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是司馬光領銜修撰的歷史名著,全書兩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記載了戰國初年迄於五代末葉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宋神宗賜名「資治通鑑」。顧名思義,即史學要「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所以在選用史料以及敘述方面,「專取關國家盛衰,繫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全書內容緊扣於「治、亂、興、衰」四字上。《資治通鑑》吸收《左傳》、《漢紀》,以及紀傳史敘事的優點,在政治軍事中關注禮樂、曆數、天文、地理及經濟、文化等面向,並極力描繪各種戰爭場景,是一部內容豐富的編年通史。
《資治通鑑》的史學價值主要有三:(1)幫助人們貫通古今、以史為鑑。對於瞭解歷史、總結歷史,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2)按年月日記事的方式編纂,讓讀者能夠掌握大勢,並將一定時期歷史演變的概貌展現在讀者面前;(3)廣泛收集史料,遍及正史、雜說,種類達三百餘種,更添內容的豐富與價值。
本書由張大可、韓兆琦等多位學者教授共同點校注譯。正文以清胡克家本為底本,參考章鈺校記與當今研究成果釐定文字。每卷開頭皆有「題解」,指出該卷大事內容,「章旨」則以注釋段落首尾完備的大事件為單元,述與評結合,提示重要史事。「注釋」詳盡明確、「校記」勘校嚴謹、「語譯」通順流暢。卷末則有「研析」,評點大事、總結史實。真正達到普及學術,雅俗共賞,對於專家學者與一般讀者,都有極大的幫助。
本冊記載隋紀一(西元五八九年)至隋紀八(西元六一七年)間的大事。
作者簡介:
張大可,重慶市長壽縣人,生於一九四○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畢業,曾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甘肅省中青年歷史學會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歷史文獻學和秦漢三國史的教學與研究,發表有論文百餘篇,出版個人學術專著《史記研究》、《三國史研究》、《中國歷史文獻學》等近十部,並獲得全國及省級社科優秀圖書獎。
韓兆琦,天津市靜海縣人,生於一九三三年。一九五九年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一九六二年復旦大學古典文學研究生畢業。歷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兼職有中國《史記》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著有《史記箋證》、《新譯史記》等二十餘種相關著作,為著名的《史記》與傳記文學研究專家。
章節試閱
卷第一百七十七(節錄)
隋1紀一 起屠維作噩(己酉 西元五八九年),盡重光大淵獻(辛亥 西元五九一年),凡三年。
