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說得好:一個人的胸襟開闊,則事事如意,不論走到哪裡,都會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生氣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的情緒,它本身其實沒有什麼好壞可言;它的價值是由你所選擇的反應方式來決定,要讓生氣成為一種負面或是正面的情緒,就看你自己了。
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在人生的道路上,坎坷和挫折總會在不經意間與我們邂逅在某個角落,當我們懷著一種坦蕩和豁達的心境對它微微一笑時,一切煩惱都會隨風消逝。在我們因遇疾風驟雨而萬分緊張、焦慮的一刹那,悲觀和煩惱便會蜂擁而來,以排山倒海之勢瞬間擊潰我們心底的防線!所以,面對生活中的磕磕絆絆、點點滴滴,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很重要,不要動不動就生氣,因為生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選擇一份淡然和灑脫,不為外物所困,不為小事斤斤計較,學會轉換角度和思維,懂得珍惜擁有的美好,就不會被困惑和迷茫擾亂了內心的寧靜!
作者簡介:
李文韜
心理學系畢業,行為專家,現為講師,從事教育工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一般人經常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以至於做出不明智的舉動,自嘗苦果。假如一個人能夠平和對待生活中的一切,不偏激、不生氣,又怎會被怒火弄到失去理智,而導致惡果呢?本書編著的《不生氣哲學:72招不生氣情緒管理法》將指導讀者調整心態,寵辱不驚,得到心靈的寧靜和事業的成功。
名人推薦:一般人經常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以至於做出不明智的舉動,自嘗苦果。假如一個人能夠平和對待生活中的一切,不偏激、不生氣,又怎會被怒火弄到失去理智,而導致惡果呢?本書編著的《不生氣哲學:72招不生氣情緒管理法》將指導讀者調整心態,寵辱不驚,得到心靈的寧靜和事業的成功。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你生氣的樣子──怒火種種
第1招 世人的樣子
「在太平無事的時候,由於拘謹,有些強烈的情感便不能壓抑下去,至少也會想法遮掩;可是處於心煩意亂的境況中,人就不會做作,無意中將真實感情暴露出來。」
──司各特
「做自己情緒的奴隸,比做暴君的奴隸更為不幸。」
──畢達哥拉斯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些現象:人多擁擠的公車上,乘客之間由於無意碰撞而引起爭吵,雙方鬧得臉紅脖子粗;學校裡同學之間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如不小心碰落了別人的鉛筆盒之類而出言不遜,大動肝火,怒氣衝衝;鄰里之間為了一些小糾紛,而各不相讓,爭吵辱,沒完沒了。這些都是無原則的衝突,不必要的感情衝動,毫無意義的犯顏動怒,是無益之怒。
一個人在發怒的時候,最難看。縱然他平時面似蓮花,一旦怒而變青變白,甚至面色如土,再加上滿臉的筋肉扭曲,那副面目實在不僅是可憎而已。俗語說,「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怒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一種變化。人逢不如意事,很少不勃然變色的。年少氣盛,一言不合,怒氣相加,但是許多年事已長的人,往往一樣的脾氣暴躁。有一位老者,年事已高,並且半身癱瘓,每晨必閱報紙,戴上老花鏡,打開報紙,不久就要把桌子拍得山響,吹胡瞪眼,破口大。報上的記載,他看不順眼。不看不行,看了嘔氣。這時候大家躲他遠遠的,誰也不願招惹他。過一陣雨過天晴,他的怒氣消了。
