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之間
折之間
之間
link
搜尋"歷史" (1938)
1871、 胡雪岩那套本事
譚曉明
出版日期:20230905
定價:150元 特價:79折, 119
胡雪岩是中國晚清時期的一位傳奇人物,該書所講述的胡雪岩,並不是把他當作一個歷史人物來研究,因為胡雪岩死前被清廷抄家,留下的資料很少。但是關於胡雪岩的傳奇故事,卻在民間口口相傳,流傳甚廣。胡雪岩出身貧寒,卻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迅速發跡,成為當時中國最有錢的鉅賈富賈;胡雪岩替清朝政府向外國銀行貸款,幫助左宗棠籌備軍餉,收復新疆,慈禧太后賜他黃袍馬褂,被人們稱為紅頂商人;胡雪岩奉母命建起一座胡慶餘堂,真不二價童叟無欺,瘟疫流行時還向百姓舍藥舍粥,被人們稱為胡大善人。然而,富可敵國的胡雪岩,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傾家蕩產,剛剛62歲就鬱鬱而終。一百多年過去了,人們為什麼還記得胡雪岩?因為他創辦的胡慶餘堂還在,因為他修建的大宅子還在,更因為他傳奇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思考。胡雪岩的一生,為什麼會如此大起大落?他成功的經驗是什麼,他失敗的教訓又在哪里?敬請關注譚曉明編著的《胡雪岩那套本事》。
 
1872、 島嶼文化事 文化+雙週報選粹
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
出版日期:20221014
定價:250元 特價:7折, 175
二十五篇精采圖文報導,記者與受訪人共同說一段專屬臺灣文化的故事。 中央社文化+雙週報素以人文視角出發,透過訪談爬梳臺灣當代紋理,從百年前的藝術家如光領航開始,生動描述仍正上演的舞臺前幕後事,演繹新章開展不同方面的土地關愛,播撒教育現場萌動的革新火種。透過一篇又一篇的訪談,勾勒異動時代的文化守望人,對生活的情感、熱愛,以及成就島嶼自信。 我們如何塑造文化?一群有故事的人,各自浸潤在這塊土地的不同角落,透過筆耕說書,試圖承諾臺灣更美好的未來。邀請讀者,透過這25個故事,走進主人翁的生命世界。 且看記者用報導為文化寫詩,為當代補遺屬於我們的文化。 為當代補遺,屬於我們的文化+! 震撼美術史,解密臺前幕後,翻轉教育現場,站在土地上昂首敘事,這群人始終心懷讀者,執筆遊走不同領域深度,探索心路,見證各路推手執著理想前行。
 
1873、 被誤解的印度大歷史(二版):被忽視與不容忽視的文明國度
弗朗索瓦.高堤耶
出版日期:20230927
定價:480元 特價:7折, 336
你所不了解的印度,你從來不知道的印度,你以為的印度…… 被誤解的文明,被錯寫的歷史,被冤枉的真相…… 就在這個新世紀,重新獲得平反! 印度文明的起源比任何古老文明還要早,其實它是從西元前5000年就開始了…… 歷史記載,印度曾經被雅利安人入侵,然而經證實根本沒有這回事…… 據說古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曾在西元前326年侵略印度,其實他根本沒成功過,最後甚至以慘敗收場…… 自古以來,印度教徒把河流當作女神崇敬,並形容河流是極優秀的母親, 然而,孕育大自然與印度文明的河流竟然不是恆河,也不是印度河, 而是象徵工作完成及圓滿女神的薩拉斯瓦蒂河, 但是,它又為什麼消失了? 佛陀在印度被當作是神的化身,是神派他來向眾生男女開示真理。 佛陀誕生是印度的一大歷史事件,但你知道佛陀原來是一位印度王子嗎? 出身貴族的他,如何放下榮華富貴、衣食無缺的生活,成為一名苦行僧, 甚至在最後改變了印度與全世界?! 印度阿育王的真實面貌,完全顛覆他給人知書達禮、文質彬彬的賢君形象, 他不但篡奪王位、凶殘冷血,甚至連殺了九十九個同父異母的兄弟, 即位初期以殘暴手法治國,不得民心, 阿育王雖然在羯陵伽大開殺戒的前兩年就已經皈依佛教了,但是動機並不單純, 他還導致印度史上疆域最廣的帝國走上分裂一途…… 印度的酷熱與疾病往往讓當地居民受不了, 有句俗話形容得很貼切:「一個人的壽命在印度只夠度過兩次季風。」 印度的孟買甚至在英國人眼裡被認為是「墓園」…… 然而,十八世紀的英國人為什麼爭先恐後移居印度? 聖雄甘地曾在1937年寫信給希特勒「先生」, 他在信裡認為獨裁者希特勒的目標是「有價值的」, 並自稱是希特勒「誠摯的朋友」…… 一生致力與非暴力運動的甘地為什麼這麼做 ?