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文本的轉向」、「身體的轉向」以及「感官的轉向」,
當前的人文社會學科需要的是「身體感的轉向」此一理論典範。
上下、冷熱、整潔、骯髒、舒適、混亂、美麗、可愛、優雅、粗俗、陰陽、霸氣、人氣……等是人們整合感官接受的訊息以瞭解內在、外在世界的身體感受項目與方式。本書作者從各自的學科出發,說明我們為何選擇「身體感」(而非感官)作為研究的切入點,並闡釋從身體感的理論觀點如何能夠提供研究社會、文化及歷史的新方向。本書為一理論探索與闡釋的論文集,我們參考腦神經科學、認知及感知研究與人類學象徵的理論,以定義並建構身體感的理論觀點。
人文與社會科學界自1970年代以來經歷數個重要的理論觀點之「轉向」。從70年代的「文本的轉向」、80年代的「身體的轉向」,以至於90年代的「感官的轉向」,本書命名為《身體感的轉向》,說明本書作者們的企圖,期望身體感研究的發展具有典範性的意義,能夠經由身體感的概念探索新的研究題目,提供研究社會、文化、歷史的新觀點。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余舜德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類學系博士。專長包括經濟、歷史與感官人類學,研究的題目擴及臺灣的夜市、禪修、普洱茶的消費與全球化現象、臺灣茶文化的發展及雲南藏族現代化的體驗等。1996年進行禪修的研究時開始注意到「身體感」的課題,從2005年起與民族學研究所「身體經驗」研究群的成員共同發展身體感的理論觀點,並主編研究群成員共同撰寫之論文集《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2008年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Bodily Cultivation as a Mode of Learning (專號,《臺灣人類學刊》第7期)及《感同身受:日常生活的身體感》(專號,《考古人類學刊》第74期)。
【作者簡介】
余舜德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鍾蔚文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名譽教授
張珣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簡美玲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教授
王鏡玲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副教授
蔡怡佳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蔡璧名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丁亮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章節試閱
身體感:一個理論取向的探索(摘錄)
余舜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為何提出「身體感」的概念?
近30年,人文與社會科學界經歷了兩次與身心議題相關之研究取向的轉變。1980年代出現了「身體的轉向」(the body turn),強調身心二元論的謬誤,並積極將身體重新帶回人文及社會科學的研究;1990年代則出現「感官的轉向」(the sensorial turn),強調感官經驗不只是生理研究,亦屬歷史與社會研究的範疇。然而於身體與感官的研究取向已被學界廣泛接受之際,為何本書仍企圖提出「身體感」的概念,以期出現一個「身體感的轉向」(the shentigan turn)?
「身體的轉向」最顯著的貢獻在於促使學界注意身心的課題。人類學界在歷經Clifford Geertz 的研究於70年代帶動之「文本的轉向」(text turn)後,積極從長期潛藏於西方學術界之身心二元論的反省開始,思考如何將「身體」重新帶入研究中;類似的趨勢也出現在其它社會科學、史學與文學界。「身體的轉向」成功地讓學界不再忽視身心的議題,或單純地從「心性論」或文本分析進行社會、文化及歷史的研究;同時,「體現」(embodiment)的概念也充分為學界接受,並積極思考如何於研究分析中呈現身體的主體性。「身體的轉向」成功地建立身體為研究的主題,也促使文化的課題不再如過去只被視為乃屬「心」(mental)的層次,而是「體現的文化」。不過「身體的轉向」也面對很多挑戰:身心的課題原本即牽涉複雜之哲學思辨,企圖將現象學「體現」的概念帶入社會科學常需耗費冗長的說明,Csordas 或Jackson的著作即是明顯的例子,如何呈現身體主體性以凸顯「身體轉向」的意義,也常讓學者花費許多心思。
