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化為島嶼一員,放開來豁出去,
闖一條熱烈且寂寞的路途。
她,大使夫人,大使身邊一枚隱約的綠葉。下了外交舞台官方場域,是小島友人們眼中坦率熱情的台灣女子潔思敏。回到昭瑩的世界,則是在文字與麵粉的一方天地安然自得,以及在一只海島空巢與丈夫啾啾和鳴的她自己。
小島宇宙裡,三個不同身分轉圜,有時獨挑大梁,有時輪番登場,有些時候更得分飾多角。島國采風探索、社群往來密友聚首,大海瑜伽流浪共學、享受一個人的寂寞也學習與伴侶並肩同行。邁開熱情的腳步,睜大好奇的雙眼,唯有熱烈生活並真正愛過,才能理直氣壯且了無遺憾說:
「再孤單的島,也有我的熱鬧。」
作者簡介:
杜昭瑩
台灣台南人,輔大中文研究所碩士。
旅居各國多年,先後在英國牛津、美國洛杉磯、比利時布魯塞爾、印尼雅加達、印尼泗水、馬紹爾群島等地落腳停留。
不論天涯海角,始終未曾離開過文學溫暖的懷抱。
著有《20分的媽媽,80分的小孩──我在比利時的教養手記》、《淡定,讓孩子起飛》、《這國,這島,這城──你意想不到的印度尼西亞》、《你的星空,我的愛情少尉》、《聽見花開的聲音:24朵印尼芳華的生命寫真》等。
章節試閱
分享的真諦
獨處的白天,我在廚房忙活,突然聽見後院有窸窸窣窣的奇怪聲響,趨近仔細一聽,居然有孩童說話的聲音就在玻璃門的後面響起。
我不敢太貿然出現,站遠遠,透過百葉門簾偷看一眼,兩個小毛頭高高蹲踞在我的圍牆上,緊鄰著木瓜樹,他們腳邊排排隊站了幾顆黃澄澄的小木瓜。
哎呀!那是我的木瓜!
後院那棵木瓜樹長得奇高,我得仰著頭才看得到天空裡的累累結果。那些擠在一起的小木瓜,我管不著也搆不到,通常是熟成之後任它落地腐爛,成了土壤的天然肥料,還因此開枝散葉,長出兩棵木瓜小幼樹,一天一天,向著天空奮力伸展。
這兩個小屁孩,哪來的能耐,竟然可以爬上細瘦的樹幹,一口氣摘下所有的黃木瓜,也實在太厲害!我在門簾後等他們都站穩了,才緩緩現身。木瓜已成他們的囊中物,無關緊要,我唯一擔心的是他們會被我嚇到失足跌落,這可萬萬使不得。
「哈囉!」小屁孩光明正大跟我打招呼,咧開嘴,一口白牙衝著我笑。他嘴裡嘟囔幾句,指著腳邊的木瓜,伸手比個讚,然後隨意挑了兩個放在手心,遠遠向我伸來,意思是,這兩個分妳,妳要不要?
我啼笑皆非,分我?那不是我的嗎?
我隔著紗門搖搖手,跟他重複喊:「你這樣很危險,小心一點!」眼睜睜看著他心滿意足把木瓜兜在上衣裡,身手俐落翻牆而去,消失在我的視線裡。
我呆站在那裡,仰頭看著我的木瓜樹,好氣又好笑。
我心裡不是完全沒有掙扎,怎麼好就這樣輕而易舉放他們走?好歹也要趁機上一堂公民與道德,義正詞嚴加以訓誡,這是我的木瓜,不是你想拿就能拿。可到頭來,我什麼也沒說,只是用慈母般的口吻拚命叮囑,要小心喔要小心喔,最後還和藹說再見,目送他們平安離開我的後院。
之前鄰居曾經氣呼呼來投訴,說她家木瓜被附近小孩翻牆進來偷個精光,香蕉也是,一整串,她費盡苦心細細栽培,眼看著就要等到豐收的季節,才一晃眼,竟然不翼而飛空空如也。「我氣到報警!」她說這話的時候還是氣噗噗,滿腔難以平息的忿忿不平。
警車喔咿喔咿來抓偷木瓜的現行犯嗎?千不該萬不該,我居然噗哧一聲笑出來。
警察可以做什麼嗎?當然沒有,頂多勸誡了事,叫他們快快回家,不要外面亂跑亂摘別人家的木瓜。
這極有可能根本就是觀念的問題,我猜孩子們從頭到尾並不認為這是偷竊,木瓜香蕉天生地養,啊不就是要給大家一起分享,哪裡還要大費周章找警察來?
