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在本書的八篇論文,主要議題集中在唐代的詩文、詩話領域。每一篇都曾在正式期刊發表,或者先在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上宣讀,最後在港台或中國大陸的學報正式發表。包含唐代詩人李頎、張籍、姚合等人的詩學探討,以及針對《韓詩臆說》、王禮卿《遺山論詩詮證》、張戒《歲寒堂詩話》、張戒《讒書》等詩評專著的進一步考究與品評。
「涵虛書室」這個雅致書名的來源,乃出自於作者因多次遷居,不得不將歷年收集之珍貴圖書大量贈送學生、或慨贈學界同仁。然而在偶然的機緣下,認識一位後學,承蒙對方慨贈15萬筆以上數位學術資料。加上原本多年收藏的數位圖書,於是作者從一個幾乎無以為繼的「圖書貧戶」,突變為富有的「藏書家」,不僅過去送出去的資料重新獲得,而且也因圖書資料無虞匱乏,重燃學術研究之熱忱。此「書室」包含了十幾塊高容量的「移動硬碟」以及網路「雲端空間」,時常仰賴平板電腦閱讀基本資料,稱為「涵虛」,誠不為過矣!
作者簡介:
李建崑,1950年生於台北,原籍台灣台南。中興大學中文系學士,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曾任中學國文教師、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中興大學教務處出版組組長、中興大學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指導委員會指導委員。中國唐代學會會員(台灣)、唐代文學會會員(大陸)、香港珠海學院中文系客座教授、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任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兼任教授。作者專書著作簡目:
1.《高密詩派研究》(合著)(李丹平主編)(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 2011/09)
2.《元次山詩文研究》(台北、花木蘭出版社 2011/03)
3.《韓愈詩探析》(上、下冊)(台北、花木蘭出版社 2010/09)
4.《敏求論詩叢稿》(台北、秀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7/10)
5.《韓孟詩論叢》(上、下冊)(台北、秀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5/12)
6.《中晚唐苦吟詩人研究》(台北、秀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5/07)
7.《賈島詩集校注》(台北、里仁書局 2002/12)
8.《張籍詩集校注》(國立編譯館主編、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1/08)
9.《孟郊詩集校注》(上、下冊)(國立編譯館主編、新文豐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1997/10)
章節試閱
▍試論李頎交往詩之人物形象與史料價值
壹、前言
本文所謂「交往詩」,涵蓋酬贈、唱和、贈別,及文人之間往來交涉各類型詩篇。此一觀念採自吳汝煜主編的《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在李頎八十多首交往詩中,以酬答、送別數量為多。有別於一般詩人之側重抒情、敘別;李頎交往詩喜描述往來友人獨特之性格、超凡之襟抱與特異之行徑,而且敘寫兼行,富於典型義意;在人物形象描述方面,頗有特色。
李頎在仕途上,雖無可觀之建樹,卻與玄宗開元時期朝野人士廣泛往來。其交往詩所述人物,形象突出,且載錄不少生活信息;在未有更多傳記資料出現前,李頎的交往詩篇,不但顯現個人生平行實,也成為考察並世人物之最佳材料。
