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需要更完整的婦女健康照護
女人的健康只有在生孩子的時候才被重視,但少女墮胎、中年婦女骨質疏鬆、尿失禁、老年失智……,卻不見具體保健政策?
婦女健康應該涵蓋女人整個生命週期,良好的婦女健康照護是權利、而不是奢侈的要求,除了女人應要求,政府與社會也應全盤改進,因為女人好,全家都好。
文.張曉卉 攝影.陳德信
1969年,美國波士頓一群受過高等教育的白人婦女,原想列出一份醫師名單供姊妹們去請教健康問題,卻發現大家常被不同醫生意見牽著鼻子亂走,還有許多挫折、憤怒的共同就醫經驗。
這些婦女也發現,女人對自己身體知道得很少,而坊間婦女健康書籍都是男醫師以權威說教的口吻撰寫,因而興起合力寫一本以女性視角與需求為出發的自助手冊。她們訪問醫生、護士,訪談婦女交換經驗,查詢醫學期刊,集體完成一本健康手冊。
只靠口耳推薦和一點點宣傳,這本手冊竟然三年賣出25萬本。1973年修訂書名為《我們的身體,我們自己(Our bodies, Ourselves)》,往後每隔幾年改版增修,現已譯成十幾種語言,全世界銷售超過300萬本,為婦女健康運動奠下里程碑。
愈來愈多研究證實,影響男女健康的危險因子不同,造成疾病症狀互有差異,因而治療和預防模式也應男女有別。
冠狀動脈心臟病是男女不同的經典案例。冠心病過去常被認為是「男人」的疾病,掩蓋了心臟病也是女性健康主要殺手之一的事實。隨著日積月累的證據說話,例如美國婦女缺血性症候群評估(WISE)研究發現,過去說冠心病發作典型症狀是胸痛、呼吸困難,其實多是發生在男人;女人常是覺得疲倦、噁心或消化不良,使得醫師對女人心臟病常不能做全面性診斷。
另有研究發現,冠心病的降血脂藥物治療效果女性比男性好,但女人接受血管支架或繞道手術的好處不如男性。女性再發第二次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也比男性高。
醫療充滿「男性偏見」
「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預防和照顧,為現代醫療充滿『男性偏見』,導致女性健康照護低品質,做了最戲劇性的例證,」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政策和社會結構系代理主任庫曼(Ellen Kuhlmann)4月底來台參加性別與健康工作坊發表演說表示。
有鑑於全球各國長久以來忽視女性健康,聯合國在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通過「北京宣言」,提出性別主流化(性別平等)原則,將婦女健康列為關切議題之一。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成立性別暨婦女健康部(GWH),促使全世界各國家認識關注社會、文化、心理和生理對女性健康的影響。2009年底出版《婦女和健康:今天的證據,未來的議程》全面檢視全球各年齡層婦女健康現況,強調改善女人健康的急迫性。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香港籍的陳馮富珍博士指出,儘管女人平均比男人長壽6?8年,但多出來的歲月不一定健康或幸福。許多社會裡的政治、社會、經濟資源均由男人掌控,這種不平等關係轉化成女人獲取衛生和健康資源的不平等,歧視、暴力和貧窮增加婦女健康不良的風險。「如果婦女被剝奪充分發揮潛力的機會,不能過更健康的生活,那麼整個社會是否真正健康?」
一些國家已經在消弭女性健康不平等。比方加拿大的婦女健康事務處,支持婦女健康研究計劃,主張臨床試驗都應該納入女性,並且在發展健康照護的「性別敏感度指標」方面,已經扮演國際領導角色。
又好比美國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每年評比選出的「最佳醫院」裡,婦女健康照顧和癌症、器官移植、開心手術、兒科等同樣重要,有最佳醫院排名。
