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之間
折之間
之間
link
搜尋"藝術" (654)
401、 中國古代藝術範疇論(從認識論、價值論至藝術範疇的特性):由情感、審美、倫理探討藝術品評的基本標準與價值
李韜
出版日期:20240327
定價:550元 特價:88折, 484
中國藝術認識論範疇是由情志、虛實、形神所構成 這種情志合一、虛實相生、形神一體的觀念 是中國藝術認識論的獨特之處 ▍藝術的表現離不開「情」和「欲」 觀念總是追溯的結果,言志不可能離情,緣情也不可能無志。語言總是在線性的流動中展開,所謂的前後只是語言表達的困境,正如我們不可能同時說出「情」、「志」兩個字一樣,只能一前一後地表達。花開兩朵,只能各表一枝,情志也是如此。雖然「言志」說在《尚書》中首標,「緣情」說在《文賦》中首現,但實際上二者須臾不可分離。 ▍從「形」開始,進而達到對「神」的領會 中國古代藝術中的形神範疇是從哲學領域轉移過來的。先秦時代,人們從對自身的形體和精神的認識過程中發展出了形神範疇。哲學上的形神問題也叫身心問題。形、身即形體和身體,神、心即精神和神明,有時神也可以指精氣、靈魂和鬼神。 ▍「神到寫不到」是藝術家所追求的創作至境——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 繪畫講究虛實的關係,尤其注重畫面空白的作用;書法講究「計白當黑」,把空白和書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國園林建築虛實掩映之間突顯自然天趣,展現巧奪天工的空間布置之美;戲曲藝術中以虛帶實、虛實相生是常用的表現手法。虛實這對範疇最能反映藝術發展的內在本性,最能表現中國古代藝術獨有的辯證特性。 ▍中國古代藝術的核心價值是「明道」和「樂心」 明道即把宇宙的本體之道德發明出來;樂心即使內心快樂,使情感悅適,使人生找到存在感和價值感。從先秦的整體來看,儒家主張道德,但不放棄審美,而是提倡秩序化、禮樂化和道德化的審美;道家也宣導道德,但鄙棄現實世界「人為」的道德,提倡「自然」之道,主張「無為」、「自然」和「形而上」的美。 ★本書特色:本書為《中國古代藝術範疇論》下篇(從認識論、價值論至藝術範疇的特性)。以中國傳統藝術史為基礎,以中國古代藝術文獻為材料,以古代藝術理論形態的話語為對象,結合現代哲學本體論的有關內容尋繹出中國傳統藝術理論的核心範疇及觀念。
 
402、 博物館的守望者: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我
派翠克.布林利
出版日期:20240423
定價:460元 特價:79折, 363
「關於一個驚人場所的驚人之書」, 一位身懷哀慟的迷惘者、一座宏偉博物館, 交織出動人、風趣、充滿美的頓悟又療癒的故事 作者曾任職於《紐約客》雜誌,卻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從事警衛工作十年,在這潛藏於偉大藝術館藏的生活中,與各式各樣的人相遇,他筆下各種人物活靈活現、藝術展品在其引導下躍於紙上,不僅感受美的悸動,也在作者自我療傷及成長的過程中,一起開出生命的新篇章。 每年都有好幾百萬人攀登宏偉的大理石階梯,拜訪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但只有少數人可以自由穿梭於博物館的各個角落和縫隙。這些人是博物館警衛,身著深藍色制服,低調地走動,小心看守占地近二十萬平方公尺的寶庫。派翠克・布林利在《紐約客》雜誌擁有令人羨慕的第一份工作,不曾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他們的一員。後來他的哥哥患了無法治癒的癌症,令他想要從凡俗日常的喧噪中逃脫,於是他辭去《紐約客》的工作,到他所知最美的地方尋求安慰。 本來只是暫時的避難所,後來卻有如自己的家般待了十年,這出乎布林利的意料,對讀者來說則是件幸運的事。我們跟隨他守護來自埃及與羅馬等地的精緻寶藏,在展覽室下方的迷宮行走,穿壞九雙警衛的鞋子,欣賞讚嘆在他看護之下的美麗藝術品。