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再復 詩與哲的共鳴交響
孫 玫 西方影響與戲曲改革
朱妍紅 歷史反思與穆旦四○年代詩歌的現代主義追求
劉婷婷 政治權威的崛起與中國古代文明的演進──評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
◆跨國界專題蒐錄多位學者論文!
◆充滿著真知灼見與難得的洞悉力,反映了人文學者們不凡的眼光
由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員韓晗,擔任執行主編的國際東亞中文學術年刊。 本期《東亞人文》中討論了幾個重要的問題,既有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文化與思想的轉型這樣的宏大敘事,也有對於文化領域「失蹤者」的探尋,以及對於中國人宗教信仰歷史的追溯。
劉再復(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客座高級研究員)、劉建平(西南大學文學院專任副教授)、孫玫(台灣中央大學中文系專任教授)、朱妍紅(美國華盛頓與李大學中國語言與文學系專任副教授)、拉法爾‧班卡Rafal Banka(波蘭雅蓋隆大學文明比較研究系專任副教授)、俞春玲(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專任副教授)、畢耕(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專任副教授)、劉婷婷(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碩士研究生)、季怡雯(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曾建華(揚州大學文學院助理教授)專業評析。
作者簡介:
主編/樂鋼
男,1993年獲得俄勒岡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亞洲學系教授,曾任該系系主任。
著有The Mouth That Begs: Hunger, Cannib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Eating in Modern China, in the series of Post-Contemporary Intervensions(1999年,杜克大學出版社)。
主編/Robin Visser 魏若冰
女,文學博士,現為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亞洲學系主任、該系與比較文學系合聘教授。
著有Cities Surround the Countryside: Urban Aesthetics in Postsocialist China (2010年,杜克大學出版社)。
執行主編/韓晗
男,文學博士,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博士後、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亞洲學系訪問學者。
章節試閱
■詩與哲的共鳴交響/劉再復 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客座高級研究員
