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塵封多年的歷史建築,
一位鮮為人知的歷史人物,
帶我們重回20世紀初東亞地區的風雲際會本書紀錄了逍遙園修復團隊在缺乏原始資料的情況下,參考屋主大谷光瑞的資料,並從諸多繁瑣的史料中,確認其樣貌、空間配置、建築細節,在臺日兩地人員的協助下,逐步完成修復的過程。
要尋找這座建築的身世,不能不提到它的主人─大谷光瑞,他是日本華族、天皇連襟、佛教宗派法主,曾組織探險隊前往西域考古、在南亞經營農園、擔任日本政府顧問。他豐富的人生經歷,表現出20世紀前半東亞地區多變且複雜的歷史發展。而這座融合了京都、佛教、西洋元素,具有亞熱帶特徵的混合式住宅,自入口開始就能夠看到獨特的複合表現;宅邸的內部空間與特徵,也顯示出主人的巧思與生活方式。透過不同角度來觀看這座建築,不僅能夠感受到主人寄託的意念,更能看到當時位處東亞的臺灣,如何在歷史上留下紀錄。
本書特色:◎本書完整記錄近20年來,逍遙園重新被發現到修復的過程,這段再現文化資產的歷程。
◎修復與研究團隊在缺乏原始資料的情況下,利用各種文獻、資料與研究,解開逍遙園建築的面貌,完成這幅歷史拼圖。
◎除了建築本身的謎團,逍遙園的主人─大谷光瑞更是20世紀初期東亞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生平經歷正是修復逍遙園的重要線索。
◎帶著這本書參觀逍遙園,不只能夠看到建築本身的細節與特色,更能夠看到80多年前東亞與高雄的歷史。
作者簡介:
陳啟仁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工學博士,專攻木建築,隨歐洲木建築權威德籍教授Julius Natterer研習工程技術,及法國著名建築教授Roland Schweitzer研習建築理論及設計。研究專長為木構造建築、古蹟與歷史建築構造、聚落保存與再發展等。
現任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專任教授、國立高雄大學教務長、國立高雄大學永續居住環境科技中心主任、臺灣木建築產業研究院協會理事長。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從大港埔到行仁新村
第一節 逍遙園的都市傳說
2003年(民國92年)11月13日,《中國時報》刊登了一則引人注目的新聞,標題為:「日皇室別墅,流傳半世物語」,文中提到高雄市新興區有一座日本皇室別墅,報導希望引起各界重視,爭取政府撥款進行修繕,並將之列為古物加以保護。報導內文提到了「日本裕仁天皇丈人之弟」、「東本願寺的住持」、「大谷光瑞」,將別墅描寫成一座周邊擁有寬六米深三米的護城河、百餘米長的地道的建築,也述及戰後接管的802醫院及空軍通信指揮部,還紀錄曾有居民拾獲一箱子彈、日本紙幣,與數具骸骨等故事,報導雖然引人入勝,但並無詳細的考證。
由於位於高雄市新興區的這座別墅缺乏完整官方紀錄,其存在經由媒體的披露後,時任高雄市長謝長廷先生即於同年11月25日的市政會議提到這座別墅,並責成高雄市文獻委員會,於同年12月11日前往查訪後並作成紀錄。翌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再度於10月6日,邀集古蹟及歷史建築審議委員會委員再次重勘現場,並將會勘與訪談紀錄彙整。2004年(民國93年)12月由曾駿文發表〈新興區日本皇族別墅之探討與訪談〉一文刊載於《高市文獻》第17卷第4期,為近代第一篇描寫逍遙園建築的正式文獻,其主要內容即為文獻會首次查訪的現勘紀錄與耆老訪談。文章的重點內容包括:
●訪談了住戶王素珠女士、張欽城醫師及林慶同先生。
●別墅在戰後與802醫院的眷戶關係密切。
●在別墅中曾有多達十多戶人家居住,目前只不到三戶。眾人只有居住權,但無所有權。