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 人們對印度的刻板印象來自於印度國內資源的匱乏, 還有關於印度次大陸的歷史書籍裡所充斥的陳腔濫調。 只要一提到「印度」,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影像就是貧瘠髒亂或治安很差…… 現在有一位法國學者引用各界最新的研究結果, 巧妙融合了地質學、地理學、基因學、社會學和哲學等, 顛覆一般大眾對印度歷史的認知,他所提出有力的證據足以使讀者信服。 這本書不只要讓讀者們了解印度豐富而深遠的歷史, 更要讓大家知道印度經濟以自由和民主的價值觀,正在超越中國…… 印度史需要被重寫, 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不論在科學、 語言學或基因學上大量的研究發現, 都有助於重新追溯與紀錄印度的歷史。 這本書旨於打破成見、釐清爭議, 同時也盡可能追蹤印度史上被忽略的時代, 因為印度的源起比我們從前所認知的還要更為古老悠遠。 拜現代科技所賜,作者藉理性的科學結果,加上自己對印度多年的社會研究寫成此書。使用淺白文字的用意,就是希望這類書籍能更加普遍地觸及大眾。本書不僅僅是適合研究歷史的參考書,在現今國際情勢混亂的情況下,作者也傳達出「對不理解的事物保持好奇心追根究柢」的訊息,唯有探究事情的根本,自源頭去理解各國文化的不同,才能消弭種族之間的分歧。
 
1874、 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上下冊不分售)
邵式柏
出版日期:20160604
定價:650元 特價:79折, 514
『電子版為二冊合為一冊閱讀』 英語世界關於臺灣早期歷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重新定位平埔族群在臺灣歷史發展中的關鍵角色 十七及十八世紀中國人口及經濟成長的趨勢,如何與朝代和政治制度的變遷,共同形塑臺灣社會的發展? 清代中國的財政結構及行政體系,如何影響其邊疆經營政策的制定,及官方、漢人移民與原住民族的互動過程? 本書嘗試建立一個綜合框架,以理解十七及十八世紀荷蘭、鄭氏及清朝統治者企圖治理臺灣邊疆時,在更大範圍上遭遇的戰略、控制及收益問題,並形塑出社會及經濟的發展脈絡。此外在政權更迭的轉移下,其行政體系如何影響政府、漢人及原住民族群三者之間的互動模式。 作者的主要論點,在於指出清代前期對臺治理政策,並非傳統的「忽略說」及「流離說」,而是基於戰略考量、稅收及開支的平衡等政治經濟因素,且經過朝廷激烈攻防討論後,形成的「理性」決策過程。邵式柏進而提出對於臺灣早期歷史發展的解釋架構,並以此做為討論清代國家性格、比較邊疆政策,及族群與文化互動等重要課題的理論視角。 全書共分三部: 第一部:平埔族群與漢人入侵的最早期階段 回顧臺灣平埔族群的歷史,並聚焦荷治時期以降的治理及稅制系統。 第二部:清朝封禁政策與漢人移民擴大 清政府對新獲版圖的政策探討,及因應漢人農業移墾的各種措施。 第三部:邊疆地佃制度的調整 分析清政府、漢人及原住民三者之間的互動過程,及各種利益競爭關係調和。 【名家推薦】 ★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張隆志審訂、導讀 ★中研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員康豹(Paul R. Katz)專文推薦   呂紹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李文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洪麗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康培德(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兼系主任)   莊英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前所長)   陳秋坤(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講座教授)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聯合推薦(以上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二十年多年前平埔族群研究被認為是「學術雞肋」;一般人普遍以「消極治臺」評價清廷統治的成效不彰,本書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誕生。