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和「新聞工作者」的分際何在?
一位寫作暢銷書的記者與謀殺案嫌犯合作出書,必然陷入倫理的兩難困境。
本書揭露新聞業的黑幕,它觸及新聞工作者的核心問題:「良心」。
本書不僅是新聞業的產品,也是對新聞業的評論;它同時是例證,也是解剖報導。由於本書的經典性,在Amazon榜上一直都是暢銷和長銷書。
新聞記者是有自信的人,窺探著別人的虛榮、無知與孤獨。
在獲得信任後,卻又不帶悔意的背叛他們。
本書作者珍妮.瑪康姆採用此法律訴訟實例,檢視記者對於當事人的危險關係。記者往往利用當事者的孤獨、信任或自我崇拜以獲取故事題材,然而,最後的報導卻背離當事者所陳述的事實。瑪康姆不但剖析新聞記者的道德問題,也讓大眾開始思考新聞故事取得的方式及報導內容的真實性。本書於一九九○年出版以來,一直被視為新聞倫理的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Janet Malcolm(珍妮‧瑪康姆)
生於布拉格,現居紐約。著有《心理分析:不可能的職業》、《沉默的女人:女詩人普拉絲與他的丈夫泰德‧休斯》、《佛洛伊德檔案》、《偷竊講習所》、《閱讀契可夫》。
譯者簡介:
林宗憲
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博士,譯有《中國因素:大中華圈的機會與挑戰》、《不一樣的戰爭》。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這是一個信任被出賣的故事,也是一位作者與他曾遇到並撰寫過的對象之間的模糊關係。我自己身為新聞記者,讀了這篇作品,心情感受並不好……但是對於此故事中被描寫的人物來說,這個故事確有其啟示性,並且提出一項警告。--Ian Jack,《週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這是一本精彩但又令人有挫折感的書--David Rieff,《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如果珍妮‧瑪康姆炸掉了墨水工廠,並迫使印刷業關門一個星期,她恐怕就無法在媒體王國引發更大的怒火。--Philip Weiss,《新聞日報》(Newsday)
◆這本書既是新聞學院的教科書,又是新聞從業人員的必讀書。……瑪康姆的指責揭穿了整個新聞行業的黑幕,因為她觸及了新聞工作者所缺乏的品質:良心。──Samuel G. Freedman,《給年輕記者的信》
名人推薦:◆這是一個信任被出賣的故事,也是一位作者與他曾遇到並撰寫過的對象之間的模糊關係。我自己身為新聞記者,讀了這篇作品,心情感受並不好……但是對於此故事中被描寫的人物來說,這個故事確有其啟示性,並且提出一項警告。--Ian Jack,《週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這是一本精彩但又令人有挫折感的書--David Rieff,《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如果珍妮‧瑪康姆炸掉了墨水工廠,並迫使印刷業關門一個星期,她恐怕就無法在媒體王國引發更大的怒火。--Philip Weiss,《新聞日報》(Newsday)
◆...
推薦序
胡幼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
欣聞博雅書屋即將出版珍妮.瑪康姆女士所撰《新聞記者與謀殺犯》一書的中文譯本。在二十世紀美國新聞史中,本書是討論新聞倫理的一本重要著作,更是新聞及傳播系所學子必讀的經典作品之一。
我在此不想再花時間或篇幅來贅述全書細節,而只想簡要指出作者指出的倫理議題,與譯本讀者分享並重溫一些新聞學中的基本理念。
首先要討論的是,記者可不可以接受謀殺案嫌犯的邀約,以獨家採訪及出書為前提,讓嫌犯盡情傾吐委屈?更有甚者,還事先約定,出書後之獲利,由嫌犯與記者分享,使記者名利雙收而嫌犯也因此取得訴訟所需費用!不消多言,這樣的採訪約定,使原本以追求事件真相為目的的新聞採訪工作,變質為一種商業合作交易,新聞工作的公益性於是無可避免地受到斲傷。這就再次提醒我們,記者雖然渴求獨家新聞;但是,由某一個人或組織主動提供的所謂獨家新聞,往往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要記者出賣專業靈魂的陷阱。
以本書所探討的案例而言,記者與謀殺案嫌犯合作出書,勢必使記者自己陷入倫理的兩難困境。如果記者信守承諾,與嫌犯緊密地站在同一陣線,忠實反映嫌犯片面之言,很可能就扭曲了案件真相;但記者若是在寫作過程中突然轉而認定嫌犯確曾犯罪,而在書中表達己見,則又違背了與嫌犯當初的約定,形同欺騙了嫌犯。於是,記者不管在書中幫不幫嫌犯說話,都有倫理上的虧欠。
所以,很明顯的,記者在採訪新聞時,唯一的正道,就是嚴守專業分際,不為人做嫁、不預設立場、既不做傳聲筒,也不故意陷人於罪,而是多方採訪、仔細查證,以追尋事件真相為工作目標,才能永保專業地位與尊嚴,也才能善盡公共服務之責。
此外,本書還提醒了我們,在報導司法案件時,記者不是法官,沒有司法調查與審判的公權力。因此,記者最要避免對原告被告兩造有先入為主的判斷,更不可僅憑任何一方片面之詞或提供的所謂內幕,在報導中明示或暗示哪一方有錯。記者能做的,就是報導案件審判的進度、公開審判的過程與審判結果。為了維持審判的獨立與公正性,記者只能旁觀,不能涉入。
希望本書譯本的出版,能讓新聞傳播系所學子及所有媒體工作者,再次確認記者在面對司法案件時該謹守的分際,不要因為跨越了專業界線而造成良心危機。
胡幼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
欣聞博雅書屋即將出版珍妮.瑪康姆女士所撰《新聞記者與謀殺犯》一書的中文譯本。在二十世紀美國新聞史中,本書是討論新聞倫理的一本重要著作,更是新聞及傳播系所學子必讀的經典作品之一。
我在此不想再花時間或篇幅來贅述全書細節,而只想簡要指出作者指出的倫理議題,與譯本讀者分享並重溫一些新聞學中的基本理念。
首先要討論的是,記者可不可以接受謀殺案嫌犯的邀約,以獨家採訪及出書為前提,讓嫌犯盡情傾吐委屈?更有甚者,還事先約定,出書後之獲利,由嫌犯與記者分享...
目錄
胡幼偉教授:《新聞記者與謀殺犯》導讀
一、新聞記者慣性的背叛與反背叛
二、消息靈通的內情者
三、來自麥金尼斯的信
四、謊言與非事實
五、非「天生角色」的當事者
六、作者的道義責任
七、陪審團的感受
八、當事者的期望與作者的需求
九、永不匱乏的自願當事者
*原書未分章節,但為方便讀者瀏覽查詢,本目次為中文版編輯所下。
胡幼偉教授:《新聞記者與謀殺犯》導讀
一、新聞記者慣性的背叛與反背叛
二、消息靈通的內情者
三、來自麥金尼斯的信
四、謊言與非事實
五、非「天生角色」的當事者
六、作者的道義責任
七、陪審團的感受
八、當事者的期望與作者的需求
九、永不匱乏的自願當事者
*原書未分章節,但為方便讀者瀏覽查詢,本目次為中文版編輯所下。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