉相繼接任大司徒一職,因犯錯誤,都被處死。
建武十七年,後宮發生了一件大事。當時,光武帝已立郭氏為皇后,劉強為皇太子。郭後又生四個兒子,分別是劉輔、劉康、劉延、劉焉。陰貴人也生了五個兒子,分別是劉陽、劉蒼、劉荊、劉衡、劉京。還有一個兒子劉英,是許美人所生。後宮妃嬪中數陰貴人最得寵,光武帝出征,常讓陰貴人隨行。陰貴人生第一個男孩時,在元氏縣分娩,那時正討伐彭寵,在行轅中生產,取名為劉陽。劉陽十歲就精通《春秋》,光武帝把他看作神童。建武十五年,大司馬吳漢等上書請求分封皇子,奏了三次才得到允許。光武帝封皇子劉輔為右翊公,劉英為楚公,劉陽為東海公,劉康為濟南公,劉蒼為東平公,劉延為淮陽公,劉荊為山陽公,劉衡為臨淮公,劉焉為左翊公,劉京為琅玡公。
眾皇子受封一個月後,光武帝下詔令天下州郡核實墾田人數。刺史、太守按照詔令奏報,陳留官員奏摺中夾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兩句話:「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光武帝瞧見後,問是從哪裡來的,官員說從長壽街上拾的,誤把它夾在奏摺中。光武帝因疑生怒,東海公劉陽,年僅十二,乘機進言說:「河南南陽多皇親功臣,所以才有這樣的話。」光武帝恍然大悟。光武於是派謁者巡行河南南陽,糾察地方官,命他實地考查,不得徇私。從此更加寵愛劉陽,後悔儲君立得太早。郭皇后看透之後,當然不高興,常在皇帝面前冷嘲熱諷。時間一長,光武帝不能容忍,於是夫妻反目。建武十七年冬天,竟突然下詔廢除皇后,詔令頒發以後,群臣驚愕,但都不敢發言。郭皇后只好交出印綬,移居別宮。色藝俱全的陰貴人入住中宮,母儀天下。殿中侍講郅惲上奏說:「臣聽說夫婦情深,父子間尚且有難言之隱,何況臣下呢?只希望陛下慎重抉擇,不要受天下人非議!」光武帝因此沒有改換儲君,又提升郭后的次子劉輔為中山王,稱郭皇后為中山太后。其餘的像東海公劉陽等,都被封王。
轉眼間已是建武十八年了,忽然收到蜀郡的警報,說守將史歆佔據成都,自稱大司馬,並攻打太守張穆。張穆逃入廣都,上書乞求援助。光武帝急忙讓大司馬吳漢率同臧宮、劉尚,領兵一萬,討伐史歆。到了武都,又發廣漢、巴、蜀三郡兵馬,圍攻成都。幾十天就攻下了,史歆被斬首了事。宕渠人楊偉、朐俔人徐容等人被史歆誘惑,各糾集數千人,為史歆賣命。吳漢等人收復成都後,楊偉、徐容聞風逃走,終被漢軍殺死。蜀郡平定,吳漢等人回朝覆命。
不料,南方交趾出了兩個蠻女,公然聚眾造反,佔領嶺南六十多座城池。這兩個蠻女名叫征側、征貳,本是一對姐妹花,是麊冷縣洛將的女兒。二人相貌平常,但身材都很高大,能力舉千鈞。征側尤其驍勇,她本來已經嫁給朱鳶人詩索為妻,卻不安心待在家裡,整天與妹妹征貳玩刀耍槍,練習武藝。等刀槍純熟,便想做一個南方女大王。於是號召眾人,伺機而動。恰逢交趾太守蘇定讓她們上繳兵器,遣散部眾。征側與征貳憤然發難,攻陷郡城,蘇定逃走,南方大亂。九真、日南、合浦各地的蠻夷,競相響應,郡守紛紛逃避,交趾被她二人鬧得一塌糊塗。征側自立為王,令征貳為大將,兩個蠻女遠近聞名。
警報傳到洛陽,光武帝怎能坐視不理?馬上任命虎賁中郎將馬援為伏波將軍,命他與扶樂侯劉隆率領樓船將軍段志等人前去討伐。馬援以前是大中大夫,與來歙同是監軍。來歙曾上奏說隴西非馬援不能平定,光武帝因此封馬援為隴西太守。此後馬援被召為虎賁中郎將,多次與光武帝談論兵法。到了合浦,段志得了急病,不久就逝世了。馬援派人將他的屍體送回,自己與劉隆領軍前行。
