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舊煩惱,活得更美好!──雖是簡單的道理,但要如何才能做到呢?
每個人身上都有父母(P)、成人(A)和兒童(C)三種心理狀態交互存在,這與年齡或角色沒有絕對的關係;當心理狀態出現混淆或排斥的情況,就會造成個人或社會的風暴。人際溝通分析(TA)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用成人的態度,了解父母和兒童狀態如何影響目前溝通的方式,透過分析語言及身體的線索,區辨充滿限制、教條與武斷評價的父母,以及情緒化、自我否定的兒童。學習強化成人理智、迅速而有彈性的思考,就能做出適當的反應,以「我好─你也好」的心理定位待人處世,經營令人滿意的關係。
人際溝通分析強調主動的改變,而不是被動的適應;透過這種學習經驗,就能超越過去的限制,發現選擇和創造的自由。如果兩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變得更有創意、更令人滿足,我們深信三個人或數百人之間,甚至整個社會的關係,都會受到良性的影響。所以小自婚姻關係、親子問題,大到道德價值和國際交流,「父母─成人─兒童」(P-A-C)體系的人際溝通分析處處適用。
當他人輕叩生命之門,到底誰該去迎接?該以哪種姿態出現?讓自由而負責的成人面對現實並解決問題,我們必能找到光明的出口,創造雙贏的最佳狀態。
作者簡介:
湯姆斯‧哈禮斯(Thomas A. Harris)
他是將人際溝通分析應用於精神疾病治療的先趨。曾任阿肯色大學精神醫學教授,於美國華盛頓特區伊莉莎白醫院及賓州兒童臨床中心主持精神醫療事務,曾是美國參議院首席精神治療學家,並創辦了人際溝通分析協會(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al Analysis Association),也是國際人際溝通分析委員會(Board of the Institute for Transactional Analysis)與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終身會員。代表著作除銷售超過一千五百萬的本書之外,還有《保持最佳狀態》(Staying OK)等書。
譯者簡介:
洪志美
美國波士頓大學諮商心理學博士,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資深臨床心理師,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主任,輔仁大學學生輔導中心主任,現任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兼任副教授、新光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督導/顧問、天晴身心診所顧問。其他合譯作品包括《心理衡鑑大全》(雙葉)、《系統取向督導完全指南》(心靈工坊)、《早期課》(賽斯)與《自我肯定訓練:團體手冊》(桂冠)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我很高興哈禮斯博士做了這件必要的工作。本書中他以令人信服又易於理解的例子釐清了人際溝通分析的原則,更進一步以深思熟慮又專業的方式說明這些原則與道德等更廣泛領域的關聯。
──人際溝通分析創始者 艾瑞克.柏恩(Eric Berne)
哈禮斯博士屏除了精神分析的專業用語,提出一種明確而有條理的方法幫助自我了解與改變。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我好你也好的溝通練習》非常容易理解。讀者將一再看到自己的困境出現在字裡行間,並且傳達這樣的訊息:「如果你不喜歡困境,你可以改變它們。」
──《克里夫蘭日報》(Cleveland Press)
這些樂觀的書頁充滿了佛洛伊德、潘菲爾德、楚伯拉德、柏恩、派克主教、德日進及其他專家的精闢妙喻與精采討論,足以讓這本書廣受歡迎。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名人推薦:我很高興哈禮斯博士做了這件必要的工作。本書中他以令人信服又易於理解的例子釐清了人際溝通分析的原則,更進一步以深思熟慮又專業的方式說明這些原則與道德等更廣泛領域的關聯。
──人際溝通分析創始者 艾瑞克.柏恩(Eric Berne)
哈禮斯博士屏除了精神分析的專業用語,提出一種明確而有條理的方法幫助自我了解與改變。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我好你也好的溝通練習》非常容易理解。讀者將一再看到自己的困境出現在字裡行間,並且傳達這樣的訊息:「如果你不喜歡困境,你可以改變它們。」
──《克里夫...
章節試閱
什麼促使人類改變?
