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之間
折之間
之間
link
搜尋"歷史" (1959)
1061、 兩晉演義──從愍帝徵兵至涼州破敵
蔡東藩
出版日期:20241009
定價:330元 特價:88折, 290
無才妄想建雄圖,縱虐殘民毒已逋 一木難為大廈支,枕戈泣血勉扶持 亂世群雄割據,晉室殘喘於劫灰 天命難測,命運隨亂世更迭 【內亂與外敵壓境】 本書是一部以晉朝的歷史為背景的歷史著作,從第二十六回開始,作者便以晉愍帝徵兵援靈武揭開序幕,展現當時晉室面對羯胡等少數民族入侵的艱難處境。隨著內亂不斷,晉朝君臣四分五裂,陶侃等忠臣雖有力挽狂瀾的意圖,但各地軍閥割據、權臣擅權,導致內亂愈演愈烈。隨著小兒女突圍求救、大皇帝銜璧投降等劇情的發展,整個江山逐步陷入崩潰,晉室一度面臨滅亡的邊緣。 【北方勢力崛起對晉朝的挑戰】 接下來的章回集中描寫晉室內部的權力鬥爭與外敵環伺的雙重壓力。在段匹磾失守河朔、王處仲叛江南的劇情中,作者透過詳細描繪各地將領的戰爭、政治鬥爭與投機,揭示出地方割據對中央統治的威脅。而石勒在北方崛起,自立為王,則展現了外部力量對中原王朝的巨大挑戰。晉室內部,朝廷中的爭鬥與宮廷陰謀愈加激烈,尤其是羊后的專寵與篡位行為,標誌著朝政腐敗、君臣離心。陶侃等忠臣雖多次平定亂賊,但最終仍難以挽回晉朝的衰敗之勢。 【內奸橫行加劇亂世動蕩】 在隨後的章回中,晉朝軍事上的多次戰敗與成功反映出當時複雜的軍事形勢與權力變遷。晉朝忠臣如庾亮、溫嶠等人在內亂與外敵侵擾之間竭盡全力,試圖穩固朝廷,然而內奸如蘇峻等人橫行無忌,最終導致朝廷再次陷入混亂。而外部的石勒、後趙勢力迅速崛起,並逐漸逼近晉室的核心地區。隨著書中諸多戰役的展開,如段匹磾受擒、庾亮激變等劇情,讀者得以一窺當時晉朝如何在屢戰屢敗的情況下,仍努力自救求存。 【皇權衰微與權臣專權】 最後,本書將晉朝與十六國的興衰相結合,展現南北朝時期權力的此消彼長。特別是桓溫等軍事領袖的崛起與北伐的議論,以及巴蜀的動亂與西蜀篡位事件,標誌著東晉雖一度試圖恢復中原,但終究未能成功。石氏等外部敵對勢力的擴張,讓晉室再度陷入困境。至第五十回,桓溫的軍功與政治影響力達到頂峰,涼州戰事平定,但隨著他逐漸掌控朝廷,晉室的皇權象徵日漸式微。全書於此處揭示東晉內部的權臣專權與帝國衰落的命運,也為後來的南北朝時期的動蕩埋下伏筆。 本書特色:本書以晉朝為背景,深入描繪晉朝的興衰以及宮廷內外在動盪時期的複雜權力鬥爭。從愍帝徵兵和麴允破虜到涼州破敵與石氏宣淫,書中展現晉朝面對內憂外患的艱難抉擇與權力更迭,並詳細記述蔡謨抗諫、李壽篡西蜀等事件。作者透過本書詳細描繪晉朝的歷史,為讀者重現一個王朝的興衰,是一部具備歷史價值的文學作品。
 
1062、 後漢演義──從直臣伏闕至痴情獵豔
蔡東藩
出版日期:20241009
定價:350元 特價:88折, 308
臨死猶聞上諫章,良言未用志難償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從戰場廝殺到宮廷陰謀 群雄崛起於亂世風雲 【權力鬥爭與忠奸對立】 本書的前半部分聚焦於朝廷內部的權力鬥爭,從第五十一回開始,「劾群閹直臣伏闕」等章節展開對外戚、宦官集團的描寫。廉吏因清廉而受重用,直臣冒死上奏彈劾宦官的腐敗,忠臣為國盡忠,力圖扭轉朝政。但同時,朝廷中內鬥不止,鄧皇后被幽禁致死,宮廷爭權奪利無處不在。