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學:卑南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簡稱《卑南學資料彙編》,其目的是希望藉由「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常年舉行,整理過往各領域先進的研究成果,並結合引進當代社會各領域專家與研究機構,協助建立Pinuyumayan「卑南族」族群知識的資料,培養族內同胞研究各自部落議題的興趣與能力,進而促使「卑南學」未來成為一個學界研究的專門領域。
本輯內容有:「卑南王」在花東歷史上的腳色∕「Pinuyumayan」的身分認定∕普悠瑪部落新巫元年的田野調查∕Likavung(利嘉)部落的小米種作∕Puyuma(南王)部落喪葬文化的變遷與適應∕1991年底南王卑南族的田野調查報告與筆記∕卑南人的名制與社會生活∕少年會所的轉折與變化影響∕卑南語文字化的執筆者∕族語書寫與族語活力∕當代卑南族作家漢語書寫初探∕卑南族二兄弟口傳故事之變遷研究∕戰爭、族群記憶和聲音∕卡地布部落旅遊案例研究∕一個張惠妹漢人歌迷的卑南族想像。
作者簡介:
作者群
孫大川、陳文德、林志興、王勁之、林娜鈴、陳美玲、王雅萍、鄭浩祥、林頌恩、黃季平、賴秀珍、李台元、董恕明、傅鳳琴、馬翊航、陳建立、施宇凌
作者序
導論
林志興、巴代
《卑南學:卑南族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簡稱《卑南學資料彙編》,其目的是希望藉由「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常年舉行,整理過往各領域先進的研究成果,並結合引進當代社會各領域專家與研究機構,協助建立 Pinuyumayan「卑南族」族群知識的資料庫,培養族內同胞研究各自部落議題的興趣與能力,取回一點自我族群文化、歷史與社會議題的「發聲權」、「詮釋 權」,進而促使「卑南學」未來成為一個學界研究的專門領域。
《卑南學:卑南族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初期規劃 的領域有:「研究文獻整理」、「歷史事件與人物」、「傳統信仰與 現代宗教」、「族語教學」、「傳統樂舞」、「部落遷移史與發展現 況」、「傳統文化變遷與復振」、「部落組織變遷與社會適應」、「幼兒教育與青少年發展」、「部落教育與學校教育」、「產業結構與經 濟營生」、「神話口傳與族群文學創作」、「部落影音記錄分享」、「族群關於動植物的知識」、「傳統醫藥與現代衛生及醫療保健」、「其他跨領域或上述未涵蓋領域之議題」等十六個面相。
「卑南學」是什麼?過去的研究成果究竟能否足夠形成一個「卑南學」的範疇,需要更多的觀察與討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現階段而言,「卑南學」並不能算是一個獨立領域的學門,未來也未必見得可以成為一個被學界認定的一個專門領域。然而現階段,我們為什麼要一廂情願的編組「卑南學推動小組」揭櫫一個「卑南學」的大纛?政大教授 Pinaski(下賓朗)部落的孫大川,其專題演講:〈學,效也:「卑南學」的根源及其展開〉或許是個貼近事實的看法。他認為所謂的「卑南學」絕對不只是一門學術興趣,更是卑南族重新整合、理解自己的民族及文化根源的機會,藉由研究、書寫或紀錄與卑南族相關議題的過程中,我們有 機會清點自己丟掉了什麼、又剩下了什麼。