促使人類改變的因素有三個:
第一,人類已經吃足苦頭。他們的頭撞擊同一面牆很久了, 覺得受夠了;他們被同一個吃角子老虎騙去太多角子,終於想要放棄或換部機器;他們的頭部開始疼痛,潰爛之處開始流血;他們好像酒鬼,已經喝到最後一滴;他們乞求解放,渴望改變。
第二,緩緩產生的絕望(稱為倦怠或無聊)。這種人一輩子都在說:是又怎樣呢?直到有一天,他發出最後一個大大的疑問:是又怎樣?這時,他想改變了。
第三,突然發現可以改變。這是人際溝通分析可以預見的結果。許多本來並不特別想改變的人,在聽演講時或與別人的談話中,偶然接觸到人際溝通分析後,開始對新的可能性發生興趣, 產生進一步詢問和改變的慾望。另一種典型的病患,雖有「無能為力」的症狀,依然不願意真正的改變。他的治療合約寫著:「如果非痊癒不可,我就答應你來幫助我。」儘管如此,一旦病患開始明白,事實上還有另一種生活方式時,這種消極的態度馬上就會改變。P-A-C 的知識能夠使成人發掘嶄新的、刺激的生活,而這種始終存在的渴望,卻一直被不好的感覺深深埋藏。
人類有自由意志嗎?
人類真能改變嗎─只要他想的話?如果能,改變是否僅是過去學習的產物?人類有所謂意志嗎?佛洛伊德理論中,最困難的問題之一,就是「決定論」和「自由論」間的爭執。佛洛伊德和大多數的行為主義者都主張:存在於宇宙萬物中的因果律,同樣適用於人類;也就是說,今天發生的一切,理論上都能以從前發生過的事解釋。例如,今天有人犯了謀殺罪,根據佛洛伊德的說法,應該在他的過去中尋找答案。這種說法假設:任何事情都有原因,而原因存在於過去。純粹的決定論者主張人類行為無法自主,一切只是過去的產物,結論於是變成人類不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事實上,人類沒有自由意志。在法庭裡,這種哲學上的衝突更是明顯。司法的立場是人類應對自己行為負責;而決定論者的立場,也是許多鑑定的基礎,卻認為人類不必為自己的過去負責。
我們無法否認因果律的存在。例如打撞球時,母球撞到某顆紅球,紅球又可能連續撞到其他的球,這可說是因果律的連鎖反應,我們不能不承認這種現象。一元論者主張,同種類的規則可適用於全體自然界,但歷史證明人類並不止如此,由演化的證據和個人的經驗中我們知道,人類是優於其祖先的。
對十九世紀的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將決定論的議題推向荒繆的極致,威爾.杜蘭特(Will Durant)如此評論:
最後,決定論會比自由意志更為睿智嗎?如果這個當下並不包含活生生及有創意的抉擇,而全然是在此之前的事物和行動的機械性產物,那麼過去那個片刻不過是更過去之前片刻的機械性結果,如此不停的往前推??最後我們會得到一個結論,就是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戲劇和靈魂中每個痛苦的片刻, 在《哈姆雷特》、《奧塞羅》、《馬克白》和《李爾王》中,每句對白都是出自亙古之前浩瀚宇宙裡傳說中的雲系。這是多麼荒謬啊!??這裡已有足以反駁的證據。而柏格森能如此迅速崛起博得名聲,乃是因為他有勇氣質疑所有心存疑惑者曾虔誠相信的。
問題的解答並不在於反駁宇宙或人類行為的因果律,而應在過去以外尋求原因。人類行為當然有某種理由,但理由不一定在過去。有一次電視訪問中,我被問到對惠特曼(Charles Whitman )的看法。惠特曼爬上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塔樓,瘋狂對校園中的人群濫射。在我說明了許多可能的理由後,記者問道:「但是為什麼有的人會做出這種事,而有的人不會?」這話問得好。即使對一個人的歷史沒有充分了解,我們仍然認為在「過去某處」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不管怎麼說,人類和撞球畢竟是不同的。人類能夠思考,能夠瞻望未來。人類受另一種形式的原因影響,查爾斯.哈特遜( Charles Hateshorne)稱之為「創造性因果律」。楚布拉德更進一步主張,人類行為的原因不在過去,而在思索未來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可能性的估計:
人類的心靈??大體上是參照最終的目標運作。這件事實已明顯到難以忽視,但利用撞球因果律做比喻而否認人類有自由意志的人卻似乎視而不見。當然,撞球的移動主要有其因果關係, 人類運作的方式卻是全然不同的。人類的每個當下皆受制於似乎不存在卻極有影響力的未來參考點。人類就是這樣一種生物,尚未存在的,影響著目前存在的。我此刻的困境並不是各種機械力量的綜合性結果;相反的,我相信,而我大部分思考所關心的也是:如果我們採取某些步驟的話,會產生什麼結果。
奧特嘉.賈塞(J. Ortega y Gasset)將人類定義為:大部分不是由「現在是什麼」組成,而是由「未來將是什麼」組成的一種生存物。楚布拉德指出:
……僅僅說所有事情的結果是由一個人的性格所決定並不足夠,因為我們都知道,人類透過思索本身即可創新。我們每天都在從事的思考,並不只是一種行動的覺醒,而是一種真實且有創造性的肇因。當一個人思考時,某些事將因而發生,這就是所謂的「自我肇因」(self-causation),也是在我們熟悉的兩難困境中,第三個真正的可能選擇。
因此,我們視成人為行動之所在、希望之所在,也是改變是一種可能之所在。
什麼促使人類改變?
促使人類改變的因素有三個:
第一,人類已經吃足苦頭。他們的頭撞擊同一面牆很久了, 覺得受夠了;他們被同一個吃角子老虎騙去太多角子,終於想要放棄或換部機器;他們的頭部開始疼痛,潰爛之處開始流血;他們好像酒鬼,已經喝到最後一滴;他們乞求解放,渴望改變。
第二,緩緩產生的絕望(稱為倦怠或無聊)。這種人一輩子都在說:是又怎樣呢?直到有一天,他發出最後一個大大的疑問:是又怎樣?這時,他想改變了。
第三,突然發現可以改變。這是人際溝通分析可以預見的結果。許多本來並不特別想改變的人,在聽演...
推薦序
一種自我接納的「夠好」狀態/江原麟(基隆長庚醫院擔任醫學人文中心主任與精神科主治醫師)
十五年前入門接觸交流分析(或稱溝通分析)訓練時,初次閱讀了這本科普性質的中譯版參考書,當時購買的是第二版第八刷的版本;而今應遠流出版公司之邀為再版新書寫序時,收到的書是此回再版前的第三版,想必已有上萬的中文閱讀人口讀過此書,交流分析的許多觀念也應已深入民心。或許大家跟我一樣,沒有特別注意這本書的出版年代,而當我要提醒讀者注意此書已經有相當歲數時,意外地發現英文初版竟然跟我同年齡,也是在1967年誕生。這本書一度是英文的暢銷書,現在則成為了長青書,不論中英文版本都不斷地再版。
交流分析在台灣也有二十多年的發展,相關的組織資源有中華溝通分析協會(http://www.ttaa.tw)的社團組織,提供交流分析的專業訓練與工作服務。透過中文關鍵字「交流分析」、「溝通分析」、或英文transactional analysis,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相關資源。國際間有國際交流分析協會(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al Analysis Association, http://itaaworld.org)、歐洲交流分析協會(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ransactional Analysis, http://www.eatanews.org)、國際關係取向交流分析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lational Transactional Analysis, http://www.relationalta.com)等組織提供教育訓練與證照考試等服務。通過證照考試成為一位合格的交流分析師(Certi_ed Transactional Analyst)需要包括專業知識、工作坊、督導、並接受個人治療,總共超過600 小時的訓練,在督導者背書認同後通過筆試與口試方可取得證照,證照的類別分為組織、教育、諮商與心理治療四類,不同國家給予不同的認可,相當多的歐美國家直接認同可在該國執業工作。
