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只顛覆了一般人對各國醫療衛生水準的印象,過去學術界對各國防疫能力的評比也失準。向來在各種防疫指標名列前茅的科學先進國家,卻表現荒腔走板疫情慘重。例如,歷史悠久學術地位甚高的《英國醫學期刊》的子期刊《全球衛生》在2019年刊出一篇研究論文,評比世界各國對傳染病全球大流行的防疫準備,結論是「全球最富裕的地區:北美、西歐、澳洲與紐西蘭」,防疫準備也最好。如今看來,這個結論或許適用於澳洲和紐西蘭,但其他部分就大有問題。同樣地,全球衛生安全指標(Global Health Security Index)2020年初刊出的2019年評比,排名第一的是美國、第二是英國。然而,我們現在知道,疫情發展迄今英美是已開發富裕國家當中疫情最慘重的前兩名。排名第三的荷蘭表現也不怎麼樣。
負責協調防疫團隊的柏克斯醫師(Deborah Birx)同樣成了夾心餅乾。川普在記者會上說可用漂白水治療COVID-19,現場她一臉尷尬的畫面瘋傳全球,但她未出言糾正則引發戀棧職位的批評。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表示對柏克斯失去信心,但川普也不滿意柏克斯而嘲笑她「可憐吶」(pathetic)。柏克斯在川普下台後接受訪問,宣稱政府內有批否認COVID-19嚴重性的官員在扯後腿,某些首長的發言則擾亂了防疫。美國國衛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的所長佛奇(Anthony Fauci)是高度知名的傳染病專家,他和川普的恩怨在這場衝突中最為顯眼。佛奇是政府防疫團隊的成員,但他的看法卻常牴觸川普。除了在白宮記者會上兩人明顯不同調,他在川普發言時也常擺出一副撲克牌臉孔,沉默表達不以為然。後來白宮乾脆不讓佛奇出席記者會,川普後來甚至暗示大選後要開除他。
這項工作由許多機構與參與者投入,若非這些支持,本書很難成形。一開始,國科會人文處林明仁處長召集討論,而後蔡甫昌教授領導「新冠肺炎影響之人文社會反思與治理」團隊,召集包含李建良、劉錦添、詹長權、周桂田、蔡甫昌與我一同合作,這些集體討論與成果構成「記疫」的豐富養分。「記疫」由我總籌劃,各階段的規劃中,陶振超、蕭菊貞、程惠芳、黃于玲、黃俊儒、蔡博方、蘇至弘、郝明義等師友提供許多建議,尤其是陶振超老師與團隊立即扛起網站建置,奠定良好基礎。北中南的工作坊,更要感謝交通大學的陶振超與魏玓、長庚大學的張淑卿與鄭昌錡、成功大學的王秀雲與楊倍昌等同仁籌辦支持。「後疫情時代的展望」座談會與Podcast則有賴大塊文化、鴻梅文創志業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書店)、 ACC Cafe de Coeur真心豆行、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協助場地,沈瑞源導演團隊協助紀錄。書展則要感謝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柯皓仁理事長,水木書苑蘇至弘先生的大力號召。而在最終成果,更感謝汪宏倫編委策畫《思想》之記疫專輯,風不動王盈舜導演、視納華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NEX)蔣顯斌董事長、蕭菊貞老師,還有眾多受訪者與單位協助《記疫臺灣》記錄片的完成。更要感謝國家圖書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合作進行記疫網站的永久保存。最後更要感謝郝明義先生與大塊團隊一路以來不厭其煩地指導與討論,對於規劃與催生本書是莫大支柱。
其中凸顯搶購、謠言、排擠與分化的各種爭議,也有各種積極面向,無論是「我OK你先領」的互助、協助弱勢者對抗污名的共存、「Taiwan can help」與「護國神山」的新國際定位、以及「防疫第一」、「世界看見臺灣」、「同島一命」的國族等。環繞著這些是每個人在防疫的、產業的、知識的、認同的、情感的各種貢獻。這些在重大災難中,練習如何共存的各種行動,都是面對疫情的全民學習,也是臺灣民主化過程的的公共資產。如同各地都有各自學習如何與疫情共存的軌跡,臺灣在此次疫情一開始即走出自己的策略,在全球蔓延慌亂中維持近一年半的平行時空,經過數波緊急學習,最後開始面對與病毒近身共存的挑戰。