征側剛佔據交趾,南面稱尊,突然聽說漢軍已到浪泊,不禁吃了一驚。當即升帳點兵,得了幾萬人,讓妹妹征貳為先鋒,自己作為後應,到浪泊中挑戰。兩軍大約戰了兩三個時辰,征側的部下畢竟是烏合之眾,一敗便逃,勢如散沙。征側、征貳靠著一股蠻力,蔑視中原,現在才知道王師的厲害,慌忙尋路逃跑。馬援率軍追擊,斬殺幾千人,收降一萬多人,又趁勢來到交趾城下,四面圍攻。征側與征貳商議道:「我與你奮臂一呼,遠近回應,幾個月就攻克六十多座城池,滿心希望能佔據中原。哪知中原天子派來精兵猛將,銳不可當,現在困在城中,該怎麼辦呢?」征貳想了很久才回答說:「依我看,此城是守不住了,我們不如逃往金溪穴中,就算他們猛將如雲,也不能搗破此穴。等王師沒有了糧草,自然退去,我們那時又能佔據此城了。」征側點頭稱是,隨即棄城而逃。馬援聽說後,率眾追趕,征側、征貳二姐妹拼命逃竄,進入金溪穴。金溪穴四周有大山包住,只有一個小口可以進去。征側與征貳逃到這裡,讓剩餘的部下堵住穴口,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馬援率兵到了穴前,環視四周,除穴口外,竟無縫可鑽,倒也苦悶得很。暗想自己航海南來,費盡千辛萬苦才到了此地,倘若畏難而退,豈不是前功盡棄?況且留下這兩個人,終究是禍患,理應斬草除根。於是下令將士上山伐木,在穀口修築起巨大的柵欄,再命人巡行四圍,想抓幾個俘虜,詢問路徑,追殺進去。誰知住了半個月,竟杳無人跡。山上瘴氣彌漫,將士一不小心就會得病,真是欲退不得,欲進不能。馬援打定主意,一定要消滅征側,他一面令將士圍住穀口,一面分兵攻佔其他郡縣,徵集糧食。征側、征貳以為漢軍很快就會退去,並且穴中曾備有糧草,足夠一年之用,只要安心堅守,自會解圍。不料過了幾個月,漢兵不退,又過了幾個月,漢兵仍然不退。穴內的糧食已經快吃完了,水路也被漢兵截斷,二蠻女及部眾漸漸陷入困境。
勉強過了殘冬,已是建武十九年正月。征側與征貳忍耐不住,只得率眾殺出。眾賊已疲憊不堪,只好硬著頭皮沖出穀口,漢兵早已在外面等著,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殺一雙,嚇得蠻眾又退了回去。馬援傳令投降者免死,蠻眾聽了,一齊拋去兵器,跪在地上乞降。只有征側、征貳二人不管死活,拼命搏鬥,結果是雙雙被擒,磕頭求饒。馬援生氣地說:「無知賤婢,竟敢抗拒天朝,今天還想活命嗎?」說完,將二人推出去一同斬首,然後把頭顱送到洛陽。
光武帝下詔封馬援為新息侯,食邑三千戶。馬援命人大擺酒宴,犒勞將士。第二天又率大小船隻兩千多艘,戰士兩萬多名,四處搜捕餘黨,斬獲五千多人,嶺南被平定。馬援再到交趾,設置一個銅柱,上面寫道:「大漢伏波將軍馬援建此」,然後領兵回朝。
金溪女霸王
蜀地平定後,漢軍凱旋而歸,涼州牧守竇融上書道賀。光武帝讓竇融與五郡太守一同入朝。竇融於是與武威太守梁統、張掖太守史苞、酒泉太守辛彤、敦煌太守竺曾、金城太守庫鈞,奉詔入都。不久,光武帝封竇融為冀州牧守,竇融堅決推辭。恰逢大司空李通因病離職,就提升竇融為大司空,並封梁統為大中大夫,涼、冀二州另派官員鎮守。好在隴蜀已平,西北無事,只有盧芳謊稱自己是劉文伯,勾結匈奴、烏桓,屢屢犯邊。
驃騎大將軍杜茂奉命討伐。盧芳的部將隨昱留守九原,暗通漢軍,想逼迫盧芳投降漢朝。盧芳與十幾名騎兵逃入匈奴,隨...
