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學真的差很大:
公立與私立差很大、想像與實際差很大、過去與現在差很大、國內與國外差很大
一本高中生、大學生、老師、學生家長、關心教育體制者必讀的一本書。
大學發展差很大
若以當前的出生人口換算,18年後,全台的大一新生將少12萬人,換句話說,可能一半的大學招不到學生,是何等的嚴重!
大學生差很大
四十年前的大學生為了減輕生活壓力,主要的副業收入是兼家教,當今大學生的最主要副業收入卻來自於打工。經濟壓力比較大的學生,打工成了主要的收入來源,並影響到學校的學習,造成學期考試的扣考,甚至過多的學分數不及格而面臨被退學的命運。
研究生差很大
現在的研究生由於人數眾多,碩士畢業生的薪資普遍下降,博士畢業生也供過於求,造成有希望博士畢業生去教高中的呼聲,這和以前只要博士畢業,在大學就可從副教授的等級開始任教,有很大的差異。
大學教授差很大
早期在我們傳統的尊師重道觀念中,老師具有相當的權威,只有讓老師管教學生,怎麼可能會讓學生評量老師?但在時勢所趨,各校成功地推動教學評鑑後,有些教學評量不佳的老師會受到校方的關切。目前許多大學老師有過勞的現象,單身的大學教師與已婚但未有子女的大學教師也愈來愈多。所領取的薪資不能和所付出的努力相對應,大學教師這個行業已不吃香了,大學老師們:請醒醒吧!
校園政治差很大
早期的大學沒有設置教師評審委員會,一旦聘用之後,除非違反重大學術倫理或行為規範,幾乎都是保障終身聘用。然而時過境遷,有了教評會及評鑑制度的推動,大學老師消遙的日子不再,反而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大學真的差很大
私校的學費高出公立大學不少,一學期的差額有兩萬元以上。頂尖國立大學的教授容易獲得各種研究計畫,有較豐富的研究資源,退休撫卹制度也比照公務人員,私立大學教師的退休撫卹制度則遠不如國立,且除了教學、研究之外,尚需接受學校委託的招生任務。
國外頂尖的大學,資源豐沛、建築富麗堂皇神聖莊嚴。但是台灣再好的私立大學也難以和頂尖的明星國立大學相提並論,都是因為政府對私立大學管得太多、管得太死。
作者簡介:
高安邦
現職 開南大學校長
學歷
【民國75年】美國麻薩諸塞大學資源經濟學博士
【民國72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農經碩士
【民國69年】教育部一般公費留學考試及格
【民國69年】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
【民國64年】國立政治大學財稅學系學士
經歷
海軍陸戰隊 專任少尉----【1975.10–1977.8】
政大國關中心 專任助理研究員----【1980.7–1981.8】
政大經濟系 客座副教授 ----【1986.8–1988.7】
政大經濟系 專任副教授----【1988.8 – 1993.7】
政大經濟系 專任教授----【1993.8 – 2009.1】
政大經濟系 兼任系主任----【1998.8 – 2001.7】
政大社會科學學院 兼任院長----【2001.8–2005.7】
政大社科院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班主任----【2001.8–2005.7】
政大社科院 台灣研究英語碩士學程班主任----【2003.8–2005.7】
政大社科院 中國大陸研究英語碩士學程籌備主任----【2004.8–2005.7】
台灣經濟學會 兼任學會理事----【2000.12–2002.12 2003.12 – 2005.12】
亞洲消費者與家庭經濟學會(ACFEA)兼任學會會長----【2003.6 – 2005.11】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2003.8~2006.7】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當升大學變得很簡單後
林繼生(國立武陵高中校長)
時移世易,自1997年開始,考上大學愈來愈容易,時至今日,甚至考不上大學變得很難。
當升大學變得很簡單後,整個大學生態也跟著丕變——部分學生素質低落、學習心態鬆散。不只大學生產生質變,學生考評方式以及增易的教授升等與評鑑制度,都讓師生的互動產生微妙改變。還有以往單純守在學術象牙塔「足不出戶」的教授,為了「生存」(申請研究計畫、應付升等考核等)也紛紛從「雲端」步入「紅塵」,甚至成為電視上的名嘴(其實也是一隅之見居多)或者全方位「達人」(其實很多都是道聽途說,世上哪有那麼多「無所不知的人」),更甚者,也有一些「風骨」漸軟的人,為了名位,讓「袖子」突然間變長,滿天飛舞,開始在崇高的學術殿堂玩起黨同伐異的大人政治家家酒。
我們一邊對在大學學習或學術領域仍孜孜矻矻堅持的人表達敬意,一邊也不禁深深驚嘆現在的大學和過去真的差很大。
高校長從事大學教育有年,學養豐富,行政歷練完足,今將多年所見所聞所歷所感寫成「大學差很大」一書,其中沒有高深論文的引經據典,故讀來不覺詰屈聱牙,因為都是過去實際經驗或具體聽聞所得例證,雖然高校長宅心仁厚,有意為「當事者隱」,但對明眼人來說是昭然若揭;對「圈外」人而言也覺得親切自然,事實具在,令人驚嘆莞爾。
「大學差很大」只是點出大學今昔不同中的「冰山一角」,其他更水面下的「差異」就待其他有心人自己發掘了。
大學差很大 ? 大學真的差很大!
