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快」,成為香港媒體的指定節奏,
「速食」,成為操作社交媒體的主要動作,
這樣的趨勢,卻沒有震驚700萬人。
我們覺得Facebook很煩,
但仍舊在手機以極速刷過news feed,
永遠看不完卻又無法吃得飽;
傳媒無永止地製造即時新聞,填滿網絡黑洞,
卻仍然步入寒冬掙扎難存。
香港人,能否慢下來,脫離這共業?
這一期,Breakazine! 找來世界各地的媒體人──
鄧小樺、李立峯、譚蕙芸解釋媒體運作;
陳曉蕾、黃淑琪、胡卓斌分享出版實踐。
香港《端傳媒》、台灣《眉角》雜誌、
英國《Delayed Gratification》雜誌,
跟你一同摸索媒體的新路。
香港人,是時候「吃」餐好的。
內容精選:
現役即時新聞網絡編輯細訴行業變遷
媒體人鄧小樺、譚蕙芸、李立峯撰文分析傳媒運作
專訪記者陳曉蕾、編輯黃淑琪、出版人胡卓斌
專訪香港《端傳媒》、台灣《眉角》雜誌、
英國《Delayed Gratification》雜誌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當我們都被News Fed 了》
text / 山地
密集,瑣碎,斷續,躁動。時而公共,關乎宇宙存亡;時而極度私隱,或無聊至極,似真還假⋯⋯
但你放下不看,就異常不安,怕失去重要觀點,話題也很快跟不上;只是你每次想認真閱讀,指尖卻慣了往下刷。你想分享觸動你心的消息,卻無時間消化1,500 字以上的文字;但不知怎的卻有時間繼續刷下去。據說,只要刷下去,Facebook 一天可給你高達1,500 個news feed。很煩,但我們天天黐着它等餵飼,是名副其實的fed by news。
但我們讀了什麼news?當我們被這些news 所餵飽,會消化出怎樣的世界觀來?
大概是5 年前,FB 仍被捧為改變世界的書。先是埃及的阿拉伯之春,後是3 年前的台灣太陽花運動,到2 年前香港的雨傘運動,網絡上的社交媒體成為集結社會力量的平台。自那些年起,我們不再依靠傳統媒體的報道,而透過FB 打破霸權,看獨立媒體網、看《蘋果日報》App、看SocREC 的網上現場影片,再用WhatsApp 互通消息、公民記者和攝記也湧現,FB 成為每個人信息發放的公眾平台⋯⋯但只不過事隔5 年,FB卻由英雄變成怪獸。埃及阿拉伯之春的重要推手之一Wael Ghonim 公開說:「我曾講過,想要解放社會的話,你需要的,其實只是網絡,但我錯了!⋯⋯那同一個連結我們推翻獨裁政權的工具,最終把我們撕裂。」因為社交媒體過濾了異見,信息良莠不齊,大量信息也不容駐足細想,只急急叫人跳進情緒的判斷。
這陣子,像這樣對網上閱讀新聞的反思漸多。或者應該說,這樣由鐘擺一邊走到另一邊的反思,其實從沒停止過。歷史就是這樣,當科技的突破讓我們走進新的可能,新的可能最終會叫我們走向極端,引發新舊衝突,迫人反思。或許你會說:這是FB 之禍,是科技太進步之錯,然後為傳統媒體的失落感到唏噓。單單歸咎科技,不會讓我們找到出路。或許我們仍未覺察,我們已被推到一個極端,不得不從根本,重新思考當走的路──生活如是,政治如是,媒體也如是。
當快跑得過急,資訊速度超越了極限,我們每個人的肉身就成了最大限制因素,心靈的焦躁就是證明。我們是時候慢下來,回到本質的問題,思考我們上社交網站究竟在讀什麼?新聞何竟成了news feed ?究竟什麼是新聞?怎樣才是新媒體?我們每天所讀的,為我們建構出一個怎樣的世界?這是歷史的辯證,我們就在鐘擺中進行反思與實驗。這一期就是這樣一探問過程,在資訊滿瀉的世代,我們請來網絡、雜誌、書籍的媒體人,分享他們的體驗。在快與慢之間,尋回閱讀的胃口和節奏,願你參與其中,不再被news 所fed。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當我們都被News Fed 了》
text / 山地
密集,瑣碎,斷續,躁動。時而公共,關乎宇宙存亡;時而極度私隱,或無聊至極,似真還假⋯⋯
但你放下不看,就異常不安,怕失去重要觀點,話題也很快跟不上;只是你每次想認真閱讀,指尖卻慣了往下刷。你想分享觸動你心的消息,卻無時間消化1,500 字以上的文字;但不知怎的卻有時間繼續刷下去。據說,只要刷下去,Facebook 一天可給你高達1,500 個news feed。很煩,但我們天天黐着它等餵飼,是名副其實的fed by news。
但我們讀了什麼news?當我們被這些news 所餵飽...
目錄
序
當我們都被 News Fed 了 / 6
Part A 新聞的餵飼
你每天在讀什麼 / 12
假如 Facebook 是一本日記⋯⋯/ 16
假如 Facebook 是一份大報紙⋯⋯ / 18
假如 Facebook 有 A1 頭條⋯⋯ / 20
假如 Facebook 是一個電台⋯⋯/ 22
網絡編輯:由 5 小時到 5 分鐘的變奏 / 24
李立峯:誰在建迴音長廊 / 26
鄧小樺:碎片的怪獸 / 28
譚蕙芸:在有限當中才能見無限 / 30
Part B 放慢的媒體
媒體放慢史 / 34
端傳媒:不追最新消息,緊扣歷史脈絡 / 36
眉角:用舊載體做新實驗 / 40
Delayed Gratification:延遲的報道,意義的沉澱/ 44
Part C 世界的疏理
一書一世界 / 50
陳曉蕾:寫出香港的議程 / 52
黃淑琪:故事的安頓之處 / 56
胡卓斌:另一種聲音的可能 / 60
Part D 創作的現場
莊瑞琳:紙上的復活:拉撒路,起來! / 66
梁柏堅:編輯,是在做什麼呢? / 68
陳曦成:編輯誘導多重感官的立體設計 / 70
林振東:在即食、爆炸的新聞攝影以外 / 72
聾伍:呃 like 黨 / 74
Bo:毛芝 德個樣星人 / 76
後記 Breakazine! 的自問自答 / 78
媒體五問 / 82
有關媒體的延伸閱讀 / 84
序
當我們都被 News Fed 了 / 6
Part A 新聞的餵飼
你每天在讀什麼 / 12
假如 Facebook 是一本日記⋯⋯/ 16
假如 Facebook 是一份大報紙⋯⋯ / 18
假如 Facebook 有 A1 頭條⋯⋯ / 20
假如 Facebook 是一個電台⋯⋯/ 22
網絡編輯:由 5 小時到 5 分鐘的變奏 / 24
李立峯:誰在建迴音長廊 / 26
鄧小樺:碎片的怪獸 / 28
譚蕙芸:在有限當中才能見無限 / 30
Part B 放慢的媒體
媒體放慢史 / 34
端傳媒:不追最新消息,緊扣歷史脈絡 / 36
眉角:用舊載體做新實驗 / 40
Delayed Gratification:延遲的報道,意義的沉澱/ 44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