名列最佳婦女健康照顧醫院的哈佛大學附設布里根暨婦女醫院,標榜由哈佛醫學院各科專家:「提供具有性別特性的整合服務,照顧婦女一生,讓女性活得更好、活得更久。」
推行母嬰親善≠婦女健康照顧
反觀台灣,衛生署2008年最新版的《婦女健康政策》就反省,現行婦女健康政策沒有以女性為主體、重醫療輕忽保健、以生育健康為主、缺乏性別意識、過度醫療化、缺少女性健康與醫療問題相關研究及長期性需求研究,且政策制訂由上而下,威權主導式的政策擬定模式,無女性參與,嚴重忽視女性健康的整體需求。而醫療體系中的性別盲點,也影響台灣女性的健康品質。
目前的婦女健康似乎還是和婦幼健康畫等號。國民健康局有婦幼組,推廣餵母乳、母嬰親善醫院不遺餘力;威脅婦女生命甚鉅的乳癌、子宮頸癌防治,則歸癌症防治組管理。
但是佔更多數人口比例、處於其他生命週期的女人健康危機。比方青少女意外懷孕引發的墮胎問題、中年婦女的骨質疏鬆、尿失禁影響生活品質、六成更年期婦女至少服用2種保健食品、老年婦女的失智、長期照護等等,不見具體作為。長期關注台灣婦女健康權益的台大公衛學院教授張玨忍不住提高聲音:「去問問政府究竟真正落實了哪些的婦女健康政策?」
即便是重點政策,如哺餵母乳、癌症防治政策,也沒有貼近婦女需求。
台灣持續餵母乳的比例偏低、時間偏短,和醫院做法、公共衛生體系的追蹤協助有關。比方,教產婦餵母乳是為了業績。一位產後護理之家業者發現,歷年來7?9月來坐月子的媽媽餵母奶表現最好,要求親子同室的比例最高,後來才知箇中原因:醫院評鑑集中在8?10月,院方要做出成績,所以會教得特別努力勤快。
而且母嬰親善也多只限在醫療院所裡。台北護理學院助產所教授郭素珍說,媽媽餵母奶是需要學習的,生產後的心理調適也需關注,英國的媽媽生產返家後會有助產士去探視,滿月再去看一次;但台灣產婦回家,大多是「放牛吃草,讓妳和寶寶孤軍奮鬥」,且多數產婦與家屬也從不知該如何面對產後憂鬱……。
婦癌防治也是,女性聽從政府宣導大力倡導「6分鐘護一生,3點不漏」,但等到真正去做篩檢時,便會發現所謂「6分鐘」其實是要分2次,而且可能要等3個月才能完成三點不漏。
歐洲國家的乳房疾病幾乎是由婦產科醫師治療照顧,台灣的子宮頸抹片主要由婦產科醫師執行,乳房檢查則由一般外科或乳房外科負責。現在抹片檢查可隨到隨做,但乳房超音波或攝影則需排時間,等上一、兩個月不足為奇,做完檢查又要再等一個月才看得到報告。
政府、醫院沒有整合子宮頸癌和乳癌篩檢,以方便婦女篩檢;醫生們也井水不犯河水,各管各自擅長的器官。
一位婦產科教授在門診碰到一位43歲卵巢癌開完刀的婦女來追蹤,查看病歷竟完全沒有乳房檢查,如觸診、超音波或乳房X光攝影的紀錄。這位婦女沒有生育、年紀處在台灣乳癌最好發的41?49歲族群,「誰都知道卵巢癌和乳癌關係密切,一個台灣最老牌之一的教學醫院,竟完全無視於乳房存在,沒有為病人做檢查!」他搖頭慨嘆,婦女健康是基礎照顧(primary care)裡重要、卻不太受重視的一環。
醫院環境、醫療人員是否友善,也是影響婦女願不願意積極照顧自身健康重要因素。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曾志仁透露,有些醫界同儕還會私下批評病人「都來看婦產科了,講話還扭扭怩怩,問不出病情」,卻沒有反省兩、三個病人同時擠在診間裡面、內診檯還是用布簾隔間的情境下,病人怎有辦法自在地說出身體與性生活的各種隱私。
醫師態度也會影響病人就診意願。張小姐到台北一家大型醫院做抹片,護士指導一個個準備受檢的婦女填單子、上內診檯的準備,還要協助醫生做抹片,忙得團團轉。負責執行抹片的醫師卻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坐在椅子上看八卦雜誌。
輪到張小姐上內診檯準備就緒,護士請醫師進來,從放鴨嘴撐開陰道、做了抹片、拿出鴨嘴,簾子一掀逕自走出去繼續埋頭看他的雜誌,這位醫生從頭到尾沒有看張小姐一眼、沒有講一句話。
缺乏以婦女為中心的就醫環境,到頭來遭殃的還是女性。至今仍有二成五的婦女從未做過抹片;乳房攝影篩檢率僅11%,快速竄升為女性好發癌症第一名;老年婦女糖尿病死亡率比男性高、罹患骨鬆比例是男性的6?8倍等。