感官的研究則跳過冗長之身心議題的哲學思辨。或因感官可說是無庸置疑,乃屬於「身體」的範疇,研究感官經驗的文化、歷史現象乃直接呈現「身體」的顯著性,不需認識論上的思辨;有趣的是,在認識論上,「感官的轉向」最重要的貢獻反而不在於強調身體,而在於建立學界「感官不只是生理,同時亦是文化、社會與歷史研究的範疇」之共識上,以合理化感官不只屬於生物醫學,且屬人文研究的議題,並促使人類學、社會學及史學出現了許多有趣的研究。社會科學及歷史的研究雖直接探究感官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的現象,不過這些研究以五官為個別之分析單位的研究角度或以文藝復興以來呈現之「視覺的偏見」為主要討論議題的偏重,也於近年備受質疑。一些學者指出,感知(perception)乃五種感官同時進行以感知周遭的世界,在實際生活中,人們並不單獨使用個別感官,而是整合不同的感官傳來的資訊,以便能夠隨時感知周遭的狀況,並做出反應;感官的研究常分別從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與觸覺切入,更常以個別感官為題匯集專書,這個取向或許呈現了五官作為研究主題的重要性,但其聚焦單一感官,尤其是強調某一項感官於特定社會扮演重要的角色或比較不同社會使用五種感官的比例之作法,實難以在任一文化之真實生活的層次成立。於探討議題上,感官的研究也常過於聚焦於對西方社會從文藝復興以來強調視覺優勢的偏見提出修正,因而在討論的議題上常環繞在這個所謂的「大分流」(great divide)──視覺與理性結合之歷史性意義──之主題上,使得感官研究過於集中於這個衍生自西方社會的特定主題。
針對此項質疑,一些感官研究的學者的確試圖提出修正,然而修正的角度並未跳脫以個別感官為研究分析單位(unit of analysis)的架構。感官人類學最重要的學者David Howes 2003年出版的書以Sensual Relations: Engaging the Senses in Cultural and Social Theory為名,其書名強調研究感官之間的關係可說反映其開始意識到聚焦於單一感官所面對的問題;Howes於另一本書Empire of the Senses的導論裡進一步提出intersensoriality的概念, 強調研究社會或個人感官及感官意識(sensory ideologies)之間多重面向的關係。他以感官間「有若繩結般地密切」之比喻來描述感官之間互動的可能方式,例如,同一刺激來源常被不同感官次序性地感受,如於看到花前先聞到花香,因而感官間有次序性(sensory sequence)的關係;同一社會中感官間有階序性(hierarchical)關係,西方社會可能以視覺最為重要,但於另一社會則可能是嗅覺,因而感官間亦有平等的關係(sensory equality);他甚而以感官間的混亂(sensory confusion)來指個人或社會的病態現象。不過也就如inter-sensoriality這個詞指出的,Howes乃分別各感官以討論五官之間的關係,並未探究或處理人們感知的方式實際上乃經由多重感官的課題。
然而也就因為「感知乃多重感官的結合」之認識甚少被處理,我們可以發現研究感官的學者們使用/發明了許多新詞,但卻常語焉不詳。除了前述之intersensoriality,Howes和Sarah Pink 都使用multisensoriality,但都未針對多重感官間如何形成感知提出說明。這些以「感官」為字頭的新詞也出現類似的現象,如sensory meaning、sensory interface、sensory harmony、sensory value、sensory relations、sensory symbolism、sensorial landscape等,雖可從詞彙組合推測可能的意涵,但都未從感知的本質提供確切的理論定義,以致這些概念都不精確,只以「常識」(common sense)性的方式出現於文章中。前述Howes 以sensory confusion來指涉社會病態現象,但卻沒有說明感官之間如何於社會的層次出現混淆而造成病徵,即是最好的例子。這些缺乏詳細定義之感官詞彙的使用也顯示著感官的研究缺少明確或清楚的理論架構。
人如何感知:科學家如何說?