這樣的清點工作對 個民族的發展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方面再次釐清自己所站立的文化基石是什麼,同時也才更能確認自己未來方向該往哪裡去。他同時又進一步指出:一個學門應該是一個能夠公開討論、促成 對話並且共享知識的平台,絕非以本位主義排拒他者挑戰的封閉 性,最後指出所謂的「學」不是純粹的學術研究,更與行動、實踐有關。其中,「學」有兩個向度:一是它的公開性、普遍性,並指出要避免「選民主義」的誘惑;二是它的內在性,強調仿效、踐形的重要性,避免淪入空洞且形式化的「法利賽主義」。只有 聯結傳統內在根源的實踐,才能在文化展開的過程中,守住民族的主體性;也只有向未來開放,在邁向普遍性的旅程中與「他者」相遇,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這是民族永續存在的奧祕,也是卑南族歷代祖先一次又一次見證過的事實。
本輯《卑南學:卑南族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第一輯》主要收錄2013年9月10 日在台東史前館舉行的「第一屆卑 南學學術研討會」發表的文章。內容包括專題講演二篇,十四篇 論文,一部影像,經校訂後集結出版。除了孫大川的講演內容整 理作為序文,本輯內容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所陳文德教授的演講 專題〈名制與社會生活:卑南人的例子〉作為開始,其餘區分「一般通論」、「信仰禮俗」、「歲時祭儀」、「族語研究」、「族群文學」、「部落風貌」六個子項。全輯包含序文與文章發表人,計九位卑 南族人,九位非原住民學者,符合結合裡外觀察視角與觀點的期 望,文章呈現上相當均衡。各篇文章簡介如下:
陳文德的專題講演〈名制與社會生活:卑南人的例子〉文章 中,以其個人在東部近三十年的田野經驗、研究與思索,認為個 人名字常被視為是標示個人性、社會身份的標誌或者作為社會文化認同的重要機制,但阿美族與卑南族在命名的態度上有所不同。卑南族族名制的研究文獻較少提及親從子名等特徵,忽略個 人(特別是男子)的名字,會隨著生命過程(life course)的觀點,描述卑南人成長過程的理念型態,這樣的忽略實已觸及卑南族「家」的性質以及外來者除了婚姻、收養等關係之外,又如何被 納入的問題,彰顯出家與部落之間是一個斷裂又關連的過程。陳文德期待這個從生命過程的脈絡探討卑南族名制的研究,能有助 於理解名制的特徵(參閱 Bloch 2006;Hugh-Jones 2006;Watson1986),也藉由這樣的討論,將親屬、聚落等向來被視為不同社 會領域連結,而提出整體性思考社會文化的可能。
「一般通論」有兩篇文章:〈重探「卑南王」在花東歷史中的角色:從乾隆皇帝與「卑南王」的邂逅談起〉(林志興),〈誰是「卑南族」?:試論 Pinuyumayan 的身分認定〉(王勁之),兩篇文章。主題緊扣在 Pinuyumayan「卑南族」上頭,為研討會打 頭陣。
南王部落出身的林志興的文章〈重探「卑南王」在花東歷史 中的角色:從乾隆皇帝與「卑南王」的邂逅談起〉,從史料文獻 耙梳關於「卑南王」的民間口碑,指出卑南王的領導人產生方式和中國封建時代封王的制度不同。所以,所謂「王」也者,不是卑南族傳統的社會制度產物,應是漢民族之間的民間口碑。
「卑南王」的口碑至少包括卑拿來之前的許多文獻寄載的英 雄豪傑,以及後來到東部做通事及山林生意,娶卑南社卑南族女頭目 Siluku(西露姑)的漢人陳安生(宋龍生 1998:249-255), 以及清朝日本交替時期,有末代卑南王之稱的 Kulalaw(姑仔 老)。(姜柷山 2001:40-41)。而在進入國家體制後出現的豪傑, 也會被媒體冠以卑南王之號,例如日治時期至光復初期頗為活躍的馬智禮(初鹿部落頭目),他是獲卑南王稱號中,唯一不是出 身卑南社(南王部落)的頭目,且和前述陳安生相同,出身實為漢人。