作者以長時段、跨政權的框架,廣泛的運用多種語文資料,分析政府在國防安全、稅收效益所顯示的強烈動能,突顯平埔族群在清廷治臺政策中無可取代的重要位置,更勾勒出清廷透過控制地權分配試圖左右平埔族群與漢人的關係。這些視角開啟了許多臺灣史研究的嶄新課題與研究成果,強化人們對平埔族群的重視,深化地方研究的特性,也提供跨域跨文化和跨國比較的基礎。二十年後本書中譯本終於問世,得以讓更多人認識這部作品的重要性,唯如同作者所言,平埔族群宗教、婚俗、家族、村社等社會文化變遷的問題則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呂紹理(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邵式柏教授精彩且具說服力地向我們展示,國家如何衡量稅收、戰略以及控制成本,研擬並遂行其邊疆臺灣的治理,他也讓我們清楚看到,曾經活躍於西部平原的平埔族群,在國家統治政策扮演的結構性角色,讓世人得以窺見當時幾乎已經消失的平埔族群之生活與歷史。即使是在文獻史料與研究成果推陳出新的今天,邵式柏教授20年餘前出版的這本專書,讀來依然令人讚嘆不已,充滿著驚人毅力、敏銳洞見以及豐厚學養。毫無疑問,這就是經典著作的特徵與魅力。 ──李文良(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以歷史人類學兼具宏觀、微觀的視野,大量運用史料(含考古資料)、細緻的邏輯,提出清帝國的理性計算、反駁學界「忽略」、「流離」說等具里程碑的主張。 本書雖完成於20年前,許多原創性觀點仍值得學習。今日欣見林偉盛、林文凱及張隆志的中文譯著發行,樂於推薦之。透過軍事史、政治史及複雜的族群關係時光隧道,讀者將回到17-18世紀的臺灣,參與殖民者如何改變臺灣地貌、文化,與狩獵、游耕的原住民社會如何變成漢人農耕社會的過程,以及西方海權、重商主義與明清帝國的海疆政策,如何影響臺灣人民?從中我們將學習如何看待自己,也有機會與過去比較什麼是最好的人類成就方式,有所選擇地面對現代及未來。 ──洪麗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老友邵式柏教授二十幾年前的英語傑出著作,今天隆重中譯出版,是文史研究界盛事。讀者可從中發現他早年論述,確實影響到中外學者對近代初期(1600-1800)臺灣史,特別是所謂漢化平埔族群方面的研究。他修正清朝視臺灣為邊疆、無足輕重,以及統治官僚顢頇無能的通說;進而主張平埔族群在傳統社會發展過程中曾扮演的積極角色。邵式柏當時論點,當然引起國內讚否兩端,尤其是平埔族群研究上,出現不少相關作品。也許,從今天角度來看,本書無法運用後來不斷出刊的豐富各語公私史料,以及新近研究成果,免不了有缺陷或失誤。但本書卻具有一個值得我們嚴肅反省的課題:邵式柏的國家政治經濟學與歷史人類學視角,是站在長期歷史分析立場,這一方向,反而是國內研究者的缺陷。我們多專攻斷代,形成臺灣史研究去頭截尾的窘境。老書新讀,從這方面思考,絕對獲益不少。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原文於1993年出版時,已不僅是平埔族群史研究者必讀的巨著。全書從史前貫穿荷蘭東印度公司、西班牙、鄭氏東寧王國,一直到清帝國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討論外來政權的行政、賦稅、人口、地權、番屯等統治策略,以及時代衝擊下的平埔族群文化變遷,已是跨時代比較制度史上相當重要的參考著作。邵式伯此專書出版二十年來,除了激起國內學術界不同論點的討論,也為臺灣歷史研究在英語世界劃下一重要的學術里程碑。繁體中文版的出版,定能激起國內學術界又一波的討論。 ──康培德(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兼系主任) 作為人類學家的邵式柏,在臺灣史研究還一片荒蕪、但民間社會仍留有豐富傳統遺緒的年代,進入臺灣的田野,卻又一頭栽進史料,成就了這本綜論十七世紀殖民勢力入臺到清廷統治期間的全觀歷史,並進一步對清代臺灣史的熟番地權、族群政治研究,產生如原爆般層層擴散、無遠弗至的影響。