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中引用古典詩詞中的雋永名句,結合生活化的故事,將古人的智慧運用到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
★ 不同於以往琹涵出版的詩詞集,不限於宋代詞人和唐代詩人的作品,精選流傳千古的經典詩詞。
《花間讀詞》
引領古典詩詞現代化的散文名家琹涵,用溫暖真摯的文字,將歷代好詞用現代語言做了嶄新的詮釋,令人穿越時空進入詞的世界。
全書精選流傳千古的經典詞句,涵蓋李白、李煜、辛棄疾、柳永、馮延巳、溫庭筠、王國維等不同年代的詞家,共四十二闋詞作。作者閱讀詩詞多年,信手拈來都是令人心醉與心碎的詞句:「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琹涵融合詞的高妙意境與現代人的日常事件,以平易近人的筆觸寫出四十二則生命故事,讓詞不僅能抒情的低吟,更是滿懷悲憫與智慧的心靈啟發。丈夫外遇的妻子夜夜無法入睡的情景,宛如李煜描述:「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分居兩地無法與男友共結連理的思念心情,如同劉基的傾訴:「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與老友把酒言歡,人生風雨都成下酒的閒談,不正是楊慎所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琹涵說:「有多少在人前無法啟齒的心事,有多少憤恨不平,心中的委屈找不到安放的所在,我的淚不可抑制的落下,險險就要氾濫成災的時刻,是在古人的詞裡得到了慰藉、寬容、諒解和同情。」花間讀詞,字字絕美,句句溫柔。多少委曲求全的心事,抑鬱愁苦的心情,都因書中的溫情,獲得最大的撫慰。詞人走過悲歡的體悟,激盪起對生活的共鳴,使人學會從容自在的看待各種人世常情。
《月下讀詩》
引領古典詩詞現代化的散文名家琹涵,以溫柔真摯的字語入文,將詩的真善美用現代化語言做了新穎的詮釋,令人彷彿穿越時空走入歷代好詩的世界。
全書精選寓意深遠的經典詩句,涵蓋陶淵明、李白、王維、杜牧、白居易、李商隱、蘇軾、歐陽修等不同年代的詩家,共五十二首詩作。作者閱讀詩詞多年,信手拈來都是傳遞感動和溫度的雋永佳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琹涵結合詩的美妙意境與現代人的日常事件,用親切淺白的筆觸寫出五十二則生命故事。春風喚醒了熱愛生活的心,碧雲遊子引發思景懷人,花開花落一如感情起落,日出黃昏都是人間滋味,從中體會詩不僅能雅俗共賞,更是隨手可及、滿懷智慧的心靈啟發。分隔兩地的相思之苦,宛若薛濤描繪:「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懷念辭世友人的心情,不正像李白的傾訴:「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珍惜時光的感慨,誠如陶淵明所言:「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月下讀詩,字字絕妙,句句鏗鏘。琹涵說:「當人心波動,惶惑不安,此時讀詩最好。詩的音韻之美,可吟誦,可高歌,有安定心神的力量。詩的意境之美,可想像,可神遊,更具有療癒的效果。」詩是永恆迴盪在心中的歌,多少心中的塊壘,抑鬱寡歡的情懷,都因閱讀本書而豁然開朗、雲淡風輕,每讀一回就多得一回的啟發。詩人對人生高低起伏的了悟,與現代人的生活連結,和大千世界的生命相互印證,讓人學會淡定的接納各種人世常情。
作者簡介:
琹涵
教書和寫作交織而成她的人生。
她終生服膺「教育無他,唯有愛和榜樣而已。」不只努力教了學生,也認真教了自己。她的學生也像她,心中有愛,愛書愛人。
創作以散文為主,並有詩、傳記與兒童文學等作品。早期的勵志色彩濃烈,而後轉入生活書寫。近十年來,致力於引領古典詩詞現代生活化的風潮,成績斐然,備受矚目。她的文字清麗雋永,內容情真意切,因為自然誠摯而動人心弦,不論寫人、事、物、景,莫不基於愛和同情,常映現出澄明的心境及自勉勉人的情懷。作品近百本。曾獲中山文藝散文獎。文章不斷被選入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國文課本及海外華文教科書。
她曾在白河停留過長遠的歲月,那是蓮花的故鄉。其實,認識她的人無一不愛她,都認為:她像是一朵出塵的蓮,也像是一本雋永的好書。
章節試閱
《花間讀詞》
流水落花春去
讀詞,不可能忽略了李後主的作品,他被後人稱譽為「詞中之帝」。
我常想,如果他後來不成為亡國之君,不是階下之囚,沒有國破家亡之痛,他會不會有今天文學藝術上如此崇高的地位呢?
他的詞好,是因為感情誠摯。以三十九歲被俘為界,前期作品旖旎浪漫,多的是歡樂甜美;後期則血淚斑斑,無一不哀痛逾恆。兩者截然有別,前者喜樂,後者傷痛。喜樂不能免於輕淺,傷痛則引發了人間共有的悲情,相形之下,後者深刻多了。
我們來讀他的〈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餉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從夢中醒來,聽著簾外有雨水潺潺的流著,不眠不休,竟然無有止時,這時節已是春意衰殘,多麼讓人感到惆悵啊。絲綢薄被早已抵擋不住五更的風寒。在夢裡,忘記了自己的客居異地,竟彷彿又回到了美麗的江南,重溫充滿了歡樂的歲月。
千萬別獨自憑欄遠眺,面對著那大好的江山,內心的感傷怕也更為深重了。想到當時的辭別宗廟家園,何其倉皇,卻又何其輕易啊!今後若要再見,又會是何等的艱難不易啊!看著眼前的流水,負載著飄零的落花悄悄遠去,春天也將跟著消逝了。好想知道春歸何處?到底是天上,還是人間!
這樣的作品由於出自真心,沒有花間詞的矯揉造作和空幻多情。摒棄所有的雕飾,彷彿是從胸臆間流出,更加顯得自然動人。因為清純,沒有世故的偽飾,才能「不失其赤子之心」,格外令人動容。他的思維敏銳,就像一池春水,只要投下一塊小小石頭,水波就會自然向外擴展,境界也跟著擴大了。
讀這樣的詞,讓人心弦為之震顫,久久無法自已。文學藝術的深刻,足以淪肌浹髓,不能忘卻。
國家不幸詩家幸,讓人感慨深矣。
南唐‧李煜(九三七~九七八)
【簡介】
或稱李後主,為南唐的末代君主,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鐘山隱士、蓮峰居士。在南唐滅亡後被北宋俘虜,政治上一敗塗地,但藝術才華非凡。精通書法,善繪畫,詩與文皆有造詣,以詞的成就最高,被譽為「詞中之帝」,作品千古流傳。
【文學評價】
王國維《人間詞話》評曰:「李重光之詞,神秀也。」、「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晚清文人劉毓盤評曰:「於富貴時能作富貴語,愁苦時能作愁苦語,無一字不真。」
掬一把幸福
追求幸福,是需要努力的。
小雲有個男朋友認識多年了,可是由於父母反對激烈,個性溫婉的她不敢力爭,婚事便也暫且擱著。
幾年前她的父親突然中風住院,母親無力照料,她只好離職,親力親為去陪病,以及後來的長期復健。春去秋來,幾年以後,父親終於康復了,她便留在家裡作家事,每個月父親給她一萬五,算是薪水吧。
我曾經問她,「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打算?如果少了這一萬五,跟男朋友結婚,生活會有問題嗎?」
她說:「這一萬五是用來支付保險,必須要有,男朋友每個月賺的薪資不多,經濟上是吃緊的。」
我說:「既然他是個司機,要不要考慮就當個計程車司機,辛苦一點,月入五六萬,也是不難的。你們結婚,妳可以照顧他的生活,收入更多,還可以存起來,以備未來所用。」
她卻欲言又止:「我們也想過,可是買車要錢,目前會有困難。」
我很驚訝:「你們的積蓄不夠買一輛車嗎?還差多少呢?」
她說:「我跟男友說,不要那麼辛苦,身體重要。」
我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如果得過且過,她將永遠無法脫離父母的掌控,也不能和男友共結連理,難道她希望一直過著眼前的日子,卻不為自己的終身做打算?而且,男友肯永遠這樣生活下去,將來老病,又該怎麼辦?