以上這些有的已在人社研究的理解範疇,但也有不少有待釐清。尤其是其中不同連結與割裂彼此的方式,正是社會持續變遷的動力,更是人社思維如何能與不能正視自身職責的機會。由此,記疫有其學理啟發。如同疫情衝擊各界,社會科學,尤其是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已深知當代社會的複雜體制中,牽涉各種異質社會與技術系統。不但各自本身有其不確定性外,多系統耦合點的潛在相互影響愈形複雜,更容易造成非預期的「常態意外」(normal accidents)。在此處境下,難以既有單一學科視野與知識掌握問題本身的脈絡情景、利害關係人之關注點與社會變動,因此仰賴單一視野下的決策與知識方案的風險也大幅提高。尤其是新興重大災難議題都以無法以單一學科方法、問題界定或知識生產模式處理。緩解方向之一是投入更多利害關係人與專業視野共同探索。也因此,需要擴大知識社群的廣度,嘗試以跨學科性質的「後常態科學」(post-normal science)方向,釐清各種複雜性與介入後果。
學術上,我們可以說記疫是一種「在地認識論」(situated epistemology)。如同臺灣長期處於全球化經濟與產業長鏈,在地的人文社會知識也鑲嵌在歐美主導的全球知識長鏈中。當疫情暴露全球化產業長鏈的及時(just in time)模式的缺失,因而必須轉向以防萬一(just in case)的在地短鏈模式。臺灣的疫情策略與表現,不正是改變臺灣習於歐美知識與政策風潮的及時快速追隨慣性,轉為正視在地萬(中選)一、獨特處境的短鏈模式。指出這個不同的認識策略,希望有助於提醒各種意義下的知識與政策模仿慣性,轉向在地公共經驗資產,探索未來。因此,關於疫情,我們不是談太多,而是談太少,記疫記錄的也相當不夠,尚有更多看不見的位移與想像。臺灣經驗不只是防病毒,也不只有指揮中心與疫苗,更不只有國家驕傲。指揮中心、媒體與官方記錄下的全民合作、奉獻與榮耀是重要的,而各種層面的疏失檢討與爭議引發的「破口」與「危機」討論也必須予以注視。
疫情不只顛覆了一般人對各國醫療衛生水準的印象,過去學術界對各國防疫能力的評比也失準。向來在各種防疫指標名列前茅的科學先進國家,卻表現荒腔走板疫情慘重。例如,歷史悠久學術地位甚高的《英國醫學期刊》的子期刊《全球衛生》在2019年刊出一篇研究論文,評比世界各國對傳染病全球大流行的防疫準備,結論是「全球最富裕的地區:北美、西歐、澳洲與紐西蘭」,防疫準備也最好。如今看來,這個結論或許適用於澳洲和紐西蘭,但其他部分就大有問題。同樣地,全球衛生安全指標(Global Health Security Index)2020年初刊出的2019年評比,排名第一的是美國、第二是英國。然而,我們現在知道,疫情發展迄今英美是已開發富裕國家當中疫情最慘重的前兩名。排名第三的荷蘭表現也不怎麼樣。
負責協調防疫團隊的柏克斯醫師(Deborah Birx)同樣成了夾心餅乾。川普在記者會上說可用漂白水治療COVID-19,現場她一臉尷尬的畫面瘋傳全球,但她未出言糾正則引發戀棧職位的批評。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表示對柏克斯失去信心,但川普也不滿意柏克斯而嘲笑她「可憐吶」(pathetic)。柏克斯在川普下台後接受訪問,宣稱政府內有批否認COVID-19嚴重性的官員在扯後腿,某些首長的發言則擾亂了防疫。美國國衛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的所長佛奇(Anthony Fauci)是高度知名的傳染病專家,他和川普的恩怨在這場衝突中最為顯眼。佛奇是政府防疫團隊的成員,但他的看法卻常牴觸川普。除了在白宮記者會上兩人明顯不同調,他在川普發言時也常擺出一副撲克牌臉孔,沉默表達不以為然。後來白宮乾脆不讓佛奇出席記者會,川普後來甚至暗示大選後要開除他。