然而,本書恐怕也是臺灣史研究領域中,最知名、最多研究者引用、造成最多學術討論,卻很少有人認真閱讀過原文的經典之作。這次,終於在幾位優秀學者的合作下,以數年時間,完成全文中譯,讀者不但得以回歸原點,認識本書真正內容,也讓人樂觀預期清代臺灣的政治經濟與族群史,或能開展出更上層樓的討論空間。讓我們誠摯歡迎,邵式柏重返臺灣。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書特色】 首創以土地管理為核心議題,將清朝對臺灣的開拓視為一個動態的過程,回到當時的歷史及制度脈絡,理解清朝這樣一個前現代的農業帝國,在種種限制下所能做出的反應。 追溯平埔族群在官方政策中歷史地位的遷移消長,進而探討在清代邊疆經營決策中,臺灣做為戰略邊疆的政經意涵。 結合西文及日文臺灣史與民族誌文獻,從長時段及比較歷史的角度,完整探討自荷蘭、明鄭迄清代前期的早期臺灣史之各種層面,包括遷徙、地權、文化、教育、經濟、政治、社會等。 探討自荷蘭、明鄭迄清代前期的臺灣歷史發展過程及特質。 本書附有詳細圖表,彙整各種史料及地理位置,讀者可清楚掌握臺灣區域發展的演進過程。 廣泛徵引臺灣史文獻學及研究史的豐富參考書目。
 
1875、 早田文藏:臺灣植物大命名時代
吳永華
出版日期:20160829
定價:460元 特價:79折, 363
早田文藏, 他是享譽國際的「臺灣杉」的命名者, 也為臺灣建立8個新屬、1,636筆新學名, 他的一生,成就出近代臺灣植物學的輝煌年代。 早田文藏(1874~1934),日本新潟縣加茂町人,16歲矢志於植物學,1892年19歲加入東京植物學會。1903年師從東京帝國大学理学部松村任三教授後,接手臺灣植物研究。1905年受聘為臺灣總督府植物調查囑託,直到1924年為止,十九年間致力於臺灣植物的研究與分類,完成《臺灣植物圖譜》十卷。由早田文藏命名發表的臺灣植物多達1,636筆,被譽為「臺灣植物界的奠基之父」。 本書透過早田文藏的生平歷程,闡述他身處的大時代環境,是如何引發他對植物學的喜好,並在因緣際會下進入臺灣植物研究的領域,成為建構臺灣植物誌的重大功臣。他一生關注分類學、形態學、解剖學、細胞學等植物學議題;晚年更涉獵宗教、哲學等層次,進而提出新的「動態分類系統」,影響無數後世學者。一部早田文藏的傳記,講的不只是一位先驅者的生命歷程,更是臺灣自然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頁。 //本書特點// 補足日治時代臺灣自然史的一塊重要拼圖。 臺灣第一本早田文藏詳實傳記,呈現早田文藏一生的成就事蹟。 整理早田文藏一生著作目錄及命名一覽表,是研究臺灣植物史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
 
1876、 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
駒込武
出版日期:20170118
定價:460元 特價:79折, 363
不只是日本帝國史,更是東亞殖民地史! 以整體性視野,掌握各地域的相互關連, 重現戰前日本帝國主義對殖民地與占領區的統治樣貌。 研究臺灣史,自不可不將其置入東亞殖民地史的脈絡中相互檢視。本書分析1895至1945年「殖民地帝國日本」的異民族統治情形,並以東亞世界做為整體地域,探討「本國」的統治體制,和殖民地臺灣及朝鮮,與滿洲國及華北占領地之間的相互影響,提出深入剖析。 作者重新解析「同化政策」的內涵,並以「國家統合」與「文化統合」這兩個座標來整理,證明「同化」並非可以拿來說明什麼的分析概念,事實上其本身就是需要被說明的概念。本書在狹義上可以說是殖民地教育史研究,廣義上則可放在殖民地統治的政治史研究系譜,甚至通泛地與臺灣史、朝鮮史、中國史等地區研究相互交錯。
 
1877、 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上下冊不分售)
邵式柏
出版日期:20160604
定價:650元 特價:79折, 514