學界對於李頎交往詩所作的成果並不多,截至目前為止,僅有大陸學者王友勝及陳麗娟兩篇短文。在王友勝之論文中,先總述李頎交往對象,再將李頎詩中之人物形象略作歸納。此外對李頎人物形象描述提出一些看法,均有見地,值得參考。此外對李頎詩喜好人物描述之文化背景,也曾提出簡要說明,具有一定理論意義與學術價值。至於陳麗娟之論文,先檢討唐前人物詩一般特色,然後將李頎寫作人物詩之文化因素歸於:盛唐君王開明統治在社會上形成的積極向上氛圍、士人自主意識之覺醒、人物審美鑑賞能力提高等等。作者雖未提及前文,然其內容大體延續王友勝之思路。
當代對李頎詩之全注,至少有兩種:其一為劉寶和《李頎詩評注》(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其二為鄭宏華《李頎詩集校注》(電子科技大學版社,1994年)。其中劉寶和箋注之體例,包涵解題、句解、註釋、總評等項,文末附錄劉寶和先生對李頎籍貫、仕歷、評議所作簡短討論。此書所收李頎詩,仍以《全唐詩》為準,重要官職、人名、地名、典故都已盡力查考,句解詳贍,兼及作法,對於李頎研究者而言,十分珍貴。筆者以為:交往詩在李頎現存詩篇中,所佔比例最高;在人物描述時,表現手法又最突出;其交往人物,大致是玄宗開元年間、天寶初期人物。不但具有人物詩之審美特質,而且兼備一定程度史料價值。有必要對其交往詩所涉議題,再作檢視。在此提出粗淺看法,就教學界方家,敬請不吝指正。
貳、李頎交往對象概述
李頎,約生於武周天授元年,約卒於天寶十載(690?-751?),原籍趙郡(今河北趙縣),家居潁陽東川(今河南登封縣東北五渡河上游)。李頎生平資料甚少,兩《唐書》無傳,事蹟僅見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及元.辛文房《唐才子傳》之零星記錄。傅璇琮先生作〈李頎考〉,詳細考論李頎生平、年里,其仕宦與履歷,始見明晰。有關李頎之詩歌創作以及如何正確評價李頎諸議題,筆者另有一文探討,本文不再贅述。
李頎之文學活動,主要在玄宗開元、天寶之際。李頎交往之對象,見諸交往詩者,可以分為幾種類型:首先是當時重要詩人如王維、王昌齡、高適、崔顥、皇甫曾。王維是李頎最重要之詩友,王維〈贈李頎〉云:「聞君餌丹砂,甚有好顏色。不知從今去,幾時生羽翼。王母翳華芝,望爾崑崙側。文螭從赤豹,萬里方一息。悲哉世上人,甘此羶腥食。」這是王維贈李頎詩僅存一首。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二,謂李頎:「性疏簡,厭薄世務。慕神仙,期輕舉之道,結好塵喧之外,一時名輩,莫不重之。」很可能就是根據王維〈贈李頎〉而發。
至於王昌齡,有〈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一作同府縣諸公送綦毋潛李頎至白馬寺)〉(《全唐詩》卷140)贈李頎。至於高適,唯有〈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全唐詩》卷213)一詩與李頎相涉,餘皆不存。高適在天寶八載,釋褐為封丘尉,行經洛陽,受到李頎等人接待,〈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正是答謝李頎等人之作。至於崔顥、皇甫曾,李頎都有贈詩,但文獻不足,已看不到兩人的回贈。
其次,李頎交往之詩友還有當時的狂狷、隱逸之士。例如:梁鍠、陳章甫、裴騰等人。
梁鍠在《全唐詩》中有小傳,略謂:「官執戟,天寶中人。」在《元和姓纂》、《唐語林》也有少量陳章甫之資料,是一位才高薄宦、放浪不羈之君子。至於裴騰,則是李華〈三賢論〉所稱譽的奇士。李頎結交之狷者還包括劉迅。劉迅是史學家劉知幾第五子,兄弟皆以學養知名於世,也為李華〈三賢論〉所稱譽。至於劉方平,祖上皆為大官,家族十分顯赫,卻寧願與當時隱逸元魯山往來,而且終身不仕。這些人都深具「有所不為」性格。李頎所結交隱士中,還有朱處士、盧逸人、魏萬;以及退隱官員穆元林、綦毋潛。其中尤以綦毋潛最為特殊,李頎前後有七首贈詩,在往來隱士中,留存交往詩最多,這些詩篇對於考察綦毋潛生平,極有助益。
第三、李頎好神仙道術,結交的方外之士也為數不少。其中有道士張果、焦煉師、盧道士、王道士、暨道士、王屋道士,還有高僧如神力師等。其中以張果、焦鍊師最為突出。張果之生平,多種典籍都有記載,例如劉肅《大唐新語.隱逸》所載,大致視為仙人。女道士焦鍊師,更是如此。王維、李白、王昌齡都有詩贈。包括李頎在內,大都寫得疑幻疑真,迷離惝恍。
