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公依才學不同,將人才分為俊、豪、傑三類。他認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危莫危於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等等,都是來自生活的總結,至今有著指標性含義。
相傳黃石公於圯橋,密授張良此書,張良僅用十之一、二,便助劉邦滅項羽,興大漢,並能以此書明哲保身,得享天年。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素書》深邃的智慧和哲理進行了充分的解讀,對《素書》的主題:「人」的問題予以深入的闡釋,讓讀者獲得高屋建瓴的人生謀略。本書中蘊含著極大的智慧,用心參研,定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本社謹將先哲們留下的謀略和智慧盡皆展現,希望能帶給讀者一次愉悅的閱讀體驗。
本書特色
本書以簡練易懂的語言闡明了箇中蘊含的哲理。包含了五大內容:
黃石公:道、德、仁、義、禮一體。
依才學不同,人才運用,量材而用。
從政者需提高自己的政治道德修養。
治國安邦上,順應天理、無為而治。
黃石公的為人處世和技巧策略智慧。
作者簡介:
王清遠教授
文學博士,曾榮獲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優等獎、中興文藝獎、優秀教師獎座。曾任文化大學中文系教授,退休後轉任中研院擔任語文研究專員。
著有:《帝王管理哲學》、《現代人的歷史新論》、《人生智慧》等書。
章節試閱
序言 讀千年謀略奇書,學治人之兵法
《黃石公素書》又稱《素書》,是一部謀略之書,相傳為黃石公所撰。
有關黃石公的言行和事蹟,史籍記載很少。按張良的生卒年代推算,黃石公當為秦末漢初的人。在道教的典籍記載中,據說黃石公後得道成仙,被納入神譜當中,還有傳言說他是秦末漢初的五大隱士之一。對於黃石公的真實姓名,幾乎無從考證。不過從《素書》的內容來看,撰寫此書的人當經歷過大風大浪,眼界開闊,思維敏銳,方才有此真知灼見。
有一種說法認為,黃石公可能是秦始皇父親莊襄王的重臣——魏轍。魏轍不滿秦始皇驕奢淫逸、不聽勸誡,於是掛冠歸隱。後人們根據其居住地黃華洞稱其為黃石公,有關黃石公的名字來歷,還有很多說法。據說黃石公三試張良後,贈其《太公兵法》並言曰:「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張良助劉邦奪得天下後,在濟北谷城下僅找到黃石,於是便其供奉在宗祠中,而據《神仙通鑑》記載:「神龍為帝,見一異人,形容古怪,言語癲狂。上披草氈,下繫皮裙。蓬頭蹺足,指甲長如利爪,遍身黃毛覆蓋,手執柳枝,狂歌亂舞。口稱:『予居黃石山,樹多赤松,故名。』」
隱居後的黃石公把一生的抱負和理想傾注於筆墨上,著有《三略》、《黃石公記》、《兵書》、《素書》等作品。黃石公晚年四處尋找可傳授之人,透過三試張良,以「圯下授書」的形式將衣缽傳給張良。之後,張良不但協助漢高祖劉邦開創了漢王朝,解決了一個個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危機,且在功成名就後,巧妙地遠離了朝堂的紛爭,得以安享晚年,這樣的灑脫很少有人做得到。張良死後,此書隨葬墓中,直到五百多年後,即西晉時,有盜墓賊盜掘張良之墓,此書才重現於世。書上有訓示:「不許將此書傳與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此後,《素書》才流傳於世。
當然,這只是傳說,至於《素書》的來歷、真偽及「圯下授書」授的是何書,還是存在爭議,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素書》雖僅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璣。在短短的六章之中,在認識世道、把握人性方面,頗有卓見,有醍醐灌頂之功效。
《素書》是一部類似「語錄體」的書,文字簡練,但寓意深遠,被後人稱為「天書」。
「素」,本意是白色的生絹,有「質樸」、「根本」之意,所謂素書也就是「簡單的道理形成的書」。「天地之道,簡易而已」,天道、人倫、萬物等遵循自然規律,將和諧融洽的發展。《素書》在中國謀略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修身方法、處世之道、用人原則、治國經驗等無不濃縮在這本薄薄的書當中。
《素書》共講了五個方面的內容:
一、黃石公的思想體系,即道、德、仁、義、禮五位一體。這五種品德是成大事的基礎,凡能建功立業成大事者所必備。
二、依據才學不同,黃石公將人才分為俊、豪、傑三類。對人才的運用,強調量材而用,揚長避短,務使其各盡其才。
三、對如何加強個人修養,黃石公也有其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人,尤其是從政者,須在道德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政治修養,如此便可游刃有餘地處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
四、黃石公在治國安邦的經驗上,如順應天理、無為而治、民為天下之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等,認為治國安邦需要長遠的眼光,不可為眼前的小利所誘惑。
五、黃石公的處世之道則認為,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人治的社會,因而對人際關係的處理十分重要。為人處世的策略和技巧,在這部著作中更是進行了深刻的反省和策略指導,這對成大事者來說尤為重要。
本書按原書的順序分為六部分,參照宋代宰相張商英的注和清代王氏的評析(書中的注即為張商英所作,王氏指的是清代姓王之人,其名已失),在盡量保留《素書》精華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註解。同時,本書以左文右圖的排版方式,將文字與繪圖一一對應。用語言精練、通俗易懂的故事來詮釋全書,將先哲們留下的謀略和智慧精華盡皆展現,希望能帶給讀者一次愉悅的閱讀歷程。
原始章
道不可以無始
原者,根。原始者,初始。章者,篇章。此章之內,先說道、德、仁、義、禮,此五者是為人之根本,立身成名的道理。
身兼五德,立身成名
【原文】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註釋】