林志興認為,不論有名字的也好,無名字的也好,「卑南王」 的意像在歷史積累的過程中,成了當今卑南族的某種象徵符號。基本上,卑南族的社會制度中,並沒有絕對權威與至高無上地位的「王」概念,主要產生卑南王的部落──卑南社的部落領導也 不是完全的世襲制,反而比較具有推舉性質。
在第二篇文章〈誰是「卑南族」?:試論 Pinuyumayan 的身 分認定〉中,任職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長期在寶桑部落觀察 的王勁之,對於誰是 Pinuyumayan「卑南族」的身分認定,提出 不同的觀察面向。他認為:雖然在日治時期,日籍學者對於「卑 南族」的族群定位,曾經有過不少分歧的意見與看法。但隨著1945年日本的戰敗離臺,改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地區,並於1954 年正式將卑南族核定為臺灣原住民最初九族之一。自此之後,「卑南族」的概念及其所指涉的人群,在歷史的過程中已逐漸被固定及形塑成為今日所見的樣貌。
他的文章中,首先透過歷史的回顧,說明過往學界對於「卑南族」的族群分類看法,並釐清在近代國家治理的脈絡下,各個 時期的政策沿革及行政法規所隱含的身分認定策略。第三節則以幾個巴布麓卑南人的具體事例,說明在現今國家的法規限制下,法定族群身分認定與實際的社會生活之間的落差。最後則藉此討 論今日卑南族人本身(Pinuyumayan)對於自身的身分認定觀點,並對於甫成立的「卑南族民族議會」、「卑南族民族自治事務促進 發展協會」及「Pinuyumayan 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提出一些相 關的展望與想法。
「信仰禮俗」包括三篇文章:〈卑南族普悠瑪(南王)部落 傳統信仰儀式的幾個現場觀察記錄〉(林娜鈴),〈Likavung(利 嘉)部落的小米種作〉(賴秀珍),〈卑南族 Puyuma(南王)部 落喪儀文化的變遷與適應〉(陳美齡)。這三位女性皆為卑南族人,先後在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進修,也都已自身所關懷的議題提出觀察所得。
第一篇文章〈卑南族普悠瑪(南王)部落傳統信仰儀式的幾 個現場觀察記錄〉,是寶桑部落出身的林娜鈴, 2010 年七月觀察 普悠瑪(南王)成巫儀式,以及前後幾個傳統信仰儀式的田野資料。首先她沿用洪秀桂的分類,將傳統儀式執行者分為巫師 temararamaw、祭師 meraruwa,以及竹占師 maelraw 三類,其中, 祭師與竹占師大都由男性擔任,巫師則以女性為主,本文所稱祭 師即專指男性之「執法者」,稱巫師時則指女性「執法者」。她提出巫師們所遵行的時序節令,以及一切儀典均深深嵌入傳統生活 的各個層面,她們使用的語彙、觀念,處處反應傳統卑南族人人 際與社會關係的智慧,以及宇宙與自然觀。再者,文章中對於定期與不定期舉行的巫儀,有詳細的觀察記錄,可供對比先前的觀察記錄,特別是祝禱詞的文字化與記錄詳盡,保存了當代南王部 落巫儀進行的祭詞,非常有價值。
第二篇文章〈Likavung(利嘉)部落的小米種作〉,是利嘉 部落出身的賴秀珍,她以 2009~2010 年自身參與利嘉部落近年恢復 dawa 種作的經驗,希望能瞭解當代卑南人怎麼種作與實用 dawa 以及對於 dawa 的認識情況。另一方面,也思考除了日常及 儀式使用外,有無可能恢復栽植並成為重要的文化產業?