五十年前上學期間,就讀了亞里斯多德的《詩學》這部產生於西元前335年的名著。從那時候起,我就期待能閱讀到中國學者用方塊字寫成的一部「詩學」,尤其是現代詩學。後來我讀到了朱光潛先生的《詩論》,錢鐘書先生的《談藝錄》,還讀了他們之前的許多中國詩話、詞話等,但仍然期待一部涵蓋古今中外詩歌風貌、具有廣闊視野的現代詩學著作,讀後可瞭解現代詩歌的詩核詩心,又能瞭解現代詩歌基調的史論皆宜的著作。這種期待持續了五、六十年,直到去年(二○一六)秋天,我來到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和高等研究院,才從劍梅那裡發現米家路所著的《望道與旅程:中西詩學的幻象與跨越》、《望道與旅程:中西詩學的迷幻與幽靈》。它正是我期待的詩學,其詩學主題,詩識詩心,其涵蓋的詩歌及相關的藝術、文學、文化內涵等均出於我的意料之外,我用近5個月業餘時間不斷閱讀,每讀一章,都被啟迪。米家路是劍梅的北大學長,劍梅把我的讚美告訴遠在北美的米家路,他竟然要我為他的這部集子作序,我開始覺得此著作分量太重,密度非常,難以說清其成就,於是猶豫了,後來則擔心功利的世界(包括人文世界)會忽略這部扎扎實實、確有非凡價值的詩學著作,所以就提筆寫下一些感想。
◆一
多德的《詩學》,企圖界定文學的第一門類詩歌,即給詩歌下定義。他和柏拉圖一樣,認定詩歌與音樂、舞蹈、繪畫和雕塑,皆以「模仿」為創作原則,彼此的區別只在於模仿的手段、對象、方式不同。悲劇旨在模仿好人,而喜劇則旨在模仿壞人。我們能讀到的《詩學》第一卷,論說的是悲劇與史詩,而第二卷(論述喜劇)並不完整。兩千多年過去了,我們今天再讀亞里斯多德的《詩學》,總覺得它的文心(「模仿」說)已不能充分說明詩歌。古希臘產生的詩學經典畢竟離我們太遠。米家路巨著的詩歌視野顯然比亞里斯多德深廣精彩得多。米著全書分為四卷,既涉獵詩歌,也涉獵小說、散文、電影、繪畫和大文化思索。但詩論是它的出發點也是它的興奮點和歸宿點。四卷中的卷一,題為《詩鄉―放逐與還鄉》;卷二為《詩遊記―詩眼東張西望》。有這兩卷墊底,全書主脈、主題、主旨便格外分明。尤其是第一卷,它道破了中西現代主義詩歌的主題乃是「放逐與還鄉」。這一主題擊中要害,可謂「明心見性」,即明詩心,見詩性。關於「還鄉」,米家路說得很清楚:
現代詩人所「還」的「鄉」絕不僅僅意指一個與之相對應的鄉村的回返。本文中的「鄉」的意思還包括自然本身(自然之物, 本樣本原世界等)和精神本體世界(即終極性,真善美的「家園」)。後者是前者得以神聖化移情的根據;前者是後者得以顯現的媒介(mediation)。也就是說,詩人是在對都市化進行否決之後所發出的對鄉村,始原世界和精神家園的「還鄉」行為。現代詩人為何要否棄一向被視為文明,創新,自由,現代性和「社會進步無可爭家園」的都市呢?難道大都市的發展真違反了人生命自然形態的內在合理和內在需求嗎?事實上,一種令人困惑的悖論是:一方面,人們對工業化,都市化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物質進步與生活條件的改善感到歡欣鼓舞,而另一方面,他們卻總感到絕望,憂鬱,不適,壓抑,恐懼,沮喪,空虛和焦慮;一方面他們生活在由鋼鐵,混凝土和玻璃所構造起來的全封閉式的高樓大廈裡身感安全,但另一方面,他們總存有一種無家可歸,無處安心的失落感。何以如此?現代人為何這樣矛盾重重?要解答此一惑人的問題,我們必須對都市現代人生存的心理狀態,勞動方式以及終極關懷問題進行考察以診斷出現代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精神症狀。
米家路的整部詩學論著,可視為「放逐」與「還鄉」的主題變奏。「放逐」與「還鄉」都是隱喻性極為豐富的關鍵性範疇。所謂「放逐」,有被迫放逐,有自我放逐,有政治放逐,有社會放逐。米家路講述的是美學放逐,也可以說是詩情放逐。詩人棲居的家園被現代化的潮流吞沒了,詩人的本己存在被潮流卷走了,世界被異化,被物化,被僵化與被機器化,詩人無家可歸,真人無可逃遁,唯一可以「自救」的道路便是「還鄉」,即回到本真的村莊,本真的土地,本真的存在,本真的自我。米家路發現,一切現代優秀詩人,都是渴望擺脫異化、渴望擺脫物化的詩人,也都是渴望還鄉的詩人。還鄉,意味著人性的複歸,也意味著詩性的複歸。所有傑出的詩人,都天然地加入了「還鄉」的偉大行列。米家路用「放逐」與「還鄉」這個隱喻,極為精當地描述了現當代詩人即工業化、現代化之後的詩人所處的真實困境和他們企圖走出困境的精神狀態。這個大隱喻,形象,凝練,深邃,準確。它高度概說了現代詩人的基本狀態,也為米氏現代詩學找到了精神基點。