●1946年高雄市政府「接收日產處理委員會」林慶同先生負責接收別墅,土地約有4甲,由一位日籍代理人點交,包含土地所有權狀與家俱均有估價。
●別墅的用途為避寒與渡假的農莊。
●別墅範圍很大,是當時高雄最漂亮又最大的別墅。建築外牆磁磚與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同為淡青色。
●別墅因位於市郊,在戰爭末期未遭遇如同旗津、鹽埕埔、哈瑪星、鼓山被轟炸的命運。
●文中有14幀逍遙園室內外現況的彩色照片。
第二篇正式文獻,是高雄市文獻委員會委員葉振輝教授發表的〈高雄市日本皇族別館考證〉,對大谷光瑞生平做了更深入的描述,並指出別邸的正式名稱為「逍遙園」,乃大谷光瑞名下的其中一座別邸。對於大谷光瑞與臺灣的淵源及別邸也做了一些敘述:
●大谷光瑞第一次來臺,在1917年11月16日,當時已辭去西本願寺門主身份;第二次則是在1930年12月23日,因「西本願寺在臺開教30年紀念」來臺「御巡教」(或稱巡錫)。
●大谷光瑞曾經在臺灣購地,1904年建造了彰化廳馬芝堡鹿港街龍山寺;1912年向新竹廳購買苗栗一堡苗栗街官有地(1926年建苗栗寺);1913年購買臺北廳基隆堡基隆街官有地,1914年春在臺北廳大加蚋堡古亭村庄建了覺寺,以及澎湖的光玄寺。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委員楊玉姿老師指出,據日本京都ニカク工務店的資料,逍遙園係於1939年(昭和14年)所建造。
姑且不論以上敘述對逍遙園的理解是否完整與精確,對於逍遙園周邊的居民與熟悉當地變遷的人們而言,這座別墅位處都市核心,有著豐富多樣的人文歷史傳說,卻又有一份神秘而難以親近的矛盾印象。事實上,逍遙園在2010年被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之前,的確僅止於一個都市的傳說,而在理解這座歷史建築的過程中,也像是一部都市的偵探小說。十多年來,透過不同階段的探索,以及許多奇妙的機緣巧遇,終究讓世人慢慢地抽絲剝繭,見到了這個險些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被湮沒的歷史建築,以及其相關聯的主人翁故事。
位於高雄市六合一路巷弄內的逍遙園,在地理上,與日治時期的大港埔發展息息相關;在空間上,與日治時期的陸軍病院及戰後的行仁新村,有著不可切割的關聯性;在歷史上,與其主人翁─大谷光瑞,更揭開了一段錯綜豐富的近代史。
第二節 逍遙園初印象(2008年)
不管是從錦田路上,或是從六合一路上,都很難想像街廓中有這樣一個傳說中的建築,而近在咫尺的卻是車馬喧囂的中正三路與商業活絡的復興一路,緊鄰信義國小的另一側,沿著錦田路有著大批的行仁新村建築群,如果不走進其中的巷弄裡,是很難窺見逍遙園建築的。走進六合一路55巷,不到30公尺的距離,沿著中東里辦公室右側的小巷盡頭一幢坐東面西,外觀奇特的二層樓建築赫然吸引了人們的視線。
就一般人的認知與印象來說,日治時期的建築不外乎是:木造或磚木造的平房、黑瓦、雨淋板、雨庇、突出的窗臺,或是洋風的樓房,有著西洋式的古典裝飾元素,磚造或是鋼筋混凝土造的外觀,紅色磚牆混搭水泥或是洗石子的外牆,甚至有精緻的磁磚。眼前的這棟建築,卻全然不是我們熟悉的式樣,不對稱的立面,泛著綠色的外牆,左側二樓的大開窗上方,是個水平狹長,類似唐破風的雨庇構造,右側則有一座外露沒有扶手的水泥造樓梯, 可以直接上到二樓的建築,西面二樓有一個特別的圓窗與一個略微外凸的木製窗臺。二樓中間有個露臺,露臺上有一座鐵架,架上有水桶。(圖1-1至1-3)
建築物的後方是緊鄰著一些眷戶,有些只以簡單的磚牆隔離。沿著界線有一個木造的露臺,露臺的下方以水泥磚造的柱子支撐,柱子的下半段還有嵌著卵石的外表(圖1-4),柱子上方之間由已經鏽蝕的鐵桁架連接。露臺的端部在二樓有一座接近方形,四坡水形式的屋頂,木造的空間,由下而上看去,背後襯托著建築本體的大屋頂結構,頗有一番特殊的韻味(圖1-5)。
