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活著便是無休止的變形。
身為人,我們隨時都在變化,不論是內在或外在,肉身或心神。
歷經成長和復原、適應和老化—―在受孕到死亡之間,我們體現了改變。
「改變」是人類萬年來適應環境的求生本能,加上現代醫學快速進步,如此改變益發明顯。隨著生命不斷朝前推進,我們夢想、歡笑,長高、萎縮,扭曲、復原,茁壯、衰敗。這些變化有的來得劇烈且急速,有的緩慢而細微。
有些改變你我無能制止――就像阻擋不了青春期、更年期、老化、失智及死亡的到來;
有些肇生於特定的心理狀態――厭食症、健身狂、整形上癮、性別轉換;
還有一些罕見得近乎奇幻――例如傳說中的狼人症、巨人症、著魔幻覺……
兼具執業醫師及暢銷作家身分的蓋文・法蘭西斯,以東西神話、藝術、文學、歷史及醫學知識為經緯,結合臨床診治的個案實例,透過深富人性關懷的二十四篇專文,探索人類身體的各種改變,闡述「變化」正是你我從生到死、身而為人的本質,進而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思想、行為與情緒,接納再自然不過的身體變化。
一本精準與詩意兼具的醫學書寫之作。
推薦人
•「從臨床、人類學、文學及深具人道精神的角度著眼,一系列關於其病人和疾病的精采沉思。」
——亨利・馬許Henry Marsh,英國神經外科醫師,皇家外科學院院士,《但求無傷》作者。
•「風格獨具、令人振奮……出自胸懷廣闊的心靈和深刻的人性。蓋文・法蘭西斯以其溫暖和機智,檢視身體生存與改變的策略,將他的想法嵌入跨越人類文化和歷史的宏大參考構架中。每個篇章讀起來都令人樂在其中且激勵人心。」
——希拉蕊・曼泰爾Hilary Mantel,英國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狼廳》、《血季》作者,布克獎得主。
•「發人深省且蘊含重要意義……法蘭西斯舉重若輕,探究醫療史和病例研究,揭露人類如何能改變身體和心智。」
——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醫師,普立茲獎得獎作《萬病之王:一部癌症的傳記》作者。
•「語感深刻的精采寫作。看出人類生命之美與戲劇性的作家醫師。」
——安妮・迪拉德Annie Dillard,作家,《汀克溪畔的朝聖者》作者,普立茲獎得主。
作者簡介:
蓋文・法蘭西斯 Gavin Francis
蘇格蘭人,英國皇家急診醫學學院及皇家全科醫師學院會員,兼具醫師及作家雙重身分。2015年曾以Adventures in Human Being一書贏得聖安德魯十字非小說年度好書。另著有True North(2008)和Empire Antarctica(2013)二書,分別贏得蘇格蘭年度好書獎,以及入選翁達傑獎與科斯塔圖書獎。法蘭西斯亦為英國《衛報》、《泰晤士報》、《倫敦書評》和《格蘭塔》等刊物撰稿。現居愛丁堡,同時也在當地執業行醫。
譯者簡介:
林金源
專職譯者。喜愛探究大自然與歷史人文故事,透過翻譯認識世界。
譯作包括《樹的智慧》、《植物的心機》、《情緒之書》、《伊斯坦堡三城記》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節選)