前政大社會科學院院長暨考試委員 高永光
安邦校長從他的教學經驗,以及從事學術行政主管的親身經歷,將大學近二十年來的變化娓娓道來。最難能可貴的是,安邦兄在私立大學擔任校長多年,對於公私立學校的差距有很深入的體會。《大學差很大》這本書,不僅教育工作者應該讀一讀,對學生而言,也可以從這本書,得到一些啟發。
台灣近二十年來大學林立,造成大學教育供過於求的現象。今日大學教育整體而言,其品質可說是不升反降。關於大學院校的退場機制,嚷嚷了多年,但不管那個政黨執政、誰做教育部長卻都不敢真正推動,只能靠市場自由競爭的機制,物競天擇。老師、學生以及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如今都成為叢林中人人為戰 、人人為敵的獵人或獵物。大學原本是追求真善美的和平寧靜樂園,竟然成為殺戮戰場。孰令致之?孰令為之?
國內的大學教育自教育改革以來,問題叢叢,到處一片批判之聲。但是,對於教改之後的亂象,至今沒有系統性的檢討,當時推動教改的人,對於今天的教育亂象,難道不應該道歉?多少老師和學生成為冤死的白老鼠?
安邦兄用浅顯易懂的文字,描述大學教育近二十年來的變化。文中點出許多大學教育的核心問題,令人深思。特為文予以推薦!
我們的大學怎麼了?聽聽大學校長的肺腑之言!
陳超明(政大英文系教授、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 a University training is the great ordinary means to a great but ordinary end.”
(大學訓練是一種偉大平凡的方式,達到偉大卻平凡的目的)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John Newman (1801-90)
英國十九世紀教育家與散文家 John Newman在其《大學的理念》一書中,提到大學是個以「偉大平凡的教育方式,達到偉大卻平凡的目的。」。這個偉大且平凡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國家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台灣過去幾十年來的大學教育,對於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高階人才資源,絕對是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面對全球競爭中的重要工具。然而,過去對於高等教育的討論,大都偏重政策、法規與教學目標,甚少從實務面切入,來討論整體台灣大學的操作面與現實面。安邦校長這本《大學差很大》碰觸到過去很多學者不願去挖掘的真相與事實(如大學的校園政治),為教師個人到學校的行政操作等面向,提供了一務實且深入的討論與分析。這不是一本爆料的書,而是一本大學教育的操作手冊!
個人認識安邦校長十幾年,對於他卓越的學術、行政能力以及深思熟慮、謹言慎行的個性,非常佩服。然而近日來,卻常常聽到他對於高等教育憂心重重的發言與建議,當是發自於內心之憂慮與長期對大學教育的一種使命感!從政大經濟系系主任到現今的開南大學校長,他所展現的全盤思維,不斷地出現在《大學差很大》這本關於大學教育的論述上。
本書大抵從個人面與實務面談起,文章樸實詳盡,比較過去與現在大學的差異,進而提出未來大學發展的策略與做法。其間,也觸及了大學中,教師、學生、主管等所面臨的改變與衝擊。教師個人評鑑與大學評鑑是否能提升大學的品質?在大學教書是個好的生涯規劃嗎?學生在大學要學些什麼?少子化後,多少大學會倒閉?解救之道為何?招收陸生是萬靈丹嗎?這些問題,在本書都可以看到作者深入的分析與精闢的見解。想要了解大學教育全貌的學術人士、社會人士、學生、家長、教育主管,都應該拿起這本書來閱讀,靜心體會作者的用心!
大學是台灣未來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培養場域,我們都應該來關心它們的發展。誠如Newman一再強調的,大學負有一個偉大但平凡的目的,大學是一個教育我們成為了解自己能力與潛能的地方,大學可以創造社會與國家的價值。過去,我們發展得很好,造就了台灣奇蹟;現在,我們面臨諸多教育的挑戰,正積極進行改革與突破;未來更是大學教育的重要關鍵時期。作者透過這本書,問所有關心或從事大學教育的人:「我們準備好了嗎?」
名人推薦:推薦序
當升大學變得很簡單後
林繼生(國立武陵高中校長)
時移世易,自1997年開始,考上大學愈來愈容易,時至今日,甚至考不上大學變得很難。
當升大學變得很簡單後,整個大學生態也跟著丕變——部分學生素質低落、學習心態鬆散。不只大學生產生質變,學生考評方式以及增易的教授升等與評鑑制度,都讓師生的互動產生微妙改變。還有以往單純守在學術象牙塔「足不出戶」的教授,為了「生存」(申請研究計畫、應付升等考核等)也紛紛從「雲端」步入「紅塵」,甚至成為電視上的名嘴(其實也是一隅之見居多)或者全方...
