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是司馬光領銜修撰的歷史名著,全書兩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記載了戰國初年迄於五代末葉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宋神宗賜名「資治通鑑」。顧名思義,即史學要「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所以在選用史料以及敘述方面,「專取關國家盛衰,繫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全書內容緊扣於「治、亂、興、衰」四字上。《資治通鑑》吸收《左傳》、《漢紀》,以及紀傳史敘事的優點,在政治軍事中關注禮樂、曆數、天文、地理及經濟、文化等面向,並極力描繪各種戰爭場景,是一部內容豐富的編年通史。
《資治通鑑》的史學價值主要有三:(1)幫助人們貫通古今、以史為鑑。對於瞭解歷史、總結歷史,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2)按年月日記事的方式編纂,讓讀者能夠掌握大勢,並將一定時期歷史演變的概貌展現在讀者面前;(3)廣泛收集史料,遍及正史、雜說,種類達三百餘種,更添內容的豐富與價值。
本書由張大可、韓兆琦等多位學者教授共同點校注譯。正文以清胡克家本為底本,參考章鈺校記與當今研究成果釐定文字。每卷開頭皆有「題解」,指出該卷大事內容,「章旨」則以注釋段落首尾完備的大事件為單元,述與評結合,提示重要史事。「注釋」詳盡明確、「校記」勘校嚴謹、「語譯」通順流暢。卷末則有「研析」,評點大事、總結史實。真正達到普及學術,雅俗共賞,對於專家學者與一般讀者,都有極大的幫助。
本冊記載漢紀五(西元前一八七年)至漢紀十一(西元前一一九年)間的大事。
作者簡介:
張大可,重慶市長壽縣人,生於一九四○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畢業,曾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甘肅省中青年歷史學會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歷史文獻學和秦漢三國史的教學與研究,發表有論文百餘篇,出版個人學術專著《史記研究》、《三國史研究》、《中國歷史文獻學》等近十部,並獲得全國及省級社科優秀圖書獎。
韓兆琦,天津市靜海縣人,生於一九三三年。一九五九年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一九六二年復旦大學古典文學研究生畢業。歷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兼職有中國《史記》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著有《史記箋證》、《新譯史記》等二十餘種相關著作,為著名的《史記》與傳記文學研究專家。
章節試閱
卷第十三(節錄)
漢紀五 起閼逢攝提格(甲寅 西元前一八七年),盡昭陽大淵獻(癸亥 西元前一七八年),凡十年。