注曰:「離而用之則有五,合而渾之則為一;一之所以貫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曰:「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遵循行事,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解讀】
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天道、德行、仁愛、正義、禮制,這五種思想體系是渾然一體的,不可分離。天道、德行、仁愛、正義、禮制這五種不同的道德標準,分開來看,似乎毫不相干,但用在做人的道理上卻是合而為一、互相貫通的。
這五個方面都是精神方面的,即所謂的人的修養問題。黃石公認為,天道、德行、仁愛、正義、禮制是做人的根本,只有同時具備這五種品德的人,才是至善至美的人。後世的人也對這些做人的基本道理進行了總結,在《大學》(治國安邦的學問)中將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列在一起,可見個人修養的重要性。在中國的文化當中也十分重視個人修養,即「內省」,儒家所提倡的「仁者無敵」、「得人心者,得天下」等,都是用精神上的指引者來帶動影響社會。
黃石公之所以選擇張良作為自己衣缽的傳承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個人素質。雖然沒有歷史記載證明黃石公以前是否認識張良,但他應該是很仔細地觀察過張良,並透過最後一次的實地考察,最終選中了張良。
據《史記》、《漢書》記載,張良本是韓國的貴族,在秦滅韓之後,他意圖復興韓國,於是結交刺客。在刺殺秦王失敗後,逃亡到下邳隱姓埋名,藏匿起來。也正是在此時期,張良得到了黃石公的賞識,得到了《素書》,最後得以輔佐劉邦平定關中、計破嶢下、鴻門鬥智、計謀天下。漢朝建立後,張良畫箸阻封、奇謀制韓、勸都關中,以及在朝政穩定後假託神道,功成身退的明哲保身的行動中都透露著智慧之光。張良曾使用「小怨不赦,大怨必生」這條計謀,勸說漢高祖封雍齒為侯,安撫了開國的功臣,避免內亂。因而劉邦讚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外,子房功也」。後世把張良的這些功績皆歸於《素書》。
張良能得到《素書》,也是頗具波折。雖然事情很簡單,但是如若落在平常人身上,也不一定會有這樣的涵養。故事是這樣的:隱居在下邳的張良有一天在橋上散步時,遇到一位穿著粗布短衣的老者,老者故意讓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對張良說:「小子,幫我下去把鞋撿上來!」面對老人的無禮,張良有些惱怒,但見老人年事已高,便忍怒下橋將鞋子遞給他。老者卻得寸進尺,只是把腳伸出來。張良更是氣憤,但反過來一想,既然已經替他拾來了鞋子,現在給他穿上又能怎樣,於是便跪下來給他穿鞋。老人見此含笑而去,不一會兒又返回來說道:「你這人還不錯,值得我指教。五天後的早上,到橋上來見我。」
五天後,天剛亮,張良就去了橋上,但老者已經先等在了那裡,老者見到張良後生氣地說:「跟老人家約會,應該早點來,你比我來得還晚是什麼道理。」之後生氣地走了,並再次要他五天後再來。又過了五天,雞剛叫,張良就出發去橋上,卻發現老者早就又等在了那裡。於是,又有了五日之約。這次張良不到半夜就出發,他剛到橋邊不久,就發現老人蹣跚而來。這一次老者很高興:「這樣才對。」隨即拿出一部書,曰:「讀是則為王者師。」意思就是,如若下苦功鑽研這部書,鑽研透徹後,甚至可以輔佐帝王治理天下。這就是所謂的「圯橋授書」,張良苦讀此書,盡得黃石公的真傳。
在秦末農民起義時,張良輔佐漢高祖劉邦開創了大漢王朝,並化解了一個又一個政治、軍事、經濟的危機,在楚漢相爭的複雜局面裡,總能化險為夷,而在功成名就後,他又巧妙地跳出權力之爭的漩渦,這一切智慧都出自於《素書》。
在《素書》中提到的天道、德行、仁愛、正義、禮制,這五者可以說是中國人文思想的至高境界,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思想基礎。以道為本、以德為用、以仁濟世、以義處事、以禮待人,可以說這就是處世治國的根本,謀術、權變的準繩,涉世、立身的起點。
在中國歷朝歷代用於治國安邦的思想體系中,道、德都是最根本的。老子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也就是說由於世風日下,人們離天道本有的和諧、完美越來越遠,矯情、偽飾代替了先天的淳樸、自然,所以不得不用倫理道德來約束世人;而當道德不再具有作用時,只能用仁愛來挽救;當仁愛之心日漸淡薄時,就要伸張正義,當正義感也喪失殆盡後,就只能用法規禮制來約束民眾了。
因此,道、德、仁、義、禮,這五個方面是天道在不同時機、不同形式下權變使用的結果,實際上是一而五,五而一的不同說法和解釋。
黃石公的執行概念是樸實的,那就是要遵守行為準則,建立秩序,也就是「禮」。
遵循天道,萬物可知
【原文】
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
【註釋】
注曰:「道之衣被萬物,廣矣,大矣。一動息,一語默,一出處,一飲食(之間)。大而八紘之表,小而芒(纖)芥之內,何適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見之謂之仁;智不足以盡,故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不足以見,故日用而不知也。」
王氏曰:「天有晝夜,歲分四時。春和、夏熱、秋涼、冬寒;日月往來,生長萬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納百川,不擇淨穢。春生、夏長、秋盛、冬衰,萬物榮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別、朋友之信,若能上順天時,下察地利,成就萬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解讀】