【題 解】本卷載述西元五八九五九一年隋統一全國初始三年史事。時當隋文帝開皇九年至十一年。本卷著重記述開皇九年隋滅陳的過程。開皇十年、十一年無大事。隋滅陳,以大吞小,隋文帝為英武之主,陳後主是昏庸信讒的亡國之主,以英武對昏庸,故隋滅陳如摧枯拉朽,陳旬月即亡。
高祖文皇帝2上之上
開皇九年3(己酉 西元五八九年)
春,正月乙丑朔4,陳主朝會羣臣,大霧四塞,入人鼻,皆辛酸,陳主昏睡,至晡時5乃寤。
是日,賀若弼自廣陵引兵濟江。先是弼以老馬多買陳船而匿之,買弊船五六十艘,置於瀆6內。陳人覘之,以為內國7無船。弼又請緣江防人每交代8之際,必集廣陵,於是大列旗幟,營幕被野。陳人以為隋兵大至,急發兵為備,既知防人交代,其眾復散。後以為常,不復設備。又使兵緣江時獵9,人馬喧譟10。故弼之濟江,陳人不覺。韓擒虎將五百人自橫江11宵濟采石12,守者皆醉,遂克之。晉王廣帥大軍屯六合鎮13桃葉山14。
丙寅15,采石戍主徐子建馳啓告變。丁卯16,召公卿入議軍旅17。戊辰18,陳主下詔曰:「犬羊19陵縱,侵竊郊畿20,蜂蠆21有毒,宜時掃定。朕當親御六師22,廓清23八表24,內外並可戒嚴。」以驃騎將軍蕭摩訶、護軍將軍樊毅、中領軍魯廣達並為都督,司空司馬消難、湘州刺史施文慶並為大監軍25,遣南豫州刺史樊猛26帥舟師出白下27,散騎常侍皋文奏將兵鎮南豫州。重立賞格28,僧、尼、道士,盡令執役29。
庚午30,賀若弼攻拔京口,執南徐州刺史黃恪。弼軍令嚴肅,秋毫不犯,有軍士於民間酤酒31者,弼立斬之。所俘獲六千餘人,弼皆釋之,給糧勞遣32,付以敕書,令分道宣諭33。於是所至風靡。
樊猛在建康34,其子巡攝行35南豫州事。辛未36,韓擒虎進攻姑孰37,半日拔之,執巡及其家口。皋文奏敗還。江南父老素聞擒虎威信,來謁軍門者晝夜不絕。
魯廣達之子世真38在新蔡39,與其弟世雄及所部降於擒虎,遣使致書招廣達。廣達時屯建康,自劾40,詣廷尉41請罪。陳主慰勞之,加賜黃金,遣還營。樊猛與左衛將軍蔣元遜將青龍八十艘於白下遊弈42,以禦六合兵43,陳主以猛妻子在隋軍,懼有異志,欲使鎮東大將軍任忠代之,令蕭摩訶徐諭44猛,猛不悅,陳主重傷其意45而止。
於是賀若弼自北道46,韓擒虎自南道47並進,緣江諸戍,望風盡走。弼分兵斷曲阿之衝48而入。陳主命司徒豫章王叔英屯朝堂,蕭摩訶屯樂遊苑,樊毅屯耆闍寺,魯廣達屯白土岡49,忠武將軍孔範屯寶田寺。己卯50,任忠自吳興51入赴,仍屯朱雀門52。
辛未53,賀若弼進據鍾山54,頓白土岡之東。晉王廣遣總管杜彥55與韓擒虎合軍,步騎二萬屯于新林。蘄州總管王世積以舟師出九江,破陳將紀瑱於蘄口,陳人大駭,降者相繼。晉王廣上狀56,帝大悅,宴賜羣臣。
時建康甲士尚十餘萬人,陳主素怯懦,不達57軍事1,唯晝2夜啼泣,臺內處分58,一以委施文慶。文慶既知諸將疾己,恐其有功,乃奏曰:「此等3怏怏,素不伏官,迫此事機,那可專信?」由是諸將凡有啓請,率皆不行。
賀若弼之攻京口也,蕭摩訶請將兵逆戰59,陳主不許。及弼至鍾山,摩訶又曰:「弼懸軍深入,壘塹60未堅,出兵掩襲,可以必克。」又不許。陳主召摩訶、任忠等4於內殿議軍事,忠曰:「兵法:客61貴速戰,主62貴持重。今國家足食足兵5,宜固守臺城,緣淮立柵,北軍63雖來,勿與交戰。分兵斷江路,無令彼信得通。給臣精兵一萬,金翅64三百艘,下江徑掩六合,彼大軍必謂其度江將士已被俘獲,自然挫氣65。淮南土人66與臣舊相知悉,今聞臣往,必皆景從67。臣復揚聲68欲往徐州,斷彼歸路,則諸軍不擊自去。待春水既漲,上江69周羅睺等眾軍必沿流赴援。此良策也。」陳主不能從。明日,欻然70曰:「兵久不決,令人腹煩71,可呼蕭郎72一出擊之。」任忠叩頭苦請勿戰。孔範又奏:「請作一決,當為官勒石燕然73。」陳主從之,謂摩訶曰:「公可為我一決!」摩訶曰:「從來行陳74,為國為身,今日之事,兼為妻子。」陳主多出金帛賦75諸軍以充賞。甲申76,使魯廣達陳於白土岡,居諸軍之南,任忠次之,樊毅、孔範又次之,蕭摩訶軍最在北。諸軍南北亙77二十里,首尾進退不相知。
