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者的話 03月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鶯飛草長的三月,春日緩行天宇,花木豐茂蔥鬱。黃鸝唧唧歌唱,女子群聚在一起采蘩。一派春光明媚、青春大好的氣息迎面而來。
台灣好行,一派春光爛漫。
上期介紹世紀包浩斯(上)-危疑震撼的年代-一個存活14年,三易其校址、三易其校長的小學校,竟影響設計風潮百年不墜。
這期續刊(中)篇,談包浩斯短短14年裡三易其校址、三易其校長震撼的三階段歲月。
包浩斯既影響不墜,自然就輾轉衍化。後之來者必然迭有批判。
湯姆沃夫(TOM WOLFE)在 1981出版的《FROM BAUHAUS TO OUR HOUSE》對轉進美國,進而執美國建築界牛耳的包浩斯健將大肆批評、揶揄。
台灣在1985/01/01由尚林出版社出版中文版(譯者:祝仲華/校訂:王鈺 郭肇立),賣了好幾版。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巴特雷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理論博士候選人張晉維認為此書或許因為對台灣所熟悉的「美國版本的包浩斯(所謂American Bauhaus已經是正式學術詞彙)」訴求有所出入,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特為文討論此書出版後,近40年來的建築發展。
海外歸人賀昌申建築師繼前三期談基泰工程司建築事務所文化,談自己的建築學習之路,本期細述對兒子成長的期許;也是對台灣建築發展的針砭。
台灣的社區發展已走了一段不算短的路程,也遇到一些瓶頸。黃健敏建築師撰寫〈生活記憶-洛杉磯國家歷史園村-上〉一文,對台灣村落、社區如何建構歷史認同感是一重要的參考文章。
106專技建築師設計考題-老街活動中心是非常庶民的考題,其題型與93年成大建研社技考題-客家美食館非常類似,特邀建築人陳俊宏整理比較其異同。
新科建築師江支健上期談他考試的咖啡路與台灣星巴克,這期介紹九州福岡太宰府星巴克,談隈研吾大師如何以弱建築理念在傳統文化中演繹出創新價值。
繼上期介紹芬蘭兒童建築教育,宜蘭玩美客繼續撰文,透過芬蘭Arkki的創辦人Pihla分享了PLAYCE這個國際網路平台,以及該平台如何成為一個分享有關全世界建築教育的內容、想法和活動的資源中心,文中也記錄邀請建築教育家進行的訪談和反饋。
魚夫撰寫、繪製迪化街一段123到127的建築,特別介紹日治時期為大米商陳得貴的舊宅「怡和泰」商行,及當時台灣米商生意的經營。
總編輯 陳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