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何做出無條件投降的決定?
日本經濟為何得以從廢墟中崛起?
日本動漫何以風靡全世界?
日本茶道到底蘊藏著什麼?縱觀日本文化演變軌跡,徹底了解頻繁交流的鄰國
從嶄新系統豐富講解日本文化
從文化藝術中洞見國民性:茶道、《源氏物語》、動漫、深夜食堂等,從征服世界的日本文化藝術裡,洞見日本人複雜的文化基因。
極具前瞻眼光的中日對比:房地產泡沫、製造業前景、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等,橫向比較亞洲最大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從中管窺二十一世紀的發展密碼。
以日本文明的歷史沿革為縱軸,解讀日本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居住在日本列島上的民族到底是個怎樣的民族。本書具有縱深和廣度,趣味性與知識性兼具,引領讀者以輕鬆閱讀的方式,真正理解日本何以成為今日樣貌?
作者簡介:
徐靜波
出生於上海。
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副理事長。
研究領域為中日文化關係、中日文化比較。
出版著作有《梁實秋:傳統的復歸》(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東風從西邊吹來--中華文化在日本》(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近代日本文化人與上海1923-1946》(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上海の日本人社会とメディア1870-1945》(合著,東京岩波書店2014年)、《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種形態》(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解讀日本:古往今來的文明流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困惑與感應:近代日本作家的中國圖像1918-1945》(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20年)等十一種,譯著《蹇蹇錄--甲午戰爭外交祕錄》、《魔都》等十六種,編著《東亞文明的共振與環流》、《日本歷史與文化研究》等十二種。
曾在日本神戶大學、東洋大學、京都大學等擔任招聘教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林水福(臺灣石川啄木學會會長、臺灣芥川龍之介學會會長)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徐興慶(中國文化大學校長)
蔣豐(北京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
野島剛(資深媒體人、作家)
誠摯推薦(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把握一個國家不僅要把握它的歷史,更要把握它的文化乃至於文明,同時不能只是一些皮毛知識的把握,而是要透過其知識把握其民族精神的深層與內蘊。因此,從「導向」的角度講,徐靜波教授的《被隱藏的日本史:從上古時代到政治革新》和《被偏誤的日本史:從軍國末路到經濟飛躍》值得一讀。
--蔣豐(北京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
名人推薦:
林水福(臺灣石川啄木學會會長、臺灣芥川龍之介學會會長)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徐興慶(中國文化大學校長)
蔣豐(北京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
野島剛(資深媒體人、作家)
誠摯推薦(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把握一個國家不僅要把握它的歷史,更要把握它的文化乃至於文明,同時不能只是一些皮毛知識的把握,而是要透過其知識把握其民族精神的深層與內蘊。因此,從「導向」的角度講,徐靜波教授的《被隱藏的日本史:從上古時代到政治革新》和《被偏誤的日本史:從軍國末路到經濟飛躍...
章節試閱
第62講 無條件投降的決定是怎麼做出的?
日本大概從沒想到會有戰敗的一天。一八九四年,發動近代以來第一次有規模的對外戰爭,凱旋而歸,獲得了二億三千萬銀兩賠款和占有臺灣;一九○四年,再次悍然發動對俄國的戰爭,雖然打得相當艱難,最後還是獲勝了;以後在中國的領土上,從北到南,橫行恣肆,步步擴展,雖然遭到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卻幾乎是連戰連勝,整個日本人的「大和魂」,達到極度膨脹的境地。以後一路向南,占據了法屬印度支那,偷襲珍珠港,擊潰英國在東南亞的勢力,占據了馬來半島和印尼群島,那時日本人所畫的大日本帝國版圖中,整個東亞,從北到南,都在太陽旗的照耀下。然而一九四二年六月中途島之戰以後,日本便感到美軍的強大攻勢,此後雙方雖各有勝負,但日本已明顯處於守勢和敗勢,到了一九四五年,日本漸漸走向了窮途末路。
