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耀宗(1893–1979),基督教「三自革新(愛國)運動」發起人,近百年中國基督教歷史中極具爭議的人物,其神學思想及生平長久以來均為中國基督教史的重要議題。本套《全集》的出版,對吳耀宗研究及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研究,裨益甚大。《全集》共四卷(七冊),按吳氏生平思想分期編輯,每卷按文章出版日期編排,另附由其兒子珍藏的未刊文稿,包括日記摘錄及文革期間的檢討等。每卷均有導論介紹及闡釋有關階段吳氏的生平及思想要旨,以便讀者認識及掌握其思想。
《全集》第二卷收錄了1932至1941年間吳氏已刊著作及未刊文稿、日記摘錄等,呈現其九一八至太平洋戰爭前夕的思想。
作者簡介:
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教授、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社長、中國基督教史學會會長(2012–13, 2016–17)。
近年研究專注於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中國政教關係及香港基督歷史。近著包括:《王明道的最後自白》(編著,2013)、《此世與他世之間:香港基督教墳場的歷史與文化》(2012)、《基督教在中國的失敗?中國共產運動與基督教史論》(2012增訂版)。
近年專心從事吳耀宗研究,除擴寫多篇學術論文外,亦編著《黑暗與光明》(吳耀宗原著,2012)、《社會福音/沒有人看見過上帝》(吳耀宗原著,2016)及主編《大時代的宗教信仰:吳耀宗與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2011),現正撰寫吳耀宗傳記。
曾獲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模範教學獎」(2010)。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要全面和公正地重新評估吳耀宗的生活和工作,必先收集他現存的所有著作和論文,而編者經過歷年的耕耘,已完成了這項任務。吳氏著述極豐,這套全集所收集的文獻數量之巨,確實令人驚歎。當中不少文章原載於鮮為人知的出版物,至今才呈現在學者眼前。從可用性和素質而言,本套全集值得讚賞。
──裴士丹 卡爾文學院榮休教授
Daniel H. Bays, Calvin College (retired)
編者所收集的史料非常豐富,同時還有吳耀宗兒子所提供的若干未公開的史料,這都是此書吸引人的地方。相信《吳耀宗全集》的出版會受到學術界與教會界的廣泛注意,更能裨益中國教會史的學術研究。
鑒於吳耀宗的重要性以及此項史料的豐富性,我鄭重推薦此書的出版。
──王成勉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系
這套全集對於了解吳耀宗在民國時期的角色非常重要,又能幫助研究當代中國歷史的學人理解基督教在現今中國社會的角色。本套文集的貢獻在於:讀者可以認識吳氏著作的全貌,包括他作為基督徒社會思想家,以及三自運動發起人這兩方面的事蹟。惟有同時認識吳氏這兩個「事業」,才能真正了解吳氏本人,以及掌握基督教在中共建國前後的角色。
──阮漢生 培普丹大學亞洲學系
Thomas H. Reilly, Asian Studies, Pepperdine University
名人推薦:要全面和公正地重新評估吳耀宗的生活和工作,必先收集他現存的所有著作和論文,而編者經過歷年的耕耘,已完成了這項任務。吳氏著述極豐,這套全集所收集的文獻數量之巨,確實令人驚歎。當中不少文章原載於鮮為人知的出版物,至今才呈現在學者眼前。從可用性和素質而言,本套全集值得讚賞。
──裴士丹 卡爾文學院榮休教授
Daniel H. Bays, Calvin College (retired)
編者所收集的史料非常豐富,同時還有吳耀宗兒子所提供的若干未公開的史料,這都是此書吸引人的地方。相信《吳耀宗全集》的出版會受到學術界與教會界的廣泛注...