現代詩人,早已無從模仿。既無法模仿自然,因為整個世界已經疏離大自然;也無法模仿現實,因為人類的現實生活已經完全偽形化。清醒的詩人作家只能「反思」生活(不是「反映生活」)。整個世界已變成機器場與大商場,有山賣山,有水賣水,有肉賣肉,有靈賣靈。物質愈來愈膨脹,精神愈來愈萎縮,也離詩歌愈來愈遠。詩人們過去發現,詩與政治帝國對立,二者無法相容;現在又發現詩與經濟帝國對立,同樣無法相容。市場繁榮昌盛,但人們的神經全被金錢抓住。財富的邏輯統治一切。世俗社會所追求的高樓大廈,給詩人們形成巨大的壓迫,也造成美的頹敗和詩的失落。但是,正是這些詩人們最先發現這種頹敗與失落,於是他們抗議,抗爭,掙扎,用詩歌向世界也向自己發出天籟的呼喚,這就是「還鄉」,返回原初的精神故鄉。他們的詩,已不是對現實的模仿,而是對現實的抗爭。他們身無寸鐵,唯一抗爭手段就是歌唱,唯一的存在價值就是詩本身,於是,他們發出點叩問;我們何時存在。叩問之後,他們的回答是「歌唱即存在」。他們歌唱,歌唱「還鄉」;他們沉吟,沉吟「還鄉」;唯有歌唱,唯有寫作,他們才能免於沉淪,才能免於與被異化的社會潮流同歸於盡。他們說,「歌唱即存在」,唯有歌唱,才能自救,才能回到大地與鄉村之中,才能把心靈重新安放在自由的空間之中。他們的還鄉―返向本真角色,簡直是一場偉大的抒情戰役:一場烏托邦的詩意實踐,一場與通靈者、朝聖者、煉丹士的偉大相逢,一場展望「頹敗田園夢」的自我拯救。
米家路全書的開篇之作寫於1991年,離現在已有二十五年。那時他還是北京大學比較文學所的學生,在其老師樂黛雲教授指導下思索。也就是說,在二十五年前,米家路就為他的詩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石。二十五年來,他到西方深造,擴大了視野,深化了學問。在西方的處於飽和狀態的「現代化」環境中,他更深地感受到物質潮流對詩的壓迫,也更深地闡發了青年時代發現的詩心與文心,二、三十年如一日,他不斷奮鬥不斷積累,終於抓住現代詩人的大苦悶和他們展示的詩意夢想,讓我們讀後,不能不讚嘆,不能不讚美!
◆二
米家路的詩學,既道破了現代詩歌主題,也描述了現代詩歌主體―詩人本身。詩人作為「人」,在現代社會中被消解了。人失去了自己,失去了人的尊嚴與人的驕傲,失去了「人的完整性」。詩的困境背後是人的困境,詩的問題背後是人的問題。米家路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人在工業化、現代化後「喪失自身」的巨大現象,也引出現代傑出詩人何以那麼多的失落感、空無感、空漠感與無家可歸感,米家路說:
物化異化的結果就造成了現代人的普遍自我喪失,人格分裂,人自身的陌生感,精神被壓抑以及孤獨、絕望、憂鬱、厭倦、恐懼、沮喪、空虛與焦慮等精神症狀,加之因終極價值的失落和土地的分離而導致西方人靈魂的無根無依,無家可歸的漂泊流浪感就毫不留情地把現代西方逼到了危機的邊緣和絕望的深淵。
米家路在講述這段話之前還說,
……現代人的靈魂隨波浮逐,無依無靠,因而就產生了無家可歸的虛無感。這是人與宇宙相離後的結果。人在失去了宗教信仰以後便把整個命運都押在了僅作為認識工具或方法的理性之上了,似乎只依靠這萬能的工具性理性就可以征服,盤剝,奴役和佔有大自然。但是,其結果不僅取消了自然本身存在權利的主體―「一個應當共處與人性宇宙中的主體」而且還造成了對自然的破壞,污染,生態失衡等毀滅性的惡果。在馬爾庫塞看來,「商業化了的自然,污染了的自然,軍事化了的自然,不僅在生態學意義上,而且在實存本身的意義上,切斷了人的生命氛圍,剝奪了人與自然的合一,使他成為自然界的異化體。不僅如此,這些空氣和水的污染,噪音,工商業對空曠寧靜的自然空間的侵害,都反過來成了奴役和壓迫人的物質力量。人本與大自然合為一體,相親相和相融的,但都市化卻使人不但脫離是其自身根基與誕生地的土地,而且還演化為大自然的對立面,人從此使成了一個無對象性的孤獨的自我。他第一次發現自己孤身一人暴露在廣袤而漠然的荒野上無根無依,無任何東西前來保護他,猶如一個畸形的胎兒,「退化為最恐怖,最不可名狀的孤獨的自我」。在人遠離上帝又斬斷了他與土地的根系之後,他是作為怎樣一個人生活在大都市之中的呢?