這段時期宦官專政,形成以曹節為首的勢力,他們不僅扼殺忠臣,還設局陷害,透過誣告與構陷掌控朝政。然而「驅蠹賊失計反遭殃」,忠義之士因不敵奸佞勢力,屢屢受制,朝廷內的局勢越發黑暗。 【征戰四方的忠勇之士】 隨著外部危機加劇,書中轉向對邊疆戰事與軍事策略的描寫。第五十六回「段熲百戰平羌種」,讀者將見證段熲這位名將如何透過連年征戰鎮壓羌族的叛亂,這一段體現漢朝在邊疆的動盪與內憂外患下的困境。書中將戰事描繪得緊張激烈,忠臣義士奮不顧身,誓死保家衛國,尤其是趙苞這位武將在第五十八回中「棄母全城破敵」的章節中,展現他對國家忠誠的無私精神。與此同時,黃巾之亂作為內部重大危機爆發,第六十回「挾妖道黃巾作亂」,漢室面臨著內外夾擊的絕境,曹操、朱儁等名將紛紛崛起,成功平定賊亂,展現英雄的軍事謀略與忠勇氣概。 【群雄崛起與忠義之士的犧牲】 本書的第三部分則重現亂世英雄的崛起。第六十二回「起義兵三雄同殺賊」和第六十三回「請誅奸孫堅獻議」,描繪曹操、孫堅等英雄豪傑的聯合作戰,他們不僅平定黃巾之亂,還在對抗董卓的戰爭中逐漸嶄露頭角。這一部分也反映一些忠義之士在亂世中艱難求生、奮勇抗敵的過程。傅燮等人為誅殺逆賊,不惜捐軀捍衛漢室正統,這一段情節展現捨生取義的精神與理想,為後來群雄割據的時代鋪下悲壯的基調。此外,宮廷內的危機亦未消弭,第六十四回「入宮門何進遇救」反映宮廷內部的混亂,以及召兵討伐宦官的失敗,預示著更大的動盪將至。 【亂世縱橫,交錯的命運】 在本書的最後部分,亂世中逐漸形成多方割據的局面。從第六十六回「討逆賊歃血同盟」到第六十八回「構怨興兵」,董卓專政,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局勢日益緊張,英雄們不得不聯盟反抗暴政。曹操、孫堅等人在亂世中的崛起尤為顯眼,他們一方面要對抗外敵,一方面要應對內部矛盾,書中展現曹操因謀略出眾屢屢擊敗強敵的過程,以及其在與董卓對抗中的決策。第七十四回「奉先排難射戟解圍」的描寫,將呂布作為英雄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這一情節成為亂世英雄縱橫沙場的代表場面。最終,書以第七十五回「下宛城痴情獵豔」結尾,描繪在東漢末期的愛恨糾葛與戰亂中的人性掙扎,為這段亂世歷史的悲劇性命運劃下暫時的句號。 本書特色:本書透過描繪東漢末年多個歷史事件展開,例如政治鬥爭,外戚和宦官之間的角力等等。隨後的章節又展現黃巾之亂的爆發以及平定的過程,揭開東漢末期動盪局勢的序幕,英雄人物如曹操、孫堅以及劉備等等也逐漸嶄露頭角。本書結構嚴謹,文筆典雅,細膩呈現東漢歷史風雲,使讀者在閱讀的同時對歷史有更深入的體會與反思。
 
1063、 白銀谷──理天下之財,取天下之利
成一
出版日期:20241023
定價:550元 特價:88折, 484
阜康之後,連大清王朝都走向了衰落之旅, 西幫商人卻走向了自己的輝煌。 只是,在這種輝煌裡面,又孕育了什麼? ▎莫學胡雪巖──你要命的關節,不是空疏,是不懂一個『藏』字。 我西幫能把生意做到如此局面,生意遍天下,商號遍天下,就是參透了這個『藏』字。藏智,藏巧,藏富,藏勢,藏我們的大手段、大器局。都說財大氣粗,我西幫聚得天下之財,不講一個『藏』字,那氣勢還了得!不光會嚇跑天下人,招妒於天下人,恐怕朝廷也不會見容於我們。 ▎老院深深──你不是常說,晉人尚儉嗎?這個康笏南居然肯為一個續絃的女人舉行這樣奢華的葬禮,為什麼? 