我認為本書內容之可以歷久彌新,主要在於作者運用親切的語法與實際的對話,說明了古典交流分析理論與哲學思考的核心概念:人格結構的自我狀態(ego state),自我間內在與外在的互動交流(transaction),遠離親密關係的人間遊戲(game),追求關係中「我好─你也好」心理定位(OK-OK position),以及人類擁有自由意志,可以為自己做選擇等交流分析的核心概念。本書後半以婚姻與親子關係作為主題,並節錄許多實際的對話,具體地在生活中演繹交流分析理論,使讀者更能具體地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交流分析的概念,適當地扮演父母角色,或者經營夫妻的關係。也許因為出版年代的緣故,可惜本書並未闡釋古典交流分析理論的另一個重要的主題:生命腳本(life script);於是未能讓讀者瞭解在短期間內經歷的心理遊戲之外,人類究竟如何規劃與演出一生的腳本。
本文作者哈禮斯(_omas A. Harris)熟識交流分析的創始者柏恩(Eric Berne),他們均活躍在1960 至70 年代的美國,因此本著作正可以忠實地反映古典交流分析理論的原始面貌。柏恩接受精神分析的訓練,受精神分析理論的影響甚鉅;當時精神分析理論也正由個體轉為關係取向的時代潮流,於是交流分析理論中也可見客體關係理論的身影;父母自我狀態相對於客體,兒童自我狀態相對於自體,有異曲同工之妙。交流分析學派對於各家心理學理論抱持相當開放的態度,於是可見各家學派的影子穿梭其中;強調此時此刻的覺察與自主地當下選擇,融合了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完形心理治療的精神,而被視為人本心理治療的一支; 在認知的扭曲與汙染上所做的努力,以行為為單位來審視表現於外的人際交流,也因此被認為屬於認知行為治療。
自我狀態為交流分析理論最基本的概念,柏恩援引他的老師,精神分析師費登(Paul Federn)的自我心理學(ego psychology) 的概念,創造了自我狀態的理論。費登最初以現象學的概念定義自我:「自我是個體以對應於時間、空間與因果關係等層面,在身體與精神生活上,所感受與認知的一種持續或反覆發生的連鎖狀態」。費登的另一位學生瓦金斯和他的妻子(John G. Watkins & Helen H. Watkins),與柏恩同時發展自我狀態的概念,並成功地運用催眠技巧與自我狀態的理論解析多重人格,他們定義自我狀態為「一種行為經驗的組織性體系,其中的成分以某種共同的原則彼此連結,而某種自我狀態與其他的自我狀態間,則會有一層多少具有穿透性的區隔界限」。拉普沃思(Phil Lapworth)、西爾斯(Charlotte Sills)與費希(Sue Fish)等人則對自我狀態做了簡約的語意定義「與人類思考、感覺與行為有關的某種存在或者經驗的結構狀態」。
個體存有無數個自我狀態,結構上以時間為區分的單元,父母與兒童自我狀態誕生在過去,受兒童時期與重要他人間交流的經驗所影響,重複的增強或創傷的經驗促使其誕生,並凝固成具有一致性與重複性的情感、認知與行為的心智模組。在生命歷程的遠古時代所形成的父母與兒童自我狀態,可在當下被激活,但問題是它們並不一定適用於現在的情境;於是個體便需要一個整合性的成人自我狀態,可以覺察當下(here-and-now)的情境與內在的心理活動,選擇一種適當的反應模式,有效地因應當下的現實。這也就是交流分析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目的,促成個體發展出一種具有覺察能力,兼具穩定性與彈性的功能,不僅可以選擇運用具有功能的父母或兒童自我狀態,也能自由自主地知覺、判斷、組織,與有效地反應。