分享,是島國一樣非常重要的核心價值。剛來時不明所以,鬧過許多笑話,日子久了,才漸漸弄懂這個道理。
有一回晚宴上,看到某位熟識的女議員脖子上好大一串貝殼項鍊,超美,層層堆疊像是寶塔一樣珍貴。我從沒見過那麼豪華的貝殼串鏈,話由真心,止不住連聲說:「好美好美,這是我見過最澎湃的項鍊!」
她很開心聽到我由衷的讚美,仔細跟我說明它的來源出處,是哪個外島才有的雪白貝,又是出自哪個女生的一雙編織巧手。我哇聲連連,還情不自禁伸出手,摸了好幾遍。
下一次見面,她突然送給我一個禮盒,沉甸甸,打開一看,同樣規格的一套豪華貝殼項鍊跳進眼簾,我受寵若驚,她怎麼會如此慷慨如此熱情?而我又怎麼可以收下如此珍貴的禮物?
雖然我拚命擺手搖頭,覺得受之有愧,可是她的一番心意我沒有婉拒的餘地,啞口無言,只能傻傻地一勁說謝謝。
另一回,和某部長伉儷一同飛到外島參加慶典活動,他倆穿了一套綠色的島衫制服,上面的圖案好特別,有海龜跟海馬在水草間自在悠游,「妳這洋裝好美,圖案好特別!」我彎下腰,張大眼睛盯著看,不改樂於給予讚美的習慣,誠摯表達我的欣賞之意。
她微笑以待,有點害羞,沒有多說什麼。
那個傍晚,回程飛機降落在馬久羅機場,我先下機,走在最前頭,她這時快步追上,突然開口問我:「妳喜歡的顏色是什麼呢?」我不疑有他,以為只是一段尋常的對話,爽快回答:「藍色啊,紫色啊,我最喜歡這兩種顏色。」
幾個星期之後,我突然收到一個意外的包裹,一套藍色的島衫制服四平八穩躺在裡面,抖開仔細瞧,好多海龜和海馬隨著波浪湧現出來。部長夫人居然把她身上那塊布料換成藍色,按照我倆的尺寸,做成一件襯衫一件洋裝,輾轉送來給我。
這一嚇非同小可,怎麼我隨口幾句讚美,換來的都是如此隆重的回饋?當地友人這才告訴我,在小島,要小心,不能隨便稱讚別人的東西,那個意思表達的是:我喜歡。而對方微笑不語的含義很可能是:妳喜歡我就送給妳!
這玩笑開大了,我猛然驚覺,啊!我到底都做了些什麼傻事?
後來跟當地朋友求證是否確實有這樣的說法,才知道分享的習俗並非空穴來風。他還另外幫我補修學分。比如洗衣房的普遍,除了電費昂貴,水源不易,另一個沒被說破的原因是,如果我家裡有了洗衣機,那我不能拒絕親朋好友來使用,水電費用都將是一大額外的負荷。另外一樁,為什麼很多人家房子裡面家徒四壁,空空如也?表面的答案是,如果有親友來借住,晚上睡墊鋪一鋪,一間空廳要擠十個人都沒問題。但另一個檯面下的解答是,家裡擺了家具,要是有人看中意想要搬回去,喔喔,你也得欣然同意。
不能說不,因為分享是天經地義的事。
所以說,我怎麼能夠呼天搶地對著兩個摘瓜的小毛頭高聲說不呢?他們笑嘻嘻正要翻牆而去的同時,我不知道為什麼也是咧著一張嘴,笑咪咪,那意思不言而喻:慢走喔,歡迎光臨,下次再來!