如今的分居兩處,無法共結連理,難道不思念嗎?
會不會也如同明‧劉基的〈眼兒媚 秋閨 一作「秋思」〉:
萋萋芳草小樓西,雲壓雁聲低。兩行疏柳,一絲殘照,萬點鴉棲。
春山碧樹秋重綠,人在武陵溪。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
小樓西邊一片芳草萋萋,厚重的雲層壓雁低飛,聲音更顯得淒清。眼前所見,有兩行疏柳,一抹殘陽,萬點歸鴉。
春山碧樹,到了秋天更顯翠綠,心中所繫念的人仍留在武陵溪。無情的明月,有情的歸夢,一起都來到了深閨。
圓滿是期待,若只能在夢中團圓,縱使夢裡情意殷殷,醒來又如何呢?難道不是加倍的淒涼嗎?
如果父母疼她,在錢財上有所挹注和祝福,那另當別論。只是,顯然她必須自求多福,我以為,她最好能仔細思量,以謀對策。
賺錢沒有不辛苦的。可是能為一個美麗的未來,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辛苦也很值得。何況,年輕力壯時,不就應該為年老時未雨綢繆嗎?只要積存足夠的錢,我們就比較可以輕鬆以待。
我們很難要求別人的協助,靠自己,才是最好的。
一定要努力,如果我們不努力,卻抱怨別人不照顧自己的生活,這話說得過去嗎?
小雲和她的男友基本上都是樸素、務實的人,認識都這麼久了,我真心希望他們有個美好的明天,那麼,今天就要認真的工作,以勤奮不歇,來打造舒適安逸的未來,其實是很值得的。
追求幸福,也是需要勇氣。
不能一無打算,也不該得過且過,人生是你的,更應該細細思量,好好的珍惜和掌握,才不致辜負了人生的這一遭。
明‧劉基(一三一一~一三七五)
【簡介】
字伯溫,浙江省青田縣人,南宋抗金將領劉光世的後人。
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
他以輔佐明太祖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保持國家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為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授資善大夫、上護軍,封誠意伯。正德時追贈太師,諡文成。
【文學評價】
和宋濂、方孝儒合稱「明初散文三大家」,亦和宋濂、高啓合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幽夢花影
她居然差一點就成了別人眼中的「小三」。
她和湯家豪是同事,在同一個辦公室。由於工作上的聯繫,加上近水樓臺,他們的確走得比較近。當然,也早就知道他已婚,有一個小女兒。
她完全沒有介入別人婚姻的意圖。自己的日子也過得好,除了上班,餘暇時候,她學瑜伽,還找老師學國畫。她希望自己能獨立自主,在經濟上,也在感情上。經濟上不能獨立,將減損自尊;感情上不能獨立,將不會快樂。
她的確是努力的,努力讓自己活得自在從容,興致盎然。
一般來說,男士們比較不願意在異性朋友面前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不像那些手帕交,說這說那,還愛看悲劇電影,甚至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所以也有人說,女性有比較多的管道來發洩自己內在的鬱積,所以心理上比較健康,這也是平均年齡,女高於男的因素之一。
湯家豪卻不是這樣。或許是因為他們熟了,或許是由於把她當「哥兒們」,所以有話也就直說,也包括內心所想的。
哈哈,她有趣的想:一定是自己欠缺女性魅力。她也的確從來不是那種愛嬌耍賴的女人,她光明磊落,真誠友善不說謊。說不定湯家豪從來就以為她是個男的,只是做女性的穿著打扮罷了。
就這樣過了幾年,他們還是工作上的好友伴,有時候說話,喝咖啡,在辦公室裡就行,不必外求,也少了蜚短流長。她謹守分際,絕不願意落人口實。
最近她迷上了打網球,知道湯家豪大學時曾經是網球校隊的成員,她在辦公室裡請教一二,可是紙上談兵還是鴉鴉烏,不甚明白。湯家豪只好約她在夜間球場實際演練一番,她心存感激,球技也大有進展,還把教練給嚇了一跳。殊不知,她幸運的有高人指點。
從此,他們每周有一場球敘,湯家豪的技法高超,她也學得快速。打完球,還吃了簡單的消夜才分手。
她問:「太太不說話?」
「對健康有好處,她是支持的。」想來也是個好妻子。
她還問:「怎麼不慫恿太太也一起來打球?」
「帶孩子也累。她說,她看電視就好。」
一晃眼,幾年都過去了,原本住鄉下的媽媽還常在她的面前嘀嘀咕咕,說是「快點找個人嫁吧,老來無依,很可憐的」。年過三十五以後,就不太說了,或許打定主意要養個「老姑婆」吧。她不知,在臺北,三十幾歲,年華正好呢。急急奔向婚姻的人,尤其是女性,其實遠比媽媽想像中的少很多。
她在臺北,當然也是如魚得水的。工作,則是最好的護身符,要不,早就被抓回去相親了。
其實,相親也沒什麼不好,至少客觀條件不會背離太遠,要遇到窮光蛋假稱大富少或小學畢業假稱大學教授的機會,簡直掛零,也是一種保障啦。她不排斥相親,只是此刻不想。
她的工作表現不俗,按理該升她為主管了,不料平地起波瀾,主管竟然從別處室空降而來,聽說是總經理的連襟。這種事在私人機構早就屢見不鮮,雖然令人不滿,卻也稱不上什麼新聞。她忍了下來。新主管什麼都不懂,仰仗她的地方多了,一年以後,大約自覺上手了,居然找個理由,明升暗降,把她改調研發處,其實她還是做得來,只是心灰意冷。表面上她接受新職務的安排,默默的換了辦公室。湯家豪跳出來,替她說話,長官粉飾太平,話說得冠冕堂皇,全都是空。
對他的仗義執言,她很感激。
湯家豪請她吃飯,她也去了。大概是有心事吧,兩個人都喝了酒。湯家豪表明了心中的愛意,卻把她給驚醒了。她沒有做任何表示,只說要仔細考慮。
她很快的上網找到新工作,地點在高雄,遠離臺北是她的目的,沒有什麼放不下的,談妥了,馬上託住在高雄的大學同學,替她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安置妥當,她提出辭呈,停部落格和臉書,換手機,另換電子信箱,聯絡搬家公司……
處事明快,一向就是她的風格。就在短短的三周,她一切搞定,赴新的工作,原有的同事無人知道她的行蹤。她給湯家豪留了一封信,謝謝對方多年來的照顧,可是人生另有新的規畫,請不必尋找,或許有機會再相逢等等。她自己心裡清楚,機會微渺。不過是基於禮貌,這麼說的。
能做到這樣的壯士斷腕,速戰速決,也因為她的理性抬頭,也或許是小阿姨的真實人生故事讓她警惕,小阿姨是別人的小三,斷又斷不了,人又溫婉,加以原配跋扈,更是忍氣吞聲,不快樂的活了一輩子,很悲慘,卻又無力可回天。
每次想到小阿姨,她都非常不忍。
那樣的日子,那樣的心情,會不會有幾分像南唐‧馮延巳筆下的〈謁金門〉: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芳徑裡。手捼紅杏蕊。
鬪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春風突然吹拂了起來,池水漾起了一片綠色的漣漪。在花園小徑裡隨意逗引鴛鴦,兩手搓揉紅杏花蕊。
獨自倚著鬪鴨闌干,頭上的玉簪已經有點斜墜。整天盼著心愛的人,卻不見蹤影,抬頭聽見了喜鵲的叫聲,想必是前來報喜。
讀這樣的詞,只覺得孤單而惆悵。
不倫之戀,不過是幽夢花影,終究成空,她不曾有過幻想,也不想讓自己陷落在這樣的困境中,難以自拔。
或許,該認真考慮也去相親,好讓媽媽放心一些?