【題 解】本卷寫了高后元年(西元前一八七年)至文帝二年(西元前一七八年)共十年間的全國大事,其中最主要的是寫了惠帝死後呂后親自臨朝執政,繼之前報復性地殺死戚夫人與趙王如意後,又殺了劉邦的其他兒子劉友、劉恢;與此同時大量分封諸呂為王為侯,將朝廷的一切軍政大權集中於呂產、呂祿等人之手,連已經極力投靠呂氏的陳平、周勃等元老功臣的權力也被架空,將其驅入反呂陣營。至呂后一死,齊王劉襄首先起兵發難,朝廷派出抵抗的灌嬰中途倒戈與齊王結盟,乘此機會周勃、陳平倚仗朱虛侯劉章與其他功臣共同發動政變,一舉消滅了諸呂,擁立代王劉恆為皇帝的驚險過程。並接著寫了劉恆上臺後逐步裁抑周勃、陳平,壓抑劉襄、劉章兄弟;較妥善地處理了南越王稱帝;以及招納善言、減低田賦、拒絕臣民進貢,不搞「改正朔、易服色」等時髦活動的若干善政。
高皇后1
元年(甲寅 西元前一八七年)
冬,太后2議欲立諸呂3為王,問右丞相陵4,陵曰:「高帝刑白馬盟5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6。』今王呂氏,非約也7。」太后不說8,問左丞相平9、太尉勃10,對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11;今太后稱制12,王諸呂13,無所不可14。」太后喜。罷朝,王陵讓15陳平、絳侯曰:「始與高帝啑血盟16,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呂氏,諸君縱欲阿意背約17,何面目見高帝於地下乎?」陳平、絳侯曰:「於今面折廷爭18,臣不如君;全社稷19、定劉氏之後20,君亦不如臣21。」陵無以應之。
十一月甲子22,太后以王陵為帝太傅23,實奪之相權。陵遂病免歸24。乃以左丞相平為右丞相25,以辟陽侯審食其26為左丞相,不治事27,令監宮中28,如郎中令29。食其故30得幸於太后,公卿皆因而決事31。
太后怨趙堯為趙隱王謀32,乃抵堯罪33。
上黨守任敖34嘗為沛獄吏35,有德於太后36,乃以為御史大夫。
太后又追尊其父臨泗侯呂公37為宣王,兄周呂令武侯澤38為悼武王,欲以王諸呂為漸39。
春,正月,除三族罪、妖言令40。
夏,四月,魯元公主薨。封公主子張偃41為魯王42,諡公主曰魯元太后43。
辛卯44,封所名孝惠子山45為襄城侯46,朝為軹侯47,武為壺關侯48。
太后欲王呂氏,乃先立所名孝惠子彊49為淮陽王50,不疑51為恆山王52。使大謁者張釋53風54大臣,大臣乃請立悼武王長子酈侯台55為呂王。割齊之濟南郡為呂國56。
五月丙申57,趙王宮叢臺58災。
秋,桃李華59。
二年(乙卯 西元前一八六年)
冬,十一月,呂肅王台薨60。
春,正月乙卯61,地震。羌道、武都道62山崩。
夏,五月丙申63,封楚元王子郢客64為上邳侯65,齊悼惠王子章66為朱虛侯67,令入宿衛68,又以呂祿女妻章69。
六月丙戌晦70,日有食之71。
秋,七月,恆山哀王不疑72薨。
行八銖錢73。
癸丑74,立襄成侯山為恆山王,更名義。
三年(丙辰 西元前一八五年)
夏,江水、漢水溢75,流76四千餘家。
秋,星晝見77。
伊水、洛水78溢,流千六百餘家。汝水79溢,流八百餘家。
四年(丁巳 西元前一八四年)
春,二月癸未80,立所名孝惠子太81為昌平侯82。
夏,四月丙申83,太后封女弟84為臨光侯85。