這項工作由許多機構與參與者投入,若非這些支持,本書很難成形。一開始,國科會人文處林明仁處長召集討論,而後蔡甫昌教授領導「新冠肺炎影響之人文社會反思與治理」團隊,召集包含李建良、劉錦添、詹長權、周桂田、蔡甫昌與我一同合作,這些集體討論與成果構成「記疫」的豐富養分。「記疫」由我總籌劃,各階段的規劃中,陶振超、蕭菊貞、程惠芳、黃于玲、黃俊儒、蔡博方、蘇至弘、郝明義等師友提供許多建議,尤其是陶振超老師與團隊立即扛起網站建置,奠定良好基礎。北中南的工作坊,更要感謝交通大學的陶振超與魏玓、長庚大學的張淑卿與鄭昌錡、成功大學的王秀雲與楊倍昌等同仁籌辦支持。「後疫情時代的展望」座談會與Podcast則有賴大塊文化、鴻梅文創志業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書店)、 ACC Cafe de Coeur真心豆行、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協助場地,沈瑞源導演團隊協助紀錄。書展則要感謝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柯皓仁理事長,水木書苑蘇至弘先生的大力號召。而在最終成果,更感謝汪宏倫編委策畫《思想》之記疫專輯,風不動王盈舜導演、視納華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NEX)蔣顯斌董事長、蕭菊貞老師,還有眾多受訪者與單位協助《記疫臺灣》記錄片的完成。更要感謝國家圖書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合作進行記疫網站的永久保存。最後更要感謝郝明義先生與大塊團隊一路以來不厭其煩地指導與討論,對於規劃與催生本書是莫大支柱。
其中凸顯搶購、謠言、排擠與分化的各種爭議,也有各種積極面向,無論是「我OK你先領」的互助、協助弱勢者對抗污名的共存、「Taiwan can help」與「護國神山」的新國際定位、以及「防疫第一」、「世界看見臺灣」、「同島一命」的國族等。環繞著這些是每個人在防疫的、產業的、知識的、認同的、情感的各種貢獻。這些在重大災難中,練習如何共存的各種行動,都是面對疫情的全民學習,也是臺灣民主化過程的的公共資產。如同各地都有各自學習如何與疫情共存的軌跡,臺灣在此次疫情一開始即走出自己的策略,在全球蔓延慌亂中維持近一年半的平行時空,經過數波緊急學習,最後開始面對與病毒近身共存的挑戰。
以上這些有的已在人社研究的理解範疇,但也有不少有待釐清。尤其是其中不同連結與割裂彼此的方式,正是社會持續變遷的動力,更是人社思維如何能與不能正視自身職責的機會。由此,記疫有其學理啟發。如同疫情衝擊各界,社會科學,尤其是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已深知當代社會的複雜體制中,牽涉各種異質社會與技術系統。不但各自本身有其不確定性外,多系統耦合點的潛在相互影響愈形複雜,更容易造成非預期的「常態意外」(normal accidents)。在此處境下,難以既有單一學科視野與知識掌握問題本身的脈絡情景、利害關係人之關注點與社會變動,因此仰賴單一視野下的決策與知識方案的風險也大幅提高。尤其是新興重大災難議題都以無法以單一學科方法、問題界定或知識生產模式處理。緩解方向之一是投入更多利害關係人與專業視野共同探索。也因此,需要擴大知識社群的廣度,嘗試以跨學科性質的「後常態科學」(post-normal science)方向,釐清各種複雜性與介入後果。
學術上,我們可以說記疫是一種「在地認識論」(situated epistemology)。如同臺灣長期處於全球化經濟與產業長鏈,在地的人文社會知識也鑲嵌在歐美主導的全球知識長鏈中。當疫情暴露全球化產業長鏈的及時(just in time)模式的缺失,因而必須轉向以防萬一(just in case)的在地短鏈模式。臺灣的疫情策略與表現,不正是改變臺灣習於歐美知識與政策風潮的及時快速追隨慣性,轉為正視在地萬(中選)一、獨特處境的短鏈模式。指出這個不同的認識策略,希望有助於提醒各種意義下的知識與政策模仿慣性,轉向在地公共經驗資產,探索未來。因此,關於疫情,我們不是談太多,而是談太少,記疫記錄的也相當不夠,尚有更多看不見的位移與想像。臺灣經驗不只是防病毒,也不只有指揮中心與疫苗,更不只有國家驕傲。指揮中心、媒體與官方記錄下的全民合作、奉獻與榮耀是重要的,而各種層面的疏失檢討與爭議引發的「破口」與「危機」討論也必須予以注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