小島數年,我猜,我已經逐漸懂得了分享的真諦。
不存在的電影院
除了幾間深夜小酒吧,島上沒有娛樂場所。
很多年前,市區曾經有一家電影院,還有一家保齡球館,據說最後都因為生意清淡收支難以平衡而被迫歇業。兩棟建築現在都已經成為古蹟般的存在,破舊傾頹。我開車經過時會多看一眼,很難憑空想像有電影可看有保齡球可打的小島會是怎樣鬧騰的模樣。
我所認識的小島,順隨自然的運行,日升日落,潮起潮退,人們安於樸素寧靜的生活節奏,那些對外在世界來說理所當然的熱鬧繁華,對他們來說不是非有不可的必然需求。
現在的我,也已經不是非要什麼不可。小島生活過下來,曾經澎湃的購物慾望幾乎丟入大海隱匿不見,除了必要的生活採買,想不起來已經多久我沒買過新衣新鞋,更別提昂貴無用的名牌新包。無處可買自是當然,但更大的原因是,幾件衣服兩雙鞋一個包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我想不出來我就一個我,為什麼這些身外之物總還需要更好或更多?
唯二放不下的念想是書店和電影院。那都是可以讓我暫時把自己交託出去,忘卻現實,戲耍遨遊的另一個神祕時空。我無比思念徜徉其中的自由自在。
書店是過分的奢望了。幸運的是,在小島,我還有些少少的機會,得以重溫往日電影院的美好氛圍。
第一次看電影,是在酒吧。一名德國攝影師花了數年的時間,拍攝了一支馬紹爾的紀錄片,內容是關於氣候變遷的切身議題。酒吧旁有一個圓弧屋頂的大型場地,架起銀幕,擺滿塑膠椅,把各國的觀眾放進去,再加上爆米花和炸魚薯條的免費供應,儼然就是電影院的架式。
電影裡面的場景都是我們熟悉的地方,幾位受訪的島民也是平時身邊出沒的朋友,看著他們在銀幕上侃侃而談,那種感覺十分奇妙。有人既是銀幕裡的演員又是台下的觀眾,電影結束還繼續擔綱座談會的一名要員,是當天最忙碌的人。
非常新鮮有趣的經驗,可是太過實際,跟我對電影院的想像(或需求)差距太大。我真正想念的,是一種看電影的美好氛圍。
德國女朋友有一個溫暖的窩,對異鄉人來說,燈光昏黃的客廳以及香氣充滿的小廚房都釋放出一種家的信號,召喚著我們前來。最特別的是她擁有一座大露台,那是我們絕無僅有的星月電影院的祕密所在。
入夜,我們從島的各方帶著食物前來集合。主人的德國蔬菜湯還在小爐噗哧噗哧滾著,我帶來高麗菜水煎包,日本女生做了關東煮起司鳥蛋串,義大利媽媽買了一個海綿蛋糕,菲律賓男生裝了兩大碗爆米花,隔壁的澳洲媽媽挾帶了兩歲的小男娃。食物全部搬到露台小桌,架好投影機,各自尋個地方,或席地而坐或找張椅子隨便窩,遙控器一按,電影就要鳴鑼開場。
自然是二輪電影院,打在白牆上的 Lalaland、鐘樓怪人,都是好萊塢的陳年舊片,這座露台上,我真正享受的不光是電影本身,更是看電影這件事。
此時此刻,大海的呼吸輕聲起伏就在幾尺之外,晚風無比柔軟輕撫著我的臉龐,銀幕上方,一輪滿月散發飽滿的光芒,幾顆星斗閃爍著微光,一起映照在我們頭上。還有白雲,一大朵一大朵緩慢游移在夜空,清晰可辨,教人忘記你其實身處暗夜。
也曾經一回,銀幕上女主角旋轉著大圓裙與男主角翩然起舞的時候,天空突然灑下毛毛細雨,當你伸出手心,驚覺它也正如劇情般浪漫地存在,鵝毛般的雨絲卻又即刻消逸無蹤。
如夢似幻的星月電影院,我不禁要想,日後當我離開小島,回想起那些夜晚,是否也會懷疑它是否曾經真實地存在?