少帝寖長86,自知非皇后87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殺吾母而名我88!我壯,即為變89。」太后聞之,幽90之永巷91中,言帝病,左右莫得見。太后語羣臣曰:「今皇帝病,久不已92,失惑昏亂93,不能繼嗣94治天下,其代之95。」羣臣皆頓首言:「皇太后為天下齊民計96,所以安宗廟、社稷甚深,羣臣頓首奉詔97。」遂廢帝,幽殺之98。
五月丙辰99,立恆山王義為帝,更名曰弘。不稱元年,以太后制天下事故也。以軹侯朝為恆山王。
是歲,以平陽侯曹窋100為御史大夫101。
有司102請禁南越關市鐵器103。南越王佗104曰:「高帝立我105,通使物106。今高后聽讒臣,別異蠻夷107,隔絕器物108。此必長沙王計109,欲倚中國擊滅南越,而并王之110,自為功也。」
【章 旨】以上為第一段,寫呂后執政元年(西元前一八七年)至七年間的全國大事,主要寫了呂后殺劉邦和孝惠諸子、封諸呂為王、架空陳平、周勃諸元功大臣將朝廷主要權力都集中於呂氏集團之手,以及周勃、陳平彼此聯絡,劉章為維護劉氏權益勇敢鬥爭並逐漸形成氣候,為最後決戰積蓄了力量等等。
【注 釋】1高皇后 劉邦的皇后,姓呂名雉,字娥姁。惠帝死後,臨朝執政,在位共八年(西元前一八七前一八○年)。事跡詳見《史記‧呂太后本紀》與《漢書‧高后紀》。2太后 即指呂后。現時在位的皇帝是惠帝之子,稱呂氏理應稱太皇太后,但《史記》、《漢書》相沿如此,故《通鑑》亦仍其舊。3諸呂 指呂后的娘家人,如其長兄呂澤、次兄呂釋之等人,都是劉邦的開國功臣。4右丞相陵 王陵,劉邦的開國功臣,以軍功被封為安國侯。事跡詳見《史記‧陳丞相世家》。劉邦稱帝時設「相國」一人,蕭何、曹參相繼為之。惠帝時曹參死,從此改「相國」為「丞相」,設為右左二人,右丞相居上。5刑白馬盟 古代訂立盟約或宣誓時,往往宰殺牲畜以血塗口,是之謂「歃血」,以表其盟誓之莊重。按,劉邦與群臣刑白馬定盟事,本紀不載。6非劉氏而王二句 《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有云:「高祖末年,非劉氏而王者,若(或)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7非約也 不合劉邦當年的規定。8不說 同「不悅」。9左丞相平 陳平,劉邦的開國謀臣,以功封曲逆侯,時任左丞相。事跡詳見《史記‧陳丞相世家》。10太尉勃 劉邦的開國功臣,以軍功封絳侯,高祖末年曾任太尉,後來「太尉」之職取消,至呂后四年又任周勃太尉。11高帝定天下二句 意謂劉邦做了皇帝,就封其劉姓子弟為王。12稱制 行使皇帝職權。制,皇帝的命令。13王諸呂 意即封呂氏兄弟子姪為王。14無所不可 凌稚隆曰:「陳平、周勃不以此時極諫而顧阿諛曲從,乃致釀成其禍,他日雖有安劉之功,僅足以贖今之罪耳。」按,凌氏所云乃從維持封建宗法而言;若從實際情況而論,呂后封其兄弟有何不可?況呂氏兄弟皆戰功累累,不比劉邦封其襁褓中兒更有理由?陳平、周勃之令人討厭,乃在於其看風使舵、投機取巧。15讓 責備。16啑血盟 歃血定盟。啑,通「歃」。17縱欲阿意背約 即使想順從呂后的欲望,背叛高帝的盟約。縱,即使。阿意,曲意迎合他人的意願。阿,曲順以求媚於人。18面折廷爭 當面駁回皇帝的意見,在朝廷上公開堅持自己的主張。19全社稷 意即維護國家的穩定。社稷,指社稷壇,古代帝王祭祀土神和穀神的場所,後人遂習慣地用以代指國家政權。20定劉氏之後 使劉邦的後代繼續守國稱帝。21君亦不如臣 此話恐是陳平等日後編造的自我粉飾之辭。如果呂氏從此篡取了天下,陳平、周勃豈不遂安享其擁立之功?22十一月甲子 十一月二十九。