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唐樓走過的歷程,既是時代發展的印記,也是一代香港人的回憶。
本書作者以文字和影像結合的形式,記錄不平凡的唐樓故事。
故事涵蓋了家族的傳承、不同年代的奮鬥史、一代宗師的武術夢以及平凡人家的尋常故。
本書既是看建築,也是讀人,希望藉此道出唐樓所承載的獨有人情味,將香港人不屈不撓的生活態度和對家園的深厚感情一一呈現。
增訂版新增三個章節,分別是:〈德輔道西207號:碩果僅存的直角轉角唐樓〉、〈般咸道35號:般咸道最後的戰前洋樓〉,以及〈文咸東街113號:延續百年的茶香〉,領讀者繼續深入訪尋更多值得玩味的舊唐樓。
作者簡介:
陳國豪
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文化與文化產業管理學士,曾於北京大學考古系作交換生以及台灣歷史語言研究所實習,現職攝影師。在2018年1月1日創立「尋蹤覓蹟Hong Kong Heritage」專頁,以相片和影像記錄不一樣的香港。
作者序
序
香港享有「國際大都會」之譽,早在1841 年開埠以前,就有不少廟宇建築、圍村大宅在此興建;開埠以後,更有歐式住宅、西式教堂以至印度廟、清真寺在這片彈丸之地落地生根。在一城一地居住多年,難免會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哪一種建築能夠真正代表香港?
《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這本書,正是筆者在尋找和記錄香港古蹟的過程中得出的一個答案,本書希望帶領讀者走進這些看似平平無奇但又充滿故事的尋常人家的住宅,一窺這些現在看來破舊不堪的建築背後所承載的故事。
要說好「香港唐樓故事」,首先就要知道甚麼是唐樓。在撰寫《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的過程中,筆者時常都會思考到底何為唐樓。與西式教堂相比,唐樓顯得格外「寒酸」;與中式廟宇相比,唐樓則平平無奇;而與東南亞建築比較,唐樓也不夠驚艷。唐樓不受關注似乎也是「理所當然」,但正是這種難以用言語簡單概括的建築,在貧苦當中孕育了幾代香港人。
從字義上理解,唐樓意指華人建築;在政府的定義當中則是指「任何建築物在其住用部分有任何起居室擬供或改裝以供多於一名租客或分租客使用」。這種建築的方式並非香港獨有,在中國華南地區甚至東南亞一帶亦有相應的「廣州騎樓」、「新加坡店屋」、「檳城店屋」等存在。但在香港在地化後的唐樓已經充滿了本地的特色,筆者認為是最能代表香港的建築。
自19 世紀末至20 世紀中葉,隨着香港人口急速增長,唐樓先在港島區落地生根,及後在各區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它們見證了香港從漁村發展到國際都市的歷程,也承載着數代香港人的生活點滴。香港唐樓故事,是平凡中的不平凡。
在本書中,筆者嘗試以文字和影像結合的形式,記錄那些不平凡的唐樓故事,由蘇杭街源吉林的「盒仔茶」、醫局街的「一平鏡廠」再到彌敦道729 號陳漢宗師傅的故事都會一一細述。書中的故事涵蓋了家族的傳承、不同年代的奮鬥史、一代宗師的武術夢以及平凡人家的尋常故。本書既是看建築,也是讀人,希望藉此道出唐樓所承載的獨有人情味,將香港人不屈不撓的生活態度和對家園的深厚感情一一呈現。
在現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唐樓正面臨着拆遷和改建的命運。留住唐樓,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唯有通過影像和文字,希望能令更多人意識到,這些建築不僅僅是磚石和水泥堆砌成的結構,更是香港歷史的見證和記憶載體。
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感恩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和支持。感謝所有受訪者慷慨分享他們的故事,讓這本書得以呈現出最真實的香港唐樓生活。最後,希望這本書能讓您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香港這座城市的滄桑變遷,以及那些平凡而偉大的生活故事。敬祝閱讀愉快!
陳國豪
2023 年6 月
序
香港享有「國際大都會」之譽,早在1841 年開埠以前,就有不少廟宇建築、圍村大宅在此興建;開埠以後,更有歐式住宅、西式教堂以至印度廟、清真寺在這片彈丸之地落地生根。在一城一地居住多年,難免會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哪一種建築能夠真正代表香港?
《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這本書,正是筆者在尋找和記錄香港古蹟的過程中得出的一個答案,本書希望帶領讀者走進這些看似平平無奇但又充滿故事的尋常人家的住宅,一窺這些現在看來破舊不堪的建築背後所承載的故事。
要說好「香港唐樓故事」,首先就要知道甚麼是唐樓。在撰寫《尋蹤覓蹟...
目錄
序_002
第一章
初代香港唐樓
維多利亞時期:1841 年 - 1900 年
1.1 威靈頓街120 號:失而復得的第一代唐樓_008
1.2 和昌大押:從灣仔海岸線說起_018
1.3 源吉林:蘇杭街百年老店_030
第二章
第二代香港唐樓
愛德華時代:1900 年代 - 1920 年代
2.1 中環皇后大道中172-176 號:先施百貨的起源地_044
2.2 荷李活道60 號:公利真料竹蔗水_054
2.3 德輔道西207 號:碩果僅存的直角轉角唐樓_062
2.4 醫局街170 號:深水埗社區發展的見證者_074
2.5 藍屋建築群:香港保育歷史建築的新篇章_086
2.6 南昌街117 至125 號:深水埗區內現存最大型唐樓群_100
2.7 般咸道35 號:般咸道最後的戰前洋樓_112
第三章
第三代香港唐樓
戰前時期:1930 年代 - 1940 年代
3.1 彌敦道729 號:鬧市塵囂中被遺忘的香港故事_130
3.2 文咸東街 113 號:延續百年的茶香_140
3.3 雷生春:中西合璧的家族大宅_154
3.4 太子道西200 號:香港市區現存最完整戰前洋樓群_164
3.5 彌敦道190 號:隱藏多年的抗日血淚史_176
第四章
第四代香港唐樓
戰後時期:1950 年代 - 1970 年代
4.1 十三街唐樓群:土瓜灣的生活日常_188
4.2 「卅間」唐樓群:消失不了的社區羈絆_200
4.3 永利街唐樓群:《歲月神偷》喚起的舊回憶_212
4.4 為群公寓:由「散仔館」化身服務式公寓_222
附錄:唐樓二三事_233
參考資料_238
序_002
第一章
初代香港唐樓
維多利亞時期:1841 年 - 1900 年
1.1 威靈頓街120 號:失而復得的第一代唐樓_008
1.2 和昌大押:從灣仔海岸線說起_018
1.3 源吉林:蘇杭街百年老店_030
第二章
第二代香港唐樓
愛德華時代:1900 年代 - 1920 年代
2.1 中環皇后大道中172-176 號:先施百貨的起源地_044
2.2 荷李活道60 號:公利真料竹蔗水_054
2.3 德輔道西207 號:碩果僅存的直角轉角唐樓_062
2.4 醫局街170 號:深水埗社區發展的見證者_074
2.5 藍屋建築群:香港保育歷史建築的新篇章_086
2.6 南昌街117 至125 號:深水埗區內現存最大型唐樓...
商品資料
出版社:香港非凡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06-13ISBN/ISSN:978988886129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