上到二樓的右側空間,有兩個特殊的房間。首先是一間臥室,臥室一角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床,床的兩面緊貼著牆壁,另外兩面上方有著拱型的裝飾,連接到三根圓形的木造邊柱,十分奇特。(圖1-6、1-7)臥室還有一間貼滿白色磁磚的浴室,格局與保存情況都堪稱完整良好(圖1-8)。臥室隔壁則是一間和式的座敷,房間裡有典型的床間、床脇與押入的設計(圖1-9)。天花板有著精緻的龜甲狀的編織裝飾(圖1-10),精神柱是一根黝黑且造型特殊的檀木,在在透露著房屋主人應該有著不凡的地位與背景。
二樓有一個寬大的中央空間,起初判斷為「座敷」,但因為年久失修,屋頂的構造大部分已經崩落,露出鐵製的芬克式(Fink Truss)桁架(圖1-11),牆內堆滿了雜物,牆面則露出板條灰泥壁的結構,內部有一根特殊的精神柱,床間也露出木摺版牆。二樓另一個大空間是一個有著雙斜屋頂天花板的空間,兩側的山牆端部有著不同的裝飾方式,一邊有著特殊的白灰家紋裝飾(圖1-12、1-13),一邊則有一座雙柱對稱的檯櫃(圖1-14),天花板表面還殘留著部分綠色的左官面層(圖1-15)。這個大空間的隔壁就是廚房(圖1-16),廚房中央有座中島式的流理臺(圖1-17),廚房的灶口很多,有白色磁磚的收邊裝飾,但多已毀損(圖1-18)。廚房內部周圍的牆壁灰作均已剝落,露出大面積的木摺版牆(圖1-19)。廚房的外側連接到正前方可見的露臺空間上,而前述的鐵架與水塔就在眼前(圖1-20)。
一樓的左方有另一個入口,在樓梯前的空間堆滿了物件(圖1-21),入口處(圖1-22)看來有個可供迂迴的空間(車寄),樓梯的做工也十分細膩,上樓後可以看到有兩個空間,木造的地板也都堆滿了物品(圖1-23),天花板有木竹編織的裝飾(圖1-24),十分精緻。外牆體不同磁磚貼飾(圖1-25),給建築外表增添了一份精緻但不奢華的觀感。而一樓入口處(圖1-26)的拱門(已被磚封住)邊的洗石子裝飾與略帶青綠色的溝面磚,與高雄歷史博物館雷同。
2008年時,在逍遙園周邊除了有許多原有行仁新村的住戶外,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建築物(圖1-27),有兩層樓同樣是綠色外牆建築(附屬建築1,圖1-28),有著木造雨淋板外觀及建築語彙的日式建築(附屬建築2,圖1-29、1-30),它們是不是與逍遙園有所關連?這座隱沒在都市角落的建築物的身世著實令人好奇,這塊土地似乎也還有太多值得探討的課題了。
逍遙園當時的建築情況,是東面的主要屋瓦破損嚴重(圖1-31),南向立面(圖1-32) 則相對完整,東面的屋頂破損則導致二樓座敷內部毀損嚴重,加上多年來的閒置,而呈現紊亂的現象(圖1-33)。
但即使如此,在現場仔細觀察後卻可以發現,建築的內外有十分特別精緻的佈置與裝飾,一些材料與構造的方式也令人玩味,到底在什麼樣的背景之下建成了這樣的一座建築?在這樣的心境與好奇心驅使下,開啟了近十多年來抽絲剝繭的研究歷程,後來甚至牽繫起了臺日兩地歷史文化的激盪與鏈結。
第一章 從大港埔到行仁新村
第一節 逍遙園的都市傳說
2003年(民國92年)11月13日,《中國時報》刊登了一則引人注目的新聞,標題為:「日皇室別墅,流傳半世物語」,文中提到高雄市新興區有一座日本皇室別墅,報導希望引起各界重視,爭取政府撥款進行修繕,並將之列為古物加以保護。報導內文提到了「日本裕仁天皇丈人之弟」、「東本願寺的住持」、「大谷光瑞」,將別墅描寫成一座周邊擁有寬六米深三米的護城河、百餘米長的地道的建築,也述及戰後接管的802醫院及空軍通信指揮部,還紀錄曾有居民拾獲一箱子彈、日本紙幣,與數具骸骨等故事...
