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年輕人的「夢想」不是大人所認定的「一份好職業」,就會被指責或否定。這就是「夢想勒索」!
◎現在還沒找到「夢想」的年輕人,不代表未來的人生就是一片茫然!
◎集結了10000名以上的年輕人心聲,以及超過600小時對父母師長及大人的採訪!
◎日本amazon讀者★★★★☆認同推薦年輕人一定要有「夢想」嗎?「夢想」就是一份好的職業嗎?現在還找不到「夢想」的年輕人,未來的人生就一片茫然嗎?
現在的社會,無論是學校、家長、流行文化,都不斷鼓吹年輕人追夢,然而,這些夢都是大人所認定、所許可的「一份好職業」,而非年輕人自己真正想擁抱的「夢想」。那些還沒出過社會工作的高中生、大學生,又怎知道自己最喜歡怎樣的工作、有怎樣的「夢想」呢?那些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又怎知不同的工作哪一種最適合自己呢?如果年輕人還沒找到「夢想」,就會被大人認為未來前途茫茫,成不了大事業。
然而,回顧那些事業成功的名人,他們也不是在年輕時就抱著「偉大的夢想」進入社會工作或創業的,而是在職場中慢慢摸索出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領域,成就了一番事業後,才意識到原來這就是他真正追逐的「夢想」。
本書作者在日本教育界工作多年,並為各著名中學演講,他發現年輕人已經被「夢想」壓得喘不過氣了,要不是大人強加給他們的「夢想」,做著自己無法投入的事;要不就是還沒找到自己的「夢想」,而感到人生毫無希望。這個議題深深影響了年輕人的心靈健康,也限制了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更危害了國家多元性的發展。於是作者走訪了眾多年輕人、家長和老師,直指出大人對年輕人「夢想勒索」的嚴重性,並建議家長和老師如何引導那些還在摸索前進的年輕人,以及如何打造一個允許年輕人孵化「夢想」的環境。
專文推薦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各界好評(依姓名筆畫排列)
李介文 臨床心理師
沈雅琪 神老師&神媽咪
陳其正(醜爸) 親子作家/講師
謝哲青 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
蘇書平 《我在微軟學到的模組簡報技術》作者
我要對目前沒有夢想的年輕人說:「暫時找不到夢想,真的沒什麼大不了!」你應該將心力集中在找到現接段對你而言,會感興趣、也做得到的事,把它做好、做大。當行動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會孵化出夢想。
讓夢想晚點報到,也是可以的!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日本各界教育家好評推薦
大人總是叫年輕人擁抱夢想、活出自我,這幾句話就像詛咒一樣,其實我們更應該留意其負面效果。
——內田樹 武道家
喜歡叫年輕人追夢的大人,一定要看!
——田坂廣志 思想家
擺脫計畫和分析的束縛吧,重視當下的體驗,才能找出生存之道。
——野中郁次郎 經營學家
我這個人一向沒有夢想,也沒興趣到大企業工作,更沒想過要當校長。教育改革實踐家這個頭銜,是我五十二歲才替自己冠上的名號。
——藤原和博 教育改革實踐家
作者簡介:
高部大問
一九八六年生於大阪,慶應義塾大學商學部畢業,到中國留學以後,加入瑞可利(Recruit)集團,負責新人任用和人才挖角的支援業務。之後擔任多摩大學教務人員,希望找到一套真正對年輕人有益,又不會過度干預他們的方法。目前也有參與各種校務以外的活動,對各大中學和高中進行職涯演講(對象包含學生、家長、教職人員),場次共計五十六場,人數超過一萬三千多人。另外,也有在各報章雜誌和新聞網站上投稿。
譯者簡介:
葉廷昭
文藻外語學院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過去就是過去了》《圖鑑/大企業為什麼倒閉》《圖解電動車大未來》等書。
推薦序
■推薦文
沒有夢想,不行嗎?
陳志恆
現代社會鼓吹年輕人要懷抱夢想,勇敢前行!
走進書店,關於如何實現夢想的書,不計其數。例如職涯規畫類的書籍中,就常會提到:努力工作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夢想,過著夢想中的生活。然後作者就會問你:「你的夢想是什麼呢?」
如果你回答不出來,肯定很慌吧!