她認為在 Pinuyumayan「卑南族」部落社會中,dawa 的種 作是部落歲時祭儀的核心價值,muwaraip(換工)中的 misaor 是團結、合作之意,婦女 dawa 除草換工的模式,在傳統農作社會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互助效用。長者亦透dawa的種作(燒墾、播種、除草、收成),教導如何成為一位Pinuyumayan的女性。也教導現在的族人,如何從實地的田野參與慢慢去摸索、累積與建構因不符合生計需求及效益而漸消失的dawa(小米)文化,藉著一連串祭儀的參與及實踐,打開了對 dawa 文化的視野。在等待 dawa 長大的同時,也是陪伴、與部落長者說話、和大自然 對話與認識大自然的過程。在從事 dawa 生活的過程中形塑及展現 Pinuyumayan 婦女的團結、遠見及韌性。這是觀察當代利嘉部落恢復小米種作的一份有價值的文章。
第三篇文章〈卑南族 Puyuma(南王)部落喪葬文化的變遷與適應〉,是南王部落出身的陳美齡,對部落喪葬文化的變遷與 適應的觀察。文章特別指出臺灣社會普遍的喪葬禮俗,已隨著時代變遷、中西方文化的元素加入、及邁向客製化的殯葬事業發展 等,已多相互融合且趨於以宗教來作為分類的基準。臺灣原住民特有的喪葬禮俗,也隨著大環境的改變及國家政策、宗教移入等因素,自日治時期以來,面臨內部體制瓦解及變遷的適應。因此藉由文獻與自身喪家的經歷,從文獻耙梳、耆老訪談關於南王部落自日治時期迄今死亡喪葬禮俗的變遷,並討論在祖靈崇拜的信仰根基上,卑南族南王部落如何在這些變遷下,融合出現今所呈 現出來的社會適應及族群認同。
文章中特別關注南王部落族人是否在祖靈的定義與「家」的社會文化關係,受到宗教的影響而偏向注重死後的世界去向,及是否安祥為主要的依歸,而慢慢產生一種新的概念。
「歲時祭儀」中有兩篇文章,分別是:〈Halavakai:1991 年底一個南王卑南族的田野調查報告與筆記〉(王雅萍),〈普悠瑪 少年會所制度的轉折與變化影響〉(鄭浩祥、林頌恩)。1991年與2013年一前一後相隔 20 年,一個外部觀察南王部落少年會所儀式進行,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就會所內部本質的觀察相互呼應,形成一個有趣又極具脈絡的變遷觀察。
第一篇〈Halavakai:1991年底一個南王卑南族的田野調查 報告與筆記〉,是政大民族學系副教授王雅萍 1991 年底,初到南王部落十日的田野調查實習,參與觀察12月24日晚上,南王卑南族少年級成員挨家挨戶所做的halavakai 儀式的紀錄,當作民 族學社會與文化課程期末報告的主題。全程參與觀察和事後訪談的民族誌田野紀錄,比對該儀式20年來的儀式變遷與青少年的教育意涵,格外現得有意義。
王雅萍覺得,傳統要延續其生命力的話,必須賦與其現代的 意涵,目前halavakai 這個儀式的危機來自於其喪失儀式的趣味性,單調的喊叫可能會縮短其壽命,因為難保這種活動敵得過村落裡方興未艾的電動玩具聲與網咖的媚惑。
此外,語言的代溝使年輕人不了解 halavakai 的真正意涵,也是她觀察到的危機,她認為傳統的再生必須經過解釋、詮釋的過程。如果這個工作不做的話,少年級的孩子們很難抓住其精神,而繼續保留這個儀式。這是值得南王卑南族人深思的課題,否則這個 halavakai 只能在複雜的現代社會生活中,保留住傳統的形式枝節,使得擁抱的只是喪失精神之後的空洞的外殼罷了。
第二篇〈普悠瑪少年會所制度的轉折與變化影響〉,的第一 作者是南王部落的鄭浩祥,通訊作者林頌恩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 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生,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助理。本文 由一位長老(鄭浩祥)長年來陪伴少年會所(ttakuban)訓練的敘事回憶,回顧更早之前少年會所(ttakuban)訓練的情形,以及後來所產生的轉折,並爬梳這近 20年來的變化與如何逐步建立體制,形成我們今日所見少年會所(ttakuban)的訓練與少年祭(basibas)部分的儀式作法。從中呈現行動者的想法與決心,以及部落、學校所能營造並帶給少年學習環境的支持,再對比今日少年會所制度運作所受到的各方影響及需要的支持系統。