伊拜的女兒
從伊拜回到馬久羅之後,我一直找不到機會跟她碰面,快要滿溢出來的心得報告一直在我胸口翻攪,恨不得吐之而後快。
那是我第一次的伊拜之行,行前兩天我在一次活動餐會裡碰巧遇見她,兩人一談如故,聊到欲罷不能。她是正港的伊拜女兒,對於我首次造訪她的原鄉,給了我許多深刻的提點。
「等我回來,我再跟妳報告我的伊拜心得。」那天的話題結束在沒有約定好的下一回見面。
才三十出頭的她,已經是島國政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照理說,我和她怎麼樣都不會是「朋友」,每次聚會,大部分的時間我只是陪襯,餐桌上的話題通常是丈夫與她的公事往來,幾乎沒有單屬於我跟她之間的交流平台。論年紀,我們更是不同時代的人,要是我結婚再早一些,女兒可能就是她的這個年齡。長輩與年輕女生之間禮貌性的寒暄,應該是我們唯一相處的模式才對。
但是很奇怪,我和她有一種靈犀相通,無關於身分或是年齡,我們對彼此有種無法言說的特殊看待。我可以大膽這樣說出來,因為我明確感受到有一條線,我們各執一端,微微拉扯,力道很細很輕微,但是千真萬確。
再次見面是在一場游泳池畔的晚宴,我坐定後,遠遠看見隔了兩桌距離的她,我興奮地跟她招手,她報以笑容,溫煦如和風。我們一句話都沒機會說出口,我低下頭跟身旁的丈夫輕聲說:「她懷孕了。」
丈夫一頭霧水,不知道我這話從何而來。她還是一如往日那般豐潤美麗,看不出有什麼一點不同。「妳從哪裡看出來?」他不解地問我。
我就是知道,因為她看起來格外溫暖。
再過一個月,我們終於約好時間在中餐廳的小包廂見面。一坐下來,菜都還沒上,「天哪,那真是個神奇的地方,天哪,我居然在那裡感受到家鄉熟悉的溫暖!」我開始哇啦哇啦說個不停。她坐在圓桌的正對面,專心聽,時而微笑不語,時而補充兩句,她的臉上流露出一股「是我族類」的歡快。那種表情我認得,那是我每次聽到馬國人跟我描述他們美好的台灣經驗時,我要很努力才有辦法克制的意滿志得。
接下來的發展我也很熟悉,當有人對你的來處表現出真摯的尊敬與熱情時,你背後那獨一無二的原鄉故事會被鼓譟著蜂湧而出,停不下來。
她自小被祖父母領養,隨著大家族一起生活。親人間的領養?在我們聽起來很奇特,可對島民來說只是一種尋常的習俗,也是一種親族之間的奇妙運行。在大家族的成長歷程裡,充滿了龐大的共生連結,祖父母對從各島前來依親的族人來者不拒,小小的房子時常一住二三十人,家裡的擁擠程度如同伊拜巷弄裡沒有間隙的水泥屋群。「我離開家鄉以前,不知道什麼是擁有自己房間的感覺。」她笑著說。
因為生活沒有隱私而心生不滿嗎?時常因為被打擾而覺得煩躁不安嗎?她頻頻搖頭,對她來說,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群體生活,也是一種親族的滋養之下才能獲得的奇異溫情。共生的家族生活裡,她尤其從奶奶身上習得一股原味純粹的小島精神,不管是傳統的文化習俗,或是原鄉的衣著飲食,都是她成長過程最重要的養分,也都在日後成為穩定她生命的最中核心。
長成一個純粹的島國女兒,對她來說其實並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七歲那年,她在全島眾多孩童之中被揀選出來,獲得對岸瓜佳蓮美軍基地附屬學校的入學許可,從此展開她在兩島之間來回遊走長達十二年的求學生涯。
