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學校陳規的中學少女、以裸身抵抗性暴力的Burlesque表演者、直上衝擊前線的未成年少女、在革命公開愛情的女同志戀人、以轉變中的身體抵擋鐵馬的跨性別者、創造男男基情hehe團的腐女們、獻身香港民主、剃髮明志的中國女生、以港為家的少數族裔--她們不斷衝破有形無形依附在各種身分之上的阻礙,像脫了一層又一層的皮,讓生命在新鮮的光與水中生長出新的肌理,超越個人身分限制地成長著,就像奔走到未得之境,遇到一個新的更廣大的自我──而這是真普選也未必能帶給我們的生的演練與轉化。
如果民主的核心是對人的尊重,那麼,要建立一個民主社會,
就必須理解披覆著不同身分的個體,他們的破碎與盼望、他們身上大大小小的壓迫印跡……
在傘中,我們爭普選,也爭一個香港自由與民主的未來。
重新認識雨傘運動中,那些關於妳、我、她的故事。
作者簡介:
【主編】陸潔玲 (Kit Ling)
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畢業,師從著名文化研究學者Megan Morris,研究年長女性在社區房屋運動的參與,2008年獲頒哲學博士學位。
2008年起在理工大學附屬香港專上學院任教,以Paulo Freire「教育即自由」的理念推動批判教育學的實踐;任教學科包括Gender Issues(性/別議題); Culture, Politics and Power(文化、政治及權力)、Community Field Study(社區研習)及Working with Groups, Communities and Organizations(小組,社區及機構工作)等。近年專注研究女性主義、性/別主義下邊緣社群(例如年長女性、性工作者、性少眾、外傭等)的「不服從」運動。Kit Ling以能培育一個愛自己、關愛別人,有批判和思考能力的學生為己任。
2014年經歷和目睹雨傘運動的種種,為當中許多非主流人物的故事和反思感動不已!立志要將接觸到的邊緣女聲傳揚開來,為這個時代做一點見證!
(Kit Ling於2019年因肺癌返回天家!離開前,仍堅持教學到最後一刻,也盼望此書有面世的一天,以對被訪的姊妹們有所交代,也希望與能與知音者相遇。)
【主編】孫珏
來港十多年的老牌內地生,鄉音未改的香港人,久經考驗的強迫症患者及教育界基層女工。2014年在大學舉辦雨傘運動系列講座「鏗鏘女聲:雨傘運動中的女性參與」時,與該場的分享嘉賓Kit Ling結緣,隨後與Kit Ling以及其他作者開始長達一年的採訪和寫作。
【作者群】
★雨豆
在讀書與社運中徘徊,一直深信紀錄、整理、反思社會運動的必要。
「雨傘運動,是我們這一代的記憶,在『被遺忘』、『被扭曲』之前,盡力為我城的記憶留下一點一滴。」
★Jackie
關心社會的「港女」,相信革命每天都在發生。
★肥寶
928,催淚彈催人上街!雨傘撐起,思緒不平,雨傘落幕,思前想後,知道故事未完……。
剛巧得知朋友有意收集雨傘下的故事,遂斗膽報名參加,在故事延續中佔一小角色……。
★Kat
遊走於不同議題的社會運動之間做雜工,經歷多次大運動後帶來的整體社會轉變,發現所謂結果,好壞難分。持續於邊緣運動思考能包容多元聲音、有容乃大的「大」運動路徑,堅信運動並非只有街頭,前線並不只有衝鋒,失敗不一定等於「輸」,疑惑著「忽略了有價值之物被丟失的勝利」還算不算「勝利」。
章節試閱
【自序】陸潔玲(Kit Ling)
★Rebel Girls@UM抗命女聲