【章 旨】以上為第一段,寫隋文帝滅陳,破金陵,消滅陳朝主力軍隊的戰鬥過程。
【注 釋】1隋 隋朝國號。初楊忠以功封隨國公,子堅襲爵受周禪,遂以隨為國號。因惡隨字帶辶,辶訓為走,故去辶為隋。2高祖文皇帝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西元五八一六○四年在位。3開皇九年 隋文帝於陳宣帝太建十三年(西元五八一年)受周禪,至此年平陳,統一天下,《資治通鑑》記事始以開皇繫年。4乙丑朔 正月初一日。5晡時 古人進餐習慣,吃第二頓飯是在晡時。即每天下午三至五時。古時「晡」與「餔」相通。6瀆 溝渠;水道。7內國 即中國。隋避楊忠諱,改中作內。8交代 換防。9時獵 經常打獵。時,時常。10喧譟 大聲喧鬧。11橫江 津渡名,即橫江浦,在今安徽和縣東南長江北岸。12采石 地名,即采石磯,在今安徽當塗北采石。13六合鎮 地名,在今江蘇六合。14桃葉山 地名,在今江蘇六合南。15丙寅 正月初二日。16丁卯 正月初三日。17軍旅 軍事;戰爭。18戊辰 正月初四日。19犬羊 是陳後主對隋軍的蔑稱。20郊畿 指陳都城地區。古代稱距都城百里為郊,天子所直轄之地為畿。21蜂蠆 蜂與蠍。毒蟲的泛稱。22六師 即六軍。周制,天子有六軍。後作為全國軍隊的統稱。23廓清 肅清;澄清。24八表 八方之外,指極遠的地方。25大監軍 官名,掌監察軍事。26樊猛 字智烈,南陽湖陽(今河南唐河縣西南湖陽鎮)人。仕陳,官至南豫州刺史,後降隋。傳附《陳書‧樊毅傳》、《南史‧樊毅傳》。27白下 地名,在今江蘇南京北。28賞格 懸賞所定的等級、標準。29執役 服役。30庚午 正月初六日。31酤酒 買酒。酤,買。32勞遣 安慰而遣送。33宣諭 宣傳、告訴。諭,同「喻」。34建康 陳朝都城,在今江蘇南京。35攝行 代理。此指樊巡代替其父處理南豫州軍政之事。36辛未 正月初七日。37姑孰 南豫州治所,在今安徽當塗境。38世真 魯廣達長子。事附《陳書‧魯廣達傳》、《南史‧魯廣達傳》。39新蔡 郡名,治所苞信縣,在今河南息縣東北苞信集。40自劾 自己彈劾自己的罪行。41廷尉 官名,古代九卿之一,掌刑法。42遊弈 來回巡邏。43六合兵 指隋軍。此時晉王楊廣率大軍駐紮於六合鎮桃葉山。44徐諭 慢慢地告訴。45重傷其意 難以傷害樊猛的心意。重,難的意思。46北道 指從京口進軍。京口在建康偏北,故稱北道。47南道 指從姑孰進軍。姑孰在建康偏南,故稱南道。48斷曲阿之衝 曲阿,本指雲陽,秦朝時,傳說此地有天子氣,鑿北岡以敗其勢,截直使阿曲,因名曲阿縣。在今江蘇丹陽。賀若弼為阻止三吳之兵援救建康,故分兵斷其要衝。49白土岡 地名,在今江蘇南京東。50己卯 正月十五日。51吳興 郡名,治所烏程縣,在今浙江吳興南下菰城。52朱雀門 城門名,一名大航門,建康城南面城門。53辛未 前已有辛未,此恐誤。按,《陳書》卷八〈後主紀〉作「辛巳,賀若弼進據鍾山」,《南史》同。據此,「未」當改為「巳」。辛巳,正月十七日。54鍾山 山名,即紫金山。在今江蘇南京東。