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歲時,總愛幻想三、四十歲的生活,那時可能擁有車子、房子、家庭,與自己的事業,等真正到了這個年紀,才知道別人擁有事業,而我只能擁有樹葉(?)。
人一旦到了中年,所有的事情都像是變了調。不上不下的工作、力求和緩穩健的家庭、幾乎只剩下自己的生活......無法改變過去,也無法期許未來,我們似乎就要在這樣茫然迷失、挫敗無奈的狀態下,渡過餘生。
當然也沒有不好,我們這樣的年紀,是應該接受這樣的感慨與妥協。
只是,內心似乎仍有著小小的吶喊,期盼著更加坦然地面對眼前的一切。
於是,我們在毫無頭緒的日子裡,試圖尋找向前邁進的蛛絲馬跡;在日復一日的疲乏生活中,探究意義不明的失落與徒勞。我們無奈,但又熱愛生命的生活著,我們(應該)可以安穩地走過中年吧?!
每每這個單元,總是很擔心讀者會有「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的fu,但報告嘛,不就都這樣嗎?(幾個意思啊你)
年度新書TOP100的榜單中,以商業(占比27.7%)表現最為出眾,心理勵志第二,漫畫/輕小說第三,前三名的銷量占年度新書TOP100的銷量將近六成;今年多了與以往不同的書籍,如:投資理財的ETF關注度提升;另外,也許是呼應2025年臺灣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的議題,描述關於長期照顧所面臨到的困境與艱難的書籍,也應運而生。
沒有比「獵人再開連載」更重要的漫畫盛事了,但老闆(?)說要再寫多一點,所以......
「bug」這個學校沒教的字,不是從windows的新聞學來的,而是皮克斯動畫《A Bug's Life》學來的。當初這部動畫電影紅到不要不要的。現在,這些動畫技術的累積與進步,造就很多銷售不錯的2次元漫畫,都被3D化成為動畫,如:《我推的孩子》、《迷宮飯》、《葬送的芙莉蓮》……;還有BL輕小說、泰國影視化前的小說的百家爭鳴。看著愈來愈長、愈來愈千奇百怪的書名,是既開心又療癒的事,感謝所有來讀冊等我開預購的你們、一直追著連載不棄的你們,希望你們把同好都拉來讀冊,團購週邊!鞭策我隨著你們的需求而進步!謝謝(我是得了什麼獎?)
【求財若渴】讀冊商業區銷售,仍以「理財」類表現最為拔尖!【中年真偉大】不得不說,這類專家們都即將是博愛座的上賓,他們的經驗,值得向你變現。【流派很多】加入致富的無限賽局時,第一步就是「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賽道:是0050?還是台積電?還是存股領股息?波段、槓桿操作?(編按:台積電破千還能買嗎?我就問。)
當然work smart已然成為王道,別再傻傻的工作了!never too late不管你在哪個領域,現在就買一本電腦書,回家練功。除了AI,Office軟體的使用教學工具書,仍霸佔電腦類山頭。當AI還沒全面接收你的生活、你的工作時,你就得踏實認命,買本工作上的工具書放在工作……抽屜裡。
臺灣將於2025年成為超高齡社會,受此人口結構的變動影響,心理勵志在今年也出版不少探討長期照顧、老後生活、中年迷惘的書籍,如:《中年哲學》、《中年之路》,讓閱讀一本書,成為一趟心靈旅程。
近年New Age在讀冊有一定的需求,可能是最近幾年的心靈偏好更趨向於完整、平衡、療癒個人內在,讀者愈來愈能接受以星際或宇宙,來詮釋世界能量的運行,如:《星際議會的跨次元對話》或是《閱讀阿卡西紀錄》系列;對於靈界、靈魂與未知能量,也有深刻的體認,如:《我看到的世界跟你不一樣》與持續延燒的《靈界運作》系列。無論是何種類型的信仰,總是以愛與善為出發點,期盼能為地球注入更高頻的能量。
除了常見的英美文學與日本文學外,今年更多了少見的東南亞文學出現在榜上,如:來自泰國的《迷宮中的盲眼蚯蚓》、越南的《越南現代小說選》。華文文學裡一直都有關於職場敘事的書籍,然而今年更傾向討論的是這不是生活,只是生存的(?)的哀傷,《努力是癮》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今年社會科學新書不乏值得推薦的亮點。首先,資訊識讀力,代表書《不當世界的局外人》、《打台灣不如騙台灣》,說白了,認知作戰就是戰爭,這些書提醒我們如何避免被帶風向;其次,老、窮,代表書有《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我們將面對的或恐是長壽地獄;再其次,去全球化,代表書有《世界不再是平的》,書中呼應張忠謀所說「全球化幾乎已死,自由貿易幾乎已死。」引領讀者進入「全球化秩序崩潰後地緣政治新局勢」。
