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個人心智成長,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具備適應環境的能力。本書旨在揭示教導的新思維和真行動:幫助孩子走出自己的路。因此,教導者就必須時時保持醒覺,才能對學生作正確的回應。「覺」本身就是教育的真理,是成長的力量,也可以說是教育的新希望。教導者必須懂得引領師生間思想交流和情感交融的互動,才會有活潑的教學。
而禪揭示「真空妙有」的智慧,正是拓展師生互動的教學空間,包括:
˙慈悲是教導的空間
˙格律是成長的空間
˙寬恕是改過自新的空間
˙從容是引導的空間
˙逗趣是情感交流的空間
˙禪定是啟迪的空間
教育工作不外乎思與行,本書討論的正是清楚的覺察、思維和行動的技巧。禪學是一門心靈覺悟的智慧,透過覺悟和洗鍊,有能力的愛才出現在教導的活動裡。
作者簡介:
鄭石岩
心理學家鄭石岩,宜蘭縣員山鄉人,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當過中學老師,也在大學任教多年,並擔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負責學校輔導及訓導工作,現已退休。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三十餘年,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獎;七歲即接觸佛法,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務農做工經商,人生閱歷豐富,是融合心理學、教育學與禪佛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他理論與實務並具,著作超過四十本,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是積極入世,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每年有兩百場以上的演講,其著作在海內外廣受歡迎,自詡為踏實悅樂的生活者。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寫作與演講是他的工作,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
章節試閱
自我醒覺與肯定
每個人生來都是一塊寶。教育的目的,無非是教導他認識自己,開展他的人生,實現他的生命光輝。每個人生來都具有實現生命的潛能;那是唯一的、獨特的,值得父母去珍惜,值得教師去疼愛,值得自己去肯定和自豪的。每個人天生與別人不同,能力各有所偏,興趣殊異,遭遇的環境不同,根性與氣質迥異。如果拿自己跟別人比較,要讓自己活得跟別人一樣,無非否定自己;如果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期待他的成就跟別人一樣,相對的也會否定孩子的自我實現。
禪家認為每個人既然不同,就應該教他自我肯定,依照自己的能力、興趣、因緣去過實現的生活,這實現的生活就是見性;倘非如此,就會自我迷失。所以說:
萬象之中獨露身,
惟人自肯乃方親。
昔年謬向途中覓,
今日看來火裡冰。
每個人都應該肯定自己,接納並實現自己的人生,這才活得親切、喜悅、幸福。如果一味在人群中追求虛名,沽名釣譽,無非是一場造作和虛幻,到頭來就像火裡的冰一樣,是空而不實的。