交流是交流分析理論的另一個重要的概念,這也是為何稱為「交流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的緣由。交流的英文為transaction,生活中可在自動提款機的英文畫面中看到這個字,它的通俗字義為「交易」、「交換」或「交流」。交流分析理論的特色之一是使用生活中常用的字彙來解釋心理現象,不過經過翻譯為中文之後,這項特色經常已消失,無法如英文般地傳遞生活文化的語意。交流並不等同於人際間溝通,因此我在翻譯時喜歡使用「交流」一詞,它包含內在不同自我狀態間,以及外在人我間的對話;人們通常根據自我內在的對話,投射到人際間與人進行對話。書中提到阿德勒(Alfred Adler)指出之人類精神官能症起源於人我間的自卑感,個體出生後便須面對發展出健康人我關係的課題。交流分析以心理定位的四個象限,來說明自我與人我交流中的關係定位,指出人類由出生後的自卑狀態,發展成「我不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或「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定位,而交流分析的任務便在於促進個體發展為最成熟健康的關係定位:我好─你也好(I am OK, you are OK)。
人們藉由交流將經驗內化成為自我的一部分,然後將關係自我再度投射到現實關係當中,不斷地傳遞著文化訊息,世世代代地傳承並保留在我們的父母自我狀態當中。交流分析企圖使個體發展出更高的覺察能力,察覺更多的無意識訊息,並且做出有意識的自主選擇。我們的文化中,父母訊息傳遞著以要努力與要完美的驅力行為來成就學業以克服自卑的恐懼,於是在我的專業工作中,經常面對無法滿足父母訊息要求的憂鬱沮喪,或者成功滿足父母期待的自戀性悲哀。OKness 並非完美,而是一種自我接納的夠好(good enough)狀態,我們成熟的成人心智可以透過再決定,認同迦納(Howard Gardner)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的概念, 於是覺醒後的你可能成就如張學友般的音樂智能,或如曾雅妮般的身體智能,而不需再討好傳統的父母訊息來解決自卑的焦慮。
關係是人類出生後的終身議題,身陷於孤單寂寞的個案經常問我:「我真的需要關係嗎?」問題並非是否需要關係,因為那是無庸置疑的事實,而是如何成就並維持「我好─你也好」的親密關係。然而「數千年來,人類的存在已被退縮、儀式、消遣、活動和遊戲占據」(第137 頁),如此地打發著時間與空間,卻不知道如何進行親密的交流。本書將交流分析看待關係與解決關係問題的方法,做了相當實用性的說明,教導大家如何覺察彼此的存在,並選擇在不同的情境中,以不同的自我狀態進行關係中的交流,這對於解決常見的夫妻或親子關係問題相當實用有效。
不論是心理學或是交流分析,經過了46 個年頭的發展,勢必有許多的進步與發展,讀者在閱讀這本書時,務必理解書中引用當時的科學知識(例如:大腦顳葉與記憶的關係,記憶如原始錄音的重播,妄想源自於兒童人格結構等),現今或已有更多的理解或不同的認知。我要提醒讀者的重點在於閱讀本書時,可將注意的焦點集中在經過46 年的考驗,仍廣受認同的交流分析知識與觀念,學習並將其運用在日常生活,如此才能充分地發揮本書的實用價值。
一種自我接納的「夠好」狀態/江原麟(基隆長庚醫院擔任醫學人文中心主任與精神科主治醫師)
十五年前入門接觸交流分析(或稱溝通分析)訓練時,初次閱讀了這本科普性質的中譯版參考書,當時購買的是第二版第八刷的版本;而今應遠流出版公司之邀為再版新書寫序時,收到的書是此回再版前的第三版,想必已有上萬的中文閱讀人口讀過此書,交流分析的許多觀念也應已深入民心。或許大家跟我一樣,沒有特別注意這本書的出版年代,而當我要提醒讀者注意此書已經有相當歲數時,意外地發現英文初版竟然跟我同年齡,也是在1967年誕生。這本書一度是...