「反抗者在拒絕荒謬的同時,無時無刻不在追求著意義,不是因為自由所以要反抗,而是透過反抗,才能擺脫奴役而帶來真正的自由;不是由於希望才要反抗,而是透過反抗,才能在絕望中帶來希望。」
對於眾多雨傘運動的行動者而言,這段話或多或少能代表著我們的心聲。
這個城市的民眾聲音,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漠視,被逼屈從,臣服在強權的強詞奪理。2014年所爆發的雨傘運動正好凝聚了「一種對奴役說不的盼望」。我們所奮力反抗的不單是選舉權的褫奪,更重要的是:那種由上而下、毫無商討餘地的「國家暴力」。
運動以爭取香港政治體制改革為軸心,起始點是「2017普選特首的方式」。2014年9月22日罷課、9月27日學界重奪公民廣場、於9月28日凌晨宣佈和平佔中展開。
到了9月28日(928),接近下午六時,手無寸鐵的支持者竟然遭到87枚催淚彈、警棍、暴力清場以至被拘捕起訴等鎮壓。超越了這一代人的經驗。如此赤裸的國家暴力逼使行動者直接以他們的身體作出反抗,雨傘運動就這樣自我展開、流動著。
從來沒有人想過,在香港最繁盛的街道,包括金鐘、銅鑼灣,旺角,佔領和留守的市民/學生,建立起自主、互助的社區和生活,各種流動的空間,例如各式各樣的民主教室、吹水圈(案:自由討論區);藝術的空間,例如連儂牆、各種手工、印度手繪;物資支援站、急救站、回收站、補習室和帳篷等等。
反抗者所呈現的是一種擺脫勞役,追求生活的意義及自由的期盼。在抗爭中,重新體會人與人的關係、街道空間的使用權、街頭議政的自由、藝術與政治生活的連結。這場運動是由無數來自不同社群的「抗爭者」撐起來的(案:支持和建構),縱使期間大家曾疲態畢露,亦曾面對進退失據的時刻,但這也是香港民主運動史上,最重要的一個篇章。眾多的政治/社運素人捲入這場運動,到底這些反抗者是誰?他們因何站出來?為了解參與者的故事,於是我們就成立了書寫團隊,企圖去捕捉這個運動的一鱗半爪。雨傘運動後的總結及反思討論很熱烈,隨著一本又一本的書籍出版,故事紀錄、相片集、一直在延續著,沒有停止過。第一次寫書,我們幾個女子雖然很雀躍,但也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不斷反覆叩問自己,這本書的獨特性、如何為這時代做見證。
我們聚焦女性,眾多珠玉在前,同一系列就有新婦女協進會的《傘下女子說》一共記載了12位佔領區的女性故事;還有趙潔儀和劉靜梅自資出版,共28名女性撰寫的《傘下細語》。至於紀錄片也很豐富,有陳芊憓拍攝的《傘不走的女聲》紀錄了十位女撐傘者的心路歷程,還有Shannon Walsh《雨傘之下》,Vicky Do《天堂陌生人》,廖韜《手持攝影機的人》等,「構成了一組雨傘下女影和女聲的交響組圖」。我們追趕這個雨傘運動後的「出版熱潮」,為的是填補後雨傘的空虛,還是可以帶出一些甚麼新的訊息呢?
★一本書、兩個角度
首先,這本書是一個重逢相認的故事。
我想起自己2014年終時在Facebook(臉書)寫過一段「廁所奇遇記」的status。
話說筆者與友人於銅鑼灣某cafe暢談後離開之際,順便上了廁所。
洗手後,未找到抹手紙,有位穿制服的清潔工友便提示我。我好意道謝,與她對望了一下。
她定睛望著我說:「我在哪遇見過你呢?」
正當我茫無頭緒之際,她突然冒出:「在『佔中』是嗎?!」然後她指一指樓下。
我想起了樓下的馬路旁曾經是佔領區。
其實我有點不好意思,我只去過銅鑼灣兩次流動民主教室講課、分享。她竟然參加了,還記著了我。
明白過來後,我回應她:「你有參加?」她說有,接著就一直追問我現在忙什麼?
