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請支援搜尋碳水循環我討厭貓侯文詠讀冊選讀季暢銷5折起松浦彌太郎角川漫博會迎財神謝謝你留下來陪我臺灣世界史猶太商法東野圭吾時報出版66折起大塊文化75折起大罷免
暫存清單
限量商品已售完

美術館的魅力:21世紀初美術館教育經驗分享(二手書)

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作者:黃鈺琴

評價
1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16 NT$ 45 NT$ 280

賣家:Tree
書況(讀冊判定):良好
備註(賣家自填):無畫線註記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本商品已絕版

購買新書
9 252
其他二手價
34 94元起
圖書館借閱
#先蝦上市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 從美術館是什麼?美術館教育又是什麼?由淺入深地思考博物館本質的著作◆ 以國內環境為經,國際實況為緯,提出鎔鑄國際視野與在地觀點的有力省思◆ 圖文對照、結構清晰、條理有據,為21世紀台灣美術館學的引路之作美術博物館的設立,象徵著一個國家文化水平的高低;台灣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之下,如今已設有近四百家的博物館,每年吸引著眾多不同年齡層、不同身分行業的觀眾前往參觀,成為國民接受終身教育的廣大「社會學校」。如果美術館(博物館)這個場域經營得好,不僅能提高國民文化素質,彌補學校、家庭教育的不足,同時也可造就文化產質,以達到經濟效益,是潛藏「內涵與營利」的一種行業。像法國的羅浮宮、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都是收藏豐富及展出吸引人而聞名於世的美術博物館範例。歷史上,從博物館初始對民眾開放、導覽員協助觀眾理解展示物件,到美術館為社會做更多「解開神祕」的服務,如今已經獲得更多民眾對藝術的理解及對美術館的支持。而一個國家當國民教育程度提升與休閒時間增加時,美術博物館就更被假設成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越加的重要。本書作者以擔任推廣組組長多年來的實務經驗與視野,以靜水流深的方式紀錄、整理、反芻國內外多宗案例,試圖從「美術館教育的意義」、「美術館教育的發展」、「美術館的觀眾」、「美術館教育的傳統與新傳統」、「變異中的展示環境與觀眾」五個層面建立美術館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並配上彩色圖片輔助說明,為台灣當代的美術館應如何實踐「分享人類豐富心靈與進步知識精采的資源」此一責任,進而重建/創造美術館的魅力,提出深刻有力的闡述。

作者簡介:

黃鈺琴美國伊利諾大學藝術學院美術教育學系碩士,現任國立台灣美術館推廣組組長。曾屢次擔任國立台灣美術館學術審查委員、全國學生美展評審委員、靜宜大學與彰化師範大學講師,並負責規劃國美館整建後各項教育空間軟硬體之設置與執行督導。出版著作包括其推動「行動美術館」計畫期間的《行動美術館》紀錄專集、《美術館教育學習中心的設置與發展》等。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二手書版本、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呈現為準,若影片內未有附件或贈品
呈現即表示此二手商品無提供附件或贈品。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