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京都為名,
縱為時間,橫為空間
傳統與現代交錯出充滿立體感的紙上行旅
京都,擁有專屬的漫步速度、角度和深度
京都,擁有許多在地人才知道的這些、那些事
看似靜懿悠然的古都,其實在日本歷史上是個不斷流動著的城市!《和食古早味》、《東京歷史迷走》的胡川安,重新演繹這個深受旅人歡迎,卻又神祕的古代城市,這才是在地人知道的京都:
◆ 傳統的古都,居然曾是日本的流行中心!
各地的諸侯都想瞭解京都,是渴望京都所象徵的權力,還有對於京都文化的一種嚮往、一種時尚潮流的追求。
◆ 日本最現代化的車站,位於日本古老的政治中心!
身為日本最大的觀光都市,京都無疑有著豐富的歷史和人文景觀,迎接全球遊客的是歷史與現代碰撞的火花。
◆ 盆地地形的京都,特色居然是冬冷夏熱!
四季分明的氣候特色,造就此地豐富的自然景觀,自古就是人們參拜旅行的熱門景點。即使是一千年後的現代,觀光客仍然絡繹不絕!
◆ 自成一格的飲食,土地與季節是連結點!
不靠海的京都,發展出充滿智慧的野菜保存與料理形式,並且有別於靠海的江戶,這裡的海鮮料理不一樣!
作者簡介:
胡川安
生活中的歷史學家,身於何處就書寫何處,喜歡從細節中理解時代、從生活中觀察歷史。在日本、巴黎、美國和加拿大生活過。因為工作的關係,也在中國不同地方旅行。由於興趣龐雜,大學雙修歷史與哲學,研究所於國立臺灣大學雙修考古學與歷史學,後取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東亞系博士。曾任「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華文朗讀節策展人,目前為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和歷史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
編著十餘本書:著有《和食古早味》、《食光記憶》、《絕對驚艷魁北克》和《東京歷史迷走》,編有《貓狗說的人類文明史》、《重新思考皇帝》、《關鍵年代》和《故事臺灣史》四冊。
章節試閱
作者序迷走京都
在疫情期間出版一本京都的書,又不能出國玩,不禁讓人覺得好奇。但或許正是在這個時候,才需要這樣的書。書中沒有打卡祕境、沒有不可不去的知名景點、沒有驚呆了的美食,裡面是一個古都的底蘊與文化,還有千百年來不斷的生命力,塑造了無可比擬的文化古都。
台灣是個有生命力的地方,很多城市也在推廣自己的文化。近幾年來,大家琅琅上口的「地方創生」,成為每個地方思考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然而,不管是文化或是地方創意,都得回歸到每個城市最為核心的文化。
前兩年我寫了一本《東京歷史迷走》,相較於大家都去東京追求時尚和潮流,我認為東京是個具有傳統和歷史的城市。超過兩百五十年的江戶幕府所留下的生活和文化儀俗,仍然存在這個城市的骨髓和血液裡。這本京都的書和東京是一起的,相較於東京的傳統,我認為京都是相當具備現代性的,或者說京都在每個時代中都找到自己生存的方式,讓傳統與現代並行不悖,並且吸引全世界的人走進京都的歷史,繼續充實京都的文化。
我們要瞭解自己文化的核心在哪?才能使城市讓人著迷,而願意在不同的角落迷路,走入文化和歷史的記憶中,感受真實的生活、情感和歷史的底蘊。
京都是座歷史的迷宮,層層疊疊,以王城的姿態,在悠久的歲月裡存在著,但很多原有的景色已經完全不同。雖然一開始期許自己是「平安京」,但是氣候條件的關係,夏日梅雨季後,容易有疫病。因為是權力的中心,想要競逐政治勢力、問鼎中原的人物也會在京都大亂鬥,造成嚴重的死傷。
德川家康遷都江戶後,商業、政治和文化與京都形成競逐。對於京都受傷最大的事件就是天皇東遷,本來天皇和公卿貴族們都居住於此,具有濃厚的文化風尚,周邊相關的文化和產業的人一起維持古都的風華。然而,天皇遷到東京,使得京都喪失了重心。不過,富有生命的力京都人,開始讓京都成為一座適合觀光的都市,是一座文化古都,透過現代化的方式,讓所有到此的觀光客都能感受到滲入生活每個層面的日本文化。
要懂京都,歷史是一把很好的鑰匙,讓旅人們可以隨時穿越到不同的時代。每年的「時代祭」由京都御所遊行到平安神宮,千年繁華的遊行隊伍,盡在一時展現,傳統與現代,在人們的心目中,宛若一條時間的長河,鮮活地展現出來。
在京都,很容易著迷。不管是一處風景、一間餐廳、一枚和菓子、一座石庭,都會被吸引住。背後是美學,且蘊含著複雜的深意與精確性,像身處龍安寺的庭園中,永遠無法數到十五顆,設計者透過巧思,讓觀者無法算清石頭的數目。其中帶著不可思議的嚴謹,但在其中又可以令人感受到雀躍喜樂,或許這也是禪的體悟吧!