……受訓第一年,當時十八歲的我走過堆積的落葉,去上了一堂我永生難忘的生物化學課,從中體悟到了生命的錯綜複雜、相互關連,甚至生命的奇蹟。這堂課有個不祥的開始:投射在牆上的是一幅複雜的血紅素分子圖。導師解釋說,該種結合氧到紅血球中(稱作「卟啉環」)的化學物質,對於血液中的血紅素和葉子裡捕捉日光能量的葉綠素至關重要。多虧有卟啉,她說,地球上的生物才可能成為我們現在所知的模樣。牆上的分子結構猶似四葉苜蓿草,連鎖的卟啉葉子相扣在複雜得近乎哥德式建築的構造中。每四片葉子的核心是一顆熔岩紅的鐵原子。
當氧與每片葉子的核心結合,她解釋,就會變得如同秋楓般火紅,一旦釋出氧,便會黯澹成紫色。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和生物化學脫不了關係。「但這並非靜止的過程,」導師解釋,「而是動態的,而且活力十足。」和氧的結合使其支架變形,而變形的壓力拉動一根細小的原子槓桿,造成其他三根支架彎曲,有助於容納更多的氧。此事首先揭露出生物化學的優美之處,顯然也應該教人吃驚:從葉綠素到血紅素,為了維持生命,分子之間相互合作。
望著圖示,我試著想像自己體內數以億萬計的血紅素分子,隨著每次呼吸,在我肺部蒐集氧氣時改變形狀。隨後,心臟的搏動將血流推送到我的腦部、肌肉、肺臟,在那裡,相同的變化會逆向發生。那似乎是和樹葉每年生長與掉落同樣重要、而且反覆出現的變形,雖然難以置信,卻時時刻刻都在我全身進行。
「組織越是需要氧氣,就會變得越酸,」她繼續說,「酸性促使血紅素變形釋出氧,完全按照所需的相稱比例。」那是我當天早上的第二個體悟:血液精確滿足全身對氧的不同程度需求。她開始解釋胎兒的血紅素如何巧妙地擴大,以便從母親那裡汲取氧氣到胎盤各處,但我已陶醉在前兩個體悟中,再也聽不進她的話語。
我感覺到敬畏有加,因而流露一種喜悅:如此存在於混亂的身體化學中的平衡,似乎異常美麗,同時卻又不可避免。
變形是文學和藝術中最古老、最有共鳴的主題之一:詩人奧維德在兩千年前的《變形記》裡,將大自然和人類描繪成是翻騰的巨大旋渦,當中一切事物,無論生物或非生物,都陷在變化的循環當中,「像柔軟的蠟,被印上新圖案,不復以往的模樣,也不再保有原形……萬物皆處於變遷的狀態,形成短暫存在的表象。」奧維德以宣明友愛生命以及熱烈懇求用同理心對待萬物為他的詩作收尾。如此同理心也是行醫的核心——醫學可說是抱持善意的科學。本書旨在頌揚人類生命的動能與變形,藉以思考關於身體和宇宙的真理。
我們周遭的遼闊宇宙正在發展中:宇宙持續擴張,銀河旋臂轉動、地球沿軌道運轉,而月球每年益加遠離地球。地軸的傾斜造成四季變化,無法計次的潮汐沖刷著地球海岸。劇烈攪動的板塊構造正在重塑地殼。「沒有長久不變的事物。」這樣的老生常譚是詛咒抑或慰藉,乃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你無法踏進同一條河流兩次。」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如是說,因為我們的身體不斷在更新,正如每條河流的水也在更新。
活著便是無休止的變形。我們自身的邊界滿是孔隙,受周遭環境的成分形塑和重組。河水一度是海洋的浪花,來年可能在你鄰居的血液裡流動。你腦中的水曾是落在古老大地的降雨,而且曾在早已消失的海洋裡翻湧。就此觀點而言,身體本身即是流動的小河,或燃燒的火焰:沒有兩個片刻是相同的。在成長和復原、適應和老化的期間,我們的身體不可避免地改變外形,而我們的心智也隨著睡眠、記憶和學習而改變。從可能使我們崩潰的危機,到受孕和死亡之間的過渡期;從編織意識的神經流程,到我們運用意志力和決心的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種種變化,我們體現了改變。
