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湘黔桂三省的巨幅美景、人間仙境
原汁原味原生態的民俗與生活
當年古夜郎之所以自大,司馬遷之所以在楚越之地流連忘返,都是因為侗鄉這片黃土地。
侗鄉處處古木參天,寨寨有故事,村村有歷史。而侗族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則表現在它多樣的建築形式和豐富的歌舞藝術上。現在,就走進侗鄉,體會反璞歸真、回歸自然的感受吧!
侗族文化在許多方面都出類拔萃,像是鼓樓、風雨橋等建築為世人所稱讚;侗族大歌以多聲部的奇妙組合震撼世界。此外,侗族還是最早耕種水稻、最早造林、最早從事紡織的民族之一等。
在侗族這片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作者,不但骨子裡滲透著濃濃的侗鄉情,足跡也早已踏遍侗鄉的山山水水。她將自己親歷、親見、親聞的觀察與體驗,藉由精彩豐富的圖文傳達,讓讀者能從民族特色、歷史文化、民俗風情、自然風光等不同的面向,深入瞭解這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
本書共分為七個部分,分別是生態侗鄉、淵源侗鄉、民藝侗鄉、天梯上的廣西侗族、原汁原味黔東南、侗文化長廊——懷化、古儺文化之鄉——銅仁。
作者簡介:
劉芝鳳
研究員、國家1級作家、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稻作文化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78年開始發表學術專著、長篇小說、長篇人類學札記、論文及散文500餘萬字,專著20部。另主編、參編各類叢書20餘部。組織國際、國內論壇5次,組織國際、國內文化人類學考察30餘次。其學術專著獲全國學術專著獎「山花獎‧優秀獎」、「中國民間文藝優秀學術專著二等獎」、「中華優秀圖書獎」等。另有攝影作品獲2004年中國攝影家協會民俗類作品三等獎。小說《山那邊嫁來的新媳婦》、散文《家鄉有條青石巷》、《砂洲上》等獲湖南省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獎等。
章節試閱
那山那水那林
宋代黃庭堅曾有一名句:「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湖南美,美在湘西,美在侗鄉的
山,秀在侗鄉的水。
侗鄉的山水為什麼這麼美麗?從《懷化地方誌》、《黔東南州志》、《桂林市志》中都能找到答案。侗族地區早在10億年前就經歷了地殼運動與構造層的重組,學術上稱武陵運動。之後又受雪峰、加里東、印支、燕山、喜山等六次大的地殼運動影響,形成今天這種喀斯特地貌。如通道獨岩、萬佛山等,在地質學上稱「中山齒脊峽谷」。
秀奇幽險的通道獨岩和萬佛山
侗鄉的山最著名的非通道獨岩和萬佛山莫屬了。沒進通道縣城就能看到那高高的獨聳在城郊的石柱,現為獨岩公園。站在獨岩之巔,有一股豪氣從心底升起。望著腳下的一片森林,好似在碧波萬頃中矗立著一座孤峰,宛如一片水面上的「上天竺」,金鼇峰的鼇頭在水中滿滿地咽下三杯,把江山的綠色都吸盡了。此時此刻,我想起元代王惲的一首氣吞山河的曲:「蒼波萬頃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金鼇頭滿咽三杯,吸盡江山濃綠。」如果有誰想體驗大將之氣度,不妨登上獨岩巔峰,親自體驗體驗。
紅石群峰,丹霞萬佛則是萬佛山的特徵。萬佛山位於通道侗族自治縣城以北20公里的臨口鎮太平岩村,由萬佛山、萬佛寺遺址等大小40餘處景點和36彎森林迷宮組成為一個原始生態區。特點是集秀、奇、幽、險為一體,是大自然留給通道人民的一筆豐富的自然資源。1997年我和央視《中國侗族》攝製組的朋友們站在萬佛山巔,俯視峰林,一座座紅石山巒果真如同一座座胖佛的頭,排列在腳下的雲層中間,氣勢磅礡。用一句古詩來形容,便是「秋色入林紅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瓏。酒徒飄落風前燕,詩社凋零霜後桐。」雖然沒有酒助興,但我們仍舊醉意朦朧,搖頭
晃腦起來。
孕育萬物的五溪之水