詩云:「君子如怒,亂庶遄沮;君子如祉,亂庶遄已。」這是說有地位的人,赫然震怒,就可以收撥亂反正之效。但盛怒之下,體內血球不知道要傷損多少,血壓不知道要升高幾許,總之是不衛生。而且血氣沸騰之際,理智不大清醒,言行容易逾分,於人於己都不相宜。佛家把「瞋」列為三毒之一,「瞋心甚於猛火」,克服瞋恚是修持的基本功夫之一。燕丹子說:「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脈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我想那神勇是從苦行修鍊中得來的。生而喜怒不形於色,那天賦實在太好了。
但是既為芸芸眾生,誰又有這樣的天賦呢?所以,一般人還是以少發脾氣,少惹麻煩為上。
第2招 聰明人的忌諱
「你因為一個人的無恥而憤怒的時候,要這樣的問你自己:那個無恥的人能不在這世界存在嗎?那是不能的。不可能的事不必要求。」
──瑪可斯.奧瑞利阿斯
「計算一下你有多少天不曾生氣。在從前,我每天生氣;有時每隔一天生氣一次;後來每隔三、四天生氣一次:如果你一連三十天沒有生氣,就應該向上蒼表示感謝。」
──艾皮克蒂特斯
生活中有大量愛發脾氣的俗人、庸人,但也有聰明人。是不是聰明的人就不會失掉自己的風度呢?我們說,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聰明人也有糊塗的時候。
劉備做為三國中的主角之一,他戎馬生涯幾十年,當初在他顛簸流離之時,便被評介為「喜怒無形於色。」說明劉備很能克制自己的情緒。當年曹操與他共論天下英雄,都被他以驚雷掩飾過自己的心態,可見他實在是個聰明的人。
但是,這樣一個聰明的人,卻在晚年犯了一個愚蠢的錯誤。
西元二一九年五月,關羽被擒殺於臨沮(今湖北省遠安北)。消息傳來之後,劉備捶胸頓足,涕淚滂沱,悲憤之情難以形容。他指天發誓,定要為關羽報仇。二二一年,劉備稱帝后,便馬上準備出兵東吳,蜀中群臣大都加以諫阻,劉備不聽。諸葛亮見劉備決心已定,知道勸也無用,遂緘口不言。曹魏君臣聽說劉備要出兵東吳,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有人不信,以為蜀漢名將只有關羽,關羽死後,國內震恐,不會再出兵。侍中劉曄一語道破天機:「蜀國雖然狹小軟弱,但劉備卻想仗軍威自強不息,必然會動用軍隊以顯示其軍力充裕。而且關羽與劉備,名義上為君臣,情如兄弟,如果關羽死而劉備不救,於名份情感上都說不過去。」原來是私人的兄弟情份在作怪。
二二一年夏,劉備親自率領大軍,出巫峽,沿長江水陸並進,直撲東吳。孫權見劉備來勢兇猛,遣使向劉備求和。劉備不許。孫權見求和已無希望,就任命陸遜為都督,率領將軍朱然、潘璋、韓當等共五萬人馬,抵禦蜀軍。雙方在獍亭相持了六、七個月之久,蜀軍始終找不到機會跟吳軍交戰。時間一久,鬥志逐漸渙散,劉備本人也放鬆了警惕。二二二年閏六月,陸遜見蜀軍已懈怠,便命令吳軍火燒蜀營,發動猛攻。結果連破蜀軍四十餘營,殺得蜀軍大敗而逃。劉備最後一病不起,白帝托孤。
由此看來,聰明人生起氣來,比普通人更危險一些。因為聰明人是善於在平時控制自己的情緒的,一旦他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那情緒就好像一匹久在籠中圈禁的野馬,必然闖出大禍來。聰明人一旦生氣,就會思維狹窄,對別人的善意勸告不能入耳,心理失去平衡,甚至行為失去理智。大怒之下,極易變生不測。
不可否認,聰明人比庸人更懂得避免禍事;但在生氣這件事上,聰明人吃的虧比庸人更大。