我簡略講了一些運動後的進展。
要走的時候,她很鄭重的說:「 你是老師啊,我好多謝你啊。」
聽到這句話,我的心不期然酸了起來!我有點擔當不起,我跟她說:「我其實不是做了很多……」
她憤憤不平的說: 「我們不可以讓政府繼續這樣。」
然後很熱烈的豎起兩隻手指公說:「學生做得好!」我應和著,想起很多,那時我和她都已經有點激動。
我說:「不用擔心,我們的下一代好了不起!」
這時兩個女人都掉了眼淚!
在佔領區中,我們曾與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不經意的建立起一種默契,一個眼神交代一切,互相照顧,甚或出生入死。正如我與那位清潔工友,我們心靈共通,既陌生又熟識。
Rebel Girls@UM 就是一個個傘/散後重逢的故事。正如留守旺角的阿Wing說:「個場好大,每一個地方發生的事其他人未必知道。」本書的故事讓我們更深入了解這個運動的抗爭者,她們是誰。讓我們在此間,重新認識。
★另一個角度:看見性/別‧邊緣
Rebel Girls@UM的抗爭女子,從來不是社會運動的中堅份子,也不是運動常客。她們多是第一次、義無反顧、不惜代價的全情投入這場反抗運動。與她們對談,發現支撐她們的並不是一些強而有力、堅實的政治意識形態。而是她們流露出對這個地方的熱愛,和敢於對這個地方的不公義說「不」。目睹政府欺壓學生、警察暴力、反佔中勢力的橫蠻、運動中女生必須承受的性暴力和性威嚇,以及各種欺壓,她們覺得沒可能坐視不理。
雨傘故事的主人翁─年輕中學女生Christina、Cecilia告訴我們,她們的朋友都在金鐘佔領區,所以很擔心,會對於幫不上忙感到很內疚。跨性別的阿Wing礙於身分,非常不想被捕,但是她還是不想離開,仍然堅持以身體守住旺角佔領區。Jo. Kie和Carol也因為是否要去金鐘支援、是否要留守而內心掙扎不休,而她們都只是擔憂學生和民眾的處境。正如卡繆所說:「反抗並不一定只出現在受壓迫者身上,也可能因目睹他人受壓迫,在這種情況下產生認同,起身反抗。這裡有命運的認同和表態,個人要捍衛的,不僅是個人的價值,而是所有人凝聚的價值觀。」
本書聚焦於她們的街頭抗爭的同時,也關心她們在日常生活的所處於的性/別、邊緣位置。她們的身體給予她們一個性/別身分,也限制她們,放置她們於政治邊緣。例如女同志、跨性者、內地來的女生都要隱藏自己的身分。Rebel Girls@UM就是希望引領讀者進入她們所創造的一個抗爭空間,在事實、分析及知識以外,同時去感受她們的情緒及渴望。
★Christina、Cecilia、Alice及Winnie是四個中學女生。
她們是「未成年」的少女,受家庭、學校的「保護」。她們以最真誠純潔的心去表達她們對整個社會的關懷,同時不忘努力去說服別人相信她們的能力,捍衛她們自主參與政治的權利。
女同志、跨性別者、hehe腐女,她們的性不容於主流社會。
Jo. Kie和Carol在外地結婚,928正好是她們的結婚週年。兩人跨越內心的掙扎,以行動回應網上對女同志的攻擊,在佔領區建立共容的社群。
阿Wing作為跨性女生,爭取工作權利時,堅持坦然展示自己的身體。這些經歷讓她更能體會被壓迫的經驗、感受。她勇武,但她必須因為不被確認的女身,而逃避被捕。因為她無法承受被捕後會被男警搜身、與男性同囚的處境。
Hehe團長以網絡組織平台,號召一眾腐女BL撐場,她們的性想像在這次運動相當矚目,這些非主流的性,因而從生活暗/隔走出來,進入公共空間。也為這個運動注入新鮮的空氣。
★野草莓和奇異果是內地生,Ansah是少數族裔,生活在香港社會的邊緣。
