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之間
折之間
之間
link
搜尋"藝術" (654)
531、 把藝術變成動詞:教學藝術家塑造美好世界的神奇魔法
艾瑞克.布思
出版日期:20240625
定價:360元 特價:7折, 252
看「教學藝術家」如何透過藝術參與, 能夠為世界上最棘手的難題提供解方, 甚至帶來創新的社會變革!   「人人都洋溢著藝術才華。」 有一整個專業領域的從業者,他們致力於為各種不同的目的而啟動人們的藝術才華,我們稱這群人為「教學藝術家」。這群專業人士很懂得如何喚醒人們的藝術才華,也懂得如何開發人們的藝術才華。他們深知如何將人類的藝術才華導向正面且重要的結果。 「教學藝術家大大發揮了藝術的力量,而你找不到比艾瑞克・布思更適合分享這些故事的人。」 ──克萊夫・紀靈森(卡內基音樂廳執行長暨藝術總監) 「《創造改變》這本書太引人入勝了!」 ──桑琪妲・伊斯凡林(印度「風魔舞者」信託基金會創辦人) 「對世界各地的組織來說,這本書真是超級管用的參考資源。」 ──伊莉莎白・諾羅西(肯亞奈洛比「音樂藝術基金會」創辦人) ※本書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共同出版※ 【名家推薦】 ♪專序 簡文彬/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 ♪導讀 耿一偉/臺北藝術大學、衛武營戲劇顧問
 
