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概指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急遽現代中國次現代化運動在1927--1937年的上海表現得十分典型。現代化造就了上海城市與都市文明,也塑造了具有現代城市人格的一代上海人,改變與重建了他們的生活內容與生活方式,在諸如人口、人格、社會、收入、消費、建築、語言、民俗、衣食住行乃至物化、人文環境等各層面上,都顯示了與時代同構共進、多遠趨新的特徵。這一切,構成一幅現代上海都市世俗生態畫卷,也深刻地推動了上海歷史的前進,奠定了上海在中國現代歷史上的地位。其中,尤以結合中國國情帶有濃郁上海特色的變異文化,成為上海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向。而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致命弱點,又使得轉型社會中的上海人人格及其社會生活呈現出多元勢差的二元結構與發展軌跡。這表明,上海人與上海社會生活的現代化,有賴於國家獨立與整個社會生活現代化的完成。本書試圖通過對這一課題的研究,從上海尋找詮釋“現代中國縮影”的一把鎖鑰。這不僅需要對人與生活有關的各層面、各領域的實證研究,更需要在此基礎上的綜合分析與理論架構。過去的得失成敗與經驗教訓,無疑會對今天具有借鑒參考的意義。忻 平:男,1954年生,歷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本研究室主任。上海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民俗學會秘書長,上海市教委德育處處長。曾先後赴日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神戶大學、廣島大學和美國講學和交流,對中國現代歷史、上海史研究居先進水準。出版專著5部,發表論文90篇。主要著作有《現代化進程中上海社會文化發展研究》、《從上海發現歷史―現代化進程中上海人及其社會生活》。2000年以來的學術成果: (1)""七七盧溝橋事變"的預言",《中國書報刊博覽》,2001年7月。 (2)"20世紀20-30年代江蘇農村合作運動論略",《江蘇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3)"鄉村社會整合中的異趣",《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目錄序前言楔子上海人的一日——1936.5.21導論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歷史全息運動與社會歷史的全息研究觀一歷史.社會史.全息社會生活史二城市化與現代化三20-30年代上海城市現代化模式與特徵章人口:現代上海文明的載體與動力節移民:上海人的主體第二節人口的諸種構成與上海社會現代化第三節從職業構成看20-30年代上海人口的現代屬性第二章一體化社會結構之透視節上海社會結構分層研究之一第二節上海社會結構分層研究之二第三節政治整合與社會整合:一體同構的社會中心體與社會成員第三章上海人社會人格形成及特徵分析節社會化:上海人現代人格塑造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仲介環節第二節一個特殊的社會群落:上海人社會人格類型與特徵第三節多重複合的次屬關係與“兩面人”第四章新型生活方式透視:工資、物價與消費節工資:一種迥異於舊的分配形式與謀生回報第二節物價與收入:上海人生活水準狀況第三節30年代上海工人生活水準與狀況的一個調查及分析第四節消費:從生存本能向個性解放與自我價值體現的質的飛躍第五章物化環境與社會生活節城市基礎建設與市民生活第二節人.建築.空間.文脈第六章時代投影下的新型都市文化生活節商業化、多元化、大眾化:20-30年代上海文化發展的特點第二節上海變異民俗文化之研究第三節語言與生活:急遽遞嬗變異的上海方言第七章共諧中的異趨節價值觀:兩極對峙與走向第二節無奈與抗拒:轉型社會的負面效應第三節社會邊緣化與社會病態結束語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忻平
定價:NT$ 560
限量商品已售完
現代化概指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急遽現代中國次現代化運動在1927--1937年的上海表現得十分典型。現代化造就了上海城市與都市文明,也塑造了具有現代城市人格的一代上海人,改變與重建了他們的生活內容與生活方式,在諸如人口、人格、社會、收入、消費、建築、語言、民俗、衣食住行乃至物化、人文環境等各層面上,都顯示了與時代同構共進、多遠趨新的特徵。這一切,構成一幅現代上海都市世俗生態畫卷,也深刻地推動了上海歷史的前進,奠定了上海在中國現代歷史上的地位。其中,尤以結合中國國情帶有濃郁上海特色的變異文化,成為上海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向。而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致命弱點,又使得轉型社會中的上海人人格及其社會生活呈現出多元勢差的二元結構與發展軌跡。這表明,上海人與上海社會生活的現代化,有賴於國家獨立與整個社會生活現代化的完成。本書試圖通過對這一課題的研究,從上海尋找詮釋“現代中國縮影”的一把鎖鑰。這不僅需要對人與生活有關的各層面、各領域的實證研究,更需要在此基礎上的綜合分析與理論架構。過去的得失成敗與經驗教訓,無疑會對今天具有借鑒參考的意義。忻 平:男,1954年生,歷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本研究室主任。上海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民俗學會秘書長,上海市教委德育處處長。曾先後赴日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神戶大學、廣島大學和美國講學和交流,對中國現代歷史、上海史研究居先進水準。出版專著5部,發表論文90篇。主要著作有《現代化進程中上海社會文化發展研究》、《從上海發現歷史―現代化進程中上海人及其社會生活》。2000年以來的學術成果: (1)""七七盧溝橋事變"的預言",《中國書報刊博覽》,2001年7月。 (2)"20世紀20-30年代江蘇農村合作運動論略",《江蘇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3)"鄉村社會整合中的異趣",《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目錄序前言楔子上海人的一日——1936.5.21導論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歷史全息運動與社會歷史的全息研究觀一歷史.社會史.全息社會生活史二城市化與現代化三20-30年代上海城市現代化模式與特徵章人口:現代上海文明的載體與動力節移民:上海人的主體第二節人口的諸種構成與上海社會現代化第三節從職業構成看20-30年代上海人口的現代屬性第二章一體化社會結構之透視節上海社會結構分層研究之一第二節上海社會結構分層研究之二第三節政治整合與社會整合:一體同構的社會中心體與社會成員第三章上海人社會人格形成及特徵分析節社會化:上海人現代人格塑造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仲介環節第二節一個特殊的社會群落:上海人社會人格類型與特徵第三節多重複合的次屬關係與“兩面人”第四章新型生活方式透視:工資、物價與消費節工資:一種迥異於舊的分配形式與謀生回報第二節物價與收入:上海人生活水準狀況第三節30年代上海工人生活水準與狀況的一個調查及分析第四節消費:從生存本能向個性解放與自我價值體現的質的飛躍第五章物化環境與社會生活節城市基礎建設與市民生活第二節人.建築.空間.文脈第六章時代投影下的新型都市文化生活節商業化、多元化、大眾化:20-30年代上海文化發展的特點第二節上海變異民俗文化之研究第三節語言與生活:急遽遞嬗變異的上海方言第七章共諧中的異趨節價值觀:兩極對峙與走向第二節無奈與抗拒:轉型社會的負面效應第三節社會邊緣化與社會病態結束語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