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報刊的歷史,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1850年至1895年)誕生與初步發展,隨著上海都市的形成,上海報刊進入初步發展時期。第二個時期(1895年至1915年)突破性的發展,依靠著民主政治運動與外國租界的庇蔭,上海報刊發展基本奠定,報刊已成市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第三個時期(1915年至1937年)全面穩定的發展。第四個時期(1937年至1949年)萎縮與停滯,此時期發生了兩次的戰爭:抗戰爆發與國共內戰,致使言論空間遭到限縮,加上通貨膨脹問題,帶給報業極大的營運壓力,至1949年中國政局轉易,商業報紙遭到新政權軍管封閉,報界出現空前的蕭條。
本書收集史料種類多元,如上海市檔案館檔案、報人回憶、報章雜誌文章,分成四個主題:
壹、報館營運,分析報館發行、廣告、印刷等各種實際營運問題,以中國長年銷量第一的《新聞報》來看,計算《新聞報》每份報紙的成本、批價、售價,如何靠廣告賺錢;營運問題可參考1947年上海申報派員到臺灣駐點,可見申報戰後在臺灣拓點所遭遇到的困難。
貳、記者職業,揭露了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認同、工作紀律、稿費待遇等職涯問題,呈現當時對記者道德的討論,以及關於黃色新聞的流弊與記者報導的分寸等。
參、管制與戰爭,論述新聞檢查、暗殺報人、戰爭威脅等報館的種種困難。
肆、小報,包含重要小報的歷史與特色、管制小報、小報取材、小報經營、小報報人等內容。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學士,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博士,現任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領域主要為中國近代新聞史,著有《北方報紙輿論對北伐之反應──以天津「大公報」、北京「晨報」為代表的探討》、《國民黨的新聞宣傳與戰後中國政局的變動(1945-1949)》、《作家蘇青的鬻文人生》、《櫃台報:上海新聞報研究(1893-1949)》,及學術論文二十餘篇。
目錄
導言/高郁雅
編輯凡例
壹、報館營運
貳、記者職業
參、管制與戰爭
肆、小報
導言/高郁雅
編輯凡例
壹、報館營運
貳、記者職業
參、管制與戰爭
肆、小報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