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是:「道」就是人們所履行的,宇宙萬物的本源、本體,是天地萬物的自然規律,使萬事萬物不斷處於它的運動變化之中,卻不知道運動變化的由來。它揭示了宇宙中事物間的關係,是人們處世必須遵循的原則。人們都在無意識中遵循著這些自然規律,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也是如此。老子提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就是不妄為,也就是不違背自然的規律,不違背宇宙萬物的客觀規律。無不為就是遵循客觀規律而為之,做到這些就可以無所不為,也就是說什麼都可以做。人們在無意識中遵循規律,很容易導致偏離所應遵循的規律,難免在看待問題時有偏差,以偏概全。
據說曾有個楚國人,生活比較清貧,在偶然的機會下讀到《淮南子》,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讓他深受啟發。故事講述的是當螳螂窺伺蟬時,用樹葉遮擋住牠的身體,因此可以輕易捕捉住自己的食物,於是這個天真的楚人便認為既然螳螂窺伺蟬時可以用樹葉隱身,那麼使蟬隱身的那片樹葉似乎也可以為他所用。他決定試一試,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他就可以為所欲為了。但是哪片才是可以隱身的樹葉呢?楚人便收集了大量的樹葉回家,一片一片地嘗試。這樣過了一天,楚人的妻子被他問煩了,不勝其擾,因此當他再次拿起一片樹葉時,便回答說:「看不見了」。楚人大喜,便帶著這片樹葉明目張膽地去拿別人的東西,結果可想而知,他被抓到了官府,縣官聽完緣由後便大笑著把他當作傻子釋放了。這就是所謂的「楚人隱形」,也即是「一葉障目」。
故事雖然簡單,但是發人深省。有光線,人就會看見物體,楚人妄圖隱形,但他不懂這種自然規律是無法違背的,即使是在當今社會,隱形這種違背自然規律的現象也未能實現,而盲人摸象的故事就更加傳神、明白清晰地證實了這一點。其實,道包容在萬象當中。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動靜休止、言談儀表,大到無邊無際的宇宙,小到細微的草籽內核,哪裡沒有道體的存在呢!人們雖然時時刻刻離不開它,事事處處都在運用它,但是卻不知道它的奧妙所在。
其實,道具體又分為天道、地道、人道,蘊意豐厚,可以粗略理解為,四時為天道,萬物為地道,禮制為人道。比如,天有四時,在某一時,就要遵循某一時的規律,人和萬物都無一例外。冬天就要裘衣皮袍,皮毛裹體,而不可薄紗護身,褪毛乘涼。道是一種抽象的自然規律,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天下無不在它的掌握之中。要想不為其所制,而使其為我所用,便需找到其核心。中國自古所制訂的農曆和二十四節氣歌,即是根據天時而來,而中國古代的禮制,便是規定的人倫綱常。原本民眾若能遵循道的規律,用不著禮制法令等人為制訂的條條框框,也會自動達到一種均衡,但是在茫然懵懂之間,因為人不知道該如何做,這才需要有一些條文性的規定,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哪些是被允許的,哪些是不被允許的,這樣來規範人類的行為,就像百川歸大海一樣,使人們在行動上能尋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
宇宙和人世並非獨立的,而是相互感應、相輔相成的,古代的聖人、先賢們都能夠心領神會,並盡心竭力地去順天行事。比如說,帝堯十分恭敬地順應上天的法則,就像敬畏上天一樣;舜遵天道順應人事,而建立了七大政治制度,為後人所用;大禹依據山川自然地理的實際情況,將天下劃分為九州;傅說曾經向武丁講述過天道運行的自然原則,才使商朝得以中興;周文王將天道的規律與人間的法則結合起來,才推演並發展了八卦;周公效法天地四時的規則,建立了春夏秋冬四官,同時設立太師、太傅、太保三公負責調和陰陽;孔子覺得天理人道太過奧妙,所以有不談「怪力亂神」之說;老子卻將其概括為「無」與「有」兩個概念。在道的規制、引導下,人們自然而然地行事,一切皆水到渠成,達到無為而治。
《陰符經》裡說:「了然了宇宙自然運行的法則,領悟了萬物一體的規律,達到了這樣一個高度,自然物我同一,此刻天地之間、人世之內,萬事萬物的一切變化,統統藏於胸臆,任我主宰。更何況類似刑罰、名實、制度等這些不足掛齒的小事呢!順應天道的規律做什麼都會容易,違背天道的原則,就會寸步難行。
順應自然,各得其所
【原文】
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
【註釋】
注曰:「有求之謂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於規矩者,得方圓而已矣;求於權衡者,得輕重而已矣。求(至)於德者,無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為君臣父子;昆蟲草木得之,以為昆蟲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邇之一身,遠之萬物,無所欲而不得(者)也。」
王氏曰:「陰陽、寒暑運在四時,風雨順序,潤滋萬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產,飛禽走獸,各安其居;山川萬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講明聖人經書,通曉古今事理。安居養性,正心修身,忠於君主,孝於父母,誠信於朋友,是人之德也。」
【解讀】
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德」即人順應自然的安排而得到的。依德而行,可使一己的欲求得到滿足,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也可以各得其所、各盡其能。「德」
就是人們想得到及幫助一切事物實現各自所得的一種欲望。
在中國哲學的範疇裡,「德」指的是從「道」中所得的特殊規律或特殊性質。在儒家思想中,用統治階級的道德感化來統治人民,即是德治,有益於人民的政治措施或政績就是德政。關於「德」,有很多不同的認識,如《易經》的解釋是「贊助天地之化育」,佛教的解釋是「慈悲喜捨」,儒家則認為是「博施濟眾」。
總之,「德」可歸納為,人應該像天地一樣無私,捨己為人,效法「天道」以成就他人,廣施恩惠,拯救眾民,使大眾各得其所,各得其位,各盡其才。