不懂廣東話,不會看中文的語言障礙,並沒有讓她們袖手旁觀。可是她們的參與都必須逾越「不是香港人」的身分,這個建基於「二元對立、狹隘本土主義」的分析。
為此,Ansah選擇以奪目的方式讓自己和一眾少數族裔參與捍衛她們所愛的香港。以「We are part of Hong Kong」(我們是香港的一部分)的口號,在佔領區重奪她們自己土生土長香港人的身分。
同樣感到「格格不入」,在威權體制下成長的內地生野草莓,為尋求真相,親身到佔領區觀察、拍照做紀錄,以見證現場的「公民記者」身分和運動扣連。至於奇異果,雖然對於運動的理念和手法不盡認同,仍然仿效中國女權主義行動者,以「剃頭行動」表達她對政權的不滿,也選擇介入網絡世界的討論、說出真相。這兩位女生都必須小心翼翼,隱瞞父母、同儕,為的是逃避國家的監控。她們怕被出賣,同時也害怕透露太多,連累家人、朋友。
★女體經驗:「活生生身體」(lived body)
社會運動中流露的性/別意識,可見於「女人出嚟示威就預咗被人非禮」,「守過旺角的才是真男人」、「呢度好危險,女人走先,男嘅頂住」的雨傘名句。
「女性身體」在運動中,依然活在社會期許和「男性凝視」Male Gaze之下,女性身體變成他者和客體。佩妍、袁嘉蔚和阿南是大學生,她們的身體被禁錮、被攻擊,滿目瘡夷,傷痕累累。且看她們如何在父權文化中以自己的身體迎戰,尋求有尊嚴的活出自己。把她們的經驗放置於香港的後殖民脈絡下,揭示她們如何逾越「國家/政權」的規訓。
作為Burlesque表演者的Glamourita和Azure,透過攝影展示她們的身體,要求大眾直視女性的自主身體和生命力。
★政治新主體
本書16個Rebel Girls的抗命女聲,喚醒無性/別的社會運動。讓我們了解抗爭者的多樣性、複雜性。找到非主流的描述,明白雨傘運動所制定出的集體框架(common collective frame)之外,有遼闊的天空和色彩。
她們所展現的抗爭和日常緊緊扣連,她們都必須透過talk back,據理力爭、瞞騙、坦誠分享,以打破社會加於她們的種種boundary與限制,重新擁有自己的身體,作為抗爭的武器。
我們在尋覓書寫意念的過程中,有迷失惆悵、思緒停滯的時刻,又或感到也許真的無法完成的時刻。可是,每一次重讀她們的故事,回想和她們交流感動的剎那,讓我們相信訴說她們故事的重要性,於是我們繼續以「牛步」前進。
最終,我們明白書寫,也是我們自己的治療過程,與佔領區的「陌生人」重遇、相認、了解。我們拋磚引玉,嘗試以她們的「邊緣性」為起點,去捕捉社會運動理路中,未被梳理的女體,及其揭示的性/別和族裔的社會結構。至於這本書的價值,應該留待讀者去評價,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讓抗爭女子的故事與大家重逢!
【自序】陸潔玲(Kit Ling)
★Rebel Girls@UM抗命女聲
「反抗者在拒絕荒謬的同時,無時無刻不在追求著意義,不是因為自由所以要反抗,而是透過反抗,才能擺脫奴役而帶來真正的自由;不是由於希望才要反抗,而是透過反抗,才能在絕望中帶來希望。」
對於眾多雨傘運動的行動者而言,這段話或多或少能代表著我們的心聲。
這個城市的民眾聲音,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漠視,被逼屈從,臣服在強權的強詞奪理。2014年所爆發的雨傘運動正好凝聚了「一種對奴役說不的盼望」。我們所奮力反抗的不單是選舉權的褫奪,更重要的是:那種由上而下、毫無商討餘...