『電子版為二冊合為一冊閱讀』 英語世界關於臺灣早期歷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重新定位平埔族群在臺灣歷史發展中的關鍵角色 十七及十八世紀中國人口及經濟成長的趨勢,如何與朝代和政治制度的變遷,共同形塑臺灣社會的發展? 清代中國的財政結構及行政體系,如何影響其邊疆經營政策的制定,及官方、漢人移民與原住民族的互動過程? 本書嘗試建立一個綜合框架,以理解十七及十八世紀荷蘭、鄭氏及清朝統治者企圖治理臺灣邊疆時,在更大範圍上遭遇的戰略、控制及收益問題,並形塑出社會及經濟的發展脈絡。此外在政權更迭的轉移下,其行政體系如何影響政府、漢人及原住民族群三者之間的互動模式。 作者的主要論點,在於指出清代前期對臺治理政策,並非傳統的「忽略說」及「流離說」,而是基於戰略考量、稅收及開支的平衡等政治經濟因素,且經過朝廷激烈攻防討論後,形成的「理性」決策過程。邵式柏進而提出對於臺灣早期歷史發展的解釋架構,並以此做為討論清代國家性格、比較邊疆政策,及族群與文化互動等重要課題的理論視角。 全書共分三部: 第一部:平埔族群與漢人入侵的最早期階段 回顧臺灣平埔族群的歷史,並聚焦荷治時期以降的治理及稅制系統。 第二部:清朝封禁政策與漢人移民擴大 清政府對新獲版圖的政策探討,及因應漢人農業移墾的各種措施。 第三部:邊疆地佃制度的調整 分析清政府、漢人及原住民三者之間的互動過程,及各種利益競爭關係調和。 【名家推薦】 ★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張隆志審訂、導讀 ★中研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員康豹(Paul R. Katz)專文推薦   呂紹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李文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洪麗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康培德(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兼系主任)   莊英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前所長)   陳秋坤(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講座教授)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聯合推薦(以上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二十年多年前平埔族群研究被認為是「學術雞肋」;一般人普遍以「消極治臺」評價清廷統治的成效不彰,本書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誕生。作者以長時段、跨政權的框架,廣泛的運用多種語文資料,分析政府在國防安全、稅收效益所顯示的強烈動能,突顯平埔族群在清廷治臺政策中無可取代的重要位置,更勾勒出清廷透過控制地權分配試圖左右平埔族群與漢人的關係。這些視角開啟了許多臺灣史研究的嶄新課題與研究成果,強化人們對平埔族群的重視,深化地方研究的特性,也提供跨域跨文化和跨國比較的基礎。二十年後本書中譯本終於問世,得以讓更多人認識這部作品的重要性,唯如同作者所言,平埔族群宗教、婚俗、家族、村社等社會文化變遷的問題則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呂紹理(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邵式柏教授精彩且具說服力地向我們展示,國家如何衡量稅收、戰略以及控制成本,研擬並遂行其邊疆臺灣的治理,他也讓我們清楚看到,曾經活躍於西部平原的平埔族群,在國家統治政策扮演的結構性角色,讓世人得以窺見當時幾乎已經消失的平埔族群之生活與歷史。即使是在文獻史料與研究成果推陳出新的今天,邵式柏教授20年餘前出版的這本專書,讀來依然令人讚嘆不已,充滿著驚人毅力、敏銳洞見以及豐厚學養。毫無疑問,這就是經典著作的特徵與魅力。 ──李文良(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以歷史人類學兼具宏觀、微觀的視野,大量運用史料(含考古資料)、細緻的邏輯,提出清帝國的理性計算、反駁學界「忽略」、「流離」說等具里程碑的主張。 本書雖完成於20年前,許多原創性觀點仍值得學習。