55杜彥 (西元五四二六○一年)雲中(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人,歷仕周、隋,官至雲州總管。傳見《隋書》卷五十五、《北史》卷七十三。56上狀 把伐陳的進軍情狀上奏隋文帝。狀,文體的一種,向上級陳述事實的文書。57達 通達;通曉。58臺內處分 朝廷政事的處理安排。臺,晉、宋時稱朝廷禁省為臺。59逆戰 迎戰;迎擊敵軍。60壘塹 軍營的圍牆和護營的濠溝。61客 指進攻的一方。62主 指被進攻的一方。63北軍 指隋軍。隋軍自北方而來,故稱北軍。64金翅 戰艦名。65挫氣 挫傷銳氣。66土人 土著人;當地人。67景從 緊相追隨,如影隨形。景,「影」本字。68揚聲 聲言;公開宣稱。69上江 長江上游。70欻然 忽然;迅疾的樣子。71腹煩 心中煩惱。腹,心中。72蕭郎 指蕭摩訶。73勒石燕然 東漢竇憲曾出擊匈奴,取得勝利,在燕然山立碑,以紀其功。事詳《後漢書‧竇憲傳》。勒石,刻文於石。燕然,山名,即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74行陳 軍隊行列。此指出軍打仗。陳,同「陣」。75賦 給與;分給。76甲申 正月二十日。77亙 連綿。
【校 記】1事 原作「士」。據章鈺校,乙十一行本、孔天胤本皆作「事」,張敦仁《通鑑刊本識誤》、張瑛《通鑑校勘記》同,今據改。2晝 原作「日」。據章鈺校,甲十一行本、乙十一行本皆作「晝」,今據改。按,《南史‧恩幸‧施文慶傳》作「晝」。3等 原作「輩」。據章鈺校,甲十一行本、乙十一行本、孔天胤本皆作「等」,今據改。按,《南史‧恩幸‧施文慶傳》作「等」。
【語 譯】高祖文皇帝上之上
開皇九年(己酉 西元五八九年)
春,正月初一日乙丑,陳後主朝會群臣,四方大霧漫天,呼吸入鼻,全是辛酸氣味,陳後主昏睡,直到晡時才醒。
這一天,隋朝大將賀若弼從廣陵率軍渡過長江。此前,賀若弼用老馬買了很多陳朝的船藏匿起來,又買了五六十艘破船,擺放在入江的水道之中。陳朝人偵察到了,以為北方中國沒有渡江的船。賀若弼又請求緣江戍守的人換防時,一定要集中在廣陵,大肆張揚旗幟,營帳遍野。陳朝人以為隋兵大規模來到,急忙調兵防守,知道是隋軍換防以後,集結的兵力又解散了。此後陳人以為這是隋軍的常態,便不再防備。賀若弼又派兵沿江時常打獵,人馬喧鬧。所以賀若弼渡江,陳朝軍人並沒有發覺。韓擒虎帶領五百人從橫江浦夜渡采石,陳朝守軍都喝醉了,於是防守據點被攻佔。晉王楊廣率領大軍屯駐在六合鎮桃葉山。
正月初二日丙寅,陳朝戍守采石的主將徐子建飛騎赴都城上表告急。初三日丁卯,陳後主召集公卿大臣進宮商議軍事。初四日戊辰,陳後主下詔書說:「犬羊敵軍肆意陵逼,侵犯我朝都城郊區,猶如有毒的蜂蠆,應及時消滅。朕要親率六軍,肅清八方,京城內外都要戒嚴。」於是任命驃騎將軍蕭摩訶、護軍將軍樊毅、中領軍魯廣達都擔任都督,任命司空司馬消難、湘州刺史施文慶都擔任大監軍,並派遣南豫州刺史樊猛統率水軍從白下出發,散騎常侍皋文奏率兵鎮守南豫州。制定重賞規格,令僧侶、尼姑、道士全都服役。
正月初六日庚午,賀若弼攻佔京口,俘虜陳朝南徐州刺史黃恪。賀若弼軍紀嚴明,秋毫不犯,有士兵到百姓家買酒喝,賀若弼立即斬了他。被俘的陳朝軍隊六千餘人,賀若弼全部釋放了,還發給糧食,加以安慰,遣返回家,並把隋文帝的敕書交給他們分別帶往各地散發。所以,隋軍所到之處望風披靡。
樊猛在建康,由他兒子樊巡代理南豫州政事。正月初七日辛未,韓擒虎進攻姑孰,半天時間就攻克了,活捉了樊巡及其家屬。皋文奏敗退而回。江南父老一直就聽說過韓擒虎的威名和誠信,前來軍營拜謁的人日夜不斷。