「病患—patient」一詞意指「受苦者」,而行醫即是為了尋求緩解人類的痛苦。身為醫師,我的工作多半在利用那些對我們有幫助的改變,並設法緩和會限制我們的改變。身為作家,我對作為隱喻的改變感興趣,這種隱喻幾千年來令詩人、藝術家和思想家著迷,而身為醫師的我也對相同的主題感興趣,因為行醫即是尋求讓病患的身心獲得正面的改變,無論成效多麼有限。
第四章 (節選)
……「丘腦」意指「內部房間」,它位於腦室下方,大腦皮質的蕈狀皺摺下。我曾在解剖時檢視過丘腦,它的顏色與稠度如同沖積土,兩袋成對的灰色物質。它的功能是將感官訊息傳送到大腦皮質,過濾和轉達我們所見、所聽和碰觸的一切。世界透過丘腦的網絡和突觸流向我們。鎮靜劑能讓人入睡,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些藥物改變了丘腦的功能。
每種感官分配給某個丘腦「核」,而在每個核中,數以百萬計的連結不停運轉,與大腦皮質和彼此相互溝通。視覺通往大腦後部,位於頸骨上方幾吋處。聽覺向上輻射狀分布,在耳朵下方處理。觸覺包裹在耳機線般的帶狀皮質中,穿越大腦頂部。嗅覺和味覺,我們最原始的這兩種感官則不然,它們直接進入腦的下部,與涉及飢餓與性欲、恐懼與記憶的情緒中心相混雜。解讀氣味和味道的皮質也比較原始,構造上只有四層,而非六層,是我們爬蟲類演化過往的殘留物。正是因為覺察氣味和味道的原始方式,使得它們能如此喚起我們的過去,緊密牽動諸如鄉愁或是厭惡的感覺。
大腦的世界與電有關,神經細胞透過電流彼此溝通,丘腦神經元藉由控制每個細胞的電流伏特數,來阻斷或傳遞感官訊息。每個丘腦神經元應和著它所負責的感官節奏。我們可將它的神經元活動想像成百萬具不同步的電子鼓,敲打出百萬種不同節奏,而每一種節奏回應著各個不同的感官印象。除了傳統的五種感官,還有不間斷的資訊洪流時時刻刻通報皮質,關於我們的平衡、動作、體溫、口渴、飢餓、緊張,以及身體每塊肌肉和肌腱的姿態,膀胱和直腸的儲滿或排空,還有肺和氣管中的氣壓,更別提持續在我們清醒的心智中嘩然作響的較高等反射、感知和與記憶。如果我們不是如此擅長一次只專注於兩、三種知覺,這一切喧囂必定會將我們震聾。但一說到睡眠,即便只有百萬分之一的知覺,也會使我們分心。為了讓大腦休息,光是引導注意力還不夠,我們必須猛然關閉感官的大門。
當我們開始入睡,諸多改變之一,就是鉀離子穿過緊裹住每個丘腦細胞的膜,濾出後進到周圍的細胞外液。這種過濾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微小的膜通道「K2P」改變了形狀:通道結構內成對的孔打開,帶正電荷的鉀離子滑出。神經元的電荷隨著鉀離子的離開而下降,丘腦神經元放電的速度因而變慢。清醒時,數以百萬計的切分節奏傳達出我們周遭世界的複雜程度。入睡時,這些神經元放慢到深度合諧的節拍,將我們與意識隔離。當我們搖醒自己時,情況會逆轉:K2P通道變窄並關閉,丘腦神經元電壓上升,每個神經元開始再度忠實地將關於外界的訊息傳送給大腦半球。