布林利來到博物館時有如孤魂,安靜而不欲引人注意,然而他很快便找到屬於自己的同伴和表達方式:藝術作品和創作者,還有博物館警衛構成的鮮活次文化——這裡的警衛形形色色,包括藝術家、音樂家、踏實的藍領、移民、滑稽人物,還有夢想家。隨著與同事和藝術的連結逐漸加深,他了解到:能夠待在這個受到保護的小世界裡,自己有多麼幸運;而外面大世界最美的面向,和這裡又是如此相似。最後他終於能夠懷著感激,回歸那廣大的世界。 本書承襲《實驗室女孩》(Lab Girl)、《告訴我,你是怎麼死的》(Working Stiff)等職場回憶錄經典之傳統,透過一名深入博物館的觀察者,將一座宏偉博物館、隱藏其間的寶藏,以及讓這一切鮮活起來的人物繪製成一幅肖像畫,令人讚嘆又深具啟發性。 作者融入個人生命歷程的獨特筆法,令大都會博物館的空間、藏品與參訪者,交織成別具生命力的有機體。~祝大家文藝復興!Podcast 主持人 王健安、戴郁文 ★好評推薦 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粉專主理人|郭怡汝 東西縱橫記藝|Junie Wang 祝大家文藝復興!Podcast 主持人|王健安、戴郁文 旅義文化作家|楊馥如 藝術史學者|邱建一 魯汶藝術花邊教主|胡琮淨 導演|楊力州 藝評人、策展人| 謝佩霓 藝術創作者|許尹齡 ★各界好評 非常精緻……這是一個關於美的美麗故事。同時也是關於哀慟的故事,關於在孤獨隔絕與同志情誼之間找到平衡,以及在高尚與世俗都找到快樂的故事。——《華盛頓郵報》 這是一部關於博物館、收藏品和工作人員充滿情感的編年史,由一名格外堅毅的觀察者所講述。——《紐約時報書評》 正如大都會之滿載珍寶,《博物館的守望者》也充滿動人的洞察,本書提醒我們重要的不是學習有關藝術的知識,而是從藝術中學習。這是深刻的藝術欣賞。——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令人難忘地美麗……在作者的悲傷從古典大師畫作得到慰藉的同時,本書也成為和那些畫作一樣散放光芒的藝術作品。——美聯社 這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回憶錄,同時也是如何欣賞藝術和人生的說明書,以美麗的筆調寫成。藝術愛好者必讀。——崔西・雪佛利爾(Tracy Chevalier),《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作者 派翠克・布林利以親密的視角來觀看世界上最棒的博物館。但《博物館的守望者》不僅如此,還訴說了人類創作的奇妙衝動、觀覽藝術的神祕體驗,以及藝術在我們生命中可以扮演的角色。這本書是一份了不起的禮物。——魯曼・阿拉姆(Rumaan Alam),《與世隔絕》作者 這本書讓我非常渴望在今後每次參觀每間博物館時,派翠克・布林利都在我身邊。退而求其次的最佳選擇,則是放一本《博物館的守望者》在我的包包裡。——霍普・潔倫(Hope Jahren),《實驗室女孩》和《氣候變遷的故事》作者 一名來自世界頂尖博物館的警衛,分享他在那裡得到的啟發和蛻變。派翠克・布林利真是個幸運的人。——凱利・詹姆士・馬歇爾(Kerry James Marshall),大都會回顧展《Mastry》之藝術家 本書就是如此美妙。筆觸風趣、動人而優美,帶領讀者進行一連串頓悟的旅程。這是藝術啟迪生命的見證。——基思・克里斯蒂安森(Keith Christiansen),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名譽退休館長 這是關於一個驚人場所的驚人之書。《博物館的守望者》不僅敏銳地檢視藝術的力量,同時深情探索藝術展場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文化。——亞歷克斯・羅斯(Alex Ross),《紐約客》雜誌特約撰稿人,《華格納主義》和《其餘的都是噪音》作者
 
403、 走進宋畫,10-13世紀的中國文藝復興(五代十國篇):承唐啟宋,據亂世而初綻的文藝復興萌芽
李冬君