文中亦提出,少年會所制度的運作其實不只是需要少年的自 覺參與,也同樣需要周邊的支持如同儕、家長、耆老、部落、學校等等的協力與鼓勵。部落的發展如果沒有族人的自覺參與以及不斷地添加柴薪,就難以持續營造熊熊烈火的氛圍。本文希望能 從這些細微的枝節與過往歷史的整理,讓大家更意識少年參與部 落活動養成的重要性。
林頌恩認為從這個理念回過頭來看 Puyuma 這近 20 年來的成 長營與 ttakuban 訓練的開辦轉折,可以理解,這除了是延續以往alabakay 與 basibas 作為部落除舊佈新、跨越邁向新的一年的重要傳統儀式,也是為了讓孩子們意識到自己對於所生長的部落負有 身為其中一份子的概念,從而不只更加珍惜所生長的地方,也能經由參與部落的行事養成對地方、對自我的認同而形成自我肯定的正向發展。同樣是教育,這便是部落教育與學校教育最大的差異之處。
「族語研究」有兩篇文章:〈卑南語文字化的執筆者〉(黃季 平),〈卑南族的族語書寫和族語活力〉(李台元),兩位作者皆長 期擔任政大的教育部版九年一貫族語教材編輯的工作,目前仍持 續執行「原住民族語言四套教材編輯計畫」。期間與各族族語老師皆有一定的接觸程度,對於卑南族族語文字化有相當的參與經 驗,這兩篇文章,探討卑南族語文字化,從人的參與到開花結果之間的過程,有著翔實與細節的觀察與報導。
第一篇〈卑南語文字化的執筆者〉,政大民族學系副教授黃 季平認為:面對台灣原住民族族語復振最重要的事蹟,最重要的關鍵改變,是讓口傳的原住民族的語言變為書面的文字。這意味著原住民族已經進入書寫的時代。語言的文字化,是在弱勢的語言環境中,可以強化語言的一種方法,書寫可以讓語言更精緻, 積極的意義,讓語言有更長遠發展的可能性,消極的意義,最起碼,可以將語言保留下來。
黃季平認為卑南語不例外地捲入文字化的浪潮,從聖詩翻譯 到教材編輯,最後走向族語文學的創作,這些過程就是卑南語文字化的歷程。卑南語的執筆隊伍是由政大先確定 4 個語別的主編,再由主編自己尋找適合的 5 個編輯委員,期間有主編改聘或 編輯委員替換的情事,原因有亡故有生病有未克盡職責等,最後共有 27 位編輯委員完成政大九階教材,他們是卑南語文字化的執筆者。但是透過訪談與文獻資料,我們得知執筆者的困擾與心 聲,包括對羅馬字的拼寫掌握能力還不熟練;語言能力不足的問 題;與不瞭解教材的編寫形式,是執筆者的困擾。雖然如此,執筆者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就是對語言文化有使命感而努力的精神,他們認真編輯教材或教母語,一群默默耕耘的執筆者,形成一個強大的隊伍,完成卑南語文字化的大工程。
第二篇〈卑南族的族語書寫和族語活力〉,是政治大學博士 兼任助理教授李台元的文章,透過族語書寫的歷史發展和族語人才的現況分析,嘗試評估卑南族的民族語言活力。
首先他指出,以卑南語創作的族語書面文學,有別於口傳文 學的古典記錄,則是最近幾年的產物。然而,以卑南語書寫的文學作品,應可上溯到歌謠創作以及聖詩聖經翻譯,尤其是後者,對於民族語言本身的發展最具現代化意義,亦即,族語翻譯文學 本身已有語言規劃的雛形。而卑南語的文字,在歷史脈絡裡出現2 套系統,其發展歷經 4個階段,分別為:假名字的採用(1970 年以前)、教會版羅馬字的採用(1970-1991)、教會版羅馬字和 教 育 部 版 羅 馬 字 並 存 ( 1992-2000 )、 羅 馬 字 的 標 準 化
(2001-2005)。使用族語書寫的情況,與族語文字系統的標準化 是互為表裡的。
最後指出,卑南語的書面活力,就「量」與「質」的評估,大致屬於中間的「第二級」鑒別,其深度與廣度,需要更多時間 的累積,最後都將是「卑南學」的重要資產。
「族群文學」的部份有三篇文章:〈在濃與淡之間歷史一呼一吸:當代卑南族作家漢語書寫初探〉(董恕明),〈變與不變:試探卑南族二兄弟口傳故事之變遷研究〉(傅鳳琴),〈戰爭、族群記憶與聲音:論《走過:一個台籍原住民老兵的故事》〉(馬翊 航)。大致從卑南族目前從事書寫創作的人概況,到傳統口傳故 事改寫,經過到作家個人關於族群記憶的書寫,層次節理分明又 各有特色。