每天一大清早,左鄰右社同齡的娃兒們還在賴床,她已經來到碼頭,搭上渡船前進二十分鐘之外的另一座島。從下船開始,她踏上的是另一個世界的領土,白天,她像是一塊飢渴的海綿吸收美國的教育與生活模式,說英文,學習美國教科書,跟美軍子弟們玩耍與競逐。放學之後,登上黃昏的渡船,她把那個美國化的小女生留在碼頭,又變身小島女兒,走進眾人雜沓的村落,說馬國話,吃當地食物,睡大通鋪,遵循長輩族親的生活邏輯,直到明天太陽升起,那班航向另一個國度的渡船再度來臨。
「這好像雙面人生喔!」我忍不住要問,擺盪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之間,她內心難道不會感受到極大的矛盾嗎?她不曾對自己原生的土地產生質疑嗎?或者,她從來沒有遇到過任何自我認同的困難嗎?
她微笑,沒有,並沒有。就算以優異的成績從高中畢業後,她到美國念大學,在美國結婚,都不曾須臾疏離或忘卻過養育自己的島與國,她確知自己從哪裡而來,又終將回到哪裡去。
我眼前這個年輕的女孩,有著超出年齡的堅定與聰慧,好幾次我在她的談話裡,感受到一股強烈的電流,一次又一次激發火花,觸動著我的心。
「再過一陣子,我會去美國住上幾個月,」話題告一段落時,她帶著一抹神祕的微笑,跟我說:「我準備去待產。」
「我看出來了。」我也微笑,一點都不驚訝。
就像我不奇怪她會選擇暫時離開,可島國是她根源的所在,我也不驚訝她一定會再回來。始終擺盪在大陸與小島之間的奇特命運,她有許多面臨選擇的時候,但是絕對沒有過任何一丁點背離原鄉的念頭。
她允諾離開前要請我吃飯,為了回饋我的中式午餐,也為了讓我更加貼近她的飲食文化,她打算請我嘗嘗她所鍾情的小島在地料理。
那天中午,我走進旅館餐廳的時候,嚇一跳,看到入口告示板上面寫著她的名字,她居然訂下一間大包廂。打開門一看,更是一整個驚呆,她準備了一整排數十人份的 buffet 自助餐,就為了我,一個人。
當地芋頭、烤麵包果、林投果糕、鮪魚生魚片、涼拌小章魚還有新鮮椰子水,一字排開,她在餐桌上一樣一樣詳細解說,如此細心體貼又如此盛情難卻。我一邊享用一邊聽得津津有味,那感覺很奇特,就好像我們今天參加的是一場小島傳統飲食的研討會,而不是單純兩個忘年之交的尋常餐聚。
對於即將來臨的赴美待產,她顯得有點顧慮,小島的醫療與設備或許比不上美國完善,但卻有著獨一無二的生產儀式感。如果在島上生產,她會有眾多親人陪伴包圍,會有產婦專用的本土湯藥即時在側,她會感覺到彷彿有祖輩們走在她的前面,有愛有溫暖還有滿滿的安全感。
我也是島國的女兒,也對原鄉有著至深的依戀,十分理解她心中的忐忑與糾結。離開前我給她一個很大的擁抱,祝福她一路平安,希望她順利帶著小女娃歸來。
而我們之間的故事還沒說完,伊拜的女兒,我會耐心等妳回來。
分享的真諦
獨處的白天,我在廚房忙活,突然聽見後院有窸窸窣窣的奇怪聲響,趨近仔細一聽,居然有孩童說話的聲音就在玻璃門的後面響起。
我不敢太貿然出現,站遠遠,透過百葉門簾偷看一眼,兩個小毛頭高高蹲踞在我的圍牆上,緊鄰著木瓜樹,他們腳邊排排隊站了幾顆黃澄澄的小木瓜。
哎呀!那是我的木瓜!