今天的教育,由於過度強調智育,以升學為教育的唯一指標。結果,疏忽了個人能力的開展、生活智慧的啟發,以及對生命的敬重與肯定。它導致文化生態的扭曲,個人精神生活的空虛,道德責任的虛弱與貧乏。我們一再強調五育均衡的教育,但是每一本書、每一堂課,都僅及於知性的認知和分數的計較。智育好的學生,埋沒在書堆、分數和彼此競爭之中,思想刻板,情感冷漠,生活經驗匱乏。智育成績平庸者,教師和家長便抱著失望的心情,卻又忽略對他們的啟發,他們在學校生活中所得到的是失敗與茫然的經驗。
今天教育上所產生的弊病,誠然源自教育觀念的錯誤。社會大眾把教育視為讀書,把讀書和考試當做取得學歷和謀取職位的工具。結果教育的內涵狹隘化了,教育只是讀書,而不是心智的開展;只偏重升學,而疏忽了精神生活的引導。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迦納(Howard Gardner)是研究人類心智發展的專家,他說:我們的社會有三種偏見,以致在教育上很難展開心智潛能的啟發,那就是測驗主義、西方主義、甲等主義。測驗主義過分強調智商的重要和知性的考試;西方主義則將注意完全集中於衡量與比較上,不理會東方微妙的觀念-直覺的、非邏輯的智慧。甲等主義則太重視成績單,對切實的智慧則不夠重視。由於以上的偏見,我們對於學業成績平庸的孩子,往往忽略了他們的才華和潛能,以致被抑制下來。
迦納所說的三種偏見,對照我國教育現況,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不但忘記東方那種眾生平等和人人都可以見性成佛的直觀觀念,尤深陷於西方的量化和物化的價值理念裡,把孩子放在智育成績的競賽場上,而嚴重疏忽人性潛能的開展和啟發。
現在你也許要問我,什麼是人性潛能的開展。這個觀念要從佛經中的一段話說起。在《長阿含經》中記載著一則故事,說佛陀誕生時,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
天上天下,
唯我獨尊。
這段故事象徵著佛教智慧的根源。它以佛一出生就做如此宣誓,來表示所有的教義都建立在這個基本的觀念上。這個唯我獨尊指的是接納自己,實現自己。人必須透過「空」的修行功夫,把一切虛幻捨去,揚棄一切貪婪、嗔心、愚癡和執著,才能看到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實現真正的自己,這就是生活的最高智慧。
每個人都有潛能,要依照自己的潛能去生活,而不是欽羨甚至摹仿別人過生活,這就是生命之實現。空卻一切虛妄和造作,好好過實現的生活,便是禪家所說的「真空妙有」。
個人的能力彼此不同,甲老是寫錯字,國語考不及格,但在運動場上卻很出色。乙的數學成績差勁,只考個位數,卻是一位很手巧的裝潢木匠。丙看起來一無專長,成績也無可恭維,但是卻很能自知知人,是一位很好的推銷員。教育所要強調的是引發個人,去實現自己的潛能,接受並珍惜自己,亦就是啟迪自信和豪氣,它使人活得有尊嚴,有成就,有幸福。
迦納把智能分成八個基本型態,絕大部分的人都具有其中一項或多項的能力。如果在教育上能加以啟發、鼓勵,讓擅長的智能開展實現,就會有具體的成就。這八種智能型態是:
●語文型的人:對於語言文字的音韻、節奏、意義表現得特別敏銳。
●音樂型的人:他們對音樂特別有興趣,喜歡各種聲音、樂器和歌唱。
●邏輯智慧型的人:對於分類和有圖案的東西著迷,他們善於計算、推理、下棋和有條理的想像。
●視覺空間型的人:他們喜歡機器,善於構想結構性的藍圖,對方位、標記、形狀能把握得很精確。
●身體動覺型的人:對自己身體的動作、姿態極為敏銳,他們喜歡的是舞蹈、運動、特技、表演、書法、美術、工藝等。
●內省型的人:善於反省和了解自己的情感,他曉得自治,計畫自己的未來,發揮自己的能力。
