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偷窺》The Peep Diaries,講的是偷窺文化, 是目前我們生活中隨時在上演、發生的事情,是這個社會的新生事物。 本書內容包含一部分作者的網路世界遊記、一部分的日記、一部分的思索與社會史、加上多位比故事角色更離奇的真實世界人物。讀了令人忍不住想按讚與分享。
原作2009年6月出版後,即獲美國熱門電視節目歐普拉讀書俱樂部選為當年夏季25本必讀好書,並被Chocolate Box Entertainment公司買下電影版權,改編為紀錄片 Peep Culture: the Documentary,在美國與加拿大各地連連獲獎。此紀錄片並將參加2012年春季的香港影展。與本書出版時間互相呼應。
◎本書紀錄片Peep Culture: the Documentary由作者霍爾.尼茲維奇親自執導, 為2012年春季香港影展參展影片
作者簡介:
霍爾.尼茲維奇(Hal Niedzviecki)
《斷鉛筆》〈Broken Pencil〉雜誌創辦人,曾出版多本小書及社會評論著作,包括《哈囉,我很特別:個人性如何成為新的服從性》(I’m Special:How Individuality Became the New Conformity),以及《我們也想分杯羹:大眾文化的底層渴望與再創》(We Want Some Too: Underground Desire and the Reinvention of Mass Culture)。現居加拿大的多倫多。
如果你想知道窺視文化是什麼樣子、讓人有什麼感覺,把書放下、打開電視看看就行(可別真的這麼做,請繼續閱讀、待會兒再看電視)。北美電視台有幾百個節目屬於這種性質,至少有三個電視頻道更完全致力於播放窺視文化。這些節目包括有獎遊戲節目《真實謊言》(Moment of Truth)、選秀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及《超級名模生死鬥》(America’s Next Top Model)、烹飪節目《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等。
真人秀電視是窺視文化最明顯的化身,有優勢的名人「新聞」則緊追其後。名人八卦網站「PerezHilton.com」每天有四百五十萬人次點閱率。因報導O. J. 辛普森案件成名的「TMZ.com」(創辦人是哈維.列文〔Harvey Levin〕,目前和網路公司美國線上〔AOL〕合作)更是被公認為報導明星媒體事件最即時的八卦網站,像梅爾.吉勃遜酒駕被捕的警局檔案照與細節,以及後來的反猶太言論,《歡樂單身派對》(Seinfeld)明星麥可.理察(Michael Richard)在喜劇俱樂部發表具種族歧視色彩的言論,玩伴女郎安娜.妮可.史密斯(Anna Nicole Smith)死亡時家中冰箱裝滿藥品美沙冬與「快速苗條」液體代餐的照片,影星亞歷.鮑德溫(Alec Baldwin)痛罵十一歲女兒是「不懂事的豬」的完整電話留言(TMZ針對該事件舉辦的網路投票結果:法官是否該終止鮑德溫對女兒的探視權?是:五十九%,否:四十一%,總投票數:四三二八一八)。
我們在這兒談的媒體不限八卦小報,就連主流媒體都對名人新聞為之瘋狂,不停播報各種明星八卦消息,不管是前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的離婚事件,還是方程式賽車大賽主席麥斯.莫斯利(Max Mosley)的納粹性虐待派對醜聞── 他在二○○八年控告八卦報《世界新聞》(News of the World)侵犯其個人隱私權,並獲得勝訴,因為該報使用關於他的偷拍影片寫成封面故事,繼之造成全球民眾對他個人進行偷窺(據莫斯利的律師指出,上該報網站及「YouTube」觀看莫斯利被鞭打影片的人數就有三百五十萬人次)。