23帝太傅 小傀儡皇帝的太傅。太傅是皇帝或太子的輔導官,為周初的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之一,位極尊貴。東周以來,此職久廢。今呂氏任王陵為太傅,名似提高,實為奪其相權。24遂病免歸 遂稱病辭職歸鄉。25乃以左丞相平為右丞相 由此可知漢時以「右」為上。按,以「左」為上,還是以「右」為上,各個時期、各個地區的習慣不一,如《史記‧魏公子列傳》魏公子迎侯生有所謂「虛左」,乃以「左」為上;而《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又有所謂「以藺相如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云云,則又以「右」為上。《史記》敘入漢以後諸事,以「右」為上者居多。故師古有曰:「右職,高職也;其有得罪下遷者,則曰『左遷』。」26辟陽侯審食其 審食其因曾與太公、呂后一道被項羽所俘虜,所以後來深為呂后所親幸,封辟陽侯,今又任以為左丞相。辟陽,漢縣名,在今河北棗強西南。27不治事 謂不管理其左丞相職內的事務。28令監宮中 令其管理宮廷內的事務,以便於接近呂后。監,監督;管理。29如郎中令 和郎中令管的事務差不多。郎中令,官名,九卿之一,負責守衛宮門、統領帝王侍從,及管理內廷事務。30故 本來;早就。31公卿皆因而決事 朝廷大臣都通過他、借助他來決斷大事。公卿,三公九卿,這裡即泛指朝廷大臣。32趙堯為趙隱王謀 趙堯原為符璽御史,曾為劉邦出主意派御史大夫周昌往任趙國丞相,以保護趙王如意。也正因此而趙堯被劉邦提升為御史大夫。趙隱王,即指趙王如意,死後諡曰隱。33抵堯罪 找藉口而加之以罪,撤職下獄。34任敖 劉邦的開國功臣,此時任上黨郡的郡守。上黨郡的郡治長子,在今山西長子城西南。35沛獄吏 秦時沛縣的監獄小吏。36有德於太后 時劉邦有罪逃走,呂后被下獄,有人侮辱呂后,任敖曾挺身維護之。有德,有恩。有關任敖諸事,詳見《史記‧張丞相列傳》。37臨泗侯呂公 呂后之父,史失其名。曾在劉邦微賤時對其大加賞識,並以其女許配之。劉邦建國後,封以為臨泗侯,早死;今呂后執政,乃追尊之為「宣王」。38周呂令武侯澤 呂澤,呂后的長兄,劉邦的開國功臣,於楚漢戰爭中死事,被劉邦封為「周呂侯」,令武二字是諡。今則更追尊之曰「悼武王」。39以王諸呂為漸 為下一步封呂氏諸人為王做鋪墊。漸,如水之逐步浸潤,意即今之「做鋪墊」、「打基礎」。40除三族罪妖言令 師古曰:「罪之重者戮及三族,過誤之語以為妖言,今謂重酷,皆除之。」41張偃 張敖之子,魯元公主所生。42為魯王 張敖因貫高謀刺劉邦事被降為侯,今公主又死,呂后為心痛外甥,故特封之為魯王,都城即今山東曲阜。43諡公主曰魯元太后 劉邦此女原來只稱「公主」,並無封邑。所以被稱為「魯元公主」,即因其子此時受封為魯王故。44辛卯 四月二十八。45所名孝惠子山 孝惠張皇后因自己不能生子,故而抱取其他妃嬪所生的孩子假說是自己所生,其最長者已即位為傀儡皇帝,其次者名字曰「山」,又名「義」,又名「弘」。46襄城侯 封地襄城即今河南襄城。47朝為軹侯 又有名「朝」者被封為軹侯,封地軹縣(今河南濟源東南)。48武為壺關侯 又有名「武」者,封地壺關(今山西長治西北)。49所名孝惠子彊 劉彊。50淮陽王 國都陳縣(今河南淮陽)。51不疑 劉不疑。52恆山王 國都真定(今石家莊東北)。梁玉繩曰:「孝惠後宮子凡六人,而所謂『太子為帝』者不與焉。