後院那棵木瓜樹長得奇高,我得仰著頭才看得到天空裡的累累結果。那些擠在一起的小木瓜,我管不著也搆不到,通常是熟成之後任它落地腐爛,成了土壤的天然肥料,還因此開枝散葉,長出兩棵木瓜小幼樹,一天一天,向著天空奮力伸展。
...
作者序
馬紹爾,這座北太平洋島國,我用三個不同的名字闖蕩行走。
夫人,我的第一個名字,也是我為什麼來到這裡的原因。四年前,丈夫從印尼調派馬紹爾,他任職大使,隨赴駐地的我於是成為大使夫人。Mrs. Ambassador,一張如影隨形的名牌,一枚外交場上的隱形通行證,那個總是後退一小步跟隨在大使身後頷首微笑說Iakwe的台灣女子,是小島人們一開始所認識的我。
聽起來很像是某人的某樣附屬品,或是紅花背影底下的一小片暗葉,隱約,可有可無,但我並不打算從此這般定位我自己。這個新頭銜,既沒有附帶原廠使用說明書,我也不確知其他女士們是如何操作才能保證它運行無礙,這樣很好,沒有既定的規格必須遵循,我決計聽從我內在的聲音,從零開始,自由塑形。
邦交國之間的嚴肅場域,不容輕忽造次的一塊聖地,我深知外交眷屬如履薄冰安分守己的當然準則,然而,這不意味著夫人就必然是一個端正有方的傳統角色。也許在某些人的想像裡,夫人,比較接近一具徒有華美表相卻沒有真實自我的移動人形立牌,但那絕不是我即將趨向成型的模樣。一個有趣有溫度又有熱情的大使夫人,我想成為那樣的人。
不過事情沒那麼簡單,從一開始的膽怯心虛步步推進到後來的游刃有餘,中間還是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調整與學習。我所幸運擁有的天分不是聰慧才智,而是一股無法抵擋的好奇心,以及總是想要翻越另一座島礁看見另一片大海的澎湃熱情。我好想挑戰自己的極限,看看那個被稱為大使夫人的我,究竟可以側身在這座外交叢林當中,攀得多高,走到多遠多精采的他方。我也好想知道,因為這道暢行無礙的通關密語,我可以推開多少隱密不宣的窗,親身探索多少難得一窺的島國風光。
於是其間所遇到的挑戰或挫折都變得無關緊要,它們全被我當成燃料,一小把一小把,文火,慢燒,從星樣的一朵微光開始,緩緩蓄積能量,總有一天我要像是一輪滿月,散發出柔和飽滿的光芒。
下了外交舞台,出了官方場域,在這座島,我也是僑界數十名鄉親口中的大使夫人。不論年紀長我多少,或是社經地位有多偉岸,他們全都這樣稱呼我,而且叫來奇順無比。反倒是我自己覺得有點彆扭,一開始曾經試圖請他們喚我名字就好,昭瑩昭瑩,試了幾次,雷聲大雨點小,沒多久紛紛投降,又自動溜回夫人二字的懷抱。我漸漸體認到,夫人,夫人哪,甚至是台語的呼林啊,各種不同抑揚頓挫的音調,對他們而言,那就是我的「名字」,也就是團體照時前排正中央靠右邊的位置。那名字,那位置,無人可替,也並無疑義。
那就繼續夫人吧。可又來了,我還是不想乖乖就範被套進既有的框框,當個標準的大使太太就好。我不要和鄉親來往之間客氣禮貌溫良恭儉讓,我期待擁抱的是友朋之間真摯的交流而不是形式的客套。我懷疑我那少女時期遲遲沒來的叛逆風起雲湧出現在這座島,不論是官場上的 Mrs. Ambassador 抑或是僑界的大使夫人,不循規不蹈矩,我都只想成為一個精采有趣的人。
