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之間
折之間
之間
link
搜尋"藝術" (654)
511、 一日一樹一故事:每天用一棵樹讓自己沉浸在大自然裡
艾米-珍.必爾
出版日期:20221130
定價:699元 特價:7折, 489
就算宅在家,也能盡情體驗一場大自然的感官之旅! 這是一本關於樹木與人的故事,也是一本樹的日曆; 一年有365天,四季有春夏秋冬的變化,從1月到12月, 每一天都有一個與樹木有關的故事, 舉凡自然科普、人文歷史、藝術美學、民間傳說、古老神話…… 令人充滿好奇的、從未聽過的,甚至百聞不如一見的,在這本書裡都找得到, 即使足不出戶,也能在神遊文字與賞心悅目的插畫、照片中,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1月1日──邁向自由民主的象徵「解放橡樹」(Emancipation Oak) 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漢普頓鎮,有一棵具有重大象徵的橡樹。 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在這棵橡樹下宣讀解放奴隸公告,美國從此邁向社會文明新旅程。 巨大的樹幹直徑為98英尺,其分支向上及橫向延伸。 它被指定為世界的十大樹木之一,是漢普頓大學校園裡的國家歷史地標。 1月7日──全世界最古老的樹「挪亞的姊妹古樹」(Sisters Olive Trees of Noah)                       位於黎巴嫩小鎮貝切利(Bcheale)的橄欖樹群,總共有16棵, 是當今全世界最古老的橄欖樹,樹齡已超過6000年, 相傳是挪亞方舟躲過上帝的大洪水之後, 船上鴿子所啣回的橄欖枝,在洪水退去後落地生根。 「姊妹古樹」迄今的生命力仍舊旺盛,即使樹幹已成空心,仍然可以結出橄欖並榨油。 2月23日──荷蘭的安妮法蘭克之樹(Anne Frank Tree) 二戰期間的猶太女孩安妮法蘭克,因窗前的一棵栗樹讓她對未來充滿希望。 <安妮日記>是她的遺作,記錄她在1942~1944的生活點滴, 2月23日是她發現這棵栗樹的日子,她相信自己跟這棵樹一樣都會活下去…… 1945年,安妮病逝於納粹集中營; 2010年,這棵栗樹在一場暴風雨中被吹垮,但安妮法蘭克之樹永遠不會被遺忘。 3月27日──紐西蘭的全世界最孤獨之樹 這棵樹位於瓦納卡湖邊緣的完美位置,以紐西蘭壯觀的南阿爾卑斯山作為背景, 這棵孤獨但離岸邊很近的柳樹,已經成為Instagram的熱門打卡景點。 它沒有正式名稱,但經常在社交媒體上被標記為 #ThatWanakaTree。 4月13日──英國的布萊頓之樹 1777年,文學家山繆•詹森博士造訪海濱小鎮布萊頓,但他絕望地寫道: 「這裡沒有樹,這個地方很荒涼,如果一個人必須上吊自殺, 在這裡很難找到一棵可以繫繩子的樹……」 這些話刺激了當地政府,促使當局展開一項植樹計畫,一直持續到今天, 布萊頓已成為英國全境最環保的城市之一。 4月24日──烏克蘭之愛的隧道 在烏克蘭的東部城市克萊文,有一條全星球最美麗的鐵道, 這條原本是運送原物料的工業鐵路,在兩旁蔓生樹林的圍拱下, 自然形成一條綠意盎然的綠色隧道, 引吸世界各地的遊客、戀人、攝影師前來朝聖, 成為婚攝、自拍的浪漫打卡景點。 與樹的邂逅、對樹的認識,不管從哪個角度,都會帶給我們更多生活樂趣。 每天用一棵樹讓自己沉浸在大自然裡── 了解樹的民間傳說、植物學、樹的用途,欣賞樹的美麗與歷史。 從民俗療法使用的樹液到可以讓村民在樹幹裡跳舞的巨大橡樹, 從支撐著阿姆斯特丹與威尼斯的榿木到新英格蘭秋葉背後的植物學, 從莎士比亞《馬克白》裡的勃南森林到品嚐尤加利樹葉…… 本書是獻給所有大自然愛好者的最佳禮物!