第3招 聖人的無奈
「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尚書》
古代的老子曾說過:「世人秉性不相同,萬事萬物有前行有後隨,有緩慢有急躁。有的堅強,有的虛弱,有的安穩,有的危險。聖人只是除去那種極端的、奢侈的、過分的東西。因此,聖人是順應自然而不妄為的。」而現代心理學教授錢玉芬則告訴我們,情緒誰都有,即使是大人物,生生氣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說穿了,發怒不過是由於外在強烈刺激,而引起的一種不良情緒反應,是人身上真正自然的東西。
你看,偉大的孫中山先生就因為一時的不小心生過氣,甚至被部下當面駁了面子。
一天,孫中山在胡漢民的辦公室發現了一大堆由他簽發,可是被胡漢民束之高閣的手令。他勃然大怒,忍不住拍桌子高聲大叫:「展堂!展堂!」
胡漢民匆匆進來,望著孫中山,像是不懂他為什麼大發脾氣似的。
孫中山臉色蒼白,喊道:「我不相信這是真的,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
「先生究竟說什麼事情?」
孫中山一下子把胡漢民的公事箱翻了個底朝天,從裡面倒出一堆塵封的文件。他的雙眉緊鎖,氣勢洶洶,預示著一場風暴的來臨。「你還問我什麼事?你看你自己做了什麼事!」孫中山大聲斥。
胡漢民凝然不動,微側著臉,注意地聽著孫中山的訓斥,最後他問:「先生還有其他的話要說嗎?」
孫中山板著臉:「沒有了。」
胡漢民「呼」的一聲竄到桌旁,抓起那些文件,一份一份遞到孫中山的鼻子下面,並口若懸河地進行自辯:「這份手令事關升黜任免,處置不當,於理不應頒發;那份手令是關於調兵遣將的,不合機宜,發下去勢將貽誤戎機;而這幾份又是關於撥款過多或過少,自待另行斟酌。」
「即使在專制時代,」胡漢民語氣尖刻地說,「也有大臣封駁詔書,請皇帝收回成命的故事。例如唐太宗將以給事中郭承嘏為華州防禦使,給事中盧載因為郭承嘏公正守道,屢次封駁,認為他不宜置之外郡,因而他也封還這道詔書,太宗欣然接受,立刻恢復郭承嘏的原職。先生可曾讀過這段歷史嗎?」
「讀過。」
「當年先生親擬中華革命黨的黨員誓詞,其中有『慎施命令』一條,先生還記得嗎?
「記得。」
胡漢民急急地說著,好像生怕失去了他所佔據的上風,「調和鼎鼐,總理陰陽,原是宰相份內的事。我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其實。請問先生,今日之事是不是我在行使我應有的職權,盡我應盡的責任?」
孫中山緊盯著對方,一聲不吭。
「先生,我在請教你呢。」胡漢民咄咄逼人。
這件事真是令先生很尷尬。
以孫中山先生的胸懷與氣魄,誰能想到他也會做出一個脾氣暴躁的人的行為呢?可見,在生氣這件事上,連偉人也是不能免俗的。
說到底,發怒會破壞人們健全的思維能力,使人難以理智地看待和處理問題。有這樣的行為,自然會導致那樣的後果。無論你是普通人,還是偉人,都不必為此而大驚小怪。
第4招 沒有天生的壞脾氣
“狂暴的人總是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
——托‧富勒
“一怒之下踢石頭,只會痛著腳趾頭。”
——伊索
有很多人在生氣之後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他們說道:“我天生就這樣。”“我也沒辦法呀!”並以此來求得別人的原諒。如果是人們偶爾如此,我們就會嘲笑他,又在給自己找藉口了!可是當他習慣於這樣說之後,當我們數十百遍的勸諫都無濟於事之後,也許你就會疑惑起來,難道他的脾氣真是天生的嗎?
在這裏,有這麼一個禪的故事說得很好。
盤圭禪師說法時不僅淺顯易懂,也常在結束之前,讓信徒提問題,並當場解說,因此不遠千里慕道而來的信徒很多。
有一天,一位信徒請示盤圭禪師說:
“我天生暴躁,不知要如何改正?”