一九四五年初,美軍奪回菲律賓,之後經過苦戰,全殲硫磺島上的日本守軍。二月,美、英、蘇三國在雅爾達舉行會議,商議戰後如何處置德國和日本的問題。對日本頻頻發動空襲的同時,四月,美軍進攻沖繩本島,兩個多月後,沖繩的日本守軍被全部消滅。美軍已逼近日本本土。與此同時,盟軍在五月八日攻占柏林,希特勒德國全面崩潰,歐戰結束。
這時日本全國上下已是哀鴻一片,民眾已被戰爭拖得精疲力竭,除了中國戰場上還盤踞著相當的日軍之外,日本國內幾乎已經沒有可投入有效作戰的生力軍了。但是日本上層依然沒有或不敢表現出投降的意向。一九四五年三月,日本內閣決定組建國民義勇隊,動員國民學校初等科畢業生直到六十五歲以下的男子,以及四十五歲以下的女子組成輔助部隊,從事防空、陣地構築、運輸、警備等活動,與軍隊一起參與輔助戰鬥。
六月八日召開的御前會議上,透過了《今後應該採取的戰爭指導基本大綱》,總體意思是在日本本土與盟軍決一死戰,以「護持國體、保衛天皇」。當時媒體鼓吹的口號是「一億玉碎」,即一億日本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誓死與盟軍戰鬥到最後一滴血。
口號是喊得很響,但日本人的底氣卻愈來愈不足了。頻頻加碼的美軍空襲,已把日本的大部分城市炸成了一片焦土,民眾天天生活在缺衣少食和恐懼之中。而另一個世界裡,美國、中國、英國在德國柏林西南波茨坦舉行了十天會議後,七月二十六日,發表了針對日本的《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並公布了對戰後日本處理的基本原則,但是沒有明確涉及是否保留天皇制的問題。
這時日本上層開始出現了動搖和分化。外務大臣東鄉茂德立即向天皇和最高戰爭指導會議表示,《波茨坦公告》可以接受,日本倘若拒絕,將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後果,鈴木貫太郎首相表示了贊同的意向,但他們的想法遭到陸軍和海軍的強烈反對,軍部認為應該明確地對這一公告加以批駁。於是鈴木首相在七月二十八日記者會上表示:「這份公告沒有任何重大的價值。我們只會對此加以默殺,將堅定地將戰爭進行到底。」
然而八月六日上午,美國向廣島投下了一顆原子彈。其威力之大、造成的傷害之嚴重,使日本上層感到震驚。幾乎與此同時,蘇聯根據史達林與羅斯福在雅爾達會議上達成的諒解,廢棄《蘇日中立條約》,八月八日(日本時間八月九日),宣布對日作戰,蘇聯紅軍進入中國滿洲,向占據的日本關東軍發起全面攻擊。這時日本完全是四面楚歌了。鈴木首相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但日本軍部仍然認為美國或許只有一顆原子彈。此時,傳來了長崎遭受原子彈轟炸的消息,最後一絲僥倖心理被徹底瓦解。
九日上午十一點,再次舉行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東鄉外相認為只要能「護持國體」,可以接受《波茨坦公告》;但軍部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主張在戰爭罪犯、解除武裝、占領範圍等方面應提出日本的條件。雙方意見僵持不下,九日深夜十一點五十分,會議在皇宮的防空洞內繼續進行。除了鈴木首相之外,會議參加者的意見形成了對立的三對三,東鄉外相、平沼樞密院議長和米內海軍大臣表示可以接受,但陸軍大臣、參謀總長和海軍軍令部總長表示反對。這時鈴木首相站了起來,他沒有表態,而是把皮球踢給了天皇,請求天皇做出「聖斷」。
天皇平靜地開口說道:「我贊成外務大臣的意見。」說罷用帶著白手套的大拇指擦了一下有點模糊的鏡片,繼續說道:「按照目前的狀況,如果戰爭繼續進行下去,將會增加無辜國民的苦惱,最後不僅會導致民族的滅絕,並使世界人類陷於更加嚴峻的不幸。我不忍心看到做為左膀右臂的軍人被人收繳武器,並被認定為戰爭罪犯。但是為了顧全大局,我要學習明治天皇當年對待三國干涉時的態度,接受難以忍耐的現實,救人民於苦難,為求世界人類的幸福,我下了這樣的決心。」按照當時的制度,政府做出一項重大決定時,除了首相簽署之外,還需要擔負輔弼之責的所有內閣大臣副署才可生效。由於天皇的「聖斷」,軍部其他大臣就難以違抗了。於是最高會議之後舉行的內閣會議上,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決定獲得了通過。
八月十日上午九點,日本外務省向中立國家瑞士和瑞典發去英文電報,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第二天,以美國國務卿伯恩斯(James Francis Byrnes)的名義給瑞士發送了盟國的回函,表示日本投降之後,天皇和政府的國家統治許可權將從屬於盟軍最高司令部。意味著戰後日本將置於盟軍的管轄之下,這下不僅是陸軍,連原本對投降表示贊同的海軍軍令部、樞密院議長也表示激烈的反對。十四日上午召開最高戰爭指導會議與內閣的聯席會議,天皇再次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決心,認為如此可以避免日本國家和民族的毀滅,日後還可留下種子,圖謀民族和國家的復興。於是,會議上沒有再出現反對的聲音。下午,所有成員在事先準備好的結束戰爭詔書署上了名。天皇朗讀了詔書,錄製後的唱片被保存在皇宮侍從室內,預定十五日中午播放。
天皇在十五日中午十二點如期發布了結束戰爭詔書,但詔書中沒有出現任何有關投降的詞語。據撰寫了兩卷本《昭和史》的東京大學教授中村隆英回憶,事先錄製的詔書滿是雜音,又是文縐縐的書面語,一般民眾都不明白天皇到底在說什麼,只有一句算是聽懂了,那就是「朕已命令帝國政府接受美、英、中、蘇四國的公告」。對於大多數日本人來說,漫長的戰爭終於結束了,解脫感、解放感和戰敗的屈辱感、沮喪感交雜在一起,真可謂五味雜陳,一言難盡。
第71講後泡沫經濟時代:日本真的停滯了嗎?
