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出版,我們將其定位為學院內建築設計的入門書籍,目標讀者設定在建築相關的學院內就讀的學生、有興趣攻讀建築學士後學位的朋友或初入建築設計產業的職場新兵,讓讀者了解建築設計大致上的樣態後,也能激發出讀者去追尋建構符合自己的建築設計方法,我們不是要成就一位大師,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要成為一個有思維、有態度、懂論述、也會實踐的建築專業工作者。本書章節內容的架構主要由關於建築與建築設計的認知與入門基礎開始,包含了:前言、意涵、哲史、運動、術語、分析、思考、落實與結語。
我們衷心地建議建築系的學生在踏入學習建築設計之路前,先學著怎麼過「生活」;在進入建築設計操作之前,我們建議應該先學會什麼是思考與如何思考;在開始找問題之前,我們建議先了解這個世界的運行方式;在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之前,我們建議先理解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態度與價值觀。
最後,僅以電影Twelve Years a Slave的一段話送給「即將」與「仍在」建築設計這條路上奮進與堅持理想的我們與各位準建築人們:A lot of times you don't choose to hold on because there's hope; you held on, and so there's hope.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李峻霖 建築師
資 歷
◎ 中華民國(台灣)註冊暨開業建築師
◎ 英國 愛丁堡藝術學院ECA建築碩士
◎ 德國 iF DESIGN AWARD 2016
教 學
◎ 聯合大學 建築系 兼任講師 2016~2018
◎ 台科大 建築系 兼任助理教授級專家 2010~2017
專 長
◎ 建築設計與建築計畫
◎ 設計思考與空間轉譯
◎ B.I.M ArchiCAD理論與實務
莊亦婷 建築師
資 歷
◎ 美國 紐約州註冊建築師暨LEED-AP專業簽證資格
◎ 台灣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委員 2014~2017
◎ 台灣新北市 校園規劃設計審議委員 2014~2017
學 歷
◎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博士候選人(ASD Pillar)
◎ 美國 哈佛大學 設計學院GSD設計碩士
◎ 紐西蘭 奧克蘭大學 建築榮譽學士
教 學
◎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專案助理教授 2009~2016
學 術
◎ 都市科學與大數據在都市設計之應用
◎ 社會住宅空間類型學之分析與應用
◎ 都市設計與都市永續發展之策略擬定
章節試閱
一、關於建築
「建築」(Architecture)常常普遍地被認知為一個形式、機能與技術的綜合體,主旨在明確地說明諸如時間、經費、營建法規與社會人文的內涵與課題。「建築」對於形式、機能與技術的追求可以追溯回約公元前25~50年的馬爾庫斯.維特魯威.波利奧(Marcus Vitruvius Pollio)在其《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中所提及的實用、堅固與美觀(Utilitas, Firmitas, Venustas)。維特魯威認為建築是對自然的模仿,正如鳥、螞蟻和蜜蜂的築巢型態,人類也用自然材料造建築物保護自己,為了建築美觀,先後發明了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其中的比例要依照最美的比例:人體比例,後來達.文西依照他的描述畫了「建築人體比例圖」(維特魯威人),在代表宇宙秩序的方和圓中置入了人體作為比例的參照。
建築,從廣義上來說,是探討建築及其環境的科學研究與實踐應用的論證,它更多的是指與建築物設計和建造相關的藝術和技術的整合型專業。因此,「建築」無疑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相關人文藝術的學科,它一方面追求科學研究與學術理論的實證精神,另一方面追求人文藝術的空間美學呈現,同時更是以追求結合前述二者的具體實踐為目標。建築學所涉及的建築藝術和建築技術,以及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築藝術從而包括的實用、功能的一面和藝術、美學的一面,它們之間雖有明確的不同但又密切聯繫,並且其份量隨具體情況和建築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建築」作為理論辯證、科學實證與設計實踐的整合型專業,其主要的基礎領域有建築設計、建築製圖、建築美學、建築歷史、建築構造、建築材料、建築力學、建築結構、建築施工、建築物理與設備、建築法規、建築聲學、建築理論等。常與「建築」(Architecture)一詞混淆的是「建築物」(Building),我們會發現諸如暹粒的吳哥窟遺址(圖1-1)、阿格拉的泰姬瑪哈陵(圖1-2)、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埃及的金字塔、北京的紫禁城、紐約的帝國大廈、澳洲的雪梨歌劇院、新加坡的濱海灣金沙酒店、臺北的圓山大飯店、香港的匯豐銀行大樓、畢爾包的古根漢博物館等,大多數的這些我們會稱這些為「建築」(Architecture),顯而易見地,他們大多具有其歷史性、文化性、民族性、技術性、時代象徵、宗教信仰、大尺度等多重的屬性、特徵或意義;然而並非一定要具備以上的特徵才足以被稱作「建築」(Architecture);反之,「建築物」的定義則常被賦予一般性的實質構成元素的屬性。
