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帶讀者走進香港綿延數十公里的北部邊界,體會邊緣族群的生活及聚落文化,以檢視香港歷史的邊緣處境,展望未來跨境發展的可能性。筆者以地方志、族譜及檔案為基礎,輔以珍貴的歷史相片等資料,細談一直以來備受忽視的邊境村落及其風貌變遷。本書亦載有環繞五個不同主題的建議路線及地圖,方便讀者按自己的興趣探索邊境的不同面貎,並加入一些延伸知識,方便讀者對個別名詞作更深入的了解。
這本書是首本以香港邊界為題的考察旅遊專書,以配合今年初政府全面開放邊境禁區,香港市民有機會親身了解邊界的歷史感及自然風格,讓這個以前是中港矛盾的緩衝區,以文化及生態旅遊為主,發揮溝通港深兩地的特殊角色。
作者簡介:
阮志,香港出生,祖籍廣東新會。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現為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博士後研究員(榮譽)。多年來對香港歷史、文物及民俗文化進行研究,包括新界宗族文物、香港邊境及禁區村落、客家文化、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歷史與旅遊文化史等。著有《入境問禁:香港邊境禁區史》、《中港邊界的百年變遷:從沙頭角蓮蔴坑村說起》、〈香港新界沙頭角客家人的文教事業及文化認同〉及〈香港新界北部的天主教歷史研究〉等書及論文。
推薦序
保安要塞
導引
自戰後至上世紀八十年代,與中國大陸接壤的邊境禁區一直處於較為緊張的狀態,由於保安需要,禁區內的原居民生活受制於禁區的保安設施,如蓮蔴坑的村口有一道大閘會在凌晨關閉,以防止非法入境者闖入;車輛不能使用往沙頭角一段的蓮蔴坑路;而當大逃亡潮時,許多非法入境者逃入村中躲避追捕,大光燈往往照射全村,令村民生活大受影響。而沒有禁區通行證的市民一律不准進入該地,當地村民的朋友親戚要原居民的擔保才能探訪,故此地與外界的聯繫可說隔絕了半個世紀。至今當地仍保留了許多上世紀的邊境保安建設,成為歷史的見證。
在一九四九年後,雖然英方因應國共內戰及內地政治形勢封鎖邊境,但這一地區仍然發生過多次衝突,其中最激烈的一次要數到在內地爆發文化大革命之後。一九六七年八月十一日早上九時三十分,為數三十名滋事分子越過邊界接近羅芳橋,發現閘門已被英方關閉後,即強行從鐵絲網的一道縫隙衝入英界,表示要到英界耕地進行正常耕作。當英方警員表示邊界已封閉,著他們返回華界時,即被對方包圍並以扁擔及鋤頭襲擊,一位英籍警官被打傷。報導指英方其後使用催淚彈驅散該批滋事者回華界,並繳獲武器(見書中p.20圖1)。在現場的麥馬漢助理警司後來向《華僑日報》表示:
「包圍我們的人拒絕讓我們撤退,並要求簽署一項文書,其中有六點要求,包括不要封閉閘門,保證越境工作時之安全,並抗議日間較早時催淚彈之使用。在此時,我們全體被拍照,其中一些在我們左右的人手持鐮刀,而英軍是無武器的,麥基及本人有左輪,沙展有一支史他令(註:木彈槍),一名警察持老虎槍。當我們保持與他們談話時,啹喀兵開始移向前,在我們左右的人看見士兵時,他們向我們叫囂。他們叫我們使這些士兵後退,我們對他們說,如果他們能使近橋頭陣地已採取姿勢士兵後移彼等將亦同樣做。在此時,一個軍警聯合行動開始生效。啹喀兵在一面,一隊由高利督察率領的警察在另一面,軍警包圍村民並促使他們疏散,村民揮動棒子,他們將本人擊倒,並在背上抽打數次,本人亦見高利被打倒,血流滿面,但為曾榮(譯音)沙展所救。」
「當高利為村民在地上襲擊時,我方發射催淚彈、木彈去驅散他們,彼等離去後,軍警部隊從絞寮村撤去打鼓嶺警站。當部隊撤入該村森林時,由華界方面傳來兩響機關槍聲,並且看見子彈在英界,禾田水面激起水花。」
救了高利的曾沙展說:「我看見他們擊倒他並用棒在地打他。然後,有些人舉起大石並擊其頭部,他滿面鮮血但當催淚彈發射後,他們迅速分散,我才能將他拖離。」
《華僑日報》以「暴徒越界襲擊軍警」為標題,此事令打鼓嶺的羅芳橋非常緊張,警方要發射催淚彈去驅趕,有滋事分子開槍還擊,幸好只擊中禾塘,而這群人後來終於被趕回去,事件總算平息。看回報道,英方聲稱自己沒帶武器但其實佩了槍,雖然沒直接向暴徒開槍,但也動用了木彈槍,木彈射到地上後會彈起,能起驅散之效。那群人回去後曾想捲土重來,但邊境的閘門已關,防守比之前更加嚴密,自此以後,這批人再也沒過來。
過境耕作成為了生事的藉口,但這些都較少人作出探討,即使在談及六七事件時,大部分人也只關注港九市區,忽視了邊境的情況。繼上述事件後又發生了文錦渡事件,文錦渡警崗被村民攻擊,大埔理民府的官員也被挾迫。連串的邊境糾紛令英方於六十年代的衝突時期決定關上所有耕作口,例如羅芳、長嶺和赤尾,不再容許過境耕作,阻截了邊境居民的來往,只剩下羅湖的閘口依然開放,耕作口數量因而大減。在這段時間內,過境耕作的村民失去了生計,連大隊生產也停頓。本來農民有土地在大埔理民府,需要定期交稅和納糧,但事件發生後,華界的人說英方對他們作出刁難,於是用拒絕交稅以示抗議;他們也表示懼怕過來交糧,結果有三十畝地被充公。但根據內地的版本所載,其實英方是容許他們繼續耕作的,最終也沒有採取充公行動。
保安要塞
導引
自戰後至上世紀八十年代,與中國大陸接壤的邊境禁區一直處於較為緊張的狀態,由於保安需要,禁區內的原居民生活受制於禁區的保安設施,如蓮蔴坑的村口有一道大閘會在凌晨關閉,以防止非法入境者闖入;車輛不能使用往沙頭角一段的蓮蔴坑路;而當大逃亡潮時,許多非法入境者逃入村中躲避追捕,大光燈往往照射全村,令村民生活大受影響。而沒有禁區通行證的市民一律不准進入該地,當地村民的朋友親戚要原居民的擔保才能探訪,故此地與外界的聯繫可說隔絕了半個世紀。至今當地仍保留了許多上世紀的邊境保安建設,成為歷史的見證...
目錄
引言
保安要塞
古村今昔
魚塘漫步
史蹟攬勝
追尋客家
結語
引言
保安要塞
古村今昔
魚塘漫步
史蹟攬勝
追尋客家
結語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