K2P 通道並非人類獨有,它們最早是在椎實螺身上辨識出來的。K2P 通道亦非大腦獨有,也存在於腎臟和胰腺(但仍未完全了解其功能)。我們知道它們與睡眠有關,因為當科學家對椎實螺施用麻醉氣體或鎮靜劑時,牠們的K2P 通道會打開,而且變得遲鈍。連椎實螺也會睡覺,或許甚至還會做夢。
《解夢》的作者阿特米多魯斯沒有在夢究竟是來自諸神或是自我的問題上糾結。他說,唯有體驗反覆發生的夢,「我們的心靈方能深情地告誡和預示我們值得思考的同一件事。」我喜歡「深情地」這個溫柔的用語,我的某些診察經驗變成了對那些患者反覆出現的夢境可能代表的意義的安靜、共同的深思。夢發生在大腦何處,我們對此的瞭解相當有限,這些可能是危險的領域,我們得自擔探索原始情感的風險。諸如安非他命這類藥物在提供能量和欣快感時,作用就在大腦做夢的相同部位。如果這些部位變得不受管控,清醒時可能會遭精神病夢魘突破。診療時我會謹慎詢問夢境,深知它們不只極為原始,而且內容還含帶力量。
第九章 (節選)
……我在愛丁堡診所裡常看到另一種劃痕,那是人在極度苦惱時的「故意自殘」。我問其中一位病人卡爾文,他為何養成這種習慣。「最初是偷偷開始,」他說,「是我在自己臥室裡做的事。我會用剃刀、或是拆下削鉛筆器的刀片,輕割皮膚到剛好能出血的程度。我用衛生紙吸掉血,再將髒掉的衛生紙偷偷丟到遠離住家的垃圾桶。這麼做能讓我暫時感覺好一點。不過,你知道,情況只會越變越糟。」
「你割在身體哪個部位?」我問。
「起初只有這裡,」他指著臀部,「所以我只要穿上短褲,這些疤痕就沒人看得見。」卡爾文抽掉腰帶,半站立地讓我看;他的臀部布滿大理石紋般的白色格線。
「然後呢?」
「然後就欲罷不能了。我轉而對臀部另一邊下手,接著是前臂。一開始我認為只要穿長袖遮掩就行了,後來我再也不介意。某件事情改變了我——我要讓別人看見這些疤痕。我要我的爸媽、老師,以及身旁所有人都看到我有多不快樂。」
我們沉默了幾秒。「你現在怎麼看待這些疤痕?」我問。
「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樂於擁有這些疤痕。那是我人生的過往,卻是我重要的一段,現在也還是我的一部分。這些疤痕是舊我的遺跡,我再也不想那麼低落。直到最近,每當我低頭瞥見這些疤,便想起現在的我堅強多了。」
我診察卡爾文大約一年,慢慢減少了他的抗抑鬱劑藥量,查看他參加的諮商和自信建立課程。「現在呢?」
「現在我已準備好往前走。我要永遠抛棄人生過去的那部分。我決定去紋身,要將疤全部蓋住。」
對某些人來說,接受紋身和自殘屬於相同的衝動,但對卡爾文來說,每次紋身都是遠離舊我的一步。我在隨後幾次看診中發現了他的紋身演進。首先是盤踞在他左臀的一條中國龍,龍尾上揮到骨盆頂部,伸向他的脊椎。「對我來說,這代表活力,提醒我自己擁有隱藏的力量。」我仔細察看,發現疤痕幾乎看不見了。我在幾個月後又見到他,他的右臀紋了一頭蹬著後腳站立的獅子。「牠勇猛驕傲,就像我想成為的人。」隔年,他的右前臂出現雲端間的有翼天使群像,天堂的號角吹奏聲如放電般從天使身旁向外輻射。蒼白的皮膚間隙中有一座繁花盛開的花園。他的左前臂形成一幅地獄景象,食屍鬼、頭骨和手持三齒叉的惡魔,還有露出尖牙的蛇頭魚填滿空白處。
「我被困在這中間,」他指著自己的軀體,「地獄在我左側,」他舉起紋上食屍鬼與惡魔的左前臂,「而天堂在我右側,」他舉起天使和大聲吹奏的號角。
「你把天堂和地獄帶在身上了。」我說。
「我們不都是這樣嘛。你在你的工作中必定也見識過。」