侗鄉山美水更美。因為這裡是遠古時期的五溪之地,五溪之水孕育了萬物生命,使得這片土地成為5萬至10萬年以前古人類群居的理想家園。「五溪」,來源於古武陵郡中的五條匯入沅水的大溪。關於「五溪」的解釋,歷史上的說法不一。最早的「五溪」解釋見於《水經注‧沅水》:「武陵有五溪,謂雄溪溪、無溪、酉溪、辰溪。」在以後的史書中,有把「無溪」寫為「武溪」,認為字異意同,即為現今北侗地區的母親河。也有認為五溪為「酉、辰、巫、武、沅等五溪」之說。許多注釋中把雄溪當作辰溪(今懷化市辰溪縣境內),但歷史上的洪江古地名就稱「雄溪」,洪江河水就是沅河水。但不論溪名同與否,都在武陵境內。大體而言,這五溪有兩溪溪頭在貴州黔東南,如同血脈遍及湘鄂渝黔桂交界之地,與其他三條溪一道,在湖南沅陵縣匯入沅江進洞庭湖,
入長江匯入大海。古時被稱之為「五溪蠻」的五省交界之地的人口,以苗族、侗族、土家族和瑤族居多。
林的海洋
在這群山秀水之間,是侗鄉綿延不絕的茫茫林海。據說侗族地區在50年前到處都是林的海洋,原始森林和原始次森林每縣都有,如今湘黔桂三省交界的侗族地區森林覆蓋率仍然是全國最高的,南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仍居全國之首。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的森林覆蓋率竟高達70% ,活立木蓄積量729 萬立方公尺,喬木3000 多種,其中國家保護稀有珍貴樹種44種,為湖南省樹種資源最豐富的縣份,享有「亞熱帶樹種資源庫」之美稱。貴州黎平是全國28個重點林業縣之一,森林覆蓋率達88.44%。黎平國家森林公園面積5475公頃,以太平山森林為主體的風景資源豐富多彩,組合性好,特色鮮明,景點景區的互補性強。大面積富於季節變化的森林、色彩豐富的綠林山野、風光秀麗的亮江河和神奇的喀斯特溶洞景觀,組成了侗族地區和諧古樸自然的山水林風光。
一腳踏三省
最早知道侗族是一個大聚居小分居的民族是在我22歲那年,為給侗鄉寫一篇除夕的散文,我趕到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的中寨,才知道那裡與貴州天柱、鎮遠和萬山連山連水,之後到了通道侗族自治縣,那裡竟然與廣西三江、龍勝和貴州的黎平連山連水,中國侗族雖然主要分居在湖南、貴州、廣西三省區,但北侗和南侗如同兩隻親嘴的蝴蝶連在一起。更巧的是湖南通道、廣西三江和貴州黎平三縣以一山分界,一腳踏三省區,人稱三省坡。三個縣的侗族人口都是全國各地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分別佔總人口的70%-90%以上。
侗族地區的人脈從三省坡向四面八方輻射。三省坡頂一年中有一半多時間被雲霧環繞著,即使爬上山巒,也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受。1997年我與中央電視臺專題部《中國侗族》節目組到三省坡拍外景時迷了路,山上茅草比人高,「古樹參天」這個形容詞也是那時才有深刻體會。我們根本無法拍到全景,因為在三省坡山頂,濃霧繞身,我們只能從密密的樹林茂葉的空隙中看到白茫茫的天空或藍天白雲。如果沒有當地人帶路,外人很難找到三省坡上那一腳踏三省的界碑。我們去了兩次都無功而返。上、下山的路是採藥人踩出來的羊腸小徑,央視編導小峰是北方大個兒,小道還容不下他那雙大腳,結果幾次被摔得皮破血流,我們待在山上又饑又冷,湖南省民委吳萬源老師手上的一個蘋果成了全組唯一的美餐。
直到後半夜,山下的人見我們沒下山,全村的侗族鄉親舉著火把上山搜山、喊山才找到狼狽不堪的我們。但三省坡山上的自然美景讓我們全無怨言,至今難以忘懷。
優質木材的生產地
三省坡距通道縣城40公里,距黎平縣城70公里,距三江縣城40公里。三省坡的主峰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的獨坡鄉境內,但它的山脈一直向四周延伸到貴州從江縣和廣西龍勝縣境(從江和龍勝也為侗族區域),距龍勝縣城和從江縣城分別只有70公里。因此,準確的說,三省坡應是一坡連五縣。這個區域的侗人來往頻繁,有意思的是通道的侗族與貴州和廣西的侗族同源一脈,但從服飾到文化卻有許多的不同。
三省坡山巒起伏,重巒疊嶂,山澗溪水遍布。崇山峻嶺中,望不到頭的是一片林海,鬱鬱蔥蔥。