 
512、 格雷的畫像
奧斯卡.王爾德
出版日期:20221227
定價:450元 特價:7折, 315
愛爾蘭文學才子王爾德 長篇小說代表作 「為藝術而藝術」的唯美主義經典 英國《衛報》「百大小說」、八次影視改編 「世人所謂不道德的書,只不過揭露了他們本來就有的恥辱。」 讓我永遠年輕,讓這幅畫變老! 如果能這樣,我願意用靈魂來換! 這是一張事實上不存在的畫像,故事產生於絕對的想像之中,卻實實在在地給真實世界造成了若干影響,其對人心造成的影響之巨,甚至超過了歐洲若干真實存在的名畫。 故事敘述美少年道林.格雷,為人處世單純。有一天,畫家好友為他創作了一幅逼真的畫像,格雷在讚美聲中,意識到自己擁有驚人的美貌。在亨利勛爵不斷的遊說下,格雷開始擔心自己失去青春和容顏,並為此感到痛苦不已。他甚至許下心願,說自己願意用靈魂做為交換,好讓畫像代替他承受歲月的碾壓。 之後,因為亨利勛爵的影響而開始探索生活的格雷,認識了女演員西碧兒,並為對方精湛的演技所傾倒,兩人陷入熱戀。然而,沉浸在愛河中的西碧兒卻因而拋棄了藝術,在某次格雷帶著兩名友人去看她演出時,搞砸了表演。西碧兒這個對藝術不忠的舉動扼殺了格雷對她的愛,他斷然提出分手。然則,那天格雷回到家瞥見畫像時,竟發現畫中的自己現出了一絲殘忍的冷笑。至此,格雷明白自己許下的願望實現了…… ———————————————————————————————————————— 王爾德在本書中有許多精采語錄,比如, ▎關於男女之間: ●婚姻的魅力之一就是:它使婚姻中的雙方都必須過著一種欺騙的生活。 ●女人對待我們就像人對待神一樣,她們崇拜我們,還老纏著我們為她們做這做那。 ●女人會激發我們做大事的欲望,但又總是阻止我們真的去做。 ●一生只愛一次的人,才是真正淺薄的人。 他們所謂的忠誠和堅貞,我都稱之為習慣性的懶惰或是缺乏想像力。 ▎關於美: ●美是一種天才——事實上,它比天才更高級,因為它不需要解釋。 ●美擁有自己神聖的主權,讓擁有它的人成為王子。 ▎關於人性: ●每個階級都會大談特談那些在他們自己生活中不必踐行的美德之重要。 富人宣揚節儉的價值,閒人則對勞動的尊嚴侃侃而談。 ●對社會的畏懼是道德的基礎、對上帝的畏懼是宗教的祕密——正是這兩者支配著我們。 ●每當一個人幹一件徹底愚蠢的事情的時候,總是出於最高尚的動機。 ●樂觀主義的基礎就是純粹的恐懼。 我們稱讚鄰居擁有一些美德,只是因為如果他們有那些美德,對我們自己有好處,然而我們卻覺得自己這樣稱讚別人是慷慨的。 ●當我們快樂時,我們總是善的;但當我們善的時候,卻並不總是快樂的。 ●善就是和自己和諧相處,被迫與他人和諧就是不和諧。 一個人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書中處處可見這般的機鋒妙語,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513、 凡塵中開悟2
黃榮華 Eva Wong
出版日期:20230321
定價:320元 特價: 320