近一年在少兒親子類,用繪本來討論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這類的童書日漸受到重視;《我的身體哪裡最重要?第一本教孩子認識身體的性教育啟蒙書》這樣透過簡單易懂的語言與可愛插圖,教導孩子了解自己身體的界線與重要性,並如何表達與拒絕。家長也可藉由書中的指引,與孩子建立健康的對話,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值得推薦家裡有幼童的家長。
另外,今年的榜單也出現部份關注孩童行為的書籍,如:《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我的孩子是霸凌者》、《過曝世代》……等等,顯示家長更加重視數位世界對孩童的影響。
2024二手書銷售TOP10,除《底層邏輯》外皆為心理勵志類。展現大眾對心靈、情感等多方面需求的融合。這類書籍持續熱銷,同時也反映出讀者對提升情緒管理、生活質量的強烈需求。前20大新進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形塑日本人品格態度的一本書,雋永流傳,宮崎駿將其改編動畫《蒼鷺與少年》
二手書年度百大前50新進榜:TOP25《持續買進》、TOP31《一如既往》、TOP32《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我們想要的不只是活著而已,我們還想要真正活著,活得精彩,而穩定的財務狀況,能相當程度地減少對未來的焦慮,如何設定目標並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動盪起伏,是所有人通往自由人生的必經之路。
分類暢榜:世界文學TOP1《不便利的便利店》同為2023二手書銷售第一名,書中傳遞孤獨中的自足,或許幸福不一定是社會主流所謂「正常地生活」,自我接納才是最重要的。
商業類TOP2《逆思維》是讀冊生活創辦人張天立多次在直播中,大力推薦的年度好書,期待讀者抱持開放面向,突破盲點重新思考,並透過本書了解更多扭轉思考框架的方法。
大家都明白健康的身體,才能帶來健康的心靈、高品質的生活,但實際上該怎麼做呢?醫療保健類銷售冠軍《為什麼要睡覺?》、《穴道導引》針對改善全身痠痛、失眠等許多現代人的通病,透過科學數據和實踐,提供讀者更多健康樂活的訣竅。
AI話題持續燒,OpenAI公布短影片生成AI模型Sora,邁向AGI的重要里程碑。《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ChatGPT一本搞定》如何運用AI成為目前需具備的首要技能。
如此這般,該如何面對未知的未來?無論是眾多預言提到一些災難的可能性,或是可能會面臨世界末日般的情況,或是國際政治經濟狀況不明朗,讓「心理勵志」類型持續坐穩銷售冠軍,從自我察覺《我可能錯了》、《被討厭的勇氣》等延伸到《親密恐懼︰為什麼我們無法好好愛人,好好被愛?》、《蔡康永的情商課》系列,透過《抄寫英語的奇蹟:1天10分鐘,英語和人生都起飛》練習正念,讓自己慢慢以剛剛好的狀態,面臨一切的變動。
面對通貨膨脹,獲取金錢的奧義,大概就是關心自己的投資理財。軟實力與技術雙重加持,《致富心態》、《富爸爸,窮爸爸》、《簡少年現代生活改運書》等改變潛意識,培養吸金體質,透過「投資理財」技能《好好理財》、《全息人生》、《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教你財富自由。面對著大局勢,小草們大概就只能拭目以待。
電子雜誌以「財經企管」、「人文文學」名列類型銷售本數TOP 1、2。
自2023年ChatGPT爆紅到2024整體銷售,實用閱讀仍為主力,《經理人特刊》、《大師輕鬆讀》系列,深度主題且系統般的解析,提供給想立即精進自我的讀者一個指南。
新冠疫情流感化後,國人恢復國外旅行《秋刀魚》、《旅讀》等集結多面向主題的文化誌,從淺略到深入匯聚不同角度面向的看法,滿足想探訪國度旅行的遊客,《VERSE》從人文的角度出發。絕版的好刊物或是小眾、獨立出版品,都為讀者保留,歡迎隨時來尋。
雖然不是一群經過隨機抽選後,被傳送到異世界參加閱讀遊戲的能手,但沒出息也沒關係,還有氣息就很不錯了???(是有奪累?)