推薦序
[市長序]
撫今追昔:高雄百年中的逍遙園
高雄市長/陳其邁
1940年,西本願寺第22代法主大谷光瑞在高雄大港埔啟用了以逍遙園為核心的大谷農園,在歷經日治、戰後歲月的興衰,隱沒歷史洪流80載,如今在高雄百年的時刻得以重生,特別具有意義。
回想我與逍遙園的緣份,在2016年擔任立法委員時期即曾與關心此處的專家學者一同造訪。猶記當時建物雖部分已崩落毀敗,但仍難掩和洋折衷風格的細緻美感,令人印象深刻。我持續關心著逍遙園,並支持文化局爭取文化部的修復預算,期待有大放異彩的一天。
逍遙園十多年的重生之路坎坷艱辛,但在社會各界及日本友人的協助下逐漸撥雲見日。在爬梳屋主及建物興建的史料中發現,逍遙園所走過的80年足以見證高雄城市百年發展歷程。
1920年,臺灣實施地方制度改正,高雄之名誕生,隔年也啟動了高雄的都市計畫。透過鐵路車站與運輸逐步擴大都市範圍,帶動高雄市整體向東發展。而1940年逍遙園選擇在當時最具發展潛力的大港埔落腳,正足以說明高雄都市規劃發展的腳步。
「逍遙園」的主人,身為日本華族的大谷光瑞,1930年起在臺灣總督府的支持下,從南到北,踏查了臺灣各地的熱帶蔬果、水產與林業等產業項目,寫出了《臺灣島之現在》一書,並在高雄建造大谷農園實踐熱帶農業試驗工作,反映出日本以臺灣為基地,拓殖全東南亞地區的大時代背景,而高雄位居「南進基地」的關鍵位置。
80歲的逍遙園,歷經日治時期大谷光瑞的海外別邸、民國時期行仁新村軍醫院宿舍等不同階段,隱沒在眷村多年卻在眷村改建政策下重見天日,並修復再現豐富城市的文化底蘊,這正是文化資產保存的當代意義。
歷史可以鑑往知來,惟有瞭解我們身處歷史長河的位置,才能有信心與勇氣迎向更多的未知與挑戰。本書透過逍遙園的興衰與重生,呈現高雄百年的城市變遷。期許逍遙園承繼迷人的歷史故事,成為高雄的未來願景中的新亮點。
[局長序]
城市新興(星):「逍遙園」歷史建築重修舊貌,再興昔日文化風采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王文翠
1940年代,日本皇族大谷光瑞在高雄大港埔(今高雄市新興區)建造並啟用了他親身規劃的大谷農園,以逍遙園建築本體為核心的都市農園,當時範圍包含建築本體250坪、庭園4000坪及占地1萬2000坪的大谷農園,於11月1日起連續三天舉辦開園式,迄今已將近80年歷史。
透過本書,帶領我們走讀逍遙園的歷史背景、建築構造等歷史脈絡與論述。逍遙園是一座綠色屋瓦與綠色外牆的鐵骨與鋼筋水泥所建造而成的建築,屋內有很多容納不同空間格局及細部裝修都別具一格,包括「唐破風」雨庇、精緻的木條裝飾隔窗、磁磚式樣、大谷家徽、三夜莊移築之佛堂與書齋、床間與精神柱、網代天花的編織裝飾、芬克式桁架、大小防空洞、大食堂等建築特徵,在在顯示建物主人的巧思與生活方式。
戰後,逍遙園別邸為國防部接收後,轉作802陸軍醫院院長及醫官宿舍,農園土地則為安置醫院軍眷蓋起了房舍,闢建成「行仁新村」,後來國防部啟動眷村改建政策,在眷村拆除之際,使得隱沒於眷村一隅的逍遙園,再度受到矚目,引發各界關注,歷經10多年的努力,被保存下來,終於2010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本局陸續展開調查研究、規劃設計、土地撥用、修復工程等文化資產保存的工作。在此過程中,因產權原屬於國防部,經市府與軍方多次協調溝通,透過都市計畫變更與容積調派,才解決產權撥用問題,正式由本局接後續修復及活化工作。
