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堂
  • 冊格子
  • 二手書送給你
  • 腸胃開心

    身體才會開心

    我的腸胃不心開嗎?

    腸胃除了消化之外,它還有一個很神奇的設計:腸有著和大腦一樣數量的神經元細胞。它是獨立於大腦外的判斷系統,有感知能力,有喜怒哀樂,不受大腦控制,同時它也對身體發號施令,指示器官運作。所以,醫生也用「腹腦」來稱呼腸胃裹的神經系統。

    「除了大腦之外,身體裹還有另外一個主宰」這樣的概念,和近十年台灣流行的「 人類圖」學說,有種美妙的合音。在人類圖的學說裹,人的意識層有兩個,一個是大腦,一個是身體。大腦的意識主要用來體驗世界、觀看世界,與外在世界溝通。而身體的意識才是我們真正的主宰,關於自身相關決定,由身體來決定,不是大腦。

    人類圖這樣描述:想像自己是一台行進中的車,大腦的意識是坐在後座的乘客,它的作用是看風景、感受世界,而身體的意識則是坐在駕駛座的司機,它的作用是決定自己要往哪個方向前進、用什麼步伐與速度。不只人類圖,所有的身心靈學說都有類似的說法,強調身體意識的存在。 人們長期習慣大腦的思考與運作,而忽視了身體聲音,身心靈不平衡是一切病痛的起源 。透過傾聽來自身體的聲音,讓身體引導自己,才是真正的生活之道。

    身體開不開心,大腦說的話不算數,要讓身體說。所以,你的身體怎麼說呢?

    愛吃甜食?

    甘味的食物是「緩滯」食品。

    飯後吃甜點,胃才有飽足感的原因是甜食會減緩腸胃蠕動。大量甜食,則導致脹氣、腹瀉、消化不良等。

    愛吃冰品?

    冰品會使胃降溫、收縮、降低蠕動。

    長期大量吃冰的人,脾胃會累積溼氣、形成脾虛痰濕體質,導致肥胖、易勞累、有倦怠感。

    睡覺前三小時進食?

    進食的時間離睡覺時間太近,身體無法休息。

    腸胃在身體睡覺時仍持續工作,不僅造成腸胃的負擔,也會造導致激素分泌混亂,造成其它的疾病。

    大便形狀和顏色?

    理想的形狀是像香蕉一樣,呈咖啡色。

    太硬的,掉到馬桶裹還會有水噴起來,或是不成形像拉肚子一樣稀稀的,顏色太深或太淺,都是身體不開心的表現。

    皮膚發癢、過敏?

    腸胃不好,皮膚也不會好。

    脾胃主運輸,負責把營養送到身體各個地方。脾胃不好的時候,營養的運輸也會出問題,皮膚也會連帶出現病徵。

    四肢冰冷,喜歡吃熱湯?

    脾胃的氣血不足,沒有足夠的能量運作。

    長期操勞腸胃導致脾氣虛,體內溼寒,導致腸胃道機能變差,對食物的冷熱敏感,吃的少,食物的消化也慢。

    照顧腸胃的知識

    在尋找健康相關知識的道路上,有件事情我們必須誠實以對,就是這條道路的終點: 人們對於自身健康所做的努力,終點永遠都是死亡 。當生命正年輕的時候,照顧腸胃不需要任何知識。因為年輕就是本錢,連生命的存在都可以鄙視對待的本錢。當年輕不再、或是衰敗病徵疊加出現,我們才開始尋找如何「找回」健康的各種方式。

    相信「找回健康」的前提是什麼?我們的身體是一道數學公式,遵循不變法則,等號兩邊永遠可以找到對等關係與解法。但身體不是數學,雖然 整個醫療體系的運作讓我們相信身體是數學,是科學,同樣的變因可以期待相同的結果,但它不是 。甚至醫學界本身就充滿了互相抵觸的法則,譬如「三餐不按時老得快」、「肚子餓再吃最健康」、肚子再怎麼餓也不能吃就可以恢復健康的「168斷食法」。哪一個才是正確的答案?

    護胃要從餐桌上開始。書裹提供護胃食譜的所有材料,都可以在台灣菜市場採買到。

    以身心靈的角度,這個答案別人無法給,連自己的腦子都不可以相信,只有身體可以回答。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腦袋來接收這些不同的知識,剩下的交由身體做決定,聆聽身體的聲音,它會告訴大腦哪一個方式才是它想要的。

    胡乃文 醫師是原是西醫出身的,在行醫多年後,轉入中醫領域。他在談醫學病理、健康保養時,結合中西醫的概念,提供讀者更多面向的知識。這支影片裹,胡醫師從中醫的角度說明脾胃在身體運作裹的重要性,還有保養脾胃的方式。

    多喝水!

    水進入小腸和大腸時,除了做為養份被吸收外,部份會變成糞便的稀釋劑,協助排便。

    飯後走百步!

    根據【攝養枕中方】,唐朝的養生哲學,飯後休息半小時後,開始走100步,即可長命百歲。

    吃益生菌!

    腸道內有 7 成的免疫細胞,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內的菌種生態決定了身體免疫功能的好壞。增加腸內的好菌,就是提升自己的免疫力。

    想放屁就要放!

    胃腸道裹的癈氣,身體會透過打嗝與放屁排放。身體想要排氣時,就應該排氣,才是健康之道。

    吃高纖食物!

    高纖食物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如白蘿蔔、高麗菜、洋蔥等,不僅幫助排便,也會增加體內毒素的代謝。

    吃好油!

    油脂的攝取和水、纖維一樣的重要,都是腸胃必要的食物。油脂攝取不足,會造成便秘。選擇脂肪酸比例好的油,譬如植物油,減少動物性油脂的攝取,如奶油、豬油。

    吃鹼性食物!