身體是妳的,別被醫生嚇兩句就噤聲
要改善婦女健康處境,《我們的身體,我們自己》40年前的建議,至今依然珍貴。
首先,婦女健康應包括從生命開始到終止的整個過程,不應該僅把婦女看做生孩子的機器,只重視婦女生育週期的健康。
其次,健康從了解自己的身體開始。婦產科界還常碰到女性缺乏對身體的認知,例如,已生過兩個孩子的太太卻以為陰道與尿道是同一件事。「對自己身體的無知、感到羞恥,造成了我們對自己疏遠,阻礙我們成為的完整的人,」這本書建議女性,在大穿衣鏡前觀看全身、拿小鏡子觀察自己的性器官,明瞭生理結構與身心變化,珍惜自己。無論是嬌小平胸、產後變胖、沒有子宮、愛哭愛笑、愛多管閒事的自己。
並且,要多方涉獵正確醫療知識,才能保護自己遭受非必要的醫療傷害;努力創造更公正的兩性平等社會,良好的婦女健康不是奢侈,而是一種權利。
郭素珍說,身體是自己的,有知識才有力量,女性多去了解與身體健康相關的資訊,就醫時不懂就問,不要被醫生嚇兩句就不敢再問了。
張玨也鼓勵女性充實健康知識,並多去參與婦女團體組織,互相討論、分享健康經驗,開闊眼界,去除「白袍恐懼症」,增進自我照護能力,「女人健康了,男人同樣受益」。
只有當女性有要求、敢爭取才能換來醫療體系改變。
郭素珍提倡溫柔生產、復興助產士照護制度多年,不斷受到許多婦產科醫師質疑批評,也不見政府支持,但她仍為改善台灣婦女生產權益持續發聲奔走。還好有些醫師勇敢做了改變,比如和產婦討論生產計劃書、不做會陰切開、不打點滴等溫柔的生產方式。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在世界各地,不論是家庭、社區還是衛生體系中,女人都提供大量的衛生保健工作,「應該確保女性獲得她們所需要的保健和支持,以便在生命各階段都可以享受健康這一基本人權,」總幹事陳馮富珍呼籲。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優惠價: 9 折, NT$ 178 NT$ 198
本商品已絕版
台灣需要更完整的婦女健康照護
女人的健康只有在生孩子的時候才被重視,但少女墮胎、中年婦女骨質疏鬆、尿失禁、老年失智……,卻不見具體保健政策?
婦女健康應該涵蓋女人整個生命週期,良好的婦女健康照護是權利、而不是奢侈的要求,除了女人應要求,政府與社會也應全盤改進,因為女人好,全家都好。
文.張曉卉 攝影.陳德信
1969年,美國波士頓一群受過高等教育的白人婦女,原想列出一份醫師名單供姊妹們去請教健康問題,卻發現大家常被不同醫生意見牽著鼻子亂走,還有許多挫折、憤怒的共同就醫經驗。
這些婦女也發現,女人對自己身體知道得很少,而坊間婦女健康書籍都是男醫師以權威說教的口吻撰寫,因而興起合力寫一本以女性視角與需求為出發的自助手冊。她們訪問醫生、護士,訪談婦女交換經驗,查詢醫學期刊,集體完成一本健康手冊。
只靠口耳推薦和一點點宣傳,這本手冊竟然三年賣出25萬本。1973年修訂書名為《我們的身體,我們自己(Our bodies, Ourselves)》,往後每隔幾年改版增修,現已譯成十幾種語言,全世界銷售超過300萬本,為婦女健康運動奠下里程碑。
愈來愈多研究證實,影響男女健康的危險因子不同,造成疾病症狀互有差異,因而治療和預防模式也應男女有別。
冠狀動脈心臟病是男女不同的經典案例。冠心病過去常被認為是「男人」的疾病,掩蓋了心臟病也是女性健康主要殺手之一的事實。隨著日積月累的證據說話,例如美國婦女缺血性症候群評估(WISE)研究發現,過去說冠心病發作典型症狀是胸痛、呼吸困難,其實多是發生在男人;女人常是覺得疲倦、噁心或消化不良,使得醫師對女人心臟病常不能做全面性診斷。
另有研究發現,冠心病的降血脂藥物治療效果女性比男性好,但女人接受血管支架或繞道手術的好處不如男性。女性再發第二次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也比男性高。
醫療充滿「男性偏見」
