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西學東漸與中華文明結構的變化
一、西方器物文明的輸人
二、西方制度文明的介紹
三、西方近代文明的全面湧人
四、西學東漸對中華文明的強力衝擊
五、中華文明基本結構的變化
第二章晚清時期 的中西宗教文明碰撞
一、明清之際中西文明的最初相遇
二、反洋教背後的文明衝突
三、衝突流言傳播與文明之間的誤解
四、“滅洋”背後的文化情結
五、“孔子加耶穌”模式
第三章晚清時期 的中西文化論爭
一、同文館招收科甲正途人員研習天文算學之爭
二、修築新式鐵路之爭
三、民權論與君主專制的衝突
四、平等觀念與綱常名教之爭
五、民主共和與君主立憲之爭
六、“歐化”與“國粹”之爭
第四章五四時期的東西文化論爭
一、《新青年》派與《東方雜誌》派之爭
二、新舊思想能否調和之爭
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引發的論戰
四、學衡派對新文化運動的攻擊
五、“科學與人生觀”的論戰
第五章從“西學中源”到“中體西用”
一、“西學中源”說的提出
二、“西學中源”說內涵的擴大
三、“西學中源”說的兩面性
四、“中體西用”論的最初表述
五、“中體西用”論的經典表述
六、“中體西用”論的影響
第六章從“醉心歐化”到“全盤西化”
一、歐化思潮的興起
二、胡適與“全盤西化”的提出
三、陳序經的“全盤西化”論
四、“現代化”共識的形成
第七章從尊孔到“訂孔”:儒學獨尊地位的動搖
一、太平天國的反孔排儒
二、甲午以前士林的儒學觀
三、康有為的孔子觀
四、康有為的孔教構想
五、梁啟超對保教論的批駁
六、章太炎的“訂孔”之論
第八章儒學根基的動搖與“排孔”思潮的興起
一、科舉停廢與儒學社會根基的動搖
二、尊崇經學及維護儒學獨尊地位之策
三、“非聖排孔”思潮的興起
第九章民初的國教運動與反孔思潮
一、民初的信仰危機與道德危機
二、民初孔教會與國教運動
三、袁世凱的尊孔復辟
四、《新青年》的反孔批儒
五、陳獨秀的反孔批儒
第十章五四以後的尊孔讀經與儒家思想的新開展
一、國民政府恢復“固有道德”的努力
二、新生活運動:恢復儒家“德治”的嘗試
三、梁漱溟、張君勱與現代新儒家的興起
四、熊十力、馮友蘭對傳統儒學的新闡釋
五、賀麟的“新心學”與儒家思想的新開展
第十一章時代性與民族性:中西文明差異之比較
一、中西文明的接觸與最初比較
二、戊戌維新前後的中西文明比較
三、五四文化論爭中的東西文明比較
四、五四以後文化論爭中的東西文明比較
五、中西文明既是“古今之異”又有“中外之別”
第十二章文化核心價值觀念的轉變
一、“夷夏之辨”與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
二、“義利之辨”與重商思潮的興起
三、“公私之辨”與個性主義的興起
結語:保持健全的文化心態。創建中華現代新文明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