第四、書家張旭、畫家張諲、樂人康洽等,更是李頎結交好友中極為突出之人物。其中張旭以書法知名於世,號為「張癲」;張諲則是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載錄有案的書畫大家。李頎在音樂方面也有極高修養,其描寫音樂之詩篇,如〈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聽安萬善吹觱篥歌〉皆為有唐詩人死未見之傑作。其結交對象還包括樂人,例如康洽。康洽精擅樂府,出入於王侯之宅,廣受宮女、梨園注目,是一位來自酒泉地區的音樂家,應是李頎音樂領域的好友。
第五、李頎重視官場關係,結交之對象還包括朝中權貴與其後人:如名相劉晏、高官裴寬、房琯、盧象;駙馬張垍、名相後人王寧、時無官位日後顯赫的喬琳。
劉晏曾任宰相,但李頎與劉結交時,還是縣尉。至於裴寬,為河南府府尹,德高位尊、不以富貴縈心,《舊唐書》有傳。至於房琯,當李頎與之結交時,房琯任給事中,尚未出任宰相。至於盧象,據劉禹錫〈唐故尚書主客員外郎盧公集序〉云:「尚書郎盧公,諱象,字諱卿。始以章句振起於開元中,與王維、崔顥比肩驤首,鼓行於時,妍詞一發,樂府傳貴。」也是朝中高官。權貴後人如張垍,是宰相張說之子。《舊唐書.張說傳》:「次子垍,尚寧親公主,拜駙馬都尉。垍以主婿,玄宗時深蒙恩寵。許於禁中置內宅,侍為文章,賞賜珍玩,不可勝數。……祿山之亂,玄宗幸蜀,(垍)均兄弟受祿山偽命,均與陳希烈為賊宰相,垍死於賊中。」李頎贈詩兩首,皆作於張垍為駙馬之前,時任兵曹參軍。至於王寧,據陶敏《全唐詩人名考證》云:「《新表》二中王氏有兩王寧,祖王方慶相武后,疑即其人。」如果是王方慶之孫,則王寧也是權貴之後,但與李頎極為投合。
至於喬琳,情況極為特殊。李頎在〈送喬琳〉詩中,謂其「口不言金帛,心常任屈伸。」並以阮籍、陶潛相比附,可知喬琳未仕之前,蓋亦風流倜儻,有足稱者。喬琳在肅宗、代宗時成為顯宦,其後受朱泚偽署,晚節不保,受刑而死。
第六、李頎尚有更多友人為州縣、使府之低階官員,例如:萬齊融、李回、郝判官、山陰姚丞、錢子、劉主簿、韓鵬、崔嬰、馬錄事等。
這類的人物最多,性格也最為突出。萬齊融,越州人,開元間曾任涇陽令、崑山令。《國秀集》卷下選錄其詩二首,在開元詩壇,也是一位名人。至於李回,李頎有兩首詩相贈,其一為李回方為臨濟令之時、另一為李回已成司農寺丞之後。至於郝判官,時為節度判官,雖為武人,李頎卻以晉朝之山簡相比,則其風流倜儻可知;山陰姚丞,攜妓之任,李頎以古人流風餘韻比之;至於錢子,為秦地低階官員;劉主簿,與李頎有十年之誼,名籍不詳;韓鵬,為臨汾令;崔嬰,為初官小縣、年甫三十歲之縣令;馬錄事,則為滁州錄事參軍,一位執掌省署鈔目、監守符印的官員。
另外有些一般友人如:萬楚、朱放、相里造,以及至親好友如:從弟李墨卿、族叔李漪,也都有詩歌往還。
(後略)
▍試論李頎交往詩之人物形象與史料價值
壹、前言
本文所謂「交往詩」,涵蓋酬贈、唱和、贈別,及文人之間往來交涉各類型詩篇。此一觀念採自吳汝煜主編的《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在李頎八十多首交往詩中,以酬答、送別數量為多。有別於一般詩人之側重抒情、敘別;李頎交往詩喜描述往來友人獨特之性格、超凡之襟抱與特異之行徑,而且敘寫兼行,富於典型義意;在人物形象描述方面,頗有特色。
李頎在仕途上,雖無可觀之建樹,卻與玄宗開元時期朝野人士廣泛往來。其交往詩所述人物,形象突出,且載錄不少生活信息;在未有更多傳記資料出現...
作者序
1980年6月我自東海中文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幸運地由助教升等為中興大學中文系講師,自此跨入學術研究之林。直至2006年夏天,我已擁有大學教師應具備的博士學位,也累積30年11個月的任教年資。懷著回饋之心轉任母校東海大學中文系,繼續我的學者生涯,開授唐代文學相關課程,為時大約九年。
回想2006年8月初,我來東海大學報到,立即結識校牧李春旺博士。承他盛情邀約,加入路思義教堂的主日聚會,三年後成為基督徒。任教東海這九年期間,是我一生最值得紀念的時段,不但參與東海多元的人文教學與研究活動,還曾代表文學院赴越南河內社科院訪問簽訂學術合作備忘錄、赴香港珠海學院中文系客座半年、多次出國參加學術會議。2015年6月在東海屆齡退休,系裡還為我舉辦溫馨的師生茶話會,彼此感恩、相互道別,至今印象猶深!