推薦序
【序】抗爭中弱勢性/別的現身 ⓪游靜
眾所周知,香港從社會分析至社會運動,都是大哥們的世界。
眾所周知,香港是--被不少香港人也認為是--男女相當平等的社會。
這兩樣自相矛盾的「普通常識」是如何並行不悖的呢?
香港的現代主體性來自資本主義,崇尚工具理性,以致社會的公共領域,也被高度「去性」(去身體)及「去性別化」。香港的向上(層階級)認同包括向身體價值的上半傾斜而蔑視下半。男性與女性,要在這社會中被看見,被認可作為「文明人」,只能變成「中性」--壓抑性,把身體的感知、慾望與需要轉化成對物質的依戀,在工作、思考、待人接物上盡量操演性別盲。
而工具理性,在歐洲哲學傳統中,從來是男性的專利;全球近代性別中性化,也是一個中產男性化的過程。抹煞性/別思考,包括關於性慾、性差異的話語及感知,塑造著性別平等的假象,同時蒙蔽公共權力結構持續向中產男傾斜的主旋律。香港作為西方資本主義輸出的第一線接收者,也深深內化了「去性(別)」的意識型態與價值觀念。所以建基於工具理性的社會政治分析「自然而然」成了男性的場域,這場域遮蔽著、並不斷邊緣化被認為「狹隘」、「偏激」的性/別視角,以鞏固傾向齊一化的總結概括,不重視主體差異的知識框架的無上權力。
當下政治社會分析,簡言之,就是殖民、公民、民粹,但這「民」究竟包括誰?這些「民」一方面是大哥們的永恆地盤,另一方面為了顯示大哥們的「包容寬大」,間或會讓一兩位女性借用一些無足輕重的論述末端空地,便叫「性別政治」。這其實跟歐美近代知識體系偶爾個別、例外地接納、改編源自第三世界的認知視角(如東方主義、庶民研究)來自我壯大,卻從未系統性改變自己論述傳統的普遍化傾向,不無相似。
香港的佔中「初衷」,乃工具理性的社會運動延伸,挪用「結婚擺酒」的意象,可謂極其性/別保守,又拒絕與全球反思批判資本主義的佔領運動論述作連結。但催淚彈加上拖字訣的政治策略,反而「不小心」催生了一些魍魎主體:地盤佬(編案:指建築工地的工人)、MK「真」男人(編案:MK,即Mong Kok,旺角。「MK人」指的是在旺角出沒的年青人,具貶義,有盲目跟隨潮流之意,男稱「MK仔」,女稱「MK妹」。)的浪漫,為香港社會運動賦予史無前例的階級、地區、性別視角,把中產管理男在被閹割焦慮籠罩下的假/小男人情結,如照妖鏡一樣,明明白白在光天化日下,擺在街道正中央。當然,這仍然強化著社會抗爭作為生理男主場的神話。
但這本小書呈現的風景有點不一樣。這本書為這些抗爭主體如何勇猛承認「性」作為抗爭攻略作證--Christina語:「我無胸,你咪渣囉」;弱勢主體不但重新奪回界定「性」的話語權,更開拓了以身體、以慾望抗爭的創造力。這裡的多樣主體,罕有地貼近各種性/別弱勢不斷以身體作為協商場域的社會現實―像是阿Wing有心理準備被侮辱,但視與男性一起拘留為「變態」。今天香港,抗衡「女性」這類別的一體化,視年齡、種族、性向、情慾、原生性別、原生地的差異為重要的知識或論述資源,正是民主化進程中最需要的養份。
是這本小書,讓我記得那79天;終於,看見彼此,看見這小地方的豐富、自由,難以概括、難以名狀的多性/別主體;以及曾幾遭到埋沒或污名,終又逐漸浮現,仍需要不斷被重新述說或重新發明的公共、社區,尤如「佔領巫山HEHE團」般,我們需要共同想像與開闢,抗衡齊一化政治的可能。
==========================
【序】M巾與傘 ⓪阿離
9月28日傍晚,一出海富中心,遍地狼藉,一口一口空氣擠人掉淚。