逍遙園,曾屬於高雄城市文明的一頁篇章,在高雄的未來願景中,我們期許它承繼迷人的歷史故事,成為高雄的新亮點。
[市長序]
撫今追昔:高雄百年中的逍遙園
高雄市長/陳其邁
1940年,西本願寺第22代法主大谷光瑞在高雄大港埔啟用了以逍遙園為核心的大谷農園,在歷經日治、戰後歲月的興衰,隱沒歷史洪流80載,如今在高雄百年的時刻得以重生,特別具有意義。
回想我與逍遙園的緣份,在2016年擔任立法委員時期即曾與關心此處的專家學者一同造訪。猶記當時建物雖部分已崩落毀敗,但仍難掩和洋折衷風格的細緻美感,令人印象深刻。我持續關心著逍遙園,並支持文化局爭取文化部的修復預算,期待有大放異彩的一天。
逍遙園十多年的重生之路坎坷艱辛,但在社...
作者序
我們留下了這座獨一無二的逍遙園
本書作者/陳啓仁
西元2008年以前,逍遙園只存在於零星的媒體揭露、少數人的記憶中與大部份人的傳說中,直到高雄師範大學楊玉姿教授與許多文資界先進們,開始倡議應該對逍遙園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探索,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支持的初步研究掀開了高雄大學團隊踏進逍遙園的序幕。
歷經超過6年不同階段的調查研究,逍遙園的興建背景與空間樣貌終能一一揭露在世人的眼前,期間,不只公部門投注的資源,在地的居民、熱忱的學者們、關心文化資產的各界人士,甚至多位地方與中央的民意代表,多次從不同角度,在不同的階段,或提出寶貴的奧援,或提供珍貴的建議與線索,讓十餘年來逍遙園的保存不僅成為一個文化資產議題,更成了一個都市空間的企盼。
本書書寫的架構定位在整理自2008年以來,各階段逍遙園建築的調查研究與記錄,試圖重現逍遙園建築從最初被行仁新村包圍中,到2017年修復工程開始前的印象。此外,對於大谷光瑞的行跡,與逍遙園建築基因的探索,藉由許多文獻與照片,嘗試做歷史的拼圖。內容中的原始資料得力於多位日本友人們的協助,更涵蓋了碩士的研究論文、3個文化局專案研究計畫,以及許多難以盡書的公民參與。逍遙園在2017年開始修復迄今,工程的進行中,設計監造單位與營造團隊歷經了無數個抽絲剝繭與幾近大海撈針的煎熬與努力,還有精彩的臺日交流,自2018的協同研究,到2019年的匠師交流與公民參與活動,都見證了逍遙園的保存軌跡。逍遙園建築的修復雖然已經接近完竣,但各方研究逍遙園的腳步卻未曾停歇,第二部的書寫也已蓄勢待發中。
逍遙園,當代高雄市的歷史建築、大谷光瑞的海外別邸、大谷農園的核心建築,它的許多歷史與身份,在近幾年來不斷的被挖掘出來,幾十年來隱沒在鬧市的眷村(行仁新村)中,不但在眷村改建的執行過程中重見天日,更在文資保存的行動下成功的被保存並,不能不說是命運對這座建築的眷顧。西元1940年大谷光瑞在高雄大港埔(今新興區)啟用了他一手擘劃的大谷農園,一座以逍遙園建築本體為核心的都市農園時,懷抱著建設熱帶農業的理想,建立一座結合生產與教育的農園,也將其一生中的宗教底蘊與謀略長才映照在這座建築的背景中。