二、建築與生活
建築代表真實,而在這個虛擬時代中,真實也愈來愈珍貴。每件建築都是得到真實體驗的機會(建築為何重要,P275)。建築可以說是人類生活的必須品,從對於遮風避雨的初始機能滿足,隨著時代巨輪的進化以及社會文明進步到一定的程度,建築不僅浸在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遮風避雨需求,進一步有了社會地位象徵的功能,如同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1943年發表的《人類動機的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書中提出了需要五層次理論(圖1-3),把需求從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到了現代,成為財富的象徵。由於這些功能在世俗的生活中都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所以建築的文化價值常常是被忽視的。文明的社會是由宗教家、政治家與商人所主導。文化人是弱勢,他們沒有影響建築行為的力量。自有文明以來,約五、六千年的人類歷史中,建築所驗證的是歷來的宗教信仰與權力象徵,在這些基本意義之外,我們也看到美感,因為美感是人類的天性。然而建築的美感十分昂貴,它屬於上流社會;對於一般大眾,建築的美太奢侈了。
無疑地,建築是真實的,生活是有溫度的,尤其在當前這個數位虛擬的網路世界,真實的與具有溫度的存在是我們學習建築時,對這個生活世界的基本認知。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曾說:Architecture Is Music In Space, As It Were A Frozen Music。如果個別空間是不同情緒的音階符號,那麼建築物便是刻畫著一個故事或事件的旋律與曲目,而由眾多建築物與地景空間所形成的聚落場所於是乎承載了一個群體的日常生活點滴與整體氛圍的再現。從空間到建築,再從建築群與地景到聚落場所,這其中意味著人、空間、事件與土地四者間互為辯證的關係呈現,也就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感官論述與價值觀建立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是持續的或片段的、清晰的或晦澀難懂的、二元的或多元的、直接的或間接的。
我們認為建築是一種場域氛圍、日常生活事件與空間等三者間關係的互為因果之再現,也就是在某一特定範圍內其生活場域的情感氛圍渲染、日常生活事件的發生與細節,以及實質環境的空間元素構成等三者的總合。他們是彼此影響與彼此形塑的,但卻沒有十分明確的先後順序與權衡比重,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沉浸在時間之河的洗禮與存活於人類文明的歷史洪流之中。世界知名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也曾經說:建築是生活的容器;此觀點直接道出當代空間環境的本質與每日日常生活的連接關係。
一般認為最早以建築為主題的書籍記載是《建築十書》,由羅馬時代的建築家維特魯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在西元一世紀早期所著。根據維特魯威,一個好的建築物應該具備堅固(Firmitas)、實用(Utilitas)、美觀(Venustas)等三項,其意涵大致上為:堅固,建築必須能堅固的矗立,並保持良好的狀態;實用,建築必須對使用者提供實用的功能;美觀,建築必須能讓人們感到愉悅並提升他們的精神。
以一個巨觀的角度而言,建築是區域文化的綜合展現,建築並非只是一個單純的構造物或工程體,它更滿足人類從生理到心理層面的各項需求,同時在建築的規劃設計的構思辯證過程與完工使用後的狀態呈現,均一定程度地反映了該區域內的社會文化氛圍(人文、藝術和科技)與政經趨勢,也呈現了人類與自然共處狀態的總和空間現象,作為一個時代狀態的總結。建築忠實地紀錄了一個所屬時代的生活本質與興衰過程,這也是我們在觀察一個場域的文化輪替過程,最直接的物質證明。建築之於探討「本質」的論述可以從以下說明看出端倪:
胡塞爾認為「現象即本質」,強調追求事物的真實性,真實應回歸事物的本質中尋找,使事物呈現最原始的意義,沒有任何先驗及預設的立場,屬先天的意義(inherent meaning),讓事物裸露的呈現,即「回到自身」還原的手法,這是探求物體存有價值的哲學方法。黑林以這種回歸的方法來思考建築本質的問題。建築師應主動的「能思」與建築物被動的「所思」緊密結合。所思的本體是建築,建築師只是輔助的角色,必須依照自然的邏輯的原則下,思考建築本質的問題。