人群本應隨著空氣中的嗆人粒子猢猻四散的,然而他們卻像那些被海浪沖散又回聚的沙沙石石,總是折返到一個陌生的、命定的位置--催淚彈射擊後不到十五分鐘,兩條長達幾百米的物資運輸人鏈在海富和統一中心的隙縫間立時組成,人們一手接一手的,把口罩、生理鹽水、濕毛巾、眼罩、水、紙巾、雨衣、保鮮紙等物資運上前線。突然一個男聲大喊:「有無M巾呀?」
「M巾」兩字破空而出,把其他雜音蓋過,引發無數傳聲:「前面要M巾呀!」
「有M巾!即到!」我從背包掏出那包剛買的24cm網面,為經期中的自己留了三塊,便把其餘悉數上傳,不只我一人,眼前還有幾個女生都重複著相同動作。一包包輕柔粉色的M巾在風風火火的運輸線上格外突出,不少全副武裝的男生徒手傳遞那些他可能一生沒機會打開過的M巾,接送間還不經意的大叫:「仲有無M巾呀?」
那刻畫面,有種艱難而奇異的溫馨。在這短暫的溫馨感裡,暗含的是隱然不宣的理解、自我的微小跨越,以及人與人的主動繫聯――這一切大大小小的閃石,在運動中就成了各自的光。
★壓迫下的流淌
雨傘下,人的故事,俯拾皆是。
清空的道路,是一個創造與抗爭的空間,也是一個吐露抒洩的位置。形形色色的人,帶著他們的身分與經歷,走到街頭,敞開不為外人道的生命,和那些喑啞微小,卻與巨大體制壓迫依連共生的種種。階級剝削、性別壓迫、族群歧視,無形影,卻實實在在的在人的日常生活裡堆疊成腥厚的傷痛。然而這個特異的位置,彷彿是一個讓傷痛能安然流淌的地方,各自呈現、訴說,互相了解觀照,作為一種排解,潔淨與重整。像月經一樣,讓喑啞腥臊的事物默默流出。月經是循環往復的,一如苦難與壓迫,都需要出口。
如果民主的核心是對人的尊重,那麼,要建立一個民主社會,必須具有理解他者的生存處境以及與人建立關係的勇毅。理解披覆著不同身分的個體,包括基層、男性、女性、跨性別、雙性人、同志、年輕的年老的、傷健人士、少數族群等的生活狀態,他們的破碎與盼望,身上大大小小的壓迫印跡,才是改革制度,創造更善待生命的社會的基本。
★超越身分
佔領區,不但是個讓個人故事與傷痛呈現的地方,也是個深具反抗與創造力的空間。抗爭街頭是個特殊而極端的場景,裡面有磨蝕良善的衝突矛盾,也有自我犧牲貢獻的人性光輝。然而街頭卻不能脫離日常,因為各個參與者都帶著日常生活中的各個身分投入到運動之中,因此,運動必然有其性別的、階級的、年齡的、族群的,以及身體的面向。平凡生活中的刺,一根一根還在,把人釘在他特定的社會位置,在安逸時隱匿,在衝突之時卻突出尖銳,一切基於各種身分而生的歧見和刻板印象,都一一顯現著力。例如在街頭被反佔領人士以性暴力恐嚇的女生;出現路線分歧時被嘲諷身材的女學生;衝擊前線時被男生勸退的女孩;清場時被國家機器暴打的雙性者;以及被警察呼喝要她「返回印度」的少數族裔。性別、族群、階級等身分一直沒有脫離個人,壓迫自然存在於運動之中。
對抗壓迫的方法,其中一種是嘗試衝擊限制個人的制度,挑戰並超越套牢身分的、身體的規範。超越是多元的,有的艱難,有的含蓄,有的迅猛,有的奇趣幽默,都在書中的故事裡一一顯現。中學少女們挑戰學校陳規、Burlesque表演者以裸身抵抗性暴力、少女直上衝擊前線、內地(編案:即中國大陸。本書尊重香港作者原始敘事立場,保留「內地」行文,下不另註。)女生獻身香港民主、內地長髮女生剃髮明志、以港為家的少數族裔組織起來走上街頭、在革命公開呈現愛情的女同志戀人、以轉變中的身體抵擋鐵馬的跨性別者,還有腐女們創造的抗爭綠洲HEHE團。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她們不斷衝破有形無形依附在各種身分之上的阻礙,像脫了一層又一層的皮,讓生命在新鮮的光與水中生長出新的肌理,超越個人身分限制地成長著。就像,奔走到未得之境,遇到一個新的、更廣大的自我。