高雄是個陽光城市,遠離了臺北的陰霾,也讓她開朗了許多。
剛來,要認識新環境,新工作,忙碌,對她來說,也許是好的,她大步的往前走去,千里獨行,一無反顧,暗地裡,也給自己按了一個讚呢。
紅了相思
丈夫才剛從教職上退休下來,是該好好休息的時刻,他們還打算一起出國去玩。
有誰想到呢?丈夫突然覺得不舒服,很不舒服。學醫的女兒立刻機警的說:「爸,必須上醫院!」丈夫堅決不肯,倒地,就再也無法起來了。
他走於心肌梗塞。
她一直自責:「為什麼不堅持,不強迫他到醫院去呢?說不定,救得回來的。」
女兒安慰她說:「媽,我在醫院裡看多了,爸能走得快速,沒有受到什麼痛苦的折磨,也是好的。」
然後,在一場混亂裡,哀傷的辦完了後事。她真是身心俱疲。
將近三十年的婚姻,因著丈夫的遠逝而不得不畫下了句點。
「一切都是命吧。」她想。
他們是恩愛的,可惜恩愛夫妻不能到白頭。
女兒在臺北的醫院工作,她暫時回臺中,由於兩地都有住處,以前她和丈夫就經常來來回回,臺中離臺北不遠,隨時都可以過來探望。
丈夫的退休比她晚,原是等他的,現在說什麼計畫都是空談了,毫無意義。她告訴自己:「不要再想了,不要再想了!」可是思念如此殷切,直到她在淚水中困極睡去。
她喜歡詞,只是此刻想到南唐‧馮延巳的〈菩薩蠻〉:
回廊遠砌生秋草,夢魂千里青門道。鸚鵡怨長更,碧籠金鎖橫。
羅幃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圓,寶錚悲斷絃。
在曲折的走廊外,臺階已經長出了秋草。夢魂飛越過千里,到達青門遠道。鸚鵡怨恨秋夜太長,碧綠的鳥籠還有金鎖橫掛。
半夜裡,我從羅幃中起來,只覺得霜月清涼如水。玉露濕潤,卻不成珠圓,心中的悲傷難以承受,連寶箏也斷了絃。
夢魂縱使千里追尋,也無法找到他的影子,再回他的身邊了。漫漫長夜,只剩下無盡的哀思圍繞。……
臺中的房子,現在只住她一個人了,更顯得空蕩蕩,沒有生氣。
女兒不放心,每天都打電話來,還勸她上臺北去。她想,女兒行醫,忙成那樣,大部分的時間她還是一個人啊。與其這樣,不如留在臺中,還有以前的同事、鄰居、朋友,可以相互往來。……
丈夫曾經是她的同事,那時候,他們是同一所國中的新進老師,她比較活潑,爬山、打球、說笑話。他則內斂,話不多,感情很細膩。兩個人的類型不太相似,可是,該怎麼說呢?姻緣天注定吧。連校長都看出了端倪,到她家幫忙提親,極端保守的父母認為既然校長出面了,想來人品不差,便也同意了。
他們的確是佳偶。互補的個性成就了這樣一樁好姻緣。也許,更重要的,在於雙方的互信互諒。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也需要有一段磨合的時期,不長,很快的,他們都能甜蜜的相隨,一起快樂的生活。
以為這樣的歲月可以長長久久。或許,是她太天真了。可是,丈夫走時,還不到五十五歲,也未免太早了一些。
往後的日子,對丈夫有很深的思念,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不管流光怎樣的更迭,他都在自己的心中。
有一天,她在抽屜裡看到了舊日他所寫的書信,久遠以前,初相逢的悸動,似乎又重現眼前,惹得她淚眼婆娑。
相思是紅的,她終究相信了。
《月下讀詩》
想起
想起許多前塵往事,都已如雲煙。
也想起了她,心中依然有著深深的惦念。
她已經辭世,我們都不知道。都過了好些年了,她的大學同學們要舉辦同學會,電話打到她家,才聽她的家人說起。這事,我們在展轉得知以後,心裡也是難過的。
還記得,大學剛畢業時,我到偏遠的南部鄉下教書,我們曾經是同事,大家都好年輕,一起工作,也一起遊玩,青春是永遠美麗的詩篇。
她溫和而靦腆,人也安靜。學的是會計,所以她教數學。
後來她結婚了,懷孕了,幾年以後調職。丈夫也是個隨和的人,就在他們居住的鎮上開了一家賣五金雜貨的小店,生意普通。他們有兩個孩子,養家,靠的還是她的薪水。
我想,她是有經濟壓力的。
當初,他們交往時,娘家父母頗有意見,也許是怕她吃苦吧。她卻說:「將來是好是壞,我都認了。」那樣的堅決果斷,傾心相許,會不會就像西漢樂府的〈上邪〉一詩: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上天啊,我發誓要跟你長相知,永生永世不分離。除非山平了頂長江水枯竭,冬天打雷夏天下大雪,天地相合一起,我才跟你分開。
這樣的直言無隱,一派率真,千百年來依舊讓人感動……
既然她心有所屬,娘家父母因此不好阻撓,便也歡歡喜喜的替她辦了婚事。
婚後有好一段日子,經濟上比較拮据,一如事前父母的預料,也幸好夫妻感情深摯,日子還是可以過的。只是孩子要上學、要補習、要栽培,處處都需要用錢,她也儉樸,終究是應付了過來。
後來,我也搬離純樸的小鎮,回到臺北教書。我們不常聯絡,一方面是距離遠,一方面也由於所學的領域不同,交集因此不多。只聽說,她還是美麗的,我想她的個性好,親切隨和,多麼讓人喜歡。
可是,她大去的消息,怎麼沒有讓我們知道呢?是因為她覺得,畢竟不是個好消息,也就不必提起了?
我還是想念她的。這麼一個溫婉的女子,可嘆天不假年,令人哀傷惋惜。然而今生緣會,曾經同遊同憩,伴隨著青春的年月,那樣的情誼,多麼讓人懷念。
她的母親
世上的母親,也一樣有百百種。
母親也是人,也有一己的愛憎,她想,或許也不宜太過苛求。
她覺得,在所有的手足中,自己特別不得母親的緣,或許,其間也有累世的因緣吧。否則,又該如何解釋呢?
按理說,她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又是女兒,多半和母親很親,為什麼她卻不是這樣?