魯廣達的兒子魯世真在新蔡,與其弟魯世雄和他的部眾投降了韓擒虎,派使者送信招降父親魯廣達。魯廣達當時駐守建康,上表彈劾自己,前往廷尉府請求治罪。陳後主安慰他,賞賜很多黃金,派他返回軍營。樊猛和左衛將軍蔣元遜率領八十艘青龍戰船在白下巡邏,防禦六合方面的隋軍;陳後主因為樊猛的妻子兒女全在隋軍手中,害怕他有二心,想派鎮東大將軍任忠代替他,讓蕭摩訶慢慢勸諭樊猛,樊猛很不高興,陳後主難以傷害樊猛的心意,只好作罷。
這時賀若弼從建康北面的京口進軍,韓擒虎從建康南面的姑孰同時進軍,陳朝沿江各戍所都望風而逃。賀若弼派兵切斷曲阿交通要道,進逼建康。陳後主命司徒豫章王陳叔英駐守朝堂,蕭摩訶駐守樂遊苑,樊毅駐守耆闍寺,魯廣達駐守白土岡,忠武將軍孔範駐守寶田寺。正月十五日己卯,任忠從吳興赴援京師,仍然屯駐朱雀門。
辛未日,賀若弼率軍佔領鍾山,駐軍白土岡東面。晉王楊廣派總管杜彥與韓擒虎會師,共有步兵、騎兵兩萬人屯駐新林。隋蘄州總管王世積率水軍從九江出發,在蘄口打敗陳將紀瑱,陳朝將士大為驚駭,接連向隋軍投降。晉王楊廣上表奏報戰況,文帝大為高興,賜宴群臣。
當時在建康的陳朝軍隊還有十餘萬人,陳後主向來懦弱,不懂軍事,只是晝夜啼泣,朝廷內所有事務的處理,全部交給了施文慶。施文慶已經知道眾將領痛恨自己,怕他們建立戰功,便上奏說:「這些人心懷不滿,一向不誠心服從陛下,臨近此危急關頭,怎能完全相信他們?」因此眾將領的所有啟奏請求,都得不到批准。
賀若弼攻打京口時,蕭摩訶請求領兵迎戰,陳後主不同意。等到賀若弼到達鍾山,蕭摩訶又說:「賀若弼孤軍深入,營壘戰壕還沒有修築堅固,我們出兵突襲,一定可以取勝。」陳後主還是沒有同意。陳後主召來蕭摩訶、任忠等人在內殿商議軍事,任忠說:「兵法說:進攻的一方重在速戰速決,被進攻的一方貴在穩重。現在我們足食足兵,應該固守宮城,沿秦淮河建立柵欄,隋軍即使來攻,我們不與他們交戰。同時派兵截斷長江水路,不讓敵人音訊相通。陛下給我一萬精兵,三百艘金翅戰船,順江而下,直取六合鎮,隋國大軍必定會認為他們渡過長江的將士已經被俘,士氣自會受挫。淮南當地百姓從前就與臣熟悉,現在得知是臣率軍前去,一定緊相追隨。臣再揚言要去攻打徐州,截斷敵人歸路,那麼各路隋軍就會不戰自退。等到春天江河水漲,上游周羅睺等各路軍隊必然順流而下前來救援。這是良策。」陳後主不能聽從。第二天,陳後主忽然說:「兩軍相持長期不決戰,令人心煩,可叫蕭郎出兵攻擊。」任忠磕頭苦苦請求不要出戰。孔範又上奏說:「請求與隋軍一決勝負,我將為陛下在燕然山刻石紀功。」陳後主聽從了孔範的意見,對蕭摩訶說:「你可為我決此一戰!」蕭摩訶說:「向來打仗是為國為己,今天決戰,還要為妻子兒子。」陳後主拿出許多金銀絲帛,分發給各軍作獎賞。正月二十日甲申,派魯廣達在白土岡布陣,地理位置在各軍的最南邊,在他的北邊是任忠,再往北是樊毅、孔範,蕭摩訶軍隊的位置在最北邊。各軍陣列南北綿延二十里,前後進退互不知曉。
卷第一百七十七(節錄)
隋1紀一 起屠維作噩(己酉 西元五八九年),盡重光大淵獻(辛亥 西元五九一年),凡三年。
【題 解】本卷載述西元五八九五九一年隋統一全國初始三年史事。時當隋文帝開皇九年至十一年。本卷著重記述開皇九年隋滅陳的過程。開皇十年、十一年無大事。隋滅陳,以大吞小,隋文帝為英武之主,陳後主是昏庸信讒的亡國之主,以英武對昏庸,故隋滅陳如摧枯拉朽,陳旬月即亡。
高祖文皇帝2上之上
開皇九年3(己酉 西元五八九年)
春,正月乙丑朔4,陳主朝會羣臣,大霧四塞,入人鼻,皆辛酸,陳主昏睡,至晡時5乃寤...