退休後我又回到中興大學兼任唐代文學課程。作為一個受到禮遇的資深教授,完全不必承受科技部專題計畫之逼迫,無論教學或研究,都擁有更多自主性,心境就更加愉快了!我很少去回顧有限的研究業績,但因陸續參與學界的研討會,總不免要填註研究成果,時而想起還有一些散落在各學報中的論文,但是並未採取基積極行動集結成書,少數親近的門生在找尋我的期刊論文時,常鼓勵我出版,因而有這本論文集之誕生。
收錄在本書的八篇論文,大多作於任教東海大學期間。主要議題集中在我所孰悉的唐代詩文、詩話領域。每一篇都曾在正式期刊發表,或者先在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上宣讀,最後仍在港台或大陸的學報正式發表,均一一註記在文末,方便學界同道覆按。
我本是個俗人,卻為我的書房取了「涵虛書室」這個雅致的名稱,其實說來有趣。我原本藏書甚豐,卻因多次遷居,不得不將歷年收集之珍貴圖書搬來搬去,最後房子越搬越小,不得不將大量贈送學生、或慨贈學界同仁。
偶然的機緣,認識一位陳姓後學,承蒙他慨贈海量的數位學術資料,加上我多年收藏的數位圖書,於是我從一個幾乎無以為繼的「圖書貧戶」,突變為富有的「藏書家」,不僅過去送出去的資料重新獲得,而且也因圖書資料無虞匱乏,重燃學術研究之熱忱。雖然我的紙本書籍仍然為數不少,但我的「書室」其實也兼含十幾塊高容量的「移動硬碟」以及網路「雲端空間」,閱讀基本資料,時常仰賴平板電腦,誇稱為「涵虛」,誠不為過矣!是為序。
李建崑 謹識於涵虛書室
時2021年2月
1980年6月我自東海中文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幸運地由助教升等為中興大學中文系講師,自此跨入學術研究之林。直至2006年夏天,我已擁有大學教師應具備的博士學位,也累積30年11個月的任教年資。懷著回饋之心轉任母校東海大學中文系,繼續我的學者生涯,開授唐代文學相關課程,為時大約九年。
回想2006年8月初,我來東海大學報到,立即結識校牧李春旺博士。承他盛情邀約,加入路思義教堂的主日聚會,三年後成為基督徒。任教東海這九年期間,是我一生最值得紀念的時段,不但參與東海多元的人文教學與研究活動,還曾代表文學院赴越南河內社科...
目錄
自序
▍試論李頎交往詩之人物形象與史料價值
壹、前言
貳、李頎交往對象概述
參、李頎交往詩之形式與表現
肆、李頎交往詩之史料價值
伍、結語
▍歷代張籍評論之批評視域與詮釋議題探討
壹、前言
貳、中唐文人之揄揚
參、晚唐、五代文人對張籍體派關係之討論
肆、宋代史家與文人對張籍詩歌成就之評騭
伍、明清論者對〈節婦吟〉之解讀與批評
陸、結語
參考書目
▍姚合詩歷代批評資料述論
壹、前言
貳、唐人交往詩之揄揚
參、晚唐、兩宋論者開展的議題
肆、元明清詩家對姚詩之宏觀察考與微觀論析
伍、結語
▍姚合詩集之考校與詮釋
壹、前言
貳、《姚合詩集》之成書與流傳
參、考釋《姚合詩集》的重要版本
肆、考釋《姚合詩集》之資源
伍、考釋《姚合詩集》之體例
陸、結語
▍《韓詩臆說》之論詩要旨與批評成就
壹、前言
貳、《韓詩臆說》之作者問題
參、《韓詩臆說》之內容與方法
肆、《韓詩臆說》之論韓要旨與批評成就
伍、結語
參考資料
▍別裁 偽體親風雅—試論王禮卿教授《遺山論詩詮證》之詩學批評
壹、前言
貳、《遺山論詩詮證》之寫作動機與詮證架構
參、《遺山論詩詮證》之內涵與特識
肆、結語
附錄一
附錄二
▍張戒《歲寒堂詩話》之詩學理論與詩歌批評
壹、前言
貳、張戒之論詩立場與核心主張
參、張戒《歲寒堂詩話》詩觀蠡測
肆、張戒對古今詩家之評騭與賞鑑
伍、結論:張戒論詩之成就與價值
參考書目
▍羅隱《讒書》探析
壹、前言
貳、《讒書》之形成、性質與寫作動機
參、《讒書》之文體特徵
肆、《讒書》之題材類型
伍、《讒書》之諷刺藝術
陸、羅隱《讒書》之成就與評價
柒、結語
自序
▍試論李頎交往詩之人物形象與史料價值
壹、前言
貳、李頎交往對象概述
參、李頎交往詩之形式與表現
肆、李頎交往詩之史料價值
伍、結語
▍歷代張籍評論之批評視域與詮釋議題探討
壹、前言
貳、中唐文人之揄揚
參、晚唐、五代文人對張籍體派關係之討論
肆、宋代史家與文人對張籍詩歌成就之評騭
伍、明清論者對〈節婦吟〉之解讀與批評
陸、結語
參考書目
▍姚合詩歷代批評資料述論
壹、前言
貳、唐人交往詩之揄揚
參、晚唐、兩宋論者開展的議題
肆、元明清詩家對姚詩之宏觀察考與微觀論析
伍、結語
▍姚...
商品資料
出版社:秀威資訊出版日期:2021-03-31ISBN/ISSN:978986326891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2頁開數:14.8*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