過去在校園中,重視的是課業與升學,老師只要你把書念好就好,對未來別想太多;但現在的學校教育不一樣了,師長除了要孩子勤奮向學外,更會鼓勵孩子放眼未來、勇敢追夢。
老實說,我覺得這沒什麼不對。然而,當社會上一面倒地充斥著「年輕人就該勇敢追夢」的主流言論時,對某些人而言,或許就是壓迫。
這讓我想起我在高雄中學就讀時,遇到許多才華洋溢又有想法的人。有一位同學,成績優異,我們都相當羨慕他過人的學習能力。
有一次,他向我提起:「我好羨慕你們,都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而我到現在卻還沒有想到。」當時,我已經想好以後自己要當個老師了。聽到他的感慨,我有些驚訝:原來別人羨慕他成績好,他卻反而羨慕別人有夢想。他說:「看到你們侃侃而談自己的夢想,我就覺得壓力好大,說出來真是沒面子!」
他的這句話,至今仍常迴盪在我耳邊。
當我進入中學擔任輔導教師後,我也曾遇到不少在設定生涯目標上卡關的孩子。一方面,他們對未來感到茫然,另一方面,他們為此感到莫名焦慮。有位孩子告訴我:「我都高三了,還不知道以後要做什麼,怎麼辦?」
問題是,我們怎能要求一個才十八歲的孩子,就想到未來三、四十年,要走什麼方向、要過什麼日子。我不禁懷疑,在高中或大學階段,對未來會感到迷惘的學生,其實才是多數、才算是正常吧!
在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後,我寫了一篇文章〈別老想選一個一輩子不會後悔的科系就讀〉,並與高中、大學階段的年輕人分享。有夢雖然很美,但不必急著現在就立定志向。比起找到夢想更重要的事情,是持續不斷地探索,找到當下想做或能做的事情,然後好好地做。
夢想是怎麼來的呢?通常不是突然間靈光乍現、從天而降。大多數人的夢想,是在實際的生活、學習與職場體驗中,慢慢孵化出來的。
我們常誤以為,成功的名人之所以有傑出的成就,是因為他們年輕時就胸懷大志,但事實上,那只不過是生命經驗不斷累積的結果。說不定,他們在年輕的時候,根本沒想過此刻會有這番光景。
《夢想勒索》一書的作者提出「夢想勒索」這個詞,不是在否定追求夢想這個行為,而是,反對大人(或整個社會)用「年輕人一定要懷抱夢想」這樣的時髦論調,來壓迫對未來毫無頭緒的學生或社會新鮮人。
作者又進一步指出,大人一方面高呼夢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對夢想有著偏狹與扭曲的定義。
既然是夢想,就不應該被設限,只要不是作奸犯科、傷天害理的事都行。甚至,夢想要帶點天馬行空,要有些不切實際,不然,何必稱為「夢想」?
如果一個孩子對大人說,他的夢想是「穿越時空」或「銀河之旅」,肯定會被批評為痴人說夢話;如果夢想是「當個家庭主婦」,大概也會被嗤之以鼻。但如果,你的夢想是要「作育英才」或「懸壺濟世」,就會得到讚賞的眼神。
本書作者觀察到,許多大人對夢想的想像,是限定在所謂「正經的職業」;那些無法帶來收入,或對社會缺乏生產力的事情,不能稱之為夢想。於是,這些大人會一下子要孩子趕快找到屬於自己的夢想,又一下子否定孩子對未來的想像。
小時候,我曾夢想著要當個作家,但促使我後來成為作家的,並非兒時的作家夢。因為,大人很快就潑了我一身冷水,他們告訴我,當作家吃不飽,不是一份正經的工作。於是,我就沒多想了!