目錄
上冊
吳序/吳宗素 xvi
裴序/裴士丹 xxiii
編者序 xxiv
卷二導論 xxix
凡例 lxi
第一部分 論文
一、1932年
1. 告愛國的青年 003
2. 唯愛的定義 007
3. 姜漱寰致吳耀宗 008
4. 十字架的路 011
5. 東北拾零 013
6. 悼張欽士君 016
7. 中日衝突中之精神挑戰 018
8. 謝扶雅致吳耀宗 022
9. 「真」與「愛」的衝突──吳耀宗覆謝扶雅 023
10. 一件實現唯愛精神的具體工作──廣綿致吳耀宗 025
11. 精神的訓練 029
12. Chinese Student in the Far Eastern Crisis 032
二、1933年
1. 今後共產黨的問題 041
2. 基督徒青年與國難 047
3. Anti-Civil War Movement in China 052
4. 邱運熹致吳耀宗及劉良模書 054
5. 關錫斌致吳耀宗書 056
6. 盧廣綿致吳耀宗書 059
7. 國內基督徒學生動向──時候到了,我們要覺醒! 061
8. 邱運熹至吳耀宗書 063
9. 今日的中國青年 065
10. 宗教與真理 067
11. 宗教與社會改造 071
12. 宗教與修養 074
13. 中國青年往何處去? 076
14. 唯愛運動者的任務──蔡詠春致吳耀宗 079
15. 唯愛主義的正途──檀仁梅致吳耀宗 081
16. 學運的時代背景 083
17. 學運的使命 089
18. 我對於團契大會的希望 092
19. 基督教與社會改造 094
20. What Christianity Means to Chinese Students 099
21. 道德的新趨向及標準 106
22. 吳耀宗先生的話──在學運擴大會內,對我們說的「自我解放」 110
三、1934年
1. China’s Challenge to Christianity-Make Christianity Socially Dynamic! 115
2. 廣州的一瞥 122
3. 美國唯愛社關於階級鬥爭的意見 125
4. 轉變中的痛苦──漱渝致吳耀宗,吳耀宗覆漱渝 128
5. 怎樣使農民知道他們是自己人──玉X致吳耀宗 132
6. 賀川豐彥與日本對華侵略 134
7. 〈知我:論唯愛主義〉和〈答知我論唯愛主義〉 137
8. 唯愛與真理──答血飛先生 143
9. 〈謝扶雅:唯愛與武力果不相容嗎?〉和〈答謝扶雅:唯愛與武力〉 157
10. 〈邱運熹:宗教與政治〉和〈答運熹:宗教與政治〉 162
11. 〈何照東:讀了 〈唯愛主義與社會改造〉 之後〉和〈答照東的讀後感〉 165
12. 世界的危機對中國基督徒學生的挑戰 169
13. Meaning of Pacificism for China Today 174
14. Reconciliation and Revolution 177
15. 青年與職業 182
16. Students and the Present Crisis 186
17. 威爾斯與史太林論革命 189
18. 今日的中國與今後的本刊 194
19. 甘地與今後印度的革命運動 199
20. 辛克萊落選以前 204
21. 各界人士意見專輯:四一 208
22. 我的宗教思想的變遷 211
23. 附──討論大綱 217
四、1935年
1. Present-Day Authors and Thoughts 220
2. 一封給青年的信 229
3. 近代學生之思想與生活(大綱) 231
4. 書報介紹:一個奇人的自傳 233
5. 最近的形勢 237
6. 任錦祥至吳耀宗 239
7. 吳耀宗覆任錦祥 244
8. 學運與社會革命 248
9. 暴風雨前中國形勢的分析 251
10. 世界往那裹去? 255
11. 青年出路先決問題 259
12. 時代變革中的婚姻戀愛與道德 262
13. 烈火的洗禮 267
14. 青年會與現代青年 270
15. 我的讀書經驗 274
16. 中國現狀的認識 277
17. 社會改造的意義 281
18. 中國學運的展望 282
19. 中國最近之形勢 285
20. China Must Resist! 288
21. 歧途徬徨的青年 296
22. Intelligence──本刊西名解說 299
23. The Chinese Mind 302
24. 學生運動的再興 310
25. 略述希伯來思潮和基督教文學 314
26. Report of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Association Press of China 320
27. 幹與認識 322
28. 「他的國和他的義」 325
五、1936年
1. 世界學生運動的趨勢 328
2. Whither the Chinese Church? 336
3. Christianity and China’s Reconstruction 342
4. 大眾生活的停刊 352
5. 我怎樣發生了研究時事的興趣 354
6. 全國的學生起來! 357
7. 基督徒學生與國難 359
8. 基督教教育與國難教育 361
9. 中國學運信仰與使命的商榷 366
10. 給基督徒青年的信(一):寫信的動機 377
11. 戰爭乎?和平乎? 381
12. 非常時期中之青年會社會改造程序 387
13. 給基督徒青年寫的信(二):基督徒青年的環境 394
14. 中國民族唯一的出路 398
六、1937年
1. 給基督徒青年寫的信(三):出國途中 406
2. Forces at work for War and Peace 410
3. 劉群:〈與何清儒吳耀宗兩先生討論──中國青年職業問題〉 415
4. The Orient Reconsiders Christianity 421
5. Marx and Jesus through Chinese Eyes 431
6. 我在美國的生活 437
7. What can the Nations Do? 440
8. This World 446