章節試閱
CHAPTER 1 : 大學發展差很大
1.昔日大學錄取率從不到四分之一,今日人人可念大學
一九五○年全台只有1所大學、三所獨立學院、三所專科學校,經過六十年,全台一○五所大學、四十四所獨立學院、十五所專科學校,高等教育呈現急速而大幅的擴張。但同一時期,每年出生人口卻從超過三十二萬人到當前跌破十九萬人。出生人口大幅減少,可是大學數目卻持續增加,導致在少子化下的高等教育供過於求愈加嚴重。影響所及,最嚴峻的考驗當屬新興的私立大學,由於台灣有大學聯考的制度,新興的私立大學必須從大學聯考的底部力爭上游才能生存。四十年前大學聯考的總錄取率尚不到四分之一,而到今日每一個人都可以念到大學,大學教育普及的結果,使得研究所的入學人數持續增加,也造成高學歷高失業的結果。
2.新興系所推陳出新,舊所改名調整方向
對各大學來說,頂尖的國立大學要招更好的學生,新興的私立大學則要發展市場需要的科系,並擴大對國外的招生才能度過招生危機的挑戰。因此,新興的私立大學幾乎沒有冷門的科系,像哲學系、民族系、人類系等。近年來更由於社會經濟環境的變遷,兩岸交流日益頻繁,就業市場對於觀光休閒的人力需求大幅增加,導致許多大學對觀光休閒與餐飲管理的學科增系或增班。除了觀光休閒及餐飲管理的學系之外,許多大學也在增設創意與設計的系所或學院。一方面政府也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對許多學生來說,創意與設計不像有些學科理論艱深難懂,缺乏生趣與成就感。
有些系所雖屬熱門領域,但對聯考排名在後的新興大學或私立科技大學來說,卻不是學生的熱門選項,以會計系與財務金融系來說,這兩系在商管領域可說熱門,尤其是會計,專業性很高,容易就業,也可考會計師的執照,但學會計要有耐心及細心,許多學生對學會計的出路不甚瞭解,又認為會計不容易學好,因此認同感就低。對財金系來說,該系給大家的印象是會用到很多數理統計,對聯考排名在後的學生來說,大多數學生認為數學這一科永遠是他們所排斥的對象,因為多數的學生不外乎放棄數學或對數學有恐懼。但頂尖大學的學生則不同,大多數對數學比較有自信,自然考高分。有一些新興的私立大學,就把微積分從修業課程中刪除,吸引了更多的考生填寫志願。
時代環境的變化讓農業產值占總產值的比重隨經濟發展而下降,因此過去各大學的農學院也必須改名或重整。農學院及農業類科的學系大多改名為和「生物」或「生命」有關的字眼,以增加對考生的吸引力。由於理、工、醫、農類科相較人文、法商類科更重視數學,因此,近年來選擇人文、法商就讀的學生有增加的趨勢,對新興私立大學的衝擊反映在理、工類科入學的人數在遞減,這種情形也出現在日本。由於我國對大學招生員額有總量管制,各大學的招生策略都會減少冷門學系的招生員額移到熱門學系,或移撥用以增加研究所的招生員額。
3.公私立大學定位不同
除了招生的議題之外,各大學在新的時代環境下也必須自我定位,並自我轉型合乎時代發展的需要,以頂尖大學來說,幾乎都會把自己定位成研究型大學,因為研究型大學在全球來說,學術聲望較高,也較卓越。台大的目標很明確地就是要前進世界百大。因此台大的老師論文的研究成果就愈加重要。台大也要招收更多的國際學生從事國際交流。但對新興的私立大學來說,多數會把自己定位成教學卓越型大學,因此許多私立大學的老師認為學校既然以教學卓越為導向,老師的研究也許不那麼重要。事實上,教學卓越仍需要研究來強化教學內容的提升,過去的教授可以二、三十年教相同的內容,但現在知識不斷的創新,教學內容不斷的進步,因此大學教授也不能只教學而沒有研究的投入。
CHAPTER 2 : 大學生差很大
1.升學和留學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一九七○年代大學聯考的錄取率大約只有兩成上下,考取大學當大學生是許多高中生的夢想。由於聯考升學的壓力很大,家長莫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就讀明星高中,以便將來能順利擠進聯考的窄門。當時國中畢業生很多沒有考取明星高中,就會選擇重考。因此,出現了補習班中流行的國四班。升大學也是如此,高四班也到處可見。一旦擠進聯考的窄門後,許多大學生舒緩並解放了聯考的壓力後,變成由你玩四年。然而,也有一些學生立定志向將來要往先進國家較好的環境去學習和發展,當時在台大校園曾流行一句話:「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然而要到國外深造,沒有經濟上的後盾是不行的。考上教育部主辦的公費留學考試,或申請到國外大學的獎學金,可以緩和經濟上的壓力。有經濟壓力的留學生多會找打工的機會,特別是在中國餐館打工成為很多留學生的選擇。自由的大學環境,也讓很多學子在大學校園內,有不同的思維,不同的職涯選擇,也塑造一個人的重要發展歷程。
2.男生不再癡癡等,Facebook傳信息