不過,我的文筆不錯,也對寫作有高度興趣。長大後,拜網際網路發達所賜,得以在社群媒體上高談闊論,筆耕不輟的結果,讓我得到了出版書籍的機會,而走上了出版作家一路。
我可以向大眾宣稱,我從小就有作家夢,這確實沒騙人。然而,那只是兒時一閃而過的念頭,真正促使我成為作家的,是我對寫作的喜愛與持續筆耕,以及長大後的某些因緣際會。
《夢想勒索》這本書,讀來頗有意思。作者對日本當代社會的職場與教育現象,有著細膩又深刻的觀察。一方面,批評大眾盲目鼓吹追求夢想的怪象,一方面,似乎也想向年輕人傳遞一個訊息:「別因為沒有夢想而感到丟臉」。
我也想要對目前沒有夢想的年輕人說:「暫時找不到夢想,真的沒什麼大不了!」你應該將心力集中在找到現接段對你而言,會感興趣、也做得到的事,把它做好、做大。當行動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會孵化出夢想。
讓夢想晚點報到,也是可以的!
陳志恆簡介
曾為中學輔導教師,目前為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著有《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叛逆有理、獨立無罪》、《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等暢銷書。
■推薦文
沒有夢想,不行嗎?
陳志恆
現代社會鼓吹年輕人要懷抱夢想,勇敢前行!
走進書店,關於如何實現夢想的書,不計其數。例如職涯規畫類的書籍中,就常會提到:努力工作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夢想,過著夢想中的生活。然後作者就會問你:「你的夢想是什麼呢?」
如果你回答不出來,肯定很慌吧!
過去在校園中,重視的是課業與升學,老師只要你把書念好就好,對未來別想太多;但現在的學校教育不一樣了,師長除了要孩子勤奮向學外,更會鼓勵孩子放眼未來、勇敢追夢。
老實說,我覺得這沒什麼不對。然而,當社會上一面倒地充斥著「...
作者序
■前言
「我們被迫追求夢想。」
這可不是學者或評論家的言論,而是某位高中生真實的心聲。我聽到這句話才發現,原來有年輕人被夢想壓得喘不過氣。
大家好,我叫高部大問,平常在大學擔任教務人員,替學生解決職涯煩惱。
大學畢業生有七成以上選擇踏入職場,在求職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常問他們有何夢想。當過面試官的讀者,應該也有問過新鮮人這一類問題吧?好比要他們說出自己的夢想,或是未來展望等等。
事實上,這根本是一種職權騷擾。當然我也不想以偏概全,我相信也有年輕人是真心追求夢想,每天努力朝目標邁進。
可是,我在教育界聽到的都是不滿和抱怨的聲音。有些年輕人告訴我,他們並沒有什麼遠大的夢想,不曉得該如何回答那種問題。因為始終有人覺得自己受到冒犯,所以我稱這樣的行為叫「夢想勒索」。
也不光是大學生如此,有的中學和高中會找我去演講,我在幫學生做職涯教育的時候,也聽過很多苦主的案例。
除了開頭提到的高中生以外,也有學生被家長責罵,說他們就是缺乏夢想才沒出息。還有學生說自己的夢想是賺大錢,結果被老師糾正。就連東大高材生輩出的學校,也有這種封閉守舊的觀念。
類似的案例屢見不鮮,下面我就來個原音重現,讓大家體驗一下真實的心聲:
「這世上的大人,只會叫我追求夢想。」
「父母整天問我有沒有想做的事情,還說他們年紀輕輕就有目標了,不像我每天渾渾噩噩過日子。」
「我說自己還沒決定夢想,大人就說我注定撿角。」
「大人規定我們要有夢想,跟強迫症一樣。」
另外,還有這樣的聲音:
「我老實說了自己的夢想,結果父母說我辦不到。」
「中學三年級時,我跟班導說自己的夢想是嫁個好對象,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班導卻說這不叫夢想。」
被大人強迫慣了,年輕人開始產生負面的想法。