潔思敏,Jasmine,來自本土或異地的小島朋友們,是這般喚我的名。
潔思敏是我鍾愛的英文名字。白色茉莉,默默散發獨有的清香,淡薄自然,不貴氣也不愛張揚,那正是我想要映照在朋友眼中的模樣。潔思敏的小島宇宙裡,沒有官夫人那一套複雜難懂的邏輯,跟她在一起的時候,他們不會惦記著她是誰家的什麼太太,沒興趣追問她和官場人物是如何友好往來,也不在意她與丈夫的相片頻繁刊登在週報上面的某一版。島上,這個朋友圈那個朋友圈,她不過都只是一個尋常的台灣女子,逗趣好笑,溫暖熱情,喝了一罐啤酒之後英文會變得奇溜無比,哇啦哇啦沒人擋得住。
潔思敏的專屬頻道,我不是一開始就順利連接上。過去許多年,我學法文說印尼文,一路斜槓,英文本事擱置已久,應酬對話都不輕鬆了,還要拿來交朋友搏感情,難免吃力勉強。語言,是我的第一道難關,硬著頭皮厚著臉皮,下定決心磨蹭到底,跟它耗久了總也能穿門而入,接下來等著打開的那道心門,才是我在友誼路上真正的挑戰。
一座迷你之島,是我第一次勤勤懇懇結交四方友朋的異地他鄉,也是我第一次對陌生人敞開心門,恣意展現自我的地方。外面世界的老朋友們都知道我未必合群也不夠圓融,在不熟識的人群裡甚且難免孤僻,可來到這座島,進駐潔思敏的靈魂裡,隨著語言頻道的擴大開啟,我竟也逐日變成一個坦率開闊的台灣女子。放開來,豁出去,我不要在孤單的島上孤芳自賞,一朵熱鬧的茉莉,我決心要史無前例地盛開綻放。
夫人或潔思敏,外人眼中所看見的種種精采,那些島國采風與生活探索,那些社群往來與密友聚首,抑或是那些藍天之下大海之前的瑜伽共學,各式各樣,都只是海角生活裡熱鬧的短暫剪影。多數的小島時光,我安安靜靜,和自己在一起。
第三個名,是我,昭瑩。
丈夫的辦公室就在一牆之隔,我在勇士喧囂的戰場邊緣守住一小方無聲家園。要是沒有必須出席的公務活動,沒有非去不可的家用採買,我時常連續數日不出家門,樸實無華的兩層小樓,一個人上下流連走動,只有一雙腳步的挪移聲響,全無旁人可以對話往來。孤島中的一座孤島,極致的寧靜與徹底的寂寞在小樓之中輪番上陣,兩相抗衡,我縱使再懂得享受一個人的寧靜時光,也無法迴避總有和寂寞征戰對決的時候。
不甘寂寞,是昭瑩在小島上琢磨出來的生存法則。無數個單人白晝,她閱讀書寫,她揉麵烘焙,她一日一日攤開瑜伽墊安放身心的疲憊。再不然,推開家門,她開著小藍車匯入絕無僅有的海岸公路,海天簇擁之間,她與自己對話,明明靜默無聲,可也確實向著生命的最底層自問自答,嘈切不休。儘管只是一顆單調的音階,她為自己伴奏和弦,打定主意不讓寂寞有獨占鰲頭的機會。
一個人的孤島寂寞,學習與之和平共處,有那麼一天,我也終於懂得了享受。
而昭瑩,同時也是一只雌鳥之名,僅剩兩人的小島空巢裡,與老伴啾啾和鳴。婚姻的長曲,高低起伏,我和那人,攜手唱和了四分之一個世紀,一直來到相依為命的窄仄之島,那曲中躲藏的真意,才一日清晰過一日。這是當初我所始料未及的事情,無論過程如何暗流曲折,我都心懷感激,當它是老天爺眷顧我倆的一樁美意。