網路新的互動可能性使我們能以新的方式公開個人生活,越來越多人正在試用窺視。你可以爭辯說,真人秀節目、電視脫口秀、名人八卦是大企業專門設計的控制工具,讓我們保持快樂、不停購物、沒時間注意真實世界正像甜甜圈一樣被熱油炸得滋滋作響。但你要如何解釋,幾百萬網民正跟電視上播放的「毫無保留文化」(tell-all cultare)看齊,透過部落格、個人檔案、自拍影片等方式,把自己的生活完全公開?根據二○○六年「普網和美國生活」(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一份報告估計,約十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擁有部落格。這個數字還不包括聊天室、「YouTube」、「Blogtv.com」、「Justin.tv」的用戶人數。擁有部落格的人數眾多,瀏覽部落格的人數更多。同一份報告總結,三十九%的網路使用者,也就是超過五千七百萬的美國成年人有瀏覽部落格的習慣。在該報告出版三年後的今天,如果說至少有一億的美國人,也就是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口會瀏覽部落格,應該很公允。
這些數字顯然並不精確,但我想說明的重點是,這些數字很驚人,而且還在繼續成長,這些數字清楚代表社會對以下現象的普遍接受度:很多「普通人」想透過(大眾)媒體環境公開自己的個人生活。而很多其他的「普通人」也想觀看他們的生活。這就是為什麼你一開始架設部落格時,根本不知道最後到底是哪些人在瀏覽。大多數部落格的訪客只有十幾二十、頂多上百人,但也有像珍娜.富爾達(Jennette Fulda)經營的「一半的我」(Half of Me) ──這個記錄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市一名婦女決心減肥的部落格,剛開始和大多數部落格一樣門可羅雀,但現在每個月吸引近五萬名不同訪客,追蹤珍娜從三百五十磅體重降到一百六十磅目標體重的進展。
如果你想知道窺視文化是什麼樣子、讓人有什麼感覺,把書放下、打開電視看看就行(可別真的這麼做,請繼續閱讀、待會兒再看電視)。北美電視台有幾百個節目屬於這種性質,至少有三個電視頻道更完全致力於播放窺視文化。這些節目包括有獎遊戲節目《真實謊言》(Moment of Truth)、選秀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及《超級名模生死鬥》(America’s Next Top Model)、烹飪節目《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等。我不想讓你有種印象,認為窺視文化僅止於真人秀。事實上,我反而希望你覺得窺視無所不在:當三個專屬電視頻道與數百個...
《我愛偷窺》The Peep Diaries,講的是偷窺文化, 是目前我們生活中隨時在上演、發生的事情,是這個社會的新生事物。 本書內容包含一部分作者的網路世界遊記、一部分的日記、一部分的思索與社會史、加上多位比故事角色更離奇的真實世界人物。讀了令人忍不住想按讚與分享。
原作2009年6月出版後,即獲美國熱門電視節目歐普拉讀書俱樂部選為當年夏季25本必讀好書,並被Chocolate Box Entertainment公司買下電影版權,改編為紀錄片 Peep Culture: the Documentary,在美國與加拿大各地連連獲獎。此紀錄片並將參加2012年春季的香港影展。與本書出版時間互相呼應。
◎本書紀錄片Peep Culture: the Documentary由作者霍爾.尼茲維奇親自執導, 為2012年春季香港影展參展影片
作者簡介:
霍爾.尼茲維奇(Hal Niedzviecki)
《斷鉛筆》〈Broken Pencil〉雜誌創辦人,曾出版多本小書及社會評論著作,包括《哈囉,我很特別:個人性如何成為新的服從性》(I’m Special:How Individuality Became the New Conformity),以及《我們也想分杯羹:大眾文化的底層渴望與再創》(We Want Some Too: Underground Desire and the Reinvention of Mass Culture)。現居加拿大的多倫多。
如果你想知道窺視文化是什麼樣子、讓人有什麼感覺,把書放下、打開電視看看就行(可別真的這麼做,請繼續閱讀、待會兒再看電視)。北美電視台有幾百個節目屬於這種性質,至少有三個電視頻道更完全致力於播放窺視文化。這些節目包括有獎遊戲節目《真實謊言》(Moment of Truth)、選秀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及《超級名模生死鬥》(America’s Next Top Model)、烹飪節目《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等。