《禮記‧運篇》中所云:「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也就是說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選舉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天下,人們之間講求信用,和睦相處,所以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兒女當兒女。如此一來便能使老年人得以安享天年,使青年人有貢獻能力的地方,使孩童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無偶、年幼無父、年老無子和殘廢的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各盡自己的職分,女子各有自己的夫家。人們不願讓財物閒置於無用之地,不一定要收藏在自己家裡。人們擔心有力使不上,但不一定是為了自己。因此,陰謀詭計被抑制而無法實現,劫奪、偷盜、殺人越貨的壞事不會出現,所以連住宅外的大門也可以不關。這樣的社會就叫做大同世界,這就是古代先賢所認為的理想境界。
德的功用,對別人來說是使他得到想要的東西;對自己來說,則展現出一種捨己為人的崇高品格。在佛教中,佛祖捨身飼鷹的故事最能展現這種精神,《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裡記載了這個故事:
據說當佛陀(釋迦牟尼)還是國王時,廣施善行,深受百姓的愛戴。他的仁德甚至上感於天,忉利天的天人都非常感動,這些天人還在悄悄議論,佛陀在享盡人壽後,上到天界,天王的位子怕是不保了。天王非常惱怒,便迫使臣下變成鴿子,自己變成老鷹追趕鴿子。鴿子假裝力竭,掉在佛陀面前。佛陀請求老鷹放過鴿子。老鷹便要佛陀用自己的肉來換鴿子,然而在天秤上,佛陀的肉卻總是比鴿子的肉輕,當然這是天王使的障眼法。佛陀最終選擇用自己來代替鴿子讓老鷹吃掉。佛陀的精神也感動了天王,天王羞愧得回到了天界。
德和欲望是聯繫在一起的。有需即為欲,世間萬物只要有所求就有欲望存在。假如欲望不能得到滿足,那就達不到「德」的最高境界。要想做到德,甚至是達到德的最高境界,就必須有所依靠。比如:藉助圓規和曲尺可以求得方和圓;藉助秤錘和秤桿可以求得輕和重。小至自我人類,大至世界萬物,都是在自然規則的安排下而運行的,而德的實現就要遵循規律,依靠約束。「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即自然」,只要遵從這樣的法則,順天道而行,以天下為懷,從政也好、經商也好、處世也好,沒有不成功的,而且謀術越高,功德越大。
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人一旦超越了天道的界限,即所謂的逆天而行,便不會落得好下場。「紂喪殷邦,桀傾夏國」講述的便是中國歷史上兩位有名的暴君──商代的帝辛(紂王)和夏朝的末代君主桀。讀者最熟悉的莫過於和這兩位暴君相關的兩個美女妲己和妹喜。紂王為討妲己歡心建造了鹿台,在鹿台開挖了「以酒為池,以肉為林」的酒池肉林,而桀因妹喜愛聽裂帛之聲,為博妹喜一笑,不惜命宮女每天撕絲質的絹布給她聽。兩位亡國之君的所作所為逆天而行,勞民傷財,完全不顧及百姓的死活,他們的欲望脫離了當時社會的約束,超越了社會的承受能力,其滅亡可以說是必然的。
宅心仁厚,天下歸一
【原文】
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惠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
【註釋】
注曰:「仁之為體如天,天無不覆;如海,海無不容;如雨露,雨露無不潤。慈慧惻隱,所以用仁者也。非(有心以)親於天下,而天下自親之。無一夫不獲其所,無一物不獲其生。《書》曰:『鳥、獸、魚、鱉咸若。』《詩》曰:『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其仁之至也。」
王氏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若行恩惠,人自相親。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義讓,必無所爭也。仁者,人之所親,恤孤念寡,周急濟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與同憂;我之快樂,與人同樂,是惻隱之心。若知慈惠、惻隱之道,必不肯妨誤人之生理,各遂藝業、營生、成家、富國之道。」
【解讀】
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仁」是人所獨具的仁慈、惻隱之心。人若能關心、同情人,各種善良的願望和行動就會產生。「仁」要求人們以慈愛、施惠、惻隱、同情的心思,來順遂萬物的萌生成長。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本意是指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的倫理關係,孔子所說的「仁」,包括恭、寬、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內容,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則是其實施的方法。「仁」是儒家的一種涵義極廣的道德範疇,而儒家的政治主張之一就是仁政。
仁政也即是天道在日常生活中的展現,而人則是弘揚和展現天道的執行者。如若天道得以實行,人則應相親相愛,具有仁慈樂施的惻隱之心,常存利人利物的奉獻精神,胸懷使天下人民、世間萬物各遂其願的偉大志向。
由此看來,仁的實質就像天一樣的寬廣,如海一樣的遼闊,像雨露一樣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滋養萬物卻不求回報。慈惠、惻隱只不過是具有仁愛之心的具體表現,真正具有仁德的人,即使沒有刻意地表現自己愛護民眾,天下民眾卻會自願地擁護他,這是因為每個人都得到了他的恩惠,所有生靈在他的庇護下都得以安樂生存。正如《尚書》中所說,大禹施行德政,其在位期間,連鳥獸魚鱉也不受侵擾地愉快生存。
中國歷史上三皇五帝之一的舜,為四部落聯盟的首領,因受堯的「禪讓」而稱帝於天下,其國號為「有虞」,因而被稱為「有虞氏帝舜」。後世所謂的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等都是指舜。
舜雖然後來貴為帝王,但其早年卻相當坎坷。傳說,舜的家境貧寒,雖然是帝顓頊的後裔,但到他父親時生活卻十分窘迫。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其母去世很早,其父續娶,生弟象。在這個家庭中,「父頑、母囂、弟傲」,舜的處境很艱難,既要盡心侍奉父母,應對頑劣的弟弟,還要出外工作,維持家庭的溫飽。