532、 藝術大盜:一個愛情、犯罪與危險執迷的真實故事【亞馬遜年度選書】
麥可.芬克爾
出版日期:20240806
定價:420元 特價:7折, 294
★《紐約時報》暢銷榜★ ★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選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選書★ ◢◢真人真事◣◣ 橫掃歐洲7國——博物館、藝廊、大教堂 47種竊盜手法、200多次犯罪紀錄、每12天得逞一次 超過300件藝術品、總計20億美元 瘋狂!慾望!偏執!成癮! 史上最『過勞』的藝術大盜 『能偷,我就會想辦法偷!』——史蒂芬‧布萊特韋澤(Stéphane Breitwieser) ◢◢個性複雜、才華另類,一個天才的缺陷與偏執 年僅22歲,法國青年史蒂芬‧布萊特韋澤(Stéphane Breitwieser)行竊手法高明、次數堪稱史上無敵! 他瘋狂熱愛藝術,具有高度鑑賞力,連續8年來,經常出沒擁擠的博物館、藝廊、大教堂——在光天化日下成功行竊200多次,神不知鬼不覺、手法極為穩定,平均每12天得逞一次——足跡遍及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瑞士、奧地利、丹麥等國,為他把風的共犯是他女友。 他竊取的藝術品價值總計超過「20億美元」——14世紀的油畫、15世紀的象牙雕刻、17世紀的銀器與古董……數量高達300多件的藝術品,每件都價值不菲,即便依靠政府補助過活,但他一件也未脫手變賣,他要的不是財富,而是占據和擁有的慾望與偏執。這些閃閃發光的「贓品」悉數藏在他「母親家的閣樓」,在那閣樓天地間,他猶如「國王」般,珍視著、把玩著……這些他巧手奪來的稀世珍寶,直至一切戛然幻滅…… ◢◢得獎紀錄 ★《紐約時報》暢銷榜 ★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選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選書 ★Lit Hub文學網路媒體年度好書 ◢◢名家推薦 汪正翔(攝影師、作家) 吳垠慧(資深藝文記者) 洪茲盈(小說家、編劇、廣告創意人) 倪瑞宏(藝術家、作家) 郭怡汝(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粉專主理人) 張立人(藝術家) 張騰遠(藝術家) 聶永真(設計師) 蔡康永(作家) 謝佩霓(藝評家、策展人、作家) 謝哲青(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一致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國外書評 數世紀以來,世人風聞過無數的藝術品偷竊方式,但無人堪比巧手神偷史蒂芬‧布萊特韋澤(Stéphane Breitwieser)如此大膽成功。他8年來總共行竊200多次,地點遍及全歐博物館與教堂;出手時女友常在一旁把風,共竊取300多件藝術品,價值估計超出20億美元,也因此注定他們往後分崩離析的命運。 透過《藝術大盜》(The Art Thief)一書,作者把我們帶進布萊特韋澤瑰異迷離的世界。布萊特韋澤與多數雅賊有異的是,他不為錢而偷——他把到手的藝術品悉數藏進母親家閣樓的兩個密室之中。在這個私密天地裡,他可以隨時隨意觀賞到心滿意足為止。 他有過人的美感與閃躲監視系統的高超本能,布萊特韋澤屢屢完成數量驚人的盜竊案。藝高人膽大的特殊才能,使得他偷盜成癮,更無視風險和女友的勸告,直至一次狂妄出手,大意被逮送警法辦,他前無古人的連續犯罪行動才叫停打住。 這是一個藝術、犯罪、無休無止與不計一切要將美據為己有的故事,扣人心弦。 ◢◢國外推薦 「21世紀最引人矚目的真實犯罪故事之一:世界上最會偷藝術品的大盜——史蒂芬‧布萊特韋澤。」——《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藝術大盜》書寫就如同故事中主角——自信、活力,故事節奏掌握得恰到好處,且愈發瘋狂……」——《紐約客》(The New Yorker) 「本書刻畫的是一個個性複雜、才華另類、偏執一生的人物,作者娓娓道來、絲絲入扣,令人讀之忘我。」——柯克‧華萊士‧強森(Kirk Wallace Johnson),暢銷書《羽毛賊》(The Feather Thief)及《漁人與惡龍》(The Fisherman and the Dragon)作者 「《藝術大盜》讀來令人興奮不已,但當你意識到故事核心瘋子的所作所為,及他母親為了保護那不成器的兒子,對價值20億美元的藝術品所幹下之事,又越想越恐怖。書中故事節奏如驚悚片一般,他要不是個天才,就是笨蛋——也許兩者兼而有之。」——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編輯部 「一部引人入勝的心理懸疑真實犯罪小說……《藝術大盜》讓你對罪犯產生濃厚興趣,甚至交替地對他感到同情和厭惡,最終結局更是令人震驚。從頭到尾,這本書都讓人難以釋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作者芬克爾以生動且豐富的文字,召喚出具情感強度的謀殺之謎,但失蹤的不是屍體,而是古代大師的作品。」——《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在這本出色的真實犯罪故事中,作者芬克爾追溯了法國藝術大盜史蒂芬•布萊特韋澤的迷人壯舉,他偷竊超過200件藝術品……將他母親的閣樓變成了一個有著閃閃發光油畫、銀器和古董武器的寶庫……芬克爾借助藝術理論和布萊特韋澤的心理報告,探索他的美感成癮……這是一趟扣人心弦的旅程。」——《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令人振奮……作者芬克爾的書寫令人興奮且電力十足。」——《君子雜誌》(Esquire) 「驚心動魄……作者巧妙地揭露布萊特韋澤多年來的冒險故事。」——《GQ》 「作者芬克爾精心打造的《藝術大盜》,精湛講述了這個有關執著、慾望和精美藝術品的故事。他的文字內斂簡潔,靈活發展出多條故事線索,同時延伸也彼此交織,在推進情節之餘,既預示結局卻不揭示,是一本吸引人但又令人不安的讀物。」——《華盛頓獨立書評》 (Washington Independent Review of Books)
 
533、 養育溫柔 女孩子的摺紙
主婦之友社編
出版日期:20140220
定價:217元 特價: 217
本書收錄許多女孩子會喜歡的摺紙作品,好比換衣服或是家家酒遊戲,也能與互相贈送給朋友喔。花兒、動物、洋裝、裝飾品等等,可以漸漸學會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折囉。與朋友一起開心摺紙,不知不覺也能培養溫柔的心靈。折法皆有詳細解說,與3歲左右的孩子一起摺紙吧。
 
534、 勇於挑戰 男孩子的摺紙
主婦之友社編
出版日期:20140220
定價:217元 特價: 217
本書收錄許多男孩子會喜歡的摺紙作品,比如恐龍或怪獸、勇猛的動物、昆蟲、車子跟飛機、火箭跟船等等,多種有趣的圖案。自己發明玩法,或是塗色來製作只屬於自己的摺紙,玩摺紙的方法有很多種喔!摺起來很簡單,自己一個人也可以摺,親子一起,或是與朋友一起摺紙會更開心喔!
 