最打動杜筠青的,是在樹林一般的雪色旗幡中,那個四人抬的銀色影亭:影亭裡懸掛著這位剛剛仙逝的女人的大幅畫像。她出人意料的年輕,又是那樣美麗,似乎還有種幽怨,隱約可見。杜筠青相信,那是只有女人才能發現的一種深藏的幽怨。 她是不想死吧? 但杜筠青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竟然做了這個女人的後繼者!她更不會想到,這個女人的死,竟然可能與自己有關! ▎西幫腿長──票莊是錢生錢的生意,發達起來,遠甚茶莊! 道光初年,平遙西裕成顏料莊改號為「日昇昌」,專營銀錢匯兌的生意,打出了「匯通天下」的招牌。從此,山西商人涉足金融業,獨創了近代中國的「前銀行」——票號,將晉商的事業推向了最輝煌的階段。康家依託天盛川茶莊的雄厚財力和既有信譽,很快也創辦了自家的票莊:天成元。康家也由此走向自己的輝煌。 ▎絕處出才智──要強如她,居然要費這樣許多心思去引誘自家的一個小男僕! 雲生,雲生,不是我想這樣。我更不想把你教壞,因為我真是把你看成了自己的孩子。雲生,我向你說不清,就算你報答一回我吧。你不會拒絕我吧?我這樣做,也不會把你嚇著吧? 我只能這樣做,就算你報答一回我吧! 姚夫人決定這樣做了,就不想太遲疑。她還有一個幻想,就是能很快和雲生完成這件事,很快就能有身孕。那樣,在外人看來,就不會有任何閒話可說,因為男人剛剛走啊。那樣,一切就都會神不知鬼不覺了。 ▎淒婉棗樹林──在這個禁宮一樣的老院裡,是沒有羞恥的。 杜筠青早已明白,老東西看中她的西洋味,原來是以為她喜歡做禽獸。父親這是做了一件什麼事!當初帶了她到處出頭露面,就是為了用五厘財股,將她當禽獸出賣呀? 老東西說對了,我什麼也不是了,只是一塊冰冷的石頭,冰冷到底,你永遠也不用想焐熱。這三四年,老東西已經明白,我是焐不熱的石頭。他很少來大書房了,也不再喜歡杜牧給他說故事。老禽獸他也該老了! 可我也能有故事。 本書特色:本書為成一所著《白銀谷》上卷。晉商慧眼獨具,開創對蒙的邊貿、對俄的外貿及銀錢異地匯兌的票號業,俗稱「西幫」。西幫票商富可敵國,連大清衰落之時,他們都還持續活躍。商家、官場、鏢局、教會、百姓……本書刻劃一個大時代的金融傳奇。
 
1064、 兩晉演義──從太后自盡至晉祚永終
蔡東藩
出版日期:20241023
定價:299元 特價:88折, 263
我篡他人人篡我,祖宗作法子孫償 可憐中原無寧日,話到滄桑也黯傷 烽火連天,各方勢力逐鹿中原 見證一個王朝的終章,無人能置身事外 【東晉末年的困境】 東晉末年,政治的權力核心開始動搖,國家局勢風雨飄搖,皇權形同虛設,權臣掌握著實際大權。第七十六回開始,燕國太后因兒子逼迫而自盡,揭開家族紛爭的序幕,隨後晉朝的宗室與權臣展開權力鬥爭,讓朝廷的政治環境愈發惡化。第七十七回至第八十一回,桓玄、殷仲堪等勢力崛起,擁兵自重,權力鬥爭愈演愈烈。這一部分,描繪東晉末年在家族內鬥與外敵的壓力下,政權開始分崩離析,動盪的局勢逐漸無法控制,皇室逐漸失去對整個國家的掌控,腐敗和混亂成為這個時代的主角。 【軍閥爭鋒,割據亂世】 隨著晉朝政權逐漸式微,地方勢力與諸侯趁勢崛起,形成各自為政的局面。第八十二回至第八十九回,桓玄篡位等事件接踵而至,東晉已名存實亡。桓玄最終奪取大位,開始一段短暫的篡政統治。而劉裕在亂世中異軍突起,逐漸崛起為割據一方的霸主。這一時期的東晉,儼然成為各地軍閥和權臣相互攻伐的戰場,多方勢力互相交織碰撞,讓讀者感受到亂世之中的血腥與殘酷。 