『彊』與『不疑』之薨皆無嗣,即以襄城侯為常山王,壺關侯為淮陽王。其後常山王立為帝,又以軹侯朝為常山王。此五人紀、表所書並同,而紀獨不及『平昌侯大』何哉?『大』封於四年二月,比五人為後,想以其甚幼耳。」53大謁者張釋 大謁者,諸謁者之長,為帝王主管收發、傳達以及贊禮等等,上屬郎中令。張釋,也作「張澤」、「張卿」,任「大謁者」之職。54風 用含蓄的語言暗示。55酈侯台 呂台,呂澤之子,因其父死事,故呂台被劉邦封為酈侯。56割齊之濟南郡為呂國 此呂后一箭雙鵰之法,既壯大呂氏,又削弱劉氏。從此齊國的濟南郡改稱「呂國」,國都東平陵(在今山東章丘西北)。齊王劉肥原來轄有七個郡,為逃避呂后迫害而獻給魯元公主一個城陽郡,今又讓呂台佔去一個郡,還有五個郡。57五月丙申 五月初四。58叢臺 趙國都城的名勝,原為戰國時趙武靈王所建。59秋二句 秋天非桃李開花之時,今開花不時,古人視以為災變,故書於史。60呂肅王台薨 呂肅王台即呂台,肅字是諡。按,西元一九九九年在山東濟南之洛莊發見巨大豪華漢墓,出土大批珍貴文物,經考察,此墓的墓主即呂台。61正月乙卯 正月二十六。62羌道武都道 西漢時的二縣名,羌道在今甘肅岷縣東南,武都道在今甘肅武都東北。當時凡縣內有少數民族聚居者則稱「道」。63五月丙申 五月初九。64楚元王子郢客 劉郢客,劉邦弟楚元王劉交之子。楚國的都城即今江蘇徐州。65上邳侯 封地上邳縣,縣治在今山東滕縣南。66齊悼惠王子章 劉章,劉邦子齊悼惠王劉肥之子,齊哀王劉襄之弟。事跡詳見《史記‧齊悼惠王世家》。67朱虛侯 封地朱虛縣,在今山東臨胊東南。68宿衛 在宮中擔任警衛。按,呂后調劉章進京,實有監督,並用以為人質之意。69以呂祿女妻章 同時又想通過聯姻以拉攏收買之。呂祿是呂后之姪,呂后次兄呂釋之之子。被封為胡陵侯。70六月丙戌晦 六月的最末一天是丙戌日。晦,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71日有食之 這天日蝕。古人視日蝕為最大天變,故例皆書之於史。72恆山哀王不疑 劉不疑,哀字是諡。73行八銖錢 流通、使用八銖錢。行,流通。八銖錢,實際重半兩。74癸丑 七月二十七。75江水漢水溢 長江、漢水氾濫。江水,即今之長江。漢水,長江的支流,流經陝西南部,至湖北入長江。溢,氾濫。76流 沖;沖走。77星晝見 星辰白天出現,古人視為天變,故書於史。見,通「現」。78伊水洛水 流經今河南西部,伊水匯入洛水,洛水匯入黃河。79汝水 流經今河南南部,東流入淮水。80二月癸未 二月初七。81孝惠子太 劉太。82昌平侯 封地昌平縣。按,錢穆以為此「昌平」應作「平昌」,在今山東諸城東南。83四月丙申 四月二十。84女弟 呂,呂后之妹,樊噲之妻。85臨光侯 梁玉繩《史記志疑》曰:「此及噲傳並作『臨光』,《漢書》亦然;而如淳〈文帝紀〉注作『林光』,疑古通假字。蓋以女人封侯,且為呂氏謀主,未必遠封他所,亦不聞有地名『臨光』者。《三輔黃圖》云:『林光宮在雲陽縣界』,得無以主林光宮而食邑雲陽邪?」86少帝寖長 現時在位的小傀儡皇帝越長越大。少帝,即後宮妃嬪之子,呂后殺其母,張皇后假說是自己所生,現時在位為帝者。寖,逐漸。87皇后 此指張皇后,魯元公主與張敖之女。按,此處用語混亂,不可為訓。所謂「皇后」自應稱皇帝之妻,豈能仍稱皇帝之母曰「皇后」?88名我 把我說成她的兒子。89即為變 意即要發動政變為母報仇。也有人以為是要把名分變過來。90幽 囚禁。91永巷 宮中囚禁犯人的場所。