四十年前在民風較為保守的時代,許多學校在中學六年都少有男女合班上課,在青春階段的教育期間,男女的分際是非常明顯區隔的,在中學校園內不能談戀愛,違規者必須受罰。這些青澀的學生一升上大學,剛開始對異性都表現的非常靦腆,通常都是男生約女生相會,在校園內常見到女生宿舍圍牆外站著一群等候約會的男生,這種現象稱之為在女生宿舍站崗。早期雙方的聯繫,因為沒有手機,比較不像現在的方便,有些時候男生在宿舍外站崗一站就是超過半小時或一小時。通常女生會藉這種機會來磨練男生的耐性。現在的大學生校內外的交友和社交活動主要是藉助網路。尤其是Facebook興起之後,伴隨許多資訊傳播功能,迅速在大學生中流行。除此之外,大學生的社交活動也會經由系上的公關辦理與他校或他系的聯誼活動,甚至經由此種聯誼活動去抽異性的學伴,增加一些交流的機會。
早期的大學生因為理工科系絕大多數都是男生就讀,因此系上的公關會把目標放在女校,當時民風較為保守,像銘傳、實踐、靜宜等大學的前身都是純女子學校,因此也都獲得理、工、生、醫等自然科學領域男生的青睞,所辦的社交活動中,舞會最會被這些男生所期待。
目前各大學多為男女合校,校際之間的活動,主要以相近的科系所組成的各種球類比賽,例如企管盃籃球賽等。現在的大學生在課餘也投入了一些社會團體的活動,由於時代的進步與思想觀念的改變,學生開始走出象牙塔,當愛心志工服務社會,有些也積極投入社會運動團體,積極參與社會運動,並走上街頭,提出訴求。這些都是社會民主化後,對大學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CHAPTER 3 : 研究生差很大
1.昔日求學無負擔,今日辛苦為生活
早期的研究生因為人數少,相對可以享有比較多的教育資源,研究生可以不用繳學費,只要繳一點雜費,並每月享有獎學金,生活壓力不像當今這麼大。因此當研究所的學生不會給家裡帶來太大的壓力,多半可以自食其力。再說,大學畢業了,在當時的年代,自力更生的觀念普遍存在,大多數的研究生不會向家裡要求像大學生一般的經濟支援。現在的研究生因為大環境的改變,研究生人數暴增,使得研究生除了要繳學雜費之外,獎學金的機會也變少了,而且是要當助教或研究助理才有,這和早期領獎學金不必有任何義務的負擔,有很大的不同,真的是差很大。
研究所的大幅擴張,使更多的研究生投入學術研究的領域,也充當老師的助理,甚至成為與老師論文合著的主要撰稿人,帶動了台灣在學術研究論文上量的增加,現在台灣的學術界莫不以SSCI、SCI、TSSCI國內外引文資庫所刊載的論文數目為評量學術研究成果的依歸,許多大學也都以發表研究論文刊載在期刊上才能畢業為要求,造成許多研究生成為期刊論文的製造機,也對教師的學術研究成果產生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相較以往,研究生對學術研究的貢獻增加了,可是他們面對的卻是有限的就業市場,尤其是博士畢業生卻是備覺艱辛,百感交集。
2.昔日研究生可免試當預官,今日要考試
研究生與大學生最大的不同是研究生年齡比較大,思想及行為模式比較成熟。通常男大學畢業生有服兵役的問題,有些應屆畢業的男生考上研究所之後,為銜接將來研究所畢業之後的就業問題,就會先申請保留學籍,入營服役,待退伍之後,再就讀研究所。由於多年來預備軍官有考選制度,在過去沒有考上預官的都會優先考慮就讀研究所,因為曾經有一段時間,軍方的政策是研究所的畢業生可直接服預官役。但後來因國軍人力精簡,加上研究所畢業的學生大幅增加,因此研究生也必須參加預官的考選。有些研究生則選擇一路念到博士畢業再去服兵役,其缺點是年紀較大,在服兵役時體力會較差。
3.博士已經不稀奇,流浪博士滿滿是
現在的研究生和四十年前相較,由於人數眾多,加上當前碩士以上學位的人比比皆是,碩士畢業生的薪資普遍下降,博士畢業生目前也供過於求,而造成有希望博士畢業生去教高中的呼聲,這和以前只要博士畢業,在大學就可從副教授的等級開始任教,有很大的差異。今天的研究生和過去相比,有很多的困境,除了碩士在職專班的研究生原本就多有工作外,在職場上的競爭較為激烈,有些非名校的碩士畢業生就業仍然十分困難,即使是名校的畢業生、冷門的系所只有走向公教為上策,積極參與各種考試。
目前由於廣設大學,造成大學生的人數眾多,大學的學歷變成非常普遍,加以研究所也大量擴張,研究所入學的人數雖然增加,但報考的人相較以往,在總量上有所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博士班擴張太快,未考慮市場的需要,導致近年來流浪博士大為增加,也成為輿論討論的話題。當前即便是全台頂尖的台灣大學,在博士班的招生上,有些系所也面臨招不足學生的困境,當然也會連帶影響到這些系所在學術上的發展。
目前碩士班的入學情況要比較好一些,主要是由於軍公教體系的人員,在研究所畢業後有加分及加薪,因此鼓勵軍公教職員在公餘之暇繼續攻讀研究所,因而在晚上及假日上課的碩士在職專班就成了他們的最愛。