由於人類世界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裂變,因此,現代詩人必須充分意識到這種裂變並成為先知先覺者,為還鄉詩人設定的一個尺度和前提條件。也是米氏現代詩學的另一個思想重心。他說:
首先,當我們說一個詩人是一位還鄉詩人時,他本人必須是一位覺醒者。即是說,他已意識到了世人的沉淪與墮落,意識到了人的非本真的生活,意識到了因神的隱遁與人們對土地的背棄從而在人心中產生的無家可歸感,無居感與虛空感。最重要的是,他必須洞察到沉淪的世人對家鄉田園的遺忘所鑄成的時代匱乏和時代黑暗。不僅如此,作為一位掌燈引路的還鄉詩人,他還必須觀悉到沉淪的世人在掙扎的耗盡中對家鄉田園的渴念以及傾聽到家鄉田園的焦切召喚。毫無疑問,還鄉詩人同時也必須是一位秉具現代意識的人,但他是這樣一位「現代人」。在容格(Carl Jung)看來,「現代人」(Modern man)應該是覺醒程度最高的人,「他必澈底地感知到作為一個人的存在性……他是唯一發現隨波逐流之生活方式為太無聊的人」。他生活在現代人之中,但他始終站在世界最邊緣,經常「抽打其肉體以便在它遭放逐之前夕使它重新蘇醒」。
其次,作為—位還鄉詩人,他必須是一名探險者。我們須從兩重意義上去理解「探險者」一詞的含義。其一,在佛洛伊德看來,文明的過程就是人被壓抑的過程,而無壓抑則屬於潛意識的,前歷史的,甚至前人類的過去的東西,屬於原始的生物過程和心理過程的東西。因此,非壓抑性現實原則的思想就是一個回歸問題,對過去的回歸也就是對未來的解放。然而,工業文明的力量與進步則控制了這種向非壓抑物的回歸,結果,人的潛意識全是淤積的文明的禁忌史與隱蔽史。這些隱藏在人的內心深處的禁忌史與隱蔽史反過來又控制著人,這也是現代人被異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而作為一位冒險者的還鄉詩人就必須潛入現代人的內心深處,洞悉其祕密,調節個體與群體,欲望與實現,幸福與理想之間的對應,使其症狀得以醫治於補救,恢復其精神平衡,從而設定一個非壓抑性的沒有異化的新的生存方式。
米氏詩學要求詩人必須是覺醒者的理由,說的似乎是現在,但他又往前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和兩千多年前。中國的晉代,早就出現了陶淵明這位偉大的田園詩人。他早已唱出「田園將蕪胡不歸」。米家路還發現,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方古希臘,即在西元前316-260年,就產生田園詩人泰俄克里托斯,之後,在古羅馬又產生了維吉爾這位也呼喚田園的偉大詩人。他們全都發現城鄉的分裂所造成的人類生命的撕裂,上帝將對城市進行末日審判。兩千多年過去了。在二十世紀,中國還產生了頹廢田園詩,米家路以專門一章的篇幅,描述和評價了李金髮,給這位被世人所誤解的「頹廢詩人」重新命名,充分論證他的樂園圖景與「殘酷的心理幻象」,他不是「頹廢」,而是預感到人類生活裂變帶來的生命刺痛,所以他把詩當作自己的精神逃路和自我設置的烏托邦。無論是波德賴爾的家園幻象,還是蘭波的新世界幻象,無論是里克爾的後家園幻象還是李金髮的樂園幻象,都反映了現代詩人的內心焦慮和自我重塑的渴望,都是自我烏托邦的不同呈現形式。
