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洞察現實的眼光 羅任玲
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是這麼說的:「詩人不會有洞悉幽冥的眼力,如果他沒有洞察現實的眼光。」我喜歡把它變成肯定句――「洞悉幽冥的眼力,來自於洞察現實的眼光。」這無疑是成為優秀詩人的必要條件。然而幽冥與現實之間,卻又存在著弔詭的難處,阿多尼斯已是此中的佼佼者,仍不免有失敗之作。如何讓幽冥和現實作最好的聯繫,既不斷裂亦不糾纏,成為出入自然的光與影,的確是詩人一生的功課。
吳文超的詩不多,但質精 (雖然我希望看到更多一些)。其中最大的特色,是詩裡始終有一隻窺探的眼睛,或一台關不掉的攝影機,架設在剛好的距離,企圖穿過現實、抵達幽冥。因為焦距精準,所以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模糊的畫面。這是他的,也是城市的,甚至整個世界的鏡頭,二十四小時反覆錄放著,從白天到黑夜。即使以第一人稱「我」出發,我們也能清楚感覺到角落裡那台默默窺伺的攝影機。那是個有著大量咖啡館、PUB、廣告看板、文件夾、影印機、衛星連線、地下電台、地下管線的世界,不斷地複製、連結與開挖,看來忙碌無比,挖土機隆隆作響,掘出的卻是一群群「靈魂的灰燼」。
不斷被連線的世界,卻同時有著不斷被阻隔的心靈。吳文超的詩,基調明明是抒情的,讀來卻總有一種荒寒之感,不論是夢裡多風曠野迎面而來的「騎士」,或是走向深藍色PUB的「影印機女子」,或消失在巷口的「媽媽」、捉完迷藏還不回來的「哥哥」,失去徽章色澤的「上校」,傾斜星空下靜默的「諸神」……,這些在不同時空登場的人物,背景都被塗上了荒涼的深藍色。例如這段:
黑黑的大廈只剩一扇窗亮著
夜的終端機上
獨自閃爍的游標
等待下一個
未知的指令
――〈夜線新聞〉
人物全部被移除了,或者人物根本只是「配件」?空蕩蕩的黑暗大廈裡,唯一醒著的竟是終端機,彷彿它是這世界最後的主宰,然而它又等待著「主人」的指令。終端機與人之間,產生了微妙的關係;但人與人之間呢?讀這段詩 (或吳文超大部分的詩),最好是用他自己的散文〈城市生活配件〉來解釋:「這個城市已經有太多數位燈光影像符號,太多迂迴曲折的包裝,太多繁複的磁條編碼。……你是否能告訴我,如何讓我在人群中將你辨識出來?如何用我的眼睛、我的耳朵、我的心去感受彼此?為了防堵駭客入侵,我們越來越精於版築編碼的防火牆,終於連不是駭客的人也不得其門而入。」這注定是一場無止境的競賽,文明的城垛築得愈高,人類心靈的防火牆也攀得愈高,像是一座座現代的巴別塔,只有在遭遇現實或虛擬的戰爭時才會偶
爾癱掉一角。而這許多癱掉的一角,對依然快速且熱鬧運轉的世界來說,很快就變成
了「夢境渣滓」或「廣場的鳥糞」,消失在生命的某個角落……。
荒涼的背景之外,吳文超的詩中還常常出現「煙火」的意象。相較於永恆的夜空(或現實),短暫燃燒的煙火更像一種轉瞬即逝的幻覺 (或理想),甚至是殘酷戰火的化身:
不斷爆裂的燒夷彈像狂歡的煙火
傾斜的星空下諸神靜默
我們的膝蓋有著同樣的疤痕
不斷被粗礪的世界擦傷
不斷結出漠然的硬痂
――〈看見〉
這樣的畫面,一再讓我想起蔡國強在德國柏林做的一個影像記錄:〈幻覺2〉,十幾分鐘的影像,只有一座被高樓環伺的小屋(藝術家刻意搭建的),煙火不斷從它的內裡爆炸開來,衝向黃昏的天空,小屋最後也燃燒起來,在美麗駭人的火光中成為灰燼。而整個錄像的背景,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幾乎全毀的柏林火車站遺跡……。吳文超的〈看見〉和蔡國強的〈幻覺2〉,不論標題和內容都可以互為詮釋――在〈看見〉裡,因為搜尋子虛烏有的邪惡武器,而摧毀了一個無所事事的下午;在〈幻覺2〉中,一個無所事事的閒適下午,卻讓人看見被真實武器摧毀的廢墟。
「製造幻覺」從來都如此好用,它讓古代君王找到奴役百姓的理由,讓現代政客得到大發軍火財的機會,讓貴婦名媛甘願一擲萬金,讓線上遊戲蓬勃發展……。「而你從鏡頭另一端看見了什麼?」這是二十一世紀,手拿攝影機的詩人,直接穿過了充滿幻覺的現實,從光禿禿的廣告看板背後傳來了提問。
你看見了什麼?這真是一個值得玩味的題目。六十億個人,恐怕有六十億種答案
吧?而我寧願看見這樣的「看見」:
光線終於轉彎
繞過了現實的煙火
夢境漲潮,吃水線將抵達
你的枕頭,拍打童年之岸
推開記憶的窗果然是海
鷗鳥啼鳴,鯨豚逡巡
――〈窗戶〉
這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段,少了灰暗蒼涼的底色,多了大海的遼闊與鯨豚鷗鳥的自由自在,像是隱喻又像是一種魔法,讓讀者從帶著窒迫感的都市叢林中解放了,哪怕是片刻也好。我是這麼想的:如果詩真的有救贖的力量,那麼經由它穿過現實所抵達的幽冥,也該是如此這般的風景吧!
二○一○年二月二十八日於台北元宵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