盤圭:“是怎麼一個天生法?你把它拿出來給我看,我幫你改掉。”
信徒:“不!現在沒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會跑出來。”
盤圭:“如果現在沒有,只是在某種偶發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那麼就是你和別人爭執時,自己造就出來的,現在你卻把它說成是天生,將過錯推給父母,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信徒經此開示,會意過來,再也不輕易的發脾氣了。
答案很自然也很明顯,沒有天生的脾氣。任何人只要有心,沒有改不了的惡習。
科學的解釋也使我們不能把它作為為自己開脫的藉口。科學家說,人之所以暴躁愛發怒,是和大腦神經系統有關。11歲左右的青少年,正處於大腦前額葉皮層?穴在前額骨後?雪發育的階段,大量的神經連接正處於“改造”之中,而大腦前額葉皮層對感情、道德等情緒有影響,並負責產生行動的神經衝動。大腦的其他部分,在這一年齡之前就基本發育完畢,前額葉皮層是大腦最後發育的部分,發育過程伴隨整個青春期。這就導致了發育期的青少年有感情判斷失常、舉止暴躁等表現,如果他們順利度過這一階段,那麼就會一切恢復正常了。也就是說,小孩子們為自己開脫可以原諒,而一個成年人則無法自圓其說。
對於脾氣,你如果迷信,你就是愚蠢的。
第5招 令人討厭的脾氣
“行善比作惡明智;溫和比暴戾安全;理智比瘋狂適宜。”
——勃朗寧
“人不可因人生的名聲與榮譽而變得盲目,因為所有得來的東西都是外物。”
——伊索
這是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暴躁的人是令人討厭的。
羅素•克洛可算是當今影壇炙手可熱的大明星了。他主演的《美麗心靈》譽滿全球,拿的獎項多得讓導演、演員手腕發酸,羅素•克洛更被認為極有可能再次捧走奧斯卡小金人。但不少人也發表看法說“羅素•克洛不會得獎,不是因為競爭的激烈,而是他自己暴躁的性格”。
的確,離開了攝像機,羅素•克洛就成了暴躁的獅子,他愛發脾氣,酗酒,雖然觀眾喜歡有性格的演員,可是像羅素這麼大的脾氣也沒幾人能招架得住。
羅素•克洛和尼科爾•吉德曼一樣,同是在澳大利亞長大,四年前還默默無聞的他如今已成了好萊塢最為炙手可熱的明星之一。從《TheInsider》、《角鬥士》到《美麗心靈》,羅素•克洛已經是第三次角逐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了,但人們都說他不久前因為自己的臭脾氣而犯了一次自殺性的致命錯誤。
日前,他獲得英國電影學會獎的最佳男主角,羅素為了一表興奮之情,在領獎時賦詩一首,結果被BBC在播出時刪掉了,這下把羅素激怒了,雖然他後來為自己的魯莽道了歉,但卻沒得到大家的原諒,他們認為羅素縱然把納什演得出神入化,可他本人卻是脾氣大得讓別人接受不了。
在生活中,有的人溫和穩重;有的人快捷活潑;有的人遲緩安靜;也有的人激動急躁。羅素•克洛屬於後者。我們無法確知一個能控制自己性情、勝任各種角色的好演員因何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你的名氣再大、演技再好,一副壞脾氣足以拉住你繼續前進的腳步。
性格暴躁且容易發怒的人是不受歡迎的。沒有人喜歡你在工作了一天回家後,直到吃過晚飯上床睡覺這一大段時間內,都悶聲靜氣,不說一句話;也沒有人喜歡你不斷地發牢騷。人們更不喜歡你把這類話掛在口頭上:“晤,嗷!”“不要打擾我”,“你看我多忙啊!”“我們不要再講這件事好嗎?”“討厭透了,我不願再聽了!”
這種人是自私的。如果你想讓自己生活得和諧,那你就要換一副笑臉。
第6招 別走極端
“善與惡的區別,在於行為的本身,不在於地位的有無。
——莎士比亞
在很多時候,人們在為自己找藉口:生氣是一種宣洩,而人的情緒需要適當地宣洩。因此,對別人的傷害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的社會尊重你渴望被別人瞭解和覺察的需要,也會允許你這麼做,換句話說,社會允許你在一定的範圍內宣洩你的生氣。但是,它有個底限,誰也不能越過去。
俄羅斯第一任沙皇伊凡四世被後人稱為“恐怖的伊凡”,他因使用極其殘酷的手段來剪除政治上的反對者而著名。他同樣把這種手段施之于平民身上。
諾夫格羅德是座被他的軍隊征服的城市,那裏的居民過去可以隨意同立陶宛人、瑞典人進行貿易,他們仍留戀那時的自由和開明的獨立時代。在禁衛軍侵入該地之後,珍惜最後自由的居民們更是驚恐不安,反抗、逃亡和襲擊禁衛軍的事件屢屢發生。一時間這一地區人心浮動。沒想到在自己眼中毫不足懼的小民居然敢襲擊自己的軍隊,敢和自己的王權對著幹!這不是挑釁嗎?伊凡在宮廷裏來回不停地踱著步,大聲咒駡著,狂呼著發佈了征討的命令。還有什麼比反叛他的統治更令他憤怒的呢?