●人際型的人:善於了解別人,注意別人的變化,這種能力是多元化開放社會所最需要的。
●自然觀察型的人:善於觀察大自然的種種現象,區分、辨識其不同的特質,對生物世界有相當認識的能力。
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各類嘗試的機會,發現個人的天賦和特質,予以誘導和啟發,使其能力得以開展。從而喜歡自己,建立自信,從事與自己能力有關的工作。其實,每個人都具有以上七類能力,只是各有所偏,各有所長,才顯出不同的型態。即使在相同的型態裡,亦有很大的個別差異。
教育的職責就是要發現並鼓勵孩子去開展自己的才學。人唯有配合自己的專長,投注於工作,應用於生活,才會有滿足感。事實上,工作的喜悅和生活上的滿足,並非決定於待遇,而是決定於是否能夠在生活與工作中自我肯定,把工作做好,讓自己有著實現的感覺,而這種實現將使他在工作上獲得極大的成功。
教育的宗旨不在於把每個人教成一樣,而是在共同的規範與必備的知識之外,加強個人才能的啟發,使每個人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因緣,實現和成就自己的人生,這在佛學上稱做「成所作智」。每個人都能依自己的根性因緣成就,都能過實現的生活,就叫做「平等性智」。
父母親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從小就教他跟別人比較和競爭,結果孩子的教育變成了競爭的手段,而真正重要的事-發展他的潛能-則被忽略。出人頭地的觀念,很容易否定孩子的潛能,而導致他的潰敗。
我以前在演講中常引述一則寓言:
有一天,一群動物聚集在一起開會,討論學校的課程。兔子說賽跑重要,一定要列入課程。鳥兒說飛翔重要,一定要列入課程。老鼠說挖地洞重要,也一定要列入課程。最後,他們把各種重要的技能都列入課程,強制他們的孩子學習。
結果鳥兒的飛翔本來應該考甲等的,後來為了學習用翅膀挖地洞,把羽毛弄壞了-牠既沒有學會挖地洞,連飛翔也考個丙等。兔子為了學飛翔,從樹上跌落而骨折-牠不但飛不成,連專長的賽跑也出了問題。
教育的結果,沒有一個孩子根據自己的潛能發展成長,反而都受到創傷而垂頭喪氣。
今天的教育是不是跟這則寓言有些相像呢?我們是不是把各種不同才能的孩子,放置在同樣的升學和製造文憑的生產線上,以致否定了孩子發展潛能的機會呢?我想,答案是不言可喻的。因此,現在正是改變教育觀念的時候,我們所要重視的就是啟發潛能,肯定每一個孩子的天賦,予以鼓勵和誘導。
禪的宗旨就是見性成佛。見性就是實現自己的本真,成佛就是個人的充分醒覺。因此,成佛並非有一個身外的佛可以成就,而是要從自己的潛能與實現中,去成就圓滿的人生。南唐的慧超和尚問法眼文益禪師:「如何是佛?」
法眼的答覆是:「汝是慧超。」
法眼文益指出,只有慧超能依照自己去實現,去修證,去服務一切眾生,去實踐大乘菩薩行,那就是佛道。這個觀念不正是現代教育所急需借鏡的嗎?
請注意!教育的目的是幫助一個人自我實現,而不是透過慾望和野心去塑造一個不幸的怪人。
自我醒覺與肯定
每個人生來都是一塊寶。教育的目的,無非是教導他認識自己,開展他的人生,實現他的生命光輝。每個人生來都具有實現生命的潛能;那是唯一的、獨特的,值得父母去珍惜,值得教師去疼愛,值得自己去肯定和自豪的。每個人天生與別人不同,能力各有所偏,興趣殊異,遭遇的環境不同,根性與氣質迥異。如果拿自己跟別人比較,要讓自己活得跟別人一樣,無非否定自己;如果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期待他的成就跟別人一樣,相對的也會否定孩子的自我實現。
禪家認為每個人既然不同,就應該教他自我肯定,依照自己的能力、興趣、...