在京都,容易迷路。因為四季都有迷人之處,容易處處留情。櫻花滿開的時節,繁櫻似錦,為京都的街頭妝點上活潑的氣氛,增添了一股緋紅的輕雲。
櫻花的顏色具有層次性的差別,搭配上刻意修剪的樹幹,使得每一株的姿態與景致都有可觀之處。炎熱的夏季有盛大的祭典,還可以在溪流之中享用川床料理,於水流平緩之處搭上木板,直接於川中享用料理,不僅消暑,還有無盡的風雅,夜晚則在鴨川邊沉浸在七夕的浪漫裡。
秋季的紅葉帶了點清幽和寂寥的氣氛,在四季的顏色即將結束的時候,靜靜的感受自然的訊息。送舊迎新的氣氛中,偶然在街角,或是在寺廟中,突然可以聞到一股馨香,或是在冬季寂寥灰白的顏色中看到一點色彩,那就是梅花的味道與顏色。春寒乍暖,但春意已到,通常在梅花綻放的時候,也即將進入新的一年,感受四季的再次循環。
穿越傳統與現代的迷走,翻開京都,也翻開《京都歷史迷走》,在閱讀間走進京都,不再走馬看花,而是理解文化創意背後的深層底蘊,在飲食和散步裡感受京都的美。
從「傳統」走向「現代」:平安神宮
平安神宮與京都其他神社、寺廟建築形式、風格和歷史不同的神宮,是一座古都從「傳統」走到「現代」最為象徵性的地標。
每年的「時代祭」由京都御所遊行到平安神宮,千年繁華的遊行隊伍,盡在一時展現,傳統與現代,在人們的心目中,宛若一條時間的長河,鮮活地展現出來。
京都的平安神宮是日本大年初一參拜的重要地點。
年初時在京都的平安神宮與人潮一同參拜這座與京都其他神社、寺廟建築形式、風格和歷史不同的神宮,這是一座古都從「傳統」走到「現代」最為象徵性的地標。
沒有了天皇的「古都」
明治維新,新政府取代德川幕府的體制,國家統一,建立以天皇為首的國家體制。
然而,歷史的發展從來不是順遂的,甚至是跌跌撞撞的,幕末的紛爭和混亂在京都造成了不段延燒的大火,從「蛤御門之變」到「鳥羽伏見之戰」,京都的市區幾乎焚燒殆盡。
當幕府的舊勢力在關西被掃清,京都市民對於天皇掌握權力之後,京都作為新政府的政治中心充滿期待,將「皇居遷移到二条城,並以桓武天皇所興的大內裏為藍圖,在東起鴨川、西至堀川、南起綾小路、北至今出川的京都城區,設置並修復皇居。」當時的報紙如此報導著京都的新計畫。
然而,京都的維新計畫在時勢的演變之中卻夭折了,京都的皇居與御所從此沒有了天皇,京都也不在是政治的中心。
明治天皇為了讓關東的人民更加熟悉天皇,並且掃蕩幕府的殘餘勢力,明治二年(一八六九年),天皇「東幸」(巡幸東方),其實是實際上的遷都,京都喪失作為日本千年帝都的地位,在京都的歷史、經濟和文化上都面臨嚴重的考驗與危機。
當京都不在是天皇的居所、不在是日本的首都,京都是什麼?