•
柯南•道爾在福爾摩斯的故事中,暗示這位目光敏銳的偵探能從一個人的紋身得知許多關於該人的事。「我對紋身小有研究,」柯南•道爾藉福爾摩斯之口說道,「甚至寫過該主題的文章。」紋身被視為是其擁有者生命史的活生生見證,對醫師和福爾摩斯而言同樣有價值。
往往,當我捲起某人的衣袖為他量血壓,或是撩起他的襯衫,聆聽肺部呼吸聲時,我會看見平常未被察覺的紋身。有些紋身關於家族忠誠:孩子的姓名和生日,或是對特定伴侶的忠貞。有些人告訴我們在軍中服役的歷程,或是待在商船隊的歲月。摩托車騎士、士兵、船員和囚犯的紋身,都是隸屬階級嚴明的封閉社群的證明。我記得曾經解開某個男人的襯衫,檢查腹部,查看是否有闌尾炎。我看見他的軀幹銘刻著流暢的手寫字體――「憂愁是祈求最壞的事情發生。」他的紋身是某種自述的施法。他告訴我,自從有了這個紋身之後,他終生的焦慮便消失無蹤。
紋身能以一種非常直接、實用的方式,協助臨床醫師。我的某位病人能在刺滿蛇紋的手臂上精確指出該從何處扎針,以確保順利抽到血。有時,刺青是為了讓放射治療師對準腫瘤在身體上的確切位置。有些紋身是為了在現在與未來的自我之間,打造某種矢志不遺,終生紀念紋身者擁有的過去:踝關節上的花朵、脊椎基部的玫瑰花形物、肩膀上的卡通人物。我曾見過一些象徵超越和慶祝的紋身:從乳房切除的疤痕灰燼中重生的鳳凰,或是盛開在妊娠紋上的花園。
第一章 (節選)
……受訓第一年,當時十八歲的我走過堆積的落葉,去上了一堂我永生難忘的生物化學課,從中體悟到了生命的錯綜複雜、相互關連,甚至生命的奇蹟。這堂課有個不祥的開始:投射在牆上的是一幅複雜的血紅素分子圖。導師解釋說,該種結合氧到紅血球中(稱作「卟啉環」)的化學物質,對於血液中的血紅素和葉子裡捕捉日光能量的葉綠素至關重要。多虧有卟啉,她說,地球上的生物才可能成為我們現在所知的模樣。牆上的分子結構猶似四葉苜蓿草,連鎖的卟啉葉子相扣在複雜得近乎哥德式建築的構造中。每四片葉子的核心是一顆熔岩紅的鐵原子。...
目錄
• 第一章・變形
「像柔軟的蠟,被印上新圖案,不復以往的模樣,也不再保有原形……萬物皆處於變遷的狀態,形成短暫存在的表象。」奧維德以宣明友愛生命以及熱烈懇求用同理心對待萬物為他的詩作收尾。如此同理心也是行醫的核心――醫學可說是抱持善意的科學。
• 第二章・狼人――滿月時的激動
詹姆斯.喬依斯在《尤利西斯》中渲染月亮「使人心生迷戀、羞愧、注入美感和令人瘋狂」的力量。人們普遍相信月亮改變人類心理的效果――來自印度、伊朗、歐洲和美國的各種研究皆證實這點。北美某項研究發現,一般大眾有四成相信月亮能影響心智,而在更早的一項研究中,有高達百分之七十四的心理衛生專業人士也抱持這個看法。
• 第三章・受孕――存在的第一或第二原因
我見過一次體外人工受精:精液從移液管滴落到疊放在玻璃皿上的女性卵子,幾乎立即受精。這些卵子被留在它們的玻璃皿裡繁殖,隨著每次分裂,繁殖中的細胞變得越來越小,直到原胚成為中空的球,而大小仍與原本的卵子相當。
• 第四章・睡眠――夢的房間
藥物或許能相對簡單地促成睡眠,但惱人夢境一再出現則是更麻煩的問題。然而,傾聽夢中的故事,探索其關聯,可以提供一個可讓人前去探究不明的焦慮和關注之事的空間。我不是精神分析學家,但傾聽病人的夢境往往有助於探索他們在生活中遭遇的挑戰和難題。
• 第五章・健身――因憤怒而卸甲