米家路的視野投向西方田園詩人的時候,寫出了「淺論英美意象派詩歌」、「詩,現代文化精神的救護者」、「城市、鄉村與西方的田園詩―對一種人類現象語境的『考古學』描述」。既用心又用力,真把詩人的先覺性與先知性描寫出來了。在把視野投向西方的時候,他的另一隻眼睛沒有放棄東方,他丟開一切是非、道德法庭,只用審美眼睛面對二十世紀中國的新詩,於是,他又寫了《張狂與造化的身體:自我模塑與中國現代性―郭沫若〈天狗〉再解讀》、《論黃翔詩歌中的聲音,口頭性與肉身性》、《河流抒情,史詩焦慮與八十年代水緣詩學》,連《論《河殤》中的媒介政體,虛擬公民身分與視像邏格斯》也描述進去,讓人更信服。米氏詩論擯棄一切政治意識形態,只留下審美,建構的是純粹的詩學。
米家路對詩人主體的評述與對詩歌主題的評述在邏輯上是完全一致的,二者一體難分,我在此文中加以區分只是為了敘述的方便。本人在評說希臘史詩時曾說,荷馬所著的《伊利亞特》與《奧德賽》,實際上概說了人生的兩大經驗,一是出發與出征;二是回家與回歸。米家路所描述現代詩人之路,其重心不是出發與出征,而是回歸與複歸,即重在奧德賽之路,因此,他描述的仍是詩人的「反向努力」,即不是向前去開拓、去發展、去爭取,而是向後的複歸嬰兒,複歸質樸和複歸於本真家園與本真角色。米家路所把握的詩人心靈邏輯和詩人精神道路,既準確又深刻。《望道與旅程:中西詩學的迷幻與幽靈》卷一《幽靈性邏輯,詭異的異邦想像》包括下列重要文章:《奇幻體的盲知:卡夫卡與博爾赫斯對中國的迷宮敘事》、《從海景到山景:環球意識,帝國想像與景觀權力政治》、《消費西藏:帝國浪漫與神聖高原的奇觀凝視》、《達摩異托邦》這些論文初讀時令人畏懼,細讀後則讓我們對異化現象又產生新的聯想。
讀進去之後,方知這是在更深邃的層面上書寫詩人的反向努力。達摩面壁九年,彷彿時間停滯了,身體沒有前行,實際上,禪宗祖師在作反向修煉,他揚棄了城市的塵土,繁華的糟粕,心靈的灰塵,重新贏得身心的完整,恢復本真,恢復了禪的純粹。詩人也如達摩,他們在還鄉的路上,需要揚棄身心的塵土與飛煙,需要恢復質樸的內心,需要從迷宮中返回原先的質樸和靈魂的生長的。米家路在描述現代詩人們的掙扎與反抗時,特別注意到里克爾的口號:「誰言勝利,挺住便意味著一切」。在現代化的大潮流中,詩人需要「挺住」,不做潮流中人, 只作潮流外人。挺住,不被物質潮流卷走,便是勝利。一是「挺住」, 一是「回歸」,米家路的《詩學》給詩人們指明的自救之路既簡單又明瞭。
◆三
米家路的巨著用很大的篇幅進行哲學式的文化批判。既評介此時席捲西方課堂的「西方馬克思主義」馬爾庫塞、福柯、本雅明等思想家的文化哲學。還朝前講述了海德格爾等,這一切似乎與現代詩學無關。然而,仔細閱讀之後,就可發現,米家路正在打通詩與哲學,文學與文化。原來,現代詩人們與現代思想家們殊途同歸。他們都發現了世界被異化與物化的大現象,也都發現人(自我)在繁華世界中的沉淪,只不過是他們使用不同的形式和語言進行抗爭而已。讀了米家路關於文化批判的文章,我們便會從更高的精神層面上去理解現代詩人的詩情努力和他們對抗異化的歌唱。毫無疑問,米家路做了一般詩評家難以企及的工作,抵達一般詩論者難以抵達的哲學高度。