根據京都大學教授高木博志在《近代天皇制と古都》一書之中指出,移居新皇居的天皇,成為東京的象徵,而沒有了天皇的「古都」,則以「傳統」、「文化」的方式被組織起來,成為日本歷史上的「懷舊地」。
有趣的是,因為有了維新的「近代」東京,才凸顯出「傳統」與「文化」的古都京都,「近代」是仿照西方船堅砲利的科學文明、政體是君主立憲、政教分離;而「古都」京都則是神道設教、傳統藝術與工藝文化的體現。
然而,京都的發展策略並不是固守著原有的舊體制,而是在現代化的策略之下保存傳統文化。
整個城市都是世界級博物館
打造一座城市需要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年)年,日本人在戰場上打敗了清國之後的一年,京都的復興計畫成為了「傳統的再創造」最為成功的例子,當年正月,日本第一條路面電車通車;三月平安神宮竣工;四月到七月在岡崎公園附近舉辦第四屆國內勸業博覽會;十月則舉辦遷都平安京一千一百年的祭典,後來這項祭典成為京都的重要文化活動:時代祭。
明治維新之前,一般百姓束縛於世襲的階級制度、束縛於割據各地的藩主,當統一的國家將這些枷鎖拿掉,每個人都是一國的「國民」,「國民」對於自己國家的認識必須透過國民教育、博物館、展覽會……等,瞭解一國的歷史、文化、傳統,而京都的打造計畫,似乎就是讓京都成為一個大型的、動態的、展演的博物館。
為什麼是一八九五年呢?
一八九二年十月,京都商工會同盟和市民代表所起草的〈平安京千百年紀念祭趣意書〉中提到,京都作為日本的古都,以七九五年桓武天皇從奈良遷都京都(平安京)開始算起,到一八九五年共一千一百年。在這一年之中,透過各項的活動顯示京都作為日本傳統與文化首都的地位。另外,書中還指出,要讓國民瞭解京都深刻的歷史與文化、美麗的景觀和文化的資源。
要讓一個城市成為可以參觀必須要有一連串的配套設施,需要透過現代的運輸方式,並且完成各項的基礎設施才能使國民在設計好的園區之中輕鬆的觀覽。
當時岡崎公園一代規劃以平安神宮為中心,並在其旁邊建造了工業館、農林館、機械館、水產館、動物館、美術館,這也是現在的京都市立動物園、美術館、圖書館、勸業館和京都會館群集的文化公園。
如何讓旅客從當時的七条車站到岡崎的博覽會場,京都市也規劃了從東洞院行駛到寺町、二條通的電車路線,之後逐漸擴充到京都各地。
在平安神宮的庭園中,現在還保存著當時日本第一條路面電車的車體。當時的京都人還未熟悉電車行駛於路面的景象,電車前方還有一名「告知人」,在白天要搖著旗子,晚上則要提著燈籠提醒大家電車來了。
公共運輸的建立,使得一百二十多天的博覽會就有超過一百一十三萬人來參觀,平均每天的人數將近一萬人,在十九世紀末期,這已經算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也促進了日本國民對新國家的認識。
要讓京都文化再復興,不只是將傳統的文化封凍於歷史之中,傳統的手工藝,像是西陣等染織技術,或是傳統藝能的活動,包括茶宴、藝妓舞蹈等,都是博覽會所鼓勵的傳統藝能。
而在博覽會場中心的建築物平安神宮,也是京都文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里程碑,一開始的目的在於緬懷京都作為千年古都的時代意義,奉祀開創平安朝的桓武天皇。
然而,在規劃到興建的過程,透過官僚、學者、商人和市民的合作,讓平安神宮不只是對於京都文化的懷舊,還讓文化傳統的保存成為城市的總體營造、一種活的文化展演。
當時京都商工會議的副主席中村榮助與歷史學者田口卯吉討論之後,靈光乍現出一個想法,即透過整體市民的參與完成平安神宮,將這座建築作為京都傳統文化重生的象徵。
建築平安神宮的經費由募款的方式進行,在全國的媒體上號召民眾捐款贊助,明治26年九月在博覽會場的北邊動土興建,明治二十八年三月完成,政府完全沒有出資。
重現平安京的氣勢
平安神宮正面的朱紅色大鳥居,高達二十四‧四公尺,柱圍達十一‧四公尺,十分有氣勢,穿過巨大的鳥居之後,從「應天門」進入,裡面的格局採前後左右對稱的格局,八座建築物分別是東門旁的神樂殿、西門邊的額殿,再往前是蒼龍樓、白虎樓各據領東西側,最後才是太極殿及後方的正殿。