【平定叛亂,英雄逐鹿】 本書第九十回至第九十五回,隨著桓玄的暴政逐漸激起民怨,劉裕在義軍的支持下展開反擊,並逐漸掌控局勢。他的智謀與勇氣在戰場中充分體現,成功誅滅桓玄,入主建康,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劉裕在奪得大權後,開始對外展開一系列的征伐,平定南燕,覆滅各路割據勢力,展現他對統一天下的野心與決心。在這場戰爭與權謀的洪流中,有人功成名就,有人命喪黃泉,許多人的命運被永遠改寫。 【歷史的更迭,晉朝的終結】 在第九十六回至第一百回,劉裕的崛起與戰功彷彿給風雨飄搖的東晉帶來希望,但這希望終究只是幻影。儘管劉裕多次擊敗外敵,平定各方叛亂,但他取代晉朝政權卻成為無可避免的結局。最終,劉裕迫使晉恭帝禪位,宣告東晉王朝的終結,自己建立南朝劉宋,開創新的歷史篇章。這一部分完整呈現東晉末年悲壯的終局,由劉裕的奮鬥與東晉的衰亡交織而成。 本書特色:本書從東晉末年的動盪局勢開始,展現東晉的權力鬥爭與日漸式微。書中描繪的各種事件,如桓玄篡位、劉裕崛起、宗室內亂等等,重現當時的內部紛爭與軍閥割據的情勢。本書呈現東晉末年時局的動盪不安,讓讀者見證一個王朝的落幕,在悲劇與壯烈中感受歷史的滄桑與人性的悲壯,是一部具備歷史與學術價值的文學作品。
 
1065、 集合!RENDEZVOUS(7-12集)出版雙週年紀念套書
Rendezvous Studio
出版日期:20241103
定價:1320元 特價: 990
一套「輕鬆、簡單、好看又兼備知識性」的少年漫畫 一份獻給讀者的心意:《集合!RENDEZVOUS》臺語動態漫畫同步製作 追尋臺灣身世,從收集一套集合系列漫畫開始! 本出版雙週年紀念套書內含:《集合!RENDEZVOUS》007-012+典藏書盒! 6個橫跨史前、清領、日治、大航海時代的靈感故事,帶大家輕鬆了解臺灣大小事! 出版雙週年紀念套書數量有限,趕緊跟上我們的腳步,開啟總集數120集、連載時間長達20年的臺漫旅程! 【本書特色】  後記「出發點」單元,以簡要文字說明故事取材 集合漫畫取材自臺灣島嶼的故事,在書籍最末的「出發點」單元中,以精鍊的八百字陳述一段如今揉合進漫畫中的原型故事。  打破傳統線性連載思維,不怕缺漏遺失! 本系列漫畫五位主角透過「朗德芙方塊」穿梭進入各個年代,執行形形色色的任務,歷經大大小小的冒險。故事以單元劇方式呈現,讀者不論從哪一集開始閱讀,都能隨時進入狀況。  臺語動態漫畫同步製作,打造豐富有趣的視聽體驗 書籍內附「集合說臺語」QR Code,讀者在閱讀臺灣島嶼故事之際,也能藉由臺語說故事的聲音及動態畫面,了解臺灣島嶼的身世。 「集合說臺語」頻道網址: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k8vlEwzBsfmPWZs_Dwtew 【各界好評推薦】  日本NHK,Asia Insight節目《A Language Identity: Taiwan》訪問,共同關注台語文化  作家黃崇凱、洪明道、何玟珒臉書專文推薦  作家張亦絢OPENBOOK專文推薦  鏡週刊專欄報導,揭臺灣島嶼身世  鏡電視少年新聞週記節目專訪
 
1066、 後漢演義──從郭嘉申議至漢宗絕祀
蔡東藩
出版日期:20241030
定價:375元 特價:88折, 330
