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充滿勇氣、冒險與挑戰的華麗冒險★
☆一個真實發生在紐約地下鐵的傳奇故事☆
★一本融合歷史、科學、人文與藝術的繪本★
歡迎來到1870年代的紐約!
這裡的街道風景可能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有些擁擠、有些髒亂,馬車來來往往,簡直行人的地獄。
這種情況,必須要改變才行!
有個男人注視著街道上的交通狀況,
他就是——阿爾弗雷德․伊利․比奇先生。
這位樂觀積極的思想家、勇於創新的行動者,
他將從觀察、想像到執行,
勇敢跳出安全思維、排除重重困難,追逐夢想。
在紐約地底下的打造第一條「氣動地下鐵」。
☆《祕密的地下鐵》精采動畫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aAZYNBPiwQ
【特色1】以人物的生命故事為架構,勾勒出關於未來的想像
◎阿爾弗雷德․伊利․比奇 (Alfred Ely Beach,1826-1896)是一位美國出版商和發明家。他是《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共同創辦人和共同主編,這是一本幫助刺激了19 世紀的技術創新的重要雜誌。不僅如此,他還擁有多項發明專利,是一位走在時代尖端的科技人!
◎自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以來,西方出現一種樂觀的精神,相信科學的力量能推動社會進步。同樣的,在比奇先生身上可以看到想像力沒有極限,「做就對了」的態度。適合送給充滿想像力的孩子,鼓勵他們發揮創意,將想像化為現實。
【特色2】幾乎被遺忘的第一個氣動地下鐵,紐約城市歷史的再發現
◎如今的紐約市先進的城市,本書帶領讀者回到1870年代。看到了令人嚮往的大蘋果的真實城市樣貌,凌亂又髒亂的街景、人與馬車爭道的危險畫面。「從政治家到小販,清道夫到科學家,每個人都有一些特別的想法。……可是,無論人們不斷的討論再討論,地面上看起來沒有任何改變。」若想要讓城市風貌轉型,就除了有人提出質疑,還得要有人嘗試解決問題。
◎做為一個積極的行動者,比奇先生展開行動當他看到了紐約市的紊亂的交通狀況,於是他採取:觀察、思考、行動。展現了大無畏的精神,挑戰當權者、不畏懼暗黑勢力。雖然最終這條以「氣動力學(Pneumatics)」修建的鐵道,安靜的躺在地底下逐漸被淡忘,當它再次出現在人們面前,證明了「努力過就不會被遺忘」。
【特色3】高質感「偶動畫」藝術設計繪本,書衣藏彩蛋
◎知名的好萊塢導演提姆․波頓,以陶土人偶拍攝了一部部膾炙人口的動畫。本書由美國知名的紅鼻子工作室製作,運用電影場景的概念,概念精心打造人們的表情轉換與多個場景,例如:凌亂街道、華麗的候車室、幽暗的隧道……特殊立體感與光影,讓讀者身歷其境。
◎打開書衣瞧一瞧,本書的創作小故事。從草圖的繪製開始到成品的完工,材料包括紙張、布料、軟陶……原來如此細緻生動的人偶、精密細膩的車廂與隧道鑽掘機,竟是運用生活中隨處可得的材料製作!可延伸引導孩子用簡單的生活素材製作人偶與道具,用手機逐格拍攝,感受獨一無二偶戲體驗。
作者簡介:
莎娜・科瑞
一直對紐約市的歷史感到著迷,當她偶然得知阿爾弗雷德・伊利・比奇(Alfred Ely Beach)的地下火車,她想要了解更多的細節。不久之後,她就四處搜尋沃倫街和默里街的地點,尋找德威霖的百貨店和埋葬特威德老大的在格林-伍德公墓。
莎娜寫了幾本繪本,其中《女童軍來了!》是《紐約時報》編輯選書;還有《你忘了穿裙子,艾蜜莉亞・布魯默》,這本書被《紐約時報》稱為「女孩們可能會喜歡的繪本」。如果想進一步認識她,請到shanacorey.com。
紅鼻子工作室
紅鼻子工作室(又名:克里斯.希柯斯Chris Sickels)記得小時候坐在家人的汽車後座上,在銀行的免下車窗口,看著來來回回彈射的氣動管,讓他感到像魔法一樣神奇。克里斯為喬納.溫特的《垃圾船來了!》獲選為紐約時報最佳兒童圖畫書,以及《不朽的傳奇貓王艾維斯》(維京出版)被柯克斯書評讚譽為「這是一本會讓讀者忍不住想仔細閱讀又引人入勝的圖畫書。」他還為紐約大都會運輸署製作了一張受歡迎的海報,張貼在全市的地鐵車廂裡。如果想進一步認識他,請到rednosestudio.com。
譯者簡介:
劉淑雯