世界是個大教室,你上了多少堂課? 「Life is not a race, it is a journey.」生命不是一場競賽,是一趟旅程。 從小我一直認為自己不是一個運動型的人,膽子也很小。我不會開車,不會游泳,不敢爬山,不敢滑雪,總之任何關於戶外運動的事情一概不通。直到成年之後,大著膽子學游泳,花了好大的精力,終於可以在一小時內遊1000米;雖然烏龍百出,還算是學會了開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還爬了很多平時不敢攀的山,樂顛顛地踩著雪鞋在雪山漫步。 在人生經過多次考驗之後,我才發現自己窮一生精力維護的那個「我」並非牢不可破,人的塑造性原來難以想像的高,這也是教育培訓吸引我的地方——每當我看見學生突破自我,活出不一樣的精彩,心中就有無限喜悅;我也喜歡帶著學生走南闖北,把世界變成一個教室。 人生就是一趟旅行。有的人喜歡參加旅行團,穩穩健健準不會錯到哪裡去,按部就班地走完該走的每一站,雖然是走馬觀花,不過人有我有,總算交差。有的人喜歡自由行,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成也好,敗也好,總算瀟灑走一回。問誰領風騷?笑談風月中。
 
514、 藝術陪伴:給孩子一點愛,讓他們走更遠
袁青、陳欣婷
出版日期:20230418
定價:420元 特價:7折, 294
「藝術的意義在於釋放靈魂,激發想像力,並鼓勵走得更遠。」 —— Keith Haring(普普藝術家)   人生也許並不如想像公平,每個人來自不同家庭、有著不同際遇。所幸許多基本生存權利是平等的,其中,「藝術」正是身而為人,活出「自我」和「自由」的重要啟發。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應該被輕易放棄。」   偏鄉與弱勢孩童要面對的是家庭和環境問題,不僅僅是吃不飽、穿不暖,更可能身陷家庭暴力、酗酒、菸毒、性暴力等極端複雜的困境,孩子們難以處理這些「大人的事」,但他們的成長卻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當所擁有的如此有限時,藝術為他們打開封閉的心,開闊他們的眼及視野。   「待用課程」的概念源自於義大利「待用咖啡」,一百多年前,某間拿坡里的咖啡店,當顧客有「好事發生」時,會支付兩杯咖啡的費用,拿走一杯,另一杯留給需要的人,讓好運延續不斷;待用課程則是由有能力者購買課程,將上課的權利保留給有需要的孩子,藉此傳遞學習的美好,讓希望的種子落地生根。   有別於其他民間或社福單位的捐助,「台灣待用課程協會」意識到「藝術是為眾人存在的」,於是推動以多元藝術來陪伴偏鄉孩童的身心靈,豐富的課程包含花藝、攝影、繪畫、舞蹈、戲劇……等,網羅全球優秀師資,讓來自不同家庭環境背景的學童,都能盡情探索潛能、療癒自我,建立自信並與群體連結,跨出追逐夢想的一大步。 藝術不需要艱難制式的技術傳授,只要以一點愛來灌溉,孩子們的創造力和可能性會讓你驚奇不已!