舂陵起義漢重光,後嗣昏庸又致亡 誅奸無力反招災,多少兵民付劫灰! 三國鼎立,烽火連天 從赤壁鏖兵到街亭失守,誰能笑到最後? 【亂世崛起】 本書的第一部分圍繞著曹操、孫策和呂布等勢力的崛起與衝突。書中詳述曹操如何藉由郭嘉的謀略屢次取勝,同時賈詡以善謀為曹魏陣營的鞏固出謀劃策。在這段時間,呂布的驕傲自大和拒絕接受忠臣建議最終導致他的覆亡,而孫策則透過識人善用贏得屬下的忠誠。這些情節展現當時的君主與謀士如何在亂世中運籌帷幄,進而取得霸業。但孫策在鞏固江東的過程中意外中箭,英年早逝,為東吳的未來埋下了隱患。 【赤壁之戰】 本書的第二部分重點描寫赤壁之戰及其前後的局勢變化。劉備逐漸崛起,先是避難荊州,後又經由諸葛亮的隆中對,確立三分天下的遠大謀略。在此期間,孫權為報兄長之仇,聯合劉備共同對抗曹操。這一段以赤壁大戰為高潮,曹操的數十萬大軍在江南一戰失敗,劉備和孫權各自為自己的勢力奠定穩固的基礎。這場戰役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也是政治聯盟和策略布局的重大成果。在戰火中,智者與將軍們的謀劃與奮戰,造就這場著名的戰役,並進一步推動三國鼎立的形成。 【三分天下】 本書的第三部分進入三國鼎立的局面和人物命運的巨大轉折。劉備在赤壁戰後,透過一系列策略,最終奪取漢中,自稱漢中王,並逐漸與孫權產生摩擦,為後來荊州的爭奪埋下伏筆。此時,關羽在荊州被襲擊殉義,這一事件震撼蜀國,象徵著劉備集團的重大挫折。劉備在關羽死後決意親征,卻最終在夷陵之戰中失利,而諸葛亮則在劉備臨終前接過遺命,決心北伐,恢復漢室。然而,儘管諸葛亮屢次北伐,最終仍未能實現恢復中原的目標,並在五丈原壽終正寢,蜀國的命運自此開始走向衰亡。 【結束與統一】 本書最後一部分描繪三國末期蜀、魏、吳三方的衰落與最終的統一。蜀漢在諸葛亮死後,姜維接替其遺志進行北伐,但最終因無法挽回頹勢而失敗。另一方面,魏國內部司馬氏逐漸控制了權力,司馬懿及其後代成功地推翻曹魏,建立晉朝。此時,孫權的東吳也因內部權力鬥爭與外部壓力而陷入衰弱,無力抵抗晉的進攻。最終,蜀漢滅亡,三國時代結束,魏祚被晉室取代。這一段落不僅描寫戰爭的結果,更體現歷史無情的演變。 本書特色:本書主要圍繞三國時期的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內容包含如孫策、呂布、曹操、劉備、諸葛亮等各方豪傑的英勇事蹟,展現當時政治和軍事的複雜性。權謀與軍事、忠誠與背叛交織在一起,重現一個局勢動盪的時代。本書結構嚴謹,文筆典雅,細膩呈現三國時期的歷史風雲,使讀者在閱讀的同時對歷史有更深入的體會與反思。
 
1067、 生生之道,藥草與銀針,千年醫術的風雲傳奇:中醫的源頭,可能比你想像的還早!神話並不是空談,而是智慧與絕學的起始
王新陸
出版日期:20241106
定價:375元 特價:88折, 330
不僅治病,更是一場與生命的深度對話! 一覽中醫的智慧如何超越時間、跨越世代! 五千年醫道傳承,揭開歷史蘊藏的生命密碼! 從神農嘗百草到現代中西醫匯流,從伏羲九針到張錫純「衷中參西」 穿越歷史長河,探索人類與天地氣韻相融的生命奧祕 【中醫的起源與奠基】 中醫的肇始可追溯至神話時代,如伏羲創製九針、神農嘗百草等傳說,這些傳說反映了中華民族對醫學的最早探索。甲骨文中關於疾病與治療的記載,揭示了醫學萌芽與占卜術、巫術等相互交織的早期形態。隨著歷史發展,中醫逐步脫離神秘化,進入理性階段,如伊尹湯液療法與青銅器時期的開顱手術,代表著古代中華醫學技術的高度成熟與實踐能力,並為中醫發展奠定基礎。 