即使舜為維持家庭和睦而委曲求全,為溫飽而兢兢業業地工作,他仍得不到父母的歡心和弟弟的尊敬。全家甚至聯合在一起欲置舜於死地。
即使是在這樣不平等的待遇下,舜仍竭力維持家庭和睦,孝敬父母,愛護幼弟。
他的聲名傳到了堯那裡,堯因此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他。此後「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他的品行和能力得到了百姓的認可,在他耕作的地方,「一年而所居成聚(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縣為都)」。堯最終把自己的位子傳給了舜,舜也更加盡心盡力地為百姓謀福利,整個社會一團和美。這也正應了那句話:「宅心仁厚,天下歸一」。
《孟子‧離婁上》說:「仁,人之安宅也。」此語是說人如有仁愛之心,就如住在安全的宅第一樣,可以過得心安理得,也就是說人的心靈要有棲居之地。儒家認為,這棲居之地就是「仁」。孟子這句話用來引導人們塑造自己的人格,是再好不過的了。
「仁」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仁愛之心,而一個心靈以仁為家的人,不管世道如何,也不管世人的行為如何,總能把持住自己的方寸,也就永遠不會讓自己的心靈受到玷汙。無論在多麼艱難的處境下,依然可以保持高風亮節。屈原就用他的行動證實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一生經歷楚威王、楚懷王、楚襄王三個時期。在楚懷王時,屈原對內主張變法,對外聯齊抗秦,選用賢能,但他的一片赤誠之心,觸動了貴族的利益,因而受到排擠,甚至是譭謗,因此被放逐到漢北,在艱苦之地仍不改其志,不願同流合汙,表明其心志的《離騷》就作於此時期。到楚襄王時,他因仍不願和那些奸佞之臣同流合汙,遭再次放逐,最終懷著一顆仁愛之心與楚國共存亡,跳汨羅江而死。
屈原的仁愛之心和他出汙泥而不染的高風亮節也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其美名流傳天下。
適宜變通,剛柔並濟
【原文】
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
【註釋】
注曰:「理之所在,謂之義;順理決斷,所以行義。賞善罰惡,義之理也;立功立事,義之斷也。」
王氏曰:「量寬容眾,志廣安人;棄金玉如糞土,愛賢善如思親;常行謙下恭敬之心,是義者人之所宜道理。有功好人重賞,多人見之,也學行好;有罪歹人刑罰懲治,多人看見,不敢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解讀】
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合乎事理的行為就是義。獎善罰惡,建立功勞、成就事業,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萬事要公正。當權者應適宜地把握獎、懲的度,鼓勵大家爭相建功立業,使事業興盛發達。所謂的處理事務的標準即為理,而理和義是統一的。只有按照合理的標準去判斷、處理事務,才可稱得上是「仁義」。賞善罰惡,是仁義的基本原則,只有遵循一定的標準,才能建立功德、成就事業,但是這個標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準確地說是人對這個標準的執行過程應符合事務的本性,即合理。
在任何時代,社會都有一套自己的評價標準。孟子認為舜就把義處理得恰到好處。舜同父異母的弟弟叫象,舜年輕的時候,他的弟弟總想殺害他,在舜娶了娥皇女英之後,嫉妒的象還再次試圖行凶,但舜成為天子後不但沒有殺死象,還把有庳分封給他。然而舜又深知象的殘暴,為使有庳的百姓免受其害,他另外派遣官吏代替象治理有庳,收取貢稅繳納給象。舜還經常接見象,兄弟之情可驚可歎!孟子認為舜不因為仁愛百姓而影響愛弟之心,又不因為愛弟之心而使百姓受害,他這種適宜變通的作法,為後人處理這一種事關大義和小義的事情做出了榜樣。
而先賢孔子,對於義也有獨到的見解,比較有意思,但是也很符合人性。當年孔子周遊列國時,被困陳蔡之間,多日沒有進食,他的學生不忍看他捱餓,於是偷了一些食物給他,甚至搶別人的衣服換酒給他喝,孔子並不詢問食物的來源,只管填飽肚子。後來脫困之後,在魯哀公接待孔子之時,孔子對接待的禮制有相對高的要求,於是他的學生問他,為什麼現在卻要擺架子。孔子說:「當時是為了求生,所以饑不擇食,現在環境變了,就應該講究為人之道了。」
所以人要在不同的時候用不同的方式處理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知道,適宜的才是最好的。做人要知道變通,做事要懂得應變。
遵禮重道,人倫有序
【原文】
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
【註釋】
注曰:「禮,履也。朝夕之所履踐而不失其序者,皆禮也。言、動、視、聽,造次必於是,放、僻、邪、侈,從何而生乎?」
王氏曰:「大抵事君、奉親,必當進退;承應內外,尊卑需要謙讓。恭敬侍奉之禮,晝夜勿怠,可成人倫之序。」
【解讀】
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是,「禮」就是人們所身體力行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過躬身親行樹立起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倫秩序。
「禮」是表示敬意的通稱,泛指古代社會的社會與道德規範。古代很早就提倡禮治,並且還制訂了禮法條規和道德標準,又制訂了按名位而分的禮儀等級制度與官階品級制度,而禮治也就成為儒家的主要政治思想之一。倫理道德、禮儀法規是「天道」的演化。古代思想家雖然在認識上有局限性,但卻蘊涵著極其深邃的偉大智慧。
春秋、戰國和漢代倫理,一致強調禮的作用在於維持建立在等級制度和親屬關係上的社會差異,這點最能說明禮的涵義和本質。荀子云:「故先王案為之制禮義以分之,使貴賤之等、長幼之差、知賢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載其事而各得其宜。」
儒家的理想封建社會秩序是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要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符合他們在家族內的身分和他們的社會、政治地位,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行為規範,這就是禮。