一九九一年,我第一次去日本,此後幾乎每年都去,斷斷續續在日本各地待了四年多時光,對平成時代的日本多少有些感性認識,也時常閱讀書報,幾乎每天看電視,不時與各類日本人和在日本的華人交往、交談。這一講主要依據各種資料,對後泡沫經濟時代的日本,盡可能做出客觀的描述。
首先,從主要的經濟指數出發,日本這三十年來是對外界裝傻裝弱、實際卻發憤圖強、核心技術上依然是領先世界的科技產業強國?還是「失去了三十年」的低迷停滯狀態?由數字資料來說話。這三十年間,日本國內生產總值平均約在一%,一九九○年代比較糟糕,甚至出現負增長,二○○○年以後雖有起伏,但努力走出困境,尤其是近年,有的年分出現超過一%的增長。儘管如此,這一增長率與同時期中國的七~八%無法比,甚至與美國的二‧五~三%也有明顯的差距,一九六○年代平均約七~八%的增長率,更是遙遠時代的回憶了。通貨膨脹率或者說物價上漲指數(對國家的經濟增長是必要的比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發布的資料,一九九六年~二○一六年的二十年間,美國累計上漲了四六%,英國是四一%,法國是三一‧五%,德國是二九‧一%,而日本只有二‧四%,遠遠低於其他發達國家,對於民眾而言,物價穩定或許是件好事,但消費因此難以擴大,經濟增長缺乏動力。
日本為什麼會出現長達三十年、恐怕在今後相當時期內仍會延續的經濟低迷呢?當然,有國際經濟變動、日本產業結構產業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此外,經濟學教授塚崎公義還指出如下三個原因。
一是勞動力嚴重不足,在經濟高速增長期,每年都有大量的勞動力人口從農村向城市移動,如今這一移動基本已經停止,因為農村已沒有剩餘的人口可以向城市移動,而城市呢,出生率比以前大為降低,也就是說,能夠提供有效勞動力的青壯年人口逐年減少,人口紅利已經完全沒有了;二是因機械化而帶來勞動生產率上升的勢頭已大大減緩,無論在工業領域或農村田間,各種機械早已普及,生產效率上升的空間極為有限,曾出現的玫瑰色光亮已大大消退;三是少子化、老齡化問題日益加劇。當然,還可以找出若干其他原因,比如日本沒有有效及時地開發出經濟增長的新領域,整個社會的創新機制和創新能力無法與美國匹敵等。
其次,這三十年間,與經濟資料相對應的,出現了幾個大變化。
一、少子化和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這問題在一九八○年代已出現,但現在日益顯示其嚴峻性。戰後的一九四七~一九四九年間,每年新生兒出生有二百七十萬人,一對夫婦大約生育四‧三二人,是戰後歷史上最高的,以後有高有低,第二次出生高峰出現在一九七三年前後,大約有二百萬人,一對夫婦大約生育二‧一四人,以後漸漸減少,一九八四年出生人數跌破一百五十萬人,泡沫經濟崩潰以後,出生人口連續下降,到二○一六年,只有九十七萬多人,家庭生育率降到一‧四四人。據統計,二○一二~二○一七年期間,日本總人口減少了一個斯德哥爾摩城市的人口數,即一百零六萬多,截止至二○一七年十月,日本總人口一億二千六百七十一萬人,據預測,今後的四十年間,總人口將減少四五%,而且相當部分是青壯年人口。與此同時,日本的醫療水準不斷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逐漸延長,據日本勞動省發布的最新資料,二○一七年男性為八一‧○九歲,女性為八七‧二六歲,在世界上,女性居第二位,男性居第三位。同時,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占了總人口的二七‧七%,也就是說,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超過了六十五歲,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
據日本內閣府二○一七年發布的老齡社會白皮書,泡沫經濟崩潰尚未充分顯現的一九九○年是五‧八個勞動力人口養活一個老年人(六十五歲及以上);二○○○年變成三‧九人養活一個老年人;到二○二五年,二‧一人養活一個老年人,之後的情形將愈來愈糟糕。