……建築的本質在於建築的目的,即是生活原理的呈現,反映於機能的組織,而生活型態的層出不窮的變化,顯現於外部形式的豐富性。黑林重視的是生活的內涵,表明「住宅是生活的器官」,指稱建築本質是滿足居住者的需求,生活的需求更包含了不同的心靈生活及精神思想。建築為表現生活的型態,本質是有機的,但因人、時、地而有所不同(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P40)。
確切地,建築具備多重且多元的涵蓋範圍與屬性,舉凡人類的生、老、病、死的過程,均與建築呈現相互交織與滲透的狀態。它亦包含了(1)科學、科技或技術的層面,舉凡建築結構、材料科學、工法與構法、建築物理、建築設備、建築聲學、環境心理學、行為科學、耐震耐風、都市科學(大數據、空間語法等)、設計管理、設計科學(數位設計、3D列印等)等;(2)物理與人文環境的層面,像是地質與氣候條件、風俗民情、地域特色、都市空間美學、都市計畫、營建法規、都市發展政策、建築歷史與理論等;(3)全球政治經濟的層面,像是全球能源危機、全球原物料供應鏈、永續發展策略、全球節能減碳策略、極端氣候形成等。因此當我們面對或學習建築時的狀態就必須是同時具有地域性與全球性的視野(寬度)與分析、探究、決策與執行的空間實踐能力(深度)。
一、關於建築
「建築」(Architecture)常常普遍地被認知為一個形式、機能與技術的綜合體,主旨在明確地說明諸如時間、經費、營建法規與社會人文的內涵與課題。「建築」對於形式、機能與技術的追求可以追溯回約公元前25~50年的馬爾庫斯.維特魯威.波利奧(Marcus Vitruvius Pollio)在其《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中所提及的實用、堅固與美觀(Utilitas, Firmitas, Venustas)。維特魯威認為建築是對自然的模仿,正如鳥、螞蟻和蜜蜂的築巢型態,人類也用自然材料造建築物保護自己,為了建築美觀,先後發明了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
作者序
前 言
建築,從廣義上來說,是探討建築及其環境的科學研究與實踐應用的論證,而更多的是指與建築物設計和建造相關的藝術和技術的綜合。因此,「建築」無疑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相關人文藝術的整合型專業,它一方面追求科學研究與學術理論的實證精神,另一方面追求人文藝術的空間美學呈現,同時更是以追求結合前述二者的具體實踐為目標。建築學所涉及的建築藝術和建築技術,以及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築藝術從而包括的實用、功能的一面和藝術、美學的一面,它們之間雖有明確的不同但又密切聯繫,並且其份量隨具體情況和建築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我們衷心建議學生在踏入學習建築設計之路前,先學著怎麼過「生活」;在進入建築設計操作之前,我們認為應該先學會「什麼是思考」與「如何思考」;在開始找問題之前,我們建議先了解這個世界的運行機制;在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之前,我們則是建議先理解並建構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態度與價值觀。建築設計的過程在本質上就是一連串判斷、決策與執行的過程,就如同你我的生活一般,從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的選擇、服義務兵役、退伍找工作、繼續深造、尋覓人生伴侶、尋找適合理想的工作、購買居住的一席之地、孩子的養育與教育選擇等,關鍵不是我們有多聰明或學歷有多好,而是我們如何選擇與做決策判斷,如何選擇與決策判斷則大多取決於我們所汲取的生活習性、專業學習、生活態度與價值觀;建築設計更是如此,專業內涵的廣度與深度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
這本書並未企圖成為一個類似設計理論的論述,它僅作為筆者們在臺灣建築學院內(8~9年間)擔任建築計畫與建築設計課程的心得所彙整,作為建築設計的入門書籍,目標讀者設定在建築相關的學院內就讀的學生、有興趣攻讀建築學士後學位的朋友或初入建築設計產業的職場新兵,預期讓讀者了解建築設計大致上的樣態後,也能激發出讀者去追尋建構符合自己的建築設計方法。我們不是要成就一位大師,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一個有思維、有態度、懂論述、也會實踐的建築專業工作者。本書章節內容的架構主要由關於建築與建築設計的認知與入門基礎開始介紹(前言與第一章、意涵),內容有01關於建築、02建築與生活、03空間的概念、04地方的概念、05建築設計、06建築設計教育、07建築結構系統、08建築構造與材料與09建築物理與設備。接著是對相關建築專業在近代中重要的哲學、歷史與建築運動發展的概述(第二章、史論與第三章、運動),內容有10建築的設計研究、11建築設計的方法、12創意與設計思考、13哲學與建築理論、14建築的歷史、15歷史的建築、16現代主義建築、17後現代主義建築、18解構主義建築、19批判的地域主義建築、20新現代主義建築、21當代建築師簡介。接續將介紹在建築設計操作過程中會常常會在口語中提及的專業術語(第四章、術語),內容有22建築的空間語言、23建築設計實務的術語、24建築的空間關係。接著進入介紹建築設計的重要步驟即設計分析與設計思考(第五章、分析與第六章、思考),兩者的重要性就如同建築物的結構柱一樣,從地下室基礎到出地面後一直到屋頂都必須能夠有效地接續讓荷重與力得以順利傳達(在地震帶尤為關鍵),內容有25「建構意涵.形隨意生」的思維、26建築設計的程序、27建築設計的需求、28設計分析的方法、29設計分析的課題、30設計分析的關鍵因子、31建築的案例分析、32建築類型學分析、33空間語法分析簡介、34建築的設計思考、35建築的設計決策。最後是介紹如何將有創意的構想/概念得以落實的幾個基本方法(第七章、落實與第八章、結語),內容有36建築計畫、37建築設計準則、38構想/概念的轉譯與空間形構、39建築的設計管理、40結語。