長期服用類固醇的男性通常會不育,因為人造睪固酮抑制了身體自行製造睪固酮。他們的睪丸會縮小,精子數減少。彷彿是覺察到睪固酮過多的矛盾效果,神話中的許多超級壯漢都曾歷經女性化的階段。雷神索爾就有一段時間打扮成女人,黑天也是。
• 第六章・頭皮――關於角、恐怖與榮耀
在二十世紀初,許多尋常的皮膚疾患, 例如濕疹、甚至蕁麻疹,都被視為是患者心理或情感衝突的反應。我有許多病人注意到,自己的乾癬和濕疹問題在焦慮或睡眠不足時會惡化,這樣的觀察結果是現代免疫生物學理論難以解釋的。
• 第七章・出生――重塑心臟
孕期最初幾週內的人類胎兒長有尾巴,以及咽喉處像魚一樣的鰓弧。心臟發展自咽喉內的鰓弧脈管,而動脈導管則源自第六鰓弧的殘餘物。隨著胚胎成長,心臟從頸部移降到它在胸腔的定位。下降的心臟依舊與頸部最初的神經分布相連,這正是為何有許多人心臟病發作的唯一跡象,是感覺到咽喉和下巴疼痛。
• 第八章・回春――青春與美麗的煉金術
歐洲的煉金術士著迷於提煉黃金,但中國的術士則偏好煉製長生不老丹藥。許多中國術士先後宣稱煉製出了回春藥,歷史學家、科學家暨漢學家李約瑟就對中國皇帝被這些藥物毒死的頻繁程度印象深刻。
• 第九章・紋身――變形的藝術
俄國或南非的監獄文化裡有象徵刺青者所犯罪行的精細紋身—―棺材代表殺人犯,喉嚨處的匕首代表謀財,腕上的手銬或數字代表遭囚的年數。對囚犯來說,身體可能是他僅剩的所有物和反抗的武器。
• 第十章・厭食――著魔的控制
身在二十一世紀,認為厭食是一種有害的著魔似乎並不理性,但在文化意義上看起來卻最有道理——造成不幸與挨餓的某種情緒或信念,其出現往往難以理解,而結束也同樣無法解釋。
• 第十一章・幻覺――魔境
世上有許多致幻藥物,而人類使用這些藥物的歷史據說可追溯到遠至大約五千年前的印度《吠陀經》時代。中世紀曾周期性地爆發所謂的「聖安東尼之火」疾患;其間,整個社群的人在吃過遭到麥角生物鹼污染的麵包之後,都出現了幻覺。
• 第十二章・青春期――突然加速的青春
陰毛生長受到腎上腺製造的類固醇荷爾蒙的驅使程度,遠遠更勝睪固酮,這正是女孩和男孩都會長出陰毛的原因。這個荷爾蒙也會驅使汗腺改變,於是所謂的「頂沁」腺開始變得活躍,比童年期含水較多的汗腺製造出更油、味道更臭的分泌物。
• 第十三章・懷孕――最精細的作品
達文西認為,嬰兒要到出生之際才會得到自己的靈魂,但同時代的人則相信, 靈魂是在孕婦開始感覺到子宮裡的「胎動」時,以某種方式從上帝那裡注入的――通常是在大約二十週後。正如同達文西的性交與懷孕圖像預示了現今的磁振造影掃描圖,他所繪的子宮內胎兒圖也暗示了3D技術的到來。
• 第十四章・巨人症――杜林兩巨人
一九八○年代之前,荷爾蒙乃提煉自屍首的腦下垂體,如今則是在實驗室以人工方式合成。即使如此,其製造工序也相當繁複而精密,施用人類生長荷爾蒙更是一種最昂貴的治療法,一次療程可能要耗費英國人平均年收入的三至四倍,而對腦下垂體運作正常的人,頂多可望增高一吋。
• 第十五章・性別――提瑞西阿斯的兩段人生
希臘神話中,孩提時的提瑞西阿斯某次在森林裡散步時,見到了交配中的蛇――這是雌雄同體的象徵與厄運的兆頭。他沒有匆忙逃離厄運,「他擊打牠們的背部。」母蛇被殺,而提瑞西阿斯也立即變身為女人。由於周期性地脫皮,蛇象徵著變形。換上新皮的提瑞西阿斯變成了底比斯的娼妓,後來成為人母。七年後,她再度遇見交配中的蛇,這回她擊殺公蛇,立即恢復為男性形體。
• 第十六章・時差――包含天空的腦