「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預防和照顧,為現代醫療充滿『男性偏見』,導致女性健康照護低品質,做了最戲劇性的例證,」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政策和社會結構系代理主任庫曼(Ellen Kuhlmann)4月底來台參加性別與健康工作坊發表演說表示。
有鑑於全球各國長久以來忽視女性健康,聯合國在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通過「北京宣言」,提出性別主流化(性別平等)原則,將婦女健康列為關切議題之一。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成立性別暨婦女健康部(GWH),促使全世界各國家認識關注社會、文化、心理和生理對女性健康的影響。2009年底出版《婦女和健康:今天的證據,未來的議程》全面檢視全球各年齡層婦女健康現況,強調改善女人健康的急迫性。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香港籍的陳馮富珍博士指出,儘管女人平均比男人長壽6?8年,但多出來的歲月不一定健康或幸福。許多社會裡的政治、社會、經濟資源均由男人掌控,這種不平等關係轉化成女人獲取衛生和健康資源的不平等,歧視、暴力和貧窮增加婦女健康不良的風險。「如果婦女被剝奪充分發揮潛力的機會,不能過更健康的生活,那麼整個社會是否真正健康?」
一些國家已經在消弭女性健康不平等。比方加拿大的婦女健康事務處,支持婦女健康研究計劃,主張臨床試驗都應該納入女性,並且在發展健康照護的「性別敏感度指標」方面,已經扮演國際領導角色。
又好比美國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每年評比選出的「最佳醫院」裡,婦女健康照顧和癌症、器官移植、開心手術、兒科等同樣重要,有最佳醫院排名。
名列最佳婦女健康照顧醫院的哈佛大學附設布里根暨婦女醫院,標榜由哈佛醫學院各科專家:「提供具有性別特性的整合服務,照顧婦女一生,讓女性活得更好、活得更久。」
推行母嬰親善≠婦女健康照顧
反觀台灣,衛生署2008年最新版的《婦女健康政策》就反省,現行婦女健康政策沒有以女性為主體、重醫療輕忽保健、以生育健康為主、缺乏性別意識、過度醫療化、缺少女性健康與醫療問題相關研究及長期性需求研究,且政策制訂由上而下,威權主導式的政策擬定模式,無女性參與,嚴重忽視女性健康的整體需求。而醫療體系中的性別盲點,也影響台灣女性的健康品質。
目前的婦女健康似乎還是和婦幼健康畫等號。國民健康局有婦幼組,推廣餵母乳、母嬰親善醫院不遺餘力;威脅婦女生命甚鉅的乳癌、子宮頸癌防治,則歸癌症防治組管理。
但是佔更多數人口比例、處於其他生命週期的女人健康危機。比方青少女意外懷孕引發的墮胎問題、中年婦女的骨質疏鬆、尿失禁影響生活品質、六成更年期婦女至少服用2種保健食品、老年婦女的失智、長期照護等等,不見具體作為。長期關注台灣婦女健康權益的台大公衛學院教授張玨忍不住提高聲音:「去問問政府究竟真正落實了哪些的婦女健康政策?」
即便是重點政策,如哺餵母乳、癌症防治政策,也沒有貼近婦女需求。
台灣持續餵母乳的比例偏低、時間偏短,和醫院做法、公共衛生體系的追蹤協助有關。比方,教產婦餵母乳是為了業績。一位產後護理之家業者發現,歷年來7?9月來坐月子的媽媽餵母奶表現最好,要求親子同室的比例最高,後來才知箇中原因:醫院評鑑集中在8?10月,院方要做出成績,所以會教得特別努力勤快。
而且母嬰親善也多只限在醫療院所裡。台北護理學院助產所教授郭素珍說,媽媽餵母奶是需要學習的,生產後的心理調適也需關注,英國的媽媽生產返家後會有助產士去探視,滿月再去看一次;但台灣產婦回家,大多是「放牛吃草,讓妳和寶寶孤軍奮鬥」,且多數產婦與家屬也從不知該如何面對產後憂鬱……。
婦癌防治也是,女性聽從政府宣導大力倡導「6分鐘護一生,3點不漏」,但等到真正去做篩檢時,便會發現所謂「6分鐘」其實是要分2次,而且可能要等3個月才能完成三點不漏。