作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大谷式」文化住宅,逍遙園有著太多我們似乎熟悉,實則很陌生的特殊建築語彙及材料工法,更有著超乎最初想像的國際鏈結,從宗教、政治到熱帶農業,逍遙園在大港埔或許只是個小天地,但訴說的卻是大時代的事。過往的研究或許還沒有資格蓋棺論定認定逍遙園主人的歷史定位,但是高雄市民可以明確而驕傲的說,我們終於留下了一座獨一無二的逍遙園。
我們留下了這座獨一無二的逍遙園
本書作者/陳啓仁
西元2008年以前,逍遙園只存在於零星的媒體揭露、少數人的記憶中與大部份人的傳說中,直到高雄師範大學楊玉姿教授與許多文資界先進們,開始倡議應該對逍遙園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探索,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支持的初步研究掀開了高雄大學團隊踏進逍遙園的序幕。
歷經超過6年不同階段的調查研究,逍遙園的興建背景與空間樣貌終能一一揭露在世人的眼前,期間,不只公部門投注的資源,在地的居民、熱忱的學者們、關心文化資產的各界人士,甚至多位地方與中央的民意代表,多次從不同角度,在不...
目錄
市長序|撫今追昔:高雄百年中的逍遙園
局長序|城市新興(星):「逍遙園」歷史建築重修舊貌,再興昔日文化風采
作者序|我們留下了這座獨一無二的逍遙園
第一章|從大港埔到行仁新村
第一節|逍遙園的都市傳說
第二節|逍遙園初印象(2008年)
第三節|從大港埔到新興區
第四節|隱沒於行仁新村的都市農園
第二章|逍遙園的主人大谷光瑞
第一節|大谷光瑞與西本願寺
第二節|西本願寺在臺灣
第三節|大谷光瑞與西域考古
第四節|大谷光瑞與熱帶農業
第五節|他人眼中的大谷光瑞
第三章|大谷光瑞與逍遙園
第一節|大谷光瑞的建築群相
第二節|大港埔三十番地
第三節|逍遙園的建造與名稱由來
第四章|從符號到精神:逍遙園的研究與修復
第一節|逍遙園的建築內涵
第二節|逍遙園的建築特色
第三節|來自日本的連結與協助(2011-2014)
第四節|逍遙園的建築基因
結語|逍遙園的文化資產價值
後記
參考文獻
圖檔資料
市長序|撫今追昔:高雄百年中的逍遙園
局長序|城市新興(星):「逍遙園」歷史建築重修舊貌,再興昔日文化風采
作者序|我們留下了這座獨一無二的逍遙園
第一章|從大港埔到行仁新村
第一節|逍遙園的都市傳說
第二節|逍遙園初印象(2008年)
第三節|從大港埔到新興區
第四節|隱沒於行仁新村的都市農園
第二章|逍遙園的主人大谷光瑞
第一節|大谷光瑞與西本願寺
第二節|西本願寺在臺灣
第三節|大谷光瑞與西域考古
第四節|大谷光瑞與熱帶農業
第五節|他人眼中的大谷光瑞
第三章|大谷光瑞與逍遙園
第一節|...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