禮是有差別性的,因人而異的行為規範,所以有「名位不同,禮亦異數」的說法。每個人必須按照他自己的社會、政治地位去選擇與其身分相當的禮,符合這個條件才能稱為有禮,否則就是非禮。例如:八佾是天子的禮節,卿大夫只許使用四佾,而魯季氏以卿的身分行八佾於庭上,孔子認為這種作法是非禮的行為,於是他憤慨地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樹塞門和反坫是國君所用的禮,管仲採用,孔子批評其不知禮。歷代冠、婚、喪、祭、鄉飲等禮,都是按照當事人的爵位、品級、有官、無官等身分而制訂的,對於所用衣飾、器物以及儀式都有煩瑣的規定,不能亂用。
不同的人所遵循的禮也不同。所謂「禮不下庶人」,並非庶人無禮,只是說庶人限於財力、物力和時間,不能備禮,更重要的是貴族和大夫的禮不適用於庶人。例如:庶人無廟祭而祭於寢。
在家族中,父子、夫婦、兄弟間的禮節各不相同。夜晚替父母安放好枕席,早晨向父母問安、出門一定當面告知、回來一定要請安、不住在院子的西南角(尊者所居)、不坐在席子的正中央、不走道路的正中、不站在門的中央、不藏匿私房錢,是為人子的禮數。只有透過不同的禮,才能確定家族內和社會上各種人的身分和行為,使每個人各守本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禮記‧曲禮上》),便是這個道理。
中國封建社會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到清朝時,出現了一部總結性的著作──《弟子規》。《弟子規》是根據聖人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其中秉承了孔子儒家禮制的思想,並總結歷代禮制,但不乏人性的光輝。《弟子規》以《論語》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訓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準則規範,是一本規範人行為的國學經典之作。
儒家認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分和地位的行為規範,便「禮達而分定」,達到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的理想社會秩序便可得到維持,國家便可以長治久安。《禮記》裡談道:「用禮來治國,那麼做官的可以得體的處理問題,國家的政治主張可以得到實施;不用禮來治理國家,做官的處理事情不得體,國家的政策難以得到實施。」
「禮之所興,眾之所治也;禮之所廢,眾之所亂也」。顯而易見,放棄禮和禮治,儒家心目中的理想封建社會便無法建立和維持了。
禮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國家的規章制度,具體到個人來說就是做人處世所應遵守的規矩和法則。禮是規範全社會的道德行為之規範和準則,無論在家或出外,我們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要涉及它。大至國家,小至個人,都必須遵循一定的禮儀規範。這樣,社會生活才能井然有序,人際關係才能和諧融洽,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作為倫理道德的「禮」的具體內容,還包括孝、慈、恭、順、敬、和、仁、義等等。在如今的社會依然需要這些禮的東西,來維持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來維持社會的穩定和諧。
德才兼備,為人之本
【原文】
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
【註釋】
注曰:「老子曰:『夫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者,散也。道散而為德,德散而為仁;仁散而為義,義散而為禮。五者未嘗不相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老子言其體,故曰:『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黃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無一焉。』」
王氏曰:「道、德、仁、義、禮此五者是為人,合行好事;若要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不可無一焉。」
【解讀】
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是道、德、仁、義、禮是修身立業的根本。如要有所作為,道、德、仁、義、禮缺一不可。
孔子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談的是孔子的自我評價,而後世多理解為人生不同階段所應達到的生活理想狀態。其中的「三十而立」,所立者為何?多理解為立身、立言、立德。人若想在社會上站穩腳跟,獨立生活,即所謂的立身,便不可不修德,否則便會立身不穩;為人處世不可不講究權謀,否則便難以成功。
黃石公認為,為人處世須以道德為基石,以權謀為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只講權謀,不講道德,則遭人唾棄,與世難容;只講道德,不講權謀,也會到處碰壁,寸步難行。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堪稱德才兼備之人,論從政,官居相位;論詩文,名著傳世;論軍事,雄才大略。此外,他還是個教育家、改革家。他集「文、儒、將、相、師」於一身,可謂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他雖屢經沉浮,仍不改直諫之志;雖「處江湖之遠」,依然心憂國事;雖遭迫害,仍不放棄理想。范仲淹把個人的恩怨、榮辱、得失置之度外,唯憂君、憂國、憂民之心,未曾稍去於懷。