伊凡統領禁衛軍和1500名特種常備軍弓箭手離開莫斯科,於1570年1月2日來到諾夫格羅德城下。士兵們先在城市周圍築起柵欄,防止有人逃跑。教堂上鎖,任何人不准入內避難。
審判開始了。每天,大約1千民市民,包括貴族、商人或普通百姓,被帶到伊凡所在的廣場上。不搞審訊,無須聽取證言,不用辯護,沒有判決,是諾夫格羅德城的人就有罪。當著妻子的面對丈夫用刑,當著孩子的面對母親用刑。鞭打、裂肢、割舌頭、削鼻子、去生殖器、文火燒身,最後用雪橇拉著這些血肉模糊,四肢不全的受害者的頭和腳,飛速駛向沃爾霍河。在這裏,丈夫與妻子,母親與孩子,整家整戶地被拋進冰涼的水裏。浮出水面的人都被船上的禁衛軍士用長矛、木棒或斧頭打死。這樣的屠殺整整進行了五個星期。據說,諾夫格羅德的死難者達2萬餘人、沃爾霍夫河被屍體擁塞,河水卷著鮮血和斷臂殘肢直瀉拉多加湖。這些殘酷的手段和場面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人們有時候以極端的方式表現出負面的生氣情緒,是想要造成破壞,傷害別人,以達到懲罰別人的目的。例如父母會毆打小孩,讓小孩感覺到身體的疼痛,以補償大人心理的痛苦,他們同時也想要強迫小孩能對他們的權威和控制有立即而明顯的反應,改變不當的行為。
但是,毆打小孩會造成孩子身體的痛苦和心理的怨恨,特別是如果父母只是為了發洩自己的生氣和挫敗感,而不是為了使小孩受教育時;隨著小孩漸漸長大,父母可能必須改用其他方式控制他們的小孩了。正如一個海洋動物學家所說的,“我們不能讓一隻一萬兩千噸的殺人鯨躺在我們的膝上,毆打它,在它們做得不對時,我們只好改用其他方式訓練它們。”
同樣的,人們極端的宣洩行為通常只會增加雙方的緊張壓力和彼此的憎恨,把更大的反作用力加到自己身上。
我們不能走極端。即使你再生氣,再仇恨,也要有底線。
第一章 你生氣的樣子──怒火種種
第1招 世人的樣子
「在太平無事的時候,由於拘謹,有些強烈的情感便不能壓抑下去,至少也會想法遮掩;可是處於心煩意亂的境況中,人就不會做作,無意中將真實感情暴露出來。」
──司各特
「做自己情緒的奴隸,比做暴君的奴隸更為不幸。」
──畢達哥拉斯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些現象:人多擁擠的公車上,乘客之間由於無意碰撞而引起爭吵,雙方鬧得臉紅脖子粗;學校裡同學之間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如不小心碰落了別人的鉛筆盒之類而出言不遜,大動肝火,怒氣衝衝;鄰里之間為了一...
作者序
關於憤怒
憤怒,多麼不可捉摸的力量!