打通了詩歌批判與文化批判的血脈,使米氏詩學更為豐富也更為博大。讀了米家路的哲學講述,讓人信服地明白,原來,世上的一群先覺者,詩人與哲人本來都是「還鄉」的同路人,都充斥著無家可歸感與對家園的遺忘感。這些詩人與哲人使用的語言不同,但都在表明「我們全被異化了」,「物化了」,我們已經不是本真的自己。表面上追逐文明,實際上在被放逐,在朝著荒疏的方向滑落。讀米家路的書,開端覺得奇怪,這位詩學家怎麼也談西方馬克思主義諸子,怎麼也熱衷本雅明、馬爾庫塞、阿多諾等「法蘭克福」學派,原來,他們都是現代文明的覺醒者與質疑者,他們的內心都蒙受壓抑並且都渴望擺脫城市與機器的控制,米家路發現,在所有的覺醒者中間,詩人是第一覺醒者,是「先知」。是詩人們用敏銳的感覺率先發現人類正在用自己製造的一切反過來壓迫自己和主宰自己。所有傑出的詩人都是還鄉的詩人,都是最先反抗異化的詩人。正是這些詩人最先潛入現代人的內心深處,洞悉其祕密,並用詩企圖調節個體與群體、欲望與實現、幸福與理想之間的對應,使其現代症得以補救,設定一種非壓抑的沒有異化的新生活方式,即新的烏托邦。正如波特賴爾所言:跳過未知之國的深處去捕獵新奇。即跳過絕望去尋找希望。
米家路詩學中既有卡萊爾、海德歌爾、柏格森與休漠等,也有惠特曼、席勒、艾略特、波徳賴爾、蘭坡、龐德、奧登、里爾克、李金髮、穆木天、郭沫若、海子、黃翔、顧城等,哲學與詩融為一冊。於是,米氏詩學,不僅讓人聯想起柏拉圖。在柏拉圖的「理想國」裡,哲學為王,詩歌為末。不僅是「末」,甚至被驅逐出「理想國」。詩與哲學不可調和,因此,柏拉圖只能擁有哲學,卻未能擁有詩學。而米家路二者相容,並發現二者共同的詩意,這就是對「異化」和「心為物役」的拒絕。正因為如此,米家路對「法蘭克福學派」諸思想家的闡釋也別開生面,擊中要津。於是,在米氏詩學中,詩與哲學相互輝映,詩人與哲人異調同聲,二者構成異常精彩的共鳴與交響。在米家路的歷史描述中, 執行「文化批判」的哲學家們是還鄉的「嚮導」,而執行詩歌批判的詩人們也是嚮導,他們都是先知型的嚮導與掌燈人。按照以往的思維慣性,有些讀者可能會要求米家路建構一個詩與哲學同一邏輯的詩學體系。其實這樣做只能束縛全書的主題變奏。米家路的詩學闡發的重心不是實在性真理(科學),而是啟迪性的真理。這種闡釋真理的散發性篇章,比體系性的結構更能明心見性,只不過是需要讀者善於進行聯想性閱讀。米家路本人未必能意識到自己的詩學意義及其貢獻,這些意義與貢獻還是得讓有識的讀者逐步發現,我的這篇序文,肯定只是粗略的開端而已。
2017年1月9日
於香港清水灣
* 此文為米家路《望道與旅程:中西詩學的幻象與跨越》、《望道與旅程:中西詩學的迷幻與幽靈》導讀,該書2017年由秀威資訊科技出版。
■詩與哲的共鳴交響/劉再復 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客座高級研究員
五十年前上學期間,就讀了亞里斯多德的《詩學》這部產生於西元前335年的名著。從那時候起,我就期待能閱讀到中國學者用方塊字寫成的一部「詩學」,尤其是現代詩學。後來我讀到了朱光潛先生的《詩論》,錢鐘書先生的《談藝錄》,還讀了他們之前的許多中國詩話、詞話等,但仍然期待一部涵蓋古今中外詩歌風貌、具有廣闊視野的現代詩學著作,讀後可瞭解現代詩歌的詩核詩心,又能瞭解現代詩歌基調的史論皆宜的著作。這種期待持續了五、六十年,直到去年(二○一六)秋天,...