535、 橘子皮玩出大象&夥伴們
笹川勇
出版日期:20140220
定價:186元 特價: 186
一開始只是將皮剝下來製作,不久後善用果肉、皮的正反面,越來越多的技法,可做出多達80幾種作品。本書從中嚴選出38個作品出來,介紹製作象、蛇、猴子等各種動物,或是小學生、戰國武將、棒球社員、啦啦隊員的臉等各種作品的製作方法。每個作品所需時間都只要10分鐘,只要有顆橘子,就能靠自己的手做出藝術品!
 
536、 中野天線貳
中野志郎(play set products)
出版日期:20140220
定價:619元 特價: 619
創造Modern Pet、Marileo、Kokepi等各種形象角色,將世間「喜愛可愛物」的潮流為己所用,場景模型製造者中野志郎的設計對話集第二彈!
 
537、 Art Quarter藝術象限:暗黑系繪畫精選 2013 第4期

出版日期:20131028
定價:480元 特價:9折, 432
暗黑系繪畫精選Vision of the Dark Side - the best of dark illustrations 集結全球近40位藝術家,超過400幅作品一次收錄! 全中文訪談Q&A,直擊創作核心! 今年度最神祕、最不可思議的藝術饗宴 現在就讓你大.開.眼.界 你敢不敢直視,心底最深處的黑暗? 【中港台各界齊聲推薦】 這是一面照映黑暗的鏡子,深邃、神秘,美得讓人上癮。 《妖繪卷》作者 Sheep 在黑暗中,才能冷靜地反觀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藝術家 冉綾珮 暗黑系的插圖是插圖中最神祕最迷人的,也是最難得一見,《Art Quarter》這次做了一次美麗的盛宴。 【收錄名單】 [義大利] Alessandro Bavari|真實的假象 [德國] Lars Henkel|古老回憶的未來 [奧地利] Stefan Zsaitsits|千面男孩 [英國] Dan Hillier|羽毛叢林仲夏夜 [加拿大] Steve McGhee|直到世界末日 [法國] Jim skull|錦繡白骨 [日本] Atsuko Goto|繁花落盡蝴蝶夢 [日本] Mitsuya Watanabe|黑與白的二元論 Alessandro Bavari|DZO Olivier|Daniel Martin Diaz|Lars Henkel|Laurie Lipton|Edward Binkley|Jeremy Hush|Marco Mazzoni|Ross Paul McEwan|Gary Fernandez|Akiko Ijichi??????|Natalie Shau|Anne Julie Aubry|Ayako Matsuzaki松崎綾子|Stefan Zsaitsits|Wayne Anderson|Maya Kulenovic|Brian Despain|Nicoletta Ceccoli|Catrin Welz-Stein|Travis Louie|Katrin Berge|Fernando Forero|Dan Hillier|Joe Fenton|Chris Berens|Steve McGhee|Jim skull|Tomoko Konoike鴻池朋子|Fukio Fukuyama福山???|Voider Sun孫十七|Hiroko Maki牧 弘子|Hitomi Noda野田仁美|Mitsuya Watanabe渡邊光也|Takeshi Tanaka田中 武|Toru Kamei?井 徹|Atsuko Goto後藤?子|Ryuichi Sakai酒井龍一|Naoko Machida町田尚子 等近40位插畫家。
 