人如何經由五官感知的研究雖無明確定論,但科學家的研究給我們相當啟示。首先,人類的感官應如何分類,科學家開始提出各種的看法。現代五官的分類可追溯至亞里士多德,五官的分類和解剖學有密切的關係,五種感官各有其對應的器官,此傳統也延續兩千年至今;不過人有五種感覺(sensations)的劃分可能是獨斷的,現代人常將感官的區分視為生理而非文化的範疇,不過西方歷史告訴我們,將感官劃分為五種本身即是一種文化建構。例如亞里士多德的老師柏拉圖於視覺、嗅覺與味覺之外,亦將舒服、害怕與慾望等感覺包括於感官的範圍。
科學研究更鬆動了五種感官的分類,例如Gibson即建議從身體所需要處理之環境訊息(而非感官器官)作為分類的標準,將感知分為五個體系──視覺、聽覺、味-嗅覺、基本方向及觸覺系統。Vannini, Waskul, and Gottschalk則建議將感官區分為外在與內在的分別,前者包括傳統的五官,感受外界的刺激,而感受內在的「管道」更可分為痛、渴、餓及平衡、行動、體溫等。David Howes於2009年編的書The Sixth Sense Reader探討沒有相對應之器官的「第六感官」,書中除了收錄討論直覺而至神秘經驗等「第六感」的文章外,一些論文亦回顧了感官分類的歷史發展與科學研究的關係,並清楚指出感官的定義與分類是一個非常複雜、麻煩的課題。而這些研究也告訴我們,若感官應如何分類或人到底經由多少個「管道」獲得「感官」知覺的刺激實難以定論,感知的研究能否仍以五官分別進行?
其二,科學家對人如何經由感官進行「感知」也有新的看法。過去五官乃被視為個別獨立發揮功能,以形成我們的感知;近年的研究則挑戰了這個觀點。這些研究顯示,跨感官的互動方是常態,過去科學家們認為大腦外皮組織神經通路只傳遞個別感官的訊息(也就是sensory specific),但現在則了解個別感官的通路會因其它感官的訊息進行調整。於人們經由多重感官感知內在與外在的環境已逐漸成為共識之際,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人們如何整合各種感官輸入的訊息以形成聯貫、統合的感知;這些研究強調,當我們感知周遭的世界時,我們的感受並非由不相聯貫之感官覺受組成,而是聲音、氣味、味道、光線、觸感等合併,形成多重感官相互密合的感受;也就是說,我們於一空間的感受是各感官模組輸入的訊息相互結合、替代、或整合而成。為瞭解這個感官間的整合如何進行,學界更每年定期舉辦International Multisensory Research Forum,結合各學科的專家研究感官如何整合的課題,並於相關學刊以特刊的型式出版會議論文;這些研究強調,瞭解個別感官如何發揮功能或許重要,且將感官獨立個別研究也較容易進行,不過對研究知覺的學者來說,真正的挑戰在於探討感官如何結合而形成對周遭世界的感知。
Newell及Shamsô的研究則進一步指出:當我們研究感官訊息如何結合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輸入的訊息會受到個人過去所學或當時所關注的焦點、原先的知識或正從事的工作影響,並進一步調整。若用社會科學的語言來表示他們的主張,可說是:感知乃是「行動」(action),或說,感知乃是行動的結果,感知並非只是「純粹」之感覺(sensations)所組成。這個論點清楚挑戰過去將感知單純地視為乃「被動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觀點,也就是,新的觀點主張,感知的內容實與「人如何感知」有關。