作者序
■卷首語
2016年不是一個寧靜的年份,世界局勢風雲動盪,難民、經濟危機、冷戰思維依然困擾著這個時代前行的步伐,不同族群、國家與黨派之間的共識尤其難得,人文精神似乎有繼續失落的可能。媒體專欄作家們的焦慮彷彿不無道理,因此,我們應當重提人文精神與共識的意義,《東亞人文》能夠以跨國界的形式出刊,和大家努力合作的精神是分不開的,人文學者們的共識與合作,是一個時代最為珍貴的精神財富。
感謝劉再復先生對敝刊一直以來的鼎力提攜,本期惠賜大作,敝刊榮幸之至。按照學術期刊慣例,特以頭條特稿的形式隆重刊發。同樣感謝敝刊另外幾位投稿者,他們的稿件充滿著真知灼見與難得的洞悉力,反映了人文學者們不凡的眼光。
學者們在本期《東亞人文》中討論了幾個重要的問題,既有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文化與思想的轉型這樣的宏大敘事,也有對於文化領域「失蹤者」的探尋,以及對於中國人宗教信仰歷史的追溯。值得稱道的是,幾位年輕投稿者的文章得以在本期刊發,這是未來東亞人文研究的希望所在。
在這個值得被銘記的2016年,為敝刊付出良多的學術委員們在自己的學術領域中取得了傑出的不凡成就:孫康宜教授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名銜、張隆溪教授榮任國際比較文學學會(ICLA)主席、陳曉明教授榮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李鳳亮教授榮任中國共產黨南方科技大學委員會副書記(副校長級)、胡智鋒教授榮任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
編委會特別對上述幾位學術委員謹致賀意,感謝大家為敝刊所付出的辛勞。
■卷首語
2016年不是一個寧靜的年份,世界局勢風雲動盪,難民、經濟危機、冷戰思維依然困擾著這個時代前行的步伐,不同族群、國家與黨派之間的共識尤其難得,人文精神似乎有繼續失落的可能。媒體專欄作家們的焦慮彷彿不無道理,因此,我們應當重提人文精神與共識的意義,《東亞人文》能夠以跨國界的形式出刊,和大家努力合作的精神是分不開的,人文學者們的共識與合作,是一個時代最為珍貴的精神財富。
感謝劉再復先生對敝刊一直以來的鼎力提攜,本期惠賜大作,敝刊榮幸之至。按照學術期刊慣例,特以頭條特稿的形式隆重刊發。同樣感謝...
目錄
■卷首語/《東亞人文》
■特稿
詩與哲的共鳴交響/劉再復
■專題:反思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的現代性演進
東亞視域下的「中國藝術精神」問題/劉建平
西方影響與戲曲改革/孫玫
時空維度的戲劇化探索:自我搏鬥、歷史反思與穆旦四○年代詩歌的現代主義追求/朱妍紅
■藝術
魔鬼、敵人與聖靈:作為文化全球化產物與投射的中國當代藝術/拉法爾‧班卡(Rafal Banka)
■文學
被歷史湮沒的作家─重讀丁克辛兼評「十七年」工業文學/俞春玲
西方媒體對「毛誕節」的報導評析/畢耕
■讀書
政治權威的崛起與中國古代文明的演進─評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劉婷婷
■現場
巫道之間:海南齋戲的源流、傳承與再生/季怡雯
■歷史
神性與迷狂:論王莽的信仰/曾建華
■卷首語/《東亞人文》
■特稿
詩與哲的共鳴交響/劉再復
■專題:反思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的現代性演進
東亞視域下的「中國藝術精神」問題/劉建平
西方影響與戲曲改革/孫玫
時空維度的戲劇化探索:自我搏鬥、歷史反思與穆旦四○年代詩歌的現代主義追求/朱妍紅
■藝術
魔鬼、敵人與聖靈:作為文化全球化產物與投射的中國當代藝術/拉法爾‧班卡(Rafal Banka)
■文學
被歷史湮沒的作家─重讀丁克辛兼評「十七年」工業文學/俞春玲
西方媒體對「毛誕節」的報導評析/畢耕
■讀書
政治權威的崛起與中國古代文明...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