第一篇〈在濃與淡之間歷史一呼一吸:當代卑南族作家漢語書寫初探〉,由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董恕明撰文,首先分 析全台原住民作家的分佈概況,大致說明目前五位卑南族作家:曾建次(知本部落,1942~)的口傳故事、胡德夫(下賓朗部落, 1950~)的歌謠、孫大川(下賓朗部落,1953~)的評論與散文、林志興(南王部落,1958~)的詩詞與考古、林二郎(巴代,大巴六九部落 1962~)的小說,於台東以及與全島的其他各族原住 民作家比較,則著實算是少數,但盡管少數,這五位在個人的專業領域:宗教、音樂、學界與藝文界中都卓然有成。且對族群的文化使命,和當代他族作家相較,看起來還更「義不容辭」、更「變本加厲」,理由可從他們對「歷史」特別情有獨鍾來觀察。董恕明認為歷史有幾分是人們(民族)創造其身分的方法。
它遠不只是學校和學術課程中的一欄,雖然我們可以了解對於那 些有著不同利害的團體來說,填入這些空白是如何極端的重要。而卑南族作家們正是一群用筆在民族記憶的版圖上填空、補白、留白,需要時也要用點立可白的筆耕者。因為歷史地描繪過去並不意味著「按它本來的樣子」(蘭克)去認識它,而是意味著捕 獲一種記憶,意味著當記憶在危險的關頭閃現出來時將其把握 她沈痛與堅定的說:或許到了最後,歷史還是會板起臉來,教我們找出三個遠因兩個近因和一條導火線,只是找到這些不是要背下來,成為未來(或當下)推托搪塞的藉口,是要我們盡量避免再重蹈覆轍,至少要學會不要在別人的空白之處,任意說三道四塗脂抹粉。或者在文學的書寫和歷史的考證之間,卑南族作家就是在從事一種具體而真實的文化勞動,他們充分意識到記憶 如群星閃爍,文字是星辰暫歇的寓所,歷史在其中一呼一吸。
第二篇〈變與不變:試探卑南族二兄弟口傳故事之變遷研 究〉,撰文者是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助理傅鳳琴。以宋 龍生「卑南二少年英雄的神話」之相關出版,觀察口傳故事出版 上之變異。她認為敘事者因應環境的選擇,表現出口傳故事的變 異:包含故事的命名、口傳情節會因應研究者(編者),在不同 出版採取不同詮釋。而既使同一作者(編者)在不同年代也有不 同的詮釋,如林志興 1998 年《卑南遺址的故事》、2002 年《神祕 的月形石柱》。卑南族流傳之〈二兄弟〉神話故事,學者以〈陰 部長齒的女人〉、〈祖母的詛咒〉、〈卑南少年英雄傳〉、〈二兄弟故 事〉……等為故事命名,為讓文章前後不混淆,本文皆以「卑南 二少年英雄的神話」稱之,而以新型態圖畫書出版的口傳故事,讓「卑南二少年英雄」有了具體的形象,藉以此觀察是否也和傳 統口傳相呼應。
傅鳳琴的觀察,認為卑南族長老選擇敘述古老口傳的方式,仍隱含傳達卑南族人不屈不撓的勇敢奮戰精神。因此這段時期從 文獻上觀察到的變異,僅是故事命名、主人公名稱、故事情節、情結順序、地景名稱或是主人公之社會關係,雖有些許的差異,卑南族長老(敘事者),傳達仍是卑南族人不屈不撓的奮戰精神。 但林志興的敘事,因應卑南遺址的重大發現,選擇表現「神祕的 月形石柱」,增強了歷史性的依附,而淡化了長老所強調傳達的「卑南族人不屈不撓的奮戰精神」。
第三篇〈戰爭、族群記憶與聲音:論《走過:一個台籍原住 民老兵的故事》〉,由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馬翊航撰稿。他認為在 90 年代之後,原住民文學(及其論述)如何以主 體重構、去殖民、記憶傳承等等策略,回復、重構(或建構)原住民本位的文學心靈世界。其豐沛瑰麗的內在,絕非少數、邊緣、特殊化的特定文類,原住民文學與其他族群的漢語書寫相互對照之下,反而能夠映顯折射多元的文化風貌。漢民族思維的家國想 像與認同,往往依循著由個人到家庭,由家庭到國家的秩序結 構,然而在政權轉移、時代劇變的接口與縫隙中,文學作品中的 政治寓言與歷史想像,每每在家、國、個人之間反覆游移,無論是眷村書寫中以家喻國的微型政治學,或是反共小說中性別、家庭關係的動盪,皆顯露了個人與家國間的緊密張力或游離不安。 臺灣的原住民文學除了展現了與漢族心靈結構截然不同的氣勢 與風貌,在國家統治、文化殖民、現代性的多重力道之下,原住 民與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更遠遠超越了其他族群。
馬翊航在審讀巴代作品關於 1945 年國共內戰時期,被迫參 戰的台籍原住民老兵陳清山先生的經驗,省思如果家國、戰爭、 歷史敘述中的縫隙與裂變,是臺灣文化思考中近年來備受關注的 主題之一,在重新檢視原住民文學中的敘述與經驗的過程中,他 提醒讀者:我們能夠看到什麼樣的生命歷程與風景?在國家與個 人之間,又有什麼樣的支點與關節,能夠結合與鬆脫?