還記得,她剛教書時,每個月都把薪水給母親,至於代課的鐘點費,則是每學期期末時結算一次。
那次,她拿了不少鐘點費,有將近萬元之多。四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她的月薪也不過兩千多。
她想,這麼多錢,真該好好計畫一下。
母親卻帶她上委託行,三兩下,全都花光了。
怎麼會這樣?那麼,每個月的薪水呢?恐怕母親也都花光了吧?長此以往,若把錢都交給母親打理,只怕分毫不剩。新學期開始時,有同事來約她上會,徵得母親的同意,從此她不再把錢給母親,而是自己管理。
會不會就是這樣得罪了母親呢?她一無所知,可是她也因此保住了自己的薪資所得。
母親很會花錢,也把錢都用在自己的身上,買衣買包買鞋,在父親退休以後,終於成了問題。因為退休金有限,還要養老,母親再也無法隨心所欲的購物,脾氣也越來越壞。
十多年以後,父親過世了,單身的她和母親共同生活,當然所有的生活費用由她來支付,母親從來不曾給她好臉色,說話尖酸刻薄,頤指氣使。她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是因為母親不再當家作主,大權旁落,讓她不開心的嗎?
生活裡,瑣瑣碎碎的事,所造成大大小小的摩擦,也不宜跟外人提起,外人恐怕也不會相信吧。
她曾讀過唐‧孟郊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慈母手持著針線,縫出了遊子身上所穿的衣裳。當兒子就要出遠門的時候,母親更是一針一線細細密密的縫著,心裡更記掛著他不能早日回來。這樣對照看來,有誰敢說兒子那細微的像寸草一般的心,能報答得了慈母如同春陽的一片深恩呢?
母親對兒女的照顧總是無微不至,也彰顯了母愛的偉大。只是,她真的不明白,為什麼她的母親完全不是這樣待她?
或許是不同的因緣,她和母親的相處,竟成了今生最需要學習的功課。
唐‧孟郊(七五一~八一四)
【簡介】
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浩然孫。現存詩歌五百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
孟郊一生在艱苦中成長,堅持操守,耿介不阿,以耕讀自勵。
【文學評價】
他和賈島都以苦吟著稱,又多苦語,蘇軾稱之「郊寒島瘦」,後來論者便以孟郊、賈島並稱為苦吟詩人代表,元好問甚至嘲笑他是「詩囚」。
溪邊閒坐
閒暇的時候,你做些什麼呢?
那些年,我的住處鄰近山水,有空時,我常到溪邊閒坐。
溪水潺潺,都是美麗的音符,足以滌盡俗慮,讓人寵辱皆忘。生活裡,有太多的紛擾,沒有誰是事事順遂的,「萬事如意」從來都只是祝福,未必可以當真。我們不曾經歷過生離死別、那種生命裡的大痛,已屬幸運。哪裡還能奢求其他?
心裡記起的是宋‧蘇軾有〈東欄梨花〉的七言絕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枝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暮春三月,看梨花綻放了淡白的笑顏,楊柳仍是一襲深青的衣裳,這時柳絮紛飛,花開滿城,真是一幅人間美景。看到東欄邊盛開的一枝梨花如雪,卻惹得我興起惆悵之情,春光這般易逝,人生如寄,一生中又能看得到幾次清明節的好景呢?
我常想,生活裡的離合悲歡都是上天送給我們的禮物,要讓我們多有學習。我的好朋友每愛說:「苦難,是化了裝的祝福。」也無非是提醒自己在面對困難時,能勇於承擔。有擔當、有作為,人生當然就會有豐收。
我喜歡閒暇時在溪邊小坐。看天光雲影,聽流水潺湲,大自然是這樣的清新美好,人間縱有不平事,難道不能「一笑泯恩仇」嗎?不論歡樂或憂愁都讓它隨著溪水流向遠方吧。歡樂,不會久留;憂愁,也不會恆久。世間的一切,原本都是變動不居的。這麼說來,「活在當下」才是真正有智慧的做法。
人生的這一遭或短或長,其實無須在意。是不是有意義和價值,方才值得深思。但願我所擁有的是精采,縱然短暫,也毫無遺恨。
然而,一切都是天意,又哪裡是我們所能左右的呢?認真的過好每一個日子,才是眼前最要緊的事。
宋‧蘇軾(一○三七~一一○一)
【簡介】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北宋的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詞、賦、書、畫皆精通,是中國文學史上少見的全才。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並稱「三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現存詩二千七百餘首,有詩文集《東坡全集》與詞集《東坡樂府》傳世。
從小熟讀經史,心懷壯志,二十二歲一舉進士及第。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政治上偏向舊黨,反對新黨王安石激進的改革,但也不認同司馬光盡廢新法,因而在新舊兩黨間皆受排斥,致使仕途生涯坎坷。但在文學上有極大成就,是文學革新運動的主將,對詞的貢獻超越前人。打破原有的狹隘藩籬,清新豪健,對詩的影響也很深遠。
【文學評價】
其詩風格多樣,內容廣闊,風格或雄奇奔放,或富理趣或淡雅自然,還擅長以幽默曠達的筆調與新奇形象的比喻作詩,其中有歌詠自然景物與抒發人生感慨,皆表現出宋詩重理趣、好議論的特色。尤以長篇古詩博用比喻,氣勢奔放,語言流暢。
自然的真趣
自然裡有真趣,值得我們寶愛。
我常覺得,如果遠離了自然,我們是不可能快樂的。
宋詩裡,多有寫景,且來讀歐陽修的〈豐樂亭遊春二首其二〉: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庭前踏落花。
四處但見有開滿紅花的樹和青翠的山巒,這時,太陽就快要下山了,廣闊的田野是一望無際的青草。到這兒遊春的人們,不在意春天就要逝去了,依舊在這庭前,來來往往的踏著落花呢。
紅花綠草,青山落日,都是美麗的圖畫。縱使春將暮,詩人惜春的心情依然讓人一覽無遺。讀這樣的詩,遊人踏落花,也可見遊興的高昂了……
紅塵擾攘,有太多的紛爭,我們一經陷落,便身不由己,掙脫何其不易。有了是非,就有曲直要判斷,私心一旦介入,天真很快的消弭,更要大嘆「現實生活有如樊籠」, 內在的牽掛,最令我們無法悠閒自在。那麼,請來到大自然吧,聆聽山水的清音,才能讓我們緊繃的心弦得到徹底的鬆綁。
翻讀陶詩時,遙想當陶淵明厭惡官場酬酢,再不肯為五斗米而折腰,因此掛冠求去,歸回田園。那一刻詩人必然是載欣載奔,可嘆躬耕的生活艱苦,「草盛豆苗稀」,我們多麼心生不忍,或許,詩人未必在意這些,因為他的心靈是自由的,歸隱之後,他重新回返到自然的平靜和安詳,這也使得他的詩淡泊高遠,流傳千古。
世間什麼是得失呢?有時候也不易判斷,要看當事者的認定。然而,得失又常在同一件事上。有得,就會有失。如果說「鐘鼎山林各有天性」,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取決也會大異其趣。一方視之如拱璧的,一方則可能棄之如敝屣,差異竟有如天壤之別。
在人生的長河裡,我們除了堅持做對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其餘的,也只能隨緣順性了。走到最後的一刻,一切的是非功過,自有定評。
然而,持續多麼不易,在我們沮喪、消沉的時刻,該怎麼辦呢?