出版日期:20240417
定價:450元 特價:79折, 355
在歷史的變動中,善惡隨時間浮沉,而藝術如何說出自己的語言? 這個時代,藝術之花繽紛在各個割據的小王國裡,自成一格。 沒有大一統的緊箍, 反倒給思想騰挪出了建構多樣化藝術正規化的自由空間, 至北宋而結出文藝復興之果。 ▶為什麼是從五代十國走進宋畫? 因為從思想與哲學這扇門進入中國繪畫,首先看到的便是五代十國以及兩宋的繪畫,這時期的繪畫開始有了藝術的獨立姿態,開始脫離功利的羈絆而自存。也就是說,五代兩宋時期,中國的繪畫才真正邁進藝術的門檻。 ▶我們如何進入繪畫? 從繪畫作品中所蘊含的藝術精神進入。什麼是藝術精神?蘇格拉底認為,藝術應該表現人,表現人的心靈。這就是藝術精神。藝術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是人文精神的美的展現。正如道德律令來自自由的心靈一樣,藝術精神也是從生命個體的心靈深處自由開放的花朵。 ▶〈寫生珍禽圖〉──用花鳥表達興衰 黃筌的畫作光昌流麗,留在畫面上的,是滿滿的喜劇色彩,他的情懷甚至思想都是歡喜的,將所畫的對象和環境融合得非常好。他們一家人的喜慶,就如同他筆下的花木鳥蟲,在一個非常適宜的環境裡,如魚得水,如蟲伏沃草,如花木栽植於陽光下的水岸。 〈寫生珍禽圖〉是黃筌留下的唯一畫作,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說,他過了眼,也過了手。對左下角題款「付子居寶習」,他鑑別道:「墨色頗舊,但仍見浮垢,顯係後添。」也就是說,這一行小字,是後人添上去的。 ▶一個浩瀚的靈魂──〈瀟湘圖〉的前世今生 寫真,為荊、董本色,即便如荊浩建構理想山水,那也是在大山裡與山水朝夕相處,以藝術的思想之眼擇入山水元素,從現實山水到山水畫,是畫家主體從認知到表達的過程。董源畫中山水,煙巒出沒若龍,是江南真山真水的寫實,正如米芾評之:「溪橋漁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董其昌流連於〈瀟湘圖〉間,恍若重遊瀟湘故地,興奮地自問:「餘何幸得臥遊其間耶?」真是天外飛來的好運,睹畫如臥遊瀟湘了。 ★專家特別推薦★ 「作者李冬君有充足的文史訓練和審美歷練,她洞悉王朝史觀,傾心文化江山,對古國美物懷有天然的摯愛。她的筆下,始終有文明的剪影和思想的追光,讓我們看到了五代十國及兩宋畫家的翰墨底色,觀念與審美彼此映發,個體與王朝相互勾連,命運與天才相激共振。你一定會讀得很興奮。」——作家、文學評論家,周澤雄 「全書通篇讓人沈浸在一種鮮活生命如何力克艱辛而創造精神碩果的藝術家『個人史詩』的性靈之流中,我們會把這樣一種對於受眾而言消弭主客二元對峙的心智交互模式及其知識傳遞方式稱作『美育』。於是,《走進宋畫》的跨學科首先跨越的便是從藝術史學到美育,進而勉力在其中隱秘地揭示歷史與心靈更深的稟賦。」——清華大學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委員,李春光 本書特色:本書為《走進宋畫》上卷五代十國篇。作者以思想史的研究慣性,展開了獨具特色的宋畫研究,精美的畫作和優美的文字,無形中帶出思想者的高度,施施然展開於思想的天地,藝術品也成為思想的另一種形式。
 
404、 藝術超乎想像的力量
蘇珊.麥格薩曼、艾薇.羅斯
出版日期:20240501
定價:440元 特價:88折, 387
★紐約時報暢銷書、彭博年度最佳書籍! 作家/謝哲青、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謝仁俊、 精神科醫師、專欄作家/沈政男、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GENE思書齋齋主/黃貞祥、 《恆毅力》作者/安琪拉.達克沃斯、 《紐約時報》得獎記者/查爾斯.杜希格、 創意行銷大師/賽斯.高汀、 《在大腦外思考》作者/安妮.墨菲.保羅、 國際知名設計師/英格莉.費特.李、 《失去山林的孩子》作者/理查.洛夫 ——國內外名家讚譽連連! ★參觀博物館,可以解決孤獨、失智和許多其他身心健康問題? 