MORE→不要灰心喪志!每當忙到昏天暗地、暈頭轉向、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時候,總還是會有人間清醒見到光明的時刻——發薪日XDDD
我的讀冊123
1誰說外表是臭皮囊?為了漂亮的封面,同一本書買上兩本都是常有的事!(出版社的夥伙們,每當你們特製通路封面時,知道我有多心痛嗎!(oh~s…t! 我又買了重覆的書了) 我隨手翻開「Either you have work or you have not.When you have to say, "Let us do something." then begins mischief.」生如夏花,野人一本、時報一本…2025年,我要像朵花,被兩本泰戈爾的作品供養著。
2想發財,太赤裸嗎?我看著兩個有錢的投資作者,為了選擇的賽道不同而上了新聞,「瑪莎拉蒂的主人沒有回嘴,像他的照片一樣儒雅」…我聞到一股從我生上漂來的窮酸味…我只能不停的翻閱輪翻上陣的理財書,在睡前,唸著、讀著、看著…然後,我發現「真的!」夢裡什麼都有。
3搬家時,置辦一些塑膠生活用品,看到五顏六色的的容器,與透明的容器,標價不同,老闆說「透明的最貴,因為它跟其它的不一樣,其它都是回收塑膠再生的,它不是!」讀完手邊的暢銷小說,突然也有一種「我也變透明」的升級錯覺。當你每天被紅、綠線牽動著心情,1:30後,挑一本散文、小說來看看,能迅速撫平損失帶來的傷痛。
喜歡很膚淺,但日子很實際,於是搞得自己不得不悲傷,卻笑著。愛很浪漫卻是把刀,壽司刀、菜刀、武士刀、廚師刀、麵包刀、剔骨刀、削皮刀、牛排刀、多用途刀、砍骨刀,殺千刀......你持哪把刀!
發呆的時候更容易覺得幸福。那些曾發現、觀察、嚐試,做過的任何關於愛的荒誕、執著、怪奇、真心、動情的荒謬行為與思想,只有在此時,在遙望遠方的深邃雙眸裡,發現為愛不遺餘力付出的傻氣,那麼可愛!喔,原來這就是愛自己的開端。大家都說喜歡你,我說不出口,因為TMD膚淺。而認真的愛著你的一點一滴,卻,也說不出口,執著警示一旦說了出口,也只是膚淺。
閱讀一本書,一趟心靈旅程。最誠實的自我對話,深掘潛意識的祕密,透過身體裡人格的互相探問,練習覺察情緒,每個領域的閱讀啟發不同個別的感官情緒,沉靜其中是種享受。
12強賽TEAM TAIWAN的選手們在不被看好的聲浪中,仍能頂住外界的批評與場上的壓力,取得晉級資格、最終奪冠,比賽內容的進步與抗壓性有目共睹。工作或許也就這麼一回事吧,有批評、有壓力,盡一己之力完成交付。BTW,看球賽真的很舒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