真人秀電視是窺視文化最明顯的化身,有優勢的名人「新聞」則緊追其後。名人八卦網站「PerezHilton.com」每天有四百五十萬人次點閱率。因報導O. J. 辛普森案件成名的「TMZ.com」(創辦人是哈維.列文〔Harvey Levin〕,目前和網路公司美國線上〔AOL〕合作)更是被公認為報導明星媒體事件最即時的八卦網站,像梅爾.吉勃遜酒駕被捕的警局檔案照與細節,以及後來的反猶太言論,《歡樂單身派對》(Seinfeld)明星麥可.理察(Michael Richard)在喜劇俱樂部發表具種族歧視色彩的言論,玩伴女郎安娜.妮可.史密斯(Anna Nicole Smith)死亡時家中冰箱裝滿藥品美沙冬與「快速苗條」液體代餐的照片,影星亞歷.鮑德溫(Alec Baldwin)痛罵十一歲女兒是「不懂事的豬」的完整電話留言(TMZ針對該事件舉辦的網路投票結果:法官是否該終止鮑德溫對女兒的探視權?是:五十九%,否:四十一%,總投票數:四三二八一八)。
我們在這兒談的媒體不限八卦小報,就連主流媒體都對名人新聞為之瘋狂,不停播報各種明星八卦消息,不管是前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的離婚事件,還是方程式賽車大賽主席麥斯.莫斯利(Max Mosley)的納粹性虐待派對醜聞── 他在二○○八年控告八卦報《世界新聞》(News of the World)侵犯其個人隱私權,並獲得勝訴,因為該報使用關於他的偷拍影片寫成封面故事,繼之造成全球民眾對他個人進行偷窺(據莫斯利的律師指出,上該報網站及「YouTube」觀看莫斯利被鞭打影片的人數就有三百五十萬人次)。
網路新的互動可能性使我們能以新的方式公開個人生活,越來越多人正在試用窺視。你可以爭辯說,真人秀節目、電視脫口秀、名人八卦是大企業專門設計的控制工具,讓我們保持快樂、不停購物、沒時間注意真實世界正像甜甜圈一樣被熱油炸得滋滋作響。但你要如何解釋,幾百萬網民正跟電視上播放的「毫無保留文化」(tell-all cultare)看齊,透過部落格、個人檔案、自拍影片等方式,把自己的生活完全公開?根據二○○六年「普網和美國生活」(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一份報告估計,約十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擁有部落格。這個數字還不包括聊天室、「YouTube」、「Blogtv.com」、「Justin.tv」的用戶人數。擁有部落格的人數眾多,瀏覽部落格的人數更多。同一份報告總結,三十九%的網路使用者,也就是超過五千七百萬的美國成年人有瀏覽部落格的習慣。在該報告出版三年後的今天,如果說至少有一億的美國人,也就是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口會瀏覽部落格,應該很公允。
這些數字顯然並不精確,但我想說明的重點是,這些數字很驚人,而且還在繼續成長,這些數字清楚代表社會對以下現象的普遍接受度:很多「普通人」想透過(大眾)媒體環境公開自己的個人生活。而很多其他的「普通人」也想觀看他們的生活。這就是為什麼你一開始架設部落格時,根本不知道最後到底是哪些人在瀏覽。大多數部落格的訪客只有十幾二十、頂多上百人,但也有像珍娜.富爾達(Jennette Fulda)經營的「一半的我」(Half of Me) ──這個記錄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市一名婦女決心減肥的部落格,剛開始和大多數部落格一樣門可羅雀,但現在每個月吸引近五萬名不同訪客,追蹤珍娜從三百五十磅體重降到一百六十磅目標體重的進展。
如果你想知道窺視文化是什麼樣子、讓人有什麼感覺,把書放下、打開電視看看就行(可別真的這麼做,請繼續閱讀、待會兒再看電視)。北美電視台有幾百個節目屬於這種性質,至少有三個電視頻道更完全致力於播放窺視文化。這些節目包括有獎遊戲節目《真實謊言》(Moment of Truth)、選秀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及《超級名模生死鬥》(America’s Next Top Model)、烹飪節目《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等。我不想讓你有種印象,認為窺視文化僅止於真人秀。事實上,我反而希望你覺得窺視無所不在:當三個專屬電視頻道與數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