隨我們同行的湖南省民委民俗專家吳萬源老先生和當地的村幹部告訴我們,這山裡盛產杉木、松木、楠木、水青岡和黃楊木等質地優良的木材,還有國家二級和三級保護樹種,如伯樂樹、馬尾松、白梓樹、紅花木蓮和凹葉厚樸等。
楚越古通道
很有幸,我父親當年為了愛情留在了湘西懷化,也很慶幸我母親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侗家女人,
這讓我從孩提時起就對侗族地區有了感性認識。懷化是湖南的西大門,也是湖南侗族聚居之地。不論是南侗的通道、靖州還是北侗的芷江、新晃,自古就是「南楚極地」、「百越襟喉」,「荊州西南隅要服之地」。
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古楚越交界的地方,還是中原到西南的瓶頸之地,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當
年為統一天下,秦始皇南征百越,曾「一軍塞鐔成之嶺」,使其歸服朝廷,但秦始皇的五萬兵馬曾葬身此地;漢武帝「滅且蘭,打夜郎」也是從這裡水路改旱道;東漢馬援將軍征南蠻,也在此留下「馬革裹屍」、「老當益壯」、「老驥伏櫪」的悲壯史跡;三國時,諸葛亮南征,就是沿著楚越古通道進入嶺南,還留下「武侯行軍鼓」一面;唐初李孝恭、李靖統領大軍十二路南征蕭銑,取辰州、敘州,進軍嶺南,也是以通道為路徑;清朝康熙皇帝為抑制吳三桂的勢力,阻止吳三桂進中原,也是在這裡布下戰場,苦戰五年。此後中國歷史上數次著名人物和事件,都因通道的特殊地理位置而發生許多重大歷史演變。
早期的商賈之道
這條古代楚越交界的通道上,不僅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是3000多年來中國通往古西域、中原通西南民間商道的必經之地。中國對外貿易的交通歷史,後人可以從中國文物考古中發現,3000多年前古西域的貨幣,以及早在2000多年前古西域各國就以金子換中國的絲綢,集市上滿街都是中國西南的枸醬、茶葉等史實,都足以說明。
中國的交通在秦始皇開闢五尺道之前,除了民間馬幫商道,多是利用水上交通進行人和物的流通。這一點在湖南洪江市(原黔陽縣)岔頭鄉的7800年前高廟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所印證。
而中國內地通西南走西域,以及2000多年前古楚人與古越人的民間交流,在楚國與越國交界的地段,古人們闢出來的民間道路,便是楚越的古通道。雲南貴州運往皇宮官府的木材棟梁就是從這裡通過水路發排出去,桐油、藥材及山珍也是從這裡進洞庭入長江匯大海,從南方水上絲綢之路進入海洋絲綢之路,到達沿海大中城市以及亞洲、非洲和歐洲。
因此早在西元1103年宋徽宗就以古楚越通道分界之地的「通道」為縣名,為現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命名。以交通要道命名縣名的,歷朝歷代在中國還只有這一個,那就是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
楚越合璧
在侗族這處遠古時期楚越的分界地上,一個縣竟然遺存著兩種不同古國風格的歷史建築藝術,讓人驚歎之餘還是驚歎。以縣城雙江鎮為界,往北(懷化)是古楚之風,往南(廣西)是古越之風。
這裡有紅岩石的萬佛山、一枝獨秀的獨岩峰、形如龍脊的九龍潭、勝過九寨溝的木腳溪、國內最大的古樹化石,據國家文物部門統計,僅通道侗族自治縣現在「地面不可移動的文物有930多處」。侗族唯一的木質拱形風雨橋也在這裡。筆者在為這本書做插圖時,才無意間發現所選擇公用的風光山水美景,竟然絕大多數用的都是楚越古通道的,這可是採訪中沒有料到的。
那山那水那林
宋代黃庭堅曾有一名句:「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湖南美,美在湘西,美在侗鄉的
山,秀在侗鄉的水。
侗鄉的山水為什麼這麼美麗?從《懷化地方誌》、《黔東南州志》、《桂林市志》中都能找到答案。侗族地區早在10億年前就經歷了地殼運動與構造層的重組,學術上稱武陵運動。之後又受雪峰、加里東、印支、燕山、喜山等六次大的地殼運動影響,形成今天這種喀斯特地貌。如通道獨岩、萬佛山等,在地質學上稱「中山齒脊峽谷」。
秀奇幽險的通道獨岩和萬佛山
侗鄉的山最著名的非通道獨岩和萬佛山莫屬了。沒進通道縣城...
