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婆娑之洋」中的美麗島定位
分析探索日本統治下「殖民地臺灣」的諸面相
證示了臺灣歷史的多元脈絡與多樣性
本書是臺灣史學者周婉窈教授有關海洋史與殖民地史研究的集結,收有十篇論文,加上附錄的兩篇小文,共十二篇,編排上分為海洋篇與殖民地篇。
海洋篇收有四篇論文,主題依序為:明朝人對臺灣的認識、一五八二年美麗島船難事件、陳第〈東番記〉的介紹與分析,以及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的例證。
臺灣早期居民沒有文字,鄰近的明朝人如何認識臺灣?有具體接觸後,西文和中文的最早記載,如何描繪這個島嶼及其人群?臺灣「自古以來屬於中國」,抑或明人根本就認為不在版圖之內?在這些論文中,周婉窈教授透過嚴謹的史學方法提出解答,期待和讀者分享。
殖民地篇收有六篇論文,其中四篇和日本殖民地教育相關。其一,是公學校制度、教科和教科書的總說;其二,討論公學校修身書中的日本人典範;其三,比較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洲的「國史」教育;其四,從公學校國語(日文)讀本的插畫,探討臺灣人形象的變化。其他二篇分別以江文也的音樂和霧峰一新會為分析對象。江文也是出身臺灣的天才音樂家,周婉窈教授試圖從江文也的文字作品探討他的民族認同和想像。霧峰一新會是臺灣地方文化啟蒙運動的奇葩,在周婉窈教授的重建下,該會充滿熱力的活動恍如昨日,其向上、明亮的精神和意境是我們社會寶貴的泉源。
作者簡介:
周婉窈
嘉義大林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畢業,於1991年取得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專治臺灣史,著有《臺灣歷史圖說(增訂本)》(聯經,2009)、《海行兮的年代》(允晨,2002)、《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自立報系,1989)等書,譯有《史家的技藝》(遠流,1989),負責主編《臺籍日本兵座談會記錄并相關資料》、《古典日文解讀法》等書,並發表論文數十篇。學術論著之外,亦出版散文集《面向過去而生》(允晨,2009)。
章節試閱
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
引子
稱海上的島為山,是沿襲甚久的習慣。讀過中國詩詞的人,大都記得白居易〈長恨歌〉的詩句:「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這裡的仙山指海上神仙居住的島嶼。然而,不是神仙居住的島嶼才叫做山,舉凡海上諸島都可以稱山。我們或可推測,當人們搭船浮沈於茫茫大海中,遠遠望見島嶼時,不管大小,它的樣子總像是一座浮在水面上的山。
我們不知道稱海島為山,起源於何時,可以確定的是,明代海上行船人約定俗成稱島為山。例如,明嘉靖十一年(1532)吏科左給事中陳侃,奉命出使琉球(沖繩,今屬日本),經過兩年的準備,他和隨員在嘉靖十三年五月五日(陰曆)從福建福州長樂縣廣石出海。由於逆風,船隻航行速度很慢,三天後(5月8日)出海口,「方一望汪洋矣」;他從船艙出來觀望,「四顧廓然,茫無山際,惟天光與水光相接耳。雲物變幻無窮,日月出沒可駭,誠一奇觀也。雖若可樂,終不能釋然於懷。九日,隱隱見一小山,乃小琉球也」。第二天(5月10日),「南風甚速,舟行如飛」,他們「過平嘉山、過釣魚嶼、過黃毛嶼、過赤嶼,目不暇接」。從以上的敘述,我們得知明嘉靖年間,海上通稱島嶼為山,有時也稱為嶼。當船駛近島嶼,人們說「山將近矣」、「山近矣」。
