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2023年,舉世都一定聽過的大新聞:超導體LK-99。這個新聞一出來的時候,震驚世界:因為一旦真的能合成出常溫常壓的超導體材料,人類世界進展將不再是一日千里,許多現在棘手的問題,都會瞬間解決。
但,最終經過世界各國許多實驗室、科學家再三複製實驗結果並驗證後,現階段看起來,LK-99並不是超導體。
為什麼這時候要提這個例子?因為這個看似失敗的案例,正是做研究中不可避免、也不可少的過程。
《遠見研究所指南》出版的這幾年,一直為讀者、學子找出目前國內最熱門、最重要,乃至於未來發展最有前途的研究所,並蒐集相關的內容提供參考。
只是,研究所除了替自己的未來職涯加值,不可少提的一個重點,就在於「學習做研究」才是研究所最主要的一個目的。
除了最夯研究所,還得正視是否適合做研究
目前,台灣的研究所當中,以半導體相關的電子電機研究所最受歡迎,乃至於政府在2021年5月開了一條新路:《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讓國家重點戰略產業,可自訂條例新設學院(研究所層級)。
這個條例最大的重點,就在擴大培養台灣相關重點領域的人才,以提供企業使用。
本期研究所指南,也特地盤點這些國家重點的戰略產業相關研究所,選擇這些研究所就讀,未來出路到底好不好?在這些研究所任教的老師,又如何看待相關產業的發展?
如果剛好擅長在此,並一心想往企業走,自然是很好的選擇;但若自身剛好不是這些相關領域的人才呢?
其實,就是回歸內心,覺察己身,究竟是不是熱愛做研究的那一個人。
採訪中研院院長廖俊智的過程中,他就與採訪團隊分享,「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機會,每一條路都能找到最好的結果,怎麼決定要不要進研究所,端看心在不在學校。」
他認為,如果你選擇攻讀博士,獲得的最大資產,會是應付未知世界、創造未來的能力。因此,如果你想要藉由學術研究創造未來,博士班便是最好的環境。
許多時候,做研究就是在失敗並重複的過程裡,還是不斷嘗試。不要怕失敗,也不要怕人家嘲笑,而是勇於前進,這正是做研究最大的樂趣。
回到超導體的話題。其實,對這次韓國團隊發表的超導體研究成果,台大物理系教授王立民就說,對這樣的失敗,他心裡早就麻木,可能到退休都還沒發現超導體。
但話鋒一轉,他隨即說,就算沒有找到新材料,但做研究就是如此,「去驗證材料不是(超導),也是一種發現。」
因此,勇於追尋自己的目標,想靠研究闖出一片天,那你就很適合就讀研究所、做學術。
祝福你,也能在未來學術的路上,找到屬於自己的超導體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