我去尋山訪水,眼前的青碧,足以洗滌我們滿身的疲憊,心,因此得到舒展,彷彿有新的力量注入,花紅葉綠,鳥鳴蟲唱,那是天籟,輕輕的撫過,我們便不再覺得勞累,又能神采奕奕的面對工作上的各種挑戰。
我們其實都是大自然的兒女,只是離開久了,現實的習染又深了,居然遺忘大自然的種種美好。
四時都有佳興,只在於我們欣賞的眼和心。
當我們在大自然裡閒閒的走著,也看上天神奇的彩筆是如何揮灑出層層的綠意!重巒疊翠,有著怎樣讓人驚歎的美。綠,從來就是最能安定人們神經的顏色,盎然的綠意展現了這是一個平和、沒有紛爭的世界。
大自然是我們永遠的母親,她總是伸出雙臂,等待著你的來到,她也總是敞開胸懷,願意給你最大的安慰和鼓勵。
面對山水花木,就在我們的俯仰之間,大自然已處處彰顯了它的真趣。
宋‧歐陽修(一○○七~一○七二)
【簡介】
字永叔,自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有《六一詞》傳世。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洵父子、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在散文、詩、詞方面都卓有成就。
為人勤學聰穎,宋仁宗天聖年間中進士,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一生著述繁富,成就卓越。不僅善於作詩,且時有新見,著《六一詩話》論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話,為當時與後世的詩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文學評價】
詩作風格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詩作在藝術上主要受韓愈影響,學習韓愈「以文為詩」,多數詩作為官場應酬、親友贈答類別,部分詩作沉鬱頓挫,結合敍事、議論與抒情,揭露社會黑暗,也有些詩作為詠物寫景,風格清麗俊美。
蘇軾為歐陽修〈居士集〉作序曾評他:「論大道似韓愈,論本似陸贄,紀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
宋朝曾慥《樂府雅詞》序:「歐陽公一代儒宗,風流自命。詞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豔曲,謬為公詞。」
一生看得幾黃昏
所有的良辰美景都稍縱即逝,從來無法久留。會不會正由於這樣,也才令我們感傷不捨?
面對著黃昏的繽紛景致,心緒又如何呢?
詩人多情,黃昏的詩最是膾炙人口的,當屬唐‧李商隱的〈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傍晚的時候,因為心中覺得不愉快,就駕著馬車,到樂遊原去散散心。看到了即將落下的夕陽,是那麼的美麗,可惜已經是接近黃昏,很快就要消失了!
這般的貼切自然,也難怪成為千古絕唱了。
黃昏時,我獨自站在窗前,凝望著夕陽將天邊渲染成怎樣的瑰奇和美麗!造物者的神奇,遠在我們的想像之外。我們唯有暗自驚歎。
然而,這夕陽的美景也遲早都會被黑夜所吞噬,消逝得毫無影蹤,於是,我在黃昏的窗前,只覺得寂寞。
想起清‧納蘭容若的〈蝶戀花‧出塞〉中的名句: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落日的餘暉即將隱去,秋已深了,細雨紛飛,心中的情意既深且重。纏綿而多情,這詞是首選。
同樣都寫的是黃昏,佳詩好詞,多麼讓人感動。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根細緻的弦,當眼前景,當書中文字,不經意間觸動了那根弦,就引發了共鳴,深刻而難忘。
在我們的一生中,多的是錯過。錯過的人事和物,實則難以估量。也是因緣的未能具足吧?既然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應該讓理性抬頭,而不是陷溺在傷悲的泥淖裡,無法自拔。
縱使今生得以緣會,匆匆卻要別過。又有誰能永遠相依相隨呢?那麼,相遇更要珍惜。在茫茫的人海裡,還有照面的歡喜,上天何其厚愛我們!
所以,寬闊的胸襟有必要。唯有懂得捨,才有可能得。
一生看得幾黃昏?一樹的繁花,終究會落盡。沒有誰能挽住歲月匆忙的腳步。生命如此飄忽,轉眼就要過去。細數人生,到底有多少次能以悠閒的心情來欣賞黃昏的美麗?
此時,晚霞正燦爛,可是有多少匆忙的腳步走過,又有誰抬頭仰望讚歎呢?到底寂寞的是人,或者竟然是被漠視的黃昏?
《花間讀詞》
流水落花春去
讀詞,不可能忽略了李後主的作品,他被後人稱譽為「詞中之帝」。
我常想,如果他後來不成為亡國之君,不是階下之囚,沒有國破家亡之痛,他會不會有今天文學藝術上如此崇高的地位呢?
他的詞好,是因為感情誠摯。以三十九歲被俘為界,前期作品旖旎浪漫,多的是歡樂甜美;後期則血淚斑斑,無一不哀痛逾恆。兩者截然有別,前者喜樂,後者傷痛。喜樂不能免於輕淺,傷痛則引發了人間共有的悲情,相形之下,後者深刻多了。
我們來讀他的〈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
作者序
《花間讀詞》
寫在前面:但願,一切都是剛剛好
一切都是剛剛好。剛剛好的溫度,剛剛好的相遇,剛剛好的深情繾綣。
我是什麼時候喜歡詞的呢?
應該是少女的時期吧。
人說:「少女的情懷如詩。」這話是不錯。仔細追究起來,恐怕更應該是「少女的情懷如詞」呢。
當我還是個少女的時候,有多少在人前無法啟齒的心事,有多少憤恨不平,心中的委屈找不到安放的所在,我的淚不可抑制的落下,險險就要氾濫成災的時刻,是在古人的詞裡得到了慰藉、寬容、諒解和同情。那時候,我才驚訝的發現,原來,我們一生的知己,未必一定是某一個人,也可以是一本讀來心弦為之應和的詞集。
我把書當好友相待,願意晨昏相隨,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
相遇得早,加以後來讀了中文系,對詞有更多的涉獵以及更為深入的探討,畢業以後,我去教書,歲月靜好,和詞卷攜手相伴的時光很長,果真日日都是好日,我何其幸運。
到底詞和詩有什麼不同?
中華文化源遠流傳,歷五千年之久,可謂博大精深,自有其脈絡可循。以文體的發展看來,是先有詩而後有詞,詞被認為是詩的餘緒,或詩的下一階,所以,詞又被稱為「詩餘」,也可見兩者關係的緊密。
我喜歡清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的說法:「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
這種見解中肯、深刻,而且有趣。
他認為:詞這種文體,有如女子,不只要天生麗質,還要精於妝扮,方能人見人愛,芳名遠播。如果和詩相較,詞顯然更為精緻,且帶有女性陰柔之美的特質。詩可以說理議論,言情敘事,不一而足。詞的特長卻在抒情。有時空與人事,現在與過往,變與不變等等不同的相互對照,呈現出多方的情味。這是詩所不能及的所在,更是詞最為人們一再稱道之處。詩也言情,但多半只在點到為止,而不在幽微細節之處的描摹刻畫。詩的內容多有家國之愛、親情、友情的表達,主要題材有送別,懷人,思鄉等等。詩的境界寬闊,詞則著重在深情的鋪陳與描繪。
讀詞對您的創作有何助益?
詞的優美、含蓄和雋永,對我的創作必然是影響深遠的。尤其,是在心靈世界對美的仰望和提升,更是無可估量。
文學創作的養分:
1 來自閱讀,那是有字的書,對創作的影響直接而迅捷。前人的人生經驗透過文字而傳達,其間還包含了寫作的
技巧,只要用心體會,都能大有啟發。
2 來自實際的人生經驗,那是無字的書,對創作的影響珍貴。是第一手的資料,別人未必能有。
人生是漫漫長途,有多少離合悲歡,有多少歡喜的淚、哀傷的歌?這些都能讓創作更加深刻,更為動人。然而,人生也在回顧時感嘆短如一瞬,明白了這個事實,我們更要學會活在當下,雲淡風輕。
我的創作快樂是在分享,分享我的生活故事以及所思所想;也希望經由不斷的反省和學習,能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過更有意義的人生。
為什麼會想要寫這本書?