南加州師範學院(Southern California Teachers College)課程總監、臺北市立大學助理教授、輔導群委員和輔導團指導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繪本教學、議題教育與特殊教育,主研究多文本跨領域探究教學。兩度獲臺灣學術木鐸獎。任期刊副總編、專欄寫作,著有《用繪本談SDGs,與國際教育接軌》、《特殊兒童繪本課》,編《童樂繪》,譯繪本《我是一片葉子》、《昆蟲女孩》,譯專書《分享書,談科學》、《科學起步走》、《繪本科學課》等十餘冊。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2016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繪本
★2016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年度最佳童書
★2016 The Nonfiction Detectives非小說類兒童讀物
★2016 Nerdy Book Club非小說類圖畫書獎
★2017美國NCSS-CBC社會科領域優良青少年讀物
★美國國家科學教師協會(NSTA)K-12最佳STEM選書
★美國國家科學教師協會(NSTA)傑出科學選書
★2018日本Sakura Medal獎入圍
★2019伊利諾州Bluestem Award獎提名
★入選《柯克思書評》2016年度最佳童書
★入選美國圖書館協會ALA 2016 年優良童書大獎名單
★入選美國插畫家協會2016 年原創藝術展(Society of Illustrators Original Art Show)
名人推薦:
☆跨界推薦☆
古庭維/《鐵道情報雜誌》總編輯
宋珮/圖像藝術研究者
徐麗婷/政大應用物理所兼任助理教授、野人窩科普閱讀粉絲頁主理人
歐玲瀞/兒童文學研究者、電台主持人
盧俊良/岳明國中小自然老師、臉書粉絲頁「阿魯米玩科學」版主
葉曼玲/戲偶造型設計師、繪本作家
(以上按照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在1890年代的一首歌曲《紐約人行道》(The Sidewalks of New York),充滿了懷舊之情。在這首歌曲誕生的幾十年前,行人在交通擁堵、垃圾遍地的街道上很難前進……科瑞的敘述為這個建立在祕密和陰影基礎上的故事帶來了很多亮點,適合大聲朗讀……紅鼻子工作室通過充滿活力的視覺魅力,吸引著讀者。——《兒童圖書中心會刊》The Bulletin of the Center for Children's Books
紐約市史上一個被遺忘已久的篇章被精采的詮釋了。這裡有科學、歷史、懸疑、祕密和詭計……令人難以置信的創意多媒體插圖與文字完美搭配,並添加了細節、空間維度和活力……在各個方面都絕對精采。——《柯克斯評論》星級評論Kirkus Reviews, Starred Review
在《祕密的地下鐵》中,紅鼻子工作室的藝術家持續致力於以創意方式,描繪歷史的可能性。令人震驚與驚嘆,堅韌且壯麗的故事……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請脫掉書衣,並詳細了解紅鼻子工作室藝術製作過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科瑞講述了引人入勝的故事,一個關於紐約市第一條命運多舛的地鐵;為克里斯.希柯斯(又名紅鼻子工作室)提供了雕塑藝術理想的設計空間。——《出版人週刊》星級評論Publisher’s Weekly, Starred Review
敏銳的藝術作品與誘人的語言相結合,照亮了紐約市歷史上一個不起眼的部分。非常適合年輕的地鐵愛好者——《學校圖書館雜誌》School Library Journal
令人驚歎。《祕密的地下鐵》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它還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講述了自信積極、樂觀進取的態度,帶您一窺紐約市地底下的世界。——出版觀察網站Shelf Awareness