【醫學理論的構建】 隨著中華文明的進步,中醫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黃帝內經》被視為中醫理論體系的奠基之作,詳細論述了陰陽五行學說、臟腑經絡、氣血運行等核心觀念,成為後世醫學發展的指導性文獻。同時,《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著作逐漸完善了中醫對人體、疾病與治療方法的認知。 【醫脈的傳承與創新】 隨著中醫理論的成熟,歷代醫者在實踐中發展、創新並傳承中醫脈絡,形成了豐富的醫學經驗與技法,本書敘述了中醫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與醫派的形成,強調歷代名醫如華佗、張仲景、扁鵲等的貢獻。他們的醫術與醫學著作不僅推動了中醫臨床的進步,還確立了中醫診療標準和學派。本書也特別關注宋元明清時期各大醫派的興起與競爭,這些學派在各自的醫療實踐中不斷創新,深化了中醫理論與治療技術。 【中醫與西醫的融合發展】 清末以來,隨著西方醫學逐步傳入中國,中醫學者展開了與西醫的交流與融合,出現了許多試圖結合中西醫優勢的創新醫者,在保持中醫特色的同時吸收西醫的長處,促進了中醫現代化。本書詳細梳理了中醫在現代醫學衝擊下的發展歷程,探討了傳統醫學如何在當代社會中保留其價值,並與現代醫學互補,最終描繪出一幅中醫生生不息、源遠流長的歷史畫卷。 本書特色:本書全面勾勒中醫發展歷程,從遠古的醫療肇始到近代中西醫匯合,涵蓋中醫理論的建立、醫學經典的創立、名醫世家的傳承及其對中華文化的深刻影響。書中以時代為脈絡,分七個階段詳細探討中醫各時期的成就與演變,呈現中醫學的整體性和持續性。全書結構清晰,兼備知識性與趣味性,避免繁瑣的學術考證,易於讀者理解和吸收。
 
1068、 南北史演義──從興王呈預兆至櫟林喪身
蔡東藩
出版日期:20241106
定價:350元 特價:88折, 308
欲保身家立嗣皇,如何功就反危亡? 禍福本無兆,唯命歸有極 南北分裂,王朝崛起又覆滅 誰是忠貞誰是逆,千秋總有公評 【劉裕崛起與南北朝的開始】 本書描述南北朝的開端,劉裕的崛起成為故事的主軸。隨著西晉的滅亡,中原陷入長期混亂,北方五胡十六國紛爭不斷,南方的東晉政權偏安江南。劉裕以卓越的軍事才能逐漸獲得權力,並在討伐盧循的戰役中嶄露頭角。透過一系列戰功,劉裕逐步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書中詳述劉裕從軍事征伐到最終篡位稱帝的過程,譬如他北伐洛陽,擊敗後秦姚興,收復中原,最終廢晉帝自立,建立南朝宋,象徵著南北朝時代的真正開始。 【內亂與擴張】 劉裕在建立宋朝後,積極展開一系列對外戰爭,試圖恢復晉朝失去的北方領土。然而,南朝內部的政治紛爭與貴族權臣的爭鬥,使得劉裕的北伐成果難以鞏固,宋朝的統治局面並不穩定。北方的局勢則在北魏太武帝的領導下逐漸穩定。南朝名將檀道濟平定內亂、抵禦外敵的故事,展現南方軍事上的困境與英雄人物的命運。同時,北魏開始征服北方各割據勢力,魏太武帝更是率軍攻下要地,使得北魏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政權。 【動盪不安的局勢】 劉裕去世後,宋朝內部皇室兄弟相爭,外有北魏的持續進攻,導致南方政局混亂。