詩詞一直是我的隨身書,總是抽空翻閱,不多的文字,易讀易記,卻又優美雋永,長存心中。
在寫作的漫漫長途裡,寫過很多各式各樣的書。有一年,有個朋友要了我《慢讀泰戈爾》的書稿,由於那本書編輯用心,推出後,頗有好評。朋友大為高興,跟我說:「《慢讀泰戈爾》已成為經典,您再寫一本吧?」其實,我沒有意願。泰翁的詩雖然聞名遐邇,舉世皆知,詩作是好的。只是,在整個書寫的過程裡,我依舊覺得仍遠遠不及我們的詩詞深邃美好,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歷久而彌新,是文學夜空中永恆的星辰。當時,我就決定,要重新回歸詩詞境界的引導寫作。
生命中所有的美好,都不應據為己有,分享將擴大了美好的範疇,如果人人得而賞之,那真是中華兒女的驕傲。這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
雖然,我的詩詞系列也寫了十年,可是,我深知自己不敏而學海無涯,唯有持續的努力,毫不停歇,冀望能稍有進步。只要不忘初衷,不負歲月,日久天長之後,終究可以看到小小的成果,那麼,余願足矣。
什麼時候適合讀詞?生活困頓或生活順遂的情況下去讀詞,會有不一樣的體會嗎?
隨時隨地都適合讀詞,為甚麼還要遲疑呢?
詩詞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字字珠璣,不足以形容它的高妙,那麼,就從此刻開始讀起吧。一切都是剛剛好。剛剛好的機緣,剛剛好的相遇,剛剛好的心靈契合。
詞有深淺之別,如果年紀小,就從字數少,容易理解的,作為入門。以後呢?就選自己喜歡的讀,讀有興趣的詞作,再及於詞家的全面作品……這都是很好的選擇。
我們多麼幸運,能擁有這許多不朽的經典。
好作品讀多了,潛移默化,將使我們成為溫柔敦厚且深具內涵的人,我們的人生境界也已經在無形之中得到了提升。
即使是在生活順遂時讀詞,心中歡快,彷彿每一闋詞都充滿了快樂的音符,繽紛美麗,讓人愛不釋手,我們都是幸福的人。
縱然生活困頓,顛沛流離,詞的美好和深意,在在撫慰了我們內在的徬徨和無依,讓我們心中自有丘壑,可以篤定地繼續前行。終於度過人生淒寒的暗夜,而盼到了曙光的重現;也終究走過了苦難,一路的堅苦卓絕,回贈了我們人生旅程豐美的收穫。
多少詞家的人生,或流離失所或遭時不遇或艱苦備嘗或有志未伸……跌宕起伏的一生,卻依舊留給了我們不朽的篇章,到今天仍熠耀生輝,光芒不減,我每一思及都感動不已,真心嘆服。
美,是有力量的,何止是永恆的悅樂!
為什麼您說文學成了您的救贖?
年少的時候,如果你問我:文學有什麼用?
我完全無法回答。
我以為,我的親近文學,只是因為我喜歡。文學,帶給我滿心的歡愉,它讓我的心靈豐足自在,活得更加快樂,我並不以為它需要有用。
當我長大,終於面臨人生狂風暴雨的侵襲,充滿了艱難困頓,簡直讓人難以前行,就在信念即將崩毀之際,文學成為我的救贖,它讓我可以持續前進,終究跨越苦難。
奇怪的是,在那期間,閱讀一無作用,彷彿是船過水無痕。明明是認真地讀過,卻很快地被遺忘。怎麼會這樣呢?何況,我的記憶力一向是很不錯的。我完全無法理解。
寫作卻可以給我安定的力量。
或許是因為寫作太需要專注,於是,當我決定去寫一本新書,那樣的勞神苦思,也讓我忘卻紅塵擾攘,專心致志,心無旁鶩。當書寫成,心中的結解開了,困頓也成為過去了,讓我再一次看到朗朗晴空。
我的確是這樣平安的走過一個又一個艱困的考驗。
我垂下眼來,我真心感謝文學所給予的心靈支持。
我更感恩:幸好,我能寫。
當日子如飛的逝去,我們逐漸走到了生命的秋日,離合悲歡都成了心中的歌,
可以唱給風聽,唱給花草聽,也唱給歲月的流水來聽。
詞,總是最懂得我的心情;我心中的愛恨、笑聲和淚痕,也都可以在詞裡尋覓到蹤影。如今,我還是喜歡詞,讀詞,常讓我想起許多遠去的,屬於青春的記憶。
您也喜歡讀詞嗎?
我曾經花費了許多心力來寫《花間讀詞》:42首歌詠心醉與心碎的動人詞話。就要和讀者們見面了,這會不會也是一本您喜歡的書呢?
喜歡的書,值得時刻相隨,彷彿故人的把臂言歡,真有說不出的暢快,竟也彷彿是靈魂的知音。
何處不可以讀詞?隨心,隨興,都好。
在花間可以讀詞,在窗前可以讀詞,在每一個安靜的白天和夜裡都可以讀詞,我們內在的絃因好詞而怦然心動,引發共鳴,竟像是莫逆於心,如此應和,如此相得,如此難忘,一切都是剛剛好。
剛剛好就是最好,沒有過與不及的憾恨。這也成了人生最美的祝福,願您安康,願您幸福,願您的一切都是剛剛好。
《月下讀詩》
寫在前面:詩,是心中永恆的歌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如大河的浩浩湯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造就了它的博大精深。
它宛如寶藏,讓所有親近它的人目不暇給,甚至為之目眩神搖,不能自已。每個時代都有它的文學特色,綻放異彩。
無疑的,詩是文學大書中最迷人的一頁,喜歡詩的人不可計數,詩的繽紛雋永,直扣心弦,引發共鳴,讓人忍不住念誦再三,擊節嘆賞,有誰能不愛詩呢?
詩是怎麼發展和演變的呢?
我們的詩,起源於《詩經》,而後有《楚辭》。《詩經》被認為是中國北方的代表文學,《楚辭》則是南方的代表文學。到了漢代,有反映及描繪民間生活的歌謠,經由樂府官署收集整理,稱為樂府詩,再傳到魏晉南北朝,之間仍有不斷的發展、轉變和進步,於是成就了唐詩的光芒萬丈。
《詩經》以四言詩為主,《楚辭》是不整齊的長短句,漢代樂府詩開始有整齊的五言詩,魏晉時代則是整齊的七言詩。至於唐代人文薈萃,有近體詩的興起,講究格律,以別於往昔的古詩。
難道唐朝以後就沒有詩了嗎?不是,還是有詩,如宋詩、元明清詩,只是再也不易有凌駕唐詩的聲勢了。
如果今日,你有興趣寫古典詩,但寫無妨,但是因為偏離主流,恐怕知音難覓,已成「小眾」,不免會有一些寂寞吧?
為什麼想要寫這樣的一本書?
年少的時候,我非常喜歡詞。詞的纏綿、多情、隱晦,彷彿都能小心埋藏我諸多少女的幽微心事,那些人前無法啟齒的祕密,我都在詞裡得到很多的撫慰,也熨貼了我的不平和激憤,讓我沒有走上偏激、反抗、仇恨的道路,依舊保有個性中的溫和與溫暖。
長大以後,經歷過人生的離合悲歡,我在心境上反而越來越接近詩,詩的寬朗、明淨、平和、包容,反而教給了我更多。
我更加喜歡詩,尤其是那些簡單的、有意境的詩,更讓我百讀不厭,我相信,我必然受到詩很深的薰陶和很大的影響,只是,此刻,我仍未必全然洞悉罷了。
所以,想寫這樣的一本書,主要還在於分享我生活中和詩的種種美好相遇,以及平日時讀詩的所思所感。或許,你也會喜歡。
詩和詞的閱讀對您在創作上曾有過影響嗎?