目錄
自序 不了鄉情十萬年⋯⋯8
總述 那片黃土地⋯⋯10
生態侗鄉
○○一/那山那水那林⋯⋯18
○○二/一腳踏三省⋯⋯22
○○三/楚越古通道⋯⋯24
○○四/瓜香果甜六畜旺⋯⋯28
○○五/酒醇稻花黃⋯⋯30
淵源侗鄉
○○六/古老的侗族有多古⋯⋯34
○○七/神秘的本土宗教⋯⋯36
○○八/侗鄉儺文化⋯⋯38
○○九/行歌坐夜晚 圍耶思無邪 ⋯⋯40
○一○/侗鄉美食⋯⋯42
民藝侗鄉
○一一/獨特的建築文化⋯⋯50
○一二/楚風越俗共生輝的民居藝術⋯⋯54
○一三/震驚中外的侗族大歌⋯⋯58
○一四/情在弦中的侗鄉琵琶 ⋯⋯60
○一五/看不夠的侗戲⋯⋯64
○一六/團團圓圓的哆耶舞⋯⋯66
天梯上的廣西侗族
○一七/越國遺俗─龍勝⋯⋯70
○一八/侗族花橋之鄉─三江⋯⋯80
原汁原味黔東南
○一九/侗族古都─黎平⋯⋯84
○二○/大歌之鄉─從江⋯⋯90
○二一/美麗侗鄉─榕江⋯⋯96
侗文化長廊─懷化
○二二/楚越古通道─通道⋯⋯104
○二三/侗人心中聖地─靖州⋯⋯108
○二四/湘西古夜郎─新晃⋯⋯110
○二五/古今兩神農─洪江⋯⋯116
古儺文化之鄉─銅仁
○二六/儺技傳承之地─銅仁市⋯⋯122
○二七/古儺之風遺存─玉屏⋯⋯124
○二八/中國 鑼藝術之鄉─萬山⋯⋯128
附錄
侗女絕活⋯⋯130
侗女工藝⋯⋯132
自序 不了鄉情十萬年⋯⋯8
總述 那片黃土地⋯⋯10
生態侗鄉
○○一/那山那水那林⋯⋯18
○○二/一腳踏三省⋯⋯22
○○三/楚越古通道⋯⋯24
○○四/瓜香果甜六畜旺⋯⋯28
○○五/酒醇稻花黃⋯⋯30
淵源侗鄉
○○六/古老的侗族有多古⋯⋯34
○○七/神秘的本土宗教⋯⋯36
○○八/侗鄉儺文化⋯⋯38
○○九/行歌坐夜晚 圍耶思無邪 ⋯⋯40
○一○/侗鄉美食⋯⋯42
民藝侗鄉
○一一/獨特的建築文化⋯⋯50
○一二/楚風越俗共生輝的民居藝術⋯⋯54
○一三/震驚中外的侗族大歌⋯⋯58
○一四/情在弦中的侗鄉琵琶 ⋯⋯60
○一五/看不夠的侗戲⋯⋯...
商品資料
出版社:龍圖騰文化出版日期:2012-03-01ISBN/ISSN:978986610078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3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