上班時間快到而公車卻因交通堵塞停滯不前時,你是否會煩躁不安?工作時電腦突然出現故障導致你的資料全部丟失時,你是否會鬱悶不已?生活在現今這個錯綜複雜、充滿矛盾的社會,誰不曾遇到過令人生氣甚至怒不可遏的事呢?工作中的挫折、生活中的困難、同志間的摩擦、鄰里之間的糾紛、被人冤枉、在公共場所被羞辱、家庭不和、夫妻吵架、子女不聽話等等,都可使人生氣、慍怒,甚至暴跳如雷。
怒,是“喜、怒、憂、思、悲、恐、驚"人之七情之一。人與人之間由於性格、修養、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等不盡相同,發生某些磨擦或衝突是難免的,憤怒情緒的出現也可以理解?然而,若是經常憤怒,或是憤怒一觸即發,往往會使人的身心健康受到損害。《內經》說:“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則傷臟臟、則病起。"近代科學研究證明:暴怒能擊潰人體生物化學保護機制,使人抵抗力下降,而為疾病所侵襲。怒氣猶如人體中的一枚定時炸彈,隨時都可釀成大禍。“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就是這個道理。
發怒會使人遠離真理。世界上很少有因為憤怒就使問題和矛盾獲得解決的;相反,常常因為憤怒把事情搞僵了,搞糟了。憤怒時,極而言之,極而行之,沒了後退之路,沒了迴旋餘地。本來有理,反而變成了沒理;本來小事,結果鬧成了大事,甚至不可收拾,過後,悔之晚矣。《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怒責部下,結果被范疆、張達切了腦袋;劉備怒氣難抑,率兵親征,又被東吳火燒連營。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190裝甲旅旅長阿薩夫亞古里埃軍第二步兵師先頭部隊遭遇時,因三次進攻均未成功,便惱羞成怒,把剩餘的八十五輛坦克孤注一擲,結果中計慘敗。諸如此例,舉不勝舉。俄國大文豪屠格涅夫曾勸告與人爭吵、情緒激動的人:“在開口之前,先把舌頭在嘴裏轉十圈。"因為憤怒是射向健康的一支利箭,它不一定能傷害你的敵人,卻時時會侵蝕你自己的健康。
《孫子兵法•火攻篇》中指出:“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這雖然強調的是臨敵制怒,但對生活中的人們同樣富有啟發。清朝林則徐官至兩廣總督,一次,他在處理公務時,盛怒之下把一隻茶杯摔得粉碎。當他抬起頭,看到自己的座右銘“制怒"二字,意識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立即謝絕了僕人的代勞,自己動手打掃摔碎的茶杯,表示悔過。與人相處,不分是非曲直、動輒發火,是一種遠離文明的表現。易怒之人,應像林則除那樣,潛心修養,注意“制怒",心平氣和,以理服人,不可放縱心頭無名之火,像火柴頭似的一擦就著,觸物即燒。
“制怒"真言,誰都應該置為座右銘。
控制怒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一個人以理智戰勝感情衝動的過程。善於制怒不僅需有“忍人所不能忍"的寬廣胸懷和以大局為重的精神境界,而且還需要有強烈的自我控制意識。要“制怒",首先要努力陶冶自己的性情,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理智地將“憤怒"這個“情緒炸彈"扔掉。
控制怒氣的最好法門是忍,是寬容。自覺的忍,理智的讓,不是退縮,不是無能,不是放棄原則,而是一種策略,一種智慧,一種境界。只有洞察世事,心靈清澈,對是非、矛盾有清醒認識的人,才會在可能被激怒的時候,做到真正自覺地忍,真正心平氣和地面對生活、工作中的各種矛盾和挑戰。具有忍的智慧,達到忍的境界,當然需要修煉,而生活本身,它的正面的經驗和負面的教訓,則是這種修煉的燧石。
退一步海闊天空。寬容,正好說明你的涵養,你的心胸博大,你的內在力量。
一個不會憤怒的人是庸人,一個只會憤怒的人是蠢人,一個能夠控制自己情緒、做到儘量不發怒的人是聰明人。聰明人的聰明之處,是善於運用理智,將情緒引入正確的表現管道,使自己按理智的原則控制情緒,用理智駕馭情感。以平和的態度來擺事實、講道理,要比大喊大叫更能讓對方心服口服;而寬恕和諒解有時比傷害、侮辱更能震撼人心。只要我們肯下功夫學會制怒的正確方法,他人肯定會對我們的道德、修養以及理智、大度出自內心的佩服。那時,我們自會達到“風平而後浪靜,浪靜而後水清,水清而後遊魚可數"的全新境界。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遠離憤怒,認真、快樂地生活,懷大愛心,做小事情。
關於憤怒
憤怒,多麼不可捉摸的力量!