陳侃出海後不久,看到的「小山」小琉球,如果按照第二天他們即經過平嘉山(彭佳嶼)、釣魚嶼等島嶼來看,他所望見的「小山」是臺灣島的一部分,從方位來看是北臺灣。這個時候的臺灣,還是「鮮為人知」,人們似乎還不清楚它是一個大島嶼,還是分成幾個小山。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了解臺灣的「身影」如何慢慢浮現在明人的視野中,由遠而近,由不熟悉而逐漸熟悉,由幾個島逐漸「合成」一個大島。然而,明朝之前,文獻上一直有讓後人爭論不休的疑似臺灣的記載。三國時代的夷洲、隋代的流求、宋朝的流求、元代的瑠求、琉球,都是難解之謎。讓我們先回顧這些說法吧。
一、夷洲與流求之謎
要談中國對臺灣的認識,一般總是從《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孫權傳)和《隋書.東夷列傳》〈流求國〉談起,這是中文文獻中疑似臺灣的記載。已故的人類學家凌純聲先生甚至主張應該從《史記》〈東越列傳〉談起,認為臺灣可能是東越人所移殖的地方。這可能又太遙遠了。
關於《三國志》中的夷洲和《隋書》中的流求是否為臺灣,學者之間看法不同,說法時斷時續,算是個百年以上的爭論。我們先不去談爭論的內容,讓我們看看文獻本身的記載。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云:
二年春正月,……。遣將軍衞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會稽東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
孫權「求」夷洲、亶洲的動機不清楚,或許仿秦始皇故事也未可知。其結果是,大軍無法抵達亶洲,卻到達夷洲,虜了數千人回來。亶洲傳言是秦始皇派徐福浮海求神山、仙藥最後所抵達的地方,這地方的人民常到會稽買布;會稽人出海也有遭風漂流到此地,這在在令人想起日本。我們知道後來日本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國是從長江口附近登陸,以此,日本人到會稽買布,也算合理。根據這份文獻,夷洲、亶洲一開始並舉,可見在人們的認知上,相距不遠。但是,實際浮海訪尋,亶洲又顯得遙不可及,大軍以抵達夷洲作結。
從以上如此簡短的文獻,要判斷夷洲是否為臺灣,其實並不具有太大的意義。倒是《三國志》其他兩個地方也提及「夷州」(此處「州」字無三點水,然根據文脈應即為上引之「夷洲」),這兩條都在列傳,與孫權想「遣偏師取夷州及朱崖(珠崖)」而遭到大臣勸阻有關,勸阻遣分軍遠征夷州分別為陸遜和全琮。據此,夷州和珠崖應有地理上的親近性(「全琮傳」云:「權將圍珠崖及夷州。」)。三國時的珠崖郡即海南島,孫權的夷州之役「士眾疾疫死者十有八九」,「得不補失」,「權深悔之」。除了地理可能鄰近海南島之外,文獻遠不足以讓我們具體指夷州即臺灣。
如果《三國志》關於夷洲的記載過於簡略,《隋書.東夷列傳》〈流求國〉所記該國情況則相當詳盡。〈流求國〉起頭云:「流求國,居海島之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土多山洞。其王姓歡斯氏,名渴剌兜,不知其由來,有國代數也。彼土人呼之為可老羊,妻曰多拔荼。」以下是很長的一大段文字,描寫流求國的風土人情,包羅甚廣,不遜同書對日本的描寫,若全文迻錄,恐過於冗贅,在此僅引最後一段。文末云:
大業元年,海師何蠻等,每春秋二時,天清風靜,東望依希,似有煙霧之氣,亦不知幾千里。三年,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入海求訪異俗,何蠻言之,遂與蠻俱往,因到流求國。言不通,掠一人而返。明年,帝復令寬慰撫之,流求不從,寬取其布甲而還。時倭國使來朝,見之曰:「此夷邪久國人所用也。」帝遣武賁郎將陳稜、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自義安浮海擊之。至高華嶼,又東行二日至 鼊嶼,又一日便至流求。初,稜將南方諸國人從軍,有崐崘人頗解其語,遣人慰諭之,流求不從,拒逆官軍。稜擊走之,進至其都,頻戰皆敗,焚其宮室,虜其男女數千人,載軍實而還。自爾遂絕。
