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穹蒼遼闊,眾星皆默
長久以來,《文訊》繫念香港文學的發展及處境。繼1985年10月、2003年11月、2015年8月、2016年4月的四次專題,本期2020年7月再以「九七之後,天亮之前:香港文學觀察」專題,持續關注、探討香港文學。五次專題總計近三十五萬字,涵蓋層面從文學史料、特藏與文獻整理、文學媒體、文學出版、藝文環境、書店與文壇概況,到文學獎、藝文補助……。
特別的專題是2016年4月,「小說引力—2001~2015華文長篇小說20部」,在香港評選,詳實刊載香港的五位評選人,參與評選的觀察及會議紀錄。
另有鄭樹森教授自2012年2月開始,每兩個月一篇的〈另一種的台港文學交流〉專欄,一共寫了五篇,每篇萬餘字,從文學愛好者的互相吸引,到人才的合作、專業的分工,異地的呼應,道盡了一水之隔台港的濃厚情誼。
以上專題、專欄,合計超過40萬字。此外,還有陳國球教授主持的《香港文學大系》的始末,盧瑋鑾、鄭樹森主編、熊志琴編校的《淪陷時期香港文學資料選》;我們佩服讚嘆之餘,更不忘典藏及報導。其他有關香港文學的書評、香港文學人物報導及藝文訊息,也一直在《文訊》保有相當的版面篇幅。我們很自然地貼近香港,關心香港,喜愛香港。每一次專題完成,感覺跟香港關係又親密了一些。但從來沒有像這次,胸臆堵塞,心情憂悶,充滿悲情卻又堅定相信,對現世失望,卻在文學裡豐沛滿溢。
此次專題,承載著我們對香港的無限關懷與祝福。心靈讓世界縮地成寸,文學讓彼此更加靠近,我們
一直與香港同在。七月,《文訊》創刊滿37年。檢視過往,創社的歷程、轉型後的發展以及與時俱進的自我要求,對照今日台灣社會變遷、台灣現當代文學發展的遞嬗,《文訊》的經營策略、方針,的確有許多地方值得進一步探討。
然而,《文訊》在前程多舛、風雨飄搖中,亦有她始終不變的核心價值,堅持的方向。譬如,日常關於文學史料的蒐集、整理與研究:盡量設法蒐集散佚的詩刊、雜誌及選集,以「一個作家一個文庫」為目標,完整呈現台灣重要作家之作品,近年來再加入照片及影音的收集。
也因為長期的專注努力受到肯定,《文訊》企畫承辦過多次《台灣作家作品目錄》、《台灣文學大事記要》、《台灣文學年鑑》、《台灣現當代作家評論資料目錄》、《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諸多工具書的專案,也衍伸出公部門及作家、學者、家屬「作家全集」的委託。也許是這樣的信任託付產生了善性循環,總是在一次次的工作中,或發現自己的不足,或發現有更好的執行方式,我們汲汲於更加周全、完善,要讓託付者覺得真正「不負所託,物超所值」,從而,我們也不斷提升了自己。
近些年,台灣社會變遷加劇,《文訊》一方面要正常營運,一方面要持續文學史料蒐集整理,以及資料庫數位化的工作,並轡前行實屬不易。每次不論是否改朝換代,都帶來新的期待。蕭規曹不隨,另創新局者常屬主流,凡事好像丟棄傳統才見高明。但許多文學的基礎工程,需要一點一滴日積月累,不能急功近利。儘管前人種樹,後人未必等得到乘涼時候,但它會發新枝、吐新芽,繼續成長茁壯,終至蔚然成蔭。
文學史料工作,多在故紙堆中匍匐爬行,要耐得住暗黑、寂寞、誘惑,成果都是汗水、淚水換來的。多年來,耕耘這塊園地,不忍見其荒蕪,任多少世代的文學寶藏,蒙塵褪色,悄然湮沒。
過去總覺得穹蒼遼闊,而眾星皆默,此一專業使命,捨我其誰?而今,形勢比人強,眾人、自我皆認可的必然,也有被迫轉向之日。時也,命也,運也,是耶?非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