 
515、 開展.藝術商業特展大解密:臺灣展演20年全紀錄
林宜標
出版日期:20230516
定價:480元 特價:7折, 336
藝文活動叫好不叫座?從木乃伊到航海王,每場展覽都是賭注! 精選22個實務案例,50個策展Tips,綜觀臺灣藝術特展的精與神。 【專序推薦】 于國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研發長、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王文杉|聯合報系董事長 朱宗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講座教授 蔡紹中|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總裁 簡秀枝|典藏雜誌社社長 【專業推薦】 李永豐|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李彥甫|聯合數位文創董事長 林秋芳|臺南市美術館館長 陸仲雁|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 陸蓉之|整策師 黃文德|時藝集團董事長 駱成|前聯合報廣告部總經理、民生報活動組主任 藝術與商業,真的能夠並行嗎? 進入藝術商業特展這一行磨練30年,林宜標舉辦超過上百場大型藝術展演活動,曾經一年賺4億,也曾經二年賠1億。 創下的傲人成績諸如:  全球知名的羅浮宮、大英博物館、奧賽美術館等皆合作兩次以上。  展覽主題湊齊四大古文明,包含兩河流域、埃及、印度,與中國。  兵馬俑展創下臺灣史上最高特展入場紀錄,超過100萬人次。 如何製造觀展風潮?裸體與屍體都會賺錢?! 本書精選22個展覽實例,打破紙上談兵的生硬理論,用50個策展Tips告訴你:藝術商業特展怎麼談?主題怎麼選?成本怎麼算?展期怎麼排?贊助怎麼談?商品怎麼賣?更重要的是──遇到一堆意外,要怎麼解? 「一生必看」展演結晶 從兵馬俑、木乃伊、米勒、達利、草間彌生,到航海王、teamLab、普立茲、太陽劇團等在臺首次舉辦的大型商業展覽,橫跨國內兩大報系、南北大型館所,背後的洽談故事、血淚辛酸、驚險刺激,也成就了林宜標的展演一生。 【榮譽推薦】 王榮文|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華山1914文創園區董事長 周功鑫|前故宮院長 周孝慶|中華展演文創發展協會副理事長 林正儀|前故宮院長 高人傑|中信金控行政長 張基義|臺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張瑞昌|中央社社長 張慧菁|瘋設計主理人 張譽騰|前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許有仁|前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局長 許和捷|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教授 陳婉若|伊林娛樂副董事長 彭俊亨|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 馮明珠|前故宮院長 黃光男|前政務委員 黃韻玲|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 楊慶煜|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校長 董澤平|國立中興大學創新產業暨國際學院院長 趙政岷|時報出版董事長 樓永堅|政大企管系教授 蔡佳芬|前新北市文化局局長 盧炳勳|電通集團貝立德總經理 謝佩霓|前臺北市文化局局長、前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516、 素描入門實戰一本通
飛樂鳥工作室
出版日期:20230725
定價:380元 特價:7折, 266
~從零開始解說素描訣竅~ 一本書突破畫圖瓶頸,讓學習事半功倍! 【本書特色】 ◎七大主題:簡潔明瞭又能快速掌握基礎 ◎互動練習:讓自學不再毫無章法 ◎清晰大圖:方便初學者臨摹練習 素描是透過線條,來概括物體形象、表現明暗的技法。 若想要成為插畫師、大藝術家,都必須從學習基本功──素描──開始。 本書囊括了七大主題: 【單一幾何體、組合幾何體、單一靜物、組合靜物、石膏像、人物速寫、人物頭像】 簡潔明瞭的主題,讓初學者打下紮實的基礎。 以及素描的重點技法: 【線條、起形、結構、明暗、構圖、質感】 一步步解說原則與訣竅,讓學習之路更加輕鬆。 此外,本書獨家設計了「找找看」、「嘗試構圖」等互動練習單元, 讓自學者不再毫無章法,迅速察覺自身的問題點與知識盲點。 書中清晰的大圖以及豐富的範例, 也能方便讀者臨摹練習、觀察專家的細膩筆觸。 學習沒有捷徑,但絕對有更容易走的路。 跟著本書的節奏,每天堅持畫畫、多加練習, 就能不走彎路地成長為繪畫高手!