今日欣見林偉盛、林文凱及張隆志的中文譯著發行,樂於推薦之。透過軍事史、政治史及複雜的族群關係時光隧道,讀者將回到17-18世紀的臺灣,參與殖民者如何改變臺灣地貌、文化,與狩獵、游耕的原住民社會如何變成漢人農耕社會的過程,以及西方海權、重商主義與明清帝國的海疆政策,如何影響臺灣人民?從中我們將學習如何看待自己,也有機會與過去比較什麼是最好的人類成就方式,有所選擇地面對現代及未來。 ──洪麗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老友邵式柏教授二十幾年前的英語傑出著作,今天隆重中譯出版,是文史研究界盛事。讀者可從中發現他早年論述,確實影響到中外學者對近代初期(1600-1800)臺灣史,特別是所謂漢化平埔族群方面的研究。他修正清朝視臺灣為邊疆、無足輕重,以及統治官僚顢頇無能的通說;進而主張平埔族群在傳統社會發展過程中曾扮演的積極角色。邵式柏當時論點,當然引起國內讚否兩端,尤其是平埔族群研究上,出現不少相關作品。也許,從今天角度來看,本書無法運用後來不斷出刊的豐富各語公私史料,以及新近研究成果,免不了有缺陷或失誤。但本書卻具有一個值得我們嚴肅反省的課題:邵式柏的國家政治經濟學與歷史人類學視角,是站在長期歷史分析立場,這一方向,反而是國內研究者的缺陷。我們多專攻斷代,形成臺灣史研究去頭截尾的窘境。老書新讀,從這方面思考,絕對獲益不少。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原文於1993年出版時,已不僅是平埔族群史研究者必讀的巨著。全書從史前貫穿荷蘭東印度公司、西班牙、鄭氏東寧王國,一直到清帝國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討論外來政權的行政、賦稅、人口、地權、番屯等統治策略,以及時代衝擊下的平埔族群文化變遷,已是跨時代比較制度史上相當重要的參考著作。邵式伯此專書出版二十年來,除了激起國內學術界不同論點的討論,也為臺灣歷史研究在英語世界劃下一重要的學術里程碑。繁體中文版的出版,定能激起國內學術界又一波的討論。 ──康培德(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兼系主任) 作為人類學家的邵式柏,在臺灣史研究還一片荒蕪、但民間社會仍留有豐富傳統遺緒的年代,進入臺灣的田野,卻又一頭栽進史料,成就了這本綜論十七世紀殖民勢力入臺到清廷統治期間的全觀歷史,並進一步對清代臺灣史的熟番地權、族群政治研究,產生如原爆般層層擴散、無遠弗至的影響。然而,本書恐怕也是臺灣史研究領域中,最知名、最多研究者引用、造成最多學術討論,卻很少有人認真閱讀過原文的經典之作。這次,終於在幾位優秀學者的合作下,以數年時間,完成全文中譯,讀者不但得以回歸原點,認識本書真正內容,也讓人樂觀預期清代臺灣的政治經濟與族群史,或能開展出更上層樓的討論空間。讓我們誠摯歡迎,邵式柏重返臺灣。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書特色】 首創以土地管理為核心議題,將清朝對臺灣的開拓視為一個動態的過程,回到當時的歷史及制度脈絡,理解清朝這樣一個前現代的農業帝國,在種種限制下所能做出的反應。 追溯平埔族群在官方政策中歷史地位的遷移消長,進而探討在清代邊疆經營決策中,臺灣做為戰略邊疆的政經意涵。 結合西文及日文臺灣史與民族誌文獻,從長時段及比較歷史的角度,完整探討自荷蘭、明鄭迄清代前期的早期臺灣史之各種層面,包括遷徙、地權、文化、教育、經濟、政治、社會等。 探討自荷蘭、明鄭迄清代前期的臺灣歷史發展過程及特質。 本書附有詳細圖表,彙整各種史料及地理位置,讀者可清楚掌握臺灣區域發展的演進過程。 廣泛徵引臺灣史文獻學及研究史的豐富參考書目。
 
1878、 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
駒込武
出版日期:20170118
定價:460元 特價:79折, 363
不只是日本帝國史,更是東亞殖民地史! 以整體性視野,掌握各地域的相互關連, 重現戰前日本帝國主義對殖民地與占領區的統治樣貌。 研究臺灣史,自不可不將其置入東亞殖民地史的脈絡中相互檢視。本書分析1895至1945年「殖民地帝國日本」的異民族統治情形,並以東亞世界做為整體地域,探討「本國」的統治體制,和殖民地臺灣及朝鮮,與滿洲國及華北占領地之間的相互影響,提出深入剖析。 作者重新解析「同化政策」的內涵,並以「國家統合」與「文化統合」這兩個座標來整理,證明「同化」並非可以拿來說明什麼的分析概念,事實上其本身就是需要被說明的概念。本書在狹義上可以說是殖民地教育史研究,廣義上則可放在殖民地統治的政治史研究系譜,甚至通泛地與臺灣史、朝鮮史、中國史等地區研究相互交錯。
 