詩和詞都是優美的,長期接觸,薰陶已在其中,只是我常不自覺。
因為好朋友不上網,有一次,她打電話來,我正好坐在電腦前,因此念了一篇相關的文章給她聽。
她最近出新書了,我剛好有空,快快讀完,也認真的寫了一篇小短文,作為閱讀心得。
文章讀完,她說:「好美,好美。」
我說:「簡直太誇張了,根本連一句美的都沒有。」我據實以告:「奇怪的是,卻經常有人說美。」。
「你已經隨手拈來,都是美的了。」
我知道,背後是太長歲月的學習和訓練,果然是「功不唐捐」。
謝謝,我也很高興。祝福好朋友的新書暢銷大賣!
讀詩詞,我以為,對我更大的影響,是在人生帶領。
想想:當我們遇到挫折和打擊時,浮起腦海中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是:「為什麼是我?我真倒楣。」
其次,或許是:「能不能逃走或避開?我不管了,可以嗎?」
思前想後,竟然發現,逃不了,避不開,非自己莫屬,只好心不甘情不願的扛了下來。其實你可以的,只是自己不知道,上天卻明白。
很久以後,我們終於了解,自己很多的能力居然都是這樣培養而來的。
當年的不甘不願,終於化成了感激的淚水。
這還只是生活中的尋常,距離人生的苦難還很遙遠。
每次,我讀詩人或詞人的一生,他們幾乎都歷經坎坷,被誣陷、被流放,甚至妻離子散、輾轉溝壑,卻為我們留下最美好的篇章,璀璨有如星子,照亮了整個文學的夜空。
思及此,我們真該平靜的接受所有的紅塵試煉,無有煩憂。
您有特別喜愛的詩作嗎?
學生時代我喜歡王維詩,也喜歡稼軒詞。
讀書時,我們讀詩選和詞選,多的是赫赫名家和流傳千古的作品,可以選自己有興趣或性情相近的來讀,相信都會有收穫;等入門之後,更可以細挑自己心儀的作家或流派來研究。
不必刻意追逐潮流,別人喜歡的,未必適合你。
現在的我,反而隨翻隨讀,但憑己意,也覺得很開心。
最近,我讀的是蘇東坡和陸游的作品,他們並稱「蘇陸」,這一點尤其令我好奇。蘇東坡的粉絲多如繁星,有人愛他的詩詞,也有人愛他的才情多方,更有人愛他的真性情。陸游長壽,作詩填詞,產量驚人,曾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堅持的毅力讓人佩服,值得我們細細來讀。
什麼時候適合讀詩?
我以為:任何有意願讀詩的時刻,就是適合時。所以,悠閒時可以讀,歡喜時可以讀,哀傷時也可以讀。
尤其,在新冠疫情肆虐,全世界都深受其害,歷時年餘而未止。初時我們應變得法,僥倖逃過,依舊能過著尋常的小日子,這是多麼幸運的事;然而,當其他國家逐漸緩和,我們的疫情竟隨之增溫,確診人數一增再增,人心驚惶。
當人心波動,惶惑不安,此時讀詩最好。
詩的音韻之美,可吟誦,可高歌,有安定心神的力量。
詩的意境之美,可想像,可神遊,更具有療癒的效果。
讓我們一起來讀詩吧!
詩,是永遠回響在我們心中最美的歌。
讀詩的心境和體會,會隨著年紀而有所轉變嗎?
的確如此。
隨著年歲的增長,閱歷的不同,我們對詩的理解和領會必然也大異其趣。就像是童年時心愛的玩具,長大以後,我們的心可能另有所屬,這是歲月所帶來的改變,是很自然的,無須惆悵。
年少時,我把詩當歌謠來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又唱:「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那時候我喜歡它的聲調之美,卻未必明白詩中的深刻含意。
長大以後,離鄉背井,或讀書或工作,終究明白思鄉殷切的苦衷,也清楚詩人的悲憫情懷,對貧苦之人的心生不忍……
更多的時候,我拿詩人的遭遇,詩中所呈現的情懷,或抑鬱寡歡或豁然開朗或雲淡風輕,來一一印證自己的人間行路,心中的塊壘因此得到冰釋而煙消雲散。
從此,我更加確定了「好詩不厭百回讀」,每讀一回,就多得一回的了悟和啟發。然而,何只是這樣呢?我以為:詩,更是我們心靈的知己,值得終身相依相隨。
這本書寫了很久,也擱置了好一段日子,正當緊鑼密鼓,準備製作出版,卻逢此地疫情爆發,情形很糟的時刻。
於是,我拿起手邊的詩集又讀了一讀,果然覺得心境平緩了許多……
然而,也因為疫情的影響,這本書稍有延後,直到此時才和大家見面。我以為,上天的安排都是好的。
想到在新冠疫情面前,有人確診,有人死亡,人心惶惶,令我們為之垂淚。
到底,我們需要歷經多少歲月,才能明白無常的真義呢?
年少時,我們以為一切都可以長長久久。我們輕易允諾,說永遠,卻不知,那是我們太天真了。
天真的心,從來未解世事憂煩。
然而,很快地,我們長大了,所有的試煉都到眼前來,無一能夠閃躲。
生離死別,昭告了無常的降臨;卻也教會了我們更多,更能明白珍惜的必要。
歡樂不會久留,苦難也是。
原來,今生的相遇和別離,其間都有上天的教誨和祝福。
希望這本美麗的書,其中雋永的詩句,都能給予您最好的安慰、最大的鼓舞。
讓我們一起來讀詩吧!
《花間讀詞》
寫在前面:但願,一切都是剛剛好
一切都是剛剛好。剛剛好的溫度,剛剛好的相遇,剛剛好的深情繾綣。
我是什麼時候喜歡詞的呢?
應該是少女的時期吧。
人說:「少女的情懷如詩。」這話是不錯。仔細追究起來,恐怕更應該是「少女的情懷如詞」呢。
當我還是個少女的時候,有多少在人前無法啟齒的心事,有多少憤恨不平,心中的委屈找不到安放的所在,我的淚不可抑制的落下,險險就要氾濫成災的時刻,是在古人的詞裡得到了慰藉、寬容、諒解和同情。那時候,我才驚訝的發現,原來,我們一生的知己,未必一定是某一個人,也可...