作者序
前言
近年來,大眾對精神醫學的不耐正逐漸昇高,主要是因為精神醫療模式似乎無止無盡、費用高昂、成效有爭議,而且用詞含混曖昧。對許多人而言,這就像盲人在暗室中摸索找尋一隻並不存在的黑貓。坊間雜誌和心理衛生機構都宣稱精神醫學是很好的東西,但它究竟是什麼或成就了什麼,卻始終不清不楚。雖然每一年有成千上萬字有關精神醫學的出版物,卻很少出現有令人信服的資料以幫助需要治療的大眾,克服對精神科醫師和神祕躺椅的刻板卡通印象。
不僅病人和一般大眾逐漸關心這種現象,精神科醫師本身也是如此。我就是其中一個。對那些企圖了解人類心靈如何運作、行為的原因,以及如何根據個人所願而終止某些行為的人而言,本書就是這些追尋的成果。答案就在於我認為是精神醫學多年來的重大突破─人際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 TA,或譯為交流分析)。它帶給許多對傳統心理治療的含混感到挫折的大眾一種希望。對想要改變而不只是調整自己,以及想要轉化自身而不只是從眾的人而言,它也提出一個嶄新的解答。人際溝通分析是很實際的,因為它主張病人應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不管過去發生了什麼事。此外,它促使人們有力量做改變,建立自我控制感和自我導向感,並且發現能自由抉擇的現實。
我們必須深深感謝艾瑞克.柏恩(Eric Berne)醫師對此套方法的貢獻,在發展人際溝通分析概念的過程中,他創造了一套整合個人和社會精神醫學的系統,這套系統不僅在理論層次上相當詳盡周全,在應用層次上也非常有效。過去十年來,我有幸能向柏恩醫師學習,並且參與他在舊金山主持的進階研討會的分享和討論。
1957 年11 月,美國團體心理治療協會(American Group Psy-chotherapy Association)西區會議在洛杉磯舉行,柏恩醫師在此會議上發表論文,這是我第一次接觸他的新治療法。論文題目是「人際溝通分析:一種嶄新且有效的團體治療法」。我深信他發表的不只是「一篇論文」,而是人類心靈的藍圖。這個藍圖從未被人建構過,而其中所使用的人人能懂的精確語彙,更有助於人們描繪此藍圖的細微部分。這些語彙讓人們可彼此討論「行為」本身,以及其所代表的意義。
許多精神分析的名詞對不同人可能代表不同的意義。例如, 「自我」(ego)這個名詞對不同人而言有許多含義。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對此有其精闢的定義,而幾乎自他以降的每個心理分析師亦復如此。但是,這些冗長繁複的詞彙,對一個只是想了解自己為何老是失業的人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尤其如果他的教育程度尚不足以讓他能遵循指示時。許多理論家對「自我」的意義甚至尚未達成共識。含混的意義和複雜的理論,對治療歷程弊多於利。赫曼.馬維拉(Herman Melville)曾說:「真正的科學家所使用的深奧詞彙很少,而且只在無法以其他詞彙表達時才使用……但是,科學界裡的那些充內行的人卻以為,只要滿口深奧詞彙就表示他也了解這些深奧的理論。」人際溝通分析的詞彙可做為心理治療的一種精準工具,因為任何人都能了解其用語,它能指出人們存在於真實人生中的實際經驗。
這個方式也特別通用於團體治療,也為需要心理治療的人和能提供心理治療人之間的巨大供需差距提出一種解答。過去二十五年來,尤其是緊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幾年間,精神醫學逐漸普及,但人們對精神醫學的期待卻遠超過專業人員所能提供的滿足。大量心理學文獻蜂擁而出,不管是出現在精神醫學期刊或《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每年都創造出新的期待,但期待和治癒之間的鴻溝卻更為加深。而問題一直都是「如何將佛洛伊德趕出躺椅來面對大眾」。
美國全國對抗精神疾病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Against Mental Illness)主席麥克.葛曼(Mike Gorman)曾經表示精神醫學界應面對此挑戰,1965 年5 月,他在紐約舉行的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年會中發表演講時說道:
美國精神醫學會會員已從1945 年一小群的三千人遽增至1965 年的一萬四千人,為此,各位精神科醫師應責無旁貸的參與我們這個時代的各種重要議題。你們不再能躲藏在自己的私人工作室內─那擺設著柔軟躺椅、掛著佛洛伊德於1969 年訪問麻州照片的治療室內。
我呼籲:精神醫學界應該發展出一套「大眾」語言,其中沒有專有名詞,並且適合討論我們這個社會的共同問題。我了解這是樁相當困難的任務,因為這意味著各位必須丟棄習以為常的、安全的、受到細心維護的專業語言,改用一般大眾的通俗用語。
然而,即使是這麼困難的任務,如果精神醫學界希望能在全國的人民殿堂中發聲,這是勢在必行的。
我對最近一些年輕精神科醫師的文章深為感動,這些文章顯示出一種健康的反動,也就是他們不願耗費整個專業生涯,只為了一年治療十至十二位病人。
精神科醫師馬文.沙伯遜(Melvin Sabshin)提出的評論最為典型:「一個簡單的疑問就是:精神醫學能否運用其傳統技術、標準方法和目前的模式,執行這些新的功能和角色?我個人的答案是:不能。我相信傳統精神醫學無法為新的功能建構提供紮實的基礎。」
精神醫學必須面對這個事實:它不再能滿足貧窮者、學校中的低成就者、藍領階級中的受挫者、我們這個擁擠社會中的幽閉恐懼症者,以及其他各種不同的人尋求心理和社會協助的需求。
許多心思細密的領導者都在思考,接下來的數十年精神醫學應該扮演的新角色,也就是精神醫學不只應拓展其原本狹隘的訓練,更應該在一個平等的基礎上參與其他的行為學科,為即將加入心理衛生工作的數以萬計的專業人員設置訓練計畫─如果我們期望能達成甘迺迪(John F. Kennedy)總統於1963 年宣布的歷史性的心理衛生宣言。
摒棄學術性行話,以「大眾」的且適合討論當今社會共同問題的語言,來訓練數千名心理衛生工作者,透過「人際溝通分析」,今天這個願望已可達成。在加州已有超過一千名的專業人員以此方法接受訓練,而此種訓練方式正迅速的擴散至全國各地及國外。其中一半的專業人員是精神科醫師,另一半則包括其他專科的醫師(產科、小兒科、內科、一般醫學等)、心理師、社工師、假釋官、護士、老師、人事經理、神職人員,和法官。目前加州許多州立醫院、監獄和青年諮詢機構,在團體治療中使用人際溝通分析。愈來愈多的治療師在婚姻諮商、青少年心理治療、教牧諮商,和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照護中使用人際溝通分析;另外,至少有一間啟智中心也使用此法。
人際溝通分析之所以能填補心理治療供需之間的鴻溝,最主要的理由是它在團體治療中效果最好。人際溝通分析是一種教與學的工具,而不是一種告白,或是對心靈地窖的考古性探索。在我的私人執業中,這使得能接受治療的人數為以前的四倍之多。在我過去二十五年的精神科醫師生涯中,不管是治療病患或擔任大機構的行政工作,沒有一件事比現在所發生的事更讓我興奮。人際溝通分析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是賦予病患一種他們可以使用的工具。本書的目的就是說明這種工具。每一個人都可以運用人際溝通分析,人們不需要在「生病」後才能從溝通分析中獲益。
看著人們從治療的第一小時即開始變化、改善、成長,並且從過去的陰影中掙脫,真是一種深刻的經驗。我們甚至將更大的期望寄於再度肯定過去所發生的事。如果兩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變得更有創造性、更令人滿足,和免於恐懼,那麼我們深信,三個人之間、或數百人之間,甚至整個社會或國家間的關係都會受到影響。全世界的問題─亦即每天出現在頭條新聞中的暴力和絕望─基本上是「個人」的問題。如果個人可以改變,整個世界的走向亦會改變。這是一個值得維護的期盼。
我希望能向許多支持本書出版以及有貢獻的人致謝。(感謝名單下略)
前言
近年來,大眾對精神醫學的不耐正逐漸昇高,主要是因為精神醫療模式似乎無止無盡、費用高昂、成效有爭議,而且用詞含混曖昧。對許多人而言,這就像盲人在暗室中摸索找尋一隻並不存在的黑貓。坊間雜誌和心理衛生機構都宣稱精神醫學是很好的東西,但它究竟是什麼或成就了什麼,卻始終不清不楚。雖然每一年有成千上萬字有關精神醫學的出版物,卻很少出現有令人信服的資料以幫助需要治療的大眾,克服對精神科醫師和神祕躺椅的刻板卡通印象。
不僅病人和一般大眾逐漸關心這種現象,精神科醫師本身也是如此。我就是其中一個。對那些企圖了...