這是個「屢勸不聽」的故事。流求至少兩度拒絕隋的招撫,最後隋煬帝派大軍遠征,予以痛擊,帶回男女數千人。
孫權遣將浮海求夷洲、亶洲在黃龍二年(230),隋煬帝遣將浮海痛擊流求國,事在大業四年(608),前後相隔三百七十八年。三國時代的「夷洲」是不是隋代的「流求國」,本身就是個問題。在這裡我們不能不討論沈瑩《臨海水土志》中的「夷洲」。《臨海水土志》已佚,我們知道該書關於夷洲的記載,是因為《後漢書.東夷列傳》唐章懷太子注中引用該書:
沈瑩《臨海水土志》曰「夷洲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谿。人皆髠髮穿耳,女人不穿耳。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有犬,尾短如麕尾狀。此夷舅姑子婦臥息共一大牀,略不相避。地有銅鐵,唯用鹿格為矛以戰鬭,摩礪青石以作(弓)矢〔鏃〕。取生魚肉雜貯大瓦器中,以鹽鹵之,歷月所日,乃啖食之,以為上肴」也。
沈瑩是三國時代吳國人,孫亮於太平二年(257)以會稽東部為臨海郡。今天的會稽市約當北緯30°,從地圖上來看,琉球群島在其東南方,臺灣在其南方。雖然沈瑩是三國時代的人,這段關於「夷洲」的記載,並未被採入《三國志》。《三國志》作者陳壽(233-297)以近乎當代人的身分撰寫三國歷史,可以說「去古未遠」。陳壽在《三國志》中提到夷洲時,未採用沈瑩《臨海水土志》,原因不明,可能有以下兩種情況:一、陳壽編撰《三國志》時,未得見《臨海水土志》;二、陳壽得見此書,但不認為沈瑩的「夷洲」就是孫權派遣將軍衞溫、諸葛直遠征的「夷洲」,因而未予採用。總之,我們是否可以拿沈瑩筆下的「夷洲」來「實化」孫權派兵攻打的「夷洲」,還是個問題。
沈瑩的《臨海水土志》也收入北宋李昉等編纂的《太平御覽》,見於卷七八○「叙東夷」條,內容遠較《後漢書》章懷太子注詳盡。由於《太平御覽》全文較長,茲迻錄註中,以供參考(惟請注意此一版本中「夷洲」作「夷州」)。如果我們比對沈瑩《臨海水土志》的夷洲以及《隋書》〈流求國〉,可以獲致這樣一個結論:夷洲和流求國鮮少共通之處,雖然兩處居民都分別具有東南亞古文化的某些特徵。換句話說,我們很難說沈瑩的夷洲和《隋書》流求國必然是關於同一地理空間的紀錄,兩者在文化上未必具有相承的關係;至於《三國志》的夷洲,則因為記載過於簡略,無法和《隋書》作有意義的比對。
《隋書》關於流求國的記載,相對於當時關於其他「東夷」的記載,不能不說頗為詳盡,連該地動植物都有所描述。然而,如上所述,問題出在〈流求國〉似乎是個孤立的民族誌文獻,缺乏可資比對、輔證的其他材料,孤伶伶地懸在史書裡,無法進一步攷查,不像高麗、新羅、百濟,以及倭國(日本)有其他的史料可資參照。這份孤懸的文獻本身是個謎,流求國到底是臺灣、沖繩,實難獲得確論。以下幾個面向,是我們可以加以思考的。
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
引子
稱海上的島為山,是沿襲甚久的習慣。讀過中國詩詞的人,大都記得白居易〈長恨歌〉的詩句:「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這裡的仙山指海上神仙居住的島嶼。然而,不是神仙居住的島嶼才叫做山,舉凡海上諸島都可以稱山。我們或可推測,當人們搭船浮沈於茫茫大海中,遠遠望見島嶼時,不管大小,它的樣子總像是一座浮在水面上的山。
我們不知道稱海島為山,起源於何時,可以確定的是,明代海上行船人約定俗成稱島為山。例如,明嘉靖十一年(1532)吏科左給事中陳侃,奉命出使琉球(沖...