歐洲國家的乳房疾病幾乎是由婦產科醫師治療照顧,台灣的子宮頸抹片主要由婦產科醫師執行,乳房檢查則由一般外科或乳房外科負責。現在抹片檢查可隨到隨做,但乳房超音波或攝影則需排時間,等上一、兩個月不足為奇,做完檢查又要再等一個月才看得到報告。
政府、醫院沒有整合子宮頸癌和乳癌篩檢,以方便婦女篩檢;醫生們也井水不犯河水,各管各自擅長的器官。
一位婦產科教授在門診碰到一位43歲卵巢癌開完刀的婦女來追蹤,查看病歷竟完全沒有乳房檢查,如觸診、超音波或乳房X光攝影的紀錄。這位婦女沒有生育、年紀處在台灣乳癌最好發的41?49歲族群,「誰都知道卵巢癌和乳癌關係密切,一個台灣最老牌之一的教學醫院,竟完全無視於乳房存在,沒有為病人做檢查!」他搖頭慨嘆,婦女健康是基礎照顧(primary care)裡重要、卻不太受重視的一環。
醫院環境、醫療人員是否友善,也是影響婦女願不願意積極照顧自身健康重要因素。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曾志仁透露,有些醫界同儕還會私下批評病人「都來看婦產科了,講話還扭扭怩怩,問不出病情」,卻沒有反省兩、三個病人同時擠在診間裡面、內診檯還是用布簾隔間的情境下,病人怎有辦法自在地說出身體與性生活的各種隱私。
醫師態度也會影響病人就診意願。張小姐到台北一家大型醫院做抹片,護士指導一個個準備受檢的婦女填單子、上內診檯的準備,還要協助醫生做抹片,忙得團團轉。負責執行抹片的醫師卻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坐在椅子上看八卦雜誌。
輪到張小姐上內診檯準備就緒,護士請醫師進來,從放鴨嘴撐開陰道、做了抹片、拿出鴨嘴,簾子一掀逕自走出去繼續埋頭看他的雜誌,這位醫生從頭到尾沒有看張小姐一眼、沒有講一句話。
缺乏以婦女為中心的就醫環境,到頭來遭殃的還是女性。至今仍有二成五的婦女從未做過抹片;乳房攝影篩檢率僅11%,快速竄升為女性好發癌症第一名;老年婦女糖尿病死亡率比男性高、罹患骨鬆比例是男性的6?8倍等。
身體是妳的,別被醫生嚇兩句就噤聲
要改善婦女健康處境,《我們的身體,我們自己》40年前的建議,至今依然珍貴。
首先,婦女健康應包括從生命開始到終止的整個過程,不應該僅把婦女看做生孩子的機器,只重視婦女生育週期的健康。
其次,健康從了解自己的身體開始。婦產科界還常碰到女性缺乏對身體的認知,例如,已生過兩個孩子的太太卻以為陰道與尿道是同一件事。「對自己身體的無知、感到羞恥,造成了我們對自己疏遠,阻礙我們成為的完整的人,」這本書建議女性,在大穿衣鏡前觀看全身、拿小鏡子觀察自己的性器官,明瞭生理結構與身心變化,珍惜自己。無論是嬌小平胸、產後變胖、沒有子宮、愛哭愛笑、愛多管閒事的自己。
並且,要多方涉獵正確醫療知識,才能保護自己遭受非必要的醫療傷害;努力創造更公正的兩性平等社會,良好的婦女健康不是奢侈,而是一種權利。
郭素珍說,身體是自己的,有知識才有力量,女性多去了解與身體健康相關的資訊,就醫時不懂就問,不要被醫生嚇兩句就不敢再問了。
張玨也鼓勵女性充實健康知識,並多去參與婦女團體組織,互相討論、分享健康經驗,開闊眼界,去除「白袍恐懼症」,增進自我照護能力,「女人健康了,男人同樣受益」。
只有當女性有要求、敢爭取才能換來醫療體系改變。
郭素珍提倡溫柔生產、復興助產士照護制度多年,不斷受到許多婦產科醫師質疑批評,也不見政府支持,但她仍為改善台灣婦女生產權益持續發聲奔走。還好有些醫師勇敢做了改變,比如和產婦討論生產計劃書、不做會陰切開、不打點滴等溫柔的生產方式。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在世界各地,不論是家庭、社區還是衛生體系中,女人都提供大量的衛生保健工作,「應該確保女性獲得她們所需要的保健和支持,以便在生命各階段都可以享受健康這一基本人權,」總幹事陳馮富珍呼籲。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