其三,無論感官訊息如何整合成為知覺,一些科學研究強調,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或說如何make sense of這個世界)乃需經由「項目化」(categorize)感官訊息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需要能夠將一些不同的訊息(如屬不同光譜但相近的顏色)歸納為相同,屬同一類,方能將複雜且紛雜的訊息以分門別類的方式賦予能被我們理解的秩序。就如光譜乃是連續的,但人們會將某段頻率的光譜歸類為特定顏色,不論文化是否提供語言或編碼的方式,項目化的資訊處理讓我們能夠於連續的光譜中分辨/認識不同的亮度及顏色。
項目化的過程可能於感知系統的「外圍」(periphery)──如知覺神經元與傳遞訊息的神經──即開始出現,一些「雜訊」於到達大腦前即已經被過濾掉。Mark Johnson即以眼睛視覺神經元與傳遞視覺訊息到大腦的神經數目之懸殊比例,說明這個項目化過程可能於視網膜接受光線刺激後之傳遞過程即開始運行,最後經由大腦的詮釋而成為有意義的訊息。
綜合上述三個科學的觀點,科學家於人到底如何感知、或到底經由多少「管道」獲得「感官」訊息、及如何整合並處理這些訊息等問題上,雖然尚無定論,不過這些研究已足以清楚指出:(1)將感知分為個別五官進行研究可能有相當問題;(2)感官(無論幾個或如何分類)刺激的訊息在形成我們的感知之前,即經過互動、整合,人們感知的方式並非個別處理各種感官接收的訊息;(3)項目化於這個訊息整合的過程中可能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是形成我們認識或認知世界的方式之關鍵。因而,科學研究於「人如何感知」的發現可說相當清楚地告訴我們,感官經驗的研究需要重新思考目前五種感官分別研究的架構,並建議從項目化的角度來思考整合多重感官訊息的課題──此乃是我們提出「身體感」這個理論概念的原因與背景。
人乃經由身體感的項目感知
從民族誌或文獻分析出發,我們過去的研究可說在於指出,人感知的方式乃經由食物之「酸」、「甜」、「新鮮」、「腐敗」、燃香的「神聖」與「他界」感、普洱茶的「陳韻」、茶比賽裡製茶及評茶之「香」、「甜」、「清澈」、「焦味」、「雜味」、居住環境之「舒適」、「整潔」與「骯髒」等身體感的項目來感受人、物、環境的關係;於日常生活中,人們更經由「舒適」、「整潔」、「方便」、「省力」感受「現代」、由「威」展現/感受他人的地位與權力、或由「虛」感受內在與外在的環境(乃至超自然無形物)。這些身體感乃整合多重感官的訊息並「項目化」的結果;即便是一些常被歸屬於某一感官的項目──如味覺的「新鮮」與「腐敗」,其實也常整合其它感官(如視覺、嗅覺)的訊息。更有項目實超越五官的範疇,就如張珣文章中論及之「氣」、「虛」、「實」的身體感,乃屬文化特定的身體感項目,和文化的身體知識密切相關,且無法被歸納於任一五官。也就是說,我們認為,人感知的方式乃經由這類整合多重感官(但不侷限於一般所謂之五官)的訊息並項目化之「身體感」,較之感官的研究以五官作為研究單位,「身體感」的概念是一個較為符合目前科學與民族誌的發現之理論架構。