近年,日本對來自東南亞的外籍勞動者悄悄放鬆了簽證門檻,日本各地的低端服務型行業,諸如餐飲、超市、便利店等的臨時從業人員,來自越南的年輕人多了起來,他們大都是藉學習的名義來日本的打工者,一些印尼衛生學校畢業生來到日本努力學習,設法考取準入資格,在醫院或養老設施當起護理員,而多年來以所謂「研修」名義來到各工廠打工的中國人也不在少數。日本的勞動力短缺在相當程度上阻礙了經濟的躍進,甚至影響到整個社會機器的良性運轉。從這一點來看,總體上,日本未來的前景恐怕難以再現一九六○年代前後的燦爛景象。
二、泡沫經濟崩潰以後直到今天,日本人的實際收入在下降。有份日本官方發布的統計,從一九九五年到二○一一年的十七年裡,人均年收入從四百五十七萬日圓,小幅下降到四百零九萬日圓,這期間,一九九八年曾上升到四百六十七萬日圓,換句話說,現在每個月的淨收入比一九九八年減少了五萬日圓。考慮到物價小幅度上漲,日本人的實際生活水準無疑比三十年前下降了。
三、由此日本社會在戰後首次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貧富差別,或者說是一定程度的貧困化,即近年來日語中頻頻出現的「下流社會」或者社會的「下流化」。一定程度的貧困化出現當然有各種原因,其中比較重要的原因是出現了派遣員工的現象和制度,有些人畢業後或想重新就業時,一時難以找到正式的就業機會,就去派遣公司登記,派遣公司根據招聘公司的要求,向這些公司派遣員工,一般簽約期是數天到六個月,期滿後要再次簽約,亦即該員工雖然在某公司工作,卻只是個臨時工,不享受公司的獎金福利,他只與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由派遣公司負責社保、醫保,而大多數合同都是有期限的,因此工作不穩定,收入相對較低,一旦合同到期,往往會遭遇失業,雖然日本社會建立了較完善的救濟制度,依然難免會產生窮人。從統計上來看,純粹的派遣員工人數似乎並不很多,二○○○年是三十九萬,二○一七年為二百一十九萬,占整個就業人數的二‧四%,但還有九百九十二萬非全日制員工,四百二十四萬臨時打工者,三百九十四萬合同工等,加起來人數相當可觀,這些人的工作相對缺乏穩定性,幾乎沒有晉升的可能性,收入也較正式員工為低,很容易淪為社會底層。處於社會底層的,還有一部分是單親媽媽。我在二○○七年《中央公論》雜誌上讀到一篇報導,一位在缺乏家庭溫暖中成長的單身母親,年輕時學習不是很用功,高中沒念完就草草結婚,婚後發現男方沒有家庭責任,也沒有經濟能力,於是婚姻破裂,獨自養育孩子,靠開小貨車送快遞為生,不僅收入較低,還幾乎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很容易成為熊孩子。這樣的情形並不是個別的例子,伴侶無法依靠,疏遠了父母(上一代可能也是單親家庭),而自己也沒有太好的技能,只能做些簡單的勞動,而自己的孩子也難以在身心兩方面得到健康的成長,從某種意義上說,貧窮往往會一代一代地傳遞。由以上各種元素疊加,大約從二○○○年前後開始,日本漸漸形成了所謂「下流社會」,雖然窮人的數量和貧困程度,遠比發展中國家、甚至美國的窮人要好得多,但相對於整個社會,日本畢竟已經產生了窮人階層。
當然,這三十年中,日本不都是一片陰雲慘霧,有時太陽的光亮透過雲層照射出令人鼓舞的光芒,日本在有些領域依然穩步發展,諸如高科技領域、醫療技術和設施、高端製造業甚至航太科技等方面,依然有不少驕人的成就,在整個世界上仍處於領先地位,並出現多名諾貝爾獎得主,是歐美之外獲得諾貝爾獎者最多的國家。另外不可忽視的事實是,日本在海外的資產數額連續二十七年居於世界首位,二○一七年達到二千零一十二萬四千三百一十億日圓,扣去負債數,海外純資產數額為三百二十八萬四千四百七十億日圓,數額較前幾年有所增加。這說明了日本經濟雖然整體上在走下坡路,確實有著難以根治的結構性缺陷,但依然是個很有底蘊、很有實力的國家,整個社會的肌體比較健康,目前並沒有尖銳的社會矛盾,世界第三經濟體的地位,一時很難撼動。
第62講 無條件投降的決定是怎麼做出的?