「部落風貌」有兩篇文章一份影像作品:〈Tribal Tourism Study–Katipul Tribe Case(部落旅遊案例研究:卡地布部落)〉(陳健立),〈一個漢人歌迷的卑南族想像:以張惠妹為起點的認同實踐歷程〉(施宇凌),〈變遷中的巴拉冠:初鹿部落的影像紀錄(1930~2013)〉(米將)英商劍橋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資深工程經理陳建立的文章〈Tribal Tourism Study–Katipul Tribe Case(部落旅遊案例研究:卡地布部落)〉以英文撰寫,是極少數以部落旅遊資 源、財務為研究標的的文章。其撰文目標放在分析卡地布部落旅 遊當前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發展的預測與計畫。
他觀察到,卡地布部落旅遊最初是由臺東縣卡地布文化發展 協會於西元 2000 年開始發展。卡地布文化發展協會係一位於台 東知本,以部落的發展為導向的非營利性組織。卡地布部落旅遊 最初的設計與目的是希望以部落旅遊所帶來的遊客增加當地部 落的經濟活動,也希望帶動更多的非部落民眾進入部落,進而增 進部落和非部落的民眾彼此之間更深的互動與理解。然而,此大 半以志願工作者所組成的組織,從來沒有真正的實現其最初的目 標。即便知本是遊客群集的地區,卡地布部落旅遊從來沒有真正 的在財務上有能力自給自足,更不用說達成以旅遊推廣文化教育 的理想。
因此,希望研究所得能具體比較與探討卡地布部落旅遊與其 他部落旅遊成功案例間的異同點,進而提供一個運作模型和計劃 以供卡地布部落旅遊參考,並據以完成自給自足的營利目標,達 成活絡部落經濟的目的,並能夠實現文化教育的理想。
第二篇〈一個漢人歌迷的卑南族想像:以張惠妹為起點的認同實踐歷程〉,撰文者施宇凌任職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研究助理,以一個移居花蓮的台北人漢人歌迷身分,凝視卑南族 歌手張惠妹崛起以來,連帶的身分以及部落認同使歌迷及社會大眾有了接觸、了解及想像原住民的開端,觀照本身在這樣的跨文化連結當中,逐漸形成堅定的卑南族認同。不僅在情感上、心理 上追尋認同,更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各種行為,如參與原住民議題 的社會運動、參與部落重要祭儀、學習族語、親手製作傳統服等, 實踐其跨文化認同。當這種實際跨越那條身份邊界,在日常生活 及各種真實場域當中持續追尋並實踐其的原住民認同時,她才發 現原來這樣的「身份跨越」一點也不簡單,充滿了許多意想不到 的複雜與挑戰。當然,在實踐的過程當中,張惠妹和她的音樂是 從未缺席的。
本輯雖然以「回凝與前瞻:卑南族研究的回顧與瞻望」作為 研討會與專輯主題,但綜合上述各篇撰文方向,顯然並未全然呈 現出這個方向來,但作為「卑南學」的開始,推動小組還是感到 欣慰。本輯的文章撰稿人之中,本族人與外族朋友佔了各半,符 合族人自發性地繼續從不同領域、視角,來觀察、記錄與詮釋自 己民族的文化現象與族群處境的期望;同時結合社會各界願意探 究卑南族各項議題的學者專家,在過往的研究基礎上,繼續深入探究,以期建立當代卑南族各項議題的資料庫,為建立「卑南學」成為一個學門領域添磚積瓦一起努力。