作者序
新版序
教育的新思維和真行動
透過覺悟和洗鍊,有能力的愛才出現在教導的活動裡。
教育工作者,無論是從事教學或行政工作,每天都應提醒自己:教育的本質在於心智的啟發和成長,要時時檢討教導方法的適切性,天天關心愛心與行動的妥當性。同時要反省,自己是否用有能力的愛,去耕耘教育的園地。教育工作不外乎思與行,而兩者都建立在清醒與覺察上。本書討論的正是清楚的覺察、思維和行動的技巧。
我們在教育的思考和行動上,須同時把握融合與創造兩個向度。要把過去的文化菁華和現代新知融合在一起,蘊蓄構築教導的大河,有效地教化下一代,才不會在進化的篇章中,斷章取義,造成認知和視野的偏頗。教育必須汲取文化中的養料,融入新知,才能創造實用多元的教化效果。
禪學是一門心靈覺悟的智慧。所以,我透過實際體驗、思考和新的研究結果,活潑地加以應用,融入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新發現,構築成《覺‧教導的智慧》,對教育的本質、教導的觀念和方法,作了深度的討論。
我一向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個人心智成長,培養其品格,促成自我實現,去過成功的人生。一個自我實現的人,能接納自己,了解自己,實現其潛能,所以他是幸福和歡喜的生活者。他們的人格特質是:主動性好,情緒健康(身心健康),思考力強,生活調適良好,對人生懷抱著意義和希望。我一直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本質和因緣,實現自己的人生路。因此,就學生而言,教育的本質就是透過學習與成長,接納和了解自己,從而實現潛能,貢獻社會,做一位有價值、有喜樂的人。
教育的本質既然是教導個人自我醒覺和自我實現,那麼教導者就必須有好的覺悟力,能清楚的察覺和判斷,才能對學生作正確的啟發。教育的制度、教學設施和教導方法,是在不斷的思索、改進和踏實行動中,保持最佳效能。於是,覺悟是教育的真理,是成長的力量,是教育品質的保證。
本書透過教育歷程的覺察和省思,踏實地討論教育的內涵和教導的實務。出版以來,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殊感榮幸。值第四版修訂付梓之際,特以「教導的新思維和真行動」為序,摯忱與讀者共勉。
新版序
教育的新思維和真行動
透過覺悟和洗鍊,有能力的愛才出現在教導的活動裡。
教育工作者,無論是從事教學或行政工作,每天都應提醒自己:教育的本質在於心智的啟發和成長,要時時檢討教導方法的適切性,天天關心愛心與行動的妥當性。同時要反省,自己是否用有能力的愛,去耕耘教育的園地。教育工作不外乎思與行,而兩者都建立在清醒與覺察上。本書討論的正是清楚的覺察、思維和行動的技巧。
我們在教育的思考和行動上,須同時把握融合與創造兩個向度。要把過去的文化菁華和現代新知融合在一起,蘊蓄構築教導的大河,有效地教化下...
目錄
總序/我的創作歷程
新版序/教育的新思維和真行動
前言/辦好教育,教好學生
第1章 教育的新希望 20
□自我醒覺與肯定
□無形的教誨
□平常的教導
□讓孩子走出自己的路
第2章 教導的新猷 54
□教導與權威
□教學的三法印
□對社會的回應
□教育的愛
第3章 人文智慧的啟發 80
□實踐的智慧
□信心的智慧
□否定的智慧
□應變的智慧
第4章 自動自發的性格 116
□積極的思想與態度
□維護自尊
□支持與鼓勵
□培養情操
第5章 師生互動的空間 138
□慈悲是教導的空間
□格律是成長的空間
□寬恕是改過自新的空間
□從容是教導的空間
□逗趣是情感交流的空間
□禪定是啟迪的空間
第6章 生活教育的體驗 162
□認識因果
□記取教訓
□隨機教學
□嚴格的庭訓
□防範未然
第7章 宗教、民俗與教育 182
□宗教文化與教育
□認識佛學
□禪與現代生活
第8章 悅樂的教師生涯 204
□生命展現的悅樂
□日常生活的禪喜
□休閒怡情的禪趣
□禪定的妙悅
結語/對生命的敬重
總序/我的創作歷程
新版序/教育的新思維和真行動
前言/辦好教育,教好學生
第1章 教育的新希望 20
□自我醒覺與肯定
□無形的教誨
□平常的教導
□讓孩子走出自己的路
第2章 教導的新猷 54
□教導與權威
□教學的三法印
□對社會的回應
□教育的愛
第3章 人文智慧的啟發 80
□實踐的智慧
□信心的智慧
□否定的智慧
□應變的智慧
第4章 自動自發的性格 116
□積極的思想與態度
□維護自尊
□支持與鼓勵
□培養情操
第5章 師生互動的空間 138
□慈悲是教導的空間
□格律是成長的空間
□寬恕是改過自新...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