日本大概從沒想到會有戰敗的一天。一八九四年,發動近代以來第一次有規模的對外戰爭,凱旋而歸,獲得了二億三千萬銀兩賠款和占有臺灣;一九○四年,再次悍然發動對俄國的戰爭,雖然打得相當艱難,最後還是獲勝了;以後在中國的領土上,從北到南,橫行恣肆,步步擴展,雖然遭到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卻幾乎是連戰連勝,整個日本人的「大和魂」,達到極度膨脹的境地。以後一路向南,占據了法屬印度支那,偷襲珍珠港,擊潰英國在東南亞的勢力,占據了馬來半島和印尼群島,那時日本人所畫的大日本帝國版...
目錄
推薦序 蔣豐(北京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
自序
軍國主義:走向擴張的不歸路
第53講 大正年代是個怎樣的時代?
第54講 法西斯主義的萌發與軍部的崛起
第55講 左翼力量的興起與隕落
第56講 日本為何將「滿蒙」視為生命線?
第57講 參謀本部:日本對外戰爭的策源地
第58講 日本為何最終對中國發動全面戰爭?
第59講 日本為什麼會對美國開戰?
第60講 戰爭時期日本民眾的生活窘相
第61講 從東京大空襲到原子彈:美國對日本的轟炸
第62講 無條件投降的決定是怎麼做出來的?
第三輪大飛躍:日本戰後的進程
第63講 美國對日占領政策的大轉向
第64講 麥克阿瑟對日本進行了哪些改造?
第65講 如何看待戰後日本的新憲法?
第66講 廢墟中的崛起:經濟起飛的奇跡
第67講 東京奧運會:國際舞臺的新亮相
第68講 一九六○年代:社會運動的潮漲潮落
第69講 一九八○年代的雄心和野望:成為有影響力的大國
第70講 泡沫經濟的發生與崩潰
第71講 後泡沫經濟時代:日本真的停滯了嗎?
第72講 平成時代的變與不變
日本文化:穿梭古代與現代
第73講 國風時代的日本文學
第74講 「五山」與五山文學
第75講 娛樂色彩濃郁的江戶文學
第76講 日本近代文學是怎樣發生的?
第77講 日本當代文學:不止是村上春樹
第78講 日本的造園藝術體現怎樣的審美情趣?
第76講 書院造:十六世紀完成的日本傳統建築
第80講 從唐繪走向大和繪
第81講 雪舟:橫跨列島與大陸的傑出畫家
第82講 浮世繪:江戶時代的人間百態
第83講 陶瓷器:從「山寨」到超越
第84講 日本色情文化為什麼發達?
第85講 NHK:媒體界的大哥大
第86講 日本電影:起步、迷茫與戰後的輝煌
第87講 日本的動漫何以風靡全世界?
第88講 「祭」:傳統文化在今天的興盛
日本飲食:和食的前世今生
第89講 日本人竟然一千多年不吃肉
第90講 傳統日本料理的完成
第91講 洋食的進入打破肉食禁令
第92講 中華餐食在日本全面登陸
第93講 經濟起飛後的「飽食」時代
第94講 近現代誕生的新日本料理
第95講 話說日本的清酒
第96講 燒酎在日本的崛起
第97講 洋酒在今天的日本
第98講 平民風的居酒屋和貴族氣的料亭
第99講 是誰把中國的茶帶到日本?
第100講 日本的茶道到底是什麼?
第101講 名目繁多的日本茶
第102講 茶屋、茶寮、吃茶店
參考文獻
後記
推薦序 蔣豐(北京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
自序
軍國主義:走向擴張的不歸路
第53講 大正年代是個怎樣的時代?
第54講 法西斯主義的萌發與軍部的崛起
第55講 左翼力量的興起與隕落
第56講 日本為何將「滿蒙」視為生命線?
第57講 參謀本部:日本對外戰爭的策源地
第58講 日本為何最終對中國發動全面戰爭?
第59講 日本為什麼會對美國開戰?
第60講 戰爭時期日本民眾的生活窘相
第61講 從東京大空襲到原子彈:美國對日本的轟炸
第62講 無條件投降的決定是怎麼做出來的?
第三輪大飛躍:日本戰後的進程
第63講 美國對日...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8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