538、 典藏‧今藝術 1月號/2014 第256期

出版日期:20131231
定價:180元 特價:9折, 162
 
539、 Shopping Design 設計採買誌 8月號/2014 第69期

出版日期:20140801
定價:99元 特價:9折, 89
大人的繪本 「繪本」在維基百科的定義是這樣的:「繪本經由藝術家歷經故事腳本發想、草圖打稿、色彩粗稿、精稿描繪等階段,交由出版社出版成書……被視為藝術的一種,無論意義或實際運用,都給人更加精緻細膩的藝術感受。」 不同於圖畫書只是以圖畫搭配文字,繪本其實細膩得多;許多插畫家還是得過各大插畫獎的世界級插畫大師。因而繪本的閱讀對象並不限於兒童,有許多繪本甚至針對成人而設計。 因為頁數極少,不若文字書能有較多篇幅述說故事,繪本的文字或精練或根本沒有,因而高明的繪本幾乎本本都是以視覺(圖像)說故事的高手,也是想像力和設計力的最佳示範。本期SD特別訪問了幾位童書界的達人,從不同的層面來分析繪本的精彩之處,也請台、日、法的繪本作家親自現身說法,並推薦他們心目中的最佳繪本讀物。 這是一個通往夢境和想像世界的入口,由藝術大師造境,文學家引路。不要再把它當作小孩子的讀物,大人們的繪本課,開始了。 Part I 柯家洋×鵬真對談:閱讀繪本的樂趣 Part II 繪本迷的推薦  -打開想像力的繪本、增加幸福感的繪本、繪本與設計 -陳娟娟(誠品童書採購主管)、張淑瓊(童書與親子  雜誌主編)、劉清彥(翻譯了上百本的繪本)推薦 Part III 繪本作家談繪本 陳致元、鄒駿昇、李瑾倫、伊勢英子、沙基.布勒 Part IV 繪本咖啡店與繪本書店   訪問台北、高雄的繪本書店
 
540、 典藏‧今藝術 9月號/2014 第264期

出版日期:20140901
定價:180元 特價:9折, 162
聲音之中,策展之上 聲音藝術及其策展的座標與方位 「中國聲音藝術大展」與「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大概是近兩年來中文藝術世界最受注目的聲音藝術∕聲響文化的策展。姑且不論兩者在類型與研究方法上的差異,它們的實踐,多少標誌「聲音」的命題,進入展覽製作(策展)的對話與藝術表意系統。展覽製作,或說策展,一直以來可說幾乎為視覺藝術所盤踞與主導; 對現代與當代藝術的體制來說,聲音藝術總像是一個比較晚出生的藝術門類,不過,聲音的「遲到」,並不代表對聲音命題的探索與相關研究必然被動,相反的,聲音藝術的遲到,有沒有可能,一併將視覺藝術已經體現的文化政治僵局,以「後」見之明的方式,加以超越呢? 今年5月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University of London)的聲音藝術研討會(Sound Art Curating Conference)──「聲音藝術策展歷史、理論、以及實踐」(Historie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Sound Art Curating)中,香港聲音藝術家楊嘉輝(Samson Young)邀集「中國聲音大展」策展人姚大鈞、史文華、以及筆者於研討會中展開「超越原真性:『中國聲音大展』的案例研究」(Beyond Authenticity: The Case of“Sound Art”In China)的小組討論;這個以「中國聲音大展」為起點的討論,翻轉交疊出聲音藝術與策展內外幾個重要的命題:一、本真性(authenticity)的塑造與侷限及其身分政治意涵;二、純粹聆聽岌岌可危嗎?三、全球聲音場景外,田野中的聲響實踐為何?四、聲音進入策展過程中,其地緣特質的面貌是什麼?本專題由筆者重新邀集兩位參與者將討論命題文字化,並延伸來自「造音翻土」參展藝術家黃大旺有關台灣體制外音樂的文章,藉此可望將聲音與策展的文化政治討論前沿,稍稍往外再推出一點。 2000年左右,隨著科技藝術研究所的成立,聲音實踐進入台灣學院教育系統,伴隨著新媒體藝術理論的支持、官方獎項與補助的挹注,聲音藝術獲得應有被「聆聽」的機會,但也因此安全地被分配在新媒體藝術的學門之中。然而,架構在新媒體藝術論述之下的「聲音」,要不是被看作是一個中性的媒介、電子聲響處理的對象,就是因著藝術整體環境的感知分配效應,被看成是視覺之外的另一種感官──做為視覺藝術的「他者」,「見」其所未「聞」,或強調其奇觀表演性。如此,與其簡單地將聲音藝術看作一個已經完備的學科,不如首先進一步探視聲音藝術相關的文化政治視野,重新考掘其邊界。而策展,這個當代文化中的偶像破壞者(The Curator as Iconoclast),在兼具偶像崇拜者和偶像破壞者的同時,有沒有可能在這操作的合理矛盾中,做為一種方法,既同時保存聆聽,又同時重新塑造一種給未來的新的聆聽關係?透過三位作者的論述,希望藉此開啟對聲音藝術及其策展實踐進一步的提問。(專題策畫∕郭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