京都現存的古蹟幾乎都是較為古樸的禪院,建築較為低調素雅,而平安神宮則多不一樣,為了重現當時平安都城的建築,展現皇城的威嚴,在朱紅色的宮殿中鋪上滿滿的白砂,加強彼此的對比。
「太極殿」是平安京「大內裏朝堂院」的重現,朱紅色的柱子搭配蒼瓦,色彩豔麗、飽和的用色、壯觀的陣仗,呈現恢弘的氣勢。由於京都並無平安時代的建築,平安神宮按照西元八世紀的建築藍圖而建,不僅重現了平安京的威儀,還在建築史上留下重要的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神宮完成的同年,從十月二十二日起舉辦連續三天的祭典,其中最為特別的是二十五日的祭典,隊伍由京都御所遊行到平安神宮。
當時祭祀協會的幹事西村捨三考證了從平安時代到明治時代的風俗,從時代最晚的維新勤皇隊開始,按照時代一直往前推移到平安時代,講究隊伍排列的順序、服飾和裝飾,而這也成為後來每年在京都所舉辦的「時代祭」。
千年繁華的遊行隊伍,盡在一時展現,傳統與現代,在人們的心目中,宛若一條時間的長河,鮮活地展現出來。
川端康成的《古都》有一段關於平安神宮的紀載,很能展現平安神宮在古都的歷史位置:
平安神宮的「時代節」也是有名的。這座神宮是爲了紀念距今一千多年以前在京都建都的桓武天皇,於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年)營造的。神殿的歷史不算太長。不過,據說神門和外殿,是仿當年平安京的應天門和太極殿建造的。它右有橘木,左有櫻樹。
更令人神往的是,裝飾着神苑的一簇簇的紅色垂櫻。如今的確可以稱得上除了這兒的花朵,再沒有什麼可以代表京都之春的了。
平安神宮雖然只有短暫的歷史,但是川端康成認為其足以代表「古都之春」了。從寒冷的冬天走向溫暖的春天,古都渡過了沒有天皇的冬天,找尋到自身的定位,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走向未來。
作者序迷走京都
在疫情期間出版一本京都的書,又不能出國玩,不禁讓人覺得好奇。但或許正是在這個時候,才需要這樣的書。書中沒有打卡祕境、沒有不可不去的知名景點、沒有驚呆了的美食,裡面是一個古都的底蘊與文化,還有千百年來不斷的生命力,塑造了無可比擬的文化古都。
台灣是個有生命力的地方,很多城市也在推廣自己的文化。近幾年來,大家琅琅上口的「地方創生」,成為每個地方思考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然而,不管是文化或是地方創意,都得回歸到每個城市最為核心的文化。
前兩年我寫了一本《東京歷史迷走》,相較於大家都去...
目錄
作者序迷走京都
第一章傳統。歷史記憶
天皇的京都:賀茂神社與京都御所
將軍的京都:二条城
畫裡的京都:洛中洛外圖屏風
庶民的京都:祇園祭
從「傳統」走向「現代」:平安神宮
第二章現代。古今橋樑
古都的玄關:京都車站
日本的巴黎:京都國立博物館
自由與現代化的起始點:同志社大學
日本最接近諾貝爾獎的地方:京都大學、哲學之道
第三章 信仰。精神依歸
庶民的信仰:京都伏見稻荷大社
黃金紐帶:清水寺
美與不滅的追求:金閣寺
聞見覺知非一一:天龍寺
枯山水的靜寂之美:龍安寺
東洋寶石之箱:大原三千院
轉角遇見現代:南禪寺
第四章風物詩。四季散策
京之春:花見與醍醐寺之櫻
京之夏:貴船神社與七夕
京之秋:東福寺
京之冬:素顏的京都
第五章 百味。飲食文化
京料理:和食之心
刀工的極致:京懷石 吉泉
京菓子:和菓子藝術的大成
京都的茶:辻利、抹茶、煎茶與一保堂
京都的市場:錦市場
結語世界的古都
作者序迷走京都
第一章傳統。歷史記憶
天皇的京都:賀茂神社與京都御所
將軍的京都:二条城
畫裡的京都:洛中洛外圖屏風
庶民的京都:祇園祭
從「傳統」走向「現代」:平安神宮
第二章現代。古今橋樑
古都的玄關:京都車站
日本的巴黎:京都國立博物館
自由與現代化的起始點:同志社大學
日本最接近諾貝爾獎的地方:京都大學、哲學之道
第三章 信仰。精神依歸
庶民的信仰:京都伏見稻荷大社
黃金紐帶:清水寺
美與不滅的追求:金閣寺
聞見覺知非一一:天龍寺
枯山水的靜寂之美:龍安寺...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