92不已 不完;不痊癒。93失惑昏亂 精神錯亂,神志不清。94繼嗣 這裡猶言「繼續」。95其代之 《漢書》作「其議代之」,意謂「我想撤換他,你們大家討論一下」。96為天下齊民計 為普天下的黎民百姓考慮。齊民,猶言「平民」。計,計慮;謀劃。97奉詔 意即按您的命令行事。98遂廢帝二句 郭嵩燾曰:「惠帝崩,太子即位,年三歲耳。立四年而太后廢之,其年不過六七歲。」99五月丙辰 五月十一。100曹窋 曹參之子,襲父爵為平陽侯。101御史大夫 「三公」之一,掌監察糾彈,職同副丞相。丞相有缺,照例以御史大夫增補。102有司 主管該項事務的官員。103請禁南越關市鐵器 請求禁止向南越國出售鐵器。關市,原指邊境貿易市場,這裡用如動詞,即指交易。104南越王佗 趙佗,因其曾為南海尉,故又稱「尉佗」。乘秦末農民起義與楚漢戰爭之際,以兵力統一嶺南諸郡,自立為南越王,都城番禺,即今廣州。劉邦稱帝後,派陸賈勸其稱臣於漢。事跡詳見《史記‧南越列傳》。105高帝立我 意即承認、加封我為南越王。106通使物 互通使節,相互貿易。107別異蠻夷 對我們少數民族另眼相看。別異,視為另類。108隔絕器物 禁止把某些東西賣給我們。109此必長沙王計 這一定是長沙王吳右的主意。吳右是長沙王吳芮的後代。110滅南越二句 兼併南越,而稱王於兩片國土。
【校 記】1君 原作「軍」。據章鈺校,甲十五行本、乙十一行本、孔天胤本皆作「君」,張瑛《通鑑校勘記》同。今從諸本及《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通鑑紀事本末》改。
【語 譯】高皇后
元年(甲寅 西元前一八七年)
冬季,呂太后想封自己娘家呂姓的兄弟們為王,便去徵求右丞相王陵的意見,王陵說:「高帝劉邦曾經殺白馬歃血,與群臣訂立盟約說『不是劉姓的封王,天下的人就共同討伐他。』如果封呂姓兄弟子姪為王,就違背了盟約。」呂太后很不高興,又去問左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兩人都說:「高帝劉邦平定了天下,所以把劉姓的子弟都封了王;如今是太后行使皇帝職權,封呂氏的兄弟子姪為王,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呂太后一聽就很高興。當日罷朝之後,王陵責問陳平和絳侯周勃,他說:「當初高帝與大臣殺白馬歃血訂立盟約的時候,你們難道沒有在場嗎!現在高皇帝死了,呂太后成了女君主,她想要封那些姓呂的為王,你們即使是為了逢迎太后而違背盟約,將來死了之後,有什麼臉面見高皇帝於地下呢?」陳平、周勃說:「現在,在朝堂之上當面駁回皇帝的意見、公開堅持自己的主張,我們比不上你;但是在維護國家穩定、使高皇帝的後代能繼續守國稱帝方面你也比不上我們。」王陵聽了以後,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他們。
十一月二十九日甲子,呂太后任命王陵為小皇帝的太傅,實際上是奪去了他丞相的實權。王陵稱說自己年老有病請求告老還鄉。呂太后任命左丞相陳平為右丞相,任命辟陽侯審食其為左丞相,但不負責處理左丞相職務之內的事務,只是負責管理宮廷內的事務,和郎中令管理的事務差不多。審食其一向受到太后的寵幸,所以朝中大臣都通過他、或借助他來裁決政事。
呂太后怨恨趙堯為了趙隱王如意而給高皇帝劉邦出謀劃策,因而罷免了他的職務,以懲治他過去的罪過。
上黨太守任敖曾經擔任過沛縣的監獄官,對呂太后有恩,於是呂太后就任命任敖為御史大夫。