CHAPTER 4 : 大學教授差很大
1. 老師「當」學生,學生也能「當」老師
在我們傳統的尊師重道觀念中,老師具有相當的權威,只有讓老師管教學生,怎麼可能會讓學生評量老師?但在時勢所趨,各校成功地推動教學評鑒後,有些教學評量不佳的老師會受到校方的關切,甚至調整其所開設的課程,或授課的方法,與評分的標準。許多老師為取得教學評鑒的好成績,開始顧慮上課學生的感受。
一般學生最在意的就是學期成績,因此,許多老師為了滿足學生的需求就會給予高分,這種情形以選修及通識課程最為常見。通常老師給全班高分的課程都會被同學視為在修營養學分。這一類的課程多半難度不會太高,也不會太過艱深。如果老師對修課學生人數設定上限,這一類課程在開放選課時就會搶破頭。如果老師任教的課程非常剛性,難度高,課後要花很多時間學習,吃力不討好,老師教學又難以讓人接受,上課若不能用一些方法吸引學生的學習,教學內容又無組織,教學評鑒自然不佳。如果該課程為選修課,修課人數不足,自然容易倒班,造成老師被學生死當的結果。
2.研究壓力大,老師也請槍手
對大學教師來說,影響他們最大且最深的就是研究。研究成果的最主要指標就是論文發表的篇數,論文的品質,教師論文被引用的次數,以及教師研究獲獎的次數與研究計畫承接的案件數。因此,像國外的引文資料庫SCI、SSCI、EI、A&HCI內有I的期刊就成為大學老師日夜努力撰寫論文所要投稿的目標。由於要投稿國外各種有I的期刊,對英語撰寫論文自有一定的要求,影響所及,創造了許多老師需要英文譯稿改稿。也吸引了一些在臺灣的外籍人士投入了幫人譯稿、改稿的服務行業。有些老師外語能力不足,就會集中全力去投稿國內有I的期刊。因此,近年來國內有I的學術期刊因為投稿的多,退稿率也增加。
然而,亦有老師不循正規研究途徑撰寫論文,另謀雇用槍手代勞,或運用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以指導教授為名,讓其發表。有些老師則認為共同組成研究團隊,透過集體智慧進行研究要比孤軍奮鬥更有成效,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合著論文不斷地湧現,也產生了貢獻度認定的問題。有些老師為了避免研究評量不能通過,也會要求和其他老師共同掛名發表。人際關係較差的老師要找人共同合作掛名,會有一定的困難。有些年輕的教師為尋求論文發表順利,也會找資深有名望,在學界頗負盛名的教授共同從事研究發表,以增加其上壘的機率。
3.台灣大學教授薪水亞洲最低
臺灣大學教授的薪資相較鄰近的日本、韓國及香港新加坡要低很多,國立大學的正教授最高薪無其他補貼,僅能月領十萬五千元左右,剛得到博士學位的新聘助理教授為月薪六萬八千元。本薪對應教學年資而晉敘,缺乏彈性。以美國的大學為例,有些大學的院長可以決定老師的薪資,解聘或不續聘老師也不需要經過三級教評會。在美國大學教師的薪資決定於他所屬的領域,及其知名度與對學校的貢獻,而有不同的待遇,在臺灣大學教授的薪資無甚差別,這對優秀的老師來說,並不公平。近來,彈性薪資的議題才受到政府的重視。
不過對大學老師來說,比較好的是退休撫恤制度,公立大學的老師退休符合領月退休金的條件,大致上可領到八成的月薪。私立大學的老師適用私立學校的退休撫恤制度,其退撫的待遇不如公立學校的老師。大學老師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就是寒暑假。
4.單身、「台獨」、「內在美」才是教授的真實生活寫照
由於大學老師的淘汰機制相對於公務員及中小學老師要更為嚴格,造成了許多大學老師過勞的現象,目前單身的大學教師與已婚但未有子女的大學教師也愈來愈多,主要的原因是大學教師的最基本學歷要求就要有博士學位。早期的大學教師很多都是碩士後擔任講師,再進行升等。目前的競爭環境下,只有要求聘任具有博士學位的助理教授,很多大學老師拿到博士學位時,已超過三十歲,因此,女性大學教師在生育小孩時,往往面臨高齡產婦的問題。同時,學術表現的需求,也讓很多未婚的大學老師,花很多時間在研究室,也減少了與他人交往的機會,自然成為單身族的機會也增加了。
已婚有家眷的老師,有些因留學國外的背景,會把家眷留在國外,隻身回台工作,並利用寒暑假的三個月在外探親。這些老師就是典型個人在台的「台獨」或內人在美國的「內在美」與外子在美國的「外在美」。
5.大學教授已經不吃香
在當前的環境下,大學老師一旦被不續聘,要再找專職的教職非常困難。因為各校要求的標準,基本上差異不大。拿到博士學位再任教數年不被續聘等同中年失業,對個人及家庭都會造成巨大衝擊。所以要擔大學教職一定要衡量自己的研究能力,若不行,應及早規劃轉任其他行業去發展,不要執著于具有博士學位就非當教授不可。目前大學老師都有過勞的現象,所領取的薪資不能和所付出的努力相對應,大學教師這個行業已不吃香了,大學老師們:請醒醒吧!
