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堅持.衝破悶經濟
重啟台灣新 創業精神
在世界經濟史上,二戰之後,除了城市國家,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從低收入,成長到中等收入,又成功跨越到高收入。一個是韓國,另一個就是台灣。
世界銀行研究戰後六十年、全世界一九五個國家,最後的研究結果,記錄著台灣這項偉大的經濟奇蹟,也是發展經濟學上的經典。
二○一三年,創造世界經濟奇蹟的台灣,卻陷入悶經濟,缺乏經濟動能。這不是單一年度的低成長,而是連續十年,停滯在國民所得一萬八千美元,不上不下。
此時此刻。金融風暴後的五年來,世界成長的動能,三分之二來自亞洲。在這亞洲崛起的絕佳年代,要突破困境,台灣的比較優勢在哪裡?成長的動能在哪裡?
不改變 就淘汰
「台灣過去的成就空前,當時全球需求大於供給,只要能生產,一定賣得掉,因為台灣比較便宜。現在全球產能過剩,中國、東南亞做得又比你便宜,如果不走差異化路線,以創新取勝,就會被淘汰,」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楊家彥直說。
這不是一個新的認知,但認知不代表行為的改變。當前景混沌不明,情況愈來愈急迫,危險中就有人看到機會,挺身而起。已經有愈來愈多人體會到,台灣從個人、企業到產業,都必須改變。
台中大甲。一幕再平凡不過的農村景象,陣陣微風吹拂綠意盎然的水稻田,綠色稻浪中矗立著白色的巨大機械總部,這裡是全球最大自行車公司的所在地。
大樓不高,這裡的主人,七十九歲的董事長劉金標,事業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去年營收與獲利,雙雙創下創業四十一年的新高,營收五四○億元,稅後純益三十億元。
但他竟然憂心忡忡。「不瞞你說,我現在又親上火線,回來掌舵了。業績穩定成長,幹部們安逸了,聽不見、看不到外部變化,太輕敵了,」劉金標對著《天下》說,「你們現在重新鼓吹創業精神,真的是很重要,」他言語急切,他要大家重啟當年一無所有的創業精神。
人人都是創業家
這是最悶的年代,但也可能是創新革命的最好年代。未來的競爭是一場創新之戰,而不是規模之戰。強調的不是一次建立的長期優勢,而是持續累積的短期優勢。
《天下》兩千大製造業的二十二個行業當中,規模最大的前五名行業是電腦系統、石化、光電、電腦周邊、半導體,都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產業生態系統成熟的行業。似乎輪不到年輕人找到新機會。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中外皆然。3D列印掀起第三次工業革命;機器人可以取代低廉勞工;製造業在都市復活、不必到成本最低的地方建廠。這些改變,徹底打破過去的框架。
創新、堅持、再出發
創業家首要的關鍵就是創新。創業家的生存條件,就是要比競爭者更能持續不斷地創新產品、技術、服務與商業模式,建立領域第一的競爭優勢。
管理大師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研究,創新者背後的驅動力,往往是來自於「積極尋求改變現狀」。希望解決問題,幫助身邊的人,讓世界更美好。
事實上,台灣創新能力(Innovative Capacity)居全亞洲之冠。
但平均每人研發支出,卻不及日本、韓國和新加坡。顯見台灣雖有創新潛力,但政府與企業卻缺乏更大膽的配套措施與資金投入。
創業成功的另一個關鍵要素是堅持。「堅持」是最平凡的字眼,卻是最困難的選擇。
根據調查,台灣人喜歡創業,但害怕失敗,又容易放棄。
台灣今天迫切需要更多的創業者,除了希望再創下一波成長動能,也來自一個時代的困境。
此時此刻。曾經創造世界經濟奇蹟的台灣,讓我們一起重新打造台灣的新創業精神,促進世代攜手、國際合作,共同創造成長的未來。
優惠價: 9 折, NT$ 162 NT$ 180
本商品已絕版
創新.堅持.衝破悶經濟
重啟台灣新 創業精神
在世界經濟史上,二戰之後,除了城市國家,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從低收入,成長到中等收入,又成功跨越到高收入。一個是韓國,另一個就是台灣。
世界銀行研究戰後六十年、全世界一九五個國家,最後的研究結果,記錄著台灣這項偉大的經濟奇蹟,也是發展經濟學上的經典。
二○一三年,創造世界經濟奇蹟的台灣,卻陷入悶經濟,缺乏經濟動能。這不是單一年度的低成長,而是連續十年,停滯在國民所得一萬八千美元,不上不下。
此時此刻。金融風暴後的五年來,世界成長的動能,三分之二來自亞洲。在這亞洲崛起的絕佳年代,要突破困境,台灣的比較優勢在哪裡?成長的動能在哪裡?