作者序
《新譯資治通鑑》序
唐太宗嘗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見歷史具有「鑑往知來」的效果。中國人最注重歷史。在儒家奉為圭臬的十三部經典中,屬於歷史記載者便佔了四部之多;而清代集圖書之大成的「四庫全書」,更將「史部」列名四部第二,足證歷朝統治者對於編修史書之重視。若從文體分,又以紀傳體、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最為人所熟知。而編年體史書的起源最早。編年體始創於春秋,依歷史發生的先後順序加以編撰紀載,較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有《春秋》、《竹書紀年》,而將之推上頂峰者,則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其記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迄於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橫跨十六個朝代,時間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想要瞭解各朝代的興衰更替、透析歷史洪流的固定脈絡,熟讀《資治通鑑》,絕對有助於貫通古今、記取教訓。
敝局自西元二○○一年規劃出版《新譯資治通鑑》,並覓尋對此方面具有相當研究之專家學者,歷經千辛萬苦,終獲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張大可教授,與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韓兆琦教授首肯,共同承擔本書的注譯工作,並從二○○六年開始陸續交稿。經過多年努力,埋首案牘、辛苦撰稿,終在二○一一年全部稿齊。
二位教授於點校、注譯等各方面著力頗深、極富學術性,對於本書的貢獻實功不可沒。然而此時距規劃出版此書已逾十年,一則相關學術成果迭出,或有新舊爭鳴;二則受社會變遷帶來教育發展、思維變化等諸多影響,現今學子與社會大眾的古文能力已不比從前,一般讀者恐難吸收箇中菁華,如此即行出版,有悖初衷。鑑於二位教授年事已高,故此,敝局特別邀請前北京大學中文系侯忠義教授、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吳樹平先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林嵩副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在尊重原稿基礎上,針對書中部分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與修改,期使本書汲取新意並深入淺出,以達學術與普及兼備、雅俗共賞之目標。經過諸位學者專家齊心努力,終至圓滿完成。
本書能夠順利出版,要感謝以下諸位專家學者:張大可、韓兆琦、侯忠義、吳樹平、楊振紅、賴長揚、馬怡、駢宇騫、陳抗、魏連科、張文質、林嵩、汪華龍、滑裕、謝振華、孔令潔、孫秋婷、章鴻昊,共同承擔此一浩大工程。亦要向排校過程中,一同參與相關工作的編輯部同仁致上最大的敬意。因為有大家的通力合作、無私付出,方能使本書順利付梓,不勝感激。本書雖經細心核校,仍恐有所疏漏,尚祈各界方家不吝指教,以使本書俾臻完善。
三民書局編輯部 謹誌
《新譯資治通鑑》序
唐太宗嘗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見歷史具有「鑑往知來」的效果。中國人最注重歷史。在儒家奉為圭臬的十三部經典中,屬於歷史記載者便佔了四部之多;而清代集圖書之大成的「四庫全書」,更將「史部」列名四部第二,足證歷朝統治者對於編修史書之重視。若從文體分,又以紀傳體、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最為人所熟知。而編年體史書的起源最早。編年體始創於春秋,依歷史發生的先後順序加以編撰紀載,較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有《春秋》、《竹書紀年》,而將之推上頂峰者,...
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新譯資治通鑑》序
導 讀
凡 例
第二十四冊
卷第一百七十七 隋紀一 西元五八九至五九一年 一
卷第一百七十八 隋紀二 西元五九二至五九九年 六五
卷第一百七十九 隋紀三 西元六○○至六○三年 一三一
卷第一百八十 隋紀四 西元六○四至六○七年 一九五
卷第一百八十一 隋紀五 西元六○八至六一二年 二五九
卷第一百八十二 隋紀六 西元六一三至六一五年 三一九
卷第一百八十三 隋紀七 西元六一六至六一七年 三八三
卷第一百八十四 隋紀八 西元六一七年 四四五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新譯資治通鑑》序
導 讀
凡 例
第二十四冊
卷第一百七十七 隋紀一 西元五八九至五九一年 一
卷第一百七十八 隋紀二 西元五九二至五九九年 六五
卷第一百七十九 隋紀三 西元六○○至六○三年 一三一
卷第一百八十 隋紀四 西元六○四至六○七年 一九五
卷第一百八十一 隋紀五 西元六○八至六一二年 二五九
卷第一百八十二 隋紀六 西元六一三至六一五年 三一九
卷第一百八十三 隋紀七 西元六一六至六一七年 三八三
卷第一百八十四 隋紀八 西元六一七年 四四...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7-02-06ISBN/ISSN:978957146243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51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