 
517、 聽傅雷講藝術
李雲雷 著
出版日期:20230808
定價:150元 特價:79折, 119
《聽傅雷講藝術》資料翔實、安排精當,還用小傳和紀念文章串起傅雷先生起伏跌宕的一生。 傅雷先生不僅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更是一位成績斐然的文藝批評家,他在文學、美術、音樂等領域中精深獨到的見解,給後學者眾多啟示。 全書對於傅雷先生的各類文藝評論進行梳理,全面展示傅雷先生的藝術思想,美術繪畫、文學評論、音樂鑒賞包括翻譯理論、藝術教育等,立體的向讀者呈現一位大師卓越的智慧。 全書更已接近傅雷先生對於藝術史寫作方式的風格,向讀者展開一部巨幅的藝術畫卷,帶領讀者在藝術的夜空下採擷最美麗的星光。
 
518、 色彩的履歷書(二版):從科學到風俗,75種令人神魂顛倒的色彩故事
卡西亞.聖.克萊兒
出版日期:20230921
定價:520元 特價:7折, 364
色彩,不只影響了藝術的發展,更形塑了我們的文化世界 為什麼藍色是暖色?綿羊是紫羅蘭色? 每種顏色的誕生,都跟人類歷史、神話傳說、自然演化有關…… 75種色彩的性格側寫、75種顏色的解碼正名, 這是一本華麗的色彩寶典,也是一本豐富的顏色履歷書。 ◎你認識幾種顏色?叫得出這些顏色的名字嗎? 伊莎貝拉黃(Isabelline):據說看起來像三年沒洗的底褲色…… 鉻黃(Chrome yellow):梵谷愛不釋手卻也保存不易價格昂貴的稀有色。 龍血紅(Dragon’s blood):傳說中是象血與龍血的混合色…… 蚤色(Puce):居然是法國楓丹白露宮最時尚的指定色! 泰爾紫(Tyrian purple):絕對是史上最惡名昭彰的誘惑色! 靛藍(Indigo):由昔日的皇族氣派轉變為如今的勞動階級象徵。 帝國黃(Imperial yellow):中國皇帝貴氣逼人的龍袍色,也是百官庶民的禁忌色。 木乃伊棕(Mummy):來自「新鮮」木乃伊磨製而成的粉末色…… 驚駭粉紅(Shocking pink):19世紀巴黎拜金惡女最呷意的鑽石顏色。 本書精選75種特別重要、或者帶有特殊歷史背景的顏色,講述它們的有趣簡史與出生證明,從中世紀畫家根本負擔不起的高貴顏料,到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一襲「裸色」禮服引發的世界爭議……透過這趟繽紛旅程,你將發現── 色彩,不只妝點了日常生活,更形塑了我們的文化世界。 揭開色彩的神祕面紗,絕對讓你我眼界大開! ◎色彩的定義,會隨著時間改變?藍色在中世紀被視為最暖的顏色 十七世紀末,荷蘭藝術家A‧布格特投注全付心力,試圖確切標示出所有已知顏色。這部作品收納超過八百幅手繪色票,搭配扭曲的黑色字體標記註解,從最淡的浪花白到最濃的鮮鉻綠。 然而,色彩不僅是一種實質現象,更存在文化範疇中,定義甚至會隨著時間改變,就以冷、暖色兩大類為例。我們會毫不遲疑的說,紅與黃是暖色系,綠與藍是冷色系。但是,這種分類只能追溯至十八世紀。其實在中世紀時,藍色被視為暖色,甚至是最暖的顏色。 此外,1961年第三版韋氏國際新英文字典定義青金石藍是「一種溫和的藍色,比一般哥本哈根藍再紅一點,比蔚藍與德勒斯登藍,或龐畢度藍再深一點」,簡直神級深奧。同理,百年後某位讀到「酪梨綠」的人也可能會一頭霧水:這是指果皮較深的顏色?或者外層果肉那種陶土綠?或者接近種籽處的奶油綠? ◎眼前的黑不是黑:文字能改變我們眼見的色調嗎? 古希臘文學中對於顏色的敘述有些奇怪:蜂蜜是「綠色」、綿羊是「紫羅蘭色」……然而德國哲學家、語言學家拉撒路‧蓋格卻指出,人類雖然很早就發展出看見顏色的能力,然而不同民族對於區分顏色的敏感程卻差異很大,這可以透過探索語言的演進看出。 