作者序
這本論文集收了十篇論文,加上附錄的兩篇小文,共十二篇。這些論文發表的年份從一九九九到二○○七年,在性質上分屬海洋臺灣(maritime Taiwan)和殖民地臺灣(colonial Taiwan)的研究範疇,也因此這本論文集取名為「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
殖民地臺灣是我投入臺灣史研究最初的大範疇,海洋臺灣則是後來延伸出來的研究興趣。回想個人決定以臺灣歷史作為碩士論文的題材,已經是三十餘年前的事了。當時在臺灣學界還沒有「臺灣史」這個領域,研究臺灣史必得掛在中國清史或近代史的車廂,往往給人附驥尾之感。
一九九四年我從加拿大返回臺灣工作,臺灣史已經是學院正式承認的歷史學門的一個領域。在國外苦無充分材料的我,突然見證臺灣史資料大量且迅速地出土,彷彿看到長期被壓制在地底下的豐沛潛流突然逬湧而出,分享到社會群體的興奮之感。當然,為數更多的珍貴材料早已因「時代的關係」,不復可尋了。
本書分為海洋篇和殖民地篇。海洋篇收有四篇論文,主題依序為:明朝人對臺灣的認識、一五八二年美麗島船難事件、陳第〈東番記〉的介紹與分析,以及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的例證。論文的排列基本上按照主題的「歷史時間」,而非發表的先後。
對於尚無文字的臺灣島居民而言,有文字的「鄰居」的記載當然很值得整理出來;關於明朝人的臺灣認識,不少論著都零星提到,但本文是第一篇專論,也看出前人沒注意到現象。截至目前為止,若以確實登陸臺灣而留下記錄來說,我們知道的最早的西方文獻是一五八二年三位耶穌會士的書信,分別以葡萄牙文和西班牙文寫成。中文文獻稍微晚出,是一六○三年陳第的〈東番記〉。我先寫關於〈東番記〉的論文,後來覺得一五八二年的船難事件很有意思,又是最早的文獻,怎能「白白放過」?惟不諳原文,勉力為之,幸有良師益友惠予協助,總算能寫出來和國人分享。臺灣首度收入中國版圖,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而且正確來說,應該說:臺灣島約三分之一收入中國版圖,在清康熙二十三年。全島劃入版圖在牡丹社事件之後的一八七五年。鄭成功於一六六二年占領臺灣,但因為南明不是中國的「正統王朝」,所以一般不從那個時點算起。臺灣在一六八四年以前不屬於中國,是歷史的通識,但由於數十年來盛行的政治論述主張:「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因此才有這篇以史料中不勝枚舉的例證來說明「臺灣非明版圖」。這四篇都是關於來自海洋的人群活動對臺灣的衝擊,附錄一是篇相關的考證文章。
殖民地篇收有六篇論文,四篇和日本殖民地教育相關,其一,是公學校制度、教科和教科書的總說;其二,討論公學校修身書中的日本人典範;其三,是比較研究,以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洲的「國史」教育為分析對象;其四,則從五期公學校國語(日文)讀本的插畫看殖民者所呈現的臺灣人形象的變化。附錄二則是有關作者母校的小品文。這幾篇文章,是個人研究日本殖民教育的系列作品中的一部分,其他已收入拙著《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論集》(允晨文化,2002)。
我個人對文化和藝術深感興趣,江文也美麗的音樂及其莫可如何的生命際遇深深感動我。除了在江文也逝世二十周年舉辦學術研討會和紀念音樂會外,收在本書的這篇論文,試圖從江文也的文字作品探討他的民族認同和想像,是個人以文字(可惜無法用音樂)向我們流落在外的音樂家致敬。林獻堂是臺灣反殖民運動的最重要的領導者之一,他的兒子林攀龍可以說是當時臺灣學歷最高、最具「國際觀」的知識人,父子兩人在霧峰認真從事地方文化啟蒙運動,伊等的精神和眼界,即使在今天仍很難企及。今年暑假我到霧峰夏季學校講課,感覺先人仍在守護著這塊土地。
過去這二十年,臺灣史的研究在質量上都很可觀,這本論文集若能擠身這個集體努力的成果行列,就是個人最大的榮幸了。臺灣人,在有近代教育以來,將近百年被剝奪了解自己歷史的機會(或權利),我也是這百年的犧牲者。我們這個世代的人,雖然研究臺灣史,但和一般正常國家的研究者不一樣,他們是在共同的認知上更上一層樓,而我們則每天都在補課,甚至從零學起。如果我的研究有任何成績可言,那也就是我補課的成績。