每個月只需享受一次藝術體驗就可以延長壽命十年? 音叉產生的振動聲波可以消除壓力,虛擬實境遊戲可以提供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 藝術不是有錢有閒人的娛樂或享受,而是真正能為我們帶來身心靈健康的非凡力量! 【內容簡介】 藝術不僅為人帶來精神層面的影響,而是明確地在大腦內造成生理改變! 帶你暢遊藝術如何真實改變我們身體與心靈,創造愉悅與奇蹟! 你曾經聆聽一段動人音樂時感動萬分? 看到布滿星星的夜空時感到讚嘆不已? 或是在作畫時,內心無比平靜? 我們無時無刻不接觸藝術,卻很少停下腳步思考這些感受從何而來。 每天短短二十分鐘的微美感體驗,就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療癒效果…… 許多人認為藝術是一種娛樂或是奢侈行為,但這本書徹底推翻了藝術無用論,證實繪畫、舞蹈到寫作等各種活動,藝術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藝術為人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精神層面的,而是明確地在大腦內造成生理改變! 本書援引許多突破性的研究和跨領域的見解,以及藝術改善個人身心建康的精采故事,既是發現之旅,也是新美學科學的權威指南。 無論參與哪一種形式的藝術甚或是創作,都可以觸發神經化學物質、釋放荷爾蒙和腦內啡,從而解放情緒,一旦了解這個過程,就可以巨幅改善我們的心理健康、社群關係並提升自我。 ★各界讚譽連連! ■「這本書讓我大吃一驚! 這是一本具權威而實用的神經藝術指南——如果你以前沒有聽說過這個術語,那麼你更有理由與這兩位才華橫溢的作者一起暢遊有關藝術如何改變大腦和身體的最新科學。」 ——安琪拉.達克沃斯/《恆毅力》作者 ■「你的藝術之腦將改變你對周圍和內心創意世界的看法。」 ——查爾斯.杜希格/《紐約時報》得獎記者 ■「這是一本關於人性、快樂和創造力背後的科學的開創性書籍。藝術,是用來形容讓我們變得更好的魔法詞語。」 ——賽斯.高汀/創意行銷大師 ■「對於那些被一幅畫迷住了,或者被一首音樂感動得落淚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了一趟引人入勝的旅程,讓我們了解當我們遇到藝術的變革力量時,大腦中會發生什麼事。」 ——安妮.墨菲.保羅/《在大腦外思考》作者 ■「藝術常常被認為是『可有可無』,但這本書表明,藝術對於美好生活來說是絕對必要的,每個人都應該讀這本書。在其中,你將學習如何恢復創造力、治癒身體、舒緩心靈,並改變你周遭的環境。」 ——英格莉.費特.李 /國際知名設計師 ■「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塑造出更豐富的生活和更新的世界。這是對藝術、自然世界和我們的神經健康不可分割性的最佳描述。」 ——理查.洛夫 /《失去山林的孩子》作者 ★Amazon讀者好評不斷! ■「延長我們的壽命不是最終目標,改善生活品質的同時延長我們的壽命才是。這是一本很棒的讀物。」 ■「本書舉出了一系列豐富多樣的例子,涵蓋了從研究某些顏色、聲音和動作如何改變腦波模式到神經美學如何為醫學、建築和教育實踐提供資訊的方式,應有盡有。引人入勝、內容豐富且鼓舞人心,極力推薦!」 ■「這本書充滿了令人驚嘆的資源,既提供大量資訊又能激發靈感。甚至因為閱讀了這本書,我改善了生活以及與丈夫的關係。」
 
405、 走進宋畫,10-13世紀的中國文藝復興(北宋篇):建立在皇家畫院以外,由士人畫以至於文人畫擔待起來的北宋繪畫藝術
李冬君
出版日期:20240424
定價:650元 特價:79折, 513
 
406、 獨舞者的樂章:林絲緞的藝術異端人生
林絲緞
出版日期:20240419
定價:550元 特價:79折, 434