目錄
□導讀/一種自我接納的「夠好」狀態 江原麟
□新版譯序
□原版譯序
□前言
第一篇
人際溝通分析
第1章 心靈的探索─25
難以捉摸的「內在的人」 26
劃時代的大腦手術 28基本的科學單位:人際溝通 35
第2章 父母.成人.兒童─41
父母 43
兒童 48
成人 52
第3章 四種心理定位─61
原始錄音帶的重播 62
我不好─你好 67
我不好─你也不好 69
我好─你不好 71
我好─你也好 73
第4章 我們能夠改變─77
解放成人 80
什麼促使人類改變? 82
人類有自由意志嗎? 83
第5章 分析人際溝通─87
捕捉線索 87
人際溝通的例子 90
其他互補式人際溝通的例子 94
父母─兒童溝通 99
兒童─成人溝通 100
成人─父母溝通 100
非互補式或交叉式人際溝通 101
其他交叉式人際溝通的例子 103
如何保持在成人狀態 110
第6章 我們如何不同?─115
混淆 115
排斥 117
無法玩樂的人 118
缺乏良知的人 119
不負責任的成人 121
恆久的無聊 123
了解自己的P—A—C 125
第7章 如何利用時間?─127
退縮 128
儀式 129
活動 129
消遣 130
遊戲 132
親密 137
第二篇
P—A—C體系的應用
第8章 P—A—C 和婚姻─143
了解婚姻的內涵 143
檢查婚姻 149
目標的建立 154
第9章 P—A—C 和孩子─157
從何處著手 161
該教孩子P—A—C嗎? 165
學齡兒童 169
前青春期的少年 171
養子養女 174
受虐的孩子 177
教導智能障礙者P—A—C 178
第 10 章 P—A—C 和青少年─185
治療 187
信任成人 191
個別晤談 194
第 11 章 何時需要治療?─207
一種學習的經驗 208
診斷 210
為什麼需要團體治療? 212
第 12 章 P—A—C 和道德價值─223
現實是最重要的工具 224
什麼才是合乎理性的道德法典? 226
道德價值的一致是否可能? 228
人的價值 230
「我重要,你也重要」 233
「它行不通!」 234
原始的遊戲就是原始的罪惡 235
P—A—C和宗教 236
什麼是宗教經驗? 241
宗教經驗的感受 247
放大視野看人類 249
何謂現實療法 252
第 13 章 P—A—C 的社會意涵─255
盲目的行為模式 255
人類有理性嗎? 258
年輕的一代變了嗎? 262
國際溝通的分析 266
勝利者與失敗者 275
□導讀/一種自我接納的「夠好」狀態 江原麟
□新版譯序
□原版譯序
□前言
第一篇
人際溝通分析
第1章 心靈的探索─25
難以捉摸的「內在的人」 26
劃時代的大腦手術 28基本的科學單位:人際溝通 35
第2章 父母.成人.兒童─41
父母 43
兒童 48
成人 52
第3章 四種心理定位─61
原始錄音帶的重播 62
我不好─你好 67
我不好─你也不好 69
我好─你不好 71
我好─你也好 73
第4章 我們能夠改變─77
解放成人 80
什麼促使人類改變? 82
人類有自由意志嗎? 83
第5章 分析人際溝通─87
捕...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