「從小到大一堆人叫我要有夢想,煩都煩都死了。」
「夢想又沒有正確答案,為什麼要一直問我啊,我很懶得回答那種蠢問題。」
「夢想被當成金科玉律,簡直莫名其妙。」
「小學時就被迫思考具體的夢想,後來我看到夢想這兩字就倒彈。」
「沒有夢想真的罪該萬死嗎?」
「不要強迫我追求夢想,我只想好好生活。」
「我不想被夢想束縛。」
這些都是年輕人最真實的心聲。
我從沒想過有這麼多年輕人被夢想荼毒。不過,我聽了一萬多名年輕人的心聲後,又花了六百小時採訪教師和家長,終於體認到這是一個無法輕忽的問題。
有的大人是出於好意,鼓勵年輕人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這種溫暖的關懷,都有揠苗助長的風險。年輕人被夢想荼毒的程度,絕對超出你我的想像。
我知道有些讀者會以為,談論夢想算哪門子勒索啊?錯了,情況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樣。
的確,夢想勒索並沒有犯法。然而,這種不當一回事的輕慢態度,正是夢想勒索一直沒有浮上檯面的原因。大家都以為追問夢想不算勒索,其實這種毫無自覺的傲慢,也是形成勒索的溫床。
一定有讀者不認同我的說法。也難怪,畢竟家長和老師都聽不到年輕人真正的心聲。就算他們抱怨自己被迫追求夢想,也不會有大人理會他們。
加害者沒有自覺是一回事,只要聽的人有被冒犯的感覺,那就符合勒索的定義了。大人願意好好跟年輕人商量的話,也不至於發展到勒索的地步。
大概有人會說,談論夢想而已幹嘛唉唉叫?那好,既然你們認為夢想沒啥大不了,為何如此堅持夢想呢?不就是你們把夢想看得很重要,才強迫年輕人追求夢想嗎?
各位也許無法理解,思考夢想有什麼好煩惱的?我告訴你原理是這樣的。
假如有人跟你說,你要有自己的夢想,隨便什麼夢想都沒關係,結果你還是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你一定會產生自卑和焦慮的情緒。大人把追夢視為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還在無形中大肆宣傳,才會造成年輕人的痛苦。
找到夢想和實踐夢想並不容易,因此在我們心目中才有神聖的地位。大部分的夢想本來就難以實現,你強迫年輕人追求夢想,等於是逼他們去買不會中獎的樂透。當然,不買樂透就沒機會中獎,但強迫別人去做未免太奇怪了。媒體過分渲染「夢想成真」的美談,殊不知容易實現的夢想根本不叫夢想,這在語意上就自相矛盾了。
夢想的定義是,在現階段無法實現的事情。要專心致志持續努力,真的去「燃燒生命」才有辦法實現,付出的犧牲肯定不小。
二○一九年日本舉辦世界盃橄欖球大賽,我國選手最常講的就是「犧牲」二字。他們每天領到的補助才一萬日圓,還要犧牲天倫之樂和個人時間,一年有兩百四十天要參加集訓,就只為了在盛大的賽事上擠進前八強。追求夢想就要有這麼大的犧牲。
所以叫別人追求夢想,等於是在告訴對方,雖然追求夢想辛苦又不切實際,但你還是要有一個為之效死的目標。擁有偉大的目標那叫幸運,普通人是不會有那種東西的,強迫對方追夢純粹是勒索。
各位仔細思考一下,你們是有偉大的夢想要實現,才拜託父母把你們生下來的嗎?我想不是吧,沒有夢想一點也不奇怪。
就算你有夢想好了,為何求學和工作時一定要強迫大家有夢想?各位成年人一路走來,難道都有照著自己的夢想走嗎?
不消說,過去經濟大好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買樓買車這一類的夢想。
不過,人人有資格做夢的時代維持不了太久,那純屬例外。日本過去泡沫經濟的美夢不也破滅了?那樣的時代只是曇花一現的幻夢。
我請問各位,在日本生活容易找到夢想嗎?現在日本的物質水平提升,幾乎沒有買不到的東西,不可能每個人都有極欲追求的目標。饒是如此,我們卻整天追問年輕人有何夢想,逼他們找到想做的事情。
把夢想強加在年輕人身上並不公平,為何不是大人勇敢追夢,讓年輕人效法呢?