這類身體感項目與人類學過去從emic的角度及象徵或認知的觀點提出的主張有些類似之處,但我們認為,過去這些以文化「象徵」、「概念」、「分類」為題的研究只關注「心」(mind)的面向;它們一方面忽略「身體的轉向」所提醒之長期潛藏於西方思潮之「身心二元」的問題,且忽略這些文化概念或分類的形成,實和文化的成員長期與自然及文化的環境互動有關。這個長期互動的關係常於文化的場域中發生,無論是大/小、厚/薄、高/低、輕/重、顏色等似屬較「基本」的項目,或香/臭、雅/俗、神聖/世俗、美/醜、熱鬧/冷清、新鮮/腐敗、秩序/亂、禮貌/粗魯等較「複雜」者,都於日常的之慣習養成教育中形成,無論其是以灑掃應對、修身、修養、濡化( enculturation )、實踐/ habitus、身體規訓(body iscipline)名之,身體感乃是於這些學習/養成過程或以「身體作為學習文化」的方式內化,成為感知行動的標的,而非純以概念或智性的方式習得。
定義身體感
基於上述的認識,我們將身體感定義為:身體作為經驗的主體以感知體內與體外世界的知覺項目(categories),是人們於進行感知的行動(enact perception)中關注的焦點。經由這些焦點,我們展開探索這個世界的行動,做出判斷,並啟動反應。身體感與語言及文化概念有密切的關係,不過並非每個身體感的項目皆有相對之詞彙或概念,我們於生活的環境中學會分辨許多細微的項目,就如主要色彩之間我們仍然能夠辨識許多細微的顏色,我們雖能夠辨別(於感知上項目化)但不見得有相對的語言及概念。而即使如辨認顏色這種簡單的感知,亦牽涉複雜之腦部譯解(decode)/詮釋的過程,能夠迅速地解讀訊息,與身體感的項目之間所形成之體系性關係有關;雖然科學家對感官的訊息傳達到大腦後如何重組、譯解,乃至於大腦何處或是否有這麼一個特定的部位進行這些動作亦不確定,不過從人們快速的感知與反應的方式來看,身體感項目之間可能非以直線邏輯的組織關係存在,而是以某種非線性邏輯、非語言的(non-linguistic)、彼此間多重連結之網絡相關連,形成某種身體感項目的網絡。無論我們是採用基模(schema)、原型(prototype)的概念,或從認知「連結論」(connectionism)的觀點,來說明身體感組成要素之間及身體感項目之間如何形成某種體系性的關係及認知/感受過程,重要的是,它們相互之間的關係容許人們以類似反射動作的方式,快速、不假思索地發揮日常生活的基本功能。人們於生長過程裡與文化環境長期的互動中養成分辨這些身體感項目的技巧與能力;人們也於持續的感知探索、科技的發展與知識的累積中,養成或創造新的身體感項目,因而我們可說,身體感的項目來自於文化與歷史的過程。許多身體感項目──如上/下、高/低、美/醜、新鮮/腐敗、潔淨/骯髒、神聖/世俗等雖廣泛出現於不同社會,但其文化界線(如何為「腐敗」的食物?)與感受內涵(如怎樣方是儀式的「隆重」?)卻可能因為探索的方式、範疇、文化社會的背景而出現極大的差異;如此我們可說,身體感具有文化的特色,而至有些項目乃屬文化特有(cultural specific)。
身體感:一個理論取向的探索(摘錄)
余舜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為何提出「身體感」的概念?
近30年,人文與社會科學界經歷了兩次與身心議題相關之研究取向的轉變。1980年代出現了「身體的轉向」(the body turn),強調身心二元論的謬誤,並積極將身體重新帶回人文及社會科學的研究;1990年代則出現「感官的轉向」(the sensorial turn),強調感官經驗不只是生理研究,亦屬歷史與社會研究的範疇。然而於身體與感官的研究取向已被學界廣泛接受之際,為何本書仍企圖提出「身體感」的概念,以期出現一個「身體感的轉向」(...