當前臺灣建築環境與建築設計專業教育的表現實在需要大刀闊斧地改革並急起直追,這需要公部門、教育單位與家長的心態與觀念在本質上的改變,尤其是在強調百年大計的教育體制的改革。以色列本古里大學科學教育教授伊夏克(Haim Eshack)曾言到:我們希望學校老師能鼓勵小孩子問問題,但不直接告訴答案,讓他們自己思考。問問題本身比回答問題更重要!無疑地,目前臺灣各級學生普遍呈現的問題之一就是膽怯開口提問與表達自己的觀點,其原因可能是口語表達的訓練不足或是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抑或是眼高手低的認知匱乏,這現象的改善是非常必要且急迫的。當前學院內建築設計教育的現象就是對於當前創新改革浪潮的視若無睹,尤其當前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大數據與AI人工智慧浪潮席捲而來未知世界,這部分臺灣建築設計教育似乎完全處於被動狀態;SpaceX的創辦者及TESLA特斯拉汽車的聯合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曾說到:在創新時,首先要先相信一件事是有可能的,然後可能性才會發生。臺灣建築師(建築師公會)與學院教育都需要有這樣的認知與急迫感,尤其是當下低迷不振的建築環境與混沌未明的國家前景。
本書之諸多內容因多來自筆者們早年於國外留學時在大學與研究所相關課程及學術演講筆記與心得(中譯版),以及多年前準備建築師考試的學習資料與課堂筆記、執業與學術交流過程的心得,以及在教學過程中的回饋等集結而成,因筆者們才疏學淺,在能力及時間有限的情形下,未察書中有疏漏不及備註出處及錯誤,還請不吝指教,並給予我們更正之機會。
唯有親自走過一遭,我們才會知道這個世界究竟有多大;最後,僅以電影《Twelve Years a Slave》的一段話送給「即將」與「仍在」建築設計這條路上奮進與堅持理想的自己與各位準建築人們:很多事情不是因為看到希望了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了,才看得到希望。
李峻霖及莊亦婷
前 言
建築,從廣義上來說,是探討建築及其環境的科學研究與實踐應用的論證,而更多的是指與建築物設計和建造相關的藝術和技術的綜合。因此,「建築」無疑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相關人文藝術的整合型專業,它一方面追求科學研究與學術理論的實證精神,另一方面追求人文藝術的空間美學呈現,同時更是以追求結合前述二者的具體實踐為目標。建築學所涉及的建築藝術和建築技術,以及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築藝術從而包括的實用、功能的一面和藝術、美學的一面,它們之間雖有明確的不同但又密切聯繫,並且其份量隨具體情況和建築物的不同而大不相...
目錄
目 錄
前言3
第1章 意 涵
一、關於建築
二、建築與生活
三、空間的概念
四、地方的概念
五、建築設計
六、建築設計教育
七、建築結構系統
八、建築構造與材料
九、建築物理與設備
第2章 史 論
一、建築的設計研究
二、建築設計的方法
三、創意與設計思考
四、哲學與建築理論
五、建築的歷史
六、歷史的建築
第3章 運 動
一、現代主義建築
二、後現代主義建築
三、解構主義建築
四、批判的地域主義建築
五、新現代主義建築
六、當代建築師簡介
第4章 術 語
一、建築的空間語言
二、建築設計實務的術語
三、建築的空間關係
第5章 分 析
一、「建構意涵.形隨意生」的思維
二、建築設計的程序
三、建築設計的需求
四、設計分析的方法
五、設計分析的課題
第6章 思 考
一、設計分析的關鍵因子
二、建築的案例分析
三、建築類型學分析
四、空間語法分析簡介
五、建築的設計思考
六、建築的設計決策
第7章 落 實
一、建築計畫
二、建築設計準則
三、構想/概念的轉譯與空間形構
四、建築的設計管理
第8章 結 語
目 錄
前言3
第1章 意 涵
一、關於建築
二、建築與生活
三、空間的概念
四、地方的概念
五、建築設計
六、建築設計教育
七、建築結構系統
八、建築構造與材料
九、建築物理與設備
第2章 史 論
一、建築的設計研究
二、建築設計的方法
三、創意與設計思考
四、哲學與建築理論
五、建築的歷史
六、歷史的建築
第3章 運 動
一、現代主義建築
二、後現代主義建築
三、解構主義建築
四、批判的地域主義建築
五、新現代主義建築
六、當代建築師簡介
第4章 術 語
一、建築的空間語言
二、建築設...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