上班時間快到而公車卻因交通堵塞停滯不前時,你是否會煩躁不安?工作時電腦突然出現故障導致你的資料全部丟失時,你是否會鬱悶不已?生活在現今這個錯綜複雜、充滿矛盾的社會,誰不曾遇到過令人生氣甚至怒不可遏的事呢?工作中的挫折、生活中的困難、同志間的摩擦、鄰里之間的糾紛、被人冤枉、在公共場所被羞辱、家庭不和、夫妻吵架、子女不聽話等等,都可使人生氣、慍怒,甚至暴跳如雷。
怒,是“喜、怒、憂、思、悲、恐、驚"人之七情之一。人與人之間由於性格、修養、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等不盡...
目錄
不氣歌
前 言
第Ⅰ章 你生氣的樣子——怒火種種
1.世人的樣子
2.聰明人的忌諱
3.聖人的無奈
4.沒有天生的脾氣
5.令人討厭的
6.別走極端
7.敏感所毀滅的
8.隨時準備著
9.這是消極的
10.伽羅華的不幸
11.勝利者的特質
12.為什麼而激動
13.善意的叱責
14.激憤的馬歇爾
第Ⅱ章 生氣為你帶來什麼——憤怒的後果
15.你所不知道的
16.被氣死的周瑜
17.天才因何隕落
18.生活的鏡子
19.“怒思禍”
20.這就是遊戲規則
21.職場的焦慮
22.兩次跳進同一火坑
23.被自己所打敗的人
24.信任如此脆弱
25.愛與恨之間
26.眾叛親離的先驅
27.這是一個悲劇
28.唯一的結局
29.我是無辜的
第Ⅲ章 是什麼惹惱了你——怒火之源
30.道歉的男孩
31.名譽與污點
32.心量有多小
33.氣盛就可以淩人嗎
34.一杯酒的禍事
35.總是驕傲的傢伙
36.自負者的悲哀
37.自大狂
38.彼得的禮儀
39.渴望理解的人
40.戰勝逆境
41.不能侵犯的
42.拒絕合作
43.我有我的自尊
第Ⅳ章 學會不生氣——制怒之道
44.躲避與轉移
45.釋放與宣洩
46.激怒的力量
47.大家都有責任
48.與怒氣對話
49.揮別工作怒氣
50.釋放壓力
51.得饒人處且饒人
52.生命的禮物
53.恭敬不如從命
54.加強自我修養
55.比比誰更冷靜
56.情緒鍛鍊的重要性
57.自然陶冶法
第Ⅴ章 學會生氣——怒火的妙用
58.引怒火做功
59.敢怒敢言的個性
60.不妨不在意一回
61.離火源遠點
62.化憤怒為力量
63.身體的傷口和心靈上的傷口都難以恢復
64.想清楚再發怒
65.學習發怒與不發怒
66.沒什麼受不了的
67.我行我素的境界
68.新瓶裝舊酒
69.真正的氣魄
70.以退為進
71.放棄也是一種美
72.堅信自己
莫生氣
不氣歌
前 言
第Ⅰ章 你生氣的樣子——怒火種種
1.世人的樣子
2.聰明人的忌諱
3.聖人的無奈
4.沒有天生的脾氣
5.令人討厭的
6.別走極端
7.敏感所毀滅的
8.隨時準備著
9.這是消極的
10.伽羅華的不幸
11.勝利者的特質
12.為什麼而激動
13.善意的叱責
14.激憤的馬歇爾
第Ⅱ章 生氣為你帶來什麼——憤怒的後果
15.你所不知道的
16.被氣死的周瑜
17.天才因何隕落
18.生活的鏡子
19.“怒思禍”
20.這就是遊戲規則
21.職場的焦慮
22.兩次跳進同一火坑
23.被自己所打敗的人
24.信任如此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