在紐約市的混凝土之下,確實埋藏著一段歷史。這本書講述了這座城市第一列地鐵的幾乎被遺忘的故事,它是在我們今天所知的地鐵系統建成之前建造的……儘管比奇先生的發明很快就結束了——可能是由於複雜的城市政治——但它以迷人的方式提醒我們,故事背後往往有一個故事,而新技術是從許多人的想法中演變而來的。——童書作家珍妮弗․瑟梅斯(Jennifer Thermes)「關於紐約市的非小說類小說推薦書單」。
得獎紀錄:★2016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繪本
★2016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年度最佳童書
★2016 The Nonfiction Detectives非小說類兒童讀物
★2016 Nerdy Book Club非小說類圖畫書獎
★2017美國NCSS-CBC社會科領域優良青少年讀物
★美國國家科學教師協會(NSTA)K-12最佳STEM選書
★美國國家科學教師協會(NSTA)傑出科學選書
★2018日本Sakura Medal獎入圍
★2019伊利諾州Bluestem Award獎提名
★入選《柯克思書評》2016年度最佳童書
★入選美國圖書館協會ALA 2016 年優良童書大獎名單
★入選美國插畫家協會2016 年原創藝術...
推薦序
付諸行動,改變世界——閱讀《祕密的地下鐵》(節錄)
盧俊良/岳明國中小自然老師、臉書粉絲頁「阿魯米玩科學」版主
你知道嗎?早在一百多年就已經有氣動車廂的概念,並且實際運行在紐約的地底下。即使到現代,還是有人使用類似的概念設計氣動膠囊,將放在膠囊裡的信件透過氣體壓力差,把公文、信件經由管道快速的送到大樓的某個角落。如果仔細搜尋資料,還可以發現新穎的氣動電梯,能將人及貨物沿著透明的管道上下運送,不用鋼纜。單純的只靠看不見的空氣就能運送物品,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十年前寫碩士論文時,題目跟當時很盛行的教育理論STS有關。STS是科學、科技、社會三個單字的縮寫,在三者的交互作用下,深深影響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祕密的地下鐵》一書,正是闡述STS最佳的例子之一。
書中所描述的比奇,是個思想家、發明家、出版商,他擁有科學的知識、實現科學知識的技能和洞悉社會發展的眼光,最重要的還是個行動家,能將想法具體的實現,無奈在社會的輿論與缺乏資金下,也只能讓構思許久的計畫漸漸的被遺忘。看著鏽蝕的車廂再度出現在人們的眼前,除了驚訝,更多了些唏噓。
人類社會的進步,其實是很多人不斷挑戰現況得到的成果。如果一開始發現問題,我們就選擇躺平,放棄思考改變的方法,沒有實施的動力,那一切就只是在原地踏步,沒有獲得改變的機會。即使要面對的是失敗收場,還是要積極的尋求解決之道。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檢視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闡列十七項關乎全世界人類、動物、植物、環境等議題,包含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17項 SDGs目標,就可以發現世界上需要解決的問題多到難以想像,但這是我們每一個人要共同面對的課題,所以見賢思齊,從日常生活中的小問題著手,一步步的從失敗經驗中獲取經驗與成長,排除萬難,實現心中擘劃的藍圖,即使失敗,也將會是成長最佳的養分。
付諸行動,改變世界——閱讀《祕密的地下鐵》(節錄)
盧俊良/岳明國中小自然老師、臉書粉絲頁「阿魯米玩科學」版主
你知道嗎?早在一百多年就已經有氣動車廂的概念,並且實際運行在紐約的地底下。即使到現代,還是有人使用類似的概念設計氣動膠囊,將放在膠囊裡的信件透過氣體壓力差,把公文、信件經由管道快速的送到大樓的某個角落。如果仔細搜尋資料,還可以發現新穎的氣動電梯,能將人及貨物沿著透明的管道上下運送,不用鋼纜。單純的只靠看不見的空氣就能運送物品,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十年前寫碩士論文時,題目跟當時很盛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