從一九六〇年代台灣最活躍的人體模特兒, 到至今超過一甲子的舞蹈教育生涯, 林絲緞一生都投注在身體的實踐, 以橫跨美術/舞蹈/教育/特教平權的多重演繹, 鎔冶出難以被歸類的藝術生命史。 •一九六〇年代——人物美展、攝影展破天荒的台灣藝術事件。 •一九七〇年代——跨領域的現代舞獨舞會,回歸身體動能的啟發式教學,以及解放婦女身體意識的「生活與舞蹈」運動。 •一九八〇年代延續至今——從事藝術統合教學、身心障礙者的舞蹈療育。 林絲緞走的是一條更開闊也更平民的藝術路線,幾乎都獨行於同時代的前端,也讓她漂泊於主流體制的關注目光之外,不曾被美術史、舞蹈史、特殊教育界正視過。 「實際與人碰觸、互動,關懷學生的身體語言表達,以及動作刺激所帶來的療癒與突破,這樣的舞蹈路線更符合我的天性,也使得我的身體、思考、情感都與教育緊密結合,從貼近生活與自然的角度去檢視舞蹈的功能。」 林絲緞對舞蹈的全心投入,常常被當模特兒的往事吃掉,而沒有踏入學院的她,悖於主流舞蹈界,亦非以舞台表演為重心。她是從人本的角度思考,在舞蹈教育裡昇華其創造力,逐漸發展出自己一套身體教育觀及運作要領,強調「動作教育,舞蹈療育」。 向來只愛做不愛說的她,年逾八十仍在第一線教學。現在她拿回話語權,以照片、以文字,敘說一路行來的故事,有早年與美術界互動的溫暖,飽受誤解與壓抑的反抗,懷抱的舞蹈理念,還有身體教育上的種種探索與起伏。這場藝術生命的進行式,圍繞著一輩子的信念:身體舞蹈是最當下的社會性。
 
407、 走進宋畫,10-13世紀的中國文藝復興(南宋篇):在江南煙雨微茫中若隱若現,越過唐人直奔魏晉的宋人美學
李冬君
出版日期:20240502
定價:399元 特價:79折, 315
美,是引人向上的終極力量。 本書真正的題眼不在「宋畫」而在於「走進」, 是一種心靈對於更大真理尺度的打開與開展, 走進「文化中國」而非「王朝中國」的又一次「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的挫折──南宋 被後世反覆詬病的輸幣、納貢、主和、停戰等一系列政策,為南、北都贏得了安定的環境,南宋社會經濟得到了空前地發展,王朝的財政收入和人民的幸福指數皆不低於北宋。航海帶來豐富的訊息,開啟了南宋人的視野,商品經濟發達,降解了人們對政治的熱情,轉而青睞日常生活的趣味,找回屬於自己的世俗日子。 ▶南宋的畫院夢 南宋雖無畫院,卻因北宋畫院遺續的「院體」或「院畫」風格,形成了一個主流畫派,或者叫宮廷畫派更為恰當,以宋高宗為首,引天下畫家馬首是瞻。按照儒家理想國的設計,聖人治理天下,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做天下人的老師,去行教化,天下就會大治。 ▶「殘山剩水」的畫格 作為時代最敏感的反射區,藝術的表現往往領先。南宋初年,在宋高宗親自領導下,李唐、蕭照、馬和之等人蔘與的歷史題材創作,無不被時代主題所激勵,君臣勵志收復失地,同仇敵愾要把殘山剩水補全。而山水畫作為主流畫壇的主流,雖然比起人物、花鳥等其他題材更偏向於藝術,但它仍無法超越它所處的時代命運,「殘山剩水」也是它的時代印記。 ▶在歷史裡寥寥「留白」 至宋,中國士人畫的「寫意」訴求,使「留白」成為審美的樣式,為「寫意」留守了藝術底線;而禪宗「不立文字」的教義,也為「留白」提供了形而上的源泉。 梁楷在歷史中寥寥「留白」,卻在禪林中高蹈,在繪畫藝術裡永恆。 ★專家特別推薦★ 「作者李冬君有充足的文史訓練和審美歷練,她洞悉王朝史觀,傾心文化江山,對古國美物懷有天然的摯愛。她的筆下,始終有文明的剪影和思想的追光,讓我們看到了五代十國及兩宋畫家的翰墨底色,觀念與審美彼此映發,個體與王朝相互勾連,命運與天才相激共振。你一定會讀得很興奮。」——作家、文學評論家,周澤雄 「全書通篇讓人沈浸在一種鮮活生命如何力克艱辛而創造精神碩果的藝術家『個人史詩』的性靈之流中,我們會把這樣一種對於受眾而言消弭主客二元對峙的心智交互模式及其知識傳遞方式稱作『美育』。於是,《走進宋畫》的跨學科首先跨越的便是從藝術史學到美育,進而勉力在其中隱秘地揭示歷史與心靈更深的稟賦。」——清華大學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委員,李春光 本書特色:本書為《走進宋畫》下卷南宋篇。作者以思想史的研究慣性,展開了獨具特色的宋畫研究,精美的畫作和優美的文字,無形中帶出思想者的高度,施施然展開於思想的天地,藝術品也成為思想的另一種形式。
 