太后又追尊自己的父親、臨泗侯呂公為宣王,追封亡兄周呂令武侯呂澤為悼武王,想以此作為下一步大肆封賞呂姓為王的鋪墊。
春季,正月,下令廢除秦朝的滅三族以及過誤之語即為妖言的律令條款。
夏季,四月,魯元公主去世。封魯元公主的兒子張偃為魯王,尊魯元公主為魯元太后。
四月二十八日辛卯,封孝惠帝名義上的兒子劉山為襄城侯,劉朝為軹侯,劉武為壺關侯。
太后想封呂姓的人為王,於是便先將孝惠帝的兒子劉彊封為淮陽王,劉不疑封為恆山王。又讓擔任大謁者的張釋去暗示諸位大臣,大臣們於是奏請呂太后封悼武王的長子酈侯呂台為呂王。將齊國的濟南郡劃分出來設立為呂國。
五月初四日丙申,趙王都城中的叢臺發生火災。
秋天,桃樹、李樹開花。
二年(乙卯 西元前一八六年)
冬天,十一月,呂肅王呂台去世。
春季,正月二十六日乙卯,發生地震。羌道、武都道發生山崩。
夏季,五月初九日丙申,封楚元王劉交的兒子劉郢客為上邳侯,封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劉章為朱虛侯,同時讓他到宮中擔任警衛,又把呂祿的女兒許給劉章為妻。
六月最後一天三十是日丙戌,發生日蝕。
秋季,七月,恆山哀王劉不疑去世。
開始流通使用八銖錢。
七月二十七日癸丑,封襄成侯劉山為恆山王,劉山更名為劉義。
三年(丙辰 西元前一八五年)
夏季,長江、漢水氾濫成災,被洪水沖走的有四千多戶。
秋季,大白天能看到星辰。
伊水、洛水氾濫,因遭受水災而四處漂泊的有一千六百多戶。汝水氾濫,遭受水災而四處漂泊的有八百多戶。
四年(丁巳 西元前一八四年)
春季,二月初七日癸未,封孝惠帝劉盈的兒子劉太為昌平侯。
夏天,四月二十日丙申,呂太后封自己的妹妹呂為臨光侯。
少帝劉恭逐漸長大,知道自己不是張皇后所生,於是說:「張皇后怎麼能殺死我的母親,而把我說成是她的兒子!等我長大了,我就發動政變為我的母親報仇。」呂太后聽說之後,就把少帝劉恭囚禁在永巷中,對外聲稱小皇帝有病,就連小皇帝身邊侍奉的人也不能見到他。呂太后又對大臣們說:「如今皇帝生病很久了,一直不見痊癒,目前他已經是神志不清,精神錯亂,不能再讓他繼續治理天下了;我準備撤換他,你們商量一下。」大臣們都連連磕頭說:「太后為天下的黎民百姓著想,為了國家社稷,考慮得非常深遠,我們一定遵從您的詔命。」於是將少帝劉恭廢掉,並將他暗中殺死。
五月十一日丙辰,立恆山王劉義為皇帝,劉義改名為劉弘。這年不稱元年,因為是太后掌管國家大事。封軹侯劉朝為恆山王。
這年,任命平陽侯曹窋為御史大夫。
有關部門的官員奏請禁止向南越國出售鐵器。南越王趙佗說:「漢高帝承認並加封我為南越王,准許南越國與中國互通貿易。如今呂太后聽信大臣的讒言,把我們當做蠻夷而加以歧視,禁止將鐵器賣給我們。這一定是長沙王吳右的主意,他想借助中國的力量兼併我們南越,然後由他稱王於這片土地,因為他把這當做他自己的功勞。」
卷第十三(節錄)
漢紀五 起閼逢攝提格(甲寅 西元前一八七年),盡昭陽大淵獻(癸亥 西元前一七八年),凡十年。
【題 解】本卷寫了高后元年(西元前一八七年)至文帝二年(西元前一七八年)共十年間的全國大事,其中最主要的是寫了惠帝死後呂后親自臨朝執政,繼之前報復性地殺死戚夫人與趙王如意後,又殺了劉邦的其他兒子劉友、劉恢;與此同時大量分封諸呂為王為侯,將朝廷的一切軍政大權集中於呂產、呂祿等人之手,連已經極力投靠呂氏的陳平、周勃等元老功臣的權力也被架空,將其驅入反呂陣營。至呂后一死,齊王劉襄首先起兵發難...