南朝宋的內部政變和陰謀詭計被作者描繪得淋漓盡致,反映宋朝政治的腐敗與不穩定。同時,本書重描寫南朝名將的抗敵事蹟,這些人物在面對北魏強勢崛起時的奮力抵抗,突顯出南方政權的掙扎與無力。北魏太武帝繼續對南方展開多次侵略行動,甚至進逼南朝都城建康,雖未能最終征服南朝,但其軍事威脅始終存在。 【內憂外患,危機四伏】 隨著北魏在北方的統一大業逐步完成,南方的南朝宋卻陷入一場接一場的內亂與外敵入侵。書中描述宋文帝時期,內部的種種政治陰謀與弒君事件,內亂此起彼伏,兄弟手足相殘,皇帝接連被廢或弒殺,南方的局勢動盪不安。北魏方面,雖然魏太武帝在戰場上無往不利,但他在內部政局上卻遭遇諸多挑戰,尤其是內部貴族勢力的不斷壯大,導致北魏政權也出現統治危機。 本書特色:本書生動再現南北朝動盪的政治局勢,包含南北朝時期的重要事件與人物,內容引人入勝。透過描繪戰爭、政變、英雄人物和陰謀鬥爭,藉此展現該時期各個不同政體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本書結構嚴謹,作者結合史實與文學,藉由簡潔的文筆,詳細書寫南北朝時期的歷史,使讀者在閱讀的同時對歷史能有更深入的體會與反思。
 
1069、 白銀谷──風雲際會,從京津陷落到西安行都
成一
出版日期:20241106
定價:550元 特價:88折, 484
此生做到京號老幫,也算舊志得酬了。 原想做到大掌櫃,也並非很為了圖那一等名分, 只不過更羨慕那一種活法: 既可久居太谷,眷顧家人, 又能放眼天下,運籌帷幄,成就一番事業。 ▎血染福音堂──樹枝下懸掛著的那個教鬼的又大又黑的心臟!黑心上,血已凝固,爬滿蒼蠅。 「劉鳳池那教鬼的黑心!」 劉鳳池?就是太谷第一個受公理會洗禮的那個劉鳳池?十五年前他受洗禮那天,父親本來是帶她去開眼界的,誰也沒有料到,就在半路上她被老東西劫回來了。從此,她就淪落到今天…… 這樣想時,杜筠青終於看清了那真是爬滿了蒼蠅的人心,不由就大叫一聲:「你們誰殺我──」 跟著就一頭栽倒。 ▎破千古先例──聽說朝廷聖駕將南下臨幸西安? 岑春煊得意地細說了見太后的情形,說太后本來就很想看看山西人開的票號,一聽你們的意思,正合了她的心思。當下就又誇獎起大德恆來,說各省要都像大德恆這麼大義盡忠,她和皇上只怕也落不到這種地步了。還說,王中堂一班近臣聽說後,極力勸諫,反對將朝廷行宮設在商號。太后才不聽他們的,冷笑了問:「自出京以來,我跟皇上在哪沒有住過!出京第二夜,露宿荒野,哪有什麼行宮?你們不就只尋來一條板凳,叫我跟皇上坐了一夜嗎?那合不合朝制?合不合大禮?」太后這樣一說,王中堂他也不言聲了。 賈繼英相信了岑春煊的話。 看來,叫聖上住進商號,如此開千古先例的事,就要做成了。 ▎洋畫與遺像──老東西為什麼忽然對她如此殷勤起來? 杜筠青見了這張西洋油畫,不但是想到了故去的父母,想到了以前的日子,更發現畫中的這個女人,似乎有什麼牽動了她?這也是一個異常美麗,異常優雅的女人,只是在眼裡深藏了東西。那是什麼?不是令人心滿意足的東西,心滿意足也不需要深藏吧。也不是太重的傷痛。是淒涼?是憂鬱?很可能就是憂鬱。憂鬱總想深藏了,只是難藏乾淨,露了一點不易覺察的痕跡。偏就是難藏淨的這一絲憂鬱,才真牽動人吧。 ▎戰禍將至──天下局面大壞,我們豈可超然於外? 喬致庸說:「大難就在眼前了,還要什麼消息!為了逼朝廷畫押受降,德法聯軍及追隨其後的眾多教民,一直陳兵山西東天門、紫荊關,隨時可能破關入晉。朝廷為禦洋寇,不斷調重兵駐晉。