范仲淹一生雖身居高位,但卻始終自奉儉約,以「施貧活族」為終生之志。錢公輔在《義田記》中讚揚范仲淹「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者、疏而賢者咸施之」。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為民請命,能稱得上是「中國脊梁」的人,范仲淹無疑是其中的一個。他德才兼備,高風雅量,連宋朝的理學家朱熹也稱其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
治亂興衰,關乎君子
【原文】
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
【註釋】
注曰:「盛衰有道,成敗有數。」
王氏曰:「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國昌盛,盡心而行;君若無道,不聽良言,其國衰敗,可以退隱閒居。若貪愛名祿,不知進退,必遭禍於身也。」
【解讀】
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是賢明能幹之人、品德高尚的君子,之所以能趨利避害,是因為他們能看清國家興盛、衰弱、存亡的道理,通曉事業成敗的規律。「數」指的是規律性和必然性,即透過已經和正在發生的事情,可以預先揣度出未來,從而趨利避害。在歷史的長河中,君子既能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又能洞悉興亡成敗、治亂去留的玄機。
這些德才兼備的賢人、道德高尚的君子,在遇到賢明的君主時,如果君主能夠施行仁政,任用並信任他們,他們一定會盡其所能輔佐賢君,這個國家就一定會繁榮昌盛;而在君主功成名就之時,比較明智的君子則會選擇退隱,過與世無爭的日子。
春秋末年的范蠡曾是越王勾踐的大臣,足智多謀。在越即將被吳所滅時,范蠡獻計「卑辭厚禮,乞吳存越」,在吳越兩國達成協議時,勸慰勾踐「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並陪同勾踐忍受三年的屈辱生活,在歸國之後,積極協助勾踐完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計畫。對吳國滅亡產生決定性作用的「美人計」,也是范蠡所執行完成的。由此看來,其對越國的再次復興可謂是居功至偉。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功臣在越國滅吳後,卻悄然而去,輾轉前往齊國,因為他早已看透勾踐是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之人。范蠡臨行前給另一位功臣,也是他的好友文種寫了一封信,此信在《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有詳細記載。信中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勸文種急流勇退,文種猶豫再三,未能隱退。不久即遭小人讒害,被越王賜劍自裁,終成劍下之鬼。范蠡被齊王邀請前去擔任相國,但是三年後,范蠡再次交還相印,散盡家財,掛冠而去。范蠡被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之人。一身布衣贏得如此美名,實屬不易。能不為富貴所誘惑,從容退出是非之地,更是不易,可敬可歎!
審時度勢,運籌帷幄
【原文】
審乎治亂之勢。
【註釋】
注曰:「治亂有勢。」
王氏曰:「能審理、亂之勢,行藏必以其道。」
【解讀】
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人應通曉社會政治修明與紛亂的形勢。所謂的「勢」即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現出來的趨向,也就是政治、軍事等社會活動方面的狀況或情勢。賢人君子由於對主觀和客觀的規律、世事變幻的奧祕洞若觀火,並能根據當時的形勢,制訂出應對的辦法,所以天下的興亡彷彿就掌握在他的手中一樣。
運籌帷幄的高手,大家最熟悉的當屬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諸葛亮透過潛心鑽研,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此外,諸葛亮還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累積了豐富的治國用兵的知識。小到一次戰局,大到治理國家,諸葛亮總是胸有成竹。
在征服南蠻的過程中,諸葛亮七擒孟獲,七縱孟獲,最終贏得了包括孟獲在內的南蠻人的心悅誠服。孟獲是三國時期蜀國南部的一個土著首領,在諸葛亮正準備北伐時,他因帶兵騷擾蜀國,被諸葛亮率軍親伐,第一次孟獲便被生擒,但諸葛亮為使其心服口服,便縱其歸山。諸葛亮挑撥孟獲和其副將的關係,副將心生不滿,便很快把孟獲擒綁送往諸葛亮處。之後,諸葛亮輕鬆擒拿了孟獲多達五次。
第六次和第七次,心有不甘的孟獲求助了同樣反對蜀國的其他土著部族,但被諸葛亮巧計破敵,最終孟獲心悅誠服地投降了蜀國。
諸葛亮之所以敢七擒七縱,並且還不惜勞兵費力地一次次地去擒獲孟獲,就是因為諸葛亮對南蠻的局勢有深刻了解。南蠻雖然可以用武力征服,但是在其統治過程中,必定會遭遇到不可知的困難,然而經過七擒七縱,蜀國的美譽便在當地傳開,這正是所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蜀國也解除了後顧之憂。
人們面對不斷變化的形勢,需要冷靜沉著地理智思考,分清形勢的利弊得失,根據形勢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反應。在古代,戰爭的時機尤其如此。諸葛亮所使用的「空城計」,令多疑的司馬懿暫時撤兵,虛虛實實,兵無常勢,這也令司馬懿喪失了活捉諸葛亮的機會,而這間接形成了多年的對峙。
審時度勢、見機行事,只有把握住最有利的條件和機會,伺機而動,選擇最恰當的方式,在不斷變化的事物中,把握住成功的主線,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序言 讀千年謀略奇書,學治人之兵法
《黃石公素書》又稱《素書》,是一部謀略之書,相傳為黃石公所撰。
有關黃石公的言行和事蹟,史籍記載很少。按張良的生卒年代推算,黃石公當為秦末漢初的人。在道教的典籍記載中,據說黃石公後得道成仙,被納入神譜當中,還有傳言說他是秦末漢初的五大隱士之一。對於黃石公的真實姓名,幾乎無從考證。不過從《素書》的內容來看,撰寫此書的人當經歷過大風大浪,眼界開闊,思維敏銳,方才有此真知灼見。
有一種說法認為,黃石公可能是秦始皇父親莊襄王的重臣——魏轍。魏轍不滿秦始皇驕奢淫逸、不聽...