作者序
《新譯資治通鑑》序
唐太宗嘗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見歷史具有「鑑往知來」的效果。中國人最注重歷史。在儒家奉為圭臬的十三部經典中,屬於歷史記載者便佔了四部之多;而清代集圖書之大成的「四庫全書」,更將「史部」列名四部第二,足證歷朝統治者對於編修史書之重視。若從文體分,又以紀傳體、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最為人所熟知。而編年體史書的起源最早。編年體始創於春秋,依歷史發生的先後順序加以編撰紀載,較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有《春秋》、《竹書紀年》,而將之推上頂峰者,則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其記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迄於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橫跨十六個朝代,時間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想要瞭解各朝代的興衰更替、透析歷史洪流的固定脈絡,熟讀《資治通鑑》,絕對有助於貫通古今、記取教訓。
敝局自西元二○○一年規劃出版《新譯資治通鑑》,並覓尋對此方面具有相當研究之專家學者,歷經千辛萬苦,終獲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張大可教授,與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韓兆琦教授首肯,共同承擔本書的注譯工作,並從二○○六年開始陸續交稿。經過多年努力,埋首案牘、辛苦撰稿,終在二○一一年全部稿齊。
二位教授於點校、注譯等各方面著力頗深、極富學術性,對於本書的貢獻實功不可沒。然而此時距規劃出版此書已逾十年,一則相關學術成果迭出,或有新舊爭鳴;二則受社會變遷帶來教育發展、思維變化等諸多影響,現今學子與社會大眾的古文能力已不比從前,一般讀者恐難吸收箇中菁華,如此即行出版,有悖初衷。鑑於二位教授年事已高,故此,敝局特別邀請前北京大學中文系侯忠義教授、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吳樹平先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林嵩副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在尊重原稿基礎上,針對書中部分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與修改,期使本書汲取新意並深入淺出,以達學術與普及兼備、雅俗共賞之目標。經過諸位學者專家齊心努力,終至圓滿完成。
本書能夠順利出版,要感謝以下諸位專家學者:張大可、韓兆琦、侯忠義、吳樹平、楊振紅、賴長揚、馬怡、駢宇騫、陳抗、魏連科、張文質、林嵩、汪華龍、滑裕、謝振華、孔令潔、孫秋婷、章鴻昊,共同承擔此一浩大工程。亦要向排校過程中,一同參與相關工作的編輯部同仁致上最大的敬意。因為有大家的通力合作、無私付出,方能使本書順利付梓,不勝感激。本書雖經細心核校,仍恐有所疏漏,尚祈各界方家不吝指教,以使本書俾臻完善。
三民書局編輯部 謹誌
《新譯資治通鑑》序
唐太宗嘗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見歷史具有「鑑往知來」的效果。中國人最注重歷史。在儒家奉為圭臬的十三部經典中,屬於歷史記載者便佔了四部之多;而清代集圖書之大成的「四庫全書」,更將「史部」列名四部第二,足證歷朝統治者對於編修史書之重視。若從文體分,又以紀傳體、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最為人所熟知。而編年體史書的起源最早。編年體始創於春秋,依歷史發生的先後順序加以編撰紀載,較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有《春秋》、《竹書紀年》,而將之推上頂峰者,...
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新譯資治通鑑》序
導 讀
凡 例
第三冊
卷第十三 漢紀五 西元前一八七至前一七八年 一
卷第十四 漢紀六 西元前一七七至前一七○年 七七
卷第十五 漢紀七 西元前一六九至前一五五年 一三九
卷第十六 漢紀八 西元前一五四至前一四一年 二一一
卷第十七 漢紀九 西元前一四○至前一三四年 二九九
卷第十八 漢紀十 西元前一三三至前一二五年 三七五
卷第十九 漢紀十一 西元前一二四至前一一九年 四五九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新譯資治通鑑》序
導 讀
凡 例
第三冊
卷第十三 漢紀五 西元前一八七至前一七八年 一
卷第十四 漢紀六 西元前一七七至前一七○年 七七
卷第十五 漢紀七 西元前一六九至前一五五年 一三九
卷第十六 漢紀八 西元前一五四至前一四一年 二一一
卷第十七 漢紀九 西元前一四○至前一三四年 二九九
卷第十八 漢紀十 西元前一三三至前一二五年 三七五
卷第十九 漢紀十一 西元前一二四至前一一九年 四五九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7-02-06ISBN/ISSN:978957146221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54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