與洋人一天議和不成,大難就離我們近了一步!」 曹培德說:「東天門、紫荊關都是易守難攻的天險,洋人真能破關入晉?」 康笏南說:「與洋人交手,朝廷的官兵真也不敢指望。再說,毓賢被革職後,接任撫臺的錫良大人,我看是給嚇怕了,只想與洋人求和,哪有心思守關抗洋?聽說這位撫臺總想打開東天門,迎洋人入晉?」 喬致庸說:「他哪有這麼大的膽量?他是接了爵相李鴻章的檄文,才預備開關迎寇。不是馬軍門奏了一本,只怕德法洋軍早入晉了。西安行在接到馬玉昆的奏報,立刻發來上諭:『山西失守,大小臣工全行正法!』山西一失,陝西也難保了,朝廷當然不敢含糊。」 本書特色:本書為成一所著《白銀谷》中卷。晉商慧眼獨具,開創對蒙的邊貿、對俄的外貿及銀錢異地匯兌的票號業,俗稱「西幫」。西幫票商富可敵國,連大清衰落之時,他們都還持續活躍。商家、官場、鏢局、教會、百姓……本書刻畫一個大時代的金融傳奇。
 
1070、 民國演義──從故老重來至青島生風
蔡東藩
出版日期:20241106
定價:450元 特價:88折, 396
一代皇圖成過去,帝運告終清祚覆 民國初建共和成 功成身退不貪榮,可惜奸人慣食言 見證清末民初變革的浪潮 局勢未定,人人各有盤算 【民國初立】 本書在開頭即交代全書的歷史背景,揭示清朝滅亡前後的重大事件。書中描述清帝退位的前後波動,展現清末民初時期的時局動盪,並將焦點放在孫中山回國建立民國的過程。隨著民國的成立,國家內部矛盾也逐漸浮現。北方軍閥和南方政府的分歧,使得民國政局一開始就面臨巨大的挑戰。書中詳細描繪民國政府的成立,展現孫中山推動民主和民權的決心。 【孫中山的讓步】 然而,民國的成立並沒有帶來真正的和平與穩定,革命黨內部的意見分歧和南北政權的對立,使得新建立的共和政體面臨重重困難。孫中山在成立共和政府後不久,為了安撫北方勢力,將大總統的位置讓給擁有軍事實力的袁世凱。孫中山這為了大局著想的讓步也為日後局勢的動盪不安埋下了伏筆。 【袁世凱崛起】 袁世凱的上臺象徵著民國共和政體的平衡被打破,袁世凱在掌權後逐步鞏固自己的權力,並開始排擠以孫中山為代表的南方革命勢力。書中詳細描寫袁世凱透過一系列手段壓制革命黨,削弱國會的力量,並與列強進行外交談判,以維護自己的地位。在這段時間裡,袁世凱對外借款,與各國簽訂不平等條約,這引發了國內的普遍不滿,特別是在南方的革命黨中引起極大的反彈。 【宋教仁遇刺】 西元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這一事件成為民國政局的重大轉折點。宋教仁是國民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遇刺不僅暴露政壇中的陰謀詭計,也使得南北矛盾徹底激化。書中詳細描繪宋教仁遇刺案的調查過程,以及暗殺背後的錯綜複雜的原因。宋教仁之死引發第二次革命,國民黨起兵反袁,史稱「二次革命」。 本書特色:本書詳細描繪民國初期的關鍵歷史事件,從民國建立、宋教仁遇刺到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等,同時也帶出當時的重要人物如孫中山、段祺瑞與黎元洪等等。書中完整重現民國初建時期所遇到的重重挑戰,例如國會的建立、法律的修訂或是與列強的外交策略,讓讀者在回顧民國建立過程的同時,能對歷史有更深入的體會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