CHAPTER 5 : 校園政治差很大
1.昔日教官,今日輔導老師
早期在威權政體下,大學校園內有政治組織,除國民黨的黨部之外,軍人身分的軍訓教官也是輔導學生不可或缺的角色。當年校園內的軍訓教官除了上軍訓課或輔導學生,或在宿舍執勤之外,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積極介紹學生參加國民黨。當時大專學生參加預官考選,就其中的一個兵科政戰來說,通常不明文的規矩就是政戰官要由國民黨員出任。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大學生為了有機會當預官,便在學校中參加了國民黨。由於入黨的學生不少,國民黨在校園內有組織,甚至要繳黨費,並定期開會。
早期的大學教官還可以檢查學生的服裝儀容,四、五十年前,許多前衛的男大學生開始留長髮,穿喇叭褲,一天到晚要躲教官的取締。但當前時空環境改變,男大學生可以穿耳洞、戴耳環,可以很娘,變得更加自由,只要不侵害他人的自由,基本上都在被許可的範圍。因此大學校園內更講究人權之後,教官的主要角色扮演就成為急難救助和糾紛排解,許多大學生的交通事故或身體不適送醫急救,第一個在場的人員通常是教官或校園安全與保全人員,再來才是導師與系所主管,教官已從取締者逐漸轉型到協助者的角色。
2.人際關係影響去留
在解除戒嚴之後,校園民主的觀念在各大學盛行,加以教授治校,教育改革的進行,對台灣的大學校園產生了空前的影響。校園民主喚起了學生對自己權益的自我認識,也引起了學生對校務參與的需求。各大學的校務會議學生也有代表出席,並由學生代表提出對校務的看法,雖然學生代表的比例低,但也有充分反映學生意見的機會。過去院長、系主任由校長任命的情況,改由各院各系選舉產生。為了落實校園民主、教授治校,許多國立大學對於校長、院長及系所主管皆由選舉產生。使得成為學術主管的教授必須登記參選為候選人,這樣一來,幾乎和政治上的選舉同出一轍。只不過學術主管的選民是大學教授而己。為了爭取教師選民的支持,候選人也要展開拜票。通常候選人會到各教師研究室去訪問並拜票,寄發文宣,並建置自己的人脈關係。
最常見到大學教師要投票的場合,就是教師的聘任及不續聘,和教師的升等,這些事項都和人事有關。新老師的聘任可能會影響到系所的生態,所以各系所對新聘的案子都會比較注意。曾有一個系有八位老師,分成兩派,每一派各為四人,要聘新老師非常困難,雙方沒有共識,也深怕新聘的老師會屬於對方的派系,屆時就會成為永遠的少數,對系務的發展有不利的影響。
至於,不續聘案的表決,在系所基於夥伴的情感和深怕自己也是下一個目標,在祕密投票上都會傾向保護面臨不續聘的老師。但升等和不續聘不同,升等教師的表現和人際關係至為重要,有時政治立場也會影響到投票結果。曾經有些老師的著作非常亮麗,但是在投票時就是不通過,其原因可說是錯綜複雜。因為大學教師的升等,雖以研究的比重為最,然而升等的著作和所任教的科目或所處的科系專長無關,也容易遭到評審委員的否決。
3.老師成名嘴,學生成樁腳
解除戒嚴也助長了校園民主的浪潮,提高了社會大眾的政治參與,大學教授在課堂上議論時政的現象也增加,有些大學老師也不會遮掩自己的政治立場,反而旗幟鮮明地在校園內或課堂上提出自己的政治訴求,這種情況以法政類的老師較多,並常出現在電視的政論節目,這一類型的老師也多喜為政黨所用,並於當選執政後,出任政務官或不分區的民意代表,有些大學老師更代表政黨參選各種職務,在參選的過程中,也可以得到學生不少的協助。
在校園民主化的情況下,學生的多元意見也可以容易地呈現,開會時,學生代表也會去瞭解議事規則,也會去模仿民意代表的質詢。我曾經去參加一個學生自治團體的會議,就聽到有一位學生在發言:「本席以為…。」民主政治的觀念和運作,已經在大學校園內深植。伴隨校園民主緊接而來的就是講求人權。所以有些大學的規範在人權的呼聲下開始重新檢討。
4.兩岸政治問題校園內發酵
當前由於資訊科技的進步,學生可以自由地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意見,有些政治議題的討論,大學生在網路上的參與非常熱烈,近年來更因兩岸的交流日益頻繁,大學校園內也出現了許多大陸來的交換學生,由於政治立場有一些差異,大陸來的交換生盡可能不去碰觸政治的議題,而與本地學生的交流多在課業和生活經驗上。但曾經開南大學接受大專體育總會委託辦理亞洲區大學籃球邀請賽時,發生了國旗事件。在開幕時,大陸隊持五星紅旗進場,而中華隊沒有持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進場,就使得一些學生不滿,直到兩隊進行比賽時,學生為鼓舞中華隊的士氣,揮舞國旗打氣,但遭大會裁判長制止,引發進一步的反彈,在校內遍插國旗,以致隔天大陸隊前來比賽時,發現校園中遍插國旗,棄賽而去。兩岸交流可能最終仍不可避免政治議題,大學校園內也是如此。