目錄
壹 原始章:道不可以無始
身兼五德,立身成名 /14
遵循天道,萬物可知 /17
順應自然,各得其所 /20
宅心仁厚,天下歸一 /23
適宜變通,剛柔並濟 /26
遵禮重道,人倫有序 /28
德才兼備,為人之本 /31
治亂興衰,關乎君子 /33
審時度勢,運籌帷幄 /35
知進識退,見好就收 /37
韜光養晦,伺機而動 /40
時至而行,位極人臣 /43
把握時機,建立偉業 /45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47
德高望重,名垂千古 /49
貳 正道章:道不可以非正
以德服人,眾望所歸 /52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54
賞罰分明,以得人心 /57
以史為鑑,通曉時務 /59
明察秋毫,得人之心 /62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64
釋人之嫌,從容應對 /66
信守承諾,不失於人 /68
廉潔公正,重義輕利 /70
盡忠職守,量力而行 /72
情勢相逼,義無反顧 /75
犯難涉嫌,委曲求全 /77
大公無私,不貪私利 /79
參 求人之志章:志不可以妄求
清心淡泊,不為所累 /82
抑非損惡,所以禳過 /85
貶酒闕色,所以無汙 /87
於跡無嫌,於心無疑 /89
博學切問,所以廣知 /91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93
恭儉謙約,所以自守 /96
深謀遠慮,所以不窮 /98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00
近恕篤行,所以接人 /103
識人善用,各盡其才 /105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108
以史為鏡,必無惑亂 /111
先揆後度,所以應卒 /113
因應變化,得情制人 /115
謹言慎行,明哲保身 /118
不屈不撓,鍥而不舍 /121
肆 本德宗道章:本宗不可以離道德
集思廣益,借梯登高 /124
忍辱負重,以成大業 /127
立身之本,修德為先 /130
樂善好施,以誠待人 /132
洞明真相,人情練達 /134
有求皆苦,無求乃樂 /136
勞而有度,逸而有時 /139
短視苟得,必無長久 /141
貪心不足,以身徇物 /144
恃才自傲,孤家寡人 /147
上下相疑,危亡之患 /150
私心勝者,可以滅公 /152
伍 遵義章:遵而行之者,義也
智者自省,愚者自得 /156
玩物喪志,當局者迷 /158
君子慎言,禍從口出 /160
出爾反爾,自取其辱 /163
不怒而威,君主之尊 /165
寬厚待人,禮敬有加 /167
親小遠賢,自取滅亡 /169
沉迷美色,誤國廢事 /172
恃強者侵,名虛者耗 /175
君子責己,小人責人 /178
措置失宜,群情隔息 /181
薄施厚望,有失天理 /184
用人不當,岌岌可危 /187
人各有志,不可強求 /189
私授權勢,擾亂綱紀 /191
任用不仁,國將不國 /193
機若不密,其禍先發 /196
橫徵暴斂,民不聊生 /199
說客當政,天下大亂 /201
用而信之,立事成功 /203
牧人以德,得民之心 /206
賞罰不明,叛亂必生 /209
喜讒仇諫,亡之不遠 /212
陸 安禮章:言安而履之,之謂禮
福在積善,禍在積惡 /216
安在得人,危在失士 /218
輕上生罪,侮下無親 /220
近臣不重,遠臣輕之 /222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 /22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27
擇木而棲,擇主而事 /229
謙虛受益,自滿招損 /231
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233
民生凋敝,國家衰亡 /235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237
防微杜漸,以防不測 /239
居安思危,樂不忘憂 /241
有道則吉,無道則凶 /244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46
志趣相投,情投意合 /248
同美相妒,同貴相害 /251
同聲相應,相互扶持 /253
同藝相窺,同巧相勝 /256
以身作則,取信於人 /258
因勢利導,順水推舟 /261
附錄
《素書》原文 /263
《素書序》原文 /267
壹 原始章:道不可以無始
身兼五德,立身成名 /14
遵循天道,萬物可知 /17
順應自然,各得其所 /20
宅心仁厚,天下歸一 /23
適宜變通,剛柔並濟 /26
遵禮重道,人倫有序 /28
德才兼備,為人之本 /31
治亂興衰,關乎君子 /33
審時度勢,運籌帷幄 /35
知進識退,見好就收 /37
韜光養晦,伺機而動 /40
時至而行,位極人臣 /43
把握時機,建立偉業 /45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47
德高望重,名垂千古 /49
貳 正道章:道不可以非正
以德服人,眾望所歸 /52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54
賞罰分明,以得人心 /57...
商品資料
出版社:華志文化出版日期:2015-02-03ISBN/ISSN:978986563609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72頁開數:18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