    研究顯示,身體健康的人身體呈弱鹼性。鹼性食物(蔬菜、水果)與酸性食物(肉類、糖)要平衡攝取,以免導致身體的失衡。

    做自己的醫生

    拒絕庸醫 】這本多年前出版的書,作者認為透過食用高劑量的維他命,可以治療許多疾病。但維他命療法,在主流脈絡裹始終是「保健方式」而不是「治療方式」。除了醫學領域幾百年來難以改變的傳統之外,醫院與藥廠建立起來的龐大利益體系,使新型態的治療方式無法進入醫院的作業中。書開頭有這麼一段話:「 醫學界中,主流學派的更替,至少要花四十年的時間 」。四十年是多少代職場人的輪替?完全可以理解,在這個領域裹尋求改變如何困難,有多大的阻力要克服。以現行運作的企業組織,就算只有十來年歷史,幾十人的小公司,實驗新想法、改變舊作業,都有各種無法預測的困難與阻礙,更何況幾百年架構出來的醫療體系,更別說在現今醫院、法規、藥廠、保險各體系相交之下的作業鏈。

    和維他命療法一樣,這些年充滿了關於益生菌神奇療效的報導,譬如:對消化排便有幫助,增加身體抵抗力、改善記憶、提升專注力、睡眠品質、降低憂鬱煩躁。但可預見的是,接下來的數十年,它都會持續是「保健類食品」,而不會成為「治療用藥品」。

    對醫生100%的信賴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病痛的消逝感那麼強烈,就算在醫生白袍後面看到光,也不奇怪。但醫生不是媽祖,他是百年醫療知識體系訓練下來的專業,提供其訓練與經驗下可以有的最佳解法,而且不保証結果。因為 每個人的狀況不僅不同,連同樣的藥,同樣的病,同樣的身體,也可能有不同的結果 。身體不是數學公式,沒有絕對解法,病痛與治療之間沒有絕對的等號。

    每個人的身體,都自成一個世界,有著它獨特的運作方式,連我們的意識層都一知半解。所以,我們應該要學習把自己變成自身的主治醫生,而問診的那位有執照的醫生則是知識的咨詢來源。我們努力的去接收關於自身保健、病痛的知識,經過消化後,再決定處理的方式。雖然我們無法改變路途的終點,但至少我們決定了路途上的風景。

    如果自己的大腦都不願意了解自己的身體,怎麼期望任何其它人做呢?

    腸道菌會影響你的心智、情緒和行為。甚至可以改變你的性格與社交習慣。

    人的健康,身、心、靈從來沒有分開過 。」 不僅飲食,心靈也要一併調養。

    胃弱的徵兆是什麼?胃弱的結果,對於身體造成的影響是什麼?胃弱的人如何保健?

    大腸癌是台灣癌症第一名、全台灣預估有1/5的人都有腸躁症的徵兆。要如何做腸胃的日常保健?

    每天前進小一

    美國的國父,班傑明富蘭克林說「 對知識的投資,永遠都有最好的投報率 」。

    把知識當成是一家公司的股票來思考,在這門知識上投入的努力和未來可期待的報酬,絕對是任何實質股票都無法比擬的。每一本健康類書籍、每一個保健產品、每一支網紅影片,都是一個投資機會,看一點學一點。每一次的病痛也都是學習機會,認識自己身體,聆聽自己身體。像是面對職場上的新專案新挑戰一樣,每一次都讓我們變得更專業一些,知識的資料庫更豐富一些。

    我們己經習慣用大腦思考,用大腦決定,失去了聆聽「腹腦」聲音的能力。也許「腹腦」也忘記和大腦對話的語言, 而這些病痛是腹腦的語彙,我們需要的只是把溝通的語言再找回來

    語言是一門技藝,說話與聆聽都需要練習。關於技藝的練習, 柳宗悅 詮釋的很好。他認為所謂的「技」就是日常生活裹,再平凡不過的技能使用。但是透過持續不斷的重覆,它會和日常結合一起,和使用者結合一體,最終達到一個如同宗教法則的境界,就是「藝」的境界。聆聽「腹腦」的聲音,建立身心靈之間的對話,期待有天我們內在的世界可以達到柳宗悅提到的那個宗教性,宇宙共通的、日常的、簡單的、令人感到踏實的平靜。

    90%的疾病都和人體共生菌有關。益生菌的知識,也是自我保健知識。

    台灣自行研發、專為台灣人設計的益生菌,遠超過國際保健標準產品。

    人體70%的免疫系統,就是生活在我們腸道內的菌群。提供這些菌群舒適健康的環境,也就提高了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

    吃優格並不是取得益生菌最好的方法,菌種少、活力低,而且市面商品都會加過多的糖。吃酸菜、醃黃瓜、韓國泡菜,不但是好方法,而且更健康。

    腸胃開心自習清單

    腸胃啊腸胃
    別再互相傷害了
    好嗎?

    more

    超能力,從提升免疫力開始!

    積極治療胃食道逆流

    用好味道
    養成好胃道

    more

    我們吃進去的不是食物,是記憶

    全食物也能色香味俱全

    由內到外
    溫柔對待

    more

    實現所謂的天人合一

    沒有什麼是喝一碗湯解決不了的~

    腸胃的問題
    心藥來解

    more

    營養與生活息息相關

    心念創造實相,練就人生煉心術

    吃好吃壞
    身體都知道

    more

    挑對鹽巴,用料理找回身體鹹平衡

    獨家發酵技術,一瓶照顧全家人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合作計劃 | 徵人 | 客服信箱 | Facebook | instagram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10491 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一段23號三樓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