當然,卑南族的研究,經年以來已經累積了可觀的,不同學 門不同領域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我們大致了解卑南族形塑成為一個「族」的過程中,那些不斷融入與參與歷史過程的大小事件與族群;也逐漸具象過去幾百年的文獻記錄以及民族口述歷史,關 於卑南族生活圖像的想像與認識。我們除了感激歷年來投入研究 的先行者,我們也自覺本身的專業性不足,理解這可能也只是投 射我們對族群未來焦慮的情感需要。所以藉由「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持續辦理,以及「卑南學資料彙編」的持續出版,一方面是向歷年來投入「卑南族」研究的先行者致敬,一方面邀約國內外各界有興趣的先進、專家們與族人自發性的研究者一起投入,使其成為一個常態性的,單一族群研究的學術研討會與資料彙 編。
導論
林志興、巴代
《卑南學:卑南族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簡稱《卑南學資料彙編》,其目的是希望藉由「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常年舉行,整理過往各領域先進的研究成果,並結合引進當代社會各領域專家與研究機構,協助建立 Pinuyumayan「卑南族」族群知識的資料庫,培養族內同胞研究各自部落議題的興趣與能力,取回一點自我族群文化、歷史與社會議題的「發聲權」、「詮釋 權」,進而促使「卑南學」未來成為一個學界研究的專門領域。
...
目錄
序 文 學,效也:「卑南學」的根源及其展開……..….孫大川
導 論 ……………………………….………… 林志興、巴 代
名制與社會生活──卑南人的例子…..…………….……….陳文德
重探「卑南王」在花東歷史中的角色:
──從乾隆皇帝與「卑南王」的邂逅談起 ……….….…林志興
誰是「卑南族」?:
──試論 Pinuyumayan 的身分認定……………王勁之
卑南族普悠瑪部落新巫元年的一份田野調查資料………..林娜鈴
卑南族 Likavung(利嘉)部落的小米種作………………..賴秀珍
卑南族 Puyuma(南王)部落
──喪葬文化的變遷與適應…………陳美齡
Halavakai:
1991 年底一個南王卑南族的田野調查報告與筆記………王雅萍
普悠瑪少年會所制度的轉折與變化影響……….鄭浩祥、林頌恩
卑南語文字化的執筆者…………………………………..…黃季平
卑南族的族語書寫和族語活力…………………….….……李台元
在濃與淡之間歷史一呼一吸:
──當代卑南族作家漢語書寫初探………..…..…………董恕明
變與不變:
試探卑南族二兄弟口傳故事之變遷研究…… 傅鳳琴
戰爭、族群記憶與聲音:
──論《走過:一個台籍原住民老兵的故事》…………馬翊航
Tribal Tourism Study – Katipul Tribe Case
──(部落旅遊案例研究:卡地布部落)..………..…陳健立
一個漢人歌迷的卑南族想像:
以張惠妹為起點的認同實踐歷程………施宇凌
序 文 學,效也:「卑南學」的根源及其展開……..….孫大川
導 論 ……………………………….………… 林志興、巴 代
名制與社會生活──卑南人的例子…..…………….……….陳文德
重探「卑南王」在花東歷史中的角色:
──從乾隆皇帝與「卑南王」的邂逅談起 ……….….…林志興
誰是「卑南族」?:
──試論 Pinuyumayan 的身分認定……………王勁之
卑南族普悠瑪部落新巫元年的一份田野調查資料………..林娜鈴
卑南族 Likavung(利嘉)部落的小米種作………………..賴秀珍
卑南族 Puyuma(南王)部落
──喪葬文化的變...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