CHAPTER 6 : 大學真的差很大
1.政府對公私立學校的補助差很大
幾乎所有的公立大學都是國立,只有一所是市立大學與一所市立學院。公立大學有學費競爭力的優勢,並得到政府較多的支持,資源條件相對較佳,大學聯考的排名相對私校來說,排序在前。除了歷史悠久與較大規模且有一定社會聲望的私校之外,很難與之抗衡。
然而這些受到政府支持的大學所招收的學生,來自弱勢家庭的比例遠低於私立大學的學生。這種情況,愈在頂尖大學愈加明顯,換句話說,政府在補貼一些相對社經背景比較好家庭的子女就讀國立明星大學。他們不須為生活擔憂,只要把書念好,畢業之後,以便進入美國的名校像哈佛與麻省理工。但來自弱勢家庭的子女就讀私立大學的比例要高過國立大學,他們要為生活擔憂,要多打工以便賺取較多的收入,以應付就讀大學的龐大開銷。再加上私校的學費高出公立大學不少,一學期的差額有兩萬元以上,使得許多私立大學的學生除了申請就學貸款之外,也申請學雜費的分期付款。許多弱勢家庭的子女就讀私立大學是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念書,以致學測及聯考成績不理想,只有選擇私校一途。而我們社會上的許多人對後段的私立大學生又有不當的對待,並在職場上歧視,使後段的私立大學畢業生在工作時會面臨一些不公平和困難。許多後段的私校生他們的聰明才智不亞於頂尖國立大學的學生,像郭台銘董事長並沒有顯赫的學歷,當年也就讀於後段的私校,但今天有許多博士都為他所用,也在高科技產業闖出一片天。
2.公私立大學教師待遇差很大
頂尖國立大學的教授容易獲得各種研究計畫,有較豐富的資源。研究空間、研究設備與研究助理都遠勝於私立大學的教師。有些私立大學的老師要跑到國立大學和國立大學的老師共同做研究,才能有機會利用其實驗室的研究設備。國立大學的教師常成為多計畫的審查委員,也主宰著計畫資源的分配。加以國立大學的教師退休撫卹制度比照公務人員,目前年齡加上服務年資達到八十五就可領月退休俸,然而私立大學教師的退休撫卹制度遠不如國立,也造成許多私立大學的優秀師資向國立大學流動,使私立大學不得不以高薪留住優秀的師資。
私立大學的老師除了教學、研究之外,尚需接受學校委託的招生任務。有時他們必須到各高中入班宣導,有些高中因為顧及高三學生要參與學測及聯考,不希望被許多私立大學要求進班宣導所干擾。因此,許多私立大學的老師就要利用人際關係和各高中維持良好的互動。有些私立大學的老師在大學博覽會推銷自己的科系,拿到博士學位的老師去拉學生就像拉客戶買保險一樣,要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成功的推銷員,以爭取學校能順利招到學生,才能永續發展。然而國立大學的老師只要教學沒有差錯,做好研究更勝於一切。過去的大學老師所從事的工作是神聖的、莊嚴的。但今日的大學老師工作績效盡可能量化,沒有研究論文會被同行瞧不起,當前大學老師多急功近利,教學好並不能保證能升等,輔導學生績效優良對升等也沒有幫助。因此,一切以研究為優先,這就是當前大學老師的寫照。
3.國外、國內大學差很大
面對學術環境的競爭,美國有名的大學每一科目的不及格比率都很高,在台灣各大學有許多科目要被當也很困難,因為當前的教學評鑑和教學的績效與升等都綁在一起,使老師會討好學生,學生用混的都可輕易過關。美國的名校對於學生成績的最後評定多會參照次數分配,取一個相當的比例給予不及格,學生也很少因為不及格而挾怨報復。但在台灣因為教學評鑑不佳而遷怒於學生的例子亦多有所聞。許多學生會因為老師掌握給分大權而有所顧忌。
在美國,殘酷而又高度競爭的學術環境,使大學老師努力追求得到終身聘用(tenure),美國是一個高度自由而社會發展成熟的國家,對於不適任的大學教師,美國大學也祭出不續聘的手段,不被續聘的老師也只得收拾行囊回家去,並接受這個事實,也不會說侵害他的人權和工作權。但在台灣當不適任的老師要被不續聘時,作業程序是冗長的,而且會控訴學校剝奪了他的工作權,也侵害了他的人權。若是這樣的話,學校要自我提升的權利在那裡?學校要生存的權利又在那裡?許多不適任的老師不會捫心自問:「別人能,為什麼我不能?」反而扛著人權的大旗,以工作權為掩護,以期能確保他的不利競爭地位。由於不適任的老師普遍沒有競爭力,要轉到他校任教而繼續留在學術界,會有很大的困難,因此,他們已經沒有退路,會用盡一切手段,放手一搏。像造謠、製造匿名黑函,向各單位投訴,希望與學校玉石俱焚,但是對多數的適任老師來說,卻也遭到了無妄之災,學校的紛擾會加深他們的不安,也會被這些不適任的教師拖累。