408、 中國色彩文化,歷史與現代的視覺對話:從古代詩詞中的顏色意象到現代藝術作品中的視覺表達,描繪色彩在歷史的變化與延續
過常寶、張明玲
出版日期:20240515
定價:299元 特價:88折, 263
色彩因中國文化的燦爛而愈發深邃, 中國文化亦因色彩的絢麗而愈發多姿! ▶說起中華民族的色彩觀,就一定要談到五行思想! 「陰陽五行說」將五行與五色相配屬,金木水火土對應白青黑赤黃,色彩被賦予了一定的文化內涵。這時五色與五行、五方、四時、五帝都取得了相對應的關係。色彩就這樣參與到人類歷史的進程當中了。 ▶孔子以禮觀色,又以色明禮,看重的色彩不是空間方位色,也不是視覺印象色,而是人倫社會合於「禮」的象徵色! 孔子的色彩觀對中華民族色彩結構的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種影響的積極意思和負面效應同時存在。和諧、純正的色彩觀是維護社會秩序的象徵,也是孔子要求君子正顏色、正衣冠的倫理要求的展現。然而過強的倫理象徵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個性色彩的發展和色彩的審美創新。 ▶白銀盤裡一青螺——飲食文化中的色彩 中國的飲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個屬性就是「色」、「香」、「味」俱全。「色」被排在首位,足以看出色彩搭配在菜餚烹飪中是何等重要。只有色彩令人悅目了,才會刺激人們的味覺,引起食慾。所以,無論從烹飪的角度,還是從食用的角度,人們在菜餚的色彩搭配上都花了不少心思。對菜餚進行美化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要達到食用與審美的和諧統一,就要從原材料、調料、烹調方法等諸多方面下功夫,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 ▶山石榴花染舞裙——傳統服飾色彩文化 縱觀中國服飾史,色彩的內涵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化而不斷演變的。中國傳統服飾色彩的最初形態是自然色彩,在人類還沒有進入文明時代的時候,原始人類從大自然中得到靈感和啟示。考古發現也給予有力證明,紅色是人類最早製造和使用的色彩。北京山頂洞人遺址中那些被染成紅色的礫石、獸牙、貝殼等飾品,還有撒在山頂洞人遺骨周圍的紅色粉末都說明了原始人類對紅色的關注。 本書特色:本書從中國的傳統色彩觀念談起,從歷史和現實生活中去探尋神秘的色彩文化。儒道佛的本色、文學藝術的創造,甚至傳承至今的民風民俗,無不投射出色彩文化的影子。
 
409、 遺跡與文化遺產:從秦始皇陵到嵩陽書院,解讀古代建築藝術的深遠影響
過常寶、李志遠
出版日期:20240529
定價:299元 特價:88折, 263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在這一曲的吟唱中, 這些高門大院、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山石花草, 也成為遺蹟,成為過去社會的生活記憶。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大價值?有人說,如果把秦始皇陵地宮打開,讓遊客去參觀,一年的旅遊收入就會高達二十五億元人民幣。可見,不算秦始皇陵本身的歷史文物價值和可能從其內發掘出的珍玩珠寶,單其旅遊價值就足以令人心動。可是,我們應該輕易拂去覆蓋在地宮上的泥土嗎?我們有能力拂去覆蓋在地宮上的泥土嗎?秦始皇陵不僅僅是個陵墓,它更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它的意義,從揭開的一角就可以斷定,已經遠遠超過了金字塔。 秦始皇陵,讓人不僅想起一段段動人的傳說,還有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王朝,書同文、車同軌的開端,殘忍的焚書坑儒,以及陣前倒戈的深遠啟示。 ▶太乙高樓燈似晝,未央前殿月移輪——圓明園 圓明園內還藏有大量世人難以想像的奇珍異寶。也正是這些讓人垂涎的珍寶,為它後來的毀滅埋下了伏筆。法國的大文豪雨果就曾這樣評價圓明園:「即使把中國所有博物館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皇的東方博物館媲美。」 富麗堂皇的外表,巧奪天工的風景布局,無法想像的珍藏,從外到內,都讓這個園林充滿著誘惑。它的這種誘惑力,終於在清朝國力不支的窘境中,為其帶來被蹂躪、踐踏和毀滅的命運。 ▶石闕三千一百座,佛光萬丈法無邊——龍門石窟 宋代大學者邵雍曾在《十九日歸洛城路游龍門》寫道:「伊川往復過龍山,每過龍山意且閒。」對於龍門壯觀的石窟與佛像,唐朝詩人韋應物在《龍門遊眺》中也有如下的描述:「精舍繞層阿,千龕鄰峭壁。」面對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今人在一首名為《題龍門石窟》的詩中讚曰:「青龍曲隱白雲間,伊水蜿蜒繞膝前。石闕三千一百座,佛光萬丈法無邊。」 人們來到龍門石窟,膜拜過宣講著前世、今生、來世的釋迦大佛,喧囂、功利的心似乎突然間參透了生命的真諦。於是,千斤巨石從心頭滾落,也有了「每過龍山意且閒」的心境。 ▶白鹿無言思故主,古松有色朗新聲——白鹿洞書院 歷經千年的學府,為古代書院教育建立標的的白鹿洞書院,歷來都不乏歌詠之作。唐代詩人王貞白就有《白鹿洞二首》,其一云:「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於此可見,王貞白到了白鹿洞,所想到的就是讀書、惜時。宋朝詩人項安世也有《白鹿洞書堂》一詩,其云:「山人居白鹿,書洞有遺蹟。為世作星鳳,真堪慰泉石。」在此,項安世直稱白鹿洞書院為世上的稀世之珍——景星和鳳凰。 本書特色:人文遺跡,即有人類的智慧和意識活動參與其中的遺跡,它是遺跡本身與其所承載的傳說、意蘊、精神等的綜合體,是祖先在漫長的歷史中留下的蹤跡和身影。無論是陵墓、庭院、神祠,還是工事、樓閣、書院,都包含著豐富的文化氣息,承載著先人的智慧和理想,構成了古今文化的一種尺標。
 
410、 你的臉
鄭恩惠
出版日期:20240605
定價:480元 特價:79折, 379
延續經典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的溫暖力量, 韓國首位唐氏症畫家/演員/Youtuber鄭恩惠的個人圖文著作, 從她純真雙眼看到的美好世界,都收錄在這本書裡了。 2022年話題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 由金圭泰導演與盧熙京編劇攜手打造, 以濟州島為舞台,講述了酸甜苦辣的人生百相。 故事中海女英玉的唐氏症姊姊英希, 更是引發話題討論的亮點之一。 故事中的英希展露出令人驚嘆的繪畫天份, 明快的線條以及飽滿的配色, 一張張的人物畫充滿了生命力。 這些畫,其實就出自飾演英希的鄭恩惠, 在現實生活中的她,是貨真價實的藝術家, 甚至還擁有自己的Youtube頻道。 身為唐氏症患者及發展遲緩人士, 鄭恩惠過去也曾經對於他人的目光感到恐懼跟過度在意, 並且困在自己封閉的世界裡。 不過這些症狀,在她開始與人接觸及畫畫的過程中,逐漸消失了。 自2016年起,恩惠開始在京畿道楊平汶湖里河邊市集擺攤, 為客人現場繪製「你的臉」誇飾畫, 至今累積了超過5千幅人物肖像畫。 現在的她坦言,可以與人相遇很幸福。 「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都是漂亮、帥氣且值得驕傲的。」 本書收錄了鄭恩惠2013年開始作畫以來, 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性繪畫作品, 以及她的日記、詩和寫給家人的信, 充滿純真溫暖的力量,是她送給我們的療癒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