1879、 王的學問:中國歷史中的君王論
王壽南
出版日期:20231001
定價:380元 特價:75折, 285
集結中國文化的千年底蘊,專屬於中國歷史的君王學! 明君跟昏君往往只有一線之隔,成為領導人你該擁有的不只是對權力的掌控,更得從日常生活中磨練自己的領導能力。然而權力容易使人昏頭、領導人常常頓失所向,即便將百萬家產傳給後代,也容易敗在二代或三代的手中。 培養一個明君何其困難?即便攤開中國千年長河,我們能數出來的明君寥寥可數,但中國各朝代的興盛,正是仰賴這些「明君」在一磚一瓦中建設龐大又有效率的國度。 ▲成為明君的條件 一個明君,可以創造繁盛的國度,不但可以讓國家擁有強大的兵力與經濟能力,也有餘力推動詩詞、繪畫、雕塑的興盛。中國歷史上眾多明君名垂千古,諸如漢武帝、唐太宗、康熙、乾隆,都是開創盛世的傳奇明君。然而,千年來上百位皇帝誕生於皇家、擁有良好的教育,為何有的以勤政聞名、有的卻帶領國家滅亡?為何有些人能開創大清盛世、有的卻只能讓王朝割地賠款? 原來,平平都是生在帝王家,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克服皇家的重重關卡,培育足以開創盛事的能力。一如當今的公司經營、企業管理、國家治理,有的二代讓公司再創佳績、有的二代讓國家陷入困境。嬌生慣養的帝王後代,若沒有成功克服考驗就擅自登上皇位,只不過會帶給國家更悲慘的命運,無法同理百姓、聽取建言,更缺乏法治精神,甚至道德淪喪。 ▲權力的龐大誘惑 成為最高領袖後,龐大的權力常常讓人「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當一個人擁有號召全國、動員人民的能力後,忘了初衷也是很常見的事情。權力的甜頭為何有這種魔力?這種力量又是如何驅使眾多志士逐鹿中原? 即便克服了權力的誘惑,領導人又該如用善用權術?權力讓君王萬夫莫敵,但如果沒有良好的駕馭之力,君王將被權力給反撲淹沒。當人民反抗時,該如何適時安撫、適時鎮壓?當重臣犯法時,該殺雞儆猴,還是施予恩澤?開創國度的君主,又該如何在「馬下」治理天下? 中國千年長河之中的明君與昏君,處處都有今日統治者必須警惕與學習之處,統御一個國家,正如統御一個企業、機構、家庭,擁有權力的同時,更需要小心留意自身不足。 本書萃取了史學大家王壽南老師多年的研究,從中爬梳中國歷史上君主的權術與陷阱,透過千年底蘊的歷史經驗,剖析君王的關鍵特質!
 
1880、 知識考古學
米歇爾.傅柯
出版日期:20231003
定價:550元 特價:7折, 385
米歇爾.傅柯經典作品 台灣繁中版法文全新重譯 「不要問我我是誰,也不要叫我保持不變:這是一種身分狀態的道德規範(une morale d’état-civil);它管理著我們的文證。但願關乎書寫之時,它仍任我們自由。」--米歇爾•傅柯 法國思想界大師--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於一九六六年出版《詞與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一書,提出「人之死」的論點,挑戰自十九、二十世紀以來學術界「以人為本」的理論預設而飽受各方批評,甚至引起沙特批判此書為小資產階級的最後壁壘;傅柯隨後在一九六九年出版了《知識考古學》(L'archéologie du savoir),在書中提出方法論的討論,對話語的基本單元「陳述」進行分析,同時藉由這本書來回應外界早前對《詞與物》的評論或指責。 傅柯在《知識考古學》當中以非連續性、斷裂、差異的考古學反對連續性、起源、總體化的觀念史,通過對話語形成與陳述進行分析,呈現作為主體的「人」和知識在話語實踐中被建構的過程,深入剖析「人之死」的主題,最終建構一種基於「話語實踐—知識—科學」的考古學。 他指出,思想史試圖透過破譯文本來解讀思想的祕密運動,而「所說事物」的層面則以其自身的方式出現:它們出現的條件、它們積累和聯繫的形式、它們轉換的規則、點綴它們的不連續性。所言之物的領域就是我們所說的檔案;考古學之目的,就是對其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