作者序
一批年輕的文化人,為了讓更多讀者體會蔡東藩《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魅力,經過艱苦努力,以專業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將蔡著的「舊白話」——這種「白話」今天已經不大讀得懂了——重新譯為今人能夠輕鬆理解的當代白話。毫無疑問,這是讓蔡著得到傳承的最好方式。他們的工作「活化」了蔡著,既是對於原著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種新的可能性的展開。翻譯整理後的作品,為一般讀者提供了方便,無論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進入中國歷史的深處。
蔡東藩的《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一部讓我印象深刻的書,少年時代曾經激起過我的強烈興趣。那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可以讀的書少得可憐,但一個少年求知的興致是極高的,閱讀的興趣極強,加上當時的課業沒有什麼壓力,因此可以讀現在的青少年未必有時間去讀的「雜書」。當時中華書局出版的蔡東藩的《民國通俗演義》就是讓我愛不釋手的「雜書」,它把民國時期紛亂的歷史講得有條有理,還饒有興味。雖然一些大段引用當時文件的部分比較枯燥,看的時候跳過了,但這部書還是深深吸引了我。後來就要求母親將《中國歷朝通俗演義》都借來看。透過這部書,我對歷史產生了興趣。歷史的複雜、深刻,實在超出一個少年人的想像,看到那些征戰殺伐、宮闈紛爭之中人性的難測,確實感到真正的歷史與那種黑白分明的歷史觀大不相同。當時,我們的歷史知識都是從「儒法鬥爭」的框架裡來的,歷史在那個框架裡是那麼單純、蒼白;而蔡東藩所給予我的,卻是一個豐富和蕪雜得多的歷史。在這部書裡,王朝的治亂興衰,人生的枯榮沉浮,都讓人感慨萬千,不得不去思考在渺遠的時間深處的人的命運。可以說,我對於中國歷史的真正瞭解,就是從這部歷史演義開始的。
三十多年前的印象一直延續到今天。不得不承認,這部煌煌巨著,確實是瞭解中國歷史的最佳讀本。這是一部難得的線索清楚、故事完整、細節生動的作品。它以通俗小說「演義」歷史,以歷史知識「豐富」通俗小說,既可信又可讀。
蔡東藩一生窮愁潦倒,他的經歷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經歷,他對於歷史的描述是從普通人的視角出發的。他不是一個魯迅式的啟蒙者,但他無疑具有一種另類的現代性,一種與五四新文學不同的表達策略。蔡東藩並不高調激越,他的現代性不是啟蒙性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我啟你蒙」,而是講述歷史,延續傳統。他的作品具有現代的想像力,表現了現代市民文化的價值觀。
在《清史通俗演義》結尾,蔡東藩對於自己做了一番評價,足以表現一個落寞文人的自信:「錄一代之興亡,作後人之借鑑,是固可與列代史策,並傳不朽云。」他自信自己的這部著作,足以與司馬遷以來的史學名著「並傳不朽」。
蔡著的不可替代之處,不僅在於他準確地挑出了歷史的大線索,更重要之處在於,他貫注了歷史深處的人的命運。有些歷史敘述者,過於追求所謂「歷史理性」,結果常常忘記歷史是鮮活生命的延展。在這些人筆下,歷史變成了一種刻板和單調的表達。而蔡著不同,他的歷史有血液、有溫度,是可以觸摸的。他的歷史是關於人性的故事。
從蔡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活的歷史,體驗到個人命運與國家、文化之間密不可分的關聯。馮友蘭先生在〈西南聯大紀念碑〉的碑文中這樣闡釋中國文明的命運:「我國家以世界之古國,居東亞之天府,本應紹漢唐之遺烈,作並世之先進。將來建國完成,必於世界歷史,居獨特之地位。蓋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今,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今天,中國文化所具有的歷史連續性和不斷更新的魅力正在煥發光芒,馮先生對於中國未來的期許正在成為現實。
在這樣的時機,蔡著《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新譯,就更顯其價值。我們期望讀者能夠從中獲得閱讀的樂趣,並從歷史中得到啟示,走向更好的未來。
讓我們和讀者一起進入這個豐富的世界。
是為序。
張頤武:著名評論家、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批年輕的文化人,為了讓更多讀者體會蔡東藩《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魅力,經過艱苦努力,以專業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將蔡著的「舊白話」——這種「白話」今天已經不大讀得懂了——重新譯為今人能夠輕鬆理解的當代白話。毫無疑問,這是讓蔡著得到傳承的最好方式。他們的工作「活化」了蔡著,既是對於原著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種新的可能性的展開。翻譯整理後的作品,為一般讀者提供了方便,無論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進入中國歷史的深處。
蔡東藩的《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一部讓我印象深刻的書,少年時代曾經激起過我的強烈興趣。那是二十世...
目錄
金溪女霸王
忠臣董宣
壺頭山剿匪
光武帝駕崩
絕世美女馬皇后
蔡愔取經
楚王之亂
雲中太守廉范
班超出使西域
馬太后辭封
竇皇后爭寵
智擒疏勒王
降羌英雄鄧訓
外戚專權
少年皇帝發威
鄧綏德冠後宮
班超還朝
短命的皇帝
勇將梁慬
虞詡智敵強羌
傳奇廉吏楊震
乳母王聖
金溪女霸王
忠臣董宣
壺頭山剿匪
光武帝駕崩
絕世美女馬皇后
蔡愔取經
楚王之亂
雲中太守廉范
班超出使西域
馬太后辭封
竇皇后爭寵
智擒疏勒王
降羌英雄鄧訓
外戚專權
少年皇帝發威
鄧綏德冠後宮
班超還朝
短命的皇帝
勇將梁慬
虞詡智敵強羌
傳奇廉吏楊震
乳母王聖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