時差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每當我們進入新的光暗節律中,身體具備能讓調適過程變慢的煞車裝置。那是一種抗拒改變的形式:身體謹慎地變換到新節律,正是這種謹慎讓我們無法迅速適應新的周遭時區。
• 第十七章・接骨術――治療的代數學
骨頭癒合的第一階段是發炎,隨著斷端周圍形成血凝塊,因身體的免疫系統而導致疼痛與腫脹。血凝塊成為堅韌的纖維細胞的構架,而骨膜轉變成可以著生新軟骨和骨頭的組織。新骨從斷端的球根狀團塊中長出,直到彼此於中途相遇,形成「骨痂」橋。
• 第十八章・更年期――女神的第三張臉
「meno-pause 月經—中斷」 也意味某種暫時的狀態,即使它微不足道。更年期症狀也許短暫,而且通常溫和,但它啟動的階段卻是持續的,而且絕非小事。更年期並非疾病或不足,甚至不是症狀群,而是女性活了四、五十年後的自然結果。
• 第十九章・閹割――希望、愛與犧牲
在生理上,攝護腺儲存精液並讓精子成熟,擁有在射精時進行擠壓的強壯肌肉壁。終生暴露在睪固酮下增進了攝護腺體的增生,同時也提高了罹癌機率。許多治療攝護腺癌的方式是藉由阻斷睪丸內睪固酮的生成而奏效,如果沒有睪固酮,腫瘤的生長便隨之變緩。
• 第二十章・笑――對自我的肯定
舉例來說,據報有許多人在葬禮上會有想笑的衝動,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感覺遲鈍,而是出於某種難以言喻、希望藉以從悲傷情境中宣洩和釋放緊張的需求。乏味喜劇中的幽默也許也出自於同一種不舒適。
• 第二十一章・義肢――人類2.0
隨著技術進步,人類不僅有機會取代缺失肢體的功能,甚至能加以改進。義肢prosthesis一詞意指「附加」,字根中隱藏的含意,暗示義肢有可能增加人類能力所及的事,而不僅止於作為替代物。珀羅普斯擁有象牙雕刻的替代肩膀,現今的義肢師則使用鈦金屬、碳纖維和合成纖維克維拉Kevlar。
• 第二十二章・記憶――遺忘的宮殿
記憶讓我們得以歷遊時間與空間,停留於現在,從片刻中解放,並帶領我們進入過去及想像未來。相反的,記憶的喪失造成了社交孤立和嚴重失去方向感,等於經歷自我本質的改變。人類腦中有無數細胞,每個細胞平均約有五千個突觸,存在著五百兆個用以嵌入記憶的可能連結。
• 第二十三章・死亡――生命的禮讚
「驗屍— autopsy」意指「自我審視」,感覺就像拉開面紗,露出可怕的脆弱。在和病患談話時, 我會突然想像他們躺在停屍臺上,目光吊滯、血液冷黑。這些片刻固然嚇人,但不知何故卻也激勵人心。就某個觀點而言,醫學是延緩死亡的藝術,而我帶著新能量回歸我的工作。
• 第二十四章・變形
然而無人得以長生不死,沒有事物永恆不變,一切都在流轉當中,即便星辰也不例外。
• 第一章・變形
「像柔軟的蠟,被印上新圖案,不復以往的模樣,也不再保有原形……萬物皆處於變遷的狀態,形成短暫存在的表象。」奧維德以宣明友愛生命以及熱烈懇求用同理心對待萬物為他的詩作收尾。如此同理心也是行醫的核心――醫學可說是抱持善意的科學。
• 第二章・狼人――滿月時的激動
詹姆斯.喬依斯在《尤利西斯》中渲染月亮「使人心生迷戀、羞愧、注入美感和令人瘋狂」的力量。人們普遍相信月亮改變人類心理的效果――來自印度、伊朗、歐洲和美國的各種研究皆證實這點。北美某項研究發現,一般大眾有四成相信月亮能影響心智,而在...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