舉例來說,韓語中有一個字明確區隔了黃綠色與一般綠色;俄語的淡藍與深藍是不同的字。即使色彩分類是與生俱來的,但如果沒有與顏色對應的單字,將會影響我們對該顏色的理解。所以別再疑惑古希臘人是不是集體色盲了。 ◎藝術家們與顏料的愛恨情仇 雷諾瓦:「如果沒有裝在顏料管裡的顏料,就不會有……稍後記者們所稱的印象派畫家。」 過去顏料的取得非常受限,多數顏料都是手工製作,往往價格十分昂貴。直到某些顏料開始被採用,這些改變一定程度影響了藝術史的發展: 多虧史上最早的藝術家們在周遭環境中發現的顏料,史前洞穴裡才能留下色彩獨具的手印與野牛。文藝復興時期有些畫中人物維持簡單素描形象,這是因為畫家根本買不起完成畫作所需的昂貴顏料,這種代價高貴的顏料,往往需要委託作畫的贊助人自己購買。客戶們還會在書面合約中具體說明,他們希望畫家在成品中使用多少昂貴的顏料,唯恐阮囊羞澀的畫家以廉價顏料取代。 一直要到十九世紀,藝術家們才真正享受到顏料成品激增帶來的便利。再加上1841年可摺疊金屬顏料管問世,這些新顏色讓藝術家們能夠在戶外作畫,前所未見的明亮色彩浸潤了畫布。也難怪藝評剛開始對此缺乏信心:沒有人看過這樣的顏色,它們令人目眩神迷。
 
519、 島嶼文化事 文化+雙週報選粹
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
出版日期:20221014
定價:250元 特價:7折, 175
二十五篇精采圖文報導,記者與受訪人共同說一段專屬臺灣文化的故事。 中央社文化+雙週報素以人文視角出發,透過訪談爬梳臺灣當代紋理,從百年前的藝術家如光領航開始,生動描述仍正上演的舞臺前幕後事,演繹新章開展不同方面的土地關愛,播撒教育現場萌動的革新火種。透過一篇又一篇的訪談,勾勒異動時代的文化守望人,對生活的情感、熱愛,以及成就島嶼自信。 我們如何塑造文化?一群有故事的人,各自浸潤在這塊土地的不同角落,透過筆耕說書,試圖承諾臺灣更美好的未來。邀請讀者,透過這25個故事,走進主人翁的生命世界。 且看記者用報導為文化寫詩,為當代補遺屬於我們的文化。 為當代補遺,屬於我們的文化+! 震撼美術史,解密臺前幕後,翻轉教育現場,站在土地上昂首敘事,這群人始終心懷讀者,執筆遊走不同領域深度,探索心路,見證各路推手執著理想前行。
 
520、 島嶼文化事.藝文領航人
中央社「文化+」採編團隊
出版日期:20231019
定價:250元 特價:7折, 175
集結二十餘篇選文,中央社文化+雙週報今年出版《島嶼文化事.藝文領航人》電子書,整合圖文影音匯集成書,打造藝文報導系列品牌。中央社文化+雙週報素以人文視角出發,透過一篇又一篇的訪談,爬梳臺灣當代藝文紋理,記者們靈活勾勒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化守望人,筆下描述他們對生活的情感、熱愛,成就屬於我們的島嶼自信。 今年聚焦藝文場館、出版設計、書店經營與地方故事,生動描述此時此刻正上演屬於文化的台前幕後事,以及島上的人文故事。從舞台走向大銀幕,幕後視覺、演唱會動畫到電影特效,職人如何用心磨練臺灣經驗;藝術家與音樂家的幕後推手,時裝秀與音樂劇背後的靈魂人物,一一訴說一段我們在螢光幕前看不到的細節。還有關於出版、封面設計與書店經營,一群醉心書本的人默默各自努力,他們既是讀者也是分享者;最終,我們在島嶼邂逅了一群分享生命樂事的夢想家,在不同的文化路上各自綻發風采。 且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群藝文領航人為島嶼文化訴說的故事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