這是真普選也未必能帶給我們的,生的演練與轉化。
★人的跨越
那晚「百人運M巾」的一幕,回想起來總令人感到心有餘溫。為了一個比個人偉大的目標,放下禁忌,突破身分枷鎖,相互繫聯、補位接應的景象,就像這個運動中無數個象喻的其中之一,折射出人性所能展現迸發的跨越之能。不論是書中的女學生、內地生、巴基斯坦裔女生、跨性別、女同志和Burlesque表演者,以及不同階級、性別、民族、身體處境的人,都曾在運動中作出超越自我的嘗試。
然而,如果這一幕只是一個偶然,一個在特殊情景下才閃剎而過的一瞬,過水無痕,各自回到原來的殼,那它只會是一個在歲月中殘喘的廉價回憶,一個曾經。人不但要超越本身的樊籬,還要跨越與他者的距離,越過身分與身分之間巨大的鴻溝,或細微的隔閡,觸近彼此的人性。不止於追求個體自身的超越,還要顧念著整體的轉化。
歷史的行進,也許就是由無數微小的跨越積累推動。
一若滴水為海,植木成林。
【序】抗爭中弱勢性/別的現身 ⓪游靜
眾所周知,香港從社會分析至社會運動,都是大哥們的世界。
眾所周知,香港是--被不少香港人也認為是--男女相當平等的社會。
這兩樣自相矛盾的「普通常識」是如何並行不悖的呢?
香港的現代主體性來自資本主義,崇尚工具理性,以致社會的公共領域,也被高度「去性」(去身體)及「去性別化」。香港的向上(層階級)認同包括向身體價值的上半傾斜而蔑視下半。男性與女性,要在這社會中被看見,被認可作為「文明人」,只能變成「中性」--壓抑性,把身體的感知、慾望與需要轉化成對物質的依戀,在...
目錄
序 │抗爭中弱勢性/別的現身 ⓪游靜
序 │M巾與傘 ⓪阿離
自序│陸潔玲(Kit Ling)
Chapter 1Body Politics
抗爭‧女身‧未來
身體在政治中慾望
Chapter 2Passion and Hope
堅不離地
站在前線的龍和道女孩
衝入公民廣場的金毛女孩
Chapter 3Identity Struggle
野草莓的告白
奇異果的勇氣
WE CALL HONG KONG OUR HOME 我們以香港為家
Chapter 4Transgression
忘不了的928:Lesbian愛的紀念
跨性‧身體‧抗爭
「捍衛Lester Alex佔領巫山HEHE團」團長
結語│孫珏
Keywords of the Umbrella Movement
序 │抗爭中弱勢性/別的現身 ⓪游靜
序 │M巾與傘 ⓪阿離
自序│陸潔玲(Kit Ling)
Chapter 1Body Politics
抗爭‧女身‧未來
身體在政治中慾望
Chapter 2Passion and Hope
堅不離地
站在前線的龍和道女孩
衝入公民廣場的金毛女孩
Chapter 3Identity Struggle
野草莓的告白
奇異果的勇氣
WE CALL HONG KONG OUR HOME 我們以香港為家
Chapter 4Transgression
忘不了的928:Lesbian愛的紀念
跨性‧身體‧抗爭
「捍衛Lester Alex佔領巫山HEHE團」團長
結語│孫珏
Keywords of the Umbrella Movement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