別誤會,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要找戰犯。
我只是想釐清幾個問題,夢想勒索到底是如何發生的?何以過去沒有浮上檯面?夢想究竟是怎樣的東西?進入二十世紀後,「夢想」變成了拿來追求的東西,不再是單純的嚮往。這樣的夢想有何意義?擁有夢想的人,又經歷了什麼過程才擁有夢想?我想闡釋這些問題,讓大家擁有更開闊的人生,不要再被夢想束縛。
現在這個社會到處充斥夢想。請注意,我不是指這個社會充滿希望。而是人們整天鼓吹夢想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社會上充滿了追夢的壓力。
彷彿沒有夢想的人連工作都找不到,也過不上幸福美滿的人生。
沒有夢想的年輕人難道就是反社會人格,注定要被社會淘汰嗎?比起那些沒有夢想就無法努力的人,沒有夢想還能努力的人更容易發光發熱吧。
大家可能以為被夢想壓得喘不過氣的,多半是那些討厭學校又不會念書,整天愛做白日夢的年輕人吧?事實上,很會念書的資優生也飽受其害。從這個角度來看,夢想勒索是許多年輕人關注的議題。
不過,這本書不是寫給年輕人看的。告訴他們夢想不是必需品,這種場面話頂多只能提供一點心靈上的慰藉。普通的正向思考維持不了太久,整個社會制度不改變的話,替他們加油打氣也只是杯水車薪罷了。
我們大人該做的,不是打著教育和社會化的名義,強行改造年輕人的思想,把既定的社會觀念強加在他們身上。我們大人真正該做的,是努力打造一個充滿希望的社會,讓大家沒有夢想也能生存下去。
不從整個社會風氣下手,年輕人的特色注定被抹滅,多元化社會永遠不會到來。如果你親眼見過年輕人壓抑自我,被夢想荼毒的慘況,相信你也不會視而不見的。畢竟年輕人是我們未來的棟樑。
教育界始終不乏年輕人的心聲,我打算舉出一些實際的案例,呼籲大家關心夢想勒索這個從未被正視的社會問題。
希望各位看完能思考一下,如何解決夢想勒索的問題。
■前言
「我們被迫追求夢想。」
這可不是學者或評論家的言論,而是某位高中生真實的心聲。我聽到這句話才發現,原來有年輕人被夢想壓得喘不過氣。
大家好,我叫高部大問,平常在大學擔任教務人員,替學生解決職涯煩惱。
大學畢業生有七成以上選擇踏入職場,在求職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常問他們有何夢想。當過面試官的讀者,應該也有問過新鮮人這一類問題吧?好比要他們說出自己的夢想,或是未來展望等等。
事實上,這根本是一種職權騷擾。當然我也不想以偏概全,我相信也有年輕人是真心追求夢想,每天努力朝目標邁進。
可是,我在教...
目錄
推薦序 沒有夢想,不行嗎? 陳志恆
前言
第一章 被夢想戕害的年輕人
夢想無處不在的社會
夢想是事後杜撰出來的故事
年輕人的性格被夢想扭曲
一昧看人臉色,只求正確解答
第二章 職業以外的夢想不被認可
夢想等於職業的既定觀念
夢的定義未曾明確
職業觀念的變遷
第三章 好心做壞事的共犯
沒有惡意的教師和家長
教師這個職業的宿命
教唆老師的另一個元凶
日本無法量產夢想
第四章 沒有夢想會死嗎?
暢銷書《夢象成真》沒有提到的事
沒有夢想的生活方式
小小的成功體驗比夢想重要
第五章 如何擁抱夢想
不要看得太遠
讓夢想落地生根
實現夢想並非終點
打造「有夢最美」的社會是大人的工作
後記
參考文獻
推薦序 沒有夢想,不行嗎? 陳志恆
前言
第一章 被夢想戕害的年輕人
夢想無處不在的社會
夢想是事後杜撰出來的故事
年輕人的性格被夢想扭曲
一昧看人臉色,只求正確解答
第二章 職業以外的夢想不被認可
夢想等於職業的既定觀念
夢的定義未曾明確
職業觀念的變遷
第三章 好心做壞事的共犯
沒有惡意的教師和家長
教師這個職業的宿命
教唆老師的另一個元凶
日本無法量產夢想
第四章 沒有夢想會死嗎?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