馬紹爾,海域面積兩百一十三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一百八十一點三平方公里,三十四個珊瑚環礁,一千一百五十六個島嶼,人口僅只數萬的北太平洋島國。整整四年的時間,我所幸運擁有的這三個名字,有時獨挑大梁,有時輪番登場,還有許多時候必須分飾多角,在這僻遠的一方海角熱烈生活,並且真切愛過。
再孤單的島,也有我的熱鬧。
當說再見的那天來到的時候,於是我可以理直氣壯並且了無遺憾地這樣說。
馬紹爾,這座北太平洋島國,我用三個不同的名字闖蕩行走。
夫人,我的第一個名字,也是我為什麼來到這裡的原因。四年前,丈夫從印尼調派馬紹爾,他任職大使,隨赴駐地的我於是成為大使夫人。Mrs. Ambassador,一張如影隨形的名牌,一枚外交場上的隱形通行證,那個總是後退一小步跟隨在大使身後頷首微笑說Iakwe的台灣女子,是小島人們一開始所認識的我。
聽起來很像是某人的某樣附屬品,或是紅花背影底下的一小片暗葉,隱約,可有可無,但我並不打算從此這般定位我自己。這個新頭銜,既沒有附帶原廠使用說明書,我也不確知其他女士們是如...
目錄
自序
壹 是這樣探索生活
善意的花環
奇異的恩典
總統、大使與流浪漢
知足常樂
畢業生
是誰闖入誰的世界
最美的風景
漫遊者
小島郊遊
分享的真諦
外島速寫
海王子與赤足公主
就跳舞吧!
見證
悲憫
不存在的電影院
貳 是如此解鎖寂寞
海島女孩
邦誼與友誼
夫人與攝影師
飛魚小孩
萊蒂西婭
他們
伊拜的女兒
浪潮與雲躲
她的隆重登場
我們
承諾
Kiki
練習題
小島書差
我和舒米葉的祕密約會
珍妮與大酋長
參 是一座瑜伽的島國
為什麼妳要在這裡?
瑜伽客與翻譯者
歡迎來到新世界
且隨它去
跟著雅霓娜去流浪
戰士與飛鳥
說不的勇氣
單人瑜伽
肆 是一個人的遊樂園
鄉親
陪伴
端午粽事
作者與廚娘
綠葉微光
放得開
我的燦爛花開
跟動物說話的人
孤島
我的此時此刻
花裙與花洋裝
大海書房
伍 是兩個人的新紀元
我的,以及我們的海邊
趕路的人
牛郎織女
黃昏之路
替你守住一個家
捉迷藏
界線
同舟
附錄 疫亂之年,避世之島,以及烘焙之人
自序
壹 是這樣探索生活
善意的花環
奇異的恩典
總統、大使與流浪漢
知足常樂
畢業生
是誰闖入誰的世界
最美的風景
漫遊者
小島郊遊
分享的真諦
外島速寫
海王子與赤足公主
就跳舞吧!
見證
悲憫
不存在的電影院
貳 是如此解鎖寂寞
海島女孩
邦誼與友誼
夫人與攝影師
飛魚小孩
萊蒂西婭
他們
伊拜的女兒
浪潮與雲躲
她的隆重登場
我們
承諾
Kiki
練習題
小島書差
我和舒米葉的祕密約會
珍妮與大酋長
參 是一座瑜伽的島國
為什麼妳要在這裡?
瑜伽客與翻...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