作者序
序(摘錄)
余舜德(本書主編)
「身體感」不是常用的詞彙,亦非作者們另創新詞以表示「身體感受」,我們選擇身體感這個詞乃因為理論的企圖,期望將它發展成一個理論概念/研究取向,具有典範性的意義,研究者得以經由身體感的概念探索新的研究題目,提供研究社會、文化、歷史的新觀點。取名《身體感的轉向》說明著本書作者們的企圖,期望身體感研究的發展,能夠引領研究的新方向。也因此,我們並不英譯身體感一詞,而以中文的拼音取代。
本書發展自2008年出版之《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但更聚焦於理論的闡釋。兩本書的作者皆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身體經驗研究群」的成員,其間大家先從個案研究討論身體感的相關議題,歷經兩輯專號──2009年Bodily Cultivation as a Mode of Learning出版於《臺灣人類學刊》及2011年《感同身受:日常生活的身體感》於《考古人類學刊》──的努力,方凝聚出此本論文集。作者們從各自的學科出發,從不同的角度闡釋身體感的意義與發展潛力。
序(摘錄)
余舜德(本書主編)
「身體感」不是常用的詞彙,亦非作者們另創新詞以表示「身體感受」,我們選擇身體感這個詞乃因為理論的企圖,期望將它發展成一個理論概念/研究取向,具有典範性的意義,研究者得以經由身體感的概念探索新的研究題目,提供研究社會、文化、歷史的新觀點。取名《身體感的轉向》說明著本書作者們的企圖,期望身體感研究的發展,能夠引領研究的新方向。也因此,我們並不英譯身體感一詞,而以中文的拼音取代。
本書發展自2008年出版之《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但更聚焦於理論的闡釋。兩本書的作者皆...
目錄
「身體與自然」叢書序言╱楊儒賓
序╱余舜德
身體感:一個理論取向的探索╱余舜德
為何提出「身體感」的概念?
定義身體感
身體感的概念有何用處?
從行動到技能:邁向身體感╱鍾蔚文
問題:身體感從何而生?
環境代表什麼?從環境到情境
生物和情境如何互動?
從樹虱到人類:邁向多樣性行動
結語
物與身體感理論:以香為例╱張珣
前言
從身體、感知來重新觀看「文化」
臺灣學者對於身體感的研究
物的主動「能供性」性質與身體感
「香」啟動「身體感」
「身體感」開發並創造了不同「香品」
香意象與體香
結論
從日常生活的身體感到人類學文化的定義╱余舜德
日常生活的概念與人類學文化的定義
身體感的日常性(everydayness)
身體感、Geertz的象徵人類學與文化
人類學與民族誌書寫裡的情緒、情感與身體感╱簡美玲
前言
情感走在前
人類學史的知識史與對話
對話之外
身體感民族誌書寫的先聲
處身於世
結語:情緒、情感與身體感,界線的探問
神聖與身體的交遇:從靈動的身體感反思宗教學「神聖」理論╱王鏡玲、蔡怡佳
前言
身體感理論與靈動經驗
漢文化宇宙觀與靈動經驗
通靈者的身體展演
靈動的切身性
母娘信仰的身體感
由靈動經驗再思「神聖」
結語
當莊子遇見Tal Ben-Shahar:莊子的快樂學程──兼論情境、情緒與身體感的關係╱蔡璧名
前言:當代西方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中的快樂理論
工夫與技能:從生手邁向專家之路的情境、情緒與身體感
「心如死灰」、「用心若鏡」、「得其環中」與「心齋」、「虛室」:習鍊「用心」的隱喻與解碼
「緣督以為經」、「形如槁木」、「嗒焉似喪其耦」:規訓身體感中的焦點意識與支援意識
被「乘」與「乘」
結論
中國古文字中的身體感╱丁亮
緒論
身體中的身體感
身體與環境互動中的身體感
文字系統中的身體感
結論
主編簡介
作者群簡介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身體與自然」叢書序言╱楊儒賓
序╱余舜德
身體感:一個理論取向的探索╱余舜德
為何提出「身體感」的概念?
定義身體感
身體感的概念有何用處?
從行動到技能:邁向身體感╱鍾蔚文
問題:身體感從何而生?
環境代表什麼?從環境到情境
生物和情境如何互動?
從樹虱到人類:邁向多樣性行動
結語
物與身體感理論:以香為例╱張珣
前言
從身體、感知來重新觀看「文化」
臺灣學者對於身體感的研究
物的主動「能供性」性質與身體感
「香」啟動「身體感」
「身體感」開發並創造了不同「香品」
香意象與體香
結論
...
商品資料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日期:2016-01-21ISBN/ISSN:978986350119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頁數:308頁開數:15×21×2.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