9. The C.S.C.A and the Sino-Japanese Conflict 451
10. How Long Will Chinese Resistance Last? 452
11. Should Christianity Concern Itself in Social Reconstruction 456
12. A Chinese View of the War 461
七、1938年
1. 悼孫化新君 467
2. Student and the Church in China 468
3. 協會文字事業計劃 476
八、1939年
1. 「上海聯」的使命 483
2. 印度領袖訪問記(附:A World in Agony) 488
3. 基督徒青年的使命 508
4. 基督教對現階段世界的貢獻 513
5. 談基督教認識運動 517
6. 上海婦女在特殊氛圍中 521
7. 揹著生活重擔的女教師 527
8. A Special Prayer for“Chinese Sunday” 531
9. 烈火洗禮中之基督徒 534
10. 雙十節貢言──自強不息 551
11. The Kingdom of God and the Ecumenical Movement 553
12. 今後美國的遠東政策 557
13. Prayer… While Bombs Burst in Air 562
14. 對歐洲戰爭的認識 565
15. 中國基督教的文字事業 568
九、1940年
1. 基督教和當前的憲政運動 582
2. 在苦難中前進著的中華民族 586
3. 我們需要更大的進步 590
4. 我為什麼信仰基督教? 594
5. 基督徒青年自修閱讀書目 597
6. 基督教與民主七課 600
7. 美國的黃金問題 607
8. 編者的意見:基督教信仰的本質及其在大時代中的意義 616
9. 我所認識的耶穌 632
10. 我希望上海聯 636
十、1941年
1. 編輯「文訊」的緣起 638
2. Chinese Christians and the Sino-Japanese War 641
下冊
第二部分 序、導言、卷頭語
1. 卷頭語(一)(1932) 002
2. 卷頭語(二)(1932) 004
3. 科學與看不見的世界──序(1932) 006
4. 卷頭語(三)(1933) 010
5. 卷頭語(四)(1933) 012
6. 甘地自傳──譯後(1933) 015
7. 中國青年職業問題──序(1934) 018
8. 卷頭語(五)(1934) 022
9. 卷頭語(六):團結起來(1934) 023
10. 海倫凱勒自傳──序(1934) 025
11. 蘇聯公民訓練──序(1934) 027
12. 蠻荒創業記──序(1935) 029
13. 卷頭語(七)(1935) 036
14. 蘇聯的宗教與無神論之研究──序(1935) 038
15. 科學的宗教觀──序(1936) 044
16. 農村工作經驗談──序(1936) 051
17. 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序(1936) 054
18. 基督教與階級鬥爭──序(1936) 060
19. 時代的末期──序(1937) 066
20. 基督教與共產主義──序(1939) 069
21. 基督教的文字事業──卷頭言(1939) 071
22. 中國基督教的文字事業──編審卷頭言(1939) 072
23. 瑪德拉斯大會印象集──編者序(1939) 074
24. 耶穌研究簡課──弁言(1939) 077
25. 基督教與新中國──編者序(1940) 080
第三部分 聯署宣言
1. 為上海事件告全國基督徒同學書(1932) 084
2. 我們的立場(1934) 089
3. 上海文化界救國運動宣言(1935) 091
4. 上海基督教徒對華北事件發表宣言(1935) 095
第四部分 譯文
1. 和平的革命是否可能?(1932) 097
2. 美國唯愛社旨趣(1933) 102
3. 消極的抵抗者(1933) 104
4. 一個政治性的禱文(1934) 108
5. 樂獻我躬歌(1936) 110
第五部分 文集、專著
1. 《社會福音》(1934) 112
2. 《唯愛主義與社會改造》(1934) 249
3. 《時代轉變中的青年》(1934) 296
4. 《中國青年出路問題》(1935) 301
5. 《大時代的宗教信仰》(1938) 332
6. 《大時代中的上帝觀》(1940) 371
第六部分 未刊文稿
1. A Chinese View on the Pres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1940) 404
2. 日記摘錄(1932-1941) 410
3. 日記存稿(1932-1941) 419
上冊
吳序/吳宗素 xvi
裴序/裴士丹 xxiii
編者序 xxiv
卷二導論 xxix
凡例 lxi
第一部分 論文
一、1932年
1. 告愛國的青年 003
2. 唯愛的定義 007
3. 姜漱寰致吳耀宗 008
4. 十字架的路 011
5. 東北拾零 013
6. 悼張欽士君 016
7. 中日衝突中之精神挑戰 018
8. 謝扶雅致吳耀宗 022
9. 「真」與「愛」的衝突──吳耀宗覆謝扶雅 023
10. 一件實現唯愛精神的具體工作──廣綿致吳耀宗 025
11. 精神的訓練 029
12. Chinese Student in the Far Eastern Crisis 032
二、1933年...
商品資料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05-12ISBN/ISSN:978962996670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頁數:114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