目錄
《花間讀詞》
寫在前面:但願,一切都是剛剛好
卷一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提燈籠‧慶元宵——柳永〈甘州令〉:凍雲深
荔枝樹下——程垓〈水龍吟〉:夜來風雨匆匆
湖景絕美——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水是眼波橫
流水落花春去——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只是,詩人不寫詩——李煜〈望江梅〉:閒夢遠,南國正芳春
我的畫畫朋友——黃庭堅〈清平樂‧晚春〉:春歸何處
傾聽相思——馮延巳〈鵲踏枝〉:蕭索清秋珠淚墜
聚散依依——馮延巳〈歸自謠〉: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
哀傷裡的祝福——柳永〈訴衷情近〉:雨晴氣爽
只有等待——蕭泰來〈霜天曉角‧梅〉:千霜萬雪,受盡寒磨折
永遠的美少女——馮延巳〈醉花間〉:晴雪小園春未到
卷二 無情明月,有情歸夢
若有人知春去處——張先〈青門引〉:乍暖還清冷
掬一把幸福——劉基〈眼兒媚‧秋閨,一作「秋思」〉:萋萋芳草小樓西
暗夜裡的情人——范仲淹〈御街行‧懷舊〉:紛紛墜葉飄香砌
幽夢花影——馮延巳〈謁金門〉: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紅了相思——馮延巳〈菩薩蠻〉:回廊遠砌生秋草
鶼鰈情深——納蘭性德〈蝶戀花‧出塞〉:今古河山無定據
我的哀傷,妳的淚——陳文述〈漁父詞四首其二〉:雨後蜻蜓散夕陽
卷三 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且看彩霞滿天——賀雙卿〈望江南〉:春不見
人間悲歡——溫庭筠〈更漏子‧本意〉:柳絲長,春雨細
人生的單程車票——李重元〈憶王孫‧春閨〉:萋萋芳草憶王孫
春去花落——辛棄疾〈祝英臺近‧晚春〉:寶釵分,桃葉渡
菟絲花——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風過處,清香依舊——秦觀〈如夢令‧春景〉:鶯嘴啄花紅溜
相思誰寄——劉迎〈烏夜啼〉:離恨遠縈楊柳
欲說還休——王國維〈點絳脣〉:屏卻相思
城裡城外——李璟〈攤破浣溪沙〉:手捲真珠上玉鉤
愛情易碎——況周頤〈減字浣溪沙‧聽歌有感‧其二〉:惜起殘紅淚滿衣
想起當年——王國維〈蝶戀花〉: 閱盡天涯離別苦
心的傷痕——盧絳〈菩薩蠻〉:玉京人去秋蕭索
思念的回眸——黃燮清〈浪淘沙〉:秋意入芭蕉
秋閨深院靜——李煜〈搗練子‧秋閨〉:深院靜,小庭空
卷四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青春夢痕——陳銳〈望江南〉:春不見
心中的歌——李白〈菩薩蠻‧閨情,一作「別意」〉:平林漠漠煙如織
轉角,看到希望——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晨霧——潘〈牛方〉〈南鄉子〉:生怕倚闌干,閣下溪聲閣外山
春日落雨的早上——晏幾道〈木蘭花〉:東風又作無情計
人生滋味如茶——王國維〈浣溪沙〉:掩卷平生有百端
幸福在哪裡——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洞庭青草
相逢的時候——柳永〈訴衷情〉:一聲畫角日西曛
給自己的祝福——龔翔麟〈好事近‧沂水道中〉:極目總悲秋
紅塵過客——江昉〈清平樂〉:新陰滿徑
《月下讀詩》
寫在前面:詩,是心中永恆的歌
卷一 春風動春心,流目矚山林
野趣——唐‧王績〈野望〉:東皋薄暮望
惆悵裡的溫馨——唐‧劉禹錫〈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
記憶裡的樟樹——唐‧韋應物〈對芳樹〉:迢迢芳園樹
古樹見人老——唐‧徐凝〈古樹〉:古樹欹斜臨古道
茶的記憶——唐‧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坐酌泠泠水
採訪初體驗——唐‧王維〈臨高臺送黎拾遺〉:相送臨高臺
追求完美——唐‧熊孺登〈送僧〉:雲心自向山山去
初春的植物園——唐‧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
春來的時候——宋‧劉克莊〈鶯梭〉:擲柳遷喬太有情
微雨裡的閒情——宋‧晁沖之〈春日〉:陰陰溪曲綠交加
窗前風景——吳聲歌曲‧〈子夜四時歌七十五首其一‧春歌之一〉:春風動春心
一竿竹——唐‧張繼〈山家〉:板橋人渡泉聲
山徑上的落葉——唐‧王維〈木蘭柴〉:秋山斂餘照
跟著捷運四處走——唐‧溫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
悠閒的心 ——東晉‧陶淵明〈時運四首其一〉:邁邁時運
卷二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娉婷,一朵紅蓮——南朝‧蕭衍〈子夜四時歌‧夏歌之一〉:江南蓮花開
慶端午,懷屈原——唐‧戴叔倫〈題三閭大夫廟〉:沅湘流不盡
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李商隱〈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
楓紅之美——唐‧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紅葉晚蕭蕭
織錦——唐‧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
喝茶的下午——唐‧王維〈送別〉:下馬飲君酒
願你安好——明‧于謙〈詠石灰〉:千鎚萬鑿出深山
孤臺明月——南朝‧張融〈別詩〉;白雲山上盡
對待——隋‧楊素〈山齋獨坐贈薛內史二首其一〉:居山四望阻
想念的幸福——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橫北郭
今年花勝去年紅——清‧黃宗羲〈書事選一〉:初晴泥路覺盤跚
快樂時光——唐‧朱放〈送溫臺〉:渺渺天涯君去時
卷三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真誠的期待——清‧王闓運〈春思寄婦〉:門外青青草
圈住幸福——明‧無名氏〈掛枝兒‧月〉:月兒月兒真個令人愛
幸福,我喜歡——先秦《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
相思深不深 ——唐‧薛濤〈錦江春望四首其一〉:花開不同賞
在不知道的角落裡——清‧施閏章〈燕子磯〉:絕壁寒雲外
想起——漢民歌〈上邪〉:上邪!
堅持的背後 ——宋‧王令〈晚春〉:三月殘花落更開
看見幸福 ——明‧謝榛〈古意〉:青山無大小
紅塵滋味——唐‧杜牧〈汴河阻凍〉:千里長河初凍時
卷四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她的母親 ——唐‧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
流不盡的菩薩泉——清‧張問陶〈二月五日生女〉:自笑中年得子遲
愜意的閒暇——東晉‧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一〉:人生無根蒂
平淡裡的滋味——唐‧王維〈贈韋穆十八〉:與君青眼客
月下同行——唐‧王維〈別輞川別業〉:依遲動車馬
迷濛煙雨——漢民歌〈長歌行〉:青青園中葵
盡是思念 ——清‧王士禛〈寄陳伯璣金陵〉:東風作意吹楊柳
飲者——明‧鄭汝璧〈喜酒〉:歸來三徑足生涯
溪邊閒坐——宋‧蘇軾〈東欄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
自然的真趣 ——宋‧歐陽修〈豐樂亭遊春二首其二〉:紅樹青山日欲斜
一生看得幾黃昏——唐‧李商隱〈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
一支燭——清‧江陰女子〈題城牆〉:雪胔白骨滿疆場
成為自己的英雄——清‧黃遵憲〈已亥雜詩選一〉:頸血橫糊似未乾
錯過,有時也是一種好——清‧蔣士銓〈讀昌黎詩〉:巖巖氣象雑悲歌
悲喜人生——南朝‧沈約〈別范安成〉:生平少年日
有如旅程——宋‧朱淑貞〈傷别二首其二〉:雙燕呢喃語畫梁
《花間讀詞》
寫在前面:但願,一切都是剛剛好
卷一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提燈籠‧慶元宵——柳永〈甘州令〉:凍雲深
荔枝樹下——程垓〈水龍吟〉:夜來風雨匆匆
湖景絕美——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水是眼波橫
流水落花春去——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只是,詩人不寫詩——李煜〈望江梅〉:閒夢遠,南國正芳春
我的畫畫朋友——黃庭堅〈清平樂‧晚春〉:春歸何處
傾聽相思——馮延巳〈鵲踏枝〉:蕭索清秋珠淚墜
聚散依依——馮延巳〈歸自謠〉: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
哀傷裡的祝福——柳永〈訴衷情...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