不改變 就淘汰
「台灣過去的成就空前,當時全球需求大於供給,只要能生產,一定賣得掉,因為台灣比較便宜。現在全球產能過剩,中國、東南亞做得又比你便宜,如果不走差異化路線,以創新取勝,就會被淘汰,」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楊家彥直說。
這不是一個新的認知,但認知不代表行為的改變。當前景混沌不明,情況愈來愈急迫,危險中就有人看到機會,挺身而起。已經有愈來愈多人體會到,台灣從個人、企業到產業,都必須改變。
台中大甲。一幕再平凡不過的農村景象,陣陣微風吹拂綠意盎然的水稻田,綠色稻浪中矗立著白色的巨大機械總部,這裡是全球最大自行車公司的所在地。
大樓不高,這裡的主人,七十九歲的董事長劉金標,事業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去年營收與獲利,雙雙創下創業四十一年的新高,營收五四○億元,稅後純益三十億元。
但他竟然憂心忡忡。「不瞞你說,我現在又親上火線,回來掌舵了。業績穩定成長,幹部們安逸了,聽不見、看不到外部變化,太輕敵了,」劉金標對著《天下》說,「你們現在重新鼓吹創業精神,真的是很重要,」他言語急切,他要大家重啟當年一無所有的創業精神。
人人都是創業家
這是最悶的年代,但也可能是創新革命的最好年代。未來的競爭是一場創新之戰,而不是規模之戰。強調的不是一次建立的長期優勢,而是持續累積的短期優勢。
《天下》兩千大製造業的二十二個行業當中,規模最大的前五名行業是電腦系統、石化、光電、電腦周邊、半導體,都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產業生態系統成熟的行業。似乎輪不到年輕人找到新機會。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中外皆然。3D列印掀起第三次工業革命;機器人可以取代低廉勞工;製造業在都市復活、不必到成本最低的地方建廠。這些改變,徹底打破過去的框架。
創新、堅持、再出發
創業家首要的關鍵就是創新。創業家的生存條件,就是要比競爭者更能持續不斷地創新產品、技術、服務與商業模式,建立領域第一的競爭優勢。
管理大師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研究,創新者背後的驅動力,往往是來自於「積極尋求改變現狀」。希望解決問題,幫助身邊的人,讓世界更美好。
事實上,台灣創新能力(Innovative Capacity)居全亞洲之冠。
但平均每人研發支出,卻不及日本、韓國和新加坡。顯見台灣雖有創新潛力,但政府與企業卻缺乏更大膽的配套措施與資金投入。
創業成功的另一個關鍵要素是堅持。「堅持」是最平凡的字眼,卻是最困難的選擇。
根據調查,台灣人喜歡創業,但害怕失敗,又容易放棄。
台灣今天迫切需要更多的創業者,除了希望再創下一波成長動能,也來自一個時代的困境。
此時此刻。曾經創造世界經濟奇蹟的台灣,讓我們一起重新打造台灣的新創業精神,促進世代攜手、國際合作,共同創造成長的未來。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