人文學科的研究雖然比較像個體戶,看來是單打獨鬥,實際上是受到很多人啟發、提攜、指教、協助的綜合結果。在我的研究生涯中,要感謝的人士實在很多。讓我在這裡特別感謝先父周進國先生,以及家母周林碧華女士。先父的突然過世,讓我在傷痛之餘,更深切感受到不能背離自己所從出的土地。已故前輩學者王世慶先生是我一生難忘的人格者。劉元孝老師、曹永和老師、黃天橫先生、鄭欽仁老師和師母、余英時老師和師母、史景遷(Jonathan Spence)教授、白彬菊(Beatrice Bartlett)教授,以及濱島敦俊老師,都在我的學習路途中給予無可估量的教導和照顧。比我高半輩或同輩的學者,容我在此不一一言謝,學海浩瀚,航行靠學恩。聯經出版公司願意將我的論文集列入《臺灣研究叢刊》,讓我深感榮幸,編輯同仁的耐心協助,更令人感銘在心。
「山、海、平原」是臺灣自然景觀的意象,私意認為也是臺灣史研究者應該蓄於心的意象。我們必須整合山、海、平原的研究,在以臺灣為主體的歷史書寫中呈現她的多元脈絡和多樣性。這本論文集,基本上只觸及海和平原,但願將來我交出來的補課成績,不是論文集,而是書寫臺灣山、海、平原的書。
這本論文集收了十篇論文,加上附錄的兩篇小文,共十二篇。這些論文發表的年份從一九九九到二○○七年,在性質上分屬海洋臺灣(maritime Taiwan)和殖民地臺灣(colonial Taiwan)的研究範疇,也因此這本論文集取名為「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
殖民地臺灣是我投入臺灣史研究最初的大範疇,海洋臺灣則是後來延伸出來的研究興趣。回想個人決定以臺灣歷史作為碩士論文的題材,已經是三十餘年前的事了。當時在臺灣學界還沒有「臺灣史」這個領域,研究臺灣史必得掛在中國清史或近代史的車廂,往往給人附驥尾之感。
一九九四年我從加拿大...
目錄
自序
海洋篇
第一章 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
第二章 一五八二年美麗島船難餘生記
第三章 陳第〈東番記〉──十七世紀初臺灣西南平原的實地調查報告
第四章 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例證
殖民地篇
第五章 臺灣公學校制度、教科與教科書總說
第六章 殖民地臺灣初等教育修身書中的母國典範
第七章 歷史的統合與建構──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洲的「國史」教育
第八章 「進步由教育 幸福公家造」──林獻堂與霧峰一新會
第九章 想像的民族風──試論江文也文字作品中的臺灣與中國
第十章 寫實與規範之間──公學校國語讀本插畫中的臺灣人形象
附錄
一、楊英《先王實錄》所記「如新善開感等里」之我見
二、大林公學校的銅像哪裡去?
索引
自序
海洋篇
第一章 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
第二章 一五八二年美麗島船難餘生記
第三章 陳第〈東番記〉──十七世紀初臺灣西南平原的實地調查報告
第四章 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例證
殖民地篇
第五章 臺灣公學校制度、教科與教科書總說
第六章 殖民地臺灣初等教育修身書中的母國典範
第七章 歷史的統合與建構──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洲的「國史」教育
第八章 「進步由教育 幸福公家造」──林獻堂與霧峰一新會
第九章 想像的民族風──試論江文也文字作品中的臺灣與中國
第十章 寫實與...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
本商品資料由TAAZE會員提供,TAAZE並已依據現貨及一般人之認知對其進行審核;TAAZE對其正確性不負連帶責任。若對商品資料有疑義請聯絡TAAZE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