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回顧專刊
這一年,關於音樂的大小事……
*年度風雲人物企劃 ICONS OF THE YEAR
25頁篇幅,大規模深度訪問不可錯過的音樂大咖,聽聽他們怎麼說自己,說這一年……
PART1
封面故事:
世間雜瑣,超越自我,「好的作品總是能夠安慰到特定族群,但不是為了服務。」
──深度專訪張懸
PART2
正港台式龐克代表 滅火器「每首歌出去都是有使命的。」
新款嘻哈掌門 蛋堡「聽音樂沒有一定要快樂」
經典後搖滾標誌 甜梅號「本來不食人間煙火,這次都被拖下水來。」
歷史與土地的說書人 林生祥「音樂裡面不容許犯錯,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情!」
時代裡的寫實之聲 陳昇「電腦如果能跑出稻米跟美女來我頭給你!」
* 嚴選專輯
邀請十五組音樂創作人(黃玠、MISS KO、徐佳瑩、「旺福」小民、「大象體操」凱婷、Hush、「88顆芭樂籽」阿強等),推薦2013必聽音樂大作。
* 嚴選現場
廣邀各方樂評作者,回顧2013形形色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現場演出!
* 達人談類型音樂在台灣
林哲儀談電音/迪拉談嘻哈/Brien John談節奏藍調
* 2013台灣演唱會觀察報告
從小而美到大而High,細數演唱會趨勢與反思。
其他精采單元
* 專欄:瑪莎「翻唱的奧義」、孫梓評「王菲,1999」、葉雲甫「完美孤獨」、餅乾「移動中的音樂人生」……
* 我在聽:鄺盛
作者簡介:
《Bark音痴路》
音樂 ● 表演 ● 活動 ● 樂團 ● 專輯 ● Live House
關注國內外音樂場景。
無論你聽什麼,如何聽,在哪聽,只要你喜歡聽音樂看表演,我們都走在同一條路上,2013年7月,與我們一起踏上《Bark音痴路》。
作者序
打開電視與網路,拿出手機或平板,你是否也對於紛擾感到無力與無奈?在充斥著混亂與不安的大環境中,我們被迫消化多少其實並不需要的東西?哪些負面能量已經多到我們難以承受?憤怒與哀愁以各種方式滲透,生命瑣碎中能夠尋求的依靠還有什麼?透過消費與物質,真的就能得到心靈平靜嗎?慣性與約定成俗的人際,帶給了我們助力還是挫折?
當然可以埋怨這一切,或者,我們去聽音樂。
台灣這一年的音樂,新人輩出,壯年成熟,各類風格與方式正逐漸成形。主流與非主流趨向整合,每個位置的從業人員都有辦法表達自我。拿演出來說,這一年不乏大型的音樂節或演唱會可以朝聖參與,若想要有私密的呼吸空間,也可以在眾多表演空間裡覓得。當人們不再以既定的模式去看待這個產業,就算稱不上生氣盎然,面貌也足夠豐富飽滿。
我們或許不再買這麼多的CD,可是依然有著關心音樂的辦法,習慣下載,那就下載,這個國家的數位音樂實力已經到達多元,甚至有更多音樂人,不做實體,獲得的迴響卻超乎想像;就算沒有錢或時間去聽某一場演唱會,隨之而來的機會不斷。我時常在想,在進入這行業的時候,可曾想過有這麼一天:只要想要,不可能找不到,只要有心,我們其實在訊息獲得上並沒有輸給英美日等大國太多。
更棒的是,屬於台灣的聲音,遍地開花──聽流行聽搖滾聽電子,或者只是喜歡聽,多數需求都可以被滿足。離完美當然還很遠,但身為聽眾,我們不再僅是熱情洋溢,而能有更大的參與感。曾經遙不可及的名字紛紛來到台灣,更新了感官與記憶上的可能性;整個島嶼上的各種音樂類型的演出目不暇給──截稿這週末,大小演出一晚竟超過五場,小巨蛋、台大體育館、Legacy全滿,更不用說相對比較小的live house、咖啡館或藝術空間了。以前是不夠,現在選擇太多,豈能說這不是一種幸福?
唯有回顧方能展望。十二月號的BARK,超級企劃,強力放送,這一年的大小事,我們提出問題,找尋看法與解說。透過專業的視野,回首這一年各種值得紀念的部份。六組音樂人深度訪談,篇幅超過二十頁,故事性與感動自是不缺,還有更多觀點待讀者們一起分享了解。
除了這六位指標人物,這一期還有更多音樂人共襄盛舉的專輯推薦,各家寫手評論的現場撼動大會師,達人來分析這一年類型音樂的脈動。這是我做起來最爽快也最疲憊的一次,如果愛音樂,請給我們一個機會,邀請您一同來珍藏這一切純粹。
感謝這半年來,大家對於BARK的支持與指教,不管世間多麼嘈雜,我們始終在最單純直接的地方,等待與大家共同參與音樂的種種。在戴上耳機或者播放音樂的瞬間,信任與絕對已經展開。路迢迢,不必擔心沒有嚮導,在這個音樂的島,讓我們再一次驕傲。
打開電視與網路,拿出手機或平板,你是否也對於紛擾感到無力與無奈?在充斥著混亂與不安的大環境中,我們被迫消化多少其實並不需要的東西?哪些負面能量已經多到我們難以承受?憤怒與哀愁以各種方式滲透,生命瑣碎中能夠尋求的依靠還有什麼?透過消費與物質,真的就能得到心靈平靜嗎?慣性與約定成俗的人際,帶給了我們助力還是挫折?
當然可以埋怨這一切,或者,我們去聽音樂。
台灣這一年的音樂,新人輩出,壯年成熟,各類風格與方式正逐漸成形。主流與非主流趨向整合,每個位置的從業人員都有辦法表達自我。拿演出來說,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