進入二十一世紀,知識及技術進步更為快速,產品的生命週期也變得愈來愈短。競爭也愈來愈激烈,今日所創新發展出來的知識技術,不久就會過時落伍了,麻省理工目前訓練學生讓他們可以從事的行業,目前尚沒有名稱,但在十年之後這種名稱絕對是非常普遍。像五十年前,很多人都不知道有程式設計這個行業,但是現在程式設計師已非常普遍。一九一○年代,當商務客機尚未被設計出來時,麻省理工已訓練出航空工程的碩士人才。世界頂尖的大學都很想引領教學,像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個案研究、麻省理工的開放式課程網頁(open course ware)已經大幅影響到全世界大學的教材與教學,並以其內容為教學的主要參考,各大學如果不進步的話,一下子就會差很大。
CHAPTER 1 : 大學發展差很大
1.昔日大學錄取率從不到四分之一,今日人人可念大學
一九五○年全台只有1所大學、三所獨立學院、三所專科學校,經過六十年,全台一○五所大學、四十四所獨立學院、十五所專科學校,高等教育呈現急速而大幅的擴張。但同一時期,每年出生人口卻從超過三十二萬人到當前跌破十九萬人。出生人口大幅減少,可是大學數目卻持續增加,導致在少子化下的高等教育供過於求愈加嚴重。影響所及,最嚴峻的考驗當屬新興的私立大學,由於台灣有大學聯考的制度,新興的私立大學必須從大學聯考的底部力爭上游才能生存。四十...
推薦序
編輯導讀
為什麼要讀《大學差很大》???
個性直率的開南大學校長高安邦,日前在媒體上因有感於臺灣少子化的現象,而憂心忡忡的表示對國內不少私立大學未來命運的擔憂,卻在媒體斷章取義的報導下引起社會上的軒然大波。實則校長是對於教改後臺灣的高等教育制度有著深刻的想法與看法,希望透過完整表達。
校長在國內時就讀政治大學,後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後返國任教,先服務於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歷任經濟學系主任、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和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三年多前,承蒙開南大學董事長黃政哲先生力邀出任開南大學教務長兼代理校長,隨即參與開南大學校長的遴選後,擔任校長。從國立大學到私立大學,從教學單位到研究單位再到行政單位的主管都經歷過,對高等教育的形形色色都有充分的了解。有感於此,希望藉由《大學差很大》一書揭開大學的面紗,讓讀者對大學的種種有進一步的認識。
中國或是整個亞洲一直都是一個非常注重下一代教育的民族,今日臺灣更是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對於臺灣的高等教育每個人都需要關心。這是一本
要考大學的學生
在上大學的學生
想進大學教書的教師
已在大學教書的教師
關心子女教育的父母
關心臺灣教育制度的人
都可以從中發現大學真實面貌的一本書。讀完本書您會發現現在的大學真的差很大! 公立與私立差很大、想像與實際差很大、過去與現在差很大、國內與國外差很大。
編輯導讀
為什麼要讀《大學差很大》???
個性直率的開南大學校長高安邦,日前在媒體上因有感於臺灣少子化的現象,而憂心忡忡的表示對國內不少私立大學未來命運的擔憂,卻在媒體斷章取義的報導下引起社會上的軒然大波。實則校長是對於教改後臺灣的高等教育制度有著深刻的想法與看法,希望透過完整表達。
校長在國內時就讀政治大學,後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後返國任教,先服務於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歷任經濟學系主任、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和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三年多前,承蒙開南大學董事長黃政哲先生力邀出任開南大學教務長兼代...
目錄
第一篇 大學發展差很大
第二篇 大學生差很大
第三篇 研究生差很大
第四篇 大學教授差很大
第五篇 校園政治差很大
第六篇 大學真的差很大
第一篇 大學發展差很大
第二篇 大學生差